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4281|2021/04/30 07:3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30

听说出生人口性别比又被当新闻提了出来,我去查了一下出生人口性别比曲线,我看到自1990年起这个曲线就一直上升,在2005年到峰值,然后得到下降,至于预计的剩男人数则是各路说法不尽相同,但都有千万的数量级。

这个结构里剩下来的男的如何婚配?我想,社会一定要让他们婚配的话,是不是需要引进外国女性或者说让他们出国组建家庭,但是也可以换个角度,这些人不需要都和同龄人婚配,我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些人也能在国内被解决,这是一个纯粹的乐观主义角度。

如果从悲观角度来看,千万数量级别的单身男性足以构成严重社会问题,既然数据里显示1990到2005出生性别比是越来越高,那么顺着推后30年,假设说这就是婚龄,肯定是问题暴露的时间段,也就是说,2020年之后往后肯定问题会愈加严重。这个断言是基于统计数据的,应该没问题。

再悲观的看,具体会产生什么社会问题,我觉得最过悲观的预计就是剩下的男人都将变成会反对社会、反对国家、热衷于犯罪的流氓,然而,我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也许会有极少数。不过还能想到,到时候在传播的角度上,有可能形成影响整个社会的一种文化,比如独身文化或者同性恋到时候可能会形成一种传播起来很厉害的文化,甚至动摇社会主流价值观。

假如这种独身文化是弱势的,社会还是要求尽量婚配,尽管这非常的不自由主义,那么剩下的男子也许会与出生性别比不异常时期的女性婚配,也就是大龄女性,查出生人口性别比表可知,女的可能会大过男的十几岁,我寻思这依旧会有对原有社会婚配观念的冲击。不去想社会维稳成本和犯罪率,只想文化上的事都会有很多,总之我觉得未来十几年社会会因此而改变。

沧浪一苇

 ID:4279|2021/04/29 01:5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29

由于深感对印度的了解太少了,所以就想到看点有关印度的书,昨天粗略的看了白话文的《大唐西域记今译》,很有意思,今天特别看了马克斯·韦伯的《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我所知的印度历史就只是觉得它处于一种长期的列国状态,还有少数的统一状态,比如孔雀王朝,还有莫卧儿帝国,我看到《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里开头便叙述印度是村落之国,还有很大量的对外贸易,这两点即与中国形成鲜明差异,由于存在长期的列国形态,所以地方的战争、财政、经济均已形成理性化,不乏马基雅维利式的思想,韦伯说,印度的中古时期和西方的中古时期是很像的,那里科学、数学曾很兴盛,毕竟我们全世界所使用的数字即是来自印度。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有异的地方还在于,印度的诸宗教发展呈现一种长期的绝对自由状态,而且,印度并不像中国一样反货殖,不似中国有士农工商这样的层次。而近代资本主义依旧没有从印度诞生出来,这似乎要从印度宗教的主要性格上分析。

印度教如此讲究血统,如此排斥外人,除非生而为教徒否则一定是外人,我感觉与他们的轮回观念存在关系,毕竟他们会认为善恶都会影响下一世的种姓。而我也怀疑,这种宗教的特性会窒息人们反抗不平等的意见。这与佛教差异很大,佛教比较平等主义一些。

我自身的感受就是,佛教大大影响了它周边地区,中国将佛教吸纳后,联合诸多复杂的因素塑造了我们的精神,使我们的精神与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差异。

韦伯在《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第六章里讲到,亚洲历史上宗教之多之杂,形成了一种状况,即有关“生命的意义”这一话题,没有什么角度是亚洲诸宗教没有思考过的,韦伯分析到,亚洲的神秘里,最高形式基本都普遍是一种类似“空”的形式,即安静安宁,对立于躁动不安,比如分析儒家行政人员的性格,好像可以看出,文书工作和俗世事物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生计,而他们往往关心精神,还有向往出世。

韦伯觉得,亚洲人看西方人,往往都会觉得他们都太热情洋溢了,不懂得克制,而这种克制,就是追求一种对自己的支配,亚洲人的生活方法论往往这样,就生活重心这一点而言,亚洲诸多宗教都给予不同的信徒不同的重心。而西方人看亚洲人,总是感到他们被自己内心的规矩所牵制。

韦伯让我比较佩服之处就在于他既不是文化决定论者也不是唯物主义者,他跳出来,汲取两者所长,他分析完精神史,也去分析陆地结构,他觉得亚洲的经济往往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即便是贸易很厉害的印度也有这种倾向,这种普遍具有的大陆性格是由于地理结构导致的,同时也可以看到那些西方文明通常发端于一些贸易繁忙之处。

昨天看了《大唐西域记今译》后感到,玄奘徒步到达了书中百余个国家,一一记录风土人情,这确实是一个奇迹。这书也很神奇,我竟然看到玄奘确实去过女人说话算数的国家,我觉得这是一种母系社会国家,也不知《西游记》女儿国是不是以此为原型。在第二卷记录了印度,可以看到印度的宗教确实是早已形成了自由,玄奘记录到那里各种争论波涛汹涌,各种部派皆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形成僧团且各有各自的条规,他们经经常举行辩论,辩论有奖有惩,讲得好可以乘坐宝象,人们前呼后拥,讲的差会被脸上抹泥土,逐出门外,我感觉确实很有自由竞争的环境。

沧浪一苇

 ID:4270|2021/04/27 09:5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27

从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名字和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无疑想要表明空想的反义词即科学,我想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使用科学一词是用来表示有根有据、非空想,现在可不行,我觉得非空想和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还差着距离呢。

看看那些哲学领域里和科学紧紧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人,肯定是那些实证主义者和分析哲学家,这些人的内心里,无疑是抵触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而亲近科学,拒斥形而上学的。要说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科学主义谁更近,我肯定说马克思主义和人本主义近。

当然,我听说也有阿尔都塞这种很异类的哲学家,旗帜鲜明的反对马克思主义是人本主义,非常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特别注重研究晚年马克思,强调越到晚年的马克思越是熟练运用一种所谓的结构辩证法,更加科学。我感觉马克思确实很有意思,横跨两边,一个人要是喜欢早期马克思,那他八成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一个人要是喜欢晚年马克思,那很有可能就是像阿尔都塞这样对科学感兴趣。

我也知道,马克思曾经和实证主义合流过,也查到了一篇有关的文章,名为“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兴起、问题域及其历史定位”,说到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为了反对斯大林,区别于斯大林,而将实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进行嫁接,创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但这也是一条不成功的道路,是一条偏颇的道路,故此我更加感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更加亲近,而与科学主义并不亲近,毕竟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的诸多思潮产生了很好很重要的合流。

我手里这本《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开篇即说到,鸟瞰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两大对立思潮,显著的变化就是相互合流和语言学转向,一方面,科学主义思潮通过语言学转向向人本主义思潮汇流,另一方面,人本主义思潮通过语言学转向与科学主义思潮合流。由此,是不是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将在哲学合流的大浪潮之后获得真正的科学性。

今天我正好看了一篇文章,可以证明科学主义里的一些人会打破原有的原则,文章名为“普特南:亲历美国哲学50年”,是著名的分析哲学家普特南统观半个世纪的哲学发展,总结自己的变迁和大环境里思想的变迁,他说到一些很有意思的事,那就是分析哲学曾经是排斥形而上学的,但现在也不说自己排斥形而上学了,具体他说到:

