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4164|2021/03/31 10:5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十二

关于书中第二卷提到的一个叫做“契机”的概念,有些文章翻译为“瞬间”,都是形容一个概念,至于这两个谁好,我还没有头绪。我想我需要先看一下具体的内容。

读一下第二卷第六章开头,就知道什么是契机。首先,列斐伏尔驳斥了柏拉图,他举例了“爱”,他认为爱不是一个纯粹的、高悬精神世界的一个理念,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东西,必须要有一组情境、一组状态才能较好的谈爱的概念。列斐伏尔的语言研究还涉及到了运动的观念、辩证法观念,他认为,语言、词语的意义是运动的,但也有其稳定性,词语的意义不是一块水晶石,绝对的玲珑剔透,词语的意义也不是一阵雾气,一下子就飘动开。爱是什么?我认为爱或许就是人在一种情境之下内心激荡起许多涟漪,这样的一番语言形容或许是无力解释爱的。真正的要理解爱,需要一个时刻,一个契机。

如何理解契机?书中表述到,语言不是万能的,但语言也不是一种废物、无用之物,语言有不能形容到的地方,那就是契机这个概念所在之处,可以想象,一个不知道爱的人产生了爱意,他会在这个短暂的时刻领悟了语言都不能表达出的爱的感觉。由此我也觉得契机或许就是类似于顿悟。

列斐伏尔表示,契机理论源自一种需要,需要日常生活中的人思考他的可能性,或是需要一种解放人的力量。看到这样一个说法,让我想到了《少林足球》的桥段,更巧的是,里面确实用到了moment这个词:

『我叫酱爆,我从来没有放弃成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的理想,刚才听到这位先生唱的歌,热情奔放,创意无限,燃点起我酱爆心中的一团火,我酱爆感觉到,在这个moment,要爆了……我猪肉佬何尝不想成为伟大的舞蹈家?』

所以我想,让酱爆爆了的那个moment,与本书之中的“契机”有非常多的相似性。书中叙述到,契机这种语言难以形容的东西使得人的往昔、过去被领悟,也使得人将往昔、过去丢掉,我理解这是进入一种新的状态。列斐伏尔说到,契机这个概念是来源于黑格尔,是黑格尔用于形容自我意识辩证上升的环节,列斐伏尔说这是一种否定,会导致了去异化,在此之后,也将导致了新异化的诞生,通过否定之否定、通过扬弃,将产生新意识。

为什么契机、瞬间都很短暂呢?我想,我们往往看到一个人长期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在一个契机之后,他改变为另一种稳定的状态,契机一般时间不长,但契机浓缩了一个人对于过去的反思,在一个短暂的时间爆发出来。书中反复讲到,契机注定要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内停止,契机是一种绝对的事物,它在平稳的日常生活里以胚胎形式存在,它决心清除异化,决心清除日常生活中的平凡性,等到契机爆发,清除了异化后,它自己便成为了一种新异化,它将被扬弃。我认为这样看来,契机也可以说是日常生活里的一场小革命。

看完这个概念就觉得,契机、时刻、即刻、瞬间这几个词里,契机用来形容还是比较合理的。

沧浪一苇

 ID:4157|2021/03/31 06:45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31

看《西游记续集》看到米山面山与金锁的时候,就想到一个相似的事情,我记得希腊神话诸多刑罚都有一种无限时间无限折磨的感觉,更不用说许多关于惩罚与地狱的宗教信仰内容也如此。

比如,在普罗米修斯受刑的故事里,宙斯给绑着的普罗米修斯派去一只鹰,鹰每天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伤口不断地痊愈,又被鹰不断地啄开,直到有人心甘情愿地准备为普罗米修斯而献身,才能结束折磨。后来果然有一个渴求死亡的神站出来,解放了普罗米修斯。我觉得类似这种永恒的惩罚在诸多文化里都存在,它分两种,一种能在最后和解,苦难解除,一种我看应该就是真的永久折磨了。

我翻到米山面山金锁惩罚凤仙郡郡侯的原文,是《西游记》第八十七回,剧情分明是说,悟空劝善之后,凤仙郡郡侯心里念善,米山面山顷刻既倒,金锁立马就断,并没有电视剧里那样,在天庭一阵胡闹之后进行戏剧性的挑衅、辩论、和解,说明了这个《西游记续集》的编剧思路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思路,是一种偏向营造戏剧性、感官刺激的编法,这与1986《西游记》不甚相同,说明了时间变化,对电视剧的理念也在发生变化。

沧浪一苇

 ID:4146|2021/03/30 02:30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30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十一

列斐伏尔在此书第二卷第三章第十节说到了法国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即冷冰冰的理性和热力四射的生机,他说:『永恒的理论和实践理性、笛卡尔和古典主义、三一律、音乐里的音调制、米制,都出自法国,法国的道路信号制度体现和具体化了现代人意义上的理性,提供了一种技术模式。法国是以米为单位的土地。

但是,如果我们的法国人是笛卡尔的信徒,他也喜欢他的生活是生机勃勃的和变化多端的。古怪的念头令他痴迷。时装、昙花一现的事物、愚不可及的行为、香料和装饰,也出自法国法国是女性主义的祖国。』

由此,列斐伏尔开始对类似永恒真理、理性/日常生活、活力生机这几个对立的词汇做出阐述,阐述他对于辩证法与哲学的看法,看了一大部分后,我可以这样总结,书中就是在说,辩证法常常被认为是高深莫测的,远离生活实际的,又常常有人利用辩证法说出一些类似希腊诡辩家一样的话,又有人将辩证法教条化,这些做法都是将哲学置于一种不好的境地,我觉得这是一种反思,认为哲学当然可以深入生活、涉及日常,而不是高悬于天上。

这一节还大量的谈到了黑格尔、科学、科学范式、数学、理性、逻辑等等话题,我要自己总结这一节肯定是不能把握好精要的,不过我看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访谈文章,名为“日常生活批判:一种真正植根于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衣俊卿教授访谈”,这篇文章的一段内容我看后发现,就是书里这一节的精要。

访谈的被采访者重点描述了他上学读书时经历了一种思想教化,说到:『这种教化使我一直拒斥传统哲学的体系化、抽象化、独断化和远离生活世界的特征,从根本上反感于传统哲学所建构的抽象的和思辨的理性王国,反感于传统哲学的体系和理性教条,以及一切诸如绝对物质、绝对精神、绝对理性、绝对神性等远离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实体形而上学”。

