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6586|2024/10/07 02:5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10/07

国庆节过了,现在已经到了秋意很浓的季节。中东犹如乒乓球对攻一样你来我往的战火看样子要烧成一场野火,乌克兰战场还存在一些悬念没有揭晓。思绪离开战地,活在没有兵凶战危的中国,困扰我的不是不安全的环境而是非常多的困惑,因为琐事肯定是甩不掉的,我感觉心里却存依然在一种难以说明的焦虑,仔细想来,是我必须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添砖加瓦,否则它会变成破旧漏风的危房,我不能想清楚的事情还太多。首先,让我再来思考一下阶级跃升、创业与成功、阴谋算计、人情世故、资源与分配、雇佣与被雇等等事物圈定的这个领域。

对成功学、厚黑学,我本持着一种十分抗拒的态度,实际上说它们没有丝毫可取之处是不正确的,成功学的错误在于对成功人士案例的片面、不科学总结,厚黑学的略有错误的地方在于让工具理性占据人的大部分思维,不过这实在是现在社会的一大标志。成功学如果是不用物质财富单一标准判断人的成功,而是用人的品质、性格、再加上物质财富综合判断人的成功则是有些许意义的,如果是着重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潜力开发,则有积极意义。厚黑学略带糟粕的部分在于所言所行绝大多数服务于工具理性并抛弃掉部分的道德,书中却用一个厚字想要找补一下道德道义,其实厚字也在工具理性里,厚是一种包装,黑是一种实质,实际上这书是一个标准资产阶级的指南,写的东西都是为资产阶级量身定制,尤其是小领导、中层领导等等。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就是对厚黑学的批判,这个议题日后我或许会做个总结。

阶级跃升是我思考最多的,从前的我的年龄还小,想法还是很简单,认为接下来的人生我需要赚一个相当大的数字的钱,这就是我单纯的第一个目标,后来变化了,因为感觉缺乏别人的尊敬,从而想要成为众人尊敬的人外加赚一个相当大数字的钱,后来我意识到,我钱的去向里,最重要的是增加我及我们家庭的防风险能力,因为起起伏伏的人生伴随相当多的意外,于是接下来的人生我需要为防灾病等等风险做些什么、努力变成受人尊敬的人和赚一个相当大的数字的钱。下一个阶段,我明白了要实现上述目标,实际上需要的是我能跃升到新小资产阶级,甚至这还不够,需要更上一层楼。

跃升阶级,结果是支配了更多的资源,取得更多收益,有名正言顺向外转嫁代价的渠道(借用温铁军的思想),我认为,其早期过程必然会存在一些走法律边沿、道德边沿的灰色东西,也就是早期资本积累、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一些厚黑学里黑一点的作为。一个人成为资产阶级这条路上实践的东西使这个人的思想上层建筑逐渐改变。

资产阶级的思想上层建筑我认为是要为他的转嫁代价行为进行一些包装,原始积累的行为进行一些美化,将自身创新和艰苦奋斗描述成成功的法门,对脏事进行美化和遮盖,甚至致力于影响法律修订的更有利于自己阶层或者实质性使法律失效。几乎所有资产阶级思想上层建筑都在这样工作。

资本造成的各种代价不由资本自己承担,这往往就是资本成功的秘密,比如名正言顺地拖欠下游,赊账上游,还有风险的例子在于工人劳动致病、员工过劳致病等多种风险,等到员工年龄大了一脚把它踢开,从此代价转嫁。

更有甚者用歪门邪道的智慧将风险转移给国家,将国家资产收入囊中即私有化。中国web互联网时期很多的流氓软件信奉流氓的策略,将恶劣的体验给予网民,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资产阶级发家还存在许多巧取和赌博,借力于某强大的力量,借助杠杆或关系,算作巧取,一般人难以实现,还有就是赌赢了。不可否认的一些资产阶级确实创新了,提高了生产力,这是需要正确看待的好事,不能一刀切的一律认为凡是第一桶金都是黑的,或是资产阶级行径都是灰色黑色。

接下来资产阶级想要更进一步,就是要进行与一众对手的竞争了,主要的竞争手段就是创新和正确的判断,但此时可以用的黑手段也可以车载斗量,之后厮杀完剩下一些行业翘楚,开始角逐垄断之巅。我可以在在《资本论》里找到这些事情的缩影,这本书能打破资产阶级干净挣钱的这一幻象。

但如果人的目标是新小资产阶级以及之上的阶级,他必须做到学会更高效的转嫁代价、更无道德束缚的做事,如果下坠到道德底线下又守住法律底线,则是可以接受的,更过分的层次或许会思考如果收益很大,但行为在法律底线之下,不为人所知则也是可以接受的。

人向往新小资产阶级以及之上的阶级,那他需要破除教育阶段给与的大多数东西。教育给与的东西,我认为主要是这样的,一,相对过时的知识和权威者认为你需要知道的知识;二,服从领导者、压制个性、不乱质疑权威、从众;三,服从规则、敬畏规则、到校准时、不插队,四,道德或素质培养;五,竞争制度下的否定性教育模式,即搞分数为标准的排位和做错惩罚做对不惩罚的模式。需要破除的是,重视时下正在发展中的先进知识,不从众和独立思考,视规则为草芥,视道德为敝履(我认为基本类似尼采超人理论),善于运用手里的资源做事,有必要的付出代价就要付出,当断则断等等。

无产阶级的资源太少了,所以整个的阶级意识限制了他们的实践,他们基本就是一个尼采超人理论里的末人,处处受制于人,再加上思想方面的单向度化,难以抵御思维向单一向度转变的趋势,被消费浪潮、商品化、消费主义裹挟,也被官僚阶层潜移默化教育,愈加不可能产生反对意见。因此向这个阶级上面走,必须脱离这些东西。

高阶层对低阶层必然是有图谋的。我认为历史上高层次人对低层次人的对待变化过程是这样演变的。奴隶时期,奴役他们主宰他们的生命;封建时期,盘剥和驱使他们;殖民时期,杀掉对方留下土地;近代资本主义时期,长工时无劳动保护的让他们做工作,贡献价值;现代时期,让他们依附于平台逐渐的使工作暂时化,灵活化,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盘剥他们,高智商的转嫁代价给他们,让他们难以意识到,并且有些糊涂蛋还会做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事。同时我也不可否认新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给与社会的生产力方面的贡献,可以说是当今社会里的主力。但代价也是巨大的,而且代价是由竞争中的弱者所承担,代价会以弱者很匪夷所思的状态出现,以他们意识不到的方式出现,同时也有自然环境承担的部分,边缘国家群众的部分。

阶级跃升的学问,我认为是一个如何蜕变的学问,从原阶级的方法论世界观转变,找到方法聚集财富是一方面,更多的方面是怎么转移代价,怎么转移风险,怎么利用到更多资源,怎么有选择的放弃道德,如何在更高的层面趋利避害等等。经过这个过程,其政治态度转向确实是一件大概率的事情。

沧浪一苇

 ID:6583|2024/08/31 03:4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8/30

我认为希望跃升阶级/阶层(我习惯称为阶级,因为我知道称呼阶层是故意淡化马克思主义所采取的措施,用意不良)并不是糟糕的,并不是人期望跃升阶级,而是说这是人追求幸福所进行的尝试的一种结果,或是说满足中高层次需求尝试的结果。

向上跃升阶级也必然的会有意识形态的改变,比如从支持社会主义改变为支持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或者是消除了必须使用暴力革命的观点,又或者是有主张改良资本主义的观点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的观点,又或者是有消弭阶级矛盾的观点。但事情也不绝对,我认为人们是有可能再次注重起阶级斗争意识和有意识的改变分配制度、所有制度、生产关系,阻碍它的最大危险已经被《单向度的人》所叙述。

我感到,出于反对资产阶级所希望的阶级不流动、流动率低的固化局面,也要赞成阶级流动,尽管这远远不如直接暴力打碎层级来的彻底。

《社会分层十讲》讲到帕金时谈到阶级流动,帕金的观点里,向上流动是一种政治安全阀,同时向上流动常常伴随着政治态度从左翼转向右翼,我认为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现象。向上流动的距离越远,个人自我定义地位调整的幅度就越大。短距离流动比如蓝领的儿子去参加了低端白领的工作,还能保留着原来工人阶级的一些价值观念,并且儿童时期形成的社会观念没法轻易改变。向上流动代表着左翼流向右翼,而向下流动却不是右翼流向左翼,因为中产跌落为工人后,他们往往还认为自己是上层阶级,境况只是暂时性的,暂时不愿改变自身的阶级意见,帕金是这样的意见,我对这个现象的叙述感到赞同,并且,又有一种看到《单向度的人》影子的感觉。

近几十年中国社会今入巨变,上升和下降都频繁发生,比如国企工人失业,落后技术被淘汰导致的失业者、投资失败的人、年龄过大的人被公司抛弃这些是阶级下降的典型,也有投资成功者、拆迁户、创新发家致富者的阶级上升跃迁。我认为一个橄榄核型社会里,人群也是上上下下的,首先必然要是有兜底的,另外,要遍地都存在上升机遇,这样,绝大多数人才将聚在中间层级,这两个方面都不是很简单,兜底几乎等于按需分配,遍地都存在上升机遇几乎等于人人自由的劳动。关于这样的社会的进化版本,那就是彻底失去任何阶级阶层,我觉得可以借鉴安那其共产主义,一是无雇佣劳动/去中心化的自由劳动,二是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我认为无产阶级不需要羞于成为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当无产阶级拥有了资源之后,促进生产力和改善生产关系的能力也不会弱于别的阶级,甚至会进行有无产阶级意识的创新,他所拥有的阶级意识、阶级意见也会被保留着进入它所跃升的阶级(例子或许可以举于东来),同时我也不否认无产阶级跃升了阶级时候会腐化或者说社会主义意识弱化、妥协,这需要辩证的看。

在社科院社会学所的十层分层结构里,我看到存在三种资源,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我还认为存在一种隐形的资源,是信息资源,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无产阶级不只是三种资源匮乏,我怀疑就是因为现代特有的这种信息资源也十分匮乏,才使得他们难以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

沧浪一苇

 ID:6581|2024/08/25 08:1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8/25

最近将思考的兴趣移到了有关生活上,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尤其是生活的底色即经济,或者对于普通人来说是赚取收入,进而又思考到阶级跃升、财富原始积累等等。

我认为重点在于整个阶级将会怎样变化,或者说阶级流动性,如果整个无产阶级只会有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人能跃升阶级到资本家(我坚信目前是这样的),九牛一毛一般,并且他们的故事也被成功学包装,实际是迷惑了别人,这个阶级流动性是差的,整个包装的故事也是唬人的,或者说蒙蔽人的。无产阶级进行阶层跃升却是很有可能的,比如跃升到新小资产阶级。

在李强《社会分层十讲》里我看到了新马克思主义的赖特,此人专注于阶层研究,说到有新小资产阶级存在,他们是具有技术的高级工程师,或者是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放在一起,或许可以称为专业-管理阶级,有观点认为,他们不过是无产阶级的一种特殊情况,不能排除出无产阶级,但我认为可以将他们视为新小资产阶级。

赖特的研究有一个表格,我认为很精妙。它是这样的,具有生产资料的人按照资本规模排列是:资本家、小雇主、小资产阶级,处于被雇佣地位的人分为9类,呈现一个九宫格样貌,下面是这个表格。

资本持有者║被雇劳动者
资本家  ║专家经理┊半证书经理┊无证书经理
小雇主  ║专家监督┊半证书监督┊无证书监督
小资产阶级║专家非管理┊半证书工人┊工人阶级

我感觉这样一张表十分贴切的形容了现实,是普通高中生大学生就能考虑的到的职业晋升路线规划,我认为现如今可以在资本持有者和劳动者之间加一个自我雇佣者,分为资本型和能力-专家型,一种偏向于靠投资,一种偏向于靠能力或技术。

根据现在的状况,被雇佣劳动者里面还含有与平台资本有松散契约的灵活劳动者,他们可能也是有专业,半专业,非专业之分,我想在这个领域干,成为行业里的监督、管理可能性不大。