『自从逻辑实证主义问世以来,“形而上学”就变成了一个非常肮脏的词;就连新的科学实在论者,就像我本人,也不说自己是在从事形而上学研究。奎因在其论文“论存在什么”里,也没有断言这一点。但是,逐渐为人理解的是:如果奎因在《论存在什么》一文里所持的观点是正确的话,那么人们就不再能断言:正如实证主义者所做的那样,像“数真的存在吗?”和“集合真的存在吗?”之类的问题是一些“假问题”。有关数和集合的真实存在的问题一旦复活(正如我上文所提及的,奎因就“是的,确实存在”这一答案,提出了他的“不可或缺性论点”),那么联系这样一些问题而提出若干论点(有时是以同样的风格),就为时不远了,比如,“虚构的对象真的存在吗?”“可能世界真的存在吗?”,诸如此类。人们终于坦然地将自己说成“形而上学者”(而在数年前,这也许和作为“分析哲学家”这一点很不相容),而且,也开始听到“分析的形而上学”这一用语。美国分析哲学和后来的英国分析哲学,开始拥有一种“本体论的风格”。这里出现了奇怪的角色颠倒现象。在实证主义时期,英美分析哲学,将自己描绘成反形而上学,而经过这一阶段后,在世界哲学舞台上,演变成最引以为自豪的形而上学运动。』

沧浪一苇

 ID:4265|2021/04/25 11:3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25

《货币哲学》笔记八

今天恰好从CCTV13看到了去年的长租公寓爆雷的深度调查,节目是新闻调查:长租风波,整体上是以一个政府处置社会异常状况的角度入手的,也有监狱服刑人员、租客、房东、当事警察、公安局副局长等等角度的采访。

看《货币哲学》第三章“目的序列中的货币”时,我联想到了这个新闻调查,这一章是关于奢侈的一节,而新闻调查里也有拍到爆雷的企业负责人在爆雷前几个月内购买的豪车、奢侈品包、劳力士手表。我认为齐美尔是这样想的,他觉得踏踏实实的干实业盈利和暴涨的股票盈利相比较,如果人倾向于做实业,那便是有一种心理上的节制,但其实人们对于货币投机的兴趣远大于实业。正如长租公寓这样,明明有机会做成脚踏实地的实业。

我看到,齐美尔觉得实业的利润其实呈现于“使用价值”的形式,干实业的人所思虑利润还只是一些像是原材料与出厂价的价格差等等类似的的东西,也就是说这个行业对利润增长的念头会被限制在清醒的范围内,我接着想到的是那些爆雷的长租公寓行业,或者金融产品、股市、期货,凡是有高杠杆的地方,道理都是一样的,高杠杆意味着盈利倍数超高的可能性,人对货币的预期就会变的极高,越来越膨胀。

生活必需品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比如食物,我们又不能无限的吃食物,所以对必需品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奢侈品不是必须的,但是人却无穷尽的需要它,奢侈品的永难填平人的欲望沟壑。

我觉得从齐美尔对奢侈的叙述里可以看到两个关于货币的滑动条,一个是有关利润的滑动条,一极是理智的预期利润,一极是疯狂的投机期望高杠杆的盈利;另一个有关需求的滑动条,一极是靠近必需品的需求,是有限度的,一极是奢侈品的需求,倾向于无限的欲求。我个人觉得社会风气像是在把滑动条往无限的一极滑动。

沧浪一苇

 ID:4261|2021/04/24 10:0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24

《货币哲学》笔记七

为人命估价、付钱这个事情,现代和过去都存在,但是意义已经大不一样了,与之相反,生命无价是一个常被现在人们挂在嘴头的概念,总之这两方形成了矛盾。

我能想到现在为人命估价的地方包括有极危险的工作、保险业、法律制定、顶包死刑等等等等。书中第五章齐美尔说到一些早期欧洲的法令,比如英国的盎格鲁萨克逊时期、法兰克墨洛温王朝时期,人命有各自的估价,而先令这个货币单位的概念其实就是一种基本价格,一个普通人的命值几先令便是一种基本价格,比他高级的低级的人就可以按比例推算出价格。

奴隶买卖与人命估价是类似的,从前的人购买奴隶是将一整个生命,或者说劳动的能力整体的买过来,而现代人不会如此,只会购买人的一项项服务。齐美尔认为这些将人等同于一定数量货币的情况在基督教那里得到了改变,因为基督教的思想中蕴含着一些将人的灵魂价值抬高的倾向,就比如说,基督教的目的就是要拯救人的灵魂,应许给信仰者以天国的位置,这些天国的位置并不区分有钱人没钱人。由此可以想到,是不是基督教越发展对人命估价越是减少,但历史告诉我们,教会并没有积极向奴隶制宣战,对人命的估价也在很长久的时间里依旧,不过基督教确实将人的生命、人的灵魂抬升了高度,到一种绝对价值层面,一旦基督教声称了人的灵魂可以承载上帝的恩典,灵魂就不再可能与日常生活的用具或金钱等等物质相提并论了。

到了启蒙运动到来时,对灵魂、人命的看法更加接近现代了,启蒙运动哲学家倾向于认为人的灵魂是绝对价值,灵魂与任何不是灵魂的东西截然对立,人的灵魂都有相同的绝对价值,齐美尔说这是一种抽象,而到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以一种新的角度理解人,将抽象变得具象,特别强调人无拘无束的独立性,强调个体的差异,将人与束缚他们的国家、行会、社会、教会对立起来。总之,历史终于走到了再也不允许用金钱抵人命的这一步。但是罚金依然是存在的,且越来越多的使用罚金,如果我没记错,我听说中国法律以及世界法律越来越提升了罚金刑的地位,改变了从前自由刑一统天下的地位。

齐美尔剖析现代人与古人使用货币的不同点在于,货币被现代人用于相对低级的需求,货币用于任何种类的交易,且很精确很客观,而对那些孤岛上自给自足的原始群落观察可知,他们没有特别精确的使用货币,也不经常进行交换,因为他们自给自足,但是他们对某些非同寻常的对象使用货币进行交换,我或许可以认为,原始部落的货币稀少且不用于交换生活资料,因此货币上带上了非同寻常或者说神圣的意味,我猜早期欧洲某些法令里用货币抵人命或许是这种特性的延伸。

沧浪一苇

 ID:4256|2021/04/23 03:1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23

《货币哲学》笔记六

灵活就业、自由职业的人是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言的那种共产主义社会里自由从事事业的人,我认为不是,但我觉得在形式上已经有了靠近,已经有了进展。《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具体是这样说的: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这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因为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关于这种力量的起源和发展趋向,他们一点也不了解;因而他们不再能驾驭这种力量,相反地,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

从马克思此番言论中可以看出,社会活动的固定化是马克思所批判的,也就是说,固定的职业、特定的活动范围是一种异化的力量显现出来的特征,社会如此大量的分工,并非是因为人的自愿,分工链条里的人与人之间也没有一种联合的力量,反而是异己的力量整合了这些人进行分工劳动。

我认为灵活就业者、自由职业者虽说有很多风险,但看目前他们的很多人都可以供给其自身生活资料了,确实是一件幸事,毕竟马克思生活的时代里这种设想还是很不可能的。我观察灵活就业的人往往是从一个固定职业里跳脱出来,可能是对旧的事业失去激情与兴趣,也可能是旧行业衰落了,又对新的事业产生产生了兴趣,从动机上讲偏向于自愿,尽管新事业仍不乏异化出现,但我觉得这种自愿其实很好。

