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5558|2021/08/21 12:04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21

《忧郁的热带》笔记五

书中最后一章说到,人类为了免受死者和巫术带来的焦虑,依次创发了三大宗教,作者在这一章对这三教进行了一些剖析。作者认为他一来到伊斯兰教的世界就深感不安,因为伊斯兰教即东方的西方,这意味着伊斯兰教与法国以及西方具有了太深的渊源,『伊斯兰教徒与法国人都具有同样的书卷气,同样的乌托邦理想主义精神,也都同样固执地相信,只要能在纸上把问题解决,即等于已经消除问题了。』

作者因此不能轻易原谅伊斯兰教,因为伊斯兰教带去的习性就是在一层法律的与拘泥形式的理性主义之掩护下,便认为可以把世界与社会描绘成其中所有问题都可经由逻辑诡辩加以解决。

伊斯兰教把女人罩起来,男人把女人世界转变成一个个封闭的个体,伊斯兰教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宁静,这是一种对隔离原则的强烈依赖,一边把女人隔离出社会生活之外,一边把不信者隔离出精神共同体之外。佛教则是完全相反,佛教把宁静看做是一种融合,是男性与女性融合,与全人类的融合,这是一种接纳与融合的心态,与隔离恰恰相反,他们同时把神性表现成一种无性、阴性的面貌。

作者认为,伊斯兰教已经是宗教领域的最高发展,这种最高深深让信徒引以为傲,但是这也使它成为三大宗教里最为令人不安的。基督教圣人与伊斯兰教先知同样都不是神,都是人,但他们一个节欲,一个强欲,前者不强调男性化,后者极端强调男性化,这已经从某种程度上看出,基督教处于伊斯兰教阳性与佛教阴性的中间点。我认为,作者在文中还想表达的观点就是,基督教文明因为地理与历史的因素,命定这要朝伊斯兰教的这种方向发展,他表达到,由于伊斯兰教出现在基督教与佛教中间,这使得基督教文明与佛教文明都染上了伊斯兰化,我认为,尤其是与伊斯兰文明互动频繁的基督教文明,他们深深的感染了圣战这种习性。西方世界由于积极参与圣战,因此变的伊斯兰化。

书中对此进行了假设,基督教文明在历史里如果与佛教文明直接接壤,双方应该会进行一种深深的相互渗透,而非圣战,从而使得西方世界保留下一种阴性气质、女性气质,进而世界历史将大大改观。但事实上,伊斯兰教文明使得基督教文明失去阴性气质。

沧浪一苇

 ID:5554|2021/08/19 11:5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9

《忧郁的热带》笔记四

一个人类学家的成长一章可以看出作者列维-斯特劳斯从其他领域得到的几个启发,首先是弗洛伊德与地质学的相似性,他认为,地质学是将物质空间的东西分析研判出它诞生的时间,但面对的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表面现象,必须心灵很细腻才能有所发现,找到的秩序,既不能是权宜的,也不能总说是偶然的,与弗洛伊德理论类似,弗洛伊德是分析心理这个空间上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分析出复杂的成因。两者一个是排序物质空间的事情,一个是排序心理空间的事情,且这个探究过程犹如解谜。

而马克思与地质学、弗洛伊德的联系被作者认为是很大的,尤其是他提到《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给他很大启发,作者意识到,三者都是将事实化约成理论的过程,面对复杂又不好捉摸的表面现象、感觉材料,我们需要建造模型,依据模型分析事实,往往没有模型的情况就是按直觉分析,按经验判断,但有模型后得到的分析研判往往会异于直觉与经验,可能也就是说它们常常反直觉。不管是马克思、弗洛伊德、地质学都有这个特点,即在复杂表象中抽丝剥茧建立理论模型,排序事情的时间理顺事情的规律。

作者认为,马克思与心理分析研究了社会及个人,地质学研究了物质世界,人类学正是处于社会学与物质世界之间的东西,涉及的是地质历史与人类历史,人类的存在以及变化,正是由于地质、环境上的转变。漫长的时间里,人类几乎有着无穷无尽的习俗、礼仪、制度,还不断变迁着,大多数化为了乌有,而且很多是正在化为乌有。

对于人类学家的忧郁,作者是这样分析的:『人类学家自己是人类的一分子,可是他想从一个非常高远的观点去研究和评断人类,那个观点必须高远到使他可以忽视一个个别社会、个别文明的特殊情境的程度。他生活与工作的情境,使他不得不远离自己的社群一段又一段长久的时间;由于曾经经历过如此全面性、如此突然的环境改变,使他染上一种长久不愈的无根性;最后,他没有办法在任何地方觉得适得其所;置身家乡,他在心理上已成为残废。』同时我认为,人类学面对的往往是极度的惨淡,从文明社会出发,再从原始部落回到文明社会进行报告,两个方向的过程都是被作者形容为惨淡,但他还是认为,人类学如同数学一样,是对少数人进行的真正召唤。

沧浪一苇

 ID:5549|2021/08/18 10:1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8

《忧郁的热带》笔记三

在书的第四部,我读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思考。看地图和坐飞机鸟瞰的时候,总会发现两种类型的线,一种是直线,一种是曲线,以此构成两种结构,一种是大面积的几何结构,一种是依附自然地势的曲折结构。世界地图也是有这种现象,美洲之类新世界的边界构成往往存在直线,而旧世界的边界往往是曲折的。城市道路和农村道路也有这种对比,新世界城市与旧世界城市也有这种对比。

我觉得直线和几何结构意味着对自然的态度,越是几何越是表明人对自然的支配地位,越是几何越表明对自然地势的否定和对人脑规划的肯定。

第二个思考,自由是什么?作者对比观察了亚洲美洲后认为,自由乃是根据每平方米人口密度这种客观数值决定的一种思维,自由并非完全一个哲学思辨成果,自由是一个个体与他能够享用多少空间资源的客观关系带来的思维产物。由此可以发散的思考,为什么东西方存在许多误解,存在许多对词汇的错位理解,皆有其现实的理由。在一些能够轻松生存的地方,人均掌握资源多,他们往往会对其他地区产生许多误解、蔑视、轻视,被掩盖的事情往往是人均资源的丰富度。

沧浪一苇

 ID:5547|2021/08/17 10:4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7

《忧郁的热带》笔记二

如果看美洲在世界历史里的遭遇,我觉得基本上可以说是先被攫取一波黄的、白的,再被攫取一波黄的、白的、黑的,先被攫取的是黄金、白银,后来就是香蕉、白糖、咖啡豆。后面的生产比前面的生产的残忍程度有增无减,资本主义与殖民主义的扩张就是这样的。

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列维-斯特劳斯对原始森林的感性认知就在于树木树叶形状的怪异与颜色的怪异,穿越回归线一章里说,树叶颜色的绿色调像是矿物质的绿色,叶子像是金属切割的,它们对时间的考验充满了自信。旧世界对森林与自然的关系往往是小心翼翼、予取予求的,新世界对自然的关系通常都是暴虐的,就算农业也是一种巧取豪夺。比如新世界的蔗糖生产,奴隶就像是一种薪柴,那种蔗糖生产都好像带着血。与此相比,我觉得中国农业向来是有服侍土地的习惯。19世纪中叶,美洲的矿区枯竭了,矿工们便转变身份,开始纵火,从事农业,由此,农业的生产就也延续了矿业的这种特性,把一块地攫取殆尽,就奔向下一块地。

与此类似的就是美洲的城市,可以看出作者看透了美洲城市的一种普遍规律,圣保罗市一章里说到,欧洲城市一般都是越老越好,我觉得这就像是酒,越陈越香。美洲由于独特的建城方式导致了美洲城市看着很有可能都是崭新的,作者认为这就像是俗丽的游乐场,一旦游乐场没人来了,上面锈迹斑斑,新的身体与苍老的外表一旦诡异的叠加,就有一股非常不健康的感觉。因此美洲的城市被总结的结论是,时间只能给它带来衰败,就像一瓶饮料过了保质期,只有一个腐败的结局。

