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5307|2021/06/14 11:4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14

突然发现皮革既代表了男子气概,又用在BDSM里,也是摩托车亚文化里一个元素,重金属,朋克,哥特亚文化里面找到皮革也是不难,不管是同性恋异性恋都穿。皮革代表了什么?我觉得是力量、支配或者暴力,但是又想到刀斧、棍棒、枪炮也代表暴力,可两种暴力完全不一样,不是一个层面的。

皮革是束缚用具的材料,也是鞭子的材料,但锁链和绳子也有束缚的功用,为什么没发展成皮革这样一种代表。皮革是动物制品,是牲畜的皮,或许这是一个联系,但皮毛、皮草也是动物制品,为什么没有形成皮革这种代表。实际上皮毛和动物特征已经是另一种亚文化了。

据说飞行员主要穿皮衣,后来1953年电影《飞车党》里退役空军跨上了摩托车,也穿的是一身皮衣行头,结果电影引发了社会模仿成为流行时尚,是后来皮革亚文化的伏笔。至于空军为什么穿皮衣,可能是因为实用的需要,毕竟风大又冷的地方,想要穿的不臃肿还暖和就是皮衣了。

沧浪一苇

 ID:5298|2021/06/13 07:0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13

我注意到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名叫《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我只看了译序部分,觉得挺有启发。

说到美国自19世纪以来到如今的变化,最大的就是产业上的变化,19世纪那种单打独斗的小企业完全拼不过超大企业、垄断企业,现如今的企业是科层官僚制的,而非19世纪那种小商人、小业主、小农场主模式。小农场主之类的老中产阶级,多少还乐意去做一做体力劳动,但是白领以及类似的新中产阶级少有体力劳动。

我记得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里还说美国人都爱从事实业,不喜欢务农,因为依靠土地致富是个逐渐积累的缓慢过程,并且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但是现在看做实业也不如玩金融来钱快,如今美国的实业完全没有华尔街那样的影响力。

我同意社会上体力劳动在缩减,还有公司科层官僚体系普及这两个情况,就此文中导出了一个论点,即老中产阶级、美国小企业主的那些打拼的品德在新中产阶级头脑里完全不推崇,由于新中产阶级位于科层体系里,处于上司下属同事关系网络里,所以新中产阶级最强调关系,强调爬升的窍门,而对道德的完善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并且由于他们如公司的螺丝钉一样服务别人,还经常需要异化自己的人格。

接着论证的是美国新中产阶级的政治性格,书的作者认为美国新中产阶级对政治持有一种普遍冷漠的态度,新中产阶级认为一切具有政治热忱的人都是不成熟的人,一个人不拥有政治倾向、信仰一样可以正常生活。故此,他们经常不关心自己阶级的利益,不思考社会与国家的前途,但对自身财富和利益无比关心,他们是独善其身者,是保守的人,是资本主义社会应对变革的马奇诺防线。

对于新中产阶级只关心自己这个说法我感觉没问题,但是据我所知的美国舆论对于几乎任何话题都会引向政治,我就在想,美国新中产阶级真的会对政治如此的冷感吗?

按照作者的逻辑,当国家大部分人都是中产阶级(我认为也许未来的中国是这样的),应当注意的就是中产阶级这样的不关心自己阶级利益,不关心国家与社会的前途,只关心自打小算盘,很有可能就轻而易举的被富有者、社会精英所算计所操弄,流失掉本属于自己的权力。

沧浪一苇

 ID:5295|2021/06/12 09:1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12

看了一个中国摇滚乐简史,文章名叫“腐化与重生:中国摇滚乐20年”,正好提到中国在1980年代出现的社会思潮,因为外国社科图书像潮水一样涌来,三个哲学家得到明显的推崇,尼采、弗洛伊德、萨特,美术界则是毕加索和达利,文章作者认为,1980年代中国摇滚乐诞生不是单纯为了丰富艺术的形式,其诞生就是卷在了一股类似启蒙运动潮流里面,摇滚就是启蒙的一个先锋。

1988年电影《顽主》谈及了尼采、弗洛伊德,又有摇滚乐,里面的一场走秀不仅隐喻了中国历史进程,而且还反映了政治与文化的变迁,可以说这部电影有点像映照1980年代的镜子。

文章说到崔健时代后的两支乐队,一个是唐朝,一个是黑豹;一个偏向于金属,一个偏向于流行,他们是中国摇滚走向群雄逐鹿状态的催化剂,是介于星星之火和燎原之火中间的状态。到了1989年这个时间点,中国摇滚彻底成为燎原之火。

1993-1994中国摇滚到达最鼎盛期,正是此时,中国摇滚第一代乐队在北京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权力体系,一个摇滚产业体系,文章分析到,中国摇滚的诞生特点就预示了他们会陷入封闭僵化的怪圈,外地乐手与远离体系的乐手本意是要表达反叛,但他们必须得成为此体系的羔羊才行,因此北京这个曾经的桃花源不再是桃花源。于是自1995年起,中国各地摇滚乐队标新立异蔚然成风,强调DIY、反主流,各地乐队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摇滚乐组织、受众,还有媒体的关注,极力想要突破北京风格,主旨思想也是回归摇滚本心。对1996年商业化摇滚的失望可以说为朋克兴起埋下伏笔。

1998年中国朋克大军涌现,而中国朋克自一开始就是三足鼎立,分为北京、南方、武汉。地下朋克会怒斥主流朋克虚伪做作,是中产阶级伪朋克。文章提到,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朋克由中产阶级构成,而武汉朋克则是社会底层人员构成,可以说是无产阶级。看到此处我想确实如此,北京属于中国摇滚浪潮的策源地的原因多半是经济发达、国际化程度高,同时这样一个富庶的城市也就预示了北京摇滚乐多为中产阶级思想意识表达。

总而言之,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中国摇滚还是逃不出这样一种规律,那就是逐渐发展到变质,这篇文章作者的用词是腐化,然后有人受不了这种情况,决心重回摇滚的本质,重回歌曲思想性,排斥商业性,如此循环往复不停息。

沧浪一苇

 ID:5290|2021/06/10 06:1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10

公共知识分子缩写为公知,本是中性意味或褒义的,但是在现在成为一个贬义词。

这种产生变化的词真不少,感觉最近几年网络里的人们在语言运用上的创造创新、改变都惊人的多。

一想到公知我的印象就是他们总觉得外国的月亮圆,鼓吹很多东西,但说公知是一类绝对怀有恶意的恶人我不同意,当代传媒的特性就是这种绝对化,经常会发生仇恨宣泄、娱乐化,充满了断章取义,充满了曲解,另外,一个本需仔细论述的道理变成简短几句话,说服力必然是大大削弱,漏洞必定百出,必定很难讲辩证。最后我觉得情绪的力量也很大,互联网事件的走向基本都是由情绪决定的。