回到《货币哲学》第六章生活风格章里。说到人们进行这种自由就业的变化,就是因为货币经济带来的两种特征,货币让生活风格变得无特性和客观理性,资本主义与客观理性这些东西从马克斯·韦伯的书里弄得很清楚了,我想如果要多了解应该去看他的书,而这里特别的写到所谓生活风格的无特性,我看了觉得有点意思。

生活风格的有特性我是这样理解的,可能有特性就比如不假思索的排斥他者,不假思索的排斥别的生活方式,要使自己区别于他者的存在方式,有一个明确的原则要遵守。而生活风格的无特性可能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要遵守,相对的比较接受他者,容忍他者,无特性这个词在我的理解里带有了容忍性,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书中讲到,当今世界的社会和旧时代的社会里,一言不合就掐架还是旧时代的居多且频繁,当今世界的社会具有容忍性,齐美尔认为这是货币与理性带来的,理性这个东西,彻底脱离了有选择的片面性,理性的分析往往很中立,往往都力求全面,有条有理,往往没有情绪,不生气,不恼怒。而有特性,或者说不容忍就会有生气与恼怒。

有些人在理性的赚钱时做出了什么不义之事,我便不认为这是一种纯粹的邪恶,反而那些不为了钱而做的不义之事是相当纯粹的邪恶。这说明我很理解人追求金钱的这个动机,从这个角度上,我看到书中解说到,当今社会天性千差万别的人都会多少的相互理解,而但丁这种聪明且善于思考的人却表示打嘴仗不如动刀子解决争议,说明旧时代很不具有容忍性。我想,决斗风气衰落就是因为理性、货币经济大大的发展吧。

齐美尔在无特性之后便接着说到自由职业、灵活就业的人,说这种情况显然是孕育在一种无特性的社会里,我想到,当人除了赚钱很少想别的,他可能就具有了无特性的这种特征。齐美尔解释说是因为当人追寻各式各样的赚钱目标,只看准金钱时,往往就对生活目标缺乏了先验确定性,我觉得是缺乏了对内心原则的一种思考。所谓的灵活,要的就是不束缚,甚至思想上也是一样。

沧浪一苇

 ID:4253|2021/04/22 11:3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22

《货币哲学》笔记五

我发现,城市里有越来越多的人去灵活就业,有可能是不做一个固定行业,也有可能是不呆在固定一个地区,总之这种情况不同于固定就业,灵活就业被齐美尔这样的分析,在第六章生活风格章里,他认为灵活就业的特点就是不确定谋生的形式,这种人会因势而变,其目的终归还是要赚钱,这种生活如同一张蜘蛛网,总是要连到中间的点,即金钱,很难想象除此之外的目的,背井离乡的人尤其有可能做这样的工作。

书中描述到一些固定工种的特点,比如它们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习惯,固定工种的人有自己专业归属感,一般这种行业也有行会组织,我觉得也会有考试、等级、新人老人的尊卑等级关系,而灵活就业这种情况尤其的自由主义,尤其的不受拘束,我想,或许可以说货币、货币经济越发达,则越会有这样的人出现。

比如我所知的一些人,这几年干这个行业,或者说是创业,后几年就换了行业,再几年又换一个行业,而他们所需要就是在这种灵活变化的人生经历里,尽可能动用自己的理智分析去赚得金钱,而这种思考的频繁与深入程度是固定就业者不能比的,固定就业者往往不会如此频繁剧烈的分析、思考、理性剖析市场。

我感觉,往往固定就业者或许还有些道德约束,还不想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拜金,那灵活就业者所发出的就是一种明确追求金钱的态度。

我看到书中描述到货币与理性主义,这些充分动脑分析市场、分析经济的人往往是理性主义者,他们越是纯粹的理性主义,越被具有道德感的人斥为冷血,斥为贪婪与冷漠无情,但是他们自己会认为,自己只是秉持着客观的思想,秉持着理性的原则,一步一步做的只是符合逻辑的事情。我觉得这种情况在如今太过于普遍了,属于生活里经常发生的,这就是货币、理性主义造成的生活风格的一大特点,即客观性。

沧浪一苇

 ID:4245|2021/04/21 08:3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21

《货币哲学》笔记四

继续读个体自由这一章。手工作坊、售货铺、佣人,这几个例子是处于曾经的旧社会,我记得一般手工作坊和铺子采取学徒制,儿童从小就被送入其中劳动,佣人、长工则一般是长期服侍一家。由于货币、货币经济的发展,手工作坊、铺子变为签署劳动合同的工厂、超市,佣人的工作则被钟点工取代,师徒转变为经理与下级,以前的佣人、长工往往是作为一个劳动力被整体的进行租用,佣人常年的洗衣做饭照顾生活,这种方式放到现在怎能计算劳动的薪金呢,家政服务无疑是现代的劳动方式。

劳动者,尤其是签署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是一个绝不隶属于别人的人,他们现在按照劳动的成果取得货币,越到货币经济发达之时越是客观化,越讲技术性,劳动者则越自由。

由此可以想到,继续沿着这一脉络,就涉及到有关社会主义与社会平等的问题。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很多激进思想都要致力于彻底抹平人类的各种不平等、各种等级,我看到齐美尔认为,这类思想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将人人平等作为一个绝对价值去追求,某些激进的思想甚至不惜牺牲一切代价要促成其实现。可是,有许多历史上的实践表明,一步到位或者说短时间彻底的取消等级、阶级,铲除不平等,会对社会造成重大破坏。

我认为齐美尔的叙述观点在于,这种激进忘掉了脚踏实地,内心只剩下了不顾一切追求绝对价值。可以想到,以前低贱的人们是内心痛苦的,是感受到压迫、苦难、耻辱的,现在我们有了货币经济,有了劳动合同,尽管我们还存在着不平等、阶级,但是,我们的上下级关系已经不是旧社会那样了,我们现在的的上下级是一个技术性的上下级,我们的上下级是在机构组织里的上下级,这种客观特征不易引起主观上的心理不适,不会再带来旧社会的那样大的耻辱、压迫感。这就是说明,由于货币与货币经济,这些等级、阶级、不平等带来的不良心理后果和被压迫的生活感受被缓和了,代价就是要货币化、客观化、理性化。尽管这个代价现在逐渐显现出它的弊端,但是路还是要一步步走。

我得到的体会就是,平等主义之路,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众人的幸福,我有时候也想过激进的实现绝对平等这种最终价值,妄图通过什么什么方式立即打造一个乌托邦,这其实是撇开了使众人幸福这个真实且有价值的目标,疯狂的迷恋上某个手段,就反而使得某个手段成为了目的,是一种异化。

沧浪一苇

 ID:4243|2021/04/20 10:0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20

《货币哲学》笔记三

细细的看此书的第四章,我立马就联想到了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里的一段: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我的感受是,马克思此番言论会让人感到非常愤慨,让人对逝去的过去、温情脉脉的过去感到怀念,但仔细品味,马克思的表述同时提及了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起到的革命性的作用,从《货币哲学》个体自由这一章的角度来说,这些情况都是由于货币经济带来的后果。

我看,现如今一般职场的大多数职位都可以被随意替代的,这是很明显的事情,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并非占比少数的稀有人才,劳动力市场上也皆是待价而沽的劳动者,因此职位这个概念往往并非为一个单独的劳动者永久设定,当然,少数特例除外。

读此章时我看到齐美尔对此种现象的分析很精妙,他看到,职位是一个事先规划好的、订制好的一个位置,只待一个合适的劳动者上前填补,而此人也是可以被同类型的劳动者替换的,人愈加的依赖职位之上产出的劳动成果,而非依赖一个人。