沧浪一苇

 ID:5542|2021/08/15 09:4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5

《忧郁的热带》笔记一

乍一看这本书和游记差不多,不过据我看的第一部的内容来说,作者列维-斯特劳斯十分强烈的反感探险活动与游记,这不是一种个人好恶,而是站在人类学和反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上。

人类学完全是探险活动的反面,对于人类学来说无足轻重的事情,就是克服重重困难与风险,拍吸引人的照片,记录怪异事件、异域情调以娱乐文明世界的猎奇观众,这些对于探险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探险后出书必不可少的。对于探险来说,认认真真花几天、几月来探求一个部落的婚姻制度完全没有必要,但对于人类学家来说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像是任何一本原始森林、青藏高原、非洲等等地区的旅游书籍、影集,全都必须要吸引人的眼球才行,对于其中的风土人情一般情况下都是草草略写,写的东西在人类学家眼里看来丝毫没有价值,基本上很多都是未经严格考据的胡言乱语,很多看这类书籍读者的评断能力也很差,丝毫意识不到其错误,并且还会煞有其事的认为自己从中领悟了什么。无疑,探险已成为一种生意。而人类学家只会认为探险是人类学工作过程中的一项障碍。

对于冒险、探险行为,列维-斯特劳斯的分析是这样的,我感觉他认为不同文明里青春期的少年都具有相似的激情,往往青春期的年轻人会对身处的社会感到乏味,乏味于社会的规范、道德,渴望进入平常这种秩序的边缘以及外界,他们会希望去旅游、去别的地方感受新鲜,比如异国情调。

这一类冒险行动既不是在追求有什么科学上的新发现,也不是特别具有美学意义,人类学家以相同的眼光看待这两种人进行的冒险,一种是文明世界的人进行的冒险,他们最后还拍照、出书,一种是美洲原始部落的青少年进行的冒险,他们不会拍照、出书。我认为这一观点确实犀利,把文明的欧洲人与原始的美洲土著相提并论,强调他们习性类似,这就已经十分与欧洲中心论、西方中心论针锋相对了,毕竟自地理大发现以来,资本主义的开拓史就是“文明”的人类践踏“低贱”人类生命的历史。

在第一部里,我看到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我们伟大的西方文明创造这么多我们现在正享受的神奇事物,但在创造出这些神奇事物的同时,也免不了制造出相应的病象出来。西方世界最有名的成就是它所显现出来的秩序与协调,在其中孕育着一些前所未见的复杂结构,但为了这个秩序与和谐,却不得不排泄出一大堆有毒的副产品,目前正在污染毒害整个地球。我们在世界各地旅行,最先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的垃圾,丢掷在人类的颜面上。』

关于为了维持西方资本主义内部的秩序与和谐不得不排泄出一大堆有毒的副产品这个观点,我认为这个副产品指的不只是指垃圾这么简单,多半指的是对非西方人、非文明人进行的肆意压榨、践踏,发展总是要有原始积累,总是要有转嫁代价的过程,而非西方人、非文明人就在世界历史充当了被利用、被转嫁代价的一方。

沧浪一苇

 ID:5534|2021/08/14 01:29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4

《启蒙辩证法》笔记七

我从文章“启蒙与神话纠缠的内在逻辑——从福柯的视角再看《启蒙辩证法》”里发现了一些观点补充了很多与启蒙有关的微观视角,据说福柯的理论,就是揭示不同历史阶段里话语、权力、知识三者的关系,福柯对疯癫、疾病、犯罪、性几条线进行了谱系学的考察,相比于《启蒙辩证法》的考察属于微观的考察。

福柯分析在古希腊时期,话语代表着权威行驶着向大众宣告真理的权力。但在公元6世纪后,伴随着真理话语不再由外在的权威给出,即真理开始不再受限于被谁所说,而是开始遵从于逻辑正确性与内容科学性。而话语与权力间的直接关系也发生了改变,转而使得权力同知识联系在一起。

福柯《疯癫与文明》就是揭示权力通过话语实现,权力与知识在历史里是怎么不断联系起来的。福柯《规训与惩罚》揭示权力生产知识,知识为权力辩护。总之,权力、话语、知识三者在历史发展的过程里不断的开辟新场域,不断变化的交织成严密的网络,以至于形成现在正在这样的隐秘又无处不在的控制网络,现代科学权威如同法典一样让人们敬畏,人对社会规矩、制度、知识浑然接受并习以为常的遵守。我认为这与《启蒙辩证法》达到了殊途同归,只不过福柯使用了更微观细致的视角,还理解了权力、话语、知识三者的变迁史,这是《启蒙辩证法》宏观视角里缺失的。

权力与知识,我记得在《启蒙辩证法》里也得到了一些揭示,因为书中注意到分析培根,培根说权力与知识是同义词。知识与权力很早就开始共谋了,所谋的就是对自然进行把握。神话本身也是一种知识,我觉得神话比较类似于权力与知识交织的一种原始形态,尽管现如今权力、知识、话语已经交织成新的网络,但《启蒙辩证法》启发人的主要内容就是,神话的思维到现在阴魂不散。我记得人类学里面列维-斯特劳斯也研究神话,也许他们之间又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沧浪一苇

 ID:5528|2021/08/12 10:14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2

《启蒙辩证法》笔记六

读“附论2:朱莉埃特或启蒙与道德”这一部分时我参考了文章『神话的启蒙与启蒙的神话——关于一部“哲学断片”的若干断想』,感觉大致理解了其思路。至于涉及到的萨德作品《朱莉埃特》我没找到中文翻译的出版物,但其实还是读到了它的姐妹篇《朱斯蒂娜》,在一本名叫《情之罪:萨德文集》的书里,从这书里我看到,萨德作品就是对照着写了两个姐妹的故事,朱莉埃特是作恶多端的女子,道德相当败坏,朱斯蒂娜则是命运坎坷的贞洁女子。

文章说到,在康德的实践哲学中,道德决断讲究意志自律,在《启蒙辩证法》作者霍克海默、阿多诺眼中,它被视为一种工具理性对自我的全面操控,在康德式德性要求中,自我控制完全战胜了人的情感与偏好,纯粹的善良意志本身已经不存在任何热情、冲动、憎恶、迟疑、兴奋或懊悔等非理性的东西;冷漠成为德性的必要前提。人们只有无动于衷、心平气和、无私无欲、残酷冷静,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因此,霍克海默、阿多诺将这种冷漠主义的道德决断、意志自律与朱莉埃特所竭力鼓吹的罪犯的自我律令相关联,朱莉埃特认为,老道的罪犯同样需要一种麻木不仁的感觉,需要一种尽可能排除内心干扰的状态作恶,它们实际上是一样的,也就是康德等于萨德。

康德式道德实践的这种意志自律类似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这是尼采所揭示的,这种实践中排除了冲动与热情,必然带有巨大的强制、严重的屈从、挫抑,甚至包含着痛苦,对于这一切,康德一贯把这些因素看作是道德提高和人性升华的必要代价,而且这一代价是我们自己理性的立法所加之于自身的。我认为,启蒙因此与基督教以及古老的禁欲主义存在这样一层血缘关系。

众所周知,萨德是一个喜欢性虐待的人,他即SM里的S的词源,据文章揭示,萨德对于性倒错的筹划等同于康德对道德的筹划,因为拷打、折磨、羞辱这一切皆是对性行为的一种理性设计、理性构想,齐泽克认为这种性行为的体制化、知性化让它可以与计划完备的体育竞赛相媲美,康德对道德的自律要求以及对道德的理性构想与之确实是非常类似,性虐待是一种病态的满足,道德自律未必不是一种病态的满足。

