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4194|2021/04/09 10:0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9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四

由于本书提到英格玛·伯格曼的次数实在很多,我感觉到我如果想要接着看下去书,先要看一看这位著名导演的电影才好。我选择了5小时多的《芬妮与亚历山大》,因为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所以只看了第一幕,但足以看出,这部电影的质感非常独特。我发现,我都在很费劲的在理解这部电影,这种电影采用不带脑子的放松观看是不行的。

书中也提到年轻人很难看懂伯格曼的影片,原因是因为伯格曼从不解释,他只用微妙的方式戏剧性地表达他的思想,往往只有知书达理、社会经验丰富、心理成熟的观众才能明白他所设置的伏笔,从《芬妮与亚历山大》里,我确实感觉到了电影有些时候仅仅用了一个镜头便传达了许多许多信息。

说到这里我的心里会产生对比,因为有许多反例,比如很多影片的受众是年轻人,那些针对年轻人的剧集、电影适合采用年轻人的思维的方式铺陈剧情,年轻人社会经验相对偏少,电影展开时,遇到些细节便需要细细解释给他们,又可能本身编剧的就是年轻人导致电影简单化。如果是高度压缩且内涵非常丰富的信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可能琢磨一下子就弄懂了,年轻人也许会一直一头雾水。

总之,书中对于伯格曼的评述角度往往就是说他的“极端简约”,我认为这可以说是伯格曼电影DNA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名家都有自己的电影风格DNA,我想,也许是地域/国家可以影响这种电影风格,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教育、见闻会影响到它。一些著名歌手的嗓音往往都很独特,让人一听就忘不了,而诸如伯格曼的电影,或者其他个人风格很厉害的电影,播放一点点,就好像歌手嗓音一样,可以让人回忆到独特的质感来自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