现今的社会越来越将这种现象推到极致的地步,可以设想将来社会就像一张工整无比的图纸,任意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之间的功能描绘的绝对细致、精细、精确,甚至仿佛是柏拉图的理念王国驾临现实世界。我们社会现在不是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到那种终极阶段,人与人的依赖关系还没有完全客观化,依赖的人数量少、有名有姓、主观,这几点正是越不发达的社会越存在的特点。

我想,货币、货币经济为我们取消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的那些依赖,中世纪的农奴、奴隶主的奴隶,很难想象他们能自己决定更换自己的主人,而几十年前的工人也与今日的员工大不相同,过去岂有如今这种来去自由的特点,货币经济打造的如今这种社会,其特点正是人依赖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无名无姓,越来越客观化,人所需要的就是一个职位产出的劳动成果,而这个职位上是谁并不重要。人格、人的独特魅力、人的灵魂这些东西将会完全被货币经济盖住光芒,正如前面马克思的一番话所言的那样。

我们明明是一个个彼此有千差万别的人,但是货币、货币经济将会导致一种漠不关心,就是说,一个职位对其上的劳动者的个性、个人魅力漠不关心,职位就像是一个个空房间,对其内部住的人是怎样的独特根本无所谓。齐美尔这样预测将来,倘若国家社会主义发展到完满、完备,就一定会是此类社会样貌发展到极端。

看到此处我明白了一件事情,曾经我单纯、幼稚的以为,社会主义肯定会是将家庭重归温情脉脉,将令人敬佩职业重归神圣,将人们丰富多彩情感从利己主义的冰水里捞出,但是,如果我们还需要货币、货币经济,享受货币带来的平等、自由与个人主义,如果我们越来越离不开货币,我们要接受的代价便定然是被冰水淹没。

沧浪一苇

 ID:4237|2021/04/19 09:1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19

《货币哲学》笔记二

继续读译者导言部分,我得到了一些有关货币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关系的思路。

原始社会或者物物交换时期,人与人之间依赖性与今日大不相同,今天的人依旧依赖别人,但是钱基本上改变了我对生活里生活用品的看法,因为我使用的某个消费品基本上就是一个/一群我素昧平生的人制作的,而越原始,货币经济越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与人就越近距离,是更集体主义的。可以从历史规律里看出,经济、文化上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与货币的发展是同步的。

我想到,生活里能看见最多的手工劳动过程便是厨师做饭的过程,如果我不点外卖,在早餐摊位上便可以亲眼目睹一个人为我劳动制作一餐,如果仔细想想,这是一幕人依赖于别人的活剧,是生活里消费其他消费品所没有的。

从小我就是在集体主义的教育下成长的,我觉得这与当时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肯定有关系,也许这还算是长久以来的积习,即我们的文化,我不知道现在的课本还有没有集体主义内容,但我感觉随着国家经济越来越发达,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之势越盛。

生活经验告诉我,社会有许多事情要靠关系,要靠熟人,但我听说越是发达的城市、发达的地方越是讲究金钱摆平问题,涉及金钱皆明码标价,有白纸黑字的规矩,公平公开公正,我向来是非常反感不合理的人际应酬与过分的酒桌文化,憧憬未来的时候可以跳过这些不合理。但我当时没想过,是货币与经济的发达才能使得个人主义得到发展。现代意义的自由,现代意义的个人主义,其原因就是因为这种现代独有的货币与经济。现代人依赖的是数量庞大且无名无姓的陌生人,而并非从前的一两个人,尽管依赖人数很少的时候,有人际间温情脉脉的感觉或者说人情味,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是没有自由的,这种自由就是做事时不仰赖他人的意志,不仰赖特定人的意志。

这就是消极自由,过度的消极自由是一种过度空洞的自由,是一种没有任何内容,只有形式的自由。我想,获得了不做什么事的自由后,重要的就变成了做什么事的自由,如果不想生命陷于空虚、变化、放纵,就应该将空洞填入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沧浪一苇

 ID:4233|2021/04/18 07:2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18

《货币哲学》笔记一

从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里我可以看出一个结论,即平等与自由的倾向蕴含在货币的性质里,而在齐美尔《货币哲学》译者导言对本书的解析里我看到也有这个结论,并且齐美尔的论述不止于平等与自由,而是说了更多。

我理解书中在说,我们的文明向两个方向同时发展,一个是广泛的倾向于夷平、平均化,一个是人的独立性与自主发展的特性越来越强,货币正是一个最重要的支撑物,支撑着文明的这两个方向。此处其实从结论上来说与马克思相互呼应,实际上可能正是说到货币竟能同时惠及平等主义与自由主义两方面。

货币越来越趋向于无实物,这能说明什么?我觉得或许可以说明我们对货币的理解越来越抽象,使用纸币、硬币时期的人内心对货币的理解必定异于使用金银铜货币时期的人,我想,在最近十多年间,一出生就有数字支付的一代已经诞生了,他们的理解也会异于我这样的纸币、硬币使用者。

具体的这种“异”究竟是什么?我看到书中解释道,货币不是拥有功能,而是说,货币本身就是功能,我们的货币经济越发展,越是要把货币进行货币性的使用。我理解此处的意思是,我使用纸币,不是纯粹的将纸币进行货币性的使用,我的使用过程里对货币的质料进行了关注,而金银铜货币时期的人们更是要关心货币的质料。

书中描述,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货币成为越来越完美的一个手段,于是从大众心理的层面上,货币一跃成为一个极佳的目的,从而僭越了终极目的,引起了全社会的手段与目的、技术与价值、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的整体倒转,从这种程度上说,货币成为一个现代宗教不为过,也类似马克思所言的拜物教。笃信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不就是一个虔信徒,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种人,恰如一个差几步就迈入此宗教的人。倘若将精神寄托于这种宗教上,叔本华的理论就会很快应验,痛苦、无聊与空虚将会如期而至。但是这种愈加有宗教性质的货币,竟然大大的催生了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实在是一对很有意思、很值得思索的矛盾。

沧浪一苇

 ID:4225|2021/04/17 10:0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17

因为想充实一下对于货币的见解,所以曾经买过一本齐美尔《货币哲学》,当时看的一知半解,所以我想,这回还是要继续深读。另外,我知道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前面一大部分论述都是货币的论述,但据说《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资本论的手稿,我看到里面关于货币的论述也很丰富,故此我觉得值得一看。最后,我挑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作为补充部分,因为我看后感觉此书论及货币的部分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想要短时间读完它们是不可能的,但我又是一个心急的人,所以我想应该直奔它们最浓缩的精华,结果就是这些书的前言、序我都看了,但内容看的不多,我的心得就是一本书的前言和序言必须要看。

我从小就发觉钱可能不是个好东西,有时朴素的希望有关于金钱的纷争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比如取消货币,后来读了书发现,历史里有人这样想过,诸如蒲鲁东,有人这样干过,诸如欧文。我打开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看到里面说到,对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进行强制性干涉,最先进的国家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然后列举了诸如国有化、义务教育,还有一些致力于消除私有化、促进旧的生产关系灭亡的举措,但确实没有取消货币这一条。

马克思曾经批判过诸如蒲鲁东等人关于取消货币的看法,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里有非常详细的记录。比如书里的货币章,马克思反驳了取消货币这种做法,蒲鲁东等类似的人希望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之上缝缝补补,但马克思看到,在不触及根基、经济基础的情况下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端是不可能的。