书中还提到萨德《索多玛120天》建立的放荡的组织架构与早期资产阶级组织,即神秘的共济会组织架构也是十分类似,组织架构这种东西体现了启蒙为人们注入了一种系统筹划的观念,实际上就是强调按照理性筹划的架构来活动比活动还要重要。

书中的这一些涉及萨德的内容还是在揭示启蒙召唤的理性是工具理性,以及启蒙的本质。

沧浪一苇

 ID:5522|2021/08/10 10:0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0

《启蒙辩证法》笔记五

对于《奥德赛》一书的很多细节,我从“附论1:奥德修斯或神话与启蒙”里看到了很有意思的解释。我认为,整体上看,奥德修斯代表了一种高贵,这种自认为的高贵是和启蒙有关的,这种高贵是针对野蛮时代而言的,《奥德赛》第九卷是集中反映这种思路的地方。

原始部族的习惯是吃花,这不是荷马信口雌黄,因为食用花朵正是人类在系统的狩猎、农耕、畜牧之前做的事情,其实就是采集,人们现在依然偶尔食用花朵,将花朵作为食材,比如吃玫瑰以及玫瑰的加工产品,谁曾想到,这就是以味觉的方式回归最古老的幸福。而奥德修斯将沉迷这种幸福的水手同伴全都拖回了船,其实就是站在高傲的角度否定了这种生活方式。此后的下一站,就是独眼巨人的地盘,在此地,奥德修斯被困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的洞穴后以诡计逃生,总体上,独眼巨人们处于一种狩猎与畜牧的野蛮部落时代,奥德修斯对这种状态仍旧是高傲的态度,荷马不仅对采集部族进行了贬低,也对粗放的畜牧、农耕且没有法律的野蛮部族进行了贬低。

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的父亲是波塞冬,而波塞冬是宙斯的哥哥,相比万能天神宙斯,波塞冬要老一些,奥德修斯信仰的是宙斯,总是与奥德修斯敌对的是波塞冬,总之波塞冬代表了旧信仰旧时代。这可能也是一种自认高贵的体现。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这种类型的角色经常在启蒙时期的给儿童听的传奇故事里出现,充当邪恶角色与妖魔,这就是文明将野蛮原始描绘为邪恶。

我认为读《鲁滨逊漂流记》将得到同样的感觉,因为鲁滨逊也没少接触原始部落。书中对鲁滨逊的解读也是很有意思的,鲁滨逊,奥德修斯,都是西方资产阶级主体,他们的经历都有驾船海上冒险的情节,他们都冒着风险寻求财富,他们都惶恐于孤身一人,也非常想要自立自足,自我持存,尤其是鲁滨逊,他的行为无时不刻不体现着资产阶级行为原则,鲁滨逊将沉船上的物资打捞,其实这就是资产阶级积累原始资本非常好的体现,原始资本如果是这样打捞来的,将比自己拼搏出原始资本要快的多。奥德修斯活了下来,这是因为奥德修斯贯彻了资产阶级市民的本性,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是要么欺诈要么失败,奥德修斯选择欺诈就是选择了理性。我认为,鲁滨逊和奥德修斯都体现出总是伴随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发展的就是“孤独”,那些曾经火爆的荒野求生节目,它们的诞生与广泛传播并不是偶然,这是一种根植于现代人、资产阶级本性的一种性格,其内容就是在孤独中渴望自立自足,时常假设自己游离于文明以外仍旧能生存。

我觉得这个思路也可以很好的回答一些问题,明明工人农民劳动生产的产品使社会上的所有人生存,但是为什么他们的存在感在资本主义环境下相对的低,为什么现代主体常常有极度的孤独空虚感。

沧浪一苇

 ID:5515|2021/08/09 08:4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09

《启蒙辩证法》笔记四

参考文章『《启蒙辩证法》的主题:“自我”还是“和解”』,我基本理解了《启蒙辩证法》“附论1:奥德修斯或神话与启蒙”里的论点。我可以认为奥德修斯这个主体和现代主体、现代资产阶级主体之间具有一种“血缘关系”。

相比于尼采判定苏格拉底为理性主义起始点,《启蒙辩证法》又将这个起始点向前推到了好长一段时间,从这一点上看,尼采一定是重要的灵感源泉,而书中也确实称尼采为少数认识到启蒙辩证法的思想家。

书中将奥德修斯和鲁滨逊相提并论的原因,就是因为现代主体的原型就是这俩,越现代越是强调自我持存,现代主体的普遍品质便是倾向于自立自足,希望能少考虑、不考虑任何他者,也不依赖神或自然,这就是启蒙的影响。我认为这可能也是个人主义的来源。鲁滨逊是一个特别典型的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主体原型,而奥德修斯则是一个很古典的西方资产阶级主体。在《奥德赛》这样一个人神共存的世界里,奥德修斯聪明、智慧、狡诈、有谋略等品质被放大,神的因素被缩小,文章说到,《奥德赛》处于一个转换期,是由人依赖神转换到人依赖自己的过渡阶段,而现代资产阶级主体是纯粹依赖内在的理性谋划,依赖自己,这是古今之别。

其实面对海妖塞壬的歌声,奥德修斯如果选择驾船绕过去便是真正完全的理性,但是奥德修斯选择的是绑住自己,尽情的欣赏歌声,而把水手的耳朵全拿蜡塞住,这也说明,奥德修斯与自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一半顺应一半超脱,这是一种带有一定量理性的狡诈。

我感觉奥德修斯式主体与现代主体虽有相似和继承关系,但是实际差别也存在,文章提到,奥德修斯是一个狂放的人,肆意宣泄情绪,肆意抒发内心感受,而现代资产阶级主体相对来说情绪宣泄并不猛烈。我认为现代人进入社会就很有可能会向“喜怒不形于色”这种程度去靠拢。

另外,奥德修斯是一个与他人毫无平等可能性的主体,反观启蒙运动带来的思想就是平等,而且称“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奥德修斯是一个相当无法无天的人,对待他人皆是利用的态度,丝毫没有“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这种思想。西方资产阶级主体虽受到启蒙,却常常在近代历史里看到西方总是暴力欺压、压榨落后国家的人,还有非西方人,还总会认为他们不是主体,常常歧视他们没有主体的权利。

文章认为,《启蒙辩证法》的一个主题便是借着奥德修斯这样一种孤傲的主体,去解说这种现代这种独立自存式主体的问题,这种主体倾轧他者、十分冷酷、内心非常虚无。尼采认为人越弱小,才越是想象存在一种无所不能者,其实只有上帝才能不依赖于其他存在而独立存在。现代主体希望不依赖他者,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实践起来也会出现一些极端之人,如杀人如麻之辈,像希特勒。人类经历了几千年发展,虽说能力有所提升,但是人们尚无可能独立自存,因此,人必须与他人和解,与自然和解,平等主体之间必须相互尊重。我感到,尼采会认为人应该实现骆驼-狮子-婴儿的逐步转变,马克思则会认为人在社会之中应该相互成全。

沧浪一苇

 ID:5509|2021/08/08 02:2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08

《启蒙辩证法》笔记三

关于启蒙就是倒退回野蛮,看过书和文章后我认为可以说是两个方面趋向了野蛮,一个是外在一个是内在。随着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加深,自牛顿、伽利略起,人实现了对自然的祛魅、去神秘化,于是开始肆意的从自然攫取,攫取过程用野蛮形容最为恰当,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的野蛮支配,我认为我们如今所得到的也是自然对人类的野蛮报复。这是启蒙倒退回野蛮的第一个方面。

