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5688|2021/09/26 03:0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26

1945年广岛被原子弹轰炸,据说1944年,希区柯克即听到朋友传来的消息说沙漠里有学者在研究核武器,同时还听说德国人掌握了挪威的重水,于是他下决心使用铀作为电影《美人计》的情节驱动要素即麦格芬,这使得制片人感到荒唐,《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中说到因此希区柯克把所有权利转让给了另一个公司,所以导致现在看到这部片子的片头显示公司是雷电华,然后还在书里听说希区柯克为了了解原子弹和铀,找到了加州理工学院里的著名学者,结果对方害怕泄漏机密,告诉他当时还造不出原子弹,此后希区柯克被联邦调查局监视了三个月。

我看《美人计》时发现里面涉及到大量关于特工、监视的情节,不知道是不是和希区柯克遭到FBI监视有关,越想越觉得这个遭遇很有意思,他既需要指挥演员饰演FBI又被真的FBI监视。

据《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美人计》也涉及到了资产阶级婚姻家庭关系,而且特别典型的符合了对希区柯克电影的分类,三个分类特别像是资本主义的阶段,分别是自由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式国家资本主义、后工业晚期资本主义,这部电影属于帝国主义式国家资本主义,这一类型的电影里,女主人公总是夹在一个年老的恶人和一个好小伙儿之间,然后她会选择小伙儿。书中对于希区柯克的结构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即希区柯克对电影结构的要求优先于其他一切,在同年代的电影里,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哲学上还有存在主义思潮,但希区柯克对结构的要求优于对现实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存在主义式的情感迸发,因此可以说伯格曼与希区柯克有极大的不同,甚至是距离最远的。

沧浪一苇

 ID:5685|2021/09/25 01:2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25

看了电影《爱德华大夫》之后我感觉我没太看懂,而且对于女主人公的的行动动机不太理解,根据一篇文章“银幕上的精神分析心理学 论影片《爱德华大夫》的意义”,我了解了一些解读意见,据说这部电影是开创精神分析题材先河的电影,为《发条橙》《飞越疯人院》《蓝丝绒》等等片做出了启发,还用了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我感觉片中的梦境拍摄的艺术风格太独特了,有一个场景简直就是达利《记忆的永恒》的翻版。

这部片子既充当好莱坞娱乐片又充当弗洛伊德解梦教学片,我认为这样的用意很好,但是意图却不能很好达到,这片子既不能很好的娱乐,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弗洛伊德。

希区柯克经常有十分惊艳的镜头使用,一看就很绝,我最喜欢此片使用左轮手枪以第一人称视角自杀的镜头,还有一个女主角产生一见钟情之后,一扇一扇房间的门由近至远依次打开,这个房门可能就代表了心门的打开,但我生活的经验已经让我没法一见钟情,也许70年前80年前人们经常一见钟情。对于男主人公,我感觉塑造不是十分出彩,据《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希区柯克评价这部片子结尾不好,太模糊,一切又太复杂,而对话者特吕弗认为此片的一些地方索然无味,希区柯克还评价片中的心理分析是假心理分析,而出彩的地方在于,梦境的描述方式与传统的电影梦境描述方式产生了决裂。

沧浪一苇

 ID:5680|2021/09/23 08:2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23

《存在主义咖啡馆》这本书的书名和封面让我想到了存在主义与小资生活情调的关系。根据我读到的此书电子版样章,里面确实提到了存在主义的一些对手对其的评价,比如提到『存在主义“令人恶心地混合了哲学的狂妄、模糊的美梦、生理学上的吹毛求疵、病态的品味和踌躇的爱欲……面对这种偏好内省的胚胎,人必诛之而后快”』具体书中好像并没有提到这个思想上的对手是哪些,但根据书中的前后文,应该有马克思主义。

