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3279|2020/09/24 11:07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24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我看到安迪试图翻案,却被典狱长坑了,在个人囚室里独囚两个月,最初在里面安迪脸上还挂着笑,因为他为汤米考取了学历高兴,然后汤米被射杀,典狱长显现出的凶狠残酷的面目,就是要安迪为他干一辈子活。后来他被殴打,因为看到了个人囚室里安迪鼻血结痂挂在鼻下,而且出了个人囚室之后,一头乌黑油亮头发也变得暗淡和灰白,这些化妆上的细节非常有意思。

当安迪出个人囚室后,坐在高墙下,和瑞德闲聊,说到墨西哥人认为太平洋是一个温暖且无记忆的海洋,还希望去芝华塔尼欧度过余生。我注意到这里的温暖和无记忆值得思考一下。

如果说监狱、人心是冷酷的,痛苦的记忆太多,那么想出去后到一个温暖且无记忆的地方就很合理。但是想到,墨西哥人不一定在说精神上温暖,而是感觉上温暖。海水比热容很高,非常的恒温,可纬度最低的地方海水也没有到30度,也不好说暖不暖。

一想到海水温暖,立马想到了气候变化,极地冰雪消融,上涨的海水侵入陆地,所以导致了记忆没了,记忆就是被海水覆盖掉的原陆地吗?搜海平面上升,看到维基里一个图,两万年前,是冰期的盛期,海平面是负120米,之后海平面一路上涨。上涨的时间里,应该是存在处于石器时代的人类,而且对于他们的记忆也确实不多。如果这真是是温暖和无记忆引申出来的意义,那就太神奇了。

沧浪一苇

 ID:3275|2020/09/23 12:2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23

有时感觉,现实比小说电影还要离奇,后来一想,这不就是现实主义的根基吗。也就是说,这体现了人编的东西太弱了,不如现实,直接把现实摹写进文章里不就行了。拿到一本《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看到巴尔扎克时,就感觉巴尔扎克可能就是这样想的。

巴尔扎克生在一个乱世,资料上是1799-1850,书里说他:『生活在十九世纪上期,法国正处于社会矛盾、阶级斗极为尖锐、复杂的时期。从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开始到1848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其间经历了拿破仑称帝、波旁王朝的复辟及七月王朝三个历史阶段。』

看上去很明显,动荡不安的年代,时代和拉锯一样,可不就是经常出那种想破脑袋也编不出来的故事吗?

沧浪一苇

 ID:3271|2020/09/22 01:0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22

看到《现代西方哲学新编》雅思贝尔斯章节说,经历二战后,德国人都有了罪,我发现这和基督教那个原罪有种神似。战争时期道德律遭到践踏,人命如同草芥,按照雅思贝尔斯的意见,假如一个人当时没有奋起去维护道德律,而是懦弱的求生,他便染上了一层形而上学的罪。尽管求生是合乎逻辑的,因为活着才能更有意义。

照这个想法,我延伸了一下,凡是没有去反对战争的,凡是纵容了任何糟糕事态发展的,放纵了道德律破坏的,便可以说染上了一层罪。这个罪纯属个人,而且一想,世界上几乎没有人无罪。

谁没有犯过这类错,即便无大错也有可能有小错。我看一些二战相关纪录片发现,战争罪犯、严重反人类罪行的实施者,我觉得一般分两类,一类三缄其口,一类是把忏悔挂在嘴边。非常沉默的那种人,他的沉默背后的心理动力不就是回避这罪吗?而这罪不是一直在刺他吗,他岂能回避?

德国日本,他们是有区别的,我直觉上感到,德国人基督教传统深厚,也就是说,忏悔一词人们长久频繁的使用,这也和他们的战争忏悔行为不无关系。日本则有传统上的差异。

沧浪一苇

 ID:3268|2020/09/21 05:2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量、总的耕地面积,这两个东西是常数,耕地被工业或其他什么用途占据还可以退还,而不可再生资源几乎都是有上限的,这想来确实是;人口增长则是指数。这两者一结合,肯定在将来出现问题,我觉得《增长的极限》和马尔萨斯都是这样想的。反对的思路就是重点指出粮食、资源能够适应人口规模,人口也非总是的指数增长。