另外,启蒙还背弃了关于人的解放与幸福的承诺,反而加深了主体的异化,自从人们进入工业社会,从工作上来说,人们被强迫着适应资本主义分工,被迫按照适应技术装置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灵魂与肉体,从事异化劳动;从商品社会、消费社会的角度看,商品拜物教已然借助着资本主义扩散至社会的方方面面。这里的野蛮是指,相比于君主专制与封建时期的野蛮,此时的野蛮是精巧+野蛮,人的内在世界被彻底征服、控制、算计了,这种野蛮更加恐怖。这是启蒙倒退回野蛮的第二个方面。于是从生产与生活两个角度,启蒙回到了野蛮。

《启蒙辩证法》“启蒙的概念”一章和“附论1:奥德修斯或神话与启蒙”都用大量的篇幅阐释《奥德赛》第十二卷的一个情节,因为这个情节特别能隐喻现在我们的社会,具体这个情节就是奥德修斯在遭遇海妖塞壬之前听说她们会迷惑所有行人,要是有人冒昧地靠近她们,聆听塞壬们的优美歌声,他便永远不可能返回家园,因为塞壬们会用嘹亮的歌声把人迷惑,如果要从那里航过,需把蜂蜡揉软,塞住同伴水手们的耳朵,不让他们任何人听见歌声,自己如果想听歌唱,可叫同伴们让你站立,把手脚绑在桅杆上,这样便可聆听欣赏塞壬们的歌声,如果你恳求同伴将你松绑,同伴要更牢固地用绳索把你绑紧。

奥德修斯被分析为一个有产者、资产阶级、统治者,同行的水手被分析为劳动者、无产者、被统治者。

书中明确的说到,社会的这一整套生产系统的机构越是复杂和精致,身体的感受便愈加贫乏,劳动者越是一个不起眼的螺丝钉,现代劳动者感受到的贫乏,就相当于奥德修斯的同行水手被堵住的耳朵。

按黑格尔主奴辩证法来看,主人是奥德修斯,奴是同行水手,主不事生产,奴负责生产,奥德修斯不去划桨而是水手去划桨,不仅如此,奥德修斯还享受着歌声,水手与劳动对象靠得很近,却耳不能闻,感官收到了蜡的阻塞。如同主奴关系,奴/水手收到了肉体与感官的双重奴役,而主/奥德修斯却截然相反。

这整体便是一个隐喻,隐喻了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安逸,而统治则以更加沉稳的压榨手段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无产者们/被统治者/水手们从来就不比沉稳老成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奥德修斯拥有更多的优越条件,他们往往是逆来顺受,眼花耳聋,社会的过度成熟,恰恰靠的就是被统治者的不成熟。水手们被蜡塞住耳朵,努力划桨,恰似现代工厂的工人,是现实社会的诸多因素迫使他们墨守成规、麻木不仁,劳动者、无产者的软弱不只是统治的需求,也是工业社会的一种合乎逻辑的结果。我想,这些做法何以被认为是倒退回野蛮呢,原因也许就是这种做法异化了人并把人变成单纯的功能,我认为这应该是康德不想见到的结果,也是工业为人们创造福祉这一初衷的背离。

沧浪一苇

 ID:5504|2021/08/07 12:1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07

《启蒙辩证法》笔记二

启蒙的概念一章陈述数学与数字时,表明数字是启蒙精神的准则,这种精神从柏拉图、毕达哥拉斯时代即已出现,柏拉图曾在后期著作将理念等同于数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培根坚持认为有一种基础科学统摄所有研究的领域;启蒙运动时期,一切不能还原为数字的东西或者不能还原为“太一”的东西仿佛都成了幻象;到了近代实证主义兴起之时,一切不能还原为数字的东西都将被划归虚构的领域。书中总结,那些宣扬同一性的,从巴门尼德到罗素,皆是一路人。这进一步证明了启蒙的缘起。

启蒙为人们祛除蒙昧,数字的功劳是相当巨大的,同样,书中表明,数字为资本主义也祛除蒙昧,数字是启蒙精神准则的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正义、资产阶级正义的准则。我认为,尤其是一个数字最为耀眼,那就是GDP。

曾在一本叫做《增长的错觉》的书中看过GDP的起源历史,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美国大萧条之后进行了GDP调研,以数字的形式证明了大萧条使美国经济缩水一半。但是库兹涅茨认为统计结果仅仅是一些估值,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几乎不可能仅靠这些估值来体现,库兹涅茨毕生追寻的是一种能够改善国家福利的措施,而非对一个国家所有人类活动所产生价值的简单求和,他看不惯一切非法活动、对社会有害的活动,在统计上,他意欲禁止这些东西出现在GDP里,但是后来人们对他的方法论做了几次重大改进,而这些改进最终违背了库兹涅茨的初衷。时至今日,GDP对于烟草、盗窃销赃、军火、娼妓、贩毒等等经济活动的态度与其他经济活动的态度别无二致。这就是数字与资本主义正义之间的关系。

当经济统计数字绑定了官员的仕途,当经济统计数字绑定了政党的命运,整个社会都会围绕着数字运转,例如GDP。家务活动不能为GDP做贡献,照顾家人也是完全没有收入支出的;母乳喂养不能为GDP做贡献,而奶粉喂养则可以增加GDP;药物滥用比药物合理使用更能增加GDP;烟草销售和吸烟致肺癌的治疗所贡献的GDP对我们的经济十分重要,以至于我们不能抛弃它;战争与售卖军火、贩毒、娼妓对于GDP都是有益的,浪费各种东西对于贡献GDP更是十分有益。至于志愿活动、义务劳动,做这些事情并不对经济数据是好事。于是精美商品包围了人们,人们也被勾引出大肆消费的欲望,这才是彻底贯彻了资本主义的正义。。

《增长的错觉》提到,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增长震撼了全世界,但是现在已经破灭,由日本GDP的视角看日本,似乎会感觉这个国家正在逐渐的衰败,但日本相比英美法等国来说,失业率低,物价稳定,社区里犯罪率不高,人们几乎不吸毒,预期寿命位居世界前列,另外人们还不成批上街抗议,总体上来说还算幸福,由此可见,经济学数据这个棱镜呈现的世界可能是扭曲的。数字理性、数据理性可能是偏颇的,越上此道的越容易被迷惑。其实,除非人们衡量经济的思维方式被改变,否则人们不能做出自身行为、方法论上的改变。

沧浪一苇

 ID:5495|2021/08/05 06:3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05

《启蒙辩证法》笔记一

结合文章“现代性:在神话与启蒙之间——论《启蒙辩证法》对现代性的规范与批判”,我大概理解了《启蒙辩证法》里“启蒙的概念”一章。

启蒙与神话的关系,我觉得大致上可以理解为人在成年时期的思想与童年的思想,现代资本主义、现代理性与中世纪资本主义相比,一个是中年,一个是青年,它们可以一路追溯到童年。启蒙发源于神话,但启蒙摒弃神话,就像成年人摒弃自己幼稚的过去一样,偏偏成年人又绝对逃不出童年时期性格的影响,由此,人类历史就是一个辩证运动,启蒙就是一个辩证运动。

人类曾顺从自然,就像幼年人类顺从监护人,而巫术则是一个大大的反转,是从幼年向成熟发展一个标志,巫术意味着摒弃顺从,改为人类对自己头脑的依赖,改为支配自然,就像叛逆期的孩子一样,对监护人实施着执拗的反叛。后来的人类的启蒙、科学、理性,不过就是延续着这种逆反,其根本就是执拗的想要支配自然。

另外,启蒙给人类灌输了一个进步史观,我认为人类对于经济发展也有一个进步史观,对于科学也有一个进步史观。其特点就是信仰着人类将不断的走向进步,不断的走向更加高级的层面。但是斯大林、希特勒、原子弹、大屠杀等事情不断的提醒我们并非如此,人类或许愈加走向堕落。社会控制术愈加发达,极度的工具理性崇拜,深刻的反映着启蒙就是神话的延续,人类只是一个外貌长大了的孩子,内心依旧幼稚。