详细的看这本《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资本章,我得到了一些想法,比如为什么蒲鲁东这样的法国社会主义者会有这样深深的执念,我觉得是因为法国革命就证明了法国不乏激进的思想、激进的实践,而自由与平等又是他们执着追求的对象,法国社会主义者一定要试图找到阻挡自由与平等的东西,因此,货币就被他们当成是阻止了自由与平等的东西。

马克思在此书的资本章里说到,货币不仅不是法国社会主义者想的那样,反而是促进了平等与自由。试想,现在的货币每个人都有资格持有,但是奴隶制的社会可不是这样,马克思举例说罗马法里规定奴隶不能为自己取得任何东西。因此可以想象,越发达的货币制度会存在于一个比较平等与自由的社会里,古代社会里,货币制度、资本主义越不发达的地方,越是进行强制性劳动。

总之看完这本书,就可以基本看到马克思怎么理解货币,但是马克思为在货币进行辩护以外,确实也批判货币异化了人,本来货币是手段,却成为一个目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个分析批判异化的作品里,最后一部分就是对货币与异化的分析。根据我理解的马克思批判拜物教、批判异化的观点,还有马克思致力于取消私有制的意见,我相信取消私有制的世界是取消掉货币的,但是我知道马克思还是要尽力避免自己陷入乌托邦空想,所以对于货币的论述,大多是要肯定其正面作用。这就是一种矛盾。

我看齐美尔《货币哲学》所写的内容正是直击这个矛盾,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平等观念、平等主义,在《货币哲学》前言里我看到这样一种对于自由主义—平等主义的论述,齐美尔的意见是,平等主义者与自由主义都希望借助金钱的力量重新安排秩序,他们的目的都由货币来支撑,比如平等主义期待低收入者能够得到较高的经济利益,恰恰是地道的货币经济式的诉求,齐美尔的货币哲学力求超逾了自由主义与平等主义的两极,他根本不在乎资本主义得不得到批判,他在乎的是人们像永动机一样追求货币所带来的生命的萎缩感,他不在乎社会学、经济学问题,他在乎的事情,一言以蔽之,就是“金钱只是通往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无法栖居在桥上。”

在韦伯《经济与社会》的前言我看到,韦伯这个人是什么性格呢,他厌恶对于社会、历史的简单解读,也厌恶对于历史的所谓深刻解读,他不管唯心,也不管唯物,他就是要跳这种非此即彼,划定与其他主义的界限,谨慎正是韦伯的特点,他没有多少兴趣对社会的性质进行万能钥匙般的陈述,因此不会像恩格斯那样。他关注的不是一个万能理论,而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现象的动力。

因为韦伯的这种特性,所以我相信韦伯不会服齐美尔,也不会服马克思。韦伯干的最厉害的事情就是梳理理性这个东西,追溯理性的历史路线,是韦伯《经济与社会》的立意,因此对货币的分析就与理性大大相关,我看到的书中比较详细的说明了物物交换很明显在计算问题上不如货币交换,完全脱离货币使用实物,进行现代社会那种商业的理性计算是无法想象的,实物计算起来具有很大的不便,因此使用货币计算就是理性在发展。

“马克斯·韦伯货币理论评述”这篇文章里我看到,韦伯理论的核心就是合理化,韦伯在书中说的货币适合于计算,就是在说合理化,也就是说货币是合理化的技术性工具,他也说到,在社会层面,货币是人与人在市场上进行斗争的武器,这种竞争是资本主义的主要活力,在竞争之后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这个角度看,韦伯不同于马克思,马克思主要着眼点在于资本如何如何支配了人,还有怎样发展到垄断,而韦伯主要在说人支配着资本在斗争、竞争。

在齐美尔的启发下,我在琢磨金钱是通往最终价值的桥梁这句话,货币带来理性,货币带来平等、自由,我想这些可能就是最终价值。还有加密货币,它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叫做去中心化,这是一种最终价值吗?我觉得可能是一种最终价值。

沧浪一苇

 ID:4221|2021/04/15 11:4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15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九

我读这本书已经时间不短了,今天就在想,为什么我还没厌倦,还一直想看,原因可能是因为这本书很有条理的教给了我怎么鉴赏电影故事。如何鉴赏故事和电影这个问题我早已简单的想过了,并且有一点点不成体系的心得体会,但是开卷一看此书,发现我完全可以更系统的分析问题。

我想,我们平常人在日常生活接触故事的次数要比接触哲学思想要多得多,故事的地位既然可以比肩哲学,就很有必要拿一种钻研的劲头去钻研故事。

我以前就在想怎么鉴赏电影,其中有两个主题我一直都思索,一个是故事发展的悲与喜,一个是有关于“多”与“少”。详细来说,第一个问题是有关于电影剧情走向哪个更棒的问题,一个大团圆确实让人非常欣喜,但是又得考虑到悲剧能在几千年里都一直那么有力量,它才是真正的艺术,我在孩童时期看得大部分儿童内容都是大团圆结局的,然后越长大越觉得悲剧的真实都太震撼了。第二个是有关电影的解说与解释程度问题,我看的电影越多,越觉得值得我仔细回味的那些电影往往都是遵循了“少即是多”原则,就是不多做解释,注重表现,其结果必定能回味悠长。

我看到这本书谈主控思想时的阐述了理想主义、悲观主义与反讽三种结构,书里画了张图显示出它们一般都得是经历一波三折,好似画W型,最后形成一个结局一锤定音,理想主义一般就是大团圆,即一根上扬的线,失落和目标未达成便是悲剧,即一根下降的线,而反讽的好在于,它要表现生活的复杂与两面性,确实比前两者贴近真实。据说好莱坞已经形成一套有关反讽、救赎的故事模式,而且这种电影总是吸引着奥斯卡。另外,有关“少即是多”,在书中的有关画外音解说的一节提到,给观众解释太多,就容易造成影片的变质,也是不尊重电影的表现方式,应该积极使用那些非常高明又有强烈效果的电影技巧,以达成少即是多,才是电影的真理。

我听说新现实主义就是非常讲究“少”,注重现实,而且我觉得这个流派普遍是悲观的,从方法论上来讲,他们处处与好莱坞相反,在《世界电影史》里,我看到意大利的部分里比较详细的描绘了这个新现实主义流派是采取怎么样的原则。比如说,彻底放弃好莱坞式的影棚拍摄方式,采取户外取景,纪录片手法,走上那曾被战火蹂躏的大地;放弃专业演员,采用现实生活经验丰富的非专业演员;拒绝构思好的影像,提倡即兴表演;放弃复杂叙事,采取松松散散的叙事方式;往往把主题定的非常接地气,比如人的吃喝、赚钱、生存。今天特地的看了一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感到这个悲剧确实让人唏嘘,而且果然具有代表性,其所具有的新现实主义的特质是显而易见的。

沧浪一苇

 ID:4217|2021/04/14 10:0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14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八

好莱坞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产业,一想起这个词,我一般就会从政治等角度考虑,觉得它是美国文化霸权的象征,是一个外表鲜美的毒苹果,或者说是中国本土电影、本土思想的强大竞争对手,是美国思想、价值观的输出窗口,也是当代人娱乐至死的一个典型。我觉得日本动画产业虽不能做到好莱坞的程度,却也有些类似。