我感觉存在主义与殡仪馆比咖啡馆更有关系一点。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史里正好处于二战后,它主要是有对死亡和荒诞的极大兴趣,我估计人们的兴趣接下来在数年数十年间又会到别的地方,比如法国思想历史里,存在主义的下一个是结构主义,下一个又是后现代主义。我看到“存在主义时代的精神风华”这篇文章里点明了一个要点,存在主义当时伴着战争底色,成为灾后生存指南。我认为死亡率不高、和平稳定的时代会使存在主义失去一部分的根基,尽管如今的人们负面情绪还是十分多。存在主义跟一般哲学相比理论深度不足,但这样就会让存在主义成为合格的灾后生存指南、人心抚慰手册,流行程度高与理论深度低的关系密切,存在主义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小资情调相关联也许是因为它在传播上的优势很大,很流行,成为小资的谈资。

沧浪一苇

 ID:5677|2021/09/22 09:3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22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里提到,二战时期,希区柯克感到要为自己的国家英国尽点绵薄之力,他自己太老太胖,无法参军,但是什么也不做就会非常自责,于是他开始拍摄有关政治电影,还有关于盟国法国的抵抗运动志士的电影。我今天看了一部《怒海孤舟》,我感觉这部片确实是饱含了对纳粹的敌意,但是厉害又在于此片将主要矛盾塑造得很巧,纳粹会航海而其他人不会航海,故此要把将敌人留在身边以活命。我想这样必然会构成一个复杂心理活动的舞台和一种寓言的感觉。

书中希区柯克自己说明这部片里具有两股力量,民主力量和纳粹力量,代表民主力量的众人非常没有能力,甚至如同一盘散沙,这就是一种对实际世界国家的隐喻,而片中纳粹则是十分有能力的人,明确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无疑一种讽刺,民主势力长期的陷在分歧与争端的泥沼里,反而敌人正因为团结而强悍。

估计这种讽刺让影评界十分的不悦,引发了愤怒的批评,抨击希区柯克将一个德国人的能力表现的高于其它人,此片也叫好不叫座,影片的拍摄始终不离开救生艇,始终不显示船的全貌,也没有音乐,根据希区柯克的解说,他对电影的研究使他认为优秀影片的80%胶片都与用在了特写与中景,因此自己要拍一部理论论证影片,即这样的一部全在救生艇上的影片,听说这种技术也是电视技术的提前运用。

沧浪一苇

 ID:5670|2021/09/21 10:4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21

希区柯克《蝴蝶梦》我看后感到这部片子异于此导演的其他片子,比如,完全无涉政治话题,《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这本书提到,希区柯克本人认为此故事十分老套过时,不是典型的自己风格,而且他并不把此片获得奥斯卡的荣誉归于自己,而是归于电影制片人,这也许说明制片人以及好莱坞体系对于此电影影响十分大。

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到,本片是英国电影,在美国拍摄,影片宅邸的位置是一个谜,是孤立的,希区柯克认为,假如宅邸在英国,就会不容易孤立,而孤立的宅邸才会十分凸显恐怖感,一旦处在英国,就会产生一种对于导演的诱惑,诱惑他展示出进出宅邸的小径,以及周围的环境,给别人以位置感。

美国人对影片是分级的,A级B级之间的差距很大,有的导演就拍某个分级的片,这就是好莱坞的情况,冒险题材视为B级即二流货色,对此希区柯克说在英国,冒险故事从来不被视为低人一等。希区柯克在选角时也发现时常有大牌演员不参与惊险片冒险片,使得他签下二流演员。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区别,不过其中的原因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分级制度。

关于希区柯克的一句十分有争议的话:演员都是牲畜,《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提到《蝴蝶梦》的制片人塞尔兹尼克发动了好莱坞所有大明星来试演,这种随便找演员的方式让希区柯克很为难,我估计是他初来好莱坞的几年见惯了各种演员,使他十分反感戏剧界转型电影界的演员,反感的地方在于这种人来到电影界只是为了钱,也许是因此希区柯克发表了演员都是牲畜的言论,同理,还有从文学界来赚钱的编剧。希区柯克总是要为了迁就这些大牌明星从而早早下工,放他们去享受,于是产生了对于不敬业演员的憎恶感。