人与人的生活大不相同,从经济、地域、教育、年龄等等方面上都不同,怎么会不争辩不吵架,按理说,应该心平气和的说理,再不济也可以和而不同,实际上这是一种奢望,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当代互联网可以轻易挑动起人最强烈的情绪,一个自诩性情温和的人也可以轻易的愤怒。

我想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现代青年人,都没有经历过历史里的贫困、饥饿、荒谬,对于那些事情只有书籍和纸面文字的记忆。不过我想,一些公共知识分子很有可能就是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学生,他们是真实经历过纸面上的事件的人,也许有另一些公共知识分子是他们的后代、学生。据我所知,那个时期思潮涌动是很厉害,各路年轻人为了政治经济、为了国家、为了自己,想破了头,翻遍了书。只不过时过境迁,时代发生了变化,再让他们改变自己以往的看法绝不容易,因为一个人不太可能背叛自己多年的选择。

我看到一篇文章很棒的分析了1978-1989这十来年间的外国思潮,名为“西方思潮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规律探析”,具体说到思潮,尤其是哲学思潮最盛,有1978年后的存在主义思潮、萨特热,1983-1985弗洛伊德主义思潮,1985-1987尼采权力意志思潮,1987-1989实用主义思潮。它们的表现形式大概就是积极的书籍翻译与印刷,群众争相购买阅读,报纸杂志会提及哲学家思想等等。

说到经济思潮,有1983年之后的凯恩斯主义热,1985年后热点逐渐向弗里德曼主义转移。说到政治思潮,1985年后经常会有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话题,诸如人权、民主、三权分立等等,不同于前期的经济话题热度高,1987年后政治话题热度最高。文章说到这些思潮传播的模式,大抵都是像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也像振动一样,最后在1989形成了如同共振一样的效应。我感觉从思潮变化的特征看,这些思潮并不是随便转变,而是紧密的结合了当时青年的现实生活、时事新闻。

沧浪一苇

 ID:5283|2021/06/09 06:45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09

看这本《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能解决我听摇滚乐时的一些迷惑,比如我以前就从没搞明白各种摇滚乐与当时的历史时事是怎样的关系,还有相互之间的传承关系,在书里的第四章就梳理的很顺。

早期摇滚其实是一个美国玩意,具有鲜明的美国性格,而其命运也是有很强的美国特色。我认为摇滚乐几经兴衰,可能规律就是一种风格越来越商业化,越来越变味、腻,最终一种风格走向末路,但下一种风格已经因为比较契合政治经济的情况和社会意识而开始萌芽,获得群众基础,故此也走向商业化,形成一种循环。

书里说到摇滚乐的第一个衰落期就很详细,唱片公司经常对广播公司进行了贿赂,最终此事越做越大,1959年引发了政府的注意、调查与制裁,人们对摇滚乐开始质疑,于是美国摇滚乐显得萧条了,英伦开始入侵。

1960年代美国应该是民权运动大潮时期,而1970年代则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低潮,并且越南战争结束,经济稳定,社会转移了注意力,故此1960年代与1970年代音乐的区别是很大的,据书中描述,嬉皮士与雅皮士就是一大区别,我觉得1960年代以思想锋芒的闪耀为主,1970年代为艺术的丰富性增加,商业成功为主,并且1970年代萌芽的音乐种类、音乐理念好像多极了。

1973英国爆发经济危机,社会衰落并且人员大量失业,故此摇滚乐中产生了朋克,朋克是年轻人反政府和社会批判的武器,而朋克的过于锋利引发社会质疑,于是朋克的下一方向便是精致化、专业化的音乐即新浪潮,新浪潮衰退后,后朋克时代的代表是另类摇滚。

另类摇滚的根本思想就是反商业包装,强调音乐的思想性,但还是要感叹它们必然的命运就是从地下转为主流。

根据我听到的英国另类摇滚,我觉得就以歌词的话题来说,便与别的摇滚产生了很大差异,具有很浓的英国人思想意识。我知道的英伦入侵有两次,一次是披头士的那次,一次是1970年代末朋克进入美国,表面上看,英美音乐文化相互通行无阻,但据说英国另类摇滚是不能融入美国的,书中说到1985-1995年间,英国另类摇滚很难于美国流行,因为歌词都是英国人自己关心的事情,美国人不太容易理解,自1995年后两国的另类摇滚才相互消除了界限。

从另类摇滚的例子就可见,摇滚乐总是在反复要求重回摇滚乐本心,反商业,重新强调思想性,1990年代垃圾摇滚的出现依旧是具有这种特性。我觉得摇滚乐历史还有两个乐观的特征,早期摇滚乐的反叛还很浅薄,越往后发展越有人强调思想锋芒;早期摇滚乐只能包含一小部分社会话题,但到后来可以到无所不包的程度。

沧浪一苇

 ID:5281|2021/06/07 08:0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07

丹麦与美国合作监听欧洲以及欧洲各政府的事情暴露出来了,根据我看的两个军事节目,《军事制高点》20210606《防务新观察》20210603,说到这次事件并非斯诺登之辈捅出来的,也不是丹麦政府的决策,是欧洲诸多大国联合起来决定的,而且这件事虽然揭露的是多年前的监听,但是那个时间点正是棱镜门之后的时间点,所以可以证明棱镜门之后美国正备受谴责之时,它仍决定不收手。因此可见美国绝对不会放弃监听,尤其是它必须要知道欧洲领导人的政治意见它才能放心。

我以前觉得霸权只是依靠军事实力、综合国力什么的去维持,现在看来实际上军事的成分只占小头,最重要的东西是监听情报的能力、外加舆论鼓动的能力,这是两个大头。相比舆论鼓动、军事部署这样的阳谋,监听必然属于阴谋,但美国的监听已经也是阳谋了。我听说自二战时期就有情报暗战,各方势力都有关于军事外交无线电的破译,还直接影响了很多军事行动和大人物死亡,似乎可以说这场情报战争从二战起还没有停火过。

沧浪一苇

 ID:5277|2021/06/06 11:0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06

发现两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第十九章说到一个论点,为什么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喜欢从事实业,这句话从现在来看并不正确了,实业反而在美国需要振兴了。

托克维尔认为,农业是一切实用技术中进步最慢的一项,农业甚至好像停滞不前,其他行业似乎都在跑步前进,因为美国人总是不断思考致富捷径,所以在当时他们总选择工商业、制造业、铁路建设。从现在来看,规律似乎是,美国会青睐任何行业里像是跑步前进,看起来繁荣昌盛、致富速度快的那个行业,比如说美国现在选择玩金融以及金融衍生品。我觉得并不是说别的国家没有这种倾向,只是美国的这种倾向非常严重。