我觉得GDP一类的数值崇拜和经济一定会不断增长的执念是深深根植于现代人内心的。说到数值与数学,我前些日子看过的《反收割》一书批判到新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时,说到他们也大量的使用金融数学,其实,恰恰是金融数学大力支撑了这些有问题的“主义”,复杂的金融数学让一种安慰因素扎下根来,因为现代金融数学令人生畏,从业者花了多年时间来学习数学,数学维护了从业者的切身利益,数学支撑着他们的信誉,并把那些不会做积分的人排除在外,从业人员会坚信金融数学十分优雅,甚至没人停下来质疑范式。

按照《启蒙辩证法》的意见,数学成为了理性的直接代言人,世界上的事情能否数学化成为了人们思考问题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启蒙事先就把数学与真理等同起来,启蒙以为这样做就能够避免返回到神话中去,但是却不曾想到这种数学绝对化的趋势已经让数学成为了理性苍穹中最具影响力的神。

沧浪一苇

 ID:5486|2021/08/04 11:3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04

《反收割》笔记四

《反收割》作者反对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学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声称对方的经济模型有根本问题,并且对对方的结论即实施无限制赤字刺激需求非常反感,并明言,对比凯恩斯的开明务实和实用主义,新凯恩斯主义都丢掉了。但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确实是占据了一些统治地位。尤其是本书作者点名批评了一位保罗·克鲁格曼,我以前看过他的一本书《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这本书里可以管窥美国的经济学研究状况与舆论。

保罗·克鲁格曼是有些左倾立场的经济学家,由此可以想象,他在美国这样一个右翼保守主义盛行之地过的怎么样,这本讲义实际上是他对美国政治的批判文集。我注意到,这本书引言里,他的批判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21世纪美国是一个什么东西都会涉及政治的地方,只要你提了一个经济学意见,就会被视为有党派倾向,只要对收入不平等的现状提出疑问,就会有相当多保守派谴责你,只要提及收入分配的话题,就有人跳出来指责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论调。第二,现代美国政治高度一维化、极端化,而现实却是多维度的,一维化里,不是左就是右,完全无视了现实政治的复杂。第三,相比正经严肃的经济学研究,美国右翼有大批的富人扶持一种“僵尸学说”,他们就是看不惯凯恩斯主义的大政府观点,并且名目张胆的说谎,制造荒谬论据,选择性的无视真论据。

相比韦伯《学术与政治》里提到的那种严格分割学术与政治的局面,21世纪美国的局面似乎完全相反,《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提到,像正经经济学对抗僵尸学说这种情况,并不是孤例,气候学家会因为得出了强势利益集团不愿意让其他人知晓的结论而遭到迫害,同样情况的还有研究枪支暴力问题的社会科学家。此时有志于学者生涯的人该何去何从?一种办法是忽略政治,继续专注于自己的研究,这是让人尊敬的选择,对大多数学者而言也是正确的选择,但我们还需要公共知识分子,就是了解学术研究,同时又决心参加政治斗争的人。从这个角度可知,由于美国政治的影响,正经进行客观研究的学者越来越不好过了,很容易逼的他们参加政治斗争。由此也可推断,政治斗争与学术研究不可兼得,顾此失彼是一定的,这对研究是深深的伤害。

对比《反收割》与《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我还发现了一个差异,那就是复杂与简单的差异。克鲁格曼在书中说到对自己的研究定下了几条规则,分别是1.倾听外来者的意见;2.对问题提出质疑;3.敢于做傻子;4.简化,再简化。我觉得需要特别注重他对于简化的理解,读了许多章节后,可以非常强烈的感觉到克鲁格曼对于简化事物的偏执已经是达到了人生信条的程度。对比《反收割》作者提出的指导意见,即更加多的采用复杂性理论,我更加感到一个经济学理论具有复杂性才更好,才更像是一个合格的理论。

由于《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大量分析了小布什政府,这让我联想到了《反收割》对于危机的理解和对于精英行动的分析。小布什政府希望美国的社保私有化,但是偏偏这个社保系统运转良好,于是僵尸理论便出动,鼓吹它将要发生危机。另外,小布什政府不正是利用了911造成的危机,将长期以来的心愿即监视世界落地成了法案。

由这些内容可知,这个世界的精英越来越善于驾驭危机,并且一次危机就好像转动一个棘轮,棘轮是可以锁定不反转的,而应对危机的举措也是不可逆转的。假如危机来了,精英们趁着危机立马实施预定计划,危机结束,立即收手,普罗大众对此不会有什么怀疑。我想将来也许有更加频繁的危机,而二十国集团和金融大亨们也许会越来越把控世界秩序。

沧浪一苇

 ID:5479|2021/08/02 02:5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02

《反收割》笔记三

回忆那些称得上世界货币的东西,黄金白银、美元,如今又加上一个加密货币,看了此书,书里说到还有一样世界货币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实质也就是一篮子货币,这本书写时人民币刚刚加入一篮子货币。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之后货币主义盛行之时,美国等经济大国选择在宣传上公开贬低黄金,然而,这些大国却囤积黄金,据此书解释,就是因为它们很有可能是在为对纸币信心崩溃的那一天做好准备。

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增加了中国的投票权,这完全说明了中国成为操纵世界货币体系的专属俱乐部成员,据说中国的这些胜利与大量囤积黄金的进程密不可分。

说到操纵世界货币体系,这听着就像阴谋论,但是它整个就是完全是公开的,从没有被隐藏,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阳谋,只不过这类信息是用晦涩的行话写出来,完全理解这种术语需要学习,但平常人一般不是特别有兴趣理解一个对自身没用处的概念。

中国近些年来在国际上的所作所为,无非就是越来越掌控世界经济,并且,未见中国有任何摧毁西方俱乐部的意图,反而是要积极加入之中,越来越满足俱乐部的准入条件,在未来,越来越多的金融恐慌发生后,美国无力再捍卫美元的特权地位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很有可能会得到改革,越来越让中国有更多的发言权。这就是未来的世界秩序的趋势。

2008年经济危机时,G20将召开紧急会议,指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特别提款权让系统恢复流动性,在这项措施成功的背后,意味着世界变的完全不同,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将可能成为一个取代美元地位的世界货币,也许未来世界经济的指挥将由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和几个国家集体做出。现在,特别提款权主要目的还是应对流动性危机,凭空变出流动性,我理解这就是说特别提款权的实质就是凭空制造、发放的,发放就是主要为了解决一个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以此帮助它度过困难时期,特别提款权现在还是用来充当世界金融救火队的作用,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目前只有国家能花,但是将来的情况说不好,也许不知不觉中,美元将沦为另一种本地货币,各式的交易将会以特别提款权计算,那就是世界货币到来的日子。

事实不断的证明,危机永远都是危中有机,危机以及崩溃、骚乱从来都是精英可以利用的东西,精英往往会认为好的危机绝不应被白白浪费。

沧浪一苇

 ID:5471|2021/07/31 09:14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7/31

《反收割》笔记二

据本书第一章,从20世纪初至今,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时,总会遇到大体两种情况的发生,第一种被作者称为冰-9,即科幻小说《猫的摇篮》中一种可以室温冻结的水分子,一旦汇入正常水分子即可以同化正常水分子成为冰-9,链式反应导致世界大江河、海洋冻结,作者以此指代精英阻止人们的挤兑,冻结住大众财产,继而产生世界范围的效应,第二种情况是央行释放流动性。