据我所知《蝴蝶梦》的原文小说受到了女性主义者的欢迎,因为其中确实塑造了一个精明能干又不受男性束缚、视男人为玩物的的女性,属于一个父权的反抗者,故事又将这个女性留下的痕迹散步宅邸各处,给予女主人公时时以精神刺激,达成促进情节的作用。

沧浪一苇

 ID:5666|2021/09/20 01:5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20

关于希区柯克《贵妇失踪记》,我初看还没有意识到这部片子与政治究竟有什么关系,不过根据《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的意见,这部电影以及希区柯克1940年代作品大都涉及反纳粹,书中还说,《贵妇失踪记》主要表现的是欧洲民主国家在面对新生独裁力量的压力时的嘴脸。但这一句话还没有具体点明,后来我查到,这部电影的年份是1938,正是欧洲陷入二战战火的前一年,如果这样看,事情就明白了,实际上本片的英国人的言行皆是讽刺英国绥靖主义,他们的行为就像是纵容德国意大利法西斯,而本片暴行的实施者就是隐喻了纳粹。

本片的贵妇名字与弗洛伊德非常接近,而又涉及到有关幻觉、脑、意识、心理的事情,所以感觉希区柯克可能是对弗洛伊德非常感兴趣。

从《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里引出一个关于《贵妇失踪记》的思考,有一个人弹吉他哼唱,为贵妇传递了一段音乐,贵妇为音乐研究者即男主人公口头传递了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就是整部影片的推动核心,即希区柯克的麦格芬,其实贵妇是音乐教师,男主人公也一定会谱写乐谱,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把口头音乐变成乐谱记录下来,反而是不断的进行哼唱记录。书中给出的答案是说,音乐不是书面的而是口头的,就会呈现一种活生生的关系,而非书面的这种消极的关系,而且这样也会完全符合希区柯克对麦格芬的定义,即什么也不是。

沧浪一苇

 ID:5661|2021/09/18 11:5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18

在补看希区柯克的电影之前,我先找了一本书名叫《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作者齐泽克给出了一个希区柯克创作五阶段的说法,算是一个观影指南,具体说到的电影可以参考按时间排序的希区柯克电影列表。

1阶段《三十九级台阶》前;2阶段《三十九级台阶》到《贵妇失踪记》;3阶段,《蝴蝶梦》到《风流夜合花》;4阶段,《火车怪客》到《群鸟》;5阶段,《艳贼》之后。

据说中间的三阶段是三个核心阶段,还被这样命名,分别是现实主义阶段,现代主义阶段,后现代主义阶段。2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作品大量涉及到资产阶级婚姻意识,以婚姻历经磨练最终得到团圆为主,3阶段以女主人公受到父亲形象的男人伤害为主,4阶段,强调寓言性维度,男主人公为主,主要是母性超我阻碍其进入正常性关系。

而这三个核心阶段都可以与资本主义的三个阶段进行对照,分别是自由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式国家资本主义,后工业晚期资本主义,2阶段里,主要是自主历经考验而强大,3阶段里,强大的父亲形象预示着这种自主的衰落,4阶段里,很容易认出病态自恋这种消费社会的典型主体特征。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可以这样区别它们,现代主义的艺术都是强调难以理解,突破我们日常的安适,它拒绝被主流意识形态象征领域所整合,而后现代恰恰相反,后现代主义里,分析的作品大多是广受欢迎的作品,大众就是乐于拿拉康、福柯、德里达等等理论作为秘籍去破解作品,净化那些令人不安的神秘,后现代主义阐释的目标往往是熟悉东西的陌生化,谁是熟悉东西陌生化的大师,那就是希区柯克。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汗牛充栋的希区柯克研究文章、书籍,这就是一个非常后现代的现象,希区柯克迷会认为他的作品的每一个事物都有意义,每一个情节都有哲理。