具体说来,在哲学研究中,哲学范式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换言之,在哲学研究中,如何研究的问题与研究什么的问题同等重要。也就是说研究范式与研究对象同等重要,而且密不可分。在我看来,从古希腊开始在西方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哲学范式,一种是追求普遍性知识的、思辨的理论哲学或意识哲学范式;一种是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范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理论哲学或意识哲学范式在哲学研究中处于支配地位。特别是它后来同自然科学合流,开始被自然科学的思想方式所支配,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因果现象、必然性、线性决定特征、还原性、可计算性、普遍性等放大为统一的、一元的、无限的世界的普遍规律,由此建立起以理性逻辑、绝对真理、普遍规律为核心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体系;同时又通过以抽象化去除生活世界、伦理道德世界、人的历史领域的特殊性和个别性使之成为数学化和理念化的无限自然世界图景中的一个案例,结果导致了生活世界和人的存在之被遗忘,形成了以黑格尔绝对理念为标志的泛逻辑化的理性主义对于人类思想的专制。』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感觉这段描述很好,尤其我对日常生活批判是真正植根于生活的哲学这个论点感到很有意思,我一直以来想找到一个这样的哲学。

沧浪一苇

 ID:4141|2021/03/28 10:1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8

玩《XCOM 2》时发现游戏里的被称为灰人的外星人看起来是典型的人类对外星人的想象,主要的要素就头大,皮肤光滑裸露,身体纤细,眼睛大。我一想这个形象的范式源头还真的没有头绪,也许早期科幻小说是这样写的?或者说是曾经的人们弄出来的UFO目击故事、外星人故事里积累出来这些形象细节?又或许是电影电视剧造出来的?

我知道的早一些的外星人电影是《异形》、《第三类接触》、《E.T.外星人》之类的,再早的据说有《地球停转之日》,但是这个电影我看了剧照,并不是裸露、头大的那种外星人。今天我特别看了一下《第三类接触》,形象设计是灰人,再加上它出的比较早,我就更怀疑这个电影是不是人们心中的外星人形象原型。

之后看到名为小灰人的维基,上面说到威尔斯《月球上最早的人类》这个科幻小说是最早的比较详细的刻画了外星人形象,我正好在很多年前看过,还留有很诡异的印象。

总之,我感觉很多外星人电影离不开时局的隐喻,或者是人类本身善恶的揭露、对照。外星人要么是恶的要命,要么是善良一点的,这些是强的外星人,还有弱的,遭到人类保护的,比如《黑衣人》里的外星人。我想也许与多种宇宙生命形成政治关系也是很有理的想法,我们的科幻可能早到这一步了,但电影没到这一步。

不过我总是不满意有四肢的外星人,或者说是人类结构的外星人,地球上明明那么多奇奇怪怪的物种,都可以参考嘛,把外星人的形象原型固定住就不应该也不好。另外一个想法是,人类探索外太空时,必然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但外星人着陆地球时,就以灰人为例它就光秃秃的,这一看就有些不合理。我还有一个问题是,外星人以追求艺术为它们自己的行事目的究竟合理吗?就比如《第三类接触》是以音乐为故事核心。我想这事情不好说,但外星人不打战争的话,他们的行事目的就与抢夺资源大大无关了,追求艺术也许就合理了。

我想,原型不从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找,也不用人类行为举止为蓝本,这种情况才是一种挑战,《2001太空漫游》里就用一个黑石作为象征,这是一个很妙的做法,但人的想象力到此就到边界了。

沧浪一苇

 ID:4136|2021/03/27 04:1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7

据我看《防务新观察》20210322里的表述,中美高层在安克雷奇的战略对话在第一场也就是表面上的一场中剑拔弩张,只不过是一种表面文章,如果真的是谈不拢,为何不拂袖而去?实际上中美之间闭门谈话三场中透露的信息、底线、意见一定非常充分。我认为此话有理。

在谈话的同时,美国新防长去了印度,我看最近的军事节目总要提到美国与印度的军事产生了新关系,在《防务新观察》20210326里听到一个有意思的说法,美国的战区司令被他们国内报纸形容为罗马帝国行省省长,有钱、有权、还有非正式的外交影响力,还说到美国印太战区司令要2022财年军费时要了46亿,我查到了,2021财年是22亿,由此可见,情势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在《军情时间到》20210327里我听到印度是一个什么样性质国家的剖析,说印度骨子里渴望多极化,渴望美国霸权陨落,决心做一个多极化里的极,使用纵横术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才是印度的思路,因此印度在军事上并非类似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之辈,所以给我一个感觉美印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的。

沧浪一苇

 ID:4130|2021/03/26 10:54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6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十

公历是公元纪年,一年年的数字加一,然后就又想到,农历是怎么纪年的来着?我记得好像是干支纪年法,天干地支60年轮过一圈,因此,它内部有一个核心思想,即循环思想。

在第二卷第一章还说到了时间观念与循环这个问题,列斐伏尔分时间观念为两种,一种是强调线性时间,一种是强调循环时间,我认为公历就是体现了一种线性,而农历则对循环颇为重视。

我们由生活经验可知,越年长的人越重视作息时间规律,这可以说是一种对循环时间观念的重视;年轻人喜欢熬夜,这说明他们在挑战循环,要冲破循环时间观念,对于健康的年轻人,发展是最重要的,线性的时间观是最重要的,养生与作息规律是不重要的。

我看到,列斐伏尔对线性时间观的列出的关键词是后天的、理性的、抽象的、反自然的,对循环时间观,列出的关键词是先天的、非理性的、具体的、自然的。由此处的几重对立、矛盾可知,这里还是滋生辩证法的地方。

看到这里,我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理解,为什么一代一代之间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不同呢?我想,技术、理性、人类控制自然的手段均有大发展,才使得上一代与下一代的时间观念变得不同,在农村与城市方面,有着显著的差距。农村是循环时间观的大本营,城市是线性时间观的大本营,年轻人是线性时间观的主力军,老年人是循环时间观的主力军。

到现代,城市化进程是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摒弃了循环时间观念,使循环时间观念越来越处于从属地位,使线性时间观念越来越属于主导地位,这样会造成什么?居住于城市的年轻人会感到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未来是难以预测的。只有循环时间观里,对未来的想象才有非常大的确定性。