基本上,冰-9经济事件多发生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之前,书中举例有,1907年恐慌,1914年一战前的恐慌,1929年美国大萧条,1933年罗斯福上任收缴黄金,1971年美元与黄金挂钩名存实亡至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些事件都有一个特点,即事件引发恐慌,恐慌引发挤兑,挤兑引发流动性危机,流动性枯竭之际,即是银行打烊的时候,人们取不出冻住的钱,只能干着急,说不定银行倒闭还得导致自身利益受损。等到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有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以及凯恩斯的理论盛行,由于是浮动汇率,也没有了金本位,这样央行可以释放流动性,好像这样就可以不导致金融危机,好像就可以不让银行关门、倒闭。

据书中描述,我们的世界依旧存在金融危机和冰-9事件,比如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1998年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还有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此外还有偶发的市场恐慌,比如,1987年10月19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一天内暴跌22%。其他市场崩溃包括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及“9·11”袭击后的市场恐慌。

更值得分析的是2012年塞浦路斯银行业危机,以及2015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当时就发生了很多ATM机停止运转的情况,储户的钱,实际上就是银行的债务,危机时,很大概率的可能是被冻住,到时候说不定人们就得以物易物,比如当时的希腊就是。ATM机的取款限额控制并不是很难设置,银行一块打烊也就是他们的高层进行几通电话的事。

相对于1998、2008年这种金融危机的相对可控,将来的危机并不能断言一定是可控的。当年,美国人对罗斯福相当的信任,所以接受了没收黄金,但现在的美国政治的威信已经扫地,对于危机,美国政府的作为大多是使劲释放流动性,外科手术似的使机构关闭,未见冰-9,但对于小国来说,面对经济危机时出现血洒街道也不是稀罕事。不可控的危机到来时,精英们一般情况都是做好了预案和充分准备,有巨大损失的一定是普罗大众。因此,我们一般平民也需要加大力度的理解将来的某一场巨大危机。

据《资本论》第一卷的前言,正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促使马克思越来越对经济研究感到紧迫,伴着这些对危机的思考,他在《资本论》之前写了大量的手稿作为预备材料,我看书时就会发现马克思将自己对于危机的理解融入了整本书里。可以说,对危机的理解,就是对资本主义的大部分进行理解。

沧浪一苇

 ID:5468|2021/07/30 12:18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7/29

《反收割》笔记一

最近看了一本书指导了我的思考经济的方法,在《反收割》这本书的引言部分强调了一件非常叛逆的事,那就是说现有的经济学就是诸多落后的经济学,书中举到的例子包括奥地利学派、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作者明确表示各个主义都有一帮死忠,研究就是没完没了地把同样几个主题变来变去,这样的智力停滞已经持续了七十年,他们总是重谈凯恩斯、费雪、哈耶克和熊彼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提出的思想,而很少去用一用新时代的方法,他们这些死忠为什么会坚持下去呢?因为信仰体系给人带来安慰,它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带来了确定性,对经济学家来说,确定性是很有价值的。

作者认为,经济、金融上有三个最重要的新工具,分别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复杂性理论和贝叶斯归纳推理,经济学应该善用这三种东西,但是让死忠们去学习新理论,好比让他们大冬天不躺在被窝里,而去冬泳,新知识给人的感觉必然是刺骨的。

经济学家应该拥抱行为主义心理学,丹尼尔·卡尼曼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不能再用理性人、理性行为、有效市场去分析经济了,因为人类在市场里的行为不理性。经济学也应该用上由物理学贡献的伟大理论,即复杂性理论,因为市场是又复杂又混沌的,与此相匹配,经济学也要使用数学的贝叶斯方法,据我所知,计算机领域应用了这个理论非常多。

这本书一一批评了四个经济学学派,古典学派、奥地利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作者认为,古典学派关心人性非常多,思维很有深度,但是他们的时代毕竟没有现代这种数学、没有计算机。奥地利学派对于选择和市场的分析很好,但是他们从不关心心理学。凯恩斯主义的模型很流行,但是凯恩斯的追随者却丢掉了凯恩斯那样的实用主义从而钻了牛角尖,他们想要本就债台高筑的国家再大举赤字刺激经济,十分荒谬。而货币主义者则主张要把货币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缓慢增长货币供应量,这仅仅是脱离实际的思想实验。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还合并为“新自由主义共识”,这如同一个噩梦。

最后,经济活动终究还是由人类文化派生的活动,因此除了三个现代化的工具,剩下重要的东西就是研究历史,我们要像熊彼特、马克思、白芝浩那样去研究历史与经济,讨论阶级、讨论贫富差距、讨论国家历史绝对会给人以启迪。

这些主张让我想到,经济学研究里如果研究者死死的维持一种信念,死忠一个学派,而不是理性占据主导地位的话,这就和韦伯《学术与政治》提到的一些情形很相似。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应该会逐渐变的理性化,特征可能就是这本书所言的趋势。

沧浪一苇

 ID:5464|2021/07/28 10:0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7/28

《学术与政治》笔记十

德国这个土地上除了韦伯研究学术与政治,听说还有一位社会学家做了研究,或者说他更多是哲学家身份,按照本书的导言部分所言,哈贝马斯整理了三种学术与政治的模型,分别是决断论、科技行政及实践论三种模型。

照哈贝马斯的说法,『决断论模式以政治领袖和官僚之间的截然分工为基础,具有强烈意志、有能力自行采取立场的领袖,善用具备了事实信息且受过专业训练的官僚之服务,至于公民,只能对在技术上正确地执行了的领袖之主观决定表示赞同。』我觉得韦伯在“政治作为一种志业”里主要阐述的是这种政治。

『对比之下,在科技行政的模型里,非理性的决定乃是多余的。决策之前提在决策的过程中会自行成形;它们受技术可行性的支配,对技术可行性本身却无置喙余地;政治领导遂变成了行政管理。政治参与甚至说不上是由民意来直接表达赞同,而是完全沦为接受技术上的必要。』我认为这种依赖科技行政的趋势是现如今比较大的趋势,比如政府里采用的诸多大数据系统就是一种辅助科技行政的装置,政府被计算机分析决策的指标指挥着行动。人在此情景下好像没有了主体性。

『至于实践论的模型,既不怀疑就技术与实践决策之间关系进行理性探讨的可能性,进行讨论的公共领域也未遭抹杀。相反,在学术与公众意见之间进行持续沟通,殆为一种公认的必要,进而促成政治的公共领域之组成;在这样的公共领域中,技术性的知识与方法可以和依附于传统的自我意识产生开通的互动。在这种观点下,实践的问题可以转变成学术的问题,而这些学术的问题一旦获得厘清,又可以以学术信息的形式,回馈给具备了了解能力的公共领域。照哈贝马斯的说法,唯有赖这个模型,民主制度方能如愿以对共同体有利的方式统合知识、技术和实践。』我认为,这段话里好像是说,哈贝马斯所言的公共领域就是联系起来学术与政治的一个桥梁,而韦伯的意见非常的割裂两者。

沧浪一苇

 ID:5460|2021/07/28 12:27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7/27

《学术与政治》笔记九

韦伯研读过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史》,他借助这本书阐述了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他也认为,人们存在两种伦理,心志伦理和责任伦理,也是这两种伦理存在紧张关系,韦伯说,心志伦理要求遵循自己信奉的理想原则去行动,不计后果,不论成败;责任伦理的要求则不同,需要行动者格外关注后果,政治是具有后果的实践行动,而且后果往往影响重大,所以遵从责任伦理的要求,对可能的后果深思熟虑并担负责任。从这个理论可以知道,宗教多半是遵循前者,而从事政治要遵循后者。

然而,政治家也不是全然依靠责任伦理之人,政治是立足于人性的活动,心志伦理也不可缺少,但是没有人能告诉政治家应该采取什么伦理,什么时候采取心志伦理,什么时候采取责任伦理,这就是政治的复杂性。政治家假如是一个全然依靠心志伦理的人,必然成为一个大言炎炎之人,整日陶醉在自己的激情之中、浪漫之中。相比之下,一个以政治为志业的真人必然是一个极负责任的人。