总体上我看,尽管很多观点论据充分,就是有鼻子有眼的,但其实这背后就是一种乐观-悲观的对抗。而悲观观点是比较有利的,一想就明白,我现在不做什么思考,就特别乐意接受人类早晚得出事这种观点,我不乐意接受人类绝对会没事这种观点。

沧浪一苇

 ID:3266|2020/09/21 03:3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21

以前看视频遇到配乐不协调的问题,我都忍了,自从短视频时代到来,我觉得这个问题更严重了。可能有很多人对视频内容要求很高,但是对配乐怎么就容忍度不高呢?一个合适的配乐明明很重要啊。明明是需要绞尽脑汁深思熟虑的东西,比如选一个合适的音乐,另外还有对于声音音量的控制,对于噪音和杂音处理。

短视频,就是一个短字为重点,这就代表了一首几分钟的音乐是不可能放完的。而很多音乐都需要在时间跨度上产生情绪的积累,这些音乐就不可能成为短视频的配乐。无疑很多内涵丰富的东西也需要长的时间跨度上产生演变、展示。

如果没有合适的音乐,其实我觉得某些背景噪声也属于悦耳的东西。假如添加了不协调的配乐,我感觉就对要传播的东西打了折扣。

一电影电视剧或者动画看完,观众如果对于其中配乐产生了喜爱,按我的经验,那属于很稀有的了,其实一般情况就是对配乐没什么感觉,根本不在意。想到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用在了《2001太空漫游》里,产生了非常棒的契合,也导致这首曲子与电影产生了彻底的绑定,我感觉这可能属于配乐极度协调了。

沧浪一苇

 ID:3263|2020/09/20 11:55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20

开了一个脑洞,我把阅读按径赛项目分类,短阅读是一百、四百米跑,中阅读是八百、一千五百米跑,长阅读是五千、一万、马拉松。一百米好比见缝插针一天读一点,四百米好比一天内系统的按计划读,中等阅读好比几日苦读,长阅读是在一周到几周内持续读。

后来一想,像我这样的四百米阅读就累的不能坚持了,怎么能行呢?各种杂事和心态的嬗变,才是丧失阅读体能的源头。

另外我还感觉,没有进行阅读马拉松的体能,就不要轻易订下阅读马拉松似的计划。多少阅读计划都在我这流产了我才总结出来。比如我想看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就没进行下去。我知道这种书就不是那种规规矩矩讲故事的,而是非常费脑子的写法。

讲一个家族衰落的故事为什么很多名作家都喜欢呢?这就从《喧哗与骚动》联想到《红楼梦》。我想,第一因为整体上想来,家族家族,一定是人多,人多视角多文本量大,体量大就有一种沉重分量。第二,衰落趋势无疑具有文学性或者是悲剧性,如果是家族发迹的故事,主题恐怕在于幸福,家族衰败主题当然是不幸。

我发现,看这种非常长的故事不了解故事的时代大背景是不行的,不了解作者本人经历也是不行的,还有那里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史、文学史,都算是准备工作。

马拉松、长跑就得做好一切准备不是?我看这种准备的重要性等同甚至重要过马拉松、长跑本身。于是我感觉阅读长跑也是同理。

沧浪一苇

 ID:3261|2020/09/18 03:14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18

看了一下围棋的规则,虽然不是全懂了,但是感觉双方和棋是很难的,无胜负的情况也是被限制的,总之就是说,尽管围棋复杂度很高,但是,最终胜负一定要分,我感觉到,围棋不分出胜负是不太能容忍的。对于其他一般的棋类游戏,和棋的状况明明相当的普通啊。

什么军旗、象棋、国际象棋我都可以视为一场局部战斗的模拟,但是围棋似乎不是简简单单的战斗,是模拟全局大势的样子。

全局大势这种东西,可能像是总在流变之中。像是中国历史,确实有很多次过形成各方割据的均衡局面,但我感觉总有一种大一统的势头最终终止割据局面。是不是这种情况和围棋有很大联系?