书中对希区柯克的总结是这样的,他既是好莱坞的典型又是好莱坞里古怪的典范,是现代主义那样颠覆好莱坞,又是后现代主义的,让阐释者迷恋,那么真正的希区柯克到底是什么,实际上,他终究还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我看《三十九级台阶》时,发现主人公意外被迫上台做政治演讲这样的桥段并非《大独裁者》首创,不知道是不是希区柯克此剧影响了卓别林电影点子的使用。卓别林安排演讲在结尾高潮,是真的政治演讲,是属于小人物或底层人民群众的,而希区柯克选择演讲作为体现人物心理活动的一环节,是中产阶级的。希区柯克对人物心理的把控确实花了大量篇幅和大量心力,怪不得后现代主义式的解读盯上了希区柯克,因为他留下了大量供解读的原材料。

沧浪一苇

 ID:5653|2021/09/15 08:48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15

《结构人类学》笔记七

了解西方文学理论的话可能就知道,俄国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有点像,并且可以说颇有渊源,在《结构人类学》2第三部分第八章里有作者站在结构主义立场上对俄国形式主义进行评判的文章,我感觉评判以批评为主。

书中,首先说了结构主义绝对从形式主义那里获得了教益,然后就与对方划清了界限,说结构主义并没有形式主义那么强调对立,形式主义太过于强调具体与抽象的对立,而作者所选取分析的形式主义者叫做普罗普,他分析了民间故事的形态,本文的目的是分清结构主义与形式主义。

借助一篇文章“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及列维·斯特劳斯的批评”,就可以帮助明白书中的内容。首先,作者是人类学家,必定注重分析民族、人种,而普罗普的研究不是非常重视故事的背景,即一种“人种史语境”,作者指责这种研究是丢失掉文本与语境的关系。这种指责还是比较中肯的。

另外,普罗普的研究里划分了民间故事的31种固定元素或功能,任何民间故事只不过是元素的组合,虽然他自己也说针对类型的清晰分类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的工作依然是建立在与之相反的基础上。普罗普的工作成果是31个分类,但看起来仍能合并的更小更经济,实际上作者感到,这种思维发展最后甚至就会得到我们只有一种故事的结论,因此分类并没有很大的意义,因为这种分类不讲究唯一性。作者与普罗普的不同点在于,普罗普丢掉了具体内容的叙事分析,过分强调理性化和秩序化,而作者作为一个人类学家更强调人种史。面对诸多的故事,人们原本不能区别它们,直到形式主义来教给人们判断故事的共同点,于是一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却不在乎抽象回归到具体。

沧浪一苇

 ID:5649|2021/09/13 09:5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13

《结构人类学》笔记六

在《结构人类学》2第十五章的第五节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议题,说到非都市社会或者人类学家去的地方照样存在某种病,而城市也不只是有城市病,同时也存在活泼和鲜明的特点,病是指诸如距离造成的疲劳、夫妻不和睦、年龄代沟等等,作者的意思大概是指这不止是城市的专利。而活泼与鲜明特色指诸如中东的特色市镇、意大利小镇等等。

作者提到,就算巴黎,直至十九世纪末也是一个平衡的城市,这种平衡指的是城门外即是农村,我认为这是对现代城市的一种比较,现代城市是一个增殖体,总是处于扩张之中,现在的城外是什么呢,我觉得一般就是渐进到城乡结合部。

为什么卢梭那么喜欢自然,他住的地方可是市中心,作者认为,毕竟他走路不长的时间就可以直接走到田野和森林里去。我看,现代人从市中心开车都得好长时间才能开到有那么一点自然气息的地方。

城市失去城门与边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还记得中国建国后城市规划里有很多都是围绕着是不是拆除城墙进行讨论的,我感觉边界、城墙限制了城市变成一个增殖物,因此城墙的命运肯定多舛。我看最有意思的是,具有边界的城市,大自然就可能在边界外,因此城市与自然是近距离接触,而没有边界的城市,实际上大部分居民都与自然都产生了很深的隔绝,就像现在这样。

作者认为,自然可以调节人类的心理与生理节奏,而大城市的人失去了这一项调节器,往往会进入一种异常的情况。只需要注意人们不时显现出来对自然的渴望就可以证明自然对人心理、生理真的很重要,大城市的人待惯了钢筋水泥丛林,往往旅游地是偏自然的环境,而且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有个乡村的房子或者一个花园。城市是一个人为制造的隔离体,这是一个对精神健康的威胁,而且城市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因为城市本身就是扩张性的、增殖性的,所以内部出来的人也肯定对扩张非常容忍、认为其合理,往往崇尚自身生活形式,对其他的生活形式产生异己与排斥感,并且也许会对毁灭多样性的行为采取放任的态度。