韦伯在“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第十部分阐述的内容,我觉得也包含对社会主义的分析,社会主义事业缘起于一些纯粹和美好的愿景,是一种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社会主义的观念常常属于心志伦理的范畴,也属于一种信念,不过一旦社会主义成为政治,或者动用武力,就立即进入到了责任伦理的范畴,此时不得不认识到,责任伦理与心志伦理内在有一些非常深刻的矛盾,但这就是政治,非得是意志坚定且心志成熟、有韧性,能充分了解行动后果的人,才有能力承受这一切。我觉得历史里,常常发生的事情就是有人依赖心志伦理做出冲动之事,险些酿下不可挽回的错误,社会主义事业道阻且长,仅凭激情营造不来什么,激情能做的,我认为就是让人的内心不至于丧志崩溃,其他的皆靠着深度的思考、冷静的斟酌这种极负责的行动。

沧浪一苇

 ID:5455|2021/07/26 05:50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7/26

《学术与政治》笔记九

政治上,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存在,“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第九部分可以看到韦伯认为,善的目的,往往必须借助于在道德上成问题的或至少是有道德上可虞之险的手段,冒着产生罪恶的副作用的可能性,才能达成。至于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程度上,在道德角度言之为善的目的,能够抵消手段的副作用,就不是世界上任何伦理所能断定的了。我认为他这段话尤其是针对主张武力革命的思想所说。

韦伯有一个同事,坚持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伦理和人格上韦伯尊重他,但是他确实是一个政治上的幼童。

武力是政治的决定性手段,韦伯认为,一旦领袖要使用武力,那他就得听任武力产生特定后果,不管是宗教革命或别的一种革命,只要他们想要武力建设正义,就得有一个机构/团体,领袖要有追随者,还必须为追随者进行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许诺。领袖的行动或许曾经依赖他的美好动机,领袖或许是一个为了政治而活的人,但是一旦团体出现,他依赖的就是他们动机。领袖要达成某种结果,事实上依赖着团体的动机,不得不看到,从道德的角度讲,这种动机往往很庸俗,信仰往往会成为物欲、权力欲、报复欲的借口。因此,领袖不得不面对武力产生的后果。其次,在情绪激攘的革命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习常守成的日常现实生活,从轰轰烈烈转入平淡之后,往往到来的是信仰的消失,往往面对的是琐碎庸俗的政治,信仰斗士成为俸禄阶层。

说到轰轰烈烈,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的政治家往往会觉得自己摆脱了日常庸碌刻板的生活,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但是有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个人的素质,才能不负这种权力,韦伯认为,需要热情、判断力、责任感三者兼有才有资格把手放在历史的舵轮上。政治要不沦为轻浮的理知游戏,而是一种真实的人性活动,对政治就必须培养出热情,但在热情之中还需要冷静,因为没有智力与判断力就是无能的。如果政治家背离了责任感,就是虚荣作祟,亵渎了这个职业。可以看到,这里面并没有强调道德,有人认为道德与政治相容,有人认为道德与政治互斥,我认为书中的表达倾向于说道德以及那些绝对伦理观念与政治是不相容的,问题在于,道德与绝对伦理不过问结果,只过问动机,政治则恰恰相反。

沧浪一苇

 ID:5448|2021/07/24 10:24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7/24

《学术与政治》笔记八

“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第三部分说到投身政治的人有哪些种类的话题,其中提到分为两种,一种为了政治而活,一种依赖政治而活,按照韦伯的意思,没有人是几乎纯粹的一种,常规情况就是两种按比例混合,其中,为了政治而活的人经济上肯定是有一定余裕的,而依赖政治而活的人,倾向于从政治里为自己争取利益。

我认为一提到职业政治家的资产和利益,一般都会想到腐败,不过政党为全职的官僚/公务员提供薪水是正当的,相比腐败这种黑,我觉得介于黑与白之间的灰色地带是最值得警惕的。另外,也许当社会治理结构很庞大的时候,公务员占据人口比例也不会小。这种庞大的体系正存在于我们的社会。

不管什么政党,一定会特别体现出他们为官僚/公务员保障生计,而且这种保障强度会非常强。看书中所言,韦伯认为官僚体系和官僚事务里,政治是一种普遍的“经营”状态,而且成为一个官僚/公务员的报酬将十分吸引人,生计十分有保障,吸引大量人是一定的,我们如果从官僚体系的下层往上层观察,同样会看到依赖政治而活的高级官僚,比如类似德国存在的国家虚位元首这样的政治从业者、还有“猎官”的政治家。

书中说到有两种官吏是区别很大的,分为政务性官吏、事务性官吏,所谓的政务官吏,他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调职、撤职或者备用,他们往往担任长官/领导。而职业性很强、需要很多知识的官吏往往担任事务性官吏,事务性官吏在专业内的权力有可能比长官/领导还要大,往往长官/领导需要依赖他们,需要参考事务官吏的意见做出决策。

韦伯看出,这和股份制企业非常相似,与民间的经济性经营十分类似,真权力掌握在股东大会的股东身上,董事会、各个部门的经理就类似于事务官吏,往往负责很多技术性的事情,也具有一定的权力,但是不像大股东那样可以决定公司大策略。这些特征似乎体现了国家与企业的相似性,充分说明了当今从事政治多是在从事经营。

沧浪一苇

 ID:5443|2021/07/22 09:3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7/22

《学术与政治》笔记七

读导论二“韦伯的政治关怀”后,我感到这篇文写的比较细致,可以知道韦伯从1904美国之旅后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也可以理清一些德国历史,比如德国从危机到战争再到战败这一过程究竟被韦伯怎样理解。如果要问能从这之中得到什么启示,我觉得一定是有关于国家治理的特征、思想、方法论的变迁过程最具有启示价值。

旅行回国后,韦伯对德国政局的理解是认为其已经陷入困境,与德国自俾斯麦时期的巅峰相比已经逐渐衰弱,这种衰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德国的政治结构,不只是虚假宪政让人愤怒,更严重的原因是因为这套政治体制里根本选不出来负责任的领袖,官僚体系效率也低下。德国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对从政基本失去兴趣,多选择另寻他路。对比美国那一套庞大和有纪律政治机器,德国显得相形见绌。

我认为,韦伯学说的核心可以这样理解,意识形态就好比一个国家、一个人的外表皮囊,意识形态是人们认识这个国家/这个人所留下的大多数印象来源,但是支撑其运转的是内脏与脑组织,是一套严格执行任务的机器,是一种官僚体系,相比之下,内脏比皮囊要重要的多,韦伯不在乎意识形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视点是这皮囊之下的深层次部分,在这种认知之下,皮囊问题是相对不要紧的。

几乎所有大国家都理性化了,官僚体系都日益健全了,治理的特征、方法论、思想都有了大变化,我觉得这种趋势是不分意识形态的趋势,而且是几百年以来的长久大趋势,我甚至在《论美国的民主》这本写在1840年的书里就看到了,托克维尔注意到了这种趋势,第四部分第六章里,他说到他并不担心现代人会遇到一个暴君式的领袖,也不担心民主国家权力出现过度集中,但是:『我担心的是监护人式的领袖。因此我认为,民主国家可能遭受的压迫丝毫不同于在世界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那些压迫。现代人在他们的统治者身上看不到那些压迫者的影子……统治者就这样将公民一个个置于自己的铁掌之内,按照自己的心意塑造他们,最后控制了整个社会。他用那些琐碎、复杂、详尽、统一的规章制度交织成一张大网,即使最有才华、最坚强的人都无法挣脱这张大网,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他不摧毁公民的意志,但是会软化、弯曲、领导他们的意志。他不强迫公民去行动,但是会不停反对公民的行动。他不去破坏什么,但是阻止新事物诞生。他不暴戾,但是让人觉得不舒服、不自在、不愉快。他使人消沉,使人愚笨。最终,他使得所有国民不过是一群胆怯而又很会干活的牲畜,而政府就是那牧羊人。』我认为这本书的这段内容完全可以作为福柯《规训与惩罚》的导言。