或许还有一个类别像超级打工人,比如董宇辉,这种人能力太出众导致资本离开他就赚不到钱,这是现代社会、特殊业态下才有的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优秀的自雇者、超级打工人与小资产阶级的区别已经并不是太大。

而被雇佣劳动者里技术和管理能力到达极致的几种类型,虽说不占有生产资料、资本,但不代表不能一定程度支配生产资料、资本,他们支配的量也许和小资产阶级相差也不大。

因此工人阶级改变自己阶级的途径,有创业开店、开公司成为标准的小资产阶级,或者是晋升管理岗位,晋升技术岗位,或是成为某种自雇者,成为新小资产阶级。另外,也许某些风险非常大的灰色黑色渠道也可以,更多可能是锒铛入狱,还有一些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事业,通过钻法律空白成事,风险也很大,不是长久之计。

为什么我把高级行政管理者看做是新小资产阶级,我认为他们的意识形态异于工人阶级,在书中赖特测量的阶级意识数值里,两个国家的专家经理的阶级意识与资本家、小雇主类似,地位越靠近专家经理,也就是越向九宫格的左上↖,就越和小雇主、小资产阶级类似。

我没有讨论以农民为发展起点的发展可能性,也没有讨论从政的去向,农民(除了没有土地的农民、几乎全部收入来自务工的农民,他们是无产阶级)是拥有生产资料的特殊的小资产阶级,他们除了这一点其他都类似工人阶级,收入与地位都不高,社会阶层上也类似工人。我看到李强《社会分层十讲》里介绍了社科院社会学所的十层分层结构,感到很有意思,由此也可以看到我们要跃升阶级需要什么资源。

第一,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组织资源);
第二,经理人员阶层(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
第三,私营企业主阶层(经济资源);
第四,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文化资源);
第五,办事人员阶层(少量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
第六,个体工商户阶层(少量经济资源);
第七,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很少量三种资源);
第八,产业工人阶层(很少量的三种资源);
第九,农业劳动者阶层(很少量的三种资源);
第十,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基本无三种资源)。

由下向上的路径,基本就是取得三种资源之一或二,第一种组织资源,是从政的路径,第二种文化、技术资源,以证书为主要标志,追求它就是技术路线,第三种是经济资源。

李强演讲“中国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里我看到最新的社会学研究情况,中国已经由倒丁字型社会进化到土字形社会,未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社会变为橄榄型社会,让绝大多数工人农民进入中等收入水平,还有一种展望是未来白领将会大大多于蓝领。我认为实现这些愿望很大一个困难是要考虑到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的失业潮,因为失业是资本无止境积累的必然产物,就连生产力的大幅度跨越都有连带造成的大规模失业,比如AI,我认为这值得思考。

农民从岗位上下来,尚且还有家和田地,无产阶级工人失业时用什么工作来兜底也是一个问题。

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工人要向新小资产阶级的方向努力,有幸运者,很有可能一跃突破界限,成为资本持有者,成为真的小资产阶级,进而还有可能再跃有幸成为资本家。这听起来很成功学,我对此难以苟同。我认为社会变为橄榄型社会并非绝对不可能,而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不可能,不能忘了失业潮和经济危机,还有沃勒斯坦提出的世界体系理论。

根据李强《社会分层十讲》里描述的沃勒斯坦的理论,我们是边缘区域,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的第三世界,边缘区域国家存在低廉工资的劳动者,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上非常有优势,也就会被核心区域剥削,就会因此固定的形成比例不小的底层社会。虽然我们都知道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纺锤形社会是稳固的,不过根据沃勒斯坦的理论,被大量转移剩余价值的边缘区域国家,难以形成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因为中国还没有摆脱边缘地位,因此大量剩余价值会被输送至核心,其结果是我们白白为核心国家培养了大量中产阶级、中等收入群体,却没有形成自己的。

向上攀登的想法是简单直接的,也是无可指摘的合情合理欲望,但是我认为实际情况将是乱石嶙峋的,要做好一个不小心摔个头破血流的准备,因为工人阶级人生的试错成本真的很高。

橄榄型社会,我认为前提条件是起码需要完成一定程度的按需分配和公有制,并且我们国家还要摆脱世界体系的边缘地位才能算是基本条件达成。

沧浪一苇

 ID:6576|2024/08/01 05:5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8/01

接受现实不等于放弃理解现实和放弃改变现实,我想象了这样的场景,现实的走向和理想的目标的走向上是两匹不同的马,拉着自己,如果偏差过大将会导致撕裂自己。

我认为正确的理念是这样的,两匹马以一个安全的角度分别奔跑,我们的目标是改变现实,因此需要存在角度的偏差,否则就是接受、妥协的,过大的偏差又会导致撕裂。不理智的激进是毁掉事情的捷径。

比如中国革命同样也要团结中农、独立劳动者、开明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知识分子、爱国绅士,这就是一种结合中国现实又改变了中国现实的例子,其中蕴含着一些道理,一种不左也不右的平衡,一种实现目标的智慧。

不只是政治、战争、国际关系中运用这种智慧,我认为生活里也需要这种智慧,改变现实的目的之中掺一些现实主义。

良好生活可能还需要很多别的思想,比如如何在重大事件打击之后依旧保持身心健康,在不得志、怀疑和不被理解之时保持坚定,在异化之中维持信念,在资本主义诱惑的环境、成功学的包围、平台基于人性的阳谋算计、丰盛廉价物质的堆积、异化生活和异化劳动之下保持一个稳定的内心,以及反对自身的软弱、冲动、贪婪。对付我见过的、我身上的每一个都是大挑战,因此日常生活批判是必要的。

我越来越认为《日常生活批判》很重要,书中谈到的卓别林、布莱希特、费里尼、罗杰·瓦扬、乔伊斯等等将日常生活批判融入作品里的人是一些范例,他们并没有搞出成体系的内容,却有丰富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认为布莱希特、卓别林具有十分敏锐的异化意识,他们善于将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因为熟悉是一种假象和伪装,熟悉之下掩藏着真相,因为我们看的太近,导致模糊,卓别林、布莱希特以一种合适又清晰的距离展示生活,司空见惯就变得神秘,卓别林展示的是资产阶级世界和流浪汉这一对矛盾,通过羞辱异化的人来诠释异化,批判的深度因此达到了史诗深度。

不过,无产者的历史使命必然是从政治上实现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本书提到的这类戏剧、电影、小说十分接近大众接近日常生活,不过它们在政治深度上具有局限性,不能引起人们革命和政治意识提升,不过我认为卓别林能通过笑传达出远比政治复杂的多的东西。

我肯定不能断言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具有良好生活的人,因为这方面马克思作品论述不多,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暗含着很多的危险(我认为是很容易导致人的思想滑落到与宗教相似的地步,或者个人崇拜的地步,马克思主义含有很多科学的成分和动态发展的观点导致其可以根据事实来修订,宗教则是拒绝修订和不顾事实的辩护),这个危险或许也是这样的,马克思未论述的关于个人生活的部分很容易被想当然的用道德完美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来填充。我也不能说道德完美是不对的,只是认为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思想,完美并不重要,当下的不完美是要接受的,反之,容易因此产生大量自我挫败感、自卑、自我否定,这是一种对心理健康的重大挑战。

还有就是我认为左翼对牺牲、拯救的想象会有问题,牺牲并非是目标,往往牺牲以外还有更具智慧的做法,另外,拯救与牺牲相互组合就太像是基督教教义里面的东西了。还是退化到了宗教层面。

也许只有一个懂生活的人才可能是具有良好生活的人。在不断的思考中,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和日常生活批判是可以和谐搭配的。而由于生活实在太大,日常生活批判则也将必然的大,我甚至认为学懂马克思主义只是日常生活批判的一个入门课程,因为它可以通达生活的边边角角,不管有多琐碎,通达人情绪的各个方面,不管有多么微小。日常生活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将在各自的领域作为合适的思想上层建筑工作。

日常生活批判的形式书中认为有文学、戏剧、电影、喜剧等等,从我的偏好来说,我认为喜剧比较好。我们需要有这个时代自己的日常生活批判喜剧,也同样有必要通达很高的思想深度。

沧浪一苇

 ID:6569|2024/07/27 03:5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7/27

我认为我需要理清自己心里的哲学理念,哲学,我告诫自己务必是要当做一种思想上层建筑,其下必定是有物质、经济基础的,最初的开创研究者必定是怀着目的的某种阶级的人。

这些哲学我分为这样几种,宏观属性很强,适合用来分析社会、世界;微观属性很强,适合用来指导生活;谈不上宏观微观,却在某领域方面是理解非常深刻的。

关于宏观的我认为值得关注的有,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微观的有这些,意志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生命哲学、弗洛伊德主义。领域里出类拔萃的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科学哲学、解释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对于某些哲学观点我知道的不多因此划分粗糙)

《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说到:『弗洛伊德主义的缺点或片面性是过分看重微观分析,过分强调心理本能在人的行为中的决定作用,而忽略了宏观分析,忽略了社会经济对人的行为的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的缺点或片面性是过分着重宏观分析,过分强调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作用,而忽略了微观分析,忽略了心理本能对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的作用,从而无法具体解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心理意识对社会结构是如何起反作用的。因而他认为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以构成一种完善的心理分析理论和社会革命学说。』这段话非常的启发我。

我认为宏观的层面上和微观的层面对人的指导大不一样,懂得宏观的东西很多,却有可能依旧不知道怎么生活,怎么实践,形成不了自己的风格,马克思主义给人以宏观分析工具,但不教授人如何生活,如何身体健康、精神笃定的过好自己的每一天,以什么方式过每一天,我认为,我们需要自己去再找一些注重微观层面的思想上层建筑。注意,一旦思想上层建筑的提出者的政治观念涉及到改良、渐进式的改变资本主义或者说直接就是拥护资本主义,就必须警惕,又或者是太过唯心主义,也需要警惕。

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都或多或少的指导了个人生活的微观层面,对于实际生活存在非常具体的观点,而我认为,马克思主义者也需要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微观层面思想以补充思想上层建筑存在的一些空白。只要我们警惕改良观点和坚定站在唯物主义立场,就能对思想上层建筑进行甄别,以确保不和马克思主义冲突,并且甚至可以做出理论的创新融合。比如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思想上层建筑的创新。

我认为找到了微观上的思想上层建筑,比较有助于青年的心理健康,促进其更懂生活,如果因为缺乏微观层面的指导而滑到偶像崇拜、道德完美主义的层面,就很不好,尤其是偶像崇拜,连基督教都知道偶像崇拜并不好。说到宗教,就算是佛教、基督教神学、儒家思想、中国哲学,选择性的抛弃一些唯心主义、封建糟粕等内容,也存在非常精彩的东西,比如朴素的唯物论,道家自然观念,他们也能达到一个比较看得过去的微观思想上层建筑。我并非鼓励人信宗教,而是说,去芜存菁之后的良好思想是良好生活所必须的。

道德完美主义容易使人因达不到它而痛苦、愤恨和极端化,偶像崇拜使人闭目塞听、片面,它们都不能做一个良好的思想上层建筑。正确的观念是使人能良好的适应经济、生产、生活现实的观念,使人具有一定的精神健壮性,不至于因为现实的崎岖轻易被击溃精神,也不至于精神一直处于失衡的状态而走了某些极端,最好还要对自身的和别人的堕落、贪婪都有清醒、现实的认识。最好是正确的指导人的爱情、亲密关系、人际交往。如果某种思想的上层建筑能做到这一点,且能不矛盾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则是最好。

在生产方面,做一个具有真正生产力、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此为重中之重,重要性远超其他点);在思想上有深度不粗浅;在生活与卫生保健方面做一个真正懂生活的人;在批评上,做一个理论扎实、讲求逻辑思维的人;在心理方面做一个健壮的、恢复能力强的人,大多数时间处于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状态和压力并没有极端化的状态;在利他这类事情上力所能及的适当做一做。如果能实现这几点,就可以认为是优良的人生。