和棋、分不出胜负我猜就是就是一种均势,而均势在欧洲文明间是非常普遍的,我看经常形容欧洲历史上政治局面的词可能就是均势了。看一些历史疆域视频时,我觉得罗马帝国的那种一统是一种很不平常的状态。

沧浪一苇

 ID:3259|2020/09/17 10:3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17

看了一些太阳能斯特林引擎、太阳能蒸汽引擎的制作视频,看到把太阳光聚在一个点上然后发电就特别有感觉。然后突然想到有关碳排放、气候变化、环保主义的事。

如今环保主义是一种典型的意识形态了,但是总体上我对减少碳排放这件事还是非常的没感觉。

以现在的我的知识储备去思考,我对环保主义的理解就是可持续的精神呗,它的反面就是向自然疯狂攫取,这样一想,资本主义对待自然的精神无疑是无限制的攫取,是一种只关注金钱进账和投入产出的收益率角度下思考问题。以这种逻辑,我看环保主义好像带上了反资本主义的色彩。

沧浪一苇

 ID:3257|2020/09/16 08:2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是,首相》S02E04里分析了英国报业的读者群,他们说:

镜报的读者是自以为在治理国家的人;
卫报的读者是自认为应该治理国家的人;
泰晤士报的读者是真正在治理国家的人;
每日邮报的读者是治理国家的人的夫人;
金融时报的读者是手里攥着国家的人;
晨星报的读者是想把国家交给别国治理的人;
每日电讯报的读者觉得我们正被别国治理着;
太阳报的读者只在乎报里的女郎前凸后翘。

按照这个思路,我在就想这读者和报纸究竟应该怎么归类?

一般情况下我想应该是分成左翼、右翼、激进、保守等等意识形态;也许可以按读者身份、财富分,比如拥权者的报纸、拥财者的报纸、一般民众的报、学生or知识分子的报等等。

报纸内容大抵可以分严肃新闻和娱乐,按两方比重来分的话,可以分成政治冷感型、积极议政型和混合型。

沧浪一苇

 ID:3252|2020/09/16 10:04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16

20出头的尼采读了很多叔本华,我知道这事,但是我在《尼采诗选》里看到一个细节让我对这个过程更有感性的印象了。

“阿图尔·叔本华”这首诗里尼采评价叔本华,“他体验到的将永世长存”。下面注释说到『尼采在莱比锡时,晚秋某日,在一家旧书店里买到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耽读了一连两星期,晚上读到两点钟,早上六点钟就起床。』这故事就很神奇,我觉得这才是一种阅读马拉松。

诗选的箴言诗部分,我看到几首诗,对于新约圣经,尼采说,这里面写有上帝通奸;对于俾斯麦,他说德国人将理智都交给了俾斯麦;对于斯宾诺莎,我理解尼采在说,斯宾诺莎热爱着他的那个神,但是这种热爱之下,蕴含着一股摧毁性的复仇力量,并摧毁了犹太人的神,于是尼采觉得这个隐士真是非常的深邃。

对于达尔文,尼采没说什么,但是对于达尔文的信徒,尼采斥责这些人讲达尔文的学说当成哲学;对于瓦格纳,尼采叹道他也竟然倒在了十字架旁,做一个被征服的人。由此可见,尼采对于瓦格纳渐渐接近宗教非常失望。

沧浪一苇

 ID:3245|2020/09/15 11:34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15

我看到,1982年电影《茶馆》和它的原本话剧《茶馆》还是有一些分别的,电影受篇幅所限有一些删减。为了看完整,我特别读了第三幕。

第三幕围绕的问题,我觉得大部分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一种世风日下的感觉或者是日子越过越邪门的感觉。

这一点可以从王掌柜要添女招待开始,话剧里是儿子保守、老爹开放这一奇怪设置,体现在王掌柜的大儿子对于女招待进茶馆这件事非常不适应。王掌柜总是谈改良,总是竭尽全力的跟上时代,这一点是话剧里大量笔墨描写的王掌柜性格,也可以说确实自洽合理。

另一个日子越过越邪门的例子是演评书戏曲的两师兄弟和一位厨师进屋喝茶,讨论传统艺术被流行歌曲取代的事实,他们是讲评书没几个人听、唱一出戏挣不出三个杂合面饼子钱。还有监狱里人越来越多,做满汉全席的大厨也选择去监狱蒸窝窝头。

书里,女招待丁宝看着流失的顾客说:“我要是过去说一声,来了?小子!他们准给一块现大洋!”我看了感觉一激灵,想到了现在的直播行业……

丁宝对于做女招待这件事的评价是:“我才十七,就常想还不如死了呢!死了落个整尸首,干这一行,活着身上就烂了!”看到这话,我觉得这里一句话把整个人物变立体了,也添了很多悲剧性。表面丁宝对谁都是嬉皮笑脸的姿态,其实嬉皮笑脸之下的内心少不了无奈痛苦。

