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5
《货币哲学》笔记八
今天恰好从CCTV13看到了去年的长租公寓爆雷的深度调查,节目是新闻调查:长租风波,整体上是以一个政府处置社会异常状况的角度入手的,也有监狱服刑人员、租客、房东、当事警察、公安局副局长等等角度的采访。
看《货币哲学》第三章“目的序列中的货币”时,我联想到了这个新闻调查,这一章是关于奢侈的一节,而新闻调查里也有拍到爆雷的企业负责人在爆雷前几个月内购买的豪车、奢侈品包、劳力士手表。我认为齐美尔是这样想的,他觉得踏踏实实的干实业盈利和暴涨的股票盈利相比较,如果人倾向于做实业,那便是有一种心理上的节制,但其实人们对于货币投机的兴趣远大于实业。正如长租公寓这样,明明有机会做成脚踏实地的实业。
我看到,齐美尔觉得实业的利润其实呈现于“使用价值”的形式,干实业的人所思虑利润还只是一些像是原材料与出厂价的价格差等等类似的的东西,也就是说这个行业对利润增长的念头会被限制在清醒的范围内,我接着想到的是那些爆雷的长租公寓行业,或者金融产品、股市、期货,凡是有高杠杆的地方,道理都是一样的,高杠杆意味着盈利倍数超高的可能性,人对货币的预期就会变的极高,越来越膨胀。
生活必需品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比如食物,我们又不能无限的吃食物,所以对必需品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奢侈品不是必须的,但是人却无穷尽的需要它,奢侈品的永难填平人的欲望沟壑。
我觉得从齐美尔对奢侈的叙述里可以看到两个关于货币的滑动条,一个是有关利润的滑动条,一极是理智的预期利润,一极是疯狂的投机期望高杠杆的盈利;另一个有关需求的滑动条,一极是靠近必需品的需求,是有限度的,一极是奢侈品的需求,倾向于无限的欲求。我个人觉得社会风气像是在把滑动条往无限的一极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