但我感觉现代的人不可能彻底的藐视循环时间,人必须睡觉,人的身体毋庸置疑的需要休息时间,而且是循环的进行休息,人的身体天生就存在着许多节律,只要不遵守,就会被疾病、自然规律所教育。人如何才能在循环时间观念的面前站直了腰板说不呢,可能就是医学、科学技术足够强悍,甚至可以免除睡眠的需要之时吧。

还有我看到书中提到了一个要点在于,地球上的时间循环并不是说每一圈都回到原点,我知道,是因为地球在逐渐变慢的旋转,恒星日是越来越长,有很多循环也都是这样的,包括音律的循环也是,这有可能是说明了变化、运动是绝对的,不变、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绝对稳定又不变化的循环,很可能是不存在的。

沧浪一苇

 ID:4121|2021/03/25 10:3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5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九

继续读第二卷第一章,我发现列斐伏尔常常关注两种人,经常举例两种人,第一种是在日常生活“里”的人,第二种是在日常生活“外”的人,诸如整日进行家务的家庭主妇,还有整日操劳研究的数学教授,列斐伏尔所想的点在于,家庭主妇的问题,就是她是否可以浮出日常生活;学者的问题,就是他是否可以兼顾平常人身份和学者身份,或者说回到日常生活。

假设有一个劳动者,在一家公司工作,做一个工种,往往此人身上像是存在一个烙印,即他做什么工作的。列斐伏尔对此说到,从事何种劳动是不能彻底描述这个人的,休闲以及其他的活动的存在就说明了生活本身的层次是多样的,即便是工作+休闲+家庭生活这样的简单加法,都不足以描绘此人。

一个对辩证法敏锐的人应该可以察觉到生活里许多事情的内涵。书中说到,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层次上就可以观察到辩证运动,无论是日常生活里创造性活动/机械性活动,还是满足/不满足、高雅/低俗、工作/非工作、愉悦/不愉悦,都是可辩证看待的,均是在一个纠缠在一起的,或者说,也像尼采所分析的那样循环。

我对此的理解是,日常生活不能没有创造性活动,但同时日常生活的机械也必然存在;日常生活不能缺少高雅、高级,不能缺少创造与实践性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日常生活构成的大部分正是世俗、低级、无创造性等等。

这让我想起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学兴起之时的文学领域里,正是与鸳鸯蝴蝶派、旧文学相互交锋激烈的时候。找到一本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里面有两章名为通俗小说,记录了新文学与旧文学是如何互动的,这个主题让我感到类似于《日常生活批判》的这部分,这不正是高雅/世俗、革命/日常生活的对立与矛盾。

我看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里对通俗小说、旧小说的实质讲的很好,说到这是一个清末民初工商业繁荣的条件下发展的文化,是以中国传统小说模式为基础,经过文人加工再创作的作品,往往具有通俗性、易读性,被百姓视为精神消费品,是商品性文学,情调偏向于世俗、媚俗,虽是旧派文学,但已经有了非常多的过渡性质,比如吸收了《茶花女》这种外来文学,比如加入了婚姻恋爱自由等民主观念。

据说,在五四新文学强烈的攻势之下,旧文学意识到了自己的定位,最终沉淀为言情、武侠、侦探、历史四大类,专注服务底层。旧文学、鸳鸯蝴蝶派后来在竞争中偃旗息鼓,让五四新文化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在新文学丝毫不把旧的通俗文学视为竞争对手时,却出现了武侠小说盛极一时的现象,同时也让新文学意识到,自己没能掌握下层、底层读者是一件重大的缺失。这一下,居然使得新文学内部开始出现了通俗小说的实践。我仿佛看到,在辩证运动之中,两种小说都在产生不断的扬弃、变化。比如此时的武侠小说的内涵就趋于厚重,也能奇迹般的综合中国庞杂的传统文化,在观念和技术上一直影响到了港台新武侠。

沧浪一苇

 ID:4113|2021/03/24 09:2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4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八

我还是延续着看第二卷第一章的过程,因为这一章的内容确实多,我发觉这一章尽是列斐伏尔大量而庞杂的思考。

在庞杂的思考里,有一个重要主题,我想可能是对苏联的反思,换成书里他自己的话,是对官方的马克思主义进行反思,对官方的马克思主义不重视早期马克思计划、观点这一现象所进行的批评,他还批评了自马克思、列宁之后的人对于国家消亡概念的淡化。另外,他有很多的话提到,早期马克思的一些计划、观点可以联系到了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里。

我可以认为早期马克思的思想是一个根系,是一种初心,而且,在列斐伏尔看来,都是根植在日常生活之上的。接着,我又看到第一章第七节,这是一节是他从诸多角度进行日常生活批判的必要性进行辩护的一节,他说到,世界的革命与历史并没确切的按照马克思的想法进行,没有完全按照马克思的预设而展开,我们需要端正心态,需要大方的承认这一点存在,这样是有益的,并且我想,社会里当然存在马克思没有通晓的事情。但列斐伏尔知道,这不是否认马克思有效性与意义的理由,马克思的计划是一种致力于日常生活完全转变的计划,马克思的计划仍然是一种真正设想到了人类可能性的计划。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才能大规模转变日常生活?

在“为日常生活批判再辩护——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基本意义”这篇文章可以看到总结的列斐伏尔观点,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理解过于简单,原来的那种对于日常生活的历史性解决方案过于幼稚,日常生活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的理解范围,必须发明一种新的日常生活批判方案。

所以我看到,列斐伏尔阐述到,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中,目标不过是把日常生活与历史联系起来,与政治生活联系起来。现在则必须建立一个长期的策略,这一策略与如何回答大规模改造日常生活的需要有关。

沧浪一苇

 ID:4107|2021/03/23 02:5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3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七

这本书共三卷,出版年代我特别的查了一下,是1947、1961、1981这三个,在看了第二卷开头之后,我就想到了一个问题,1947到1961之间,列斐伏尔身上发生了什么?使得第二卷与第一卷之间具有了不同的主旨,或者说我看出作者有了对日常生活批判有了新的理解,这到底是因为他经历了什么?