沧浪一苇

 ID:6565|2024/07/22 02:3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7/22

我看到一种现象,那就是异端比异教徒更加可恨这种现象,比如左派之间存在一两条意见的不同就可以造成冲突,态度恶劣的更甚于意识形态相反的人,我在想这是不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内部矛盾。

我认为参加过生产的左派的理论一定比脱产学生左派的更好,经过调查研究的符合实际的理论一定比臆想的要好,生活经验、实践经历丰富的左派的理论强于不丰富的,逻辑扎实、情绪影响自身判断小的强于冲动的、逻辑不扎实的。

在毛泽东实践论里,提到了间接经验,因为我在学生时代基本上大多数知识都是间接经验,所以缺乏直接经验是脱产学生的主要特征,只要进入生产,就可以获得宝贵的直接经验。如果一个人有某事情的经验,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得出关于某事情相对正确的结论。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它事情的内部联系),就会出现关于某事片面的意见、结论。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辩证唯物论里,关键更在于拿这种客观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话也不是一句空话。

我认为,即便再怎么强加给学生左派以意见,也不如他们在以后得生产生活里自身实际感受到的。

马克思主义并不结束了真理,马克思理解并阐释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列宁理解和阐释了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我们需要的是理解资本主义的数字化、平台化阶段,自由资本主义里不能预见帝国主义,也不能预见平台化资本主义,因为无实践,也就给不出其中的真理。

我观察到的现实有这些,实际上多数人不显露自己的意识形态,一些人说谈不上左,但也存在有朴素的同情心和公平正义感,这些人可能有半数到80%,明确显现自己意识形态的多数是网络上。

即便是左派,多数也不能逃离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多数也不能逃脱认可资本主义的趣味等级、认可工作岗位的优劣等级,认可对体面的追求,以及对高档消费品喜好等等,这也是人之常情,人之本性。

我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度人心,也许人的想法会非常恶劣,也许与此同时人也会存在高尚的一面,人的复杂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欺骗、偷盗、恶意和同情、善良、温柔可以融合在一个人身上,口里一套心里有另一套,甚至还可能会骗过了自己。我不能再以天真的二元论看待一个人一个群体。

实际上更需要探讨的是当代青年的两种代表性状态躺平和内卷,外加普遍的消费主义浪潮,我认为前两者延伸出去是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虚无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精致利己主义、成功学。

沧浪一苇

 ID:6562|2024/07/08 03:22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7/08

我看了一本名叫《情绪是什么》的书籍,重新使我审视以前熟视无睹的人类趋利避害行为,

从原始生物到高级的生命体,所有的生物都存在趋利避害这样一种不断交错的平衡和发展,就像是叔本华的观点人们在痛苦和无聊的间隙穿插着一点快乐,好似不断左右运动又在维持平衡的那种刚起步的低速的自行车,我认为平衡存在时,每种情绪的有用之处会不断作用,是的,即使是悲伤、痛苦、愤怒也不只损害身体,也有它的有益之处,只是不平衡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我认为,贫困人口和私有制社会的底层人口是大多存在不平衡的,平衡和幸福关系非常大,我甚至可以断言平衡就是幸福,而不幸就是不平衡。

我以前认为,互联网各种各样的内容有三个词可以囊括,娱乐、实用、思想,娱乐内容用来快乐一下,实用的内容用来解决问题,思想则是高度比较高深度比较深,用来专门解决大问题,现在我认为,实际上不过就是两类趋利避害,这里借用佛教的术语,我认为各种内容可以分为大乘的趋利避害和小乘的趋利避害,小乘的趋利就是帮助追求快乐、好奇和个人幸福,小乘的避害就是帮助个人解决困惑、疑难、排解无聊和痛苦,大乘的则是对芸芸众生而言的趋利避害,大乘内容是针对一大群人,或许是对一个阶级、一群同样标签的人进行此阶级、此标签下的人的趋利避害。

沧浪一苇

 ID:6558|2024/07/05 02:5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7/05

我构思里最棒的马克思主义道路是非常生活化的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给我指出了一个最佳的方向和做了一个最好样板,我就应该持续关注这个方向,并且如果有能力的话,我就应该积极做一些在传播方面的实践。

我认为的生活化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时时刻刻想着革命,而是先想清楚事情,再以一种生活的方式践行,做好没有明显作用的期待,并且竭尽人事,做好自己。

我认为的生活化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这样的,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呈现一种交织交融的感觉。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生产它的拥护者,同时也必然生产它的反对者,而反对者并不是一个不用生活的、抽象的个体,我想,首先反对者要生活的更好,他才能高质量的进行批评活动,否则将面临诸多困难。

所谓生活的更好,我想一定存在这么几点,想的更明白,身体更健康,积极实践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比如关于闲暇时间和工作时间,我认为马克思主义说的够丰富详细了,越了解马克思主义越能解读出劳动的本质。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活化,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很多思考的问题,因为生活既是一个日复一日反反复复的不变的东西,又是一个丰富流变的东西,既是一个充满柴米油盐、十分粗鄙十分接地气的东西,又是一个充满了高深哲思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人,在生活里进行许多的实践,所以任何的青少年人到老年人都具有生活的实践经验与感性认识,和由此发展来的总结经验,只需再经过大脑加工一些就是哲学。传统意义的哲学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气味,而我坚定地相信哲学这种貌似高级的、专门的活动绝不能脱离貌似粗鄙的日常生活,它必然有一种平民版本,而且这种平民版本哲学更具智慧。

我的设想是这样,一个人以一种正确的哲学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但又不纯粹)生活,他绝不会将自己悬置于生活之上,生活之外,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在进行一个有资产阶级趣味的业余活动,他也不认为这项活动是资产阶级专有的,值得炫耀,和以此活动的品味与下等阶级的人进行区分,他也不会将视角限于宇宙论、本体论、知识论等内容。

他会对应当警惕的危险东西保持警觉,他会打量尽可能多的事情事物,将经验总结浓缩,经过这一番,他会认识到存在着自己的和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敌人,他必须面对敌人,做些什么。比如我认为的敌人就是劳动异化、平台资本主义等等。以上为读《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有感而发。

沧浪一苇

 ID:6555|2024/06/30 08:2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6/30

我怀疑人类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是一个自己难以想象的复杂过程,这样想是因为我在最近了解傅里叶变换时产生了突发奇想,当我听说傅里叶变换的思想用在特别多的领域尤其是用在机器学习领域时,我就渐渐的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人脑会进行自动的某种变换(有点类似傅里叶变换),就像是将高频和低频的信号分离开。

人可以认出音乐里的不同频率声音音色就可以佐证人脑有这种功能,或者是不只是分离高频低频信号,人还有十分节省脑空间的记忆能力,傅里叶变换实际上可以做到有损压缩,因为对于一个波可以选择有限的频率维度个数就可以相当相似的还原原始波,人脑也可以将大量无用的东西滤除,只记忆关键的东西,何尝不是一种有损压缩。

人记忆更多的细节我认为是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时间的,或者理解难以理解的东西也一样,人脑的压缩和分离的能力在应付简单任务和短时任务时消耗是不多的,在应付复杂和长时间任务的消耗肯定是多的,而且不会是简单任务消耗量的相加。这使我回忆起《思考,快与慢》。直觉会不会是一种极为快速的变换,并且调用了人比较熟悉的记忆。

在看一些关于CLT认知负荷理论的视频时我认识到了这样几个概念,工作/长时记忆,劣构/良构问题,前知识。因为人身上的传感器够多,性能够好,感官往往会给大脑过量的信息,而人脑的长时记忆功能可以说是性能非常好的,但工作记忆却是一个瓶颈,人会因为看到了烧脑的东西想不明白,又不是这个人没有相对应的常识,就可能是因为工作记忆的限制。人生意义、什么是爱情以及非常多的科学不证实也不证伪的话题都是劣构问题,即便是拥有良好性能的工作记忆,拥有非常多的长时记忆都不能好好解答,良构问题则是一步步推导必然可以解决的。

我认为,打一个形象的比方是在任何领域都很重要的能力,因为这样可以使得听者观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调用原有的前知识/长时记忆理解事情。充分节约了听者观者的工作记忆资源。

我感到在制作视频或者说制作内容时,不怕调用听者观者的工作记忆资源,毕竟还有人以烧脑为挑战为乐趣,但就怕浪费听者观者的工作记忆资源。

最好的情况是制作者能节约大量的工作记忆资源。适度的调用是一种精神按摩,而按摩就需要一定的力度、强度,就像是傅里叶变换可以分离高频和低频信号,人脑可以分离出面前信息的诸多元素,我认为,不怕观众抛掉一些意义不大的元素只记忆有用的元素,我有时会想,人们既然一定会抛掉这些东西,那为什么还要制作它,后来我想这些元素实际上也是为观者精神按摩的一部分。因为我相信,这些人们不会记住的东西实际上是为潜意识所享用。就像是欣赏一个高频分量低频分量各显其能相得益彰的图画/音频。过于高频的部分在存储时可以忽略掉,还原时依旧能有90%以上相似。

人可以在看节目一半后预知后半部分,傅里叶变换可以预知波形没有出现的部分,我想到,这难道不是特别的相似吗。

沧浪一苇

 ID:6552|2024/06/17 08:24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6/17

我曾经在很久以前前瞻过AI技术的未来,我认为只要能实现人民大众控制住它,让它实现为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就可以保证我们离社会主义更近一些,并且我认为AI技术可以实现克服资本主义生产过剩,至于怎么实现克服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我就有些相当然了,很显然我没想明白就直接认为可以。

今天在看了一个AIGC技术博主的视频中,突然听到他谈及AI共产主义,以及与AIGC相关未来愿景的说法,他有一个执念,就是将技术无成本的推给普通人去使用,让普通人轻松的掌握一些生产力。许多人认为这具有早期互联网共享精神,还有很多人认为这和普罗米修斯差不多,我认为,开源技术是典型的利己利他两者皆有的东西,这种利己利人的状态我认为是一种最适合成事的状态,因为这种行为是这个糟糕世界里最符合共产主义理想的一种行为。

至于普通人借助工具逆袭挑战了一些专业人士引发他们产生严重的不公平不理解的感觉,这种事情是必然会有的痛苦,因为事物是必然会不断地发展,我相信专业人士会先在一个自在的阶段去反对AI,正如无产阶级先会从一个自在的阶段反对机器,毛泽东《实践论》说到:『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

AI的反对者存在,人数还不少,不过还未成气候,这是因为现在他们没有理论,没有思想纲领,没有共识,甚至仇恨也没有太多,只有很多疑惑和隐隐的恐惧。

不过我所想象到的AI在内容生产领域造成的大问题是这些,内容太过于多,同时又太过于没有灵魂,或许会因为人们太过于依赖AI,导致人类本身生产出的灵动、多样、鲜活这些品质变成稀缺的,当目光所及全是充斥着一眼就能看破是AI的东西,那岂不是一种很难受的状态吗。只要能助力人类内容本身的鲜活生动保留的AI技术,我认为都是好技术,像是过滤器一样过滤掉人类内容特有鲜活生动的AI技术,我认为有些不好,即便它们很方便,又能怎样呢,因为我认为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AI反对者们有可能会产生自己的理论体系,实现从自在到自为的蜕变。很有可能理论健全的一天,就是自为的进行反抗的一天。至于什么是自为的反抗,我则不太清楚。

沧浪一苇

 ID:6549|2024/06/10 11:5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6/10

我心中多次疑惑知和行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我认为一个成年人确实需要一套成事的方法论用来做任何事。翻过一些书,我看过《传习录译注》,并且追着王守仁的理论看了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里的陆王心学部分,我又看过《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实践论,我看普通人能达到心学的层次就是很棒了,并且心学在历史上还确实的影响了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我甚至认为东亚这种儒家资本主义模式的一大思想源头来自于此,我认为这是好的思想,而且并不含有过多国学里的糟粕成分,但我认为称得上伟大的思想的是毛泽东实践论。