据书中介绍,好莱坞一个大制片厂每年所看到的剧本其实成千上万,投拍的占比很少,但好莱坞也可以做到一年四五百部,其中大部分质量低劣,也有少数品质属于优良,可以看出,好莱坞已经把成千上万的本子过滤过了,留下的再不济也已经是矮子里面拔出来的将军,肯定是手头最好的了。好莱坞已经历经了一世纪多的实践活到现在,满世界找不到对手,也出来过很多举世闻名的大艺术家,世界各地都有好莱坞的国际业务,各个国家只要在电影文化方面有些许弱势,就会形成一个真空,像是气体一样,接着好莱坞就上去填满了。

书中对好莱坞竞争对手的描述我记得就是一个新现实主义,一个新浪潮,新现实主义应该是意大利的,新浪潮是来自法国的新浪潮。据说意大利在战后兴起了新现实主义,电影成本不高,基本都是反应战后的社会情况,新现实主义在电影史里属于很重要一节,书中也描述为好莱坞的强劲对手,由此可见在那个时代里,有天才一样的人在持续工作就不惧好莱坞,哪怕没有很多钱,但有先锋的理论与思想,就可以出好电影。

作者痛斥到,好莱坞愈加挥金如土,只为制造噱头,欧洲电影愈加暴力、淫猥、做作、怪诞,这种情形着实是一种堕落,电影业在这种情况下也必定会将社会引向堕落。我认为事情可能是这样的,社会的堕落和电影行业的变化是齐头并进、交织着发生的,而且这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不能让电影这一个媒介来背锅,我寻思,电影整体还算是一个真理浓度比较高的地方,说到让人们耳濡目染于浮华、空洞和虚假的这个锅,短视频一定要背上。我想,让媒介里充斥着浮华、空洞与虚假,也许是因为某种恶性循环,追求真善美一直都是遏止这种恶性循环的唯一一剂良药,可是我们的时代好像逐渐放弃了治疗。

沧浪一苇

 ID:4211|2021/04/13 11:5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13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七

可能是由于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文化上有了大规模改变,比如民权运动、反战文化、性解放、嬉皮士等等,故此,一大批旧的电影、故事的模式会成为老旧陈腐的化石,如果再依照旧的观点写作,写出的东西就会成为古董。我看到书中为作家必须跟上时代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西部片,西部片在七十年代之前都是具有法西斯主义精神与心态的,因此在民权运动时期西部片经历了长期的沉默,后来才被调制成抵制种族歧视与暴力的社会剧。

还有爱情片,作者分析了爱情观念在二十世纪的变化,说到二十世纪初,便是对浪漫的狂热追求,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感情蜕变萎靡,并为爱情带来了一种阴暗的怀疑主义态度,并且作品好像都在回应这一现实,我认为这种趋势至今没有变化。书中提到,在整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婚外情一直都被视为一种痛苦的背叛,然而到了八十年代,社会态度发生了变化,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浪漫的爱情宝贵而人生短暂,如果两个已婚的人想要婚外情,就去爱好了,这就是社会的普遍心态。

更有意思的是精神分析片,此类剧的第一个阶段是,精神科医生扮演侦探,他的病人过去遭受了一种被深深压抑的伤痛,在解开后皆大欢喜。第二个阶段,是连环杀手震惊社会的时候,此时警察扮演业余精神医生,追寻精神变态的犯罪者。第三个阶段,则是侦探本人成为一个精神病人。第四个阶段,便是身边亲密的人是精神病人,往往越亲密的,越是恐惧。可以看出,这种演变明确显示了人们对精神疾病概念的变化,我想这个演变过程或许可以形容为从精神病院蔓延发展到我们自己身上,又发展到了众人身上。

虽然每一变都是对人性更深层次的领悟,但是也可以看到,这个任务是很难的,我时常误以为我看透了某种人性规律,但将对人的认识拓展到下一个层次之后,又会感到这种探索也许是长久的,不会到头的。过去我们往往过于天真和偏颇。

由这几个例子可以产生一些联想,比如可以想到故事的变迁过程与哲学史的变迁过程,虽然两者属于两种维度,但故事可能就是离日常生活很近的哲学,因为故事往往融入一个时代的标志性思想,而哲学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思想。历史上诸多先锋的哲学观点要依靠故事进入人们日常生活,并且近代现代的哲学与文学离的越来越近,我都感觉它们并不是两个维度了。

有人很多人毕生写一个主题,书中提到的例子有,海明威与面对死亡这个主题,狄更斯与寻找父亲,莫里哀与人性之恶,故事模式确实是有变化的,但看这些毕生写一个主题的人可知,故事、人性的某些东西也是不变的。

沧浪一苇

 ID:4208|2021/04/12 10:0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12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六

有很多人不喜欢好莱坞的故事模式、商业模式,我就是一个,并且我不喜欢传统,我还觉得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创新是很让人振奋的,艺术电影才是真正的艺术实践。但是在看到书中的看法时,我觉得应该审视一下这种逢好莱坞必反对的观点,审视一下这种自视为艺术家的虚假意识坏处是什么,书中解释到:

『如果你的雄心是反经典主义,那你是否已经确信生活的无序和豪无意义?如果你的回答是一个激情洋溢的“是”,那么你就去写你的小情节或反情节吧,并想方设法把它搬上银幕。

可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一个“不”字。但难以避免的是,反结构,尤其是最小主义,仍然像“花衣魔笛手”一样,吸引着年轻作家。为什么?我怀疑,对许多人来说,并不是因为这种形式的内在意义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而是因为这种形式所代表的外在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政治。不是因为反情节和小情节是什么,而是因为它们不是什么:它们不是好莱坞。

年轻人被教诲说,好莱坞和艺术是相对的。因此,那些初出茅庐者为了被人视为艺术家,便落进了这个圈套,他们写作剧本的目的并不是因为它是什么,而是因为它不是什么。他们为了避免商业主义的污染,便回避了闭合结局、主动人物、时空顺序以及因果关系。结果,其作品便被矫揉造作所荼毒。』

因此可知一个良好的心态就在于,写所谓的反情节、最小主义/极简主义都是为了实现一个好故事,并非以纯粹反叛好莱坞为目的,对此,书中写到:『如果你在写作时一只眼睛盯着稿子,另一只眼睛盯着好莱坞,为了避免商业主义的污染而做出一些违心的选择,那么你便是在拿文学撒气。就像一个生活在强大父亲阴影中的孩子,你打破好莱坞的“规则”,是因为这样能给你一种自由感。但是,对父权的愤怒反抗并不是创造力,而是为了博取关注的忤逆行为。为不同而不同就像对商业法则的盲从一样空洞。你只能写自己相信的东西。』

另一个角度去看,书中说到很多著名电影编剧都是历经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经典创作才累计出来了反情节、反结构的经验,诸多天才都是能在极度纯熟的发挥经典情节之后,才驰心旁骛,才去反情节。有些年轻人血气方刚,上来就想反情节,殊不知写作经验的积累开不得玩笑,磨砺技巧的过程不能有省略。

沧浪一苇

 ID:4201|2021/04/11 06:0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11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五

昨天一口气看完了全部的《芬妮与亚历山大》,感觉这部电影会让挑剔无比的现代观众不满意,首先因为实在是太长了,竟然有五个多小时,尽管细节上情节上非常考究,但是终究属于艺术电影,并无吸引点吸引那些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现代观众。

在书中我看到了这样一种对好莱坞电影/艺术电影之间相互对立冲突的分析,作者说到:『多年来,电影的首要政治问题便是“好莱坞电影”对“艺术电影”。这些术语看似过时,但它们所表现出来的门户之见却依旧是那样的现实和明确。从传统上而言,他们的争论一直停留在以下框架之中:大预算对低成本、特效技术对美术构图、明星体制对集体表演、私人融资对政府支持、作者导演对雇佣枪手。然而,在这些论战的背后却隐藏着两种针锋相对的人生观……一个对作家来说具有深刻含义的哲学矛盾。』