我记得在1945年德国投降,二战结束,可能他的第一卷诞生在战后不久的法国。据“亨利·列斐伏尔研究”这篇文章说到,列斐伏尔是最早把马克思引入法国的哲学家,他自1928年起创办刊物,长期研究青年马克思,并且与1929年入党,但二战之后法国思想界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大量的论战以及人身攻击,偏离主导路线的列斐伏尔长期被抨击,迫使他放弃哲学转而进入社会学领域,在法国社会学界进行了大量奠基工作之后,1956年列斐伏尔重返哲学界与刊物,与一帮人一起批判斯大林主义,1958年他终因这种批判而被开除出党,这段时间他非常窘迫,曾在巴黎街头开出租车,但这个经历丰富了他的观察经验。

所以说,这本第二卷的写作和第一卷的写作之间发生了这样的一些复杂的事情,我就理解了此书第二卷里某些思想的来源。

我认为《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第一章说了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第一个话题是我们的生活逐渐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科技,这些科技貌似是好的,但是其实在这种表面的好之下潜藏着很严重的问题,科技并没有使得人们的生命变得更高级,没有使人们变得像马克思设想的那样具有高级的创造性,可是科技明明产生了大量的自由时间,但是这些时间大都不是人类创造性的发挥时间。还有,这些科技看样子并不致力于消除人们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不均衡依旧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并不因为科技的大发展而有些许减弱。

第二个话题是这样的,列宁和其他领袖都有过相似的表述,类似于一年等于二十年、只争朝夕等等的话,这说明了革命的特质,那就是时间短,任务大,轰轰烈烈,往往是一场巨变,这场巨变相当于把旧的日常生活推到历史里,人们在此刻纷纷改变日常生活,此后便是一种新日常生活,按列斐伏尔的理解,日常生活在这种巨变的时刻就走进了历史王国,过了一段时间平息了,日常生活就与历史王国分离。

我总结的就是,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轨道,历史王国有自己的轨道,直到下一次巨变,日常生活与历史又一次合一,合一之后,又是在各自的轨道上,又到下一次巨变。因为我们观察到,每一次巨变之后,往往会越来越偏离设定的目标、构想的目的。

根据“为日常生活批判再辩护——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基本意义”这篇文章分析,列斐伏尔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有些人,比如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人,往往天真的认为,一场革命的洪流卷过,人们就会放弃异化,解决异化问题,日常生活就会摒弃一切私心杂念,人也能成为一种总体人,但其实,日常生活只会因为这样的席卷而变得丰富,而不是更加单一,这种思考误以为日常生活会融入到滚滚洪流里,但日常生活不但没有被滚滚洪流同化,反而愈加私人化。

沧浪一苇

 ID:4103|2021/03/22 10:1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2

玩《刺客信条:兄弟会》时看到,有一关的任务是与马基雅维利一起骑马在罗马的街上闲聊,马基雅维利听到刺客们需要求助于人民这个观点之时,说到了一句话,说筑基与人民之上犹如筑基于泥沙之上,而我听完之后感觉马基雅维利不会有这样的意见,在《君主论》的电子版里搜“沙”字,正好可以搜到这句格言,在第九章,可以看到他究竟是怎么使用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态度。

他说到:『斯巴达人的君主纳比斯,抵御了全希腊人和一支罗马常胜军的围攻,保卫了他的祖国和他的国家不受他们的入侵;当危难降临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他只需要对付少数人就可以了;但假如他是与人民为敌的话,这就不够了。请不要拿这句老套的格言“以人民为基础,犹如筑室于泥沙”来反驳我的看法。』

《刺客信条:兄弟会》使用此句格言必定不是巧合,所以可以看出游戏编剧他的目的,可能就是要用刺客组织建立兄弟会的过程,把游戏里马基雅维利的观点翻转过来,用刺客建立组织的过程证明以人民为基础的观点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沧浪一苇

 ID:4096|2021/03/22 02:44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2

在听王菲《唱游》专辑里的两首歌时,我产生了很多疑惑,第一首是“半途而废”,这首歌的歌词我不明白,我就只是在想这首歌是对于半途而废一事的评价,歌里有两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我,似乎歌曲是我来指责你的半途而废,但再让我深入解释我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因为我本身就没有几次恋爱经历。

搜了一下此歌的歌词释义,在知乎看到一个解释,说到歌曲里的我是一个处在恋爱危机上的女人,男人既是一个半途而废者,这是一首伤感情歌,但这首歌里的女性是在理智之下表达伤痛。对这些解释我感觉有些许道理,与其他伤感失恋的情歌相比,此歌着重于思想与说理,而并不是单纯的情绪表达。

第二首歌是“脸”,我注意到,王菲的大部分歌曲的命名都往往是一种极度简化、短小的风格,这首也是的。同样,我还是不明白歌词是什么意思。在歌的评论里看到,有一小撮人认为,这首歌是隐喻了性行为,也是歌词为什么要提到“最好没有人明白我说什么”、“汗水”、“曲线”的原因。后来我一想,这样解释应该是对的,初听时就没有细想到这一层上去。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男人唱的、写的情歌和女人唱的、写的情歌肯定不一样吧,不一样究竟在哪些细节?是不是可以说,不同的人生经历、年龄年代、地域、性别的人所唱的情歌均不一样,侧重点在不同的地方。

沧浪一苇

 ID:4094|2021/03/21 01:1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1

《食草家族》笔记六

读完“二姑随后就到”部分之后,隐约感觉这部分内容是与《檀香刑》接近的。后来果然查到了一篇文章,主要论点在于《食草家族》实际上是作者后来创作的母题,文章名为“文明断裂的挽歌与焦虑——论《食草家族》及其含混性意义”,文章说到,此书涉及到家族繁衍、计划生育的,都在《蛙》里重现,涉及到红树林的,都在《红树林》里重现,杀戮、刑罚、洋人修建铁路对应着《檀香刑》,吃肉、大养其猪对应着《四十一炮》、《生死疲劳》。由此确实可以证实,莫言在构架食草家族时可能挥洒了他的大部分思想养分,写作的时刻他必定是灵感集中爆发,以至于后来的很多书,只不过是对食草家族的粗糙文字进行细化,重构、创新。

我只是感到,一个人会在一小段时间里集中爆发写作灵感这件事很神奇。此时人可能回将全部的人生经历、记忆、思想观念组织起来,或者说串通起来,形成一个大致的体系,又因为匆匆进行,浑然像是一场细节十分充足、跨度十分巨大的奇梦,我或许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为什么《食草家族》的章节名称是第一梦第二梦这样的写法。

沧浪一苇

 ID:4087|2021/03/19 06:5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19

《食草家族》笔记五

读过“复仇记”部分后,我回忆起,这本书曾经提到,作者莫言既相信科学,又相信鬼神,既相信史志,又相信传说,故此可以理解这本书的气质,我越看越充斥着一种神话风格,志怪与梦境的分量越来越多。这本书散发着与《红高粱家族》极为不同的气质,我搜到一篇文章名为『从《红高粱》到“食草家族”』,正是里面对比的谈到两本书。