心学毕竟还是儒家思想,所站的立场仍是忠君,致良知以及穷人理、穷物理这几个部分,我在看了《中国哲学史新编》后的理解是这样的,王守仁要忠于君主,替君主平定叛变,这才是他所说的良知,用兵打仗需要许多军事方面的知识,这就是穷物理方面的资料,许多情况下穷人理必须借助于穷物理,穷物理是为了穷人理。而我认为对第三世界国家穷苦人民和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才是一个好的良知,带领他们反抗霸权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公平需要用到社会学理论、军事理论、科学和工业技术,对此,我需要不断从思想上跟随历史上的真正实践者,判断他们做对了什么,又在哪里摔跤。可能我说的这一良知过于高悬天上,不过我认为利他或者半利己半利他的良知都是能接受的,纯粹的利己也是一种社会里的正常现象,我不批评,不过损人利己则是我不能接受的。

就连阿里巴巴创业也有一个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越来越觉得,利他是成事的一个必须的部分,就算利他成分冠冕堂皇的作为一个口号也比赤裸裸利己要强一些,而利他的部分是可以随着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变少的,世间无数的例子都可以证明。我不怀疑,怀着纯粹的利己心也是能成事的,不过其成事的上限远比含有利他成分的要低。不过,我也反对不顾实际情况的过度利他。

读实践论我感受到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非常赞同这一段话:『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

比如说,做自媒体的理论或者编程的理论,势必要从做开始建构,势必要生活在做自媒体的环境里,而看自媒体不算,甚至看教学也不算,因为这不是一种关于做自媒体的实践,顶多只能转化一些肤浅、表浅的理论,绝不能指导于实践,好比不吃梨子而谈梨子的口感。

沧浪一苇

 ID:6544|2024/05/13 12:19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5/13

在我看来自媒体和直播是一件工作,而它又要掺杂兴趣,不掺杂兴趣的情况虽存在,但我坚持认为自媒体和直播需要兴趣的必要性大于其他工作需要兴趣的必要性,所谓的兴趣,指的是人旨在享受其过程而定期参与的某种活动,那么有人纯粹视其为兴趣吗?我从一般推理的角度思考,是不能说没有的。

自媒体创业的魅力在于其既可低成本起步又有很多的自主性,而且上限和天花板也高,获得财富的路径也多,同时我又认为这也是一种必须充分自律的境况,所以兴趣是维持这个过程的必须动力,兴趣的维持又与获得财富的结果相互促进,正确的情况一定是能形成一种正向循环。

财富的取得我认为是这样一个逻辑,人付费给服务业(或者其他行业),是因为人存在一些问题,服务业人士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付钱给工农业产品也是,付钱给精神慰藉他人的劳动也是,按照张雪峰的粗鄙之语,其实服务业就是舔的发薪者舒适,有很多人的尊严使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当然,一个人可以同时是服务业的从业者也是消费者,同时是舔的主体和被舔的对象。社会上有很多职业,每个职业对应着一个大问题(需求)和一些组成大问题的小问题,我认为满足需求是一个职业存在的理由,而需求消失或被替代就意味着职业岗位消失,由此可见,AI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是危也是机,因为人有千奇百怪无穷无尽的需求,或者说因为没有满足需求造成的问题。

人作为购物的主体和被服务对象,他只会围绕着自身问题的解决来付费,宣传和营销的手法让他期待着问题会随着付费而解决,营销就成功了,老板出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的期待招聘员工,人怀着解决问题的心态打开购物软件,或者闲逛一下发现某物好像很有用。我相信除了慈善一类付费,并没有其他的付费动机了。慈善主要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但它可能也会掺杂一些交易的目的,可能这样的付费也会解决付费者的问题。

对打赏心理学进行搜索,可以看到有一些人总结了理论,对打赏分类,有以下几种。

情感类:自我满足型和满足对方型;共鸣类
事件类:平台策划事件和主播事件
功能与目的类

我觉得可以对应这三种举如下例子
打赏可以满足空虚和情感需求,照顾人或者被照顾,得到娱乐、好心情,或者解决现实问题。(娱乐、价值)
打赏因为PK之类游戏促使,为了得到面子,或打赏为了帮助主播。
打赏为了得到主播的联系方式,进而发展亲密关系的现实目的。

我认识到自媒体实际上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去服务大众,产品是一些活生生的东西,是一些有很多差别的产品,世界上所有的产品瞄准的方向如同漫反射光线,到处都是,各不相同,但有些瞄准了解决用户真正需求的往往会成功,包括有必须很快解决的需求,和被好奇、兴趣和期待勾起来的不迫切需求。需求和兴趣有点像是一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要素,虽说往往产品会其中一个突出。我理解的搜索行为,就有点强调需求这个层面,而被算法调动了兴趣多是短视频这类产品。

这想法有点和搜索电商和兴趣电商两种模式之争产生了联系,一个是顺应、满足需求一个是制造需求,我想当然地认为显然制造需求更加高级。

沧浪一苇

 ID:6540|2024/05/06 08:0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5/06

最近思考的问题包括自媒体、观众、事物与人的发展、艺术的变迁,AI,得到了一些阶段性的经验。

为什么曾经很伟大的艺术会衰落,我认为这是因为一茬又一茬的观众是变化的,像河流一样,一门艺术可能刚诞生很朝气蓬勃,后来走向了条条框框束缚,逐渐老气,但看受众又怎样呢?受众又何尝不在变化,每隔五到十年,受众的心理说不定会天差地别,就算同一时间,受众因为各自经历的原因心理在相同之中也会出现不同。

我在看过《观众心理学》之后,发觉到基于观众心理出发从事创作有多么重要。对此我又有一问,是不是在中国基于取悦观众这个路标走到的路终点一定会是短视频爽剧一类内容?我认为并不是,爽剧模式它是一个集取悦技术为大成的一套细致方法,我认为从观众心理出发的艺术并不会收束到一种方法,而是会完全的发散,发散实际就是创新。我欣赏纯粹的自下而上的创作方式,但不欣赏将总结的经验收束为一套规矩的做法。

应该从观众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制作内容,而不是从内容制作者自己觉得好的角度出发,这是很值得思考。

内容制作者自身必然存在一些内容制作上的喜好,还有他自身对观众的认识或错误认识,内容制作者可以摒弃又不可能完全摒弃自己的好恶,我觉得这是一种由每个制作者自己把控的度的问题。做自己喜欢做的和做自己应该做的东西之间存在差距是一种正常现象。

我说的发散是指一个问题有许多种解法,尽管存在一个标准答案,但所有人全部都按标准答案来解太无趣了,各种解法都应该存在,考卷上每个人用自己的思路解答,个人解法与标准答案在框架上不偏离,在细节上偏离,在解答时留下鲜明的个人痕迹才是我认为最合适的。

规矩/标准答案只是对观众在特定一段时间内的喜恶总结,真正的铁的标准就是当下观众的心理,一套死板的规矩不能适应流动的观众心理。我脑子里马上想到的是一个套路展示n次导致观众疲劳的《我爱发明》节目。

我认为最近比较明显的观众心理变化就是对于AI的反应,AI由一个新鲜且大部分人感兴趣的技术变成了一种具有投机取巧感受的技术且有很多人感觉乏味的东西。

AI只有落到工业农业生产上才能真正实现普惠大众,美国很多高科技公司发展AI非常强,但作为一个去工业化很彻底的国家,他们无法(或者是不愿)先将技术投资到AI赋能工业上,因为这样不能惠及本国(还有可能惠及竞争对手),所以才导致了AI的现状,AI的工作的多数是办公室白领的工作和文科生(服务业)的工作。

我对于AI与自媒体的关系是这样理解的,AI生成的内容不能占主体,目前最好让它只起到辅助作用,观众所见的大部分必须是制作者自身努力完成的,我是以这样的方式去理解自媒体。我可以详细解释,因为AI生成内容还不能欺骗得了大众(此处的欺骗是指让观众误以为这种东西需要很努力的完成,它或许会有欺骗成功的一天),由此观众的厌恶感很可能来自制作的廉价、易得。大多数观众比较认可的东西是努力,在没有努力的情况下,无法谈自媒体的娱乐、价值、思想等等东西。对照着AI作品,我认为人做的东西最迷人的地方是一些人所犯的小错误小瑕疵,以及一些微不足道的人的痕迹,比如呼吸声、语速语气变化、口音口误、小动作等等人类痕迹。我只有看过冷冰冰干巴巴的AI作品,才能知道人的痕迹有多么亲切,才会想起为什么我需要人的作品而不是AI的作品。

即便一定要使用AI辅助生产内容,我认为应该扬长避短,一定不能让AI内容易得、廉价的感觉充斥着作品,务必充分的彰显人自身的努力,以及人的创意,内容上考虑如何实现娱乐、价值、思想这三个方面的其中一两个。这便是我的视角总结的方法论。

沧浪一苇

 ID:6535|2024/04/14 04:3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4/14

最近思考的是有关于金钱、知识、娱乐,我为自己总结的经验是这样的。

一①,不做笔记的学知识低效的,不经总结的学习知识是无效的。最高级阶段的学习将以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表现,这种教学活动才是真正的学习。

一②,往往没有练习量是做一件事最大的阻碍,练习量是一个类似于必要条件的东西。

二,伪装成学习的娱乐才是最值得警惕的娱乐,它恶劣过纯粹的娱乐,恰似包裹着糖衣的物质,恶劣过纯粹的不加伪装的物质,欺骗大脑思想的警卫,伪装成有用的知识溜过去。更难受的是这样会将大量时间从练习之类的地方抽走,用于伪装成学习的娱乐。

三,追求金钱并不卑鄙,卑鄙的是卑鄙本身。

金钱同等无差别的为最高尚和最卑鄙的行为助力。我因为最近对艺术史十分感兴趣,所以在了解艺术史的过程里看了几位由穷困潦倒起家的著名艺术家人生历程,之后产生了愈加强烈的树立一个有我自己思维方式的金钱观念的想法。

这几人分别是戈雅、米勒、莫奈、高更、穆夏、高剑父、李苦禅、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因为艺术史上大部分著名艺术家的家境都是比较良好的,起码是一个中产家庭,而我特别筛选了这些穷困起家的艺术家,他们基本上少年时期就需要自力更生,他们之中甚至有很多是孤儿,我比较关注的是他们在成名之前的那段经历。

他们之间有很多的人属于一种类型,即爱国者,基本上他们的经历就是幼年少年时期社会动乱,长大之后还活在民族屈辱的阴影里。还有一种画家,生活时期比较和平,但社会上也少不了歪风邪气,这种人一生创作许多,晚年或许会改变风格,到一种实现用画作表达哲学的境界。另外,他们之中有一类比较有头脑进行经营的,与之相对,还有一类不善经营导致困窘许久的。

因此这群人里还可分两种人,一种是善于圆滑的社交之人,一种是不善经营之人,第一种人往往可以积累起财富尽快达到财务自由之后专心与自己的探索式绘画,比如莫奈就有一个敏锐的商业头脑,第二种人的成功,我私以为他们生命里都有一位重要的贵人起了作用才导致了他们人生的变化,如果不是这位贵人,画家的优秀将会被埋没很久。

《浮世绘三杰: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歌川广重》里展示出了葛饰北斋自己的想法:“6岁起,我就擅长描绘事物的形状。50岁时,我创作了许多画作,但是70岁以前的作品其实都不值一提。到73岁时,我对鸟类、昆虫、鱼类的结构及草木的形态充满灵感。86岁时,我将在艺术上略有成就。90岁时,我不再将情感隐藏起来。百岁之际也许能达到神妙之境界。百十岁上时,仅仅一个点或一条线都被赋予了生命力。请掌管长寿之神确认我所言是否属实。一位为画而狂的老者卍。”

我认为这是任何一位有追求的画家普遍的一生经历,也是上述画家的全体都具有的特点,就是不满足和求变。

他们之中有很多人的绘画作品主题将视角从原本的富人与显贵人士转移到社会底层人士,比如农民、底层人民、妓女,也有改制了祖宗、老师之法进行创新的人,发展到一种独一无二境地,学老师却不像老师。中国近现代画家往往还会想出一套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糅合各家长处,而西方绘画界很多人则会考虑效仿日本。