第二个论点在于,美国大多数人的精神一辈子都集中在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上,但是在某些人的心中会产生强烈的反动,因此美国教派林立,经常会有独立教派产生,而欧洲并没有这样。托克维尔在第十二章里认为,美国人的精神似乎被限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无法逃脱出去。一旦有机会跨越界限,他们却不知道何从立足,往往急着往外冲,做出违背常理的事来。这一点我感觉似乎有点道理,但是也没说的很清楚。

沧浪一苇

 ID:5269|2021/06/05 03:1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05

读汉娜·阿伦特《论革命》带给我的体会就是醍醐灌顶,能引人进入深思熟虑的境地,也可以完全颠覆我以前对于历史与革命的偏颇幼稚观点。

我总结了一些她很有启发的核心观点,第一个是对贫困的观点,第二个是对委员会的观点,第三个是大西洋两岸即欧洲与美国的差别。

第二章社会问题第六节认为,没有哪一场革命一劳永逸的解决贫困。胃里空荡是如此危险,所以贫困的力量气吞山河,因此革命怎可能不受这种力量的诱惑,我觉得这就好比说贫困所致的愤怒是红了眼且横冲直撞的牛。尽管如此,我认为解决贫困这一任务终究还是需要生产力的发展,按文中说,贫困终究是要通过中性的技术力量解决。

第六章里可以看到,阿伦特认为二十世纪的革命之中,都存在委员会与革命党派的分歧,它们虽看起来志向相同,但是实际上阿伦特分析政党与委员会之间的差距其实是非常大的。我感到阿伦特对于委员会是很喜欢的,恐怕第六章标题里的珍宝这个词形容的也包括委员会。书中提到,马克思作为一个巴黎公社的目击者,其实看出了公社委员会是临时性的,不过我觉得阿伦特对于委员会的喜爱就是因为她看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革命里都自发涌现委员会,她一定对此感到神奇,可以说是欣赏乌托邦在现实世界的短暂闪耀。文中原话说,是不谙世事的人民心中绝望的罗曼蒂克。

我还注意到,阿伦特论及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有两种态度。她认为,美国有一种轻视哲学的典型特征,因此美国革命不是“书生气”的“启蒙”所致,而是殖民地的实践所致,美国国父们不信任哲学归纳,这与他们的英国血统真是十分契合,并不能说美利坚共和框架的树立者们知识不渊博,只是说他们在使命达成之后哲学兴趣就干涸了,我觉得这就是实用主义吧。而欧洲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兴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分析与思考,各路思想家不吝笔墨的反复关注它,至今不见停歇,相比之下,美国像是失忆了,像是枯竭了。

沧浪一苇

 ID:5266|2021/06/04 12:5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03

突然很想问,那一首有名的歌《Knockin’ On Heaven’s Door》究竟是什么意思?徽章和枪指的是什么?后来查到这首歌来自于1973年电影《比利小子》,是西部片,说到原本属于老朋友的两个枪手,一方被投资西部投资新墨西哥州的人收买,成为警长,追杀另一方比利小子的故事。说到美国历史里最有名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西部从无政府状态逐渐建立秩序的过程。好多电影游戏都少不了西部。电影放到一半我就看到了,这歌是枪战之后中弹的人快死时响起的,徽章说明这个濒死的人是一个警长,他是追杀比利小子势力的执法者,歌词里的妈妈并非妈妈,可能是妻子,根据我看到的剧情梗概,他应该是称呼妻子为妈妈。

沧浪一苇

 ID:5261|2021/06/02 11:1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02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听到的一个观点是说历史里某个王朝盛期基本上温度都偏高,粮食产量一般都大,故此气候变暖是一个有利的事情。我看这个观点基本上站得住脚,但我觉得气候变暖只是我们周边环境变化的一个方面,如今比较严峻的事还有物种大规模快速灭绝这件事,气候变化对于一些国家会有好处,可以以此为借口忽视它,物种灭绝是对人们有纯粹坏处的事情,那拿什么为借口忽视它呢?或许有观点会认为地球经历的灭绝多了去了因此没什么关系。

在读《廉价的代价》时看到此书的一个观点,就是说资本主义一方面努力驱使自然、制造收益、促成廉价,一方面产生代价,此种规律自资本主义早期即存在到现在依然颠扑不破。说到早期资本主义,就得论及当时的奴隶,这种奴隶与历史里其他时期的奴隶并不太相同,这种奴隶很大程度上不被视为人而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想到驱使奴隶就是驱使自然。

我理解这本书的很精辟的观点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里,收益理所当然的被精心算计,而代价总是被无视,当代价积攒为危机集中爆发时,资本主义不得不改变原本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太可能主动去检视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可持续的,是不是永续的和是不是对子孙有利的。

面对积重难返的种种情况,我看人常常寄希望于科学或者巨大工程,心里总想毕其功于一役,就比如把梦想寄于可控核聚变、行星际移民、生态改造。我觉得问题在于,人往往等代价变为危机才去重视它,而不是直接从根本上直视代价,这有点像资本主义的本质。比如煤炭/蒸汽机、汽油/内燃机、塑料、重金属化工的研发时根本没想到有光化学烟雾、细颗粒污染物、酸雨、铅汞铬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加速灭绝,直到它们成为危机,才想起有这种代价。甚至也有可能在危机到来很长时间后依然被既得利益者掩盖着。

另一问题就是,人们构想资本主义以外的生产方式时,往往延续了资本主义的这种忽视代价的本性,因此那样也逃不出一波波危机,除非从根上就是可持续的。

沧浪一苇

 ID:5256|2021/06/01 08:2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01

看《当代西方文学理论》时关注到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提到后结构主义时,特别的提到了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说到学生与工人的组织基本不是成型的,由于思潮非常分散,所以并不能统一为一个联合体。据我所知,他们基本分布在这些旗帜之下,比如社会主义/共产党,无政府主义,情景主义国际,学生组成联盟,工人在工会,并且由于纷争状态和混乱导致了失败。我似乎可以认为分散是失败的根源,但是究竟为什么是分散的。据说战后法国也存在婴儿潮,因为教育普及,激增学额与教席,使得他们产生了超多的大学生,扩充的大学生与教师也多无产阶级化,但我看他们终究没能免除分散和幼稚,我想这似乎是一种规律、特征。