我看到这篇文章提到,《红高粱家族》之中描绘了诸多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尽管有时很虚弱渺小并不时遭到嘲讽,但是他们的生生死死,总是那么悲宏壮烈,激奋人心。但到了《食草家族》,莫言已不满足于过去的成就,而是刻意追求着反讽的效果。肯定与惶惑、爱和恨、崇高与滑稽,近乎成了至尊至圣的“两面神”,被同时掼给了这一家族的历史。为了对比,文章作者正是举出了“复仇记”之中那种奇怪的复仇,奇怪就在于,书中有着对反派角色的憎恨之中的些许赞美,也有对正义角色的懦弱、卑微、畏畏缩缩的大篇幅描绘,更有对许多配角的丑陋、奴性进行细致的刻画。无疑是一种鲜明的变化。

也许《红高粱家族》是一出鲜红鲜红的悲剧,《食草家族》则是一出惨绿惨绿的讽刺剧。

我另外还简单的了解了一下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电影语言、电影思想,又看完了电影《黄土地》,在《新中国电影史》里对《黄土地》的分析里提到,第五代导演已经放弃了所谓的“万能的政治拯救力量”,也放弃了原来那些戏剧式的讲故事方式,决定整体采用大块写意和大块写实相结合,这部电影要将女主角置身于绝望、无助、无语、极度痛苦之中。我看到这位男主角似乎也是有一种类似特点,他也只是一个古老土地上的过客,面对此处诸多顽固的民间婚嫁传统,只能是默默感叹自己无力撼动。我由这部电影的创新意识和小说《食草家族》的创新里,均能感受到一种类似的创作的气象。

沧浪一苇

 ID:4084|2021/03/18 08:5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18

读了一本电影史,叫《新中国电影史》,我想从第五代导演看起,因此关注到此书是怎么为陈凯歌写史,书中说到了陈凯歌早期进行的创作都是哲理性的,且曲高和寡,到了《霸王别姬》时,则有了一种转型的意识,他意识到需要放弃自己精英的立场,开始实践着去构建商业片元素。

因为电影《黄土地》是他的代表作,据书中说到,这是第五代导演带给中国电影的“惊喜”,所以我就去看了一下,因为画质差,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修复老电影技术这么发达,对此应该安排一下。

可能是打光条件有限或者刻意制造的效果,我看到个夜间室内的内景是黢黑黢黑的。模糊加上黑,让我不好分辨图像,但是我看到一个情节很有意思,是文工团团员来到老乡家,向老乡推广南边的婚姻政策,推广自由婚姻原则,放弃花红彩礼,放弃说媒,放弃把女性与金钱交易挂钩,但老乡非常保守,连声说到,庄稼人有规矩,庄稼人有规矩。这一幕对于现如今的社会竟有一种讽刺!

沧浪一苇

 ID:4079|2021/03/17 08:1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17

最近在玩《刺客信条:启示录》时得到了一些体会,首先就是选址在君士坦丁堡进行游戏确实是好的,这一作着重于炸弹系统可能就是因为君士坦丁堡陷落在奥斯曼帝国手里的过程与炸弹、炮弹非常有关系。艾吉奥由前作的画作收藏者变成了书籍收藏者,可以说是老人去追求智慧,同时这些书籍与文艺复兴的关系也非常巨大。君士坦丁堡的最有名的建筑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女主角兼书籍商人的名字也是索菲亚,这肯定不是巧合。

游戏里曾给这个索菲亚取一个快递,看到里面是所谓的世界地图,绘图者名为马丁·瓦尔德泽米勒,欧亚非三个洲被绘制的还像模像样,但美洲比较失真,此章节的名字叫“世界的第四部分”,说明美洲是他们想象的第四部分陆地。突然我就记起来,游戏的年代正是地理大发现的进行时间,正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后不久,那时欧洲人派了好几拨船去打通前往亚洲的航路,用代替被奥斯曼帝国阻塞的陆路,运输香料贵金属。

我还在想当时到底有没有书店,有没有成熟的印刷这个问题,特地查了活字印刷术的维基,发现到1500年时,古腾堡发明的铅活字就基本传遍了欧洲大大小小的商业中心,就是说印刷已经实际形成了小规模的工业化。

游戏里的刺客组织呈现一种非常鲜明的无神论态度,因此我看刺客组织与其灵感来源即中世纪阿萨辛派在宗教这一点上有着明显差异。阿萨辛派他们应该可以说是伊斯兰教的一支恐怖主义分支,也是异端,故此与伊斯兰教敌对,也因此与十字军属于一种亦敌亦友的关系,又因为试图刺杀蒙古大汗故此与蒙古人是死敌关系。从游戏里的地点上看,刺客组织在叙利亚有堡垒,也怕蒙古人,故此可知,这是参照了阿萨辛派叙利亚支部为原型。

有时就在想,游戏制作就按照历史事实不好吗,后来又感到这样做其实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受众面不会太大,那群绝顶精明的资本肯定是不愿意搞成那样的,他们早就探索出来一套娱乐性强、接受度最高的编剧模式了。

沧浪一苇

 ID:4072|2021/03/16 06:2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16

《食草家族》笔记四

在拉屎的时候想到,莫言对于城乡两个地区排便状态的说法果然有理,在小说红蝗部分提到:『高密东北乡人食物粗糙,大便量多纤维丰富,味道与干燥的青草相仿佛,因此高密东北乡人大便时一般都能体验到摩擦黏膜的幸福感——这也是我久久难以忘却这块地方的一个重要原因。高密东北乡人大便过后脸上都带着轻松疲惫的幸福表情。当年,我们大便后都感到生活美好,宛若鲜花盛开。我的一个狡猾的妹妹要零花钱时,总是选择她的父亲——我的八叔大便过后那一瞬间,她每次都能如愿以偿,应该说这是一个独特的地方,一块具有鲜明特色的土地,这块土地上繁衍着一个排泄无臭大便的家族。在臭气熏天的城市里生活着,我痛苦地体验着淅淅沥沥如刀刮竹般的大便痛苦,城市里男男女女都肛门淤塞,像年久失修的下水管道』