我观察到一个共性,这群艺术家都会在一个时间点产生重大突破,那就是生活暂时的安定下来,经济和生存压力变的不大了,人生里之前的风波已经停息,这段日子可以喘息一下的时间,此时他们会进行一种探索,导致风格异于从前,这段时间不一定非得是是人到中年、人到老年,而有可能出现在很多人生时刻。莫奈的转阶段是一个典型,比如暂时的安定,葛饰北斋是以改名为转阶段的标志。

另外,我认为练习量很大也是这些艺术家的普遍特点,不管是困窘还是宽裕,他们几乎每天都画。因为画材往往是很昂贵的,所以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视点,他们如何以自己的手段克服画材的昂贵,从而日日练习。记得李苦禅人生经历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贫困的他苦于西画昂贵的画材才去学习国画。

沧浪一苇

 ID:6528|2024/04/05 02:2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4/05

读《戏剧在美国的衰落:又如何在法国得以生存》后我感觉有点受到启发,因为这本书比较明确的阐述了商业主义对美国戏剧的影响,戏剧这样一种艺术在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的区域是如何演变的。美国文化在全世界流行,但是唯独美国戏剧如同阿喀琉斯之踵一样弱,并非美国戏剧从始至终都不行,曾经的美国戏剧也是辉煌的。

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是很多戏剧大师诞生的地方,这里的戏剧环境是导演制的和政府拨款充足的,因此西欧戏剧环境偏向于精英主义,而美国戏剧则是明星制和政府拨款匮乏的,这很清楚的展示了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环境下的文化发展的走向。我认为这与欧洲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境遇具有几处相似之处,从这个相似似乎可以总结出某些关于经济制度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规律。

由此产生联想,短视频、自媒体作为十分有潜力的创业选择,同时这里对于艺术创作者或者文化创作者也是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空间。

我曾不断的思考金钱对我来说的意义,实际上金钱犹如必需品,像是水和食物,拥有它们才能活下去才能做事,不顾任何目标只渴望它则肯定会成为一种诅咒反过来侵蚀自己的初心。没有它会死,不顾其他只渴望它则会有毒。

我有点想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加入齐美尔《货币哲学》这个理论体系去分析现代的自媒体环境,它与电影、戏剧、游戏等等领域都相似,现在都存在这样几个状况,社会达尔文主义、取悦观众的规律、商业主义、明星制。我觉得比较恰当的话来形容这些领域共同出现的现象是这样的,这段话来自《货币哲学》第六章生活风格:当货币时时处处都被当作是目的的时候,这会使得许多真正目的性的事物被迫降格为纯粹的手段。

书中说到,在最卑劣的行为里,货币为其百依百顺,人们常常因为这个原因痛恨它,但其实货币也为最高尚的行为百依百顺,这正是我长久以来没有想过的。我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书中描述的自古以来的边缘种族里大部分人是以货币为固定目的的,他们将货币这个绝对不固定事物却变成了一个固定的目的,这种边缘种族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犹太人,另外的例子是土耳其的亚美尼亚人,他们是一群被侮辱与被迫害的人,经常从事着商人或贷款人的职业;西班牙的摩尔人,印度的帕西人;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英国的贵格派教徒,另一些例子是来到异国他乡只为贸易的外国人,犹太人又是一个绝好的例子。对于这些贱民或者说边缘人来说,一方面,货币谁也不会拒绝的这一特点就常常使得货币成为他们追逐的唯一目标,另一方面这个特点也成为他们常常被剥削的一种诅咒。我个人认为这样一种分析方向揭示了一个现象,难道说处于社会边缘、被法律歧视、被人歧视为外乡人、被视为低贱、在私有制社会处于最底层的阶级地位就会自然的有一种将货币视为目的而非手段的倾向。我感叹齐美尔的伟大在他能从异于马克思的第二个角度,即从个人的角度和心理角度去分析货币以及资本主义。

希望我的目的和初心永远在金钱之前。其实穿起我最近阅读主题的实际上是历史上的许多艺术形式由生机勃勃转化向因循守旧和金钱摧毁了初心,规范磨灭了创新的现象。

今天我看到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当代电影》董润年『电影《年会不能停》剧作谈』,其中提到了他剧本创作和修改经历以及对于剧作的规律的理解,我很感兴趣,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具有化学家精神而非神学家精神的编剧,虽然《年会不能停》的灵感来自于互联网黑话,但我看完文章总结这部电影实际上大部分的精彩来自于社会新闻看得多、社会调研和采访调查的详细,因为没有深刻的理解社会就绝对不能创作出好的社会讽刺作品。我还看到编剧质疑了好莱坞传统三幕结构,他完全彻底的怀疑了西方人热衷的编剧结构能否对性格特征不一样的中国人起作用,这好比对神学教条的怀疑一样重要,编剧认为实际上中国人是含蓄内敛的,因此更适合起承转合四幕结构,我深以为然。另外一个他的观察比较符合中国人实际情况的例子是中国观众在短视频上接受几十秒的笑料刺激已经过久,产生了极高的笑阈值和极低的耐心,致使喜剧成为极难创作的内容,如果电影不能和短视频笑料打出差距,就会掉入陷阱比如想要去依靠台词搞笑等,因为编剧初心明确,就是靠职场官僚主义讽刺出彩,所以他才意志坚决的使用情境搞笑,这是对喜剧原理和现实实际情况的十分深刻的理解。

不断机械的依靠以前总结出来的取悦观众的手段重复制造文化工业产品从而获利,不断复制成功,我认为这是活跃在某些文化领域的资本主义力量的核心思想,这些人绝对会将目的和初心置于金钱之下,一开始他还有可能锐意革新,直到它的庞大到谢绝革新,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衰败,而往往与此同时另一股与之相异的新力量则会异军突起。对此,我还思考过游戏界为什么会有层出不穷极受欢迎的独立游戏,或许这是游戏业内存在的一种辩证法。

我深信无数类似的情形曾在历史和现如今上演,证据我已经在余秋雨《中国戏剧史》里找到了一例,元杂剧为何兴盛又如何衰颓,关于兴盛,因为元代统治者十分轻视汉民文人,这些文人甚至落入社会最下层,故此与勾栏接下渊源,中国戏剧因此粘上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

关于衰颓和重复,书中说到:『由于经过不少高人染指,元杂剧的艺术格局已趋固定,声腔更是严整,很少再有伸拓的空间,这与南戏南曲因长期贴近村俗而不被文人学士重视的情景正好相反。在固定而严整的模式里,元代后期杂剧在艺术上的一个通病就是因袭摹仿。它们既因袭前代,又互相摹仿,常常给人以一种面善感、眼熟感,大同小异,一题数作,黄金时代那种一个剧本一种姿态、一场演出一番创造的生气勃勃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戏剧家们自己也感到了这个问题,力图挣脱,但在他们手中,可写的内容和可用的技法已经联结成一种相当固定的关系,因此弄来弄去还只是活动在一块小小的园地里,那是一块由前人开拓,现已足迹密集的可怜园地。许多身处衰落期的艺术家,都曾在这样的园地里打发过尴尬的岁月,不独戏剧然,也不独中国古代然。』

南戏为何又在杂剧之后兴盛,这是因为:『当杂剧艺术家们的社会观念和精神素质急剧退化,只能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构造故事的时候,南戏却以它的世俗性保持了与社会现实的基本联系。应该说,即便到了南戏已在剧坛占据上风的时候,它所体现的精神力度还赶不上黄金时代的杂剧,但比衰落时代的杂剧要好得多,因为它至少是入世的,实在的,生动活泼的。』

由此可见,一旦一种艺术形式落入重复和低创新,就必定会衰颓和被一个生机勃勃的新东西取代,新东西不会因循守旧,呈现一种锐意创新的姿态,像是书中形容元杂剧艺术,极盛时期一个剧本一种姿态,十分生机勃勃。

再说南戏,即便一种先进的艺术是贴近村俗的,是乡土的又怎能阻止它的兴盛,村俗、乡土绝非负面的一种特质,非创新的、强调特定技法才是。一旦艺术比如元杂剧到了强调技法、不断重复的时候就说明此艺术的衰老期已经到了,何为最佳的创作,元杂剧戏剧家们以他们天才的本能写作时,为最佳,以他们蓬勃的精神力量和溢出笔尖的艺术力量为写作动力时,为最佳。

沧浪一苇

 ID:6524|2024/03/31 03:2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取悦的规范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我认为它和某些戏剧家指定的戏剧艺术规律有点像。

我又去读了《观众心理学》,带着这个问题,我读到了这样一段内容

『19世纪70年代中期,小仲马的《私生子》重新在法兰西喜剧院上演,一位评论家细致地分析了剧中每一个关节,认为这个戏的编剧技巧已达到玲珑剔透、精巧绝伦的地步;这些经他总结的法则,放到任何一出戏中都能见效。左拉也去看了这出戏,他在著名的《自然主义与戏剧舞台》一文中引述了那位评论家的见解,自己没有作什么理论上的反驳,只是简单地指出:“观感相当冷淡。”如果我们比较相信左拉的观感,那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脱离审美感受的技巧理论之可悲处,在于它们对一出很不好看的戏也可能完全适合。

左拉相信自己在剧场里的审美感受,而那位评论家则只相信某些技巧法则,并让法则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力堵塞得既麻木又单一。幽默大师萧伯纳嘲弄这样的人说:“他们就像那些闻惯了大蒜味的农民,一旦你给他吃不带大蒜味的食品,他们硬说没味道,说那根本不是食品。”』

『神学家手捧先验法则宣道,化学家埋首作细致分析。在艺术领域,“神学家”以几条通则来框范各种艺术现象,“化学家”则具体解析着具体的审美心理活动。』

真正的艺术家不是神学家,而是化学家。艺术创作规范,取悦的规范等于一种艺术的神学框架,尽管它的目标是艺术的原理,真正的原理则需要一种化学的分析方式,艺术的原理基本等于观众心理学。

正如书中所说,戏剧可以没有舞台没有道具的去思考如何创作它,但不能没有观众的思考如何创作它,观众是核心。即便是顺应时代激进的抵抗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剧作家雨果,也会招致具有心理定势的观众反对,他也需要先改变观众才行。书中提到一个趣事,英国的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到莫斯科演出,尽管他们不懂英语,也会被感染,因为观众渴望欣赏异域风情,也能很大程度的理解剧情,同样的戏剧到美国表演,观众反响却很差,因为他们看戏剧目的多是和妻子一起或者是社交来的,严肃的戏剧和他们的目的不相称。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很受欢迎反应了英国人对曲折、探索的迷恋,在绝望描写中感受审美快感,法国人喜欢情节平直,偏爱关注情感,喜欢在爱情描写里获得审美快感。

中国戏剧值得分析的是乐天精神,悲喜熔于一炉,即便是巨大的悲剧也会硬拗回来一个喜剧结局,这是一种爱恨分明的民族性,也是一种不愿直视黑暗的怯懦。我虽然不了解中国戏剧史,但是我直觉上认为中国戏剧史可能也是向固定的取悦规则方向演变的。

我还认为中国爽文有自己的特色,它明确的、赤裸裸的追求地位和名利,还是非常细分人群的,它是相当重视服务观众心理的一种文学,它的细分是一种完全基于取悦观众心理的创作。

取悦并非一件绝对的错事,事情要全面的看,形成神学框架的取悦规律也非绝对的错误,只是限于艺术的理解和对观众片面理解,还未到达一位艺术化学家的程度。

沧浪一苇

 ID:6522|2024/03/31 01:44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3/31

不以讨好任何人为目标的艺术诸如绘画、书法,很可能是一个内心已经有了充实感的人所做的。放肆的表达自己想法,却不重视任何的评价坚持己见,需要内心强大到一定程度才行,或者说更有可能是自己已经得到了许多赞赏,更多的赞赏对自己来说没有太大意义。