书中除了说到资本主义政府和当时的教育系统是他们的敌人,还提到一点是说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斯大林式的,也背叛了他们的。故此,1968年五月风暴收场后,后结构主义从欢欣与幻灭、解放与溃败、狂喜和灾难的混合物之中孕育出来。罗兰·巴特在五月风暴后几年写出《文之悦》,他说到,一切理论、思想意识、确切的东西、社会责任都变成了可怕的东西,但知识分子依然可以尽情的在“写作”这块仅剩的飞地上驰骋,结构的专制可以暂时的被自由的语言运用打破,以获得一种喜悦。

美国1960到1970年代孕育出嬉皮和反文化,法国在1968年后思想上结晶出一个后结构主义,不得不说这真的很有这两国的鲜明特色。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分析到:『后结构主义的发展之一,是它变成了回避所有这种政治问题的一种便利的方式。德里达和其他一些人的作品严厉怀疑关于真理、现实、意思和知识的传统概念,认为所有这些都可以被揭示为依赖于种天真的语言表现理论。如果被表现的意思是词或表现符号的一种暂时产物,总是变化不定,半隐半现,那么怎么可能有任何确定的真理或意思呢?』因此我可以认为,知识分子笔锋指向了所谓的真理,比如,谁要是使用“真理”、“肯定”和“真正”这类词,后结构主义立即就会给其盖上一个“形而上学”的戳记,这便是知识分子进行抵抗的大战略,现在看来,不得不说这种战略别具一格的强力。可以看到,这种思想也许来自1968年之后的幻灭。

沧浪一苇

 ID:5248|2021/05/30 09:4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5/30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笔记三

书里提到一个名为四个世界的理论,说中国国情当中存在鲜明的四个世界,分别是城市-乡村、中小城市-超大型城市这两对,作者通过这个理论分析这四大资源平台的规律,导出一个结论,说四个世界的区隔潜伏着社会的不稳定,中产阶级/中产阶层不但不是所谓的稳定器,反而可能会因为四个世界的区隔产生所谓“沮丧的中产”,使中产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书中具体描述四个世界里存在四类困局中的人,一是留村农民,缺乏技能、缺乏创业资本,而且他们徒有土地却不能转化为创业资本,另外当地公共服务也欠缺,导致陷入僵局;二是乡→城流动人口,他们虽是乡土社会里的精英,却在城市从事相对低级工作,职业晋升渠道非常欠缺;三是城→城流动人口,多为的大学生,具有高学历高技能,却因是外地人难以融入城市,回去的话又对原来城市的职业岗位与公共服务感到不满,另外这些人的收入虽远高于一般工人,但他们依然自诩为IT民工等,自视社会地位甚低;四是一部分城市市民,他们是改革后的利益受损方,又不如农民那样有土地作为保障以至于十分窘迫,据说这四类是因四个世界区隔产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说到这个稳定器的说法,我特别去查了来源,文章『中产阶级:“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级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说到稳定器这个描述来自托克维尔等人,托克维尔以美国为例对中产阶级的稳定器功能进行了阐述,我看到了几个理由后觉得非常有启发,理由分别是:

①所有阶级中,中产阶级对财产所有权所带来的激情表现得最为坚定和执拗,他们把损失全部家产视为最大的灾难,他们是最反对动乱和革命的天然力量。②中产阶级对物质享乐的爱好不但实际上推动消费增长,还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精神动力,这样会让他们对社会稳定提出强烈要求③美国中产阶级普遍信仰基督教,教义否定了他们的参与动乱。④中产阶级他们的人格特点以及其社会分层中的地位让他们具有保守主义的特点。⑤美国中产阶级建立了繁多的社团组织,建立了很多中间地带,包括上下阶层的中间地带,政府与个人的中间地带,能对诸多矛盾起到缓冲和制衡作用,阻止公民发动革命⑥只有没有什么可失的人才会造反,而中产阶级拥有的东西甚多,害怕失去既得利益是他们的天性,因此他们是不会去造反的。

但是托克维尔却又认为法国中产阶级对法国旧制度的摧毁产生了巨大的推动,非但不是稳定器,反而是颠覆器,说到法国贵族制度被摧毁之后,一方面人民日益原子化,越来越政治化,一方面中产阶级的力量迅速崛起,且中产文人占据了精神领域的统治地位,他们祟尚空谈,热衷于以简单化、理想化、绝对化、普遍化的方式对现实进行批判、对未来进行空想,大肆鼓吹所谓自由平等博爱人权,鄙视改良,鼓吹对法国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让政治生活被强烈地推入文学之中,作家控制了舆论的领导,一时间占了原本是政党占有的位置。故此他们也可能成为现成制度的掘墓人。

故此可见,中产阶级并非恒定是一种稳定势力、颠覆势力。文章『中产阶级:“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级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还说到一个方面,那便是中产阶级或许会游离于政治以外,成为政治局外人,或者成为法西斯势力的中坚力量,所以,中产阶级也有可能构成社会的异化器。

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无产阶级已经被马克思说明过和历史证明过,他们是可靠的阶级,但中产阶级的可靠性我觉得还是一个问号,因为他们的收入,也因为他们各自之间利益太不相同所以思想很杂,甚至不会缺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等等思想。国家未来要建成中产规模非常巨大的国家,到时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是不会变的,具有很强经济能力的群体一定会不断表达努力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主张,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又会对经济有反作用,我看未来二三十年中产的数量可能是上亿的增加,政治情况恐怕就有相对应的变化。

沧浪一苇

 ID:5237|2021/05/29 12:0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5/29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笔记二

我特别在意中产阶级/中间阶层人口数量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想知道他们占比互联网网民数量的比例,我直觉上感到他们是一个互联网上的大型发声体,故此想通过分析中产阶级意识形态去推知一大部分中国互联网的意识形态。看到此书之后我才知道,分析中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很难的,难点很多,主要在于中产阶级利益的破碎化,距体制的距离有远有近,因为利益极度不同,对国家治理的态度差别巨大,还有中产阶级本身就是一个笼统简单的概念,难以叫人把握。

这本书的最后提到了一些同类型的研究,还说到有人研究中国中产阶级意识形态,老中产阶级具有保守主义,新中产阶级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边缘中产阶级具有非常强的自由主义倾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看法,这篇文章名为“我国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态度及其社会政治功能探析”,我在这篇文章里看到所谓边缘中产阶级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些高文化、相对低收入、介于无产阶级与中产阶级之间的人,就以文章作者所言,这群人的意识形态具有强的自由主义倾向,我想也许不能代表所有成员,但文章说他们具有很强的利益表达诉求和议政欲望这一点我可以肯定。