沧浪一苇

 ID:5644|2021/09/12 07:5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12

《结构人类学》笔记五

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应该是十分年轻,而且研究的对象多数是“文明人”看不上眼的,很有可能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状态。在第十七章里,作者说了一些关于人类学本身的事情,其中说到,由于人类学本身就需要对野蛮、原始极度有兴趣,而且野蛮与原始的消亡速度是越来越加速的,于是我感到,在彻底消亡之前,人类学肩膀上的最重的任务实际上就是一种和消亡进行赛跑的抢救,或者说保留。

对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开始产生了浓厚兴趣,作者举例的是心理、法律、政治,我看后认为,马克思对于原始社会的兴趣非常大,原始社会不正是在他的学说里占据了一大部分。

人类学极为配得上社会科学这个词。可以想到,人类学正是人文学科、社会科学里最自然科学的,原因是因为它有体质人类学;也是自然科学里最人文、最社会科学的,因为它有社会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这样实际上非常尴尬,由于可能遭受到死板的分系,导致人类学有被分成两半的风险,而且文凭也不知道是给理科类好还是文科类好。

对于人类学博物馆,作者的感受就是,放在博物馆里的器物孤零零的,与它原先存在的环境完全割断,它就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哑巴见证。随着西方文化的扩张和沟通手段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原始社会都不见了,实际上搜集器物比如弓箭、鼓、饰品、神像等等东西已经越来越难了,但是人才是活的见证,而且很多人都跑到城市、大城市去了,人类学家越来越不需要充当冒险家跑去搜集东西,可以直接去找到活的见证人,从这类人身上还可能获得即将绝迹的语言。

对于人类学的应用,我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尤其不知道这一行怎么吃饭和人类学怎么应用,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凡是去和外族进行接触的人,很有必要进行人类学培训,他举的例子是传教士、军人、外交官、殖民者,我觉得随着中国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投入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前往外国建设的人员就可以算入。另外就是对于外来移民的文化,终究还是人类学家懂的最多,像是作者所在的法国正是有很多移民,而移民在当今社会搞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非常多的。我认为,对于各种难民问题理解最深刻的可能正是人类学家。

沧浪一苇

 ID:5637|2021/09/11 07:0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结构人类学》笔记四

我感觉作者经常谈到的话题就是涉及抵制西方中心主义,在《结构人类学》2第十八章中有一个关于反对伪进化论的观点非常妙。凡举世界上伟大的哲学体系和宗教体系都讲博爱,但是现实是,很多人惊诧于人种之间的差异,由于自己无法对别的人种有好感,也暂时无法将博爱施加于别的人种,于是寻求某种哲学、社会学思辨加以解释,此时,伪进化论就出来了,伪进化论表面上佯称尊重种族差异,但是其实却把各个种族的人最终的发展归结到统一的一个目标上,认为各个种族的发展总是必然的一个环节接着另一个环节,最终,无论什么人种,发展都会变的趋同,这就是在尊重多样性态度的掩护下,藏着取消多样性的野心。这与进化论研究里讲究的实证精神严重背离。

在书中我看到作者常举一个例子讲述西班牙人和美洲土著的差别,西班牙人初见土著时,派出调查队探索土著的都是一些有关对方是否有灵魂、到底是不是有足够智慧之类的内容,而土著抓到白人,调查的内容是有关于白人尸体泡在水里是否会腐烂,如果我初读这部分,肯定是读不明白的,看不出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但是我已经从《忧郁的热带》里读过了这个故事,在那里比较详细的说了此事,具体的描述是这样的。