所以我认为存在两种艺术创作、内容创作、直播等等行为的目的,即讨好别人和讨好自己,这与需求层次关系跟大,因为我认为穆夏的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就是从讨好别人转向讨好自己,许多中国文人画就是这样,还有一些西方绘画史上的大师晚年摆脱了贫困、窘迫之后作品都是偏向了一个新的方向,这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满足了一层需求层次之后自然要进入下一层的追求。

在CCTV10人物节目著名画家篇达芬奇之中我看到了这个理论的影子,还有穆夏、塞尚、高更、莫奈、毕加索等等人一生的绘画史,节目里我听到达芬奇的遗言就是我没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画画,不知道这个遗言是真是假,一些西方历史里著名画家的经历则往往是年轻时追随一个流派一种风格之后逐渐失望,第二个阶段往往是进入一个探索阶段,最后是大成的晚期,晚期可能因为太过先锋或者不合时宜不合群,会导致巨大的争议。第二个阶段往往也是很痛苦的,有钱的幸运的画家还可能坚持的下去,而因为没钱还有与世俗主流的好绘画的理念产生差异往往会导致画家很难过,如果实在是不能活下去,则只好妥协于主流,并暗暗的在自己的作品里留下一些星星点点的自己的洞见,达芬奇步入晚年的过程也是十分的痛苦的,他一辈子不能将自己的设计假想付诸实践,直到晚年还在妥协,而我看到他在妥协之中又带有一些反抗,幸运的是他也为自己进行了一些作画。

我想做一个讨好自己的内容创作者,因为我看来历史上的大画家无疑都是在自己为自己的探索过程中找到艺术的新领地,在讨好别人的过程中而探索出了新艺术的人真的是属于凤毛麟角,我又明确的知道即便是现在这样的世界纯粹为了讨好自己而不顾生计这可能是一个很幼稚的想法,所以我又认为这是一个十分辩证的东西,人总是会陷在这种局面里,讨好别人和讨好别人之外的东西存在一种平衡,把握不好这种平衡的人很有可能被这种失衡所侵害,比如郁郁不得志或者是完全丢失了自己。如果更加衍生观点,讨好别人和讨好别人之外的东西就是获取利益和利益以外的东西,我感觉这样就衍生到个人和世界所有组织形式之上都存在的一种辩证关系。

我思考许久,应该去了解一种哲学分析方法可以分析包括文学、绘画、电影在内的许多艺术,整体的通盘分析。特里·伊格尔顿是我印象里有这种倾向的理论家。

我认为视觉艺术内部、表演艺术内部、文学的内部、音乐内部存在相似之处又有不同,它们形式上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一个古典→浪漫→现代→后现代的发展过程。我还发现有一个规律,许多艺术都在某个阶段上追求真实,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文学里是现实主义画派、现实主义电影派别、现实主义文学派别,都是比较重要的历史阶段,音乐里我则没有关于真实的印象,但也有着明显的古典→浪漫→现代→后现代过程,越向前看越清晰、分明,越向后看越纷繁复杂。这勾起了我对于艺术史的兴趣,因为我感觉这不是巧合,艺术在一段时期内呈现相似,这可能是因为特定的历史条件、物质条件造就了艺术流派。

在伊格尔顿《文学阅读指南》里面,我看到这样一种说法,现代主义抵制的是一切都被标准化、程式化的世界,我理解就是在浪漫派的创新基础上更加激进,到了后现代时期,创新也不是一种值得被称道的事情,后现代的人认为,一切都被做过一遍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再做一遍,这样仍然有意义,因为这种重复行为是有新意的。我认为,到了现代主义时期创新已经登峰造极,后现代时期,早已没有空闲的创新领地可以占领了,人们又不能不做艺术,所以迫切地想要在这样一种窘境下找到自己做艺术意义。

价值/真实,娱乐/取悦,自我表达/哲学思想,我个人认为视频内容创作有这样一个三角形代表了三种追求,它们很难兼得,我这个构思还没能完善,目前只是一个草草构思的阶段,我认为这样三个点构成的一个三角形,上面的顶点都是纯粹的,纯粹的取悦很好想到,是短视频、短剧,纯粹的价值就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它和纯粹的自我表达都很难欣赏。

取悦/娱乐,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具备特定历史条件时,某种特定的创作行为就是取悦,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取悦,而作者本人一定是具有某种发展的、扬弃的眼光才能做出抛弃取悦,投身自我表达或其他方向的行为,至于方向,越古典时期越明确,越现代越不明确,越现代越发散,而且越现代越转变的迅速。

我今天看的一本杂志《当代电视》2024第二期里有一篇文章名叫“取悦、程式与审美异化:小程序短剧作为剧作危机的征象”,其中提到悲剧的演化过程,也是有取悦的一个过程,比如偏向了悲剧的快感方向,比如偏向了悲喜剧方向。好莱坞影视业也总结出来一个十分系统的体系的精确到页码的编剧系统,但是这个编剧体系还是太多空白,虽然很多人基于创作的自由对这种限制予以反对,但总体上还是有一些自由,不过到了短视频短剧里,体系的限制强度远远超出上述好莱坞编剧体系,而且编剧薪酬占剧集营收的比例已经非常小了。我认为这种基于取悦目的的规范绝对是一种文化工业流水线生产规范,我又不知怎么系统的批判,幸好我看过一本书叫做《启蒙辩证法》,详细的论述过文化工业,给过我一些启发。

我认为基于取悦目的的规范并不是当代才出现的,我看《世界戏剧史》里就有很多线索,书中说到旧喜剧一开始是写在雅典与斯巴达战争时期,新喜剧写于希腊化时期,旧喜剧更多的话题是对战争的评价,对哲学话题的辩论,新喜剧的话题是关于爱情、金钱、家庭、社会,而且新喜剧在使用题材上开始大量讲究套路,人物性格也逐渐开始定型,我认为这确实非常有既视感。

在《世界戏剧史》里继续寻找线索,就能发现自莎士比亚到新古典主义,又是一条逐渐规范化的历史路径,新古典主义崇尚规范的戏剧,不规范的戏剧会惹起争议,许多批评家、剧作家都认为这是合理的,极少人去挑战它。向后再看,又有佳构剧这种戏剧体裁,由法国剧作家斯克利布所开创,他严格的限制了情节,严格规定了情节,在现代看来,这样有失偏颇,但是在十九世纪观众看来就是充实而有分量的。我认为好莱坞剧作法、短视频短剧爽文剧作法其实就是一个固定时代的产物,是由群众们的意识决定的,是剧作与制作、商业和艺术进行斡旋之后的结果。有可能这种范式在一开始会足够抽象,导致剧作者还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自由盘旋,范式在之后会因为某些现实原因进一步细化,导致剧作者越来越缺乏盘旋空间最后直接失去任何空间,之后呢?我认为辩证法会自己找到位置产生作用,事情一定会发生变化,反噬会到来,接下来反噬的反噬又会到来,由此又产生一波扬弃。

沧浪一苇

 ID:6515|2024/03/13 08:2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3/13

我对AI的阶段性思考如下。

首先我感到很多人认为的AI干活实际上意味着是自动化干活,我们不应该把AI和自动化混为一谈,因为自动化是一个比较基本的工业领域,还是上上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AI对自动化的关系充其量是对于自动化的控制。

其次,我认为类比摄影和绘画和AI与工作很有意思,从直觉上来说,摄影貌似让写实绘画变得没有意义,类似于古典油画的绘画大师也是对摄影术装看不见,不过实际上摄影术之后依旧有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大师诞生,而且还促进了整个欧洲绘画大方向的转变,转向大家都越来越看不懂的状态。摄像机让写实绘画的庸人存在没有了意义,就像AI让可替代性高的庸人的工作存在没有了意义。而绘画大师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绘画界大师的存在的意义是占据了绘画艺术意义三角形的一个小区域,并且此区域的任何后来者都不能成为大师了,直到后来绘画艺术意义三角形被占满,任何人都不能成为大师了,因为每个区域都已经有一个先行者了,不过不能成为大师就让绘画没有意义了吗,AI把庸人轻易替代就让某工作没有意义了吗,这确实值得思考。

我认为不能成为绘画大师其实没什么,本来就是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绘画大师,他们占满了绘画界的地图,我们就去别的空白地图或者说处女地,当大师。

摄影让写实绘画的庸人没有了存在意义,这也没什么。我认为AI替代庸人的工作与上述情况类似,AI占据了工作地图上的大部分简单的地域,我们警觉了之后就应该直接逃走,生计被严重影响的人确实有理由大声呐喊不公平,不过这也是历史的车轮,丝毫不讲情面,就算喊破喉咙也要碾过去。

不过AI占据了90%、99%的工作地图后,所有人不能充分就业,那时应该怎么办,我认为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AI问题了,这是一个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的问题,假如说存在一个生产力极度发达的AI工作的世界,同时大量待业人口成为无用阶级,社会上岗位更替越来越快,一个岗位、工种本来会存在30年,直到只能存在15年、10年,然后未来可能会出现很夸张的5年,不断有人需要在很大年龄进行重新学习重新进入新的岗位,这个过程可能会淘汰相当多不能接受新事物的人成为无用阶级,那么问题就是生产力这么高的情况下生产关系是否会转换以及如何转换?人民是否能相对平均的享受生产力高的福利?AI技术是否广泛有利于人民群众(而非一小撮富翁)?人民群众是否能利用AI将资本主义跃向下一个阶段?

目前的AI绘图、视频作品在我看来尚有一种自己独特的质感,算是一种劣势,这种新生事物和新生质感刚刚出现一两年,很多人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先是感觉十分好奇又发觉不过如此,并往往认为它会让人感觉精致之中有劣质的感觉。虽然很有可能几个版本更新之后会克服掉许许多多的毛病,不过这些质感的印象可不是能轻易改变的。最近我才意识到质感的重要性,因为我关注到了潜意识,质感多数东西都是语言不好表达的,或者说知识储备不够的观者想说也说不出来的。总之,正确的质感在我看来就像是乐队的贝斯或者说西红柿里的沙沙口感,我乐观的相信经过人的努力AI也可以创造出正确的质感。

大师走出一条艺术之路,后人再重走他的路,实际上依然是有意义的一件事,虽然意义少了,并非无意义的,通过借鉴大师风格再加入自身思考,这样有助于确立自己的风格,而AI占据了一片领域,人们再去做AI轻易能做的事也是有一定意义的,不过它们并不能作为工作了,意义不大,我感觉这和重走大师路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大师和AI都封闭了一小块领域,让后人踏足之后意义不再大,不同的可能是剩余意义的大小。人们会对大师不胜感激,却会对AI惊讶却充满敌意,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大师是极少的,而普通人是很多的。大师是首次踏足一块领域,就像是先驱者踩了一条小径出来,而后人就可以走在小径之上,AI是在许多人踏足的领域里驱逐掉了许多人,就像是一条宽阔的马路上都是行人,而AI是一个公共汽车可以载满许多原本无缘踏足这块领域的人,使得原本辛苦过来的行人的辛苦缺少了意义。

沧浪一苇

 ID:6510|2024/03/10 02:1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3/10

我这样理解潜意识在人欣赏视频时的运作方式,潜意识会接受海量的信息,但大部分却没有反应到意识层面,诸如画面中人物在主要动作之外还有其他小动作和微表情,这些小动作和微表情被接收之后实际上就像流水汇聚为湖泊一样,有的形成一个感受供给意识,有的直接被存入脑海却没有任何反馈给意识,有的直接就被彻底遗忘了,不过我认为这些注定被遗忘的东西并不是原本就不应该存在的,只有影响观众注意力维系的东西才不必要存在,让观草草结束观影的那些东西才是真正应该被删减的,而我说的潜意识层面的这些海量信息大部分应该是不会影响观众注意力维系,因为人接受信息的上限是很高的,人在看视频时就像是一个贪婪的食客渴望食物或者是一个十分干渴的人渴望水一样希望接收信息。