很明显,好莱坞的特征就是大成本、特效拉满、明星体制、私企融资、花钱造舆论,而艺术电影的特征似乎在每一个方面都与好莱坞的特征站在对立面。欧洲艺术电影发达,美国好莱坞全世界闻名,这其中的原因被这样解释:『美国人是从死水一潭的文化藩篱和一成不变的等级制度中逃脱出来的,对变化具有一种天然渴求。我们不断求变,试图找到救世之方,如果有的话。在编织好一张投入亿万美元的“大社会”安全网之后,我们现在又要将它撕得粉碎。相反,旧世界已经从数百年的惨痛经验中学会了畏惧这种变化,认为社会转型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战争、饥荒和混乱。』

我看到,其中的大社会、伟大社会概念指的是时任美国总统的林登·约翰逊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起的一系列改革行动,其历史深度与广度堪比罗斯福新政,旨在消除歧视与贫困,并且我看到维基里说到,自新政后,民主党一直以弱势群体的保护者自居,伟大社会计划通过杜鲁门和肯尼迪的承上启下后,约翰逊总统任期达到极致,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1965年的十五年间,在美国发生了一次次唤起美国民众对自由、平等、权利的新理解和新要求的民权运动,这让全国逐渐产生了一种道德升华的心态,最后,在里根时期,伟大社会计划已经导致了严重通胀和福利负担过重,因此被新自由主义的观念取代。

因此我感觉,美/欧、好莱坞/艺术电影观念的分歧背后实际上是在文化发展、历史经验上的分歧。欧洲经历的纷乱、战争,还有对上帝的怀疑与抛弃等等新思想观念不止从电影方面可以看到,也可以直接从哲学领域看到,甚至它们两者也是有联系的,比如说欧洲常常诞生以某种思想为根基的电影实践,据我所知,情境主义电影就是一例。而美国的电影业往往是以商业为根基。

作者还具体的总结这一对矛盾,说到:『我们对故事的两极化态度:好莱坞质朴天真的乐观主义(不是天真地相信变化,而是天真地坚信正面变化)和艺术电影同样质朴天真的悲观主义(不是天真地不相信人类环境,而是天真地坚信人类环境除了负面或静止便别无可能)。好莱坞电影常常出于商业的考虑而并非对真理的召唤的回应,而强加上一条光明的尾巴;非好莱坞电影则常常为了时髦的缘故而并非对真理召唤的回应,一味沉湎于生活的阴暗面。而真理,却总是停留在中间的某个地方。』

我找到的一本写电影史的书《欧洲电影类型:历史、经典与叙事》,我查了其中的内容,了解到了诸如英格玛·伯格曼之类的导演是怎么的活下去的,书里说到,这种自编自导的导演好莱坞不会用,因为好莱坞总是追求利益的,他们的电影厂/制片人决定电影内容。并且欧洲艺术电影的导演预算很少,观众非常的固定,往往常年用一个忠心耿耿的小团队拍摄,并且创作的耐力、毅力非常的大,总之处处于好莱坞大相径庭。我还看到有一部电影很能说明欧洲艺术电影导演的境况,那就是费里尼《八部半》,这部电影里,团队成员的养家糊口问题正是电影导演的大问题。

沧浪一苇

 ID:4194|2021/04/09 10:0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9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四

由于本书提到英格玛·伯格曼的次数实在很多,我感觉到我如果想要接着看下去书,先要看一看这位著名导演的电影才好。我选择了5小时多的《芬妮与亚历山大》,因为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所以只看了第一幕,但足以看出,这部电影的质感非常独特。我发现,我都在很费劲的在理解这部电影,这种电影采用不带脑子的放松观看是不行的。

书中也提到年轻人很难看懂伯格曼的影片,原因是因为伯格曼从不解释,他只用微妙的方式戏剧性地表达他的思想,往往只有知书达理、社会经验丰富、心理成熟的观众才能明白他所设置的伏笔,从《芬妮与亚历山大》里,我确实感觉到了电影有些时候仅仅用了一个镜头便传达了许多许多信息。

说到这里我的心里会产生对比,因为有许多反例,比如很多影片的受众是年轻人,那些针对年轻人的剧集、电影适合采用年轻人的思维的方式铺陈剧情,年轻人社会经验相对偏少,电影展开时,遇到些细节便需要细细解释给他们,又可能本身编剧的就是年轻人导致电影简单化。如果是高度压缩且内涵非常丰富的信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可能琢磨一下子就弄懂了,年轻人也许会一直一头雾水。

总之,书中对于伯格曼的评述角度往往就是说他的“极端简约”,我认为这可以说是伯格曼电影DNA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名家都有自己的电影风格DNA,我想,也许是地域/国家可以影响这种电影风格,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教育、见闻会影响到它。一些著名歌手的嗓音往往都很独特,让人一听就忘不了,而诸如伯格曼的电影,或者其他个人风格很厉害的电影,播放一点点,就好像歌手嗓音一样,可以让人回忆到独特的质感来自谁。

沧浪一苇

 ID:4192|2021/04/08 01:4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8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三

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几次对编剧辩证法思维的讲解,引起了我的注意,作者说到,作家都是本能的辩证法思想家,善于剥开生活的表皮,找出隐藏的、出人意料的真理,优秀的作家几乎都有一副辩证的灵活头脑,可以反复的切换观点与视角,切换立场,从正面审视再从反面审视,从某种程度上说此刻的作家同时是一个哲学家。

有许多剧作都是这样一种构造,按照书中原话就是说:『同一思想的正反两面在整个影片中循环往复地较量,紧张度不断加强,直到危机转折点处,它们在最后的绝境中迎头相撞。这一碰撞便产生了故事高潮。』这种思想和反思想相互对抗的节奏,便是这门艺术最根本的东西,这种对抗的勃动其实就是故事的心脏在跳动。

这些话我看后便想起前些日子我看过的《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里,在对于卓别林分析里,有一段的内容便是说到卓别林是一个非常有洞察力的辩证法思想家,往往在电影剧情采取极为鲜活的辩证形式,比如说《摩登时代》的工厂、科技、资本就会自然而然的从中产生它们的否定、对立面,既主人公流浪汉,一个无产阶级,又比如说,在工厂,里欢乐的喜剧的背后就是一种令人回味悠长的悲剧,在悲剧中的主人公又是一个喜剧制造者,列斐伏尔在书中说到卓别林在努力糅合喜剧与悲剧,在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诸多轮回之中,作品达到了艺术的高度。这种类似的观点,在《故事》这本书里形容为故事的心脏在跳动。我或许可以说,两本书的思路写到了一块儿去。

沧浪一苇

 ID:4188|2021/04/06 11:5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6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二

在结构与意义这一章,我看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第一个是说,故事传达主控思想时用力过猛,就是一种说教,许多电影就是这样,好人是极好的人,坏人是极坏的人,电影的每一个情节都填入对于正向发展的大声疾呼,这样做如果脱离了日常生活,是不会有人信服的。作者提到,随着故事向前发展,你必须心甘情愿地去关照相反的甚至是对抗的思想。最优秀的作家都有一副辩证的灵活头脑,可以轻易转换观点。这有点像是自己和自己辩论。