沧浪一苇

 ID:5438|2021/07/20 11:3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7/20

《学术与政治》笔记六

据本书导论一韦伯小传第五部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准备阶段是在美国做的,韦伯与他的德国同事一同来到美国时,同事们没过多久就开始丑诋这个国家,如果看1904年这个时间点的话,美国是经历了镀金时代的国家,去近距离深入的看不难看到其中辉煌与恐怖,不过韦伯没有跟着批判,而是打算日后做详细判断,高级别墅和贫民窟,巨型商业堡垒和德语教授的窘迫小屋他都看过了,社会阴暗面他也了解到了,在看到问题的同时韦伯仍感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在理解美式民主这个问题上,我从韦伯那里得到了很多,尤其是他综合了理性、官僚制度来分析美国。我知道,经过镀金时代洗礼的美国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横行,同时理性与资本主义精神又十分昌盛,故此社会腐化的相当严重,印第安人/黑人/移民的处境相当困窘。韦伯透视美国社会,看到了一对矛盾,即美国如此注重民主,但是强人政治、精英政治依然存在并持续运作,形成这种美国代议制,韦伯认为,让纪律严明的党组织和有效率的宣传来经营政治,这样的民主也可能导致恺撒式的护民官掌权,如此一来,美国会出现强人总统、强人市长,而且我知道战时美国总统确实具有大权。然后,韦伯也认为美国由理性影响的官僚体系、官僚制度一定会日臻完善。我觉得,由于民众会对精英不满,他们也会倾向于将民主推向百议纷纭、混乱不堪的民主,因此持续的形成社会矛盾。

在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第四部分第四章里可以看到,托克维尔认为,所有的民主国家都本能地趋向中央集权,虽然各个国家都有这样的趋势但是达成的方式完全不同。像美国这种情况,由于立国时民众即有一套现成的权力观念、民主意识,于是中央集权的过程会时时受阻,像欧洲大陆这样的情况,权力集中是猝然形成的,这是因为,往往一场革命下来,民众都会对新状况感到蒙、不知所措,人们没有了经验、习惯去管理国家,一般就会让中央集权去管理大小事务。

在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里,我看到了一些观点,和韦伯、托克维尔的意见联系起来就很有意思。熊彼特是一个审慎的推崇马克思的人,批判性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同意资本主义的灭亡与社会主义必然接替资本主义这一命运。而在民主方面,他认为民主完全独立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没有必然联系,但民主与社会主义也相容,社会主义的发动机完全可以按照民主方式运行。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启发,或许民主思潮在世界各地皆以不同的方式得到实践,比如与各地方人民的原有的思潮以及惯习相混合、反应,形成各自的特色。

沧浪一苇

 ID:5433|2021/07/19 03:3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7/19

《学术与政治》笔记五

我以前想过,中国武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化,一般情况下武术的教师需要承担一定的德性教育责任,实际上中国的任何老师都需要承担一些这种责任。而马克斯·韦伯认为美国学生与德国学生之差距就在于,课堂上,美国年轻人学到的东西比德国青年学到的少,因为德国学生可能在学到分析方法与事实以外,还想体验一些别的东西,那就是他们想在教授身上寻找一些思想领袖的感觉,一些人生导师的感觉。对此韦伯认为,这样是非常错误的行为。

在书中“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第五部分可以看到,韦伯认为,美国的学子普遍认为,美国教师通过教学赚取学子以及学子父亲的钱,与卖菜妇女通过卖包心菜赚取学子母亲的钱完全没有两样,而且韦伯还分析说,美国年轻人对任何老资历、任何传统和任何官职,都是了无敬意的,都是轻蔑的,他们只为当事人的个人成就折服,美国人把这理解为民主的一部分。对此我认为时到今日这番言论也比较契合事实。

据此,韦伯认为,青年人不应该让他的教师给他一套“世界观”或者一套人生法则。并且一百个教师里有九十九个也不应该担任学生的人生导师,因为他们一般没有这种才能、资格,如何操持人生这件事也并不是小事,教师不应该轻易的认为自己能做这件事。就算一百个教师里剩下的一个教师有这种资格,他也不应该再做教师,他应该去报刊上、去市井里,去大众传媒上,也应该进入党派或者团体,而不应该呆在讲坛上讲授如何操持生命的问题。我觉得这点和鲁迅在大学教书以及教书之后经历非常符合,鲁迅确实下了决心走下讲坛。

沧浪一苇

 ID:5425|2021/07/17 09:0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7/17

《学术与政治》笔记四

神学教育和基督教传教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在韦伯看来铁定不是一回事。比如在教授天主教教会史和宗教史时,如果课堂上存在信仰者和不信者两种人怎么办?在“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第四部分,韦伯指出:『要如何让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和一位共济会会员,对这些问题有同样的价值观?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然而学院教员必须希望并且要求自己,让两个人都能从他的知识与方法中得益……在排斥了宗教的拘束这个意义下“不带预设”的学术,事实上既不理会“奇迹”,也不承认有“启示”。』所以,学术就是学术,是中立的,信仰就是信仰,信仰者和不信者皆可参与学术,不过都需要价值中立,信仰者参与这种严肃学术也并不是不忠于信仰。

在这一文的末尾可以看到韦伯对信仰有两种看法,前一种里,他说理性才是驱逐了所有神后的唯一信仰,后一种里,他说,面对生活以及诸多的现实,这种理性主义还需做些妥协,人们多少还是需要信一些别的,所以现实就是多神的。最后韦伯还宣扬了多神论,他说:『悠悠千年,我们都专一地皈依基督教伦理宏大的悲情,据说不曾有过贰心;这种专注,已经遮蔽了我们的眼睛;不过,我们文化的命运已经注定,我们将再度清楚地意识到多神才是日常生活的现实。』

这让我想到我看过的电视剧《美国众神》,不过原著虽然思考程度很深,但还没有契合到哲学、社会学已有的一些理论。我看到剧里有全球化神、媒体神、技术神,但是实际上理性也是神,数学也是神。

对于这一点,我看过一篇文章也提到了理性主义在启蒙之后兴盛带来的后果,里面也联系到了韦伯的这篇文章,文章名为“现代性:在神话与启蒙之间——论《启蒙辩证法》对现代性的规范与批判”,其实是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

文中说到:『在启蒙的世界里,神话已经世俗了,在其彻底的纯粹性里面,虽然清除了鬼魅及其概念派生物,却呈现出了鬼魅在古代世界里的种种特征。启蒙的目标就是要用知识唤醒世界,根除泛灵论,但是被启蒙以后的世界却又被重新泛灵化,最终,精神概念、真理概念,乃至启蒙概念自身都变成了唯灵论的巫术』

对此的解释是说,被启蒙之后的世界,“理性崇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生产领域理性的可计算性原则被彻底贯彻,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来了生活的安逸,统治也以更为沉稳的压榨手段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这在人类学视角下看,人们又被信仰统摄住了,只不过这个信仰是理性。其次是数学的地位问题,任何问题能不能数学化成为思考问题正不正确的绝对判断标准,数学已经成为理性苍穹里的一位至高无上之神。最后是官僚体系问题,人们用理性,精心对社会制度进行设计,却陷入韦伯所言的理性铁笼。总之,《启蒙辩证法》的意见一言以蔽之,启蒙是野蛮的,启蒙使文明倒退为野蛮,启蒙不仅没有实现当初解放主体的诺言,反而让主体异化,人们饱受野蛮理性的摧残、压抑。

2025年1月
« 10月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