我特别认可的是,有着淅淅沥沥、淤塞肠道的大便是一种不幸,高纤维、完整形状的正常大便是一种幸福,而且确实是一种面带轻松疲惫的幸福。可能就是因为这种幸福的存在,故此食草家族可以不在意别人对食草家族恶毒的骡马牲畜比喻。或许绝大多数城市精致食物的享受者都没有对膳食纤维的追求和对失常排泄的充分反省。

沧浪一苇

 ID:4066|2021/03/16 02:22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16

《食草家族》笔记三

为了把人的地位拉到禽兽的境地,我看到书的第三部分“生蹼的祖先们”说到玩弄小动物这件事,以玩弄小动物为开头,让我想起类似虐猫虐狗事件,这种事件确实非常残忍,我们是文明的人,怎么能犯这种不道德、恶心的行径呢?偏偏这种行径从没中断,丝毫不罕见,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禽兽,不要以为人当了几百年的文明人就很高尚,人还当了几百万年的禽兽呢。

文中描绘到:『儿子是个喜欢折磨小动物的怪孩子。他曾把小鸡抓住,摔死后,再用两只胖胖的小手扯着两条小鸡腿,用力一劈,小鸡就裂成两半。小鸡的五脏六腑流出来,热乎乎的腥味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他把大雨过后到地面上来呼吸新鲜空气的白脖蚯蚓抓住,用玻璃片切成碎段。白脖蚯蚓淌绿血。去年,老绵羊生了三只蓝眼睛、银卷毛的可爱羊羔,他看到羊羔就咯咯吱吱磨牙齿。我担心他发坏,时时注意防备,但终究还是被他钻了空子,把三只羊羔咬死了两只。他在进行上述的残酷行为时,脸上的神情是骇人的。我对他怀着敬畏。我们全家人都对这个不满三岁的漂亮男孩怀着深刻的敬畏。』

我记得看过中央台一个短的动物纪录片名为“小狮子的决心”,看一个小狮子是如何被逐步遗弃,在狮群庇护范围之外遭遇危险、虐待,后来又峰回路转的故事。这个片子里面可以看到所谓半大狮子是如何对待同类幼崽,玩心很大的半大狮子对小狮子直接就是一个咬喉,嘴巴使上一点点力恐怕小狮子气管就断了。我很少看到有类似直接表现这种不必要的残酷的纪录片,类似猫玩弄活的食物,类似狮子虐待同类,让我回忆起小时候撕扯昆虫大腿或者挤压虫子至吐血。

记得《辐射:新维加斯》有一个食人的组织,偏偏他们都是上流社会、衣冠楚楚的人,衣食无忧,或许这个部分也有对于人的残酷难以抹去,难以根除的这种思考,也让人想到《沉默的羔羊》里博学家与残酷杀手同为一体。

生蹼的祖先们这一部分的主旨在于所谓的“人都是不彻底的”,如果说彻底就是文明到了极致,那还真的不好想象到底是什么样,因为那都不是人了。好像有一种力量驱使我们文明,又有一种力量驱使我们保留自己的原始本能,两股劲扯住人。

又想到,莫言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于是我看到《食草家族》的章节编号都是第一梦第二梦第三梦这样的设计,像是更贴近了“魔幻”的内涵,是一个合理的设计。

沧浪一苇

 ID:4059|2021/03/14 10:4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14

《食草家族》笔记二

读完书的第一部分红蝗,留下一个基调,我的印象就是美与丑的极致纠缠,但是书里自己就总结了一下,比我想的要完整多了,书中说到:『总有一天,我要编导一部真正的戏剧,在这部剧里,梦幻与现实、科学与童话、上帝与魔鬼、爱情与卖淫、高贵与卑贱、美女与大便、过去与现在、金奖牌与避孕套……互相掺和、紧密团结、环环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如果还需要增加几对的话,我觉得他的文章中,人就如禽兽,禽兽也如人,故此会有禽兽和人,更有疯狂与清醒,残酷与爱。故事就激荡在这方方面面的冲突里,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读玫瑰玫瑰香气扑鼻部分,得到一个感受,那便是莫言对牲畜的观察都是非常细致的。我这种城市生活的人一辈子没见过几匹马,唯有《荒野大镖客:救赎2》里体会过马的细节,我本来认为,游戏内的马匹细节是十分充足的,但其实在小说里一体会,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这个细节,人去用梳子清理马的毛发,如果马它是渴求抚摸、渴求搓擦的,一旦碰着了梳子、扫帚,它会便舒服得弹蹄子。我从文中看出来了,瘦马、良马、骡、驴,均有自己的性情,均有个性,还有毛发光泽、老茧的部位、吃饭、叫、眼神、放屁拉屎都是不一样的。可能牲畜都是莫言文章里的重要配角,这种比重甚至不低于人。

另外我觉得,似乎任何一种气味都不能逃脱莫言的笔,文中我记得仅仅是马气味的描写就几乎覆盖了马出现的多数场景,诸如,马的长屁像军号一样悠长洪亮,一股腐草的味道扑鼻;马粪里有没消化的黄豆瓣,马粪里有一股炒黄豆的香气;马的汗酸味……这其实让我感到嗅觉虽不如视觉但依然是人体五感里非常重要的一环,故此可以成为小说文章里比重很大的一环。

沧浪一苇

 ID:4052|2021/03/13 11:2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13

玩《刺客信条:兄弟会》时看到游戏里可以购买的收藏画作大多是拉斐尔所画,其中有一副画是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也是拉斐尔的画,耶稣头上有一个牌子,写着INRI,我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便查到,这个牌子的意思是表明耶稣受刑时的身份,牌子是当时的罗马犹太行省总督彼拉多写的,文字意思即为耶稣,拿撒勒人,犹太人的君王。我记得耶稣确实是犹太人,但这个君王身份我还真不知道,据说在《圣经》约翰福音第18、19章里可以看到事情的经过,我看了之后发现,耶稣也没有明说自己是犹太人的王,只是彼拉多一直以为他是犹太人的王,犹太祭司看了这个标志牌也感觉不妥,要求彼拉多更改,彼拉多也没有更改。

我从《简明新全球史》里的第8章看到,耶稣的一些有关上帝统治的话是种对罗马统治者的威胁,罗马人畏惧耶稣周围热情的宗教信徒,也为了避免新一轮犹太人起义故此钉死耶稣。

看到这个所谓的新一轮犹太人起义,就说明有旧一轮的犹太人起义,由此我感觉犹太人的历史需要捋一下。我看到维基里说到,以色列大卫王定都耶路撒冷,他儿子建立第一圣殿,其后,犹太人的国家被巴比伦征服,第一圣殿被毁,大批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后来巴比伦被波斯征服,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修建第二圣殿,又等到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波斯,犹太人归了希腊人统治,因为希腊文化侵犯到了犹太人,所以他们起义,并在塞琉古帝国之下争取到了自治的权力,成为一个国,后来罗马征服了塞琉古,统治了犹太人。在大希律王统治下,犹太人第二圣殿得到大规模扩建,但其后因为犹太人反抗罗马的起义,耶路撒冷的第二圣殿被罗马人摧毁。