这些注定被遗忘的东西也肯定不是刻意被搞出来的,因为它们太细微了太难设计了,仅仅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比如挠一挠痒、一个微表情比如一次眉毛的挑动,或者只是一个背景里模模糊糊的窗帘晃动的光影,在电影里它有时是演员的演技导致的,又是也是人下意识导致的,有时也是无心之举。仔细研究观众的注意力机制就会感到,被存入脑海的东西也是分为浅记忆和深记忆的,比如一个简单潦草的伏笔,观众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遗忘了,到伏笔被运用时就会不起效,一个被镜头或者语言强调的伏笔或许会被记忆很久,直到伏笔被运用时会有效果。

艺术家在呈现一个作品,或者内容创作者呈现一个视频,一定会精心设计它,这实际上是对观众注意力的一种设计,而我认为设计只是对于观众注意力表层而言,观众注意力还有一层里层,即创作者潜意识制造了一个里层视频对观众潜意识进行里层的传输。

这些完全不能被设计的东西其实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我想说的是某些视频创作没有人出现,只有一个冷冰冰的PPT,或者是一个细节很少的软件生成人出现,或者是软件配音与自动配视频的组合节目,这将导致里层传输的信息匮乏,信息的传递和观众注意力的维系将全靠一个表层进行维持,当一个真人出现时或者是真人的一个部分出现时,里层传输的信息量就足够多了,这时维系观众注意力的将是表里两层,个人认为这样观众注意力的维持将会十分稳健,而里层究竟对于视频观众起到的是留存作用还是一个坏的作用?我认为这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里层的作用在我眼里多数是起到留存作用和吸引观众注意作用。

最近我想要去理解绘画,我特地了解了一些美术史,最近在《理解漫画》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个十分精辟的图片,即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总结了全部视觉艺术,左下角代表了极致的真,右下角代表了纯粹的符号,正上方代表了极致的抽象,书中说到▲的左下角是伦勃朗,正上方是蒙德里安的线条和色块,而符号比如说数学符号、字母文字占据右下角,而每个艺术运动都代表了人类进入了这个▲的一个位置,首次插上旗帜的那个人就是艺术史上名留青史的人。

我这样理解绘画、平面艺术里给潜意识输送内容,越写实的作品越向潜意识里输送海量内容,抽象的东西也有潜意识的内容输送出去,符号里也存在潜意识的内容输送给观者。后两者不多,但依然有。

颜色就是一例子,不同的颜色给人的感觉不同,而且观者没有美术知识的话就完全说不出为什么就有了某种感觉。潜意识广告行之有效就是一个潜意识会影响人的例证,比如用几秒钟的时间以及简单的图画让观者感觉渴于是消费附近的饮料。线条是另一个例子,线条的组合能使得人说不出为什么就感觉这堆线条像是某物。

摄影与平面艺术有很大的不同,摄影天然的就占有写实的便利,想让摄影不写实反而需要仔细思考,我认为摄影艺术也有一个与平面艺术雷同的三角形,类似写实、抽象、沟通符号三个维度,摄影可能也存在n个维度。总结摄影史可能才能知道摄影家们究竟追求什么,追求之后又扬弃了什么转而追求一个新的什么,这一个扬弃的过程就有了两点,成一线,再出现一个扬弃的过程之后,三点就构成了平面上的三角形。

总之这个三角形是一个很让人感觉神奇的东西,首先总结出平面艺术的三个思考方向和努力方向,再将不同的艺术家在三角形上占据的空间位置排布出来。假如是四个思考方向,那可就是四棱锥体上找到艺术家的坐标了。

与摄影不同的是视频,绘画、摄影本来就是包罗万象了,我认为视频更加包罗万象,而且这种包罗万象的维度还异于绘画、摄影,它能传递信息量的大小与前两者不是一个数量级。视频的风格更加多样,视频制作的形式与绘画、摄影一样也存在大不相同的形式,追求的是不同目的,形式很多东西都传达给了人的潜意识,同样的内容以两种方式、两个导演制作,就算传达了同样的内容也有很大差别,从而造成了观众喜好程度的不同,如果观者有制作的知识,它可能能说出差异在哪,如果观者是一普通观者,那这评判的一多半都是在潜意识下运作的,他的潜意识也是一个伟大的批评家,在不断的评判眼前的作品。

沧浪一苇

 ID:6508|2024/03/07 01:22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3/07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比喻,像是用阶级比喻社会层次一样恰当,用来形容内容生产领域里观众喜欢的东西和创作者想做的东西。

有很多人不喜欢短视频,这可能就意味着这个内容生产者它讨厌缺乏深度,从而偏好生产拥有深度的东西,还有有创作者尝试主动理解观众的态度,主动生产浅显易懂的内容,或者短小的内容,以供他们娱乐。

一个内容平台像是一个巨大自动化食堂,创作者是一个个后厨厨师,厨师有各种擅长领域,食堂的目的是为食客寻找适合他们口味的饮食,而绝非为厨师寻找一批食客,我认为逻辑上这是相似的,内容平台无疑是以观众为本位的,就像是食堂以食客为本位。

有的厨师的食物是健康和口味平衡的,有的厨师则是多油多盐多糖充分考虑口味而轻视健康的,有的厨师做出的东西则是太过于健康而口味相当糟糕从而导致很少有人愿意尝试,有的厨师则是没有烹饪到位导致饭菜夹生或者是没赶上食客的口味变化的潮流固守着以前流行的菜式,又或者是因为最初的一两道手法不娴熟的菜没有得到好的反馈就放弃做厨师。另外,我认为短视频拿快餐类比很恰当,长视频是正餐,还有视频类似于小吃。

我认为的生产内容的规律就像是寻找一个最佳的饭菜口味和在口味尽可能好的情况下以更加健康为目标增加成分,这需要厨师十分精湛烹饪的能力和知识储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这种厨师手里不一定成立,他可以想方设法做到部分兼得。不过,人类有过敏体质和不耐受体质,食物就算再好也会有人不接受。人还存在饮食偏好,再好吃的食物也会因为饮食偏好与某些人无缘。

内容生产实际上是一个服务业,我认为这和食堂菜品先讲色香味一样,很多东西的重要性上要弱于色香味,比如健康,营养,它们属于锦上添花。

内容生产者想要传播非娱乐化的知识就好像厨师并非研究口味而是研究营养,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值得尊重的,不过内容平台毕竟是一个面向观众和观众本位的地方,它的目标一定是为观众找到合适他欣赏的内容,必须接受的现实就是追求营养的观众一定是远少于追求口味的观众。

一个好的内容究竟有什么特点,我认为存在这样的一些规律,1.从审美角度上非常好,或者说让观众感官上得到非常极致的体验,比如极致的可爱、恐怖、搞笑等等,2.有好的故事或者比较深刻洞察、议论、段子,以让人感兴趣为目标,能较好的完成吸引人的目的,3.以非常有实际用途和参考价值取胜。我感觉这三个点就是内容创作的主心骨,剩余的好,比如清晰度、帧率、摄像技术水平、调色、好的分镜头等等都是添头,好则属于锦上添花。

这有点像烹饪里的色香味三种主要成分,或者说是真善美的次序颠倒过来,美善真。

内容平台是一个有些奇怪的食堂,食客是一个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他们是一群十分饥饿不会吃饱的家伙,永远不用担心他们不来食堂和不进食,他们有一部分甚至会同时担任厨师和食客。厨师们生产任何想象力所能及的菜品,但是只有色香味三者得其一的能达到良好线,三者得其二达到优秀线。

就像是一个个美食家一样,食客对于食物有着惊人的鉴赏能力和品味能力,并且绝非少数人是美食家,而是说绝大多数食客都是美食家。食客品尝食物获得的信息是相当复杂的过程,我认为这就像是食物芳香的来源是极其复杂的一件事,比如植物汁液味道、肉类细胞的味道、油脂芳香、焦化反应的香气等等,人看视频会被视频之中的主要的活动部分吸引大量注意力,但是,我现在认识到一个视频的其他细节仍然被人的潜意识注意到,并且用欣赏视频主要部分同样的强度品味着,这就好比一个美食家用嘴品鉴食物,又在潜意识里用鼻子、皮肤上的感觉器官直接感受这道菜。

这种比喻有什么用呢?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观众心理的分析,同时这是一种对观众鉴赏能力的尊重。一个视频绝对分为表里两部分,表面部分是视频主要部分、传达出的主旨的部分,而“里”则是又诸多细节组成的,供给观众潜意识欣赏的东西,“里”同样也决定了一个视频的风格,“里”有可能是一个小小的口误、一个手势、一个口型、一个细微的小动作,刨除“里”,只剩下“表”,视频主旨仍旧能传达出来,但是视频会大大的减损观感。这就好比食客有两杯佐餐的酒,一杯是分析纯的酒精,一杯是高粱白酒。

我认可娱乐化内容更容易大众接受,但是我又不认为过度娱乐化是有益的,就好像部分快餐速食并非正确的营养配比一样,我甚至认为做极致营养丰富的东西但口味很差的东西是很有意义的,比如我认为最有意义的是人存在等等哲学命题或者是对本民族的深深的关切,对本文明各个部分的尊重,对间接供养了自己和供养了社会的劳动者的尊敬,对资本主义的反思等等。

沧浪一苇

 ID:6504|2024/03/03 11:4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3/03

人工智能究竟会对内容平台有什么样的冲击?我认为有这样几种想法:

悲观主义者认为:迟早人类会被逐出内容创作领域,内容平台上的人类会完全溃败。
乐观主义者认为:人工智能存在诸多缺陷,永远不能替代人类制造内容。

悲观主义者弱化版本:人类被赶出的领域目前是重复度高的和容易被模仿的领域,各行业壁垒高的手艺尚可安全,不过AI是未来大势所趋就如同上涨的洪水,壁垒早晚可以攻克。
乐观主义者弱化版本: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存在一种奇怪的感觉,生成的东西往往带有一种外表精美但充斥着不和谐的感觉,有很多人已经看惯了ai生产的垃圾,他们起初还有一些兴趣,见识到了其本质之后便有了厌恶感,因为ai作品往往会招致审美疲劳和厌恶,因此在长远前景上看,人类自身充满灵魂和创意的内容创作是安全的,是永远不能被代替的和很难模仿的,人是不完美的,AI则是有一种假完美,人的不完美才是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大视野的人认为:只从内容平台角度考量AI对于人类的影响是过于狭窄和不恰当的,应该从AI对人类的整体影响上考虑,应该研究AI与人类整体的命运是什么关系。这种思考带有一种哲学底色。

我行我素的人认为:人可以不用AI也可以不了解AI,不会对他生产内容有什么影响,某些宣传AI的人只是企图站在风口上,他们夸张了AI,这种夸张是只为了自己获益而散布的焦虑感,人们焦虑后就需要买课补充自己,其实应该杜绝这种焦虑,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世界很复杂,世界很大,远超一般人的想象,容得下任何人,食肉动物会吃掉食草动物,人类有核弹可以灭世,人也会汽车撞死、心脏病发作而死,但是食草动物和人类都没有灭绝。

AI冲击下首当其冲的人认为:比如现在艺术家、棋类选手将会感到十分紧迫的压力,从而本能的对AI产生敌意、抗拒,不能接受自己几年十几年努力的成果会被AI一秒钟不到的时间就学走,内心产生一种巨大悲愤感,进而发出感慨,原以为未来世界里AI进行辛苦劳动,而人类专心诗词歌赋,没想到却是完全相反。

客观看待AI,视AI为有益工具的人这样认为:如果可以融合人类的手艺加AI的效率,岂不是极好的,比如说人类让AI生成内容,又按自己的想法一遍遍修改内容,以至于完善,这岂不是非常好的一种内容生产方式,如果莎士比亚、曹雪芹、海明威有AI,他们可能也会这样生产以增进效率。从现在的角度看,打败人类的永远不是AI,而是使用AI的人,只视AI为对手,实际上是对使用AI人的忽视。

我认为上述观点里中肯的是最后一种观点,这可能是真正使用了AI的创作者的一个观点。

毛泽东《实践论》在这些年间是我在没把握和踯躅不前时的一个精神指南:『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

即便我们设法复活了毛泽东对当今社会进行革命,他面对如今的中国依旧需要重新做足调查研究,调查什么是平台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人民的阶级构成、人民的意见:『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