《忧郁的热带》第三部,“郁闷的赤道无风带”一章里说到,西班牙人到新大陆,派遣的调查团里最有名的就是天主教圣热罗姆修会,以人类学家的眼光去看,他们的调查过程很像是一种心理社会学的调查,调查团要对比印第安人能不能像西班牙卡斯提尔的农夫那样有能力独自生活,他们的答案肯定是不能。在同一时期,附近的一座岛屿,印第安人把白人捕捉来,活活淹死,淹死以后几个礼拜之内,印第安人派警卫看守尸体,目的是要看看这些白人的尸体会不会腐烂。

作者认为,对比一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可得到两个结论:白人相信社会科学,印第安人则相信自然科学;白人认为印第安人是野兽,印第安人则怀疑白人可能是神。这两种态度所表现的无知程度大致相等,不过印第安人的行为显然表现了更高的人性尊严。

我感觉这一对观点确实非常神奇,还让人想到,究竟现代科学与原始这两种思维本质上的差异是什么,在姚大志《现代西方哲学》里看到一个关于两者对比的论点:『列维-斯特劳斯将野性的思维与现代的科学思维相对立,将二者视为人类思维形式不同但都起着重要作用的两个方面。这也就是说,野性的思维与科学思维不是人类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作用,而是对自然进行研究的两种方法和角度的作用。野性的思维对应着知觉和想象,科学思维对应着理性和逻辑。野性的思维与感性直观紧密相连,而科学思维与理性推理密切相关。因此,野性的思维和科学思维没有进步或高下之分,相反,它们都是认识自然的方式,因而,本质上都是一种“科学的”思维。』

沧浪一苇

 ID:5634|2021/09/11 03:5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11

根据《防务新观察》20210907,美国在海外的战争原本可以同时支持2.5场,即两国加一小国,后来做减法到2,两国,再减到1.5,一国加一小国,再减到1.2,一国加一个恐怖组织,由于没具体说是哪些国家,也没说是哪些时候,可能应该需要把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家代入进去。据《防务新观察》20210910,20210908,美国的左翼团体、美国媒体披露,美国五大军火商获得了阿富汗战争军费2.31万亿美元里的2.02万亿,是受益最大的前五。甚至连美国本身都是战争的输家,一个简单且不变的道理,战争唯一赢家根本就是军火商。

如果把美国撤军,外加它转向大国竞争的战略一起考虑,就可以预想将来的局势,美国海军原本就是吞金兽,最近,在预算决定之前更要拼命吞金,夸大自身的重要性争取经费,同时,缺乏威胁、缺乏交战可以让美国军工利益集团十分焦虑,于是可知,挑衅和炮制煽动性舆论只会变的比以前更多,而且它还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加快在所谓的盟友那里售出武器。

沧浪一苇

 ID:5629|2021/09/10 07:5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10

《结构人类学》笔记三

在《结构人类学》2第十八章里看到了很多对世界各种族、文明非常深刻的思考,有几个议题的意见我感觉很有意义。

西方文明给了其他文明什么样的作用?

除了极度闭关自守的地方,基本上所有文明都在承认西方文明的优越性,而且,在这种情形下,坚守自身的独特性好像变的越来越没有意义,但这种情形让职业人类学家难受,因为史前史以及很多人类学知识还是需要通过世界上现存人类文化的蛛丝马迹去了解,西方文明所造成的局面,就是让其他文明的传统只留下遗产,而且遗产是脆弱的,文化的多样性就像物种的多样性一样饱受威胁。世界是否将全盘西化,这一点还是存在悬念的,因为许多文明还在坚持自身的独特性。如果不是绝对力量的差异,一个社会不会轻易的将自己变化成异族文化。

作者说到一个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创造力、想象力、智慧这类属性往往归于现代的人、近代西方人,而越远古的文明,创造力、想象力、智慧越少归于他们。实际上,一想到制陶、农耕、用火烹饪,我们现代人就会想到偶然性因素,比如偶然用火烤了泥巴,偶遇野生植物、雷击起火,这是不公平的,实际上,这些技艺远远没有很简单。

文明的发展里偶然性重要吗?