耶稣生活在罗马治下,我看旧一轮犹太人起义或许是指在塞琉古帝国统治之下的起义,而新一轮犹太人起义确实发生。据说罗马人在镇压起义中摧毁了第二圣殿,只留下一个西墙,此墙即为现在耶路撒冷的哭墙。罗马人将此战的战利品带回罗马,还建立了提图斯凯旋门庆祝。从提图斯凯旋门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战胜者举着从圣殿里获得的战利品,其中有个很明显的犹太灯台,在《刺客信条:兄弟会》里确实也可以看到提图斯凯旋门,但并不能看到正确的建模,只是一个光秃秃的凯旋门,也不知是不是为了照顾犹太人的感情。

沧浪一苇

 ID:4045|2021/03/12 06:3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12

《食草家族》笔记一

今天读了这本书的红蝗部分的前七章,我感觉到作者莫言的写作特色在于,往往以一种非常真实的视角描写污秽丑陋,甚至说是把美丑相互融合起来,像是相互交织着一样。这有点像佛教特别将美色比喻为红粉骷髅那样,但又感到有些不同。

昨天我看到《红楼梦》文中写到贾瑞在病榻之上照风月宝鉴,镜子里出现凤姐,之后又出现骷髅,贾瑞掩着骷髅不看,反反复复与镜中凤姐云雨,最后可能是被无常锁拿,丢了生命。这类描写的思想养料来源无疑来自佛教道教,佛教则是出于削弱男人对女色的欲望而秉持这样一种思想。镜中美女与骷髅乃是一个镜子的两面,这似乎还有些一体两面的道理。

但莫言的思路应该并非出于宗教,他是在一个有些自然主义的创作态度之上创作的,他会详细的将美里的丑描写出来,也会将丑里的美显露无疑,比如食草家族里人们拉的大便就美的像是进口香蕉,这种将丑抬升至美,将美揭露出丑的文字比比皆是。说到大便,莫言似乎从不放弃描写任何生物的任何大便、血、污秽处……

看到食草家族历史里因为近亲婚配导致人长出蹼,我不由得想到这个题材还挺有克苏鲁神话的味道。洛夫克拉夫特书写这一套神话,他的文字锉磨了人类理性探求宇宙这一概念。而我想莫言试图锉磨的是一种固有的、传统的审美观念,创造一种先锋的、自然主义的审美。

沧浪一苇

 ID:4041|2021/03/11 07:3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11

在1987《红楼梦》电视剧里看到一幕,是第十三集里薛宝钗在灯烛之下,解下红麝串,露出雪白臂膊,导致贾宝玉呆住的一幕,就在想这个场景里贾宝玉的呆滞是一种什么呆?看了红楼梦原文第二十八回,原文明确说是呆因为薛宝钗的妩媚风流,此刻贾宝玉的内心活动应该是在想,如果这是林妹妹的臂膊或许可以摸一摸,但面前的她是摸不得的。我认为应该有两种呆,一种是视线一刻不离臂膊的呆,一种是眼神空洞发散的呆。电视剧里采用了眼神空洞一动不动的呆,我认为这种呆滞之下的男人一定是陷入了性幻想,而且非常专心,因为我自己就有这种经验……如果是眼神一刻不离女子裸露肌肤部分的那种呆,也不是不合理,反而似乎也合理,男人确实经常会干这种事。我知道我也是在这方面有很强的压抑,一旦发现这种类似情况或者眼神的不礼貌就会很快躲闪掉。鲁迅的那一串排比确实非常经典啊,白臂膊、全裸体、生殖器、性交。

沧浪一苇

 ID:4035|2021/03/10 07:4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10

看了一本音乐史《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说到1991到1995年属于内地乐坛全盛时期,1996到1999属于疲软期,韩流趁机袭来。新世纪音乐界的变化因素主要在于IT业勃兴、中国加入WTO变的国际化、同一首歌栏目的设立,值得注意的是,超级女声使得音乐平民化、手机铃声创造了新的盈利点、港台巨星掀起偶像崇拜狂潮、网络爆红歌曲流传似病毒等等,诸多的因素塑造了音乐界。

至于为什么90年代要分两半,一半是踏入全盛,一半是进入疲软期,我还得仔细想想。我知道全盛时的摇滚乐里思想性很深,思想触角深入社会生活,全盛时的中国流行乐的原创力量何其强大,但1995年之后的各音乐流派均有颓势,为什么大唱片公司的人才产生流失,我估计因为当时的下海潮正在兴起,引发人才创业。当时中国还有很强的国际化趋势,故此我想中国音乐界也必有来自外国的强力竞争对手。这两点是不是疲软的原因,我还不能下结论。

这本书我没看到关于广播电视传播90年代流行音乐的详细历史,但里面提及了青歌赛加入通俗唱法、同一首歌节目设立,可以说明一个大趋势,我还挺想知道广播对于音乐的传播是怎样的。至于同一首歌和青歌赛的逐渐衰颓是不是等于说电视对于音乐界影响力的衰颓,我倾向于是肯定的,电视不行了,各种方面它都开始失语了。

如果以汪峰、许巍、周杰伦为新世纪头十年的音乐偶像典型例子,以崔健、黑豹、毛宁为90年代内地音乐全盛时期的音乐偶像典型例子,就可以看出来世代的差别,商业包装的思想、方法论早已先进了许多倍,但音乐的文化思想性开始不够了,现如今个人情感题材占据绝对的主力,流行乐的今日基本可以与娱乐、消费挂钩,而曾经并非如此。

沧浪一苇

 ID:4028|2021/03/09 05:04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09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第一部分第二章的论点是说,观察诸如哥白尼、培根、伽利略、笛卡尔的活动年代,他们无不是在印刷术之后的百年内将现代科学奠基,这些印刷术印刷的东西消除了手抄的某些大弊端,使得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大大增加,简而言之,所谓的文化人终于诞生了,一下子改变了中世纪的年长年幼皆不识字这一特点,儿童一下子从文化水平层面被留到了身后,所以儿童与成人的差别逐步凸显,儿童概念逐步诞生。儿童要通过印刷物的洗礼,才能踏入成年。