沧浪一苇

 ID:3239|2020/09/14 07:49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14

手上有一本1988年的《萨特自述》,里面有“萨特自传:词语”和“萨特自述”两部分。看萨特自述一开头时,我就感觉得到了一些东西。

萨特是一个警惕性很强的人,换句话就是阶级斗争意识很强,要不然他怎能拒绝诺贝尔文学奖。这也可以解释他在中国热度曾经很高的原因。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他在自述这书里简洁明了的直说,这诺贝尔文学奖就是有阶级性的,是资产阶级那一边的。

总之,萨特给我的一些启发就是,看到任何一个人的高论,都得思考他的成长环境,他的阶级,他话语里隐含着哪些东西,譬如为自己阶级进行辩护的可能性。另外,考虑到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的交流程度如此庞大,经济差异非常大的人不是也经常进行交流吗,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话语往往是维护自己的阶级。

沧浪一苇

 ID:3236|2020/09/13 09:12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13

淘来一本书,叫《总体性与乌托邦: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范畴》,我看这书写的是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众多成员的分析,重点分析的是他们的乌托邦想象。

其中我看到4.4节里谈到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的具体细节,我看了之后琢磨明白马克思主义者为啥喜欢想象乌托邦,按照马尔库塞的想法,幻想这种事情是属于爱欲的,为什么我总是看到有些人张口闭口就是“生产力极其发达”、“物质极大丰富”,因为幻想就是一种心理原动力,这就是马尔库塞所言的爱欲的一个侧面体现。另外,幻想中当然蕴含着对现实的否定。

沧浪一苇

 ID:3229|2020/09/12 12:3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12

电影《阿Q正传》我没听明白阿Q一直唱的那几句戏词,找了一个字幕文件,打开一看戏词有“手执钢鞭将你打”,还有“万里江山平半分”。

鲁迅全集第一卷的《呐喊》中,我看到《阿Q正传》涉及到的戏文还有“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小孤孀上坟等等。另外我看到电影里唱的戏是叫做龙虎斗属绍剧。

我看电影时,就发现这戏文是一道贯穿整个故事的线,比如阿Q在电影里唱过许多次戏,比如结尾处,阿Q还想唱戏,观众也是等着死囚唱戏。关于这个结尾,我在书里看到,阿Q想唱悔不该、小孤孀上坟,又觉得不合时宜,合时宜的戏文是手执钢鞭将你打,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比较有反抗精神,但是这时的阿Q全身被绑,伸不出手,何谈反抗,于是他就不唱了。憋出一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书里体现阿Q的窝囊在于,连后面的“好汉”俩字也没有嚷出来。电影里确实是嚷出了好汉俩字,这属于一种改编吧。

最后阿Q被枪毙,大家评价他的话语却是枪杀没有砍头好看,另外大家还没有听到他唱的任何一句戏文。这种评语无疑让人感觉非常的荒谬。能把戏文这样的结合进文章里去,给我的感觉就是太巧妙了,利用戏文成功制造了文学性。不过我对戏太不熟悉,但我肯定这些戏文一定也是精心挑选的吧,能够隐喻阿Q的一些精神。

沧浪一苇

 ID:3226|2020/09/10 11:5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10

卢梭总是在想自然状态,于是我就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里看到他的想象:

『是否真的存在着一个力量比我强大得多,并且道德足够败坏、性格足够懒惰和残忍的人,在他自己游手好闲的时候,却强迫我为他提供食物?要是这样,他得一刻不停地盯着我,就算睡觉时也不能有一丝松懈,将我捆绑好,否则我便会逃跑或者将他杀害;也就是说,他被迫主动地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这一痛苦比他想要避免的痛苦或是他让我们遭受的痛苦都要大得多。在这一切之后,他的警惕心还能有一刻的放松吗?任何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难道不会让他头疼不已吗?我只要朝着森林走出二十步,束缚我的铁链就会被挣断,我便从此消失在他的生活之中。』

不知道这样一种奴隶关系是不是真的存在过。

沧浪一苇

 ID:3224|2020/09/09 11:5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09

看到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24章里提到乐观主义者为过度自信代价,我就在想,这应该有对称的吧,悲观主义者为过度悲观付出代价。