第二个地方,我看到作者提出了柏拉图对于故事的意见,这是哲学与故事产生的一场早期交锋:『公元前388年,柏拉图敦促雅典城的长老们放逐所有诗人和讲故事的人。他们是对社会的一种威胁,他争辩道。作家摆弄的是思想,但并不是以哲学家那种公开而理性的方式,而是将思想掩藏在艺术那诱惑人心的情感之内。』

这说明柏拉图觉得故事与感情之间联系紧密,故事无疑会挑拨人的感情,而不是理性的摆弄思想,因此将会大大影响人的判断力。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论点,这虽是一个两千年多年前的观点,但当下的社会的电影电视动画等等内容确实挑起了值得审视的非理性。

沧浪一苇

 ID:4181|2021/04/05 10:2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5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一

翻看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这本书时发现这确实是一本很犀利的书。看了看开头,可以说句句是刀,扎向庸碌的编剧和故事。同时也在表述这个时代是一个很严峻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了问题的时代。

开始就看到编剧的各种弊病被一一列举。比如说,编剧不追求精通这门艺术,反而去揣摩市场行情;编剧还以为有公式可套,实际上编剧的原理并非公式;编剧不能把观众当傻子,尊重观众是最基本的道德;长期的的写作经验积累才是编剧从新手成为大师的路径,而非瞎猫碰死耗子,也非依靠直觉乱搞、拼凑……

作者很重视故事之于人类的重要性,写了很多内容,我看后是这样理解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与哲学同等重要的东西,但哲学并不贴近群众,也可以说哲学在象牙塔里太久了,实在带有一种令人不适的气息。科学也是很重要的学问,给我们的启迪意义重大,但我们社会的许多重大弊病也来自科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常常被人们带着讥诮的议论,宗教信仰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但故事并不会如它们,故事可以说永远是人精神层面极度渴求的东西,它的作用不逊色于任何道德教化、哲学教育。

书中又阐述到故事艺术变的枯竭了:『故事衰竭的最终原因是深层的。价值观、人生的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作家总要围绕着一种对人生根本价值的认识来构建自己的故事——什么东西值得人们去为它而生、为它而死?什么样的追求是愚蠢的?正义和真理的意义是什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作家和社会已经或多或少地就这些问题达成了共识,可是我们的时代却变成了一个在道德和伦理上越来越玩世不恭、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时代—— 一个价值观混乱的时代。例如,随着家庭的解体和两性对抗的加剧,谁还会认为他能真正明白爱情的本质?即使你相信爱情,那么你又如何才能向一群越来越怀疑的观众去表达?』

这一席话确实简短的指出了时代的大部分特征,是编剧、电影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又岂止是电影业,这是一系列的关乎所有人的问题。这个家庭逐渐解体的观点我昨天还从罗素的书里看到,诸如两性的对抗、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不相信爱情等等观点绝对是充斥网络,真的是无处不在。

沧浪一苇

 ID:4179|2021/04/04 10:4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4

看《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时看到书中引言提到一个背景,是说巴黎公社失败之后,各国资产阶级开始加紧压制工人,另一方面开始编造理论,鼓吹资本主义并无矛盾、弊端,将永远存在,鼓吹资产阶级代表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从而蛊惑了大批的人。使得恩格斯注意到了原始社会的家庭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问题,其干系到对于当时人们混乱思想的澄清。尤其是在家庭一章里,我看到有人不遗余力的要为人类免去耻辱,甚至对人类曾经群婚制度的存在都开始反对。

总之,我觉得这本书宝贵的地方就在于它说明了家庭的情况与经济、生产力、社会意识是有关系的,经济情况一变化,同时也可以看到家庭的模样在变化。比如书中举例地理大发现时代,世界贸易逐步成型的时期,面对墨西哥贵金属矿产、印度的财富,面对豁然开朗的地球的陆地结构,一切旧有的婚姻习俗便很快松弛了,资产阶级尤其是新教地区的那些人便竭力宣扬破除旧传统,推行自由婚姻,推行婚恋自由。

我还记起来罗素《婚姻与道德》里阐述了许多非常先锋的婚姻观念,由于太先锋,从现在看,实现那些也是很遥远的。从书的内容里一些只言片语看,罗素虽明说自己不偏向马克思的理论,但罗素在设想未来婚姻情况时设想的社会背景有些就是社会主义的。

罗素在他的书里讲了一些有关于儿童照顾时间的问题,他说父亲往往因为过于繁忙,导致了照顾时间的缺失,从而导致了亲情减淡,是母亲、亲属、保姆和教育机构分担了他的担子。我看后就觉得现在女性也工作,所以男女情况是一样的,或许未来生产力足够发达,教育机构全权接过教育的担子,我相信那时婚姻与家庭便会产生极大变样。另外,罗素认为现代家庭因此产生了衰弱,我从个人经验上感到同意。按理说,儿童永远期盼着尽可能多的得到照料,需求尽可能多的得到满足,但是现在家庭又面临衰弱,这确实是一个大矛盾。

沧浪一苇

 ID:4175|2021/04/02 10:0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2

我发现了一个自己很久都熟视无睹的事情,就是中文独有顿号这个标点符号,所以就在想这个情况到底是怎么造成的。英文书写场景里,并列用逗号就行了,中文却总是要顿号并列,比如列举八大行星,中文都要用顿号隔开。我发现已经有人考证了,从“我国新式标点符号诞生的几个问题”这篇文章里说,顿号只在胡适创制的标点符号列表里出现,他也是参考了古代句读的符号,但我看这个时期的顿号基本混同于逗号,现在的顿号可是严格区别于逗号,所以我想这八成是后来的汉语实践改变了这件事,分离了顿号与逗号的使用。

我也在想,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英语世界恐怕早已普及了硬笔铅笔,所以形成了他们的一套标点。新文化运动时,我猜中国应该是硬笔毛笔混用,并且硬笔要逐渐占上风了。我所知的古籍句读里使用的符号好像就是顿号句号,想必顿号和句号是用毛笔长期实践造成的现象。

沧浪一苇

 ID:4169|2021/04/01 07:0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1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十三

根据“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逻辑转变”这篇文章的解释,所谓的契机概念的来源与尼采是具有相关性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查拉图斯特拉究竟说了什么?可以翻到第一部的最后看到,他说到在伟大的正午站在超人之路上:

『所谓伟大的正午,就是人类正站在野兽与超人之间的路中央的时刻,也是人类把他通向傍晚的道路当作他最高的希望来庆祝的时刻:因为这也是通往一个崭新早晨的道路。

这时候,没落者将祝福自己成为一个过渡者;而他的认识之太阳也将处于正午时分。

“所有诸神都死了:现在我们要使超人活起来。”——在这伟大的正午,就让这一点成为我们最后的意志吧!——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结合列斐伏尔对契机的诠释,什么是所谓的伟大的正午也就很清晰了,如果使用一个情境来形容的话,我总是喜欢选择《少林足球》里酱爆和猪肉佬的时刻,我觉得那就是伟大的正午,之所以感到这个情境十分契合,是因为这里面具有一种狂欢的特征。重新去看书中谈到的契机的性质,正是可以找到一种说法,说契机是一个真正的节日,区别于人生的百无聊赖、虚无缥缈和凄凉,契机是人极不平凡的时刻。我也感到契机可能是一种狂欢。

书中为契机的具体定义是说,契机正是一个人为了实现全面可能性而作出的努力。设想,一个人想要成为某种人,野兽要成为超人,他是一路平顺的攀升过去,像奔驰在公路上那样吗?并非如此,他需要经历契机,或者说是所谓伟大的正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