至于中产阶级整体在宏观上的作用、在历史进程里的作用,在这本书第十二章里写的很透彻,一是说到中产阶级是消费的主要群体,是庞大而稳定消费市场的保证。又说到,中产阶级本质上的温和保守使其成为社会的稳定器,并成为极端激进思想的抑制势力。结合社会实际看这两点确实很有道理。另外,中产阶级是一个具有极度丰富职业技能的阶级,遍布各行各业,社会交往面极广,在360行里,中产阶级能成为温和的利益协调者,成为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缓冲层、抑制层。利益冲突是谁与谁的利益冲突?我看书中讲的很明确,是中产上下两侧的利益冲突。

这本书让我感到最有启发的就是关于农民工的分析,我们社会应该做的就是让农民、农民工进入中产阶级,扫清任何阻碍农民工进入中产的障碍,特别是让技术农民工进入中产,有别于大学生通过职业成为白领,进入中产,农民、农民工进入中产的障碍还是非常多的,除了技术农民工,也有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工希望通过经商与生意进入中产。这本书看了之后,我个人觉得扶贫任务成功之后的下一个任务多半就是让我国建成大型的中产社会。

沧浪一苇

 ID:5231|2021/05/28 06:09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5/28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笔记一

夜里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我从里面看到对中国中产阶级的两个说法,一个是中产阶级一个是中间阶层,我想,阶级一词因为历史原因可能会遭到避讳,这时中间阶层就是一个好的称谓。我认为阶级一词意味着其中暗示了他们可能是团结的,而中产阶级之间十分碎,十分割裂,不统一意见,故此我也觉得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合适的词。

根据这本书第七章,作者分析出两种利益群体类型,叫做整体性利益聚合体和碎片化利益群体,他说改革开放之前是整体性的,之后是碎片化的,我看后感觉很妙,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我们言语总是论及巨型的利益群体,论及的总是身份,用词皆是阶级,后来我们就少这样说了,故此人们的思想一定出现了转换。作者分析利益破碎这件事时联系到了现代化,认为现代化与利益分化是一个相伴相生的关系,我看了这个观点后想到一个比喻,阶级矛盾就像巨型板块碰撞,引发大地震,而利益破碎之后的碎片是不易形成大地震的,顶多是小地震,这便是现代化与中国社会的特点。

这本书提到中国中产阶级/中间阶层的统计数据很不一样,我理解这就是因为中产阶级不像无产阶级那样好统计,因为中产的类型实在是太复杂太多样。统计数据可以分好几种,我看到书里说到几个数据,就业人口的13%-15%、总人口的20%-25%、2013后的10年内将达到4亿。

中产阶级/中间阶层基本都是教育水平不低的,而且应该多数在中国东部,基本都集中在城市,而且一定上网,是网民,故此似乎可以说网民9亿有3、4亿是中间阶层,中国城镇人口据说也是9亿,我粗略估计这个比例也应该差不多。所以说这群人在城市里、网络之上的存在感会十分强,是把持话语权的一个很厉害的发声体。

这本书结尾提到一个中产阶级研究,说到医生类中产、IT类中产、投资银行类中产三者分别是体制内、体制外、体制边缘,体制身份与利益获取形态决定了这三种中产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让我感觉以此分析方法套用到复杂的社会实际情况里会分析出大量的碎片式的中产阶级,十分能体现破碎化利益在中国的情况。

至于中产阶级为什么总要把自己误认为下层中下层、无产阶级,有一个研究提到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以及中产阶级的不安感将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导致低估。我认为这是因为自诩为无产阶级会产生安全感与荣耀感。

沧浪一苇

 ID:5226|2021/05/26 07:4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5/26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十二

作者分析故事与生活时观察到了失败剧本基本有两种共性,一种是用刻意的、刻板的、小写的真实取代了大写的真实,另一种是堆砌大型奇观、快速动作造成极多的感官刺激,从而使得故事成为无关紧要的陪衬。并且作者认为,每过十年就有一波电影新技术出现,出现之后就会有一波故事手法及其低劣的奇观电影上演。可以联想到,无声影片之后的电影技术发展史就有一长串技术,比如有声片、彩色片、立体声、宽银幕、CGI、立体电影等等等等,我就想,每一个是不是都经历了这种轮回。这些技术既不是瘟疫也不是万能灵药,只不过就是技术罢了,技术是中性的。

刻意剧本和奇观剧本忽视了两个重点,生活事实是中性的,技术也是中性的。为了解释生活事实是中性的,作者举例的是贞德,说到不同剧本里的贞德经历了同样的事实,但却产生了极多的阐释,比如作者提到阿努伊、萧伯纳、布莱希特、莎士比亚这些剧作家的贞德,还有丹麦电影导演德莱叶的贞德,即《圣女贞德受难记》。

这部《圣女贞德受难记》我看了一半,感觉这部快过了一世纪的电影神奇地方在于摄影技法非常单一却能有很棒的质感,这部电影阐释的贞德被书中描绘为受难的贞德,我看确实如此。并且这部电影给我提醒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贞德十分抵触女性装扮,不愿换下男装,这异于我的记忆,因为我在许多画作上看到的都是戎装或女装的贞德,脑子里的贞德印象是那些画作上的。

说到贞德,在莎士比亚笔下是一个很负面的角色,具体在《亨利六世》里,她成了善于欺骗、有巫术的女人,这与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有关。萧伯纳的贞德据说是一个平民化的贞德,机智、纯洁、爱国并且爱憎分明。《圣女贞德受难记》里对贞德的诠释非常考究,我甚至看到了农村妇女粗糙的双手、灰黑的指甲缝,电影开篇还提到了这部电影致力于对贞德的庭审记录进行查阅,还原贞德的原话,除了这些,这部片着力点就在受难过程之上。

我看到,虽说每一个贞德都领受神谕,招募兵马,大败英军,处以火刑,但总能被作家发挥出新意,作家负责注入故事躯壳以灵魂,故事就能换一个面貌。如果我要举一个类似贞德的这种例子,我觉得西游戏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例子,西游记已经被反反复复阐释,其中有烂作与佳作。也许再去阐释某个经典不是一件好事或坏事,西游记、红楼梦等等故事发生的事实是中性的,重点在于如何注入故事灵魂。

书中有一个观点启发我怎么去看那些经典作品翻拍,如果只是花大力气对于经典作品进行表面优化,像作者说的,只看到了可见的事实,却对隐藏在表层之下的“生活事实”茫然无知。

沧浪一苇

 ID:5222|2021/05/24 09:2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5/24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十一