既然早期萨特认为,被动的意识、惰性的活动是意识的堕落,是不考虑去运用理性,不打算理性的筹划,那么乐观主义者的谬误和乐观偏见不正是一种惰性,不打算理性的筹划。

《思考,快与慢》里说,系统1的运行是节省脑力的自主控制状态,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这样看,也许惰性不是惰性,而是我们的身体总是习惯系统1,对于问题进行了自主的规划。

我理解的先验哲学,一言以蔽之,就是试图把握存在于每个人那里的不变的前提条件,例如康德、胡塞尔写了许多东西,其实都是在找这个先验。由此看,丹尼尔·卡尼曼的理论不正是与先验哲学有很大的联系吗?

沧浪一苇

 ID:3219|2020/09/08 09:0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08

什么是情绪?我知道一般情况下打开神经科学类的书,看到名为情绪的章节,都得谈谈脑区,谈谈杏仁核与恐惧焦虑、攻击行为还有奖励系统,我看了一个《认知、大脑和意识:认知神经科学引论》就是一例,可能别的同类书结构类似。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里萨特部分说到早期萨特的一个思路,情绪是惰性的,是逃避使用理性解决问题:

『情绪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在实践中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这种对世界的态度就会出现。这时,我们希望通过改变与世界的意识关系来改变事物的性质。具体而言,我们通过“魔术般改变”既定的处境来逃避用理性的方法处理问题。人们以为害怕、悲伤、发怒和高兴就可以对付过去,而不需要再认真努力去改变处境。狐狸与酸葡萄的故事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狐狸以为只要能让葡萄成为酸的,就可以解决它的问题。这是一种惰性的活动,是一种逐渐变为被动的意识,萨特把它称为“意识的堕落”。』

萨特是传承胡塞尔现象学,而胡塞尔现象学是相当的对实证、科学没感觉,因此萨特也是一样。萨特看来,实证的科学并不能把握情绪的意义。我想的是认知神经科学的成果究竟能不能分析出情绪对于人整体来说的意义?恐怕这不完全属于科学的地盘,是属于各种心理学的地盘。

沧浪一苇

 ID:3213|2020/09/07 12:44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07

自然科学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对人生最重要的那些问题是缄默的,自然科学无助于我们识破存在的奥秘,自然科学不为人类精神提供什么真理。我在《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胡塞尔部分欧洲文明的危机一节看到这样的意见。

由此可以想象晚年胡塞尔看着文明逐步崩塌,危机一步步逼近,愈加重科学忽视人道,在他眼里,科学主义实证主义起码是助纣为虐的。

我通篇看完胡塞尔部分,一言以蔽之,胡塞尔坚决反对别人说真理是虚无、相对的,也觉得自然科学只具有实用性,不具有指导人精神的真理。我以前觉得胡塞尔难懂,可能就是因为没抓住这一根线。

沧浪一苇

 ID:3206|2020/09/05 09:3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05

读哲学书,可以看到本体论、认识论、科学、语言、理性非理性等等话题都是一根根明显的脉络,我一直没注意的是,反法西斯也是一条主要脉络。这似乎很重要,少了这个脉络,像是少思考了一块重要部分。

我在《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里看到赖希、弗洛姆都是在一条反法西斯的线索之上,结合了心理分析与马克思主义。我理解的赖希,就是在说马克思太宏观,弗洛伊德太微观,两者一结合,不正是取长补短。

我认为悲剧绝对引发人最深刻的沉思,法西斯造成的悲剧更是如此。赖希、弗洛姆作为曾在风暴中心即德国与奥地利呆过的人,必定一直在追问为什么,法西斯势力何以发展。我看到,人与人之间如果发生了意识形态对立,原本看起来和善的人也会变得暴躁,人最凶险、狂热的一面都可以露出,此时赖希的理论不失为一个好的解释路径,赖希的理论就在于性压抑与人的凶险、狂热是有关系的,性压抑与制造一个顺从、服从的人关系非常紧密。

我觉得赖希就是在说,家庭上社会上的性压抑、一个人形成性格、制造顺从的人、法西斯猖獗一时这几个之间关系就是一层层递进的。这一套理论确实很明显和西方马克思主义里的马尔库塞属于类似的思路。