而他又在第二部分第六章里说到『电视是一种敞开大门的技术,不存在物质、经济、认知和想象力上的种种约束。6岁的儿童和60岁的成年人具备同等的资格来感受电视所提供的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是完美无缺的平等主义的传播媒介,胜过口语传播……这种状况最明显的结果是,它排除了世俗知识的排他性,因此,也排除了儿童和成人之间一个根本的不同。』

我想我们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了,因此分析电视的理论不妨就套用于现代儿童与成人使用智能手机。我不妨就延续波兹曼的思路,可以认定智能手机可以非常强力的消除儿童与成人的界限。

我也感到,儿童与成人理解视频或电视节目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尽管电视面前大家都平等,但是具有深刻内涵的视频画面并不一定会让全部观众都理解,看懂深邃和深度的内容是需要文化水平、理论知识的。许多有责任心的人都对成年人童稚化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但我想,这件事情还得再想想再看看。

看到一篇关于中国电视的文章,引发我关于中国电视与中国视频网站的联想,名为“会诊中国电视——关于中国电视现状及问题的对话”,这篇文章写在2004年,正值SARS、伊拉克战争过后,据说所有电视台都意识到了新闻对于一个电视台究竟有多么重要,地方台开始努力将新闻本土化地域化,中央台开始搞大动作,开新闻频道。谈到电视要争取“必视”,而不是“可视”,所谓的必视就是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在一个巨大的新闻场效应之下观众必须去关注某新闻,必视就来了,而可视便是有非常良好的观看体验。为了必视,可以放弃可视。

又谈到中国传统传媒具有一种非常高高在上的哲学观,总是传者本位,忽略受众、市场、客体,却有一个极端是反例,便是湖南卫视,一切讲媚俗娱乐化,是以市场为主体,对此而言的另一个极端,我想便是中国电视业的老大中央台了。

接下来又谈到一个问题,是收视率和节目贵族化,所谓的贵族节目便是高高在上的文化类节目,讲人文关怀,我觉得就是读书、读诗、讲座什么的,这是一个好东西,但不符合电视传播规律,慢慢就会被收视率所牵绊,淘汰掉。

我感到这个文章的对话里有一个特点,他们谈对象总是一对一对的概念出现,可视/必视、传者本位/市场本位、贵族节目/收视率,可以见得,这是一对对的矛盾,电视行业就挣扎在这矛盾之中,他们苦思冥想的,无非就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找一个度量。我看出来了,电视业必然滑向必视、市场本位、收视率这三者,这好像就是写在电视基因里的。

在文章里,有一个电视逐渐失语这个问题的讨论,我可以看出来电视业早晚有一天会凉透,就是有过度的失语这个原因。文章提到,2003年的中国诞生了所谓的公共声音,就是在网络里,在此之前,公共领域长期失语,中央台的一些民生节目扮演了这个公共声音的角色。焦点访谈越来越萎缩,为什么?因为没有竞争,没有良性竞争的环境。

回到成年人童稚化的问题上,我想电视行业几十年间变迁留下的经验和视频网站鲜明的特点都说明,追求必视,或者说把用户使劲留在APP上,是绝对的首要任务,市场本位是绝对的思想纲领,收视率、点击率之类的指标是一套完整的考核理论,此三位如同一体,联手塑造了如今的时代特点,使得认真阅读这种行为的逐渐式微,当然,深刻的文字、深刻的理论还远没有到被判死刑的地步,但危机确实是存在的,滑向美丽新世界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沧浪一苇

 ID:4022|2021/03/08 11:3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08

在《中国神话通论》这本书里发现一个苗、瑶少数民族版本的女娲兄妹神话,说到『兄妹的父亲因争财产和天上他的兄弟雷公结怨,雷公前来报仇,被捉住,囚禁在铁笼里。父亲上街买盐,准备腌吃雷公,嘱兄妹好生看守雷公,不许给他水喝。兄妹可怜雷公,给口渴讨水的雷公喝了一点水。雷公得水,忽然轰开铁笼,从笼中飞出。临去,拔牙赠予伏羲兄妹,嘱咐他们赶快种入土中,如遇灾难,可逃入所结果实中躲避。父亲回来,发现雷公已逃,赶紧打造铁船。

伏羲兄妹也试将雷公所赠牙种入土,顷刻发芽开花结果,长成一个大葫芦。雷公报仇,发洪水淹灭世间,父亲乘铁船直撞天门,天门不开,洪水退去。父亲和铁船从高空跌落,登时粉身碎骨。伏羲兄妹入葫芦避水,洪水退后,兄妹得以不死。那时世上人全因洪水而淹毙,他俩是人类中仅存的孑遗。他们常攀登天梯,到天庭游玩,因为其时天和地本相距不远。时光荏苒,他们都已长大成人,哥哥便要和妹妹结婚。妹妹起初不肯,经哥哥再三恳求,便答应绕树追赶,能追上便和哥哥结婚。于是围绕着一棵大树,兄妹追赶起来。追了许久,总追不到。哥哥心生一计,忽然转身而走,妹妹便落入哥哥的怀抱。于是二人结婚,成了夫妇。

不久,女的产下一个肉球。夫妇觉得奇怪,便将肉球切碎,用纸包裹起来。带着肉球碎块,仍然攀登天梯,去天庭游玩。刚升到半空,一阵大风吹来,纸包破裂,细碎的肉块散落到大地上,都变作了人。落到树叶上的,便姓叶,落在木头上的,便姓木,不论落在什么地方,便拿那个地方东西的名称来当作姓氏。从此世界上又有了人类,伏羲夫妇便成了再造人类的始祖。』

我一看这不有点像诺亚方舟吗?又感觉这样一个神话比泥造人要好一点,故事里还有大洪水之后近亲、血亲在灾后的婚配,说明他们是洪水遗民,并非开天辟地头一对。

假如人们被病毒或什么别的东西击败,几近全灭,少数遗民进行繁衍,西方文明的精神世界或许有可能会进入《莱博维茨的赞歌》类似的那种宗教信仰里,但中国的版本大概可能会进入这样一种不同的信仰世界,比如就会口口相传这种女娲神话类似的东西,因为中国人向来是崇敬先祖的,所以中国人在灾后崇敬的有可能就是灾难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