书中说到伍迪·艾伦时我就早已听闻他有一部电影《安妮·霍尔》很有名,但没能抽出时间去看,今天看了之后感觉这部电影果然非常神奇,而且已经超过了我以往看电影的经验。我认识到了很多丰富的东西,其中包括电影到底要追求什么,电影/爱情片的内涵到底怎样才能深,自然主义要怎么实现等等。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好电影到底有什么共性?书中分析故事中的主观视点时认为,好电影能让观众与一个角色建立起复杂而深沉的关系,观众久久不能忘怀。我认为,好电影就是让人看完之后感到内心激荡着一股感情难以消散,处于一种迷醉、微微兴奋的状态,并且观众已经完全带入了这个角色,认清了他的性格,假设这个角色在电影以外的其他环境其他境遇下,观众也会大致估计到他的反应。

《安妮·霍尔》是一个非常自然主义的片子,我觉得特点就是说,看电影时总觉得电影简直是对生活真实情况的编排组合,一种类似生活实录的感觉,比如这部电影就有很多关于人物烦躁、尴尬情绪的展现,我真是从没有看过哪部电影有这样丰富的烦躁,这样的接近现实生活。

当我看到《安妮·霍尔》的电影分类是喜剧时,我感觉有些不当,明明喜与愁的比例是对半开的,就算笑也多是苦笑,而且明明大部分的情节都是起伏不大的生活。在书中我看到作者对喜剧问题和喜剧设计确实有一些独特的观点。说到经典的喜剧成分比如往人脸上拍奶油蛋糕或者耍小聪明,它们确实喜,但那只是一个单纯的喜剧噱头,好喜剧需要高级起来,好喜剧需要噱头/包袱自然的从喜剧结构里生发出来。

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安妮·霍尔》存在着表层之下的潜文本。世上的人必然的存在一个特点,那就是带面具生活,隐藏自己真实的情况,如果不戴面具,所有人对啥都实话实说,世界上就会充满了攻击、干涉、厌恶的言语,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水深火热里,这有点像萨特的“他人即地狱”。就算是我们自己看自己时,往往也会自己骗自己。所以这种涉及心理分析并且呈现心理细节的电影在表层文本背后有丰富的潜文本,我觉得好电影的特点就是活灵活现的展示面具背后的那个人,伍迪·艾伦对此实在是有一种极致的境界。

沧浪一苇

 ID:5215|2021/05/23 01:05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5/23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十

这本书为伍迪·艾伦电影《汉娜姐妹》所做的观察是说这部电影乃伍迪·艾伦最为乐观的电影,我看后感觉对于婚姻这个话题来说这部电影确实太乐观了。在介绍电影主控思想的情感时,说到理想主义、悲观主义、反讽主义三者成为大多数作品都具有的范式,《汉娜姐妹》这个例子是悲喜剧,既是理想主义,又是反讽主义。我完整看完之后感觉这部片应该可以算是个好的爱情片,但是已经不太与时代相符了。

以婚外情的及时终止,对婚姻背叛的后悔与反思这几点来说,就不是很能进入现代年轻人的内心,毕竟现在是一个离婚率飙升、婚姻背叛成为社会广泛关注话题、家庭逐渐瓦解的时代。

看一部电影也要看一部电影所处的时代与当时的思潮,我感觉这本书为当时思潮进行的分析就相当厉害、透彻,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好莱坞的电影主控思想总是理想主义的,是上扬的结局,主人公在波折之后会得到想要的,但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救赎情节流行起来,好像是对上一个时代思想的扬弃,在实践上逐渐将“得到”发展为“抛弃”,因为这种影片里,主人公得到的东西逐渐发展出其负面作用,如果及时止损并且悬崖勒马,就是一种“救赎情节”。说到救赎,不得不让我想到《荒野大镖客:救赎2》。悬崖勒马是一种正向的反讽,但如果没有悬崖勒马,就是一种负向的反讽。作者还提到,这种救赎情节和反讽实在是吸引奥斯卡奖的一块磁石。我认为这应该是好莱坞找到了一种屡试不爽的模式,就像是调制饮料调出来一种很受欢迎口味,依我看这种口味至今依然有其旺盛生命力。

沧浪一苇

 ID:5211|2021/05/22 02:42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5/22

摇滚乐的发起人群和策源地是哪里?如果这个问题在摇滚乐的家乡美国去问,那人群应该是青年,策源地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这本书所述,节奏布鲁斯+乡村音乐+叮砰巷音乐三者孕育了摇滚乐,而节奏布鲁斯是黑人音乐的代表,我觉得它可能来自城镇黑人区或者黑人农村,乡村音乐是白人乡村与山区的音乐,叮砰巷则是白人中产阶级的音乐,它有一个明确的策源地是纽约第28街。看了之后发现这三者的糅合就已经是一个神奇的事情。

这本书对发起人群的描述很精确,他们是美国生育高峰期留下的青年,在50年代,这群没有经历战争、生活条件优越的青年掀起了叛逆的浪潮,加上摇滚乐拥有强烈的社会功能性,是最具有人文气息的音乐,又是音乐与意识形态的最佳结合体,故此直接承载了社会思潮。我感到,中国的摇滚乐的性质也如此,但对比双方的策源地和发起人群却有些不一样。

我认为,美国历史上的摇滚乐是从诸多地域、诸多人群发起的,而中国摇滚乐是从单一地域,单一人群发起的,中国摇滚乐必然是从大城市策源,发起人群并非像美国一样有社会底层人员,而往往是来自大城市音乐家庭艺术家庭,乐队往往也在大城市发展。与之相反,早期美国摇滚乐的一些明星都具有社会底层背景、乡村背景。这样看来,两国的摇滚乐便是两种传播方式。

这就好比美国历史上的摇滚是由旭日阳刚们向大众传播,中国则是由汪峰向大众和旭日阳刚们传播,中国摇滚乐,打根上就是属于城镇的、城市的,反映的是生活水平不错的市民的精神,而非底层人群,诸如农民、农民工、低收入市民、无产阶级的精神。我想起在10年前,作为农民工身份登上大舞台的旭日阳刚反而要去演唱一个城市市民汪峰曾经的窘迫与伤感。

这让我想起消费社会的大众普遍旨趣,我觉得这些年大众的普遍旨趣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农民、工人这种要素的排除,不只是在日常里,不只是在电视剧影视剧里,在春晚上也有很明显的表现,春晚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与一体的的中国官方价值观表达,曾有农民工歌手存在的舞台还让能我感觉这是一种对此群体的在乎,但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农民与工人身份的小品表演逐渐淡出了舞台,乡土还有工业的气息仿佛要绝迹,还以震撼人眼球的大型视觉效果、戏谑轻浮的言语替代思想锋芒毕露的语言表达,散发越来越浓厚的商业气息,不停引导着大众消费。

沧浪一苇

 ID:5205|2021/05/21 02:0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5/21

看了一部关于海德格尔的纪录片,《人性的,太人性的:海德格尔》,这部片对纳粹说的比较多,所以,当看到海德格尔启迪德国大众智慧并要人警惕沉沦的内容和他为纳粹服务的画面并列展示时,我就感觉这之间真是十分矛盾,很值得分析。