毛泽东认为,判断和推理的前提是要在感觉材料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判断和推理的准则是合乎实际:『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它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归根结底还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关于写文字,创作内容,我认为目前不能完全倚赖AI自身创作,这是我对我见过的许多AI作品的认识,即便是多么先进的AI创造的东西依旧带有机械的怪味或者说讲话一点也不口语,就像是手工制品和工业制品对比的感觉,手工制品比如手绘、手工皮具、手工皂、手工针织毛衣、手写情书上有很多微小的错误,比如偶尔几针的错误、配比的微小错误、错误的线条、错别字,但人的思维方式不会把手的特征、衣服的结构理解错,而AI则会理解错很多重要的东西,并且生成的内容态度上被严格限制,让它离人还差得远。我不排斥人加机器增加效率,因为我认为目前AI起到的角色还是辅助人工增加效率,人的参与是重中之重,不可能有人借助AI并很少付出获得很多收益的可能,尽管未来AI的角色可能会变化,但是我认为人的智力深度参与内容生产领域并且它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条意见是长久有效的。

最近我十分认同一个很重要的想法,完成比完善、完美要重要的多的多。

沧浪一苇

 ID:6500|2024/02/25 12:5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2/25

读书《编剧经典案例十讲》我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即喜剧有一种喜剧羽翼,可以带着观众飞跃现实直接跳进喜剧世界,仔细分析喜剧世界,就会发现有它自己的本质:『法国导演侯麦在讨论卓别林的后期电影的时候,曾经谈道:笑声一旦触发,就靠它自己的羽翼相当轻松地飞跃了它催生的滑稽世界与它抵达的日常世界之间的鸿沟,然而,如何将噱头的精髓,它的想象力和诗意,与如今电影所要求的自然主义调和于一炉?难以调和的不是声音和图像,而是一个经过重构、处在掌握之中、甚至已经改头换面的世界,和一个被作为显示的精确摹本(哪怕实际并非如此)呈现的世界。侯麦尖锐地指出,现实本身,从本质上说“并不可笑”。换言之,喜剧的主体在现实中可能是不存在的,喜剧的本质是超越现实,但是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现实越来越精确地被展现出来(这成为电影的必需),于是现实越来越难以被超越。卓别林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当电影艺术从无声片转入有声片之后,卓别林所塑造的那个无声片时代的经典的喜剧主体的形象也就不再方便继续生存。因为那个形象相对于现实,尤其是有声片里较为精确的现实,就过于夸张了』

我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无声电影制造的喜剧世界里,卓别林之类喜剧角色是可能存在的,因为无声电影周边带有一个神奇的场域,喜剧羽翼可以轻松带着观众飞向其中的喜剧世界,而太像现实世界的有声电影里卓别林类角色不适宜存在,因为人们会觉得这种人略显夸张,这种有声电影缺乏一种场域支持喜剧羽翼带着观众飞向喜剧世界,书中认为卓别林有声电影时代最被大众记住的只有《大独裁者》,我认为这是因为场域问题,独裁统治下的世界氛围就是一种场域足以让喜剧羽翼带着观众飞向喜剧世界。

喜剧羽翼的本质我认为是即便喜剧人物演出多么夸张都不会被认为是有违和感的关键,是弥补喜剧世界与现实世界鸿沟的一个存在。

这可能也是卓别林在有声电影技术发展之后依旧坚持了许多年无声电影的其中一个原因。他有可能发现有声电影里卓别林这种喜剧角色不适宜生存了。这是我从未想过的一种思路,我原本认为,卓别林只是一个怀旧和念旧的人,从而没有放弃无声电影,实际上是因为卓别林失去了那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如果坚守无声电影坚守这种喜剧场域,《摩登时代》才有可能存在。

这本书谈到喜剧主体性时是遵循黑格尔的定义,黑格尔原话是这样的:『主体一般非常愉快和自信,超然于自己的矛盾之上,不觉得其中有什么辛辣和不幸,他自己有把握,凭他的幸福和愉快的心情,就可以使他的目的得到解决和实现,他没有认真地把本身空虚的内容看成他的生活的全部意义,也没有把自己的主体性和这种空虚的内容紧密结合为一体』

由此可见,关键在于喜剧主体的行动上的坚持不想停止和心态上的超然不觉辛辣,一旦两者违背其一,喜剧就会折损大半,比如一旦角色心态感到辛辣,就是接近了一种幸灾乐祸喜剧的范畴,虽然广义上这是一种喜剧,但其更符合闹剧,据书中所说,艾伦·艾克伯恩《爬上爬下》首演失败是因为被演员二次创作加入辛辣的痛感从而没有获得笑声。另外我认为,一旦喜剧角色开始想着停止和不再坚持,那这部剧就成为正剧,或者说进入了正剧时刻。

沧浪一苇

 ID:6497|2024/02/23 01:1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2/23

在访谈节目十三邀采访赖声川的节目里我听到这样一个意见,说到戏剧舞台上应该演生活里的东西,我们没有每天在谈恋爱和杀人,却在舞台上天天谈恋爱和杀人,这是应该值得思考的一个现象,我们每天在做什么呢?实际上是吃饭、聊天、讲一些没有意义的话,然后睡觉,所以舞台上应该是讲这些。

不久之后我看《故事人类学》这本书时,又得到这样一个意见,总结来说就是现代人心灵有一种无方向感、无意义感,于是将特别嗜好刺激、特别猎奇,简而言之就是空虚之人最猎奇,充实之人喜欢平淡:『现代人丧失了传统的精神性信仰。没有了精神性信仰之后,也就没有稳定的心灵的关注方向,失去贯穿始终的线索明晰的生命方向之后,接着而来的就是生命的无方向感、心灵的分散分裂感,并继而产生的生命的无意义感。因为生命的意义感主要来自内心的稳定的持久性满足,而不太可能来自物质性的或感官性的刺激,意义通常来自充实、澄明、美好的精神体验。人没有了方向之后最容易产生空虚感。空虚之人最渴望兴奋与刺激,空虚的生命状态最需要兴奋与刺激,包括基于种种猎奇的兴奋与刺激。一个有信仰的精神充实的人很少需要这种基于感官的兴奋与刺激的。当我们感到生命美好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会去看那种刺激性很强的粗制滥造的故事文本(小说或影视等)。那时我们可能更需要缓慢的、平静的、富有诗意内涵的文学性故事,而不是基于刺激的猎奇性故事,诗意常常也就意味着不够新奇、不够刺激……从故事的发展史来看,在早期故事中也有满足人们猎奇性的方面,不过在新近的故事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满足猎奇心理的目的变得更加明显。早期故事通常承载着称颂神与英雄的目的……』

我理解,如果要迎合如今时代的观众,实际上喜剧创作要向猎奇的方向发展,并且《故事人类学》认为刺激的过度将带来越来越不满足,如同瘾和瘾的满足,一步步的终将走向大剂量,这是一个略显悲伤的趋势。不过我认为实际上喜剧故事具有吸引人和刺激的天分,永远不需要担心缺少刺激。

感官和心灵两者都满足的故事是难得一见的绝佳故事,但是如果得到两者太难,力所不能及,专注于感官就是一种很好的策略,《故事人类学》认为现代人不喜欢专注于心灵满足的故事或者说很多名著,它们既不曲折也不离奇,充满了隐晦的象征,而偏好服务感官的故事,我认为这实际上是自《阿凡达》之后的特效奇观泛滥的一种分析,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文化工业的特性,现代文化工业很喜欢能不断复制的套路,这是我们不断目睹的事实,事情也不是绝对悲观的,也存在先锋派不断的拓展边界,逃离套路,这里面可能是一种辩证法关系,先锋也会被固化,固化后成为套路,套路里又诞生先锋,从此不断扬弃到新的阶段。

最近的另一个很重要感悟是,我这些年书确实没少看,不说积累了无数的洞见,也能说谈到了很多的大思想家苦思冥想得出的结论,但是我认为说到和做到实际上差得还远。

沧浪一苇

 ID:6493|2024/02/15 02:35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2/15

读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书中他自己总结艺术最牛最伟大的作品共同点的地方有两点,我理解第一是语焉不详,第二是伟大的作品几乎都存在两重的结构,第一层是表层,第二层是作者藏进去的内涵,至于是不是真是作者藏的则不一定,因此说叫误读空间。

所谓的语焉不详是指作者构建艺术作品,连他本人都说不清楚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好像有表达,更多的是呈现出一种暂时没有答案的开放感,余秋雨说出一句让我感到很震撼的话我深以为然:『在艺术创作中,最怕“洞察一切”、“看透一切”的“宣教方位” 。即便是好作品,一有宣教便降下三个等级。』因为世界的大部分是未知的,人类强装聪明,催眠自己是什么都知道的,并用一副副科学、哲学、教育等甲胄保护这种催眠,看透了的艺术家却懂得诚恳,知道与读者坦诚相见。

诸子百家与屈原有这种区别,《三国演义》与《红楼梦》有这种区别,诸子百家一个个都是一副站在宣讲的台上的模样,屈原《天问》则体现了他为了追求答案苦苦求索。三国开宗明义,一开篇就高屋建瓴什么都看透了,红楼梦却是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样的问句,一个是把观众当做小学生的低智取位,一个是把观众当做共同探讨和探索的朋友的高智取位,前者作品再怎么好,顶多够到优秀,后者作品最好的可以够到伟大。

伟大的艺术作品,未必能让读者、观众看懂,伟大的艺术作品却可以做到让观众看不懂但大受震撼,哲学都不一定有如此的能力,只有艺术方面存在这种情况,即同时存在观众不懂和强烈的吸引观众。于此同时余秋雨认为,更伟大的作品存在十分广阔的误读空间,我认为,不要觉得误读就是错误的!因为这个艺术理论里,读者也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因为作为伟大艺术家,将读者看作是共同求索的朋友,给读者以地位,而不是将他视为只能听不能表达的小学生,故此越有误读空间的作品越伟大。比如电影《让子弹飞》,成千上万的影迷如痴如醉的对它进行疯狂的误读,其中多数的姜文看了也许会说吃饱了撑的,但是备不住解观众沉醉其中无法自拔,我想,这是一种最不为人注意的民主,艺术民主。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好作品,甚至包括喜剧好作品都会存在误读,最近听到的一个例子是没理想编辑部播客节目对土豆的采访,其中可以得知,《父亲的葬礼》作者土豆读到了来自观众大量的误读,其中有很多让作者土豆本人都感到深以为然。另外,这个作品被作者认为诞生过程有点像缪斯握住了我的笔。

这就来了下一个话题,如何找灵感。我今天又看了《灵感五讲》,其中前两章提到了两种灵感的借鉴方法,第一种是赵氏孤儿替死与耶稣替死的相似性,第二种是李白的《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的相似性。

第一种是抓住替死这一灵感,围绕着替死发展故事,两者都有替死这一结构,但是两者有各自的故事风格与主题。第二种是直接咀嚼前作的骨肉,消化吸收长出新的骨肉,新作有非常明显的前作的元素,但是怕什么,它有自己独立的灵魂,使得作品不至于沦为抄袭而是借鉴、致敬。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认为,艺术创作又靠天才又靠后天学习与有意识的认识、效仿,只靠天才迸发,完全拒绝意识的参与是不对的思路,艺术家也得经过后天的锻炼致使思想深邃。

其实事情也不是绝对的,看音乐领域,年龄不大的音乐家比比皆是,他们往往艺术造诣高,在表现音乐上是天才,不过他们的思想被黑格尔认为是平凡庸常,再看诗歌,歌德、席勒早年作品往往不成熟,大部分尝试都平凡呆板,成熟时期,他们的作品则是一流的。

这说明了艺术作品也不一样,音乐领域,少壮的上限高,诗歌领域,少壮的上限的低,喜剧里的少壮是什么情况呢,我认为喜剧比音乐也差不多,少壮的上限也很高,我多次感觉到喜剧与音乐存在很多相似性,包括两者难道不都存在重复的艺术吗。

2025年1月
« 10月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