沧浪一苇

 ID:3200|2020/09/04 07:4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04

看《安妮日记》时,我感觉那个时候不止是安妮在写作类似的东西,而且这些类似作品都是有个平淡的开头,随后风暴越刮越大,然后结尾是面对恐怖的死亡逼近,所以很有文学悲剧性。安妮是15岁,这个年纪虽小但是比较能看透人世了,再小几岁,我感觉就不一定能看透世事、读透新闻。并且安妮的年龄小正好是放大悲剧性的一环。

《安妮日记》里末尾处我看到,盟军的登陆、有人企图刺杀希特勒这些新闻传进安妮耳朵,她都会记一记。这算是大好消息不断传来,然后他一家还是被逮捕,送进奥斯威辛。这本书之后的时间,安妮还是死于集中营被解放之前,她没有挺过黑暗迎来黎明。又是一悲剧。

我想,反法西斯的哲学家,基本上就是经历过二战的人,尤其是壮年时期经历二战的哲学家,因为壮年时期思想比较活跃、经历比较丰富,可以很好的看透世事。我还想到,要是一个壮年经历二战的,童年就有可能经历一战的环境。

我一想到反法西斯哲学家,就觉得是波普尔、阿伦特、萨特,还有一个福柯常提到法西斯。波普尔、阿伦特、萨特都是我说的壮年时期经历二战,这种时代大事他们肯定总在思考的。福柯是童年经历二战,所以他谈法西斯是在一种宽泛、发散的角度谈,我觉得福柯是在谈法西斯的更深内涵,依据是福柯为《反俄狄浦斯》写的序言,那里他谈法西斯谈的比较深。

萨特是当兵的人,直接为法国参战,接着成为纳粹俘虏,然后参加抵抗组织,亲近社会主义,后与苏共决裂。《萨特传——永别的仪式》里自由一章谈到,萨特不只厌恶纳粹,还一直厌恶斯大林模式,总是若即若离于他们,后来为了捷克斯洛伐克与苏共彻底决裂。由这些经历可以看出萨特的反法西斯观念。

波普尔、阿伦特是犹太人,是逃亡者,他们数不尽的同族人都殒命了,他们长久的思考,其思考结果肯定会非常深刻。波普尔的反法西斯思想,与他的真理观念非常非常相通,就是追求真理永无止境,并没有一劳永逸的可能,所以也没有乌托邦的可能。

阿伦特的思考角度在于法西斯塑造社会就是将人民给相互孤立、原子化了,这样人们相当容易被操纵。我理解阿伦特认为的法西斯的源头,就是一种操纵的欲望,将自然、社会和人都看成控制和操纵的对象。

沧浪一苇

 ID:3194|2020/09/03 05:0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03

以前想过穿越会咋样,当时就隐约觉得去了一个没有药物没有卫生观念的地方是很恐怖的。现在又有了很多可供参考的资料,比如求生节目、游戏或者专门写的求生书籍。我对生存有了点头绪。反正我就必须设想自己怎么在最匮乏的时候,用最常见易得的物资或者垃圾生存下来。

还记得游戏《This War of Mine》是参考了萨拉热窝一千四百多天围城战的经历,里面提到酒精、烟草、药物、食物是战争时期硬通货,我不太在乎烟草咖啡茶这类东西,我比较在乎酒精和药物怎么搞。

我知道蒸馏水、砂糖、酿酒酵母是可以生产酒精的,进一步蒸馏是可以获得消毒用的酒精。但是我觉得耐受高浓度酒精的酿酒酵母是不易得的,不知道能不能用一般酵母。另外,药物想想就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解热镇痛类药、抗生素是必须的吧。我查了一下,水杨酸在杨柳树里,还有点可能性获得,抗生素不太可能靠个人制得。中医药、土方可能就会在混乱时期大量使用。

可能是受到求生节目的影响,按我的思路,屯物资这种事可能不如脑子里记东西,毕竟知识就是力量,比如记忆一个简易收音机的制作方法就很有用,毕竟记忆别人抢不去。我曾听说有一种战壕收音机,只需要用常见垃圾制作。还有比如净水过滤的技巧,生火,庇护所,酸、原电池的制作方法不是很有用吗。重要的知识是,到那种时候还需要做好见识最黑暗人性的心理准备。