在影片里我看到海德格尔有两种状态,入世和出世,在大学里和在黑森林里,在大学里,他仿佛和普通巴伐利亚妇女一样,就是沉沦,服膺于大多数,仿佛就是未经思考的就效忠了纳粹,致力于服务国家社会主义,但在黑森林里仿佛就像换了一个人。

我知道,海德格尔在人道主义的问题上和萨特存在不同,具体在于两个文本的冲突,即《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我隐约觉得这个问题里面就有症结所在,就有海德格尔性格的显露。

在文章“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对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批评的批评”里我看到了一些很精辟的对海德格尔思想的分析,说到海德格尔反对人道主义,是因为人道主义就是一种形而上学,而海德格尔反对形而上学,也反对罗马人那里的人道主义,特别在意罗马人对希腊哲学的曲解。这篇文章的意见是说,海德格尔本质上是一个西方哲学家,在东方的视野里,西方哲学家们还是太过于畸形的爱智慧了,大多数哲学家几乎都是沾沾自喜于一孔之见,殊不知真正的爱智慧是不爱智慧,海德格尔即使向东方的哲学里汲取哲学养料也不能让他丢掉这种西方哲学家的本质。

我觉得,萨特没有像海德格尔那样纠缠于对形而上学分析与反形而上学等等玄虚问题而是致力于一些让人感到很切实的问题是他的个性所致,萨特的个性与海德格尔的个性大大相异,萨特与其说是一个哲学家,不如说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兼哲学家,他的哲学并不复杂,哲学思考相对于他的社会活动来说占次要地位,他致力于在那个慌乱的年代给人们信念、触动人们的心灵,而海德格尔对此并无兴趣,反而在那时,他正是一个处于内心慌乱状态的学究。

我仔细的读了《海德格尔传》里面海德格尔在纳粹覆亡之后的遭遇,还有他被审讯和辩护的具体情况,无疑这是一顿苦果,这是他效忠于国家社会主义导致的结局,但是他看样子并不对自己曾经的选择忏悔,反而是很迷茫,他非常不想做一个自我折磨者,他给自己定位是高山上的智者。《海德格尔传》对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的形容是“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的证据”,纪录片《人性的,太人性的:海德格尔》说到海德格尔曾经在此时间段自杀未遂,都很能说明问题。

沧浪一苇

 ID:5198|2021/05/20 01:54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5/20

《中国哲学史新编》笔记二

我曾经以为,冯友兰写这本中国哲学的书既然是几次修订,甚至作废重写了一次,是一种追求变革,但是现在看起来问题依旧存在。读了篇文章『论“两军对战”模式及其危害』后,我了解了很多有关中国哲学史的认知的模式即两军对战模式的事情,据说两军对阵这种教条主义在1978年之前是不容置疑的,遂使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两军对战重灾区。冯友兰的这本作废后重写的书脱离了此模式吗?我觉得没有。但冯友兰的读者群还是很大的,这也许证明了他的工作有可取之处,就像罗素对西方哲学史的理解具有偏颇,但是他的读者群依旧很大。

我认为这篇文章说到了一些很有道理的话,说到一旦学术自由不存在,修哲学史变成了唯心唯物的两军对战,那这些中国哲学史研究者已经不再是研究者了,充其量不过是按照规定思想机械般发言的中国哲学史工作者。

今天看到了《中国哲学史新编》的王充与董仲舒部分,主要是说王充作为唯物主义的一方与董仲舒的官方哲学体系呈现对立。另外,我还补充的看了一篇名为“王充和董仲舒针锋相对吗?”的文章,其中有许多考究说明了他们并非绝对的针锋相对,并且王充并非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唯物主义者。这让我感到唯物唯心也许曾被武断的使用,本就是一个西方哲学体系的词,被不假思索的被直接套用在中国哲学之上,历史上的中国哲学家哪有那么的“唯”,用这个唯字合适吗。

沧浪一苇

 ID:5196|2021/05/18 10:0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5/18

《中国哲学史新编》笔记一

打开马克思的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可以看到伊壁鸠鲁理解的宇宙起源,他说:『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在虚空中有三种运动。一种运动是直线式的下落;另一种运动起因于原子偏离直线;第三种运动是由于许多原子的互相排斥而引起的。承认第一种和第三种运动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共同的;可是,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却把伊壁鸠鲁同德谟克利特区别开来了。

对于这种偏斜运动,很多人都加以嘲笑。西塞罗一接触到这个论题,尤其有说不完的意见。例如,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伊壁鸠鲁断言,原子由于自己的重量而作直线式的下落;照他的意见,这是物体的自然运动。后来,他又忽然想到,如果一切原子都从上往下坠落,那么一个原子就始终不会和另一个原子相碰。于是他就求助于谎言。他说,原子有一点点偏斜,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据说由此就产生了原子之间的复合、结合和凝聚,结果就形成了世界、世界的一切部分和世界所包含的一切东西。』

我联想到在中国哲学书中看过的朱熹,打开《中国哲学史新编》看到朱熹部分说:『宇宙形成论首先要说明的是天地如何起源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朱熹说:“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语类》卷一)朱熹在这段话里,采用了当时天文学中的“浑天说”,以为地在天的中央,好像鸡蛋黄在鸡蛋的中央。他也采取了从《淮南子》到王充、张衡的“元气说”,以为元气分化,“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沉为地”,但也有不同传统的“元气说”,认为阴阳二气是直接从“元气”分化出的,“轻清者”就是阳气,“重浊者”就是阴气。朱熹认为“重浊者”是阴阳二气相磨擦所生出的“渣滓”,他说:“气之清者为气,浊者为质,知觉运动,阳之为也;形体,阴之为也。”』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因为太宿命论而让伊壁鸠鲁讨厌,伊壁鸠鲁努力想回避,故此他特意弄了一个偏斜运动,让原子打破命运的束缚获得自由。朱熹以及他借鉴的一些道学前辈的宇宙形成论都没有纠结这一层自不自由的问题,只是说到气在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有了渣子。原子运行不同于气,气的运行上来就是非常自由,并非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似的,在虚空直线运行,因为中国的气就是打根上就是灵动的,不可能呆板的直线运行。

西方原子的出现就是作为物质的代表与精神相对立,但是由伊壁鸠鲁给原子加入一点点精神性的东西就很不同了。在看完“中国古代哲学有没有唯心主义?”这篇文章论述的朱熹之后,我发现中国的气,确实很难说它是物质还是精神,这是在唯物唯心话题上相当模糊的一个东西,可以说这些中国学说不曾像西方一样纠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沧浪一苇

 ID:5188|2021/05/18 12:3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5/17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笔记四

据说《尼采著作全集》是我这本翻译的参考底本,全集编辑是科利,从他写的后记里可以看到一段很精辟的描述,他说,尼采抵制密传,试图把哲学推向非密传:

『事实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种严肃的试验,试图把哲学提升到一个非秘传的层面上,使哲学摆脱专门术语,摆脱那种毫无反响的自成圈子的隔离状态,摆脱一种高品位的非现代艺术所遭受的嘲讽。与此相类,我们想到的是柏拉图对哲学对话所做的革新。但柏拉图的改革等于是一种贬值,这是柏拉图自己也确信的;他的改革是要使前苏格拉底的“智慧”去迎合有教养的大众。而尼采热心投入的事业恰恰与此相对立,因为他是用自己非秘传的解释来反对一种苍白无力的智慧木偶。』不得不说这个观点看起来非常独到,最近对超人的理解被一次次刷新,又感觉很矛盾。

最近读尼采时,我想到了另一个人,我知道鲁迅是尼采的读者兼译者,仔细想尼采与鲁迅,颇有相似性。

译者告诉我1918年鲁迅节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而查鲁迅年谱可知,《狂人日记》与1918年首发,可以肯定的是《狂人日记》的写作伴随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阅读与翻译,由此可知这两部书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是借鉴关系吧。

找到一本传记,朱正《鲁迅传》说到,『鲁迅显然赞同尼采关于“超人”的说法,提出“是非不可公于众,公之则果不诚;政事不可公于众,公之则治不郅。惟超人出,世乃太平。苟不能然,则在英哲。……与其抑英哲以就凡庸,曷若置众人而希英哲?则多数之说,缪不中经,个性之尊,所当张大”。』可以看出鲁迅确实是一个尼采迷,他同时也有与尼采类似的矛盾。

沧浪一苇

 ID:5183|2021/05/17 12:09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5/16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笔记三

我读的文本译者是孙周兴,他有一个所谓的尼采三书概念,即平常人接触尼采最应该看的三本书,选尼采早中晚的典型著作各一本,我感觉很应该,毕竟据他说仅此三书就已经有100万汉字,读完它们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是一场大型的挑战。但我觉得更难的是理解尼采。

译后记提到,本书书名的副标题有两种意思,一种是:一本为所有人而又不为任何人而写的书,另一种是,一本所有人都能读懂而又没有人能读懂的书。我有点理解这个感觉,就是一开始,我会贸然说自己读懂了尼采,后来越来越不敢说自己读懂了尼采。

译者提到,尼采的《权力意志》只是笔记,但原来是一本雄心勃勃的大书,是尼采的“哲学主楼”、“形而上学计划”。为什么没出呢?我想,或许是计划将会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而尼采讨厌系统;或许是尼采讨厌形而上学;又或许是因为尼采不想启迪他所鄙视的“群氓”,又或许是更加匪夷所思的念头。

译者提到了一个对超人的理解启发了我,超人不像我以往想象的那样是人群中的显露者,而是一个忍耐者。故此可以推知,尼采当时在忍受着什么。

听说海德格尔花了十年解读尼采,认为尼采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此工作得到了广泛承认,但德里达对此说,海德格尔只不过是借用尼采来表达自己的形而上学观和形而上学史观,其强暴了尼采,真正的尼采是复数的,是“尼采们”。可能是因为我所处时代的原因,我倾向于同意德里达。

读了一篇文章,邓晓芒“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对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批评的批评”,文章说到马克思也曾经要摧毁哲学,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这还不是个案,黑格尔、尼采、马克思、海德格尔全部都站在哲学的送葬队伍里。我倒是觉得,似乎全世界都在为哲学送葬。拒斥形而上学被文章作者认为,这就是思考者连根把哲学给拔了,让自己不得不拒斥哲学本身;要是思考者还想进行哲学思考,如果不是进入维特根斯坦所言的沉默境地,就不得不陷入形而上学的境地。这可能就是送葬者的宿命。

沧浪一苇

 ID:5172|2021/05/15 11:0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5/15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笔记二

为了理解《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尼采我再一次读了文章“尼采的微言大义”,其中说到关于马克思与尼采的比较,马克思总体上是为西方资本主义挖掘坟墓,说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它不过只是西方思想史里比较靠近现代的一小部分,而尼采致力于拿铁锤敲碎西方整个思想史,反对的就是柏拉图及其思想上的后人,所以从格局上讲,马克思在尼采面前属于小格局。

从政治角度分析,左右翼对马克思评价必然不一致,但尼采的思想是不涉及政治立场的,左右翼都可以找到大把认可尼采的人。马克思作品的译者往往是政党,有人力物力优势,尼采的翻译无此优待,但翻译尼采的人是真的多,故此尼采书籍的版本、再版次数就多。

另外,马克思仍属于学究,仍属于需要编制一套系统学说的学者,而尼采的论述从来都不系统,是依靠艺术化或诗化的表达让别人理解。文章分析,尼采这种诗化的表达,《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这种特性都可以说是德国浪漫派的成就延续,本质上还是一种回归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之前的行为。

在我读尼采的过程里,确实常常发现尼采的意见并不是固定的,会出现前后矛盾,成体系的理论里绝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因为成体系的理论一般都要力求不发生前后矛盾。

尼采思想的后人有很多,我觉得海德格尔好像接过尼采的铁锤继续锤柏拉图,文章里说到,德里达延续了尼采的“没有真理,只有解释”这句话,这句话似乎正是尼采思想完全不成体系的原因,但是事情还没完,文章分析说尼采从年轻时就被真理与谎言的问题折磨,尼采是一个非常害怕泄漏天机的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34自我克服一节就很像是在表达说哲人要克制住向大众宣讲真理的冲动,但也不要绝对沉默。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之后,他本有意写一部自传,但是一再放弃,代之以别的作品,尼采也许就是一个要追求真理的人,德里达被蒙蔽了,没有看出尼采这一层害怕向大众泄漏天机的思想。

我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能随便获取几乎任何哲学家的任何书籍,不至于像古代平民一样不识几个大字,要感谢教育和好时代,其实归根到底要感谢卢梭、马克思为代表的一帮平等主义者,还有启蒙运动,相对的,种种迹象都说明尼采正是视这种平等主义为大敌之人,这样说的话,尼采好像会喜欢那些守住天机的知识分子,他似乎是一个陈旧的保守主义者,但文章提到神奇的地方在于,尼采更憎恶那些知识分子。这就是尼采,是一个究极矛盾体,让人很难琢磨透。

2025年1月
« 10月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