沧浪一苇

 ID:3192|2020/09/02 07:10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02

以前我初次看到萨特之时,发现了新马克思主义十分发散简直像是开枝散叶,尤其是萨特提到过这件事,2019/12/04这天我看书时看到,萨特说马克思主义才处于童年时期。我想大概意思就是新马克思主义的开枝散叶还远远不够呢。

在萨特伴侣波伏娃的书《萨特传——永别的仪式》里,还有萨特自传《词语》里,都可以找到萨特自负、狂傲的线索,这种自负算是那种褒义的自负吧,类似尼采所说超人的感觉。特别是我看到《萨特传——永别的仪式》译者前言里非常简明扼要的叙述了这一点。

萨特对马克思主义的添加、混合、改进,以我来看,正是萨特对自我的理论产物感到优越所致。我想,每一个改造马克思主义的人都需要这样的强悍内心。

萨特自负性格之下又隐含了一个强烈平等观念,这个观念在《萨特传——永别的仪式》译者前言里提到是由外祖父共和主义影响,因此萨特特别痛恨法西斯主义、斯大林模式。另外,我觉得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平等精神,才让萨特认为新马克思主义需要开枝散叶,他不认为别人不能从其他途径拓展马克思主义。

沧浪一苇

 ID:3187|2020/09/01 07:1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9/01

从《福柯与性》“质疑启蒙理性”一节可以看到福柯视角下康德的历史作用,康德乃是系统质疑理性的破天荒第一人。

萨德的作用,是站在时代转换处的那个关键人物,自他起,酒神的光芒开始散发,世界不只有日神的日光。

破天荒第一人这种东西,容易让人联想到哥白尼。这种第一人总是对一个非常大规模的错误进行宣判,企图摧毁这个错误。这本书后面确实有哥白尼,在“质疑人本主义”一节,说到福柯认为人本主义经历了三次打击

①哥白尼说到人类不在宇宙中心,这是第一次打击
②达尔文的演化理论进行第二次打击
③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分别进行了去中心的打击

我觉得,这几轮打击,还有现有的自然科学知识,让我看到人类的存在确实像是类似海滩涂鸦一样的东西,或者是沧海一粟的感觉,极容易消逝。我看到福柯经常使用海滩涂鸦进行比喻,阐释一种易逝性、暂时性。

既然人类社会里有很多东西都是易逝又暂时的,那么人类搞出来的真理、规律、本质、原型等等东西就很可疑。同时我想到了福柯的理论,人类借助这些真理,给同类们设置了越来越阴险的规训、矫正,建立全景监狱结构似的东西,现代社会是公然标榜仁爱、科学的,可是在规训下,仁爱怎么这么畸形。

我由福柯联想到,现在社会里需要听话的身体,我觉得这也就是说,人的自慰是一种现代社会里被操纵的事情,只要人的自慰可以创造大规模经济效益,既得利益者自然会为自慰进行辩护,这就是资本主义试图去解开限制,权力制造知识。假如个人的自慰能符合当时经济,这个自慰行为正是合乎当时社会规范、知识、限制的,那么可能这样才是一具听话的身体。反之则是不听话的身体。

于是我想,分析任何一种有关于性的产品、影视、游戏、文学,都要同时纳入与性有关的政治经济大网里考虑,从听话的身体这一角度去考虑问题。

沧浪一苇

 ID:3182|2020/08/31 10:3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31

卡夫卡的维基页面上看到几个信息,这个人是用工作剩下的业余写作的,而且生前籍籍无名;卡夫卡的爹是苛刻严厉的严父,他自己则是腼腆内敛的人;卡夫卡作品非常奇异,涉及家庭、官僚、人的异化等等,另外我还了解到,他本人不认为作品有价值,想死后烧掉。

文豪其实还是有可能一辈子隐埋在保险公司里的,只有拿业余时间写作。要不是这个被压榨、被排挤、被苛责的经历,可能这个写作就没有原材料或养分。

我以前曾经听说过工人诗人,还有社会底层的文学家,某种程度上可能近似了卡夫卡的生成条件吧。

我想过这个问题,我觉得高强度的工作就没有时间阅读写作了呗,就没有文学发芽的空间。其实卡夫卡也不是闲人一个,他也是每天高强度工作,经常会抱怨没有充裕的业余时间从事写作,文学照样在那里发出一个诡异又瑰丽的芽。

2025年1月
« 10月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