作者给出的意见偏向于不重要,分析偶然性在各种原始技艺里的成分就可探究,比如,用泥制陶看似简单,实际上原始人需要克服的困难极多,需要把握火的温度、把握不崩裂的技巧、把握焙烧时间,甚至窑型、通风、燃料都有一堆问题,这些操作太复杂,远远不是偶然性能解释的,偶然性虽存在,但没有人的创造与想象,它一点用也没有,比如青霉素发现里,偶然性也非常重要。

如何看待工业革命与西方文明在近代的快速发展?

作者认为,视角、参照系是很重要的东西,不同的视角、参照系将会对结论产生影响。作者常用新石器时代的技术革命与工业革命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同样重要,并且常以人类整体历史为参照系,说明西方工业进步领先了一两百年在几千年的跨度上不值一提,新石器时代也可能曾有几个部落产生了一百年两百年的领先,需要同样以数千年的跨度视之,这个视角足以让现代人对任何优越进行反省,从而谦卑。

一辆列车上的人很可能会以旁边列车为参照系判定自己的速度,把文明某种项目的发展比作列车,也许就会看到一些列车开的很快,这样就会显得另一些列车几乎停滞,但这背后实际上存在着文明旨趣的不同、利益的不同,因此存在不同评判标准。若以人均可用能源的量为评判标准排名文明,北美、欧洲将占尽先机,若以克服环境的艰险程度为标准排名文明,爱斯基摩人将数第一,印度发展出的宗教哲学体系的复杂性谁也比不上,伊斯兰教从十三世纪前就可以综合起人类所有的生活形式如宗教、政治、技术等等于一体,别的文明都没有这种程度。

我认为,若以文明的本身为列车,则会发现,诸多列车方向不一速度不一,看同向同速的列车,则会清晰的看到上面的乘客、车辆细节,这就是文明间交流的丰富的隐喻,若是看其他方向的列车,就会模糊成一团。因为文明的方向上的不相同,所以才导致了信息不足、了解不足,进而发生了不理解与鄙夷。

沧浪一苇

 ID:5624|2021/09/08 06:3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08

《结构人类学》笔记二

在《结构人类学》2的第十二章看到对于蘑菇、迷幻蘑菇、尿液的分析确实非常神奇,书中,作者结识了一对研究真菌的美国夫妇,他们的研究其实也是一种人类学,是有关真菌的人类学,他们提出《梨俱吠陀》中的苏摩就是一种可以让人迷醉的菌类,作者与他们探究全世界人类对于蘑菇参差不齐的喜爱厌恶情感观念是怎么回事。首先,否决了全世界蘑菇分布的多寡这个因素的作用,全世界其实都有蘑菇。看书后我认为,对于蘑菇的情感观念取决于那个民族的文化有没有抑制、贬损、否定原始信仰、崇拜和原始习俗。

《梨俱吠陀》中显示了蘑菇的崇拜,中国也有灵芝长生不老的这种信仰,据说摩尼教也存在蘑菇崇拜,而这一点遭到奥古斯丁的大力谴责,印第安人那里也有这种崇拜,作者列举的许多原始部族也存在这种崇拜。书中说到,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往往对蘑菇不感兴趣,但斯拉夫人、地中海盆地地区的人对蘑菇感兴趣,我是这样理解对于蘑菇参差不齐的喜好,也许是因为基督教这样的成熟信仰大大的排斥了当地的原始信仰,导致了对蘑菇不感兴趣的区域。

如果对诸多文化加以考查,就会发现蘑菇往往与尿液存在联系,一条解释就是说,因为有些蘑菇存在令人不适的化学成分,也存在致幻的化学成分,如果吃下蘑菇,尿出的尿液就会过滤掉令人不适的化学成分,流出致幻的化学成分。相当多的先民、古人掌握了这一点,进而搞出蘑菇与尿液的紧密联系。

而假如某个文化开始了对蘑菇的排斥,不喜欢菌类了,往往贬损蘑菇的词语也会是尿,在看到书中说有的贬损性词语是狗尿时,我不禁想起中国也存在狗尿苔这种说法,狗尿苔完全与狗无关,与尿无关,而这种尿与蘑菇的联系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联系。其实,尿这种液体往往会被古人视作一种多用途、多功效的液体,越接近现代,可能越是视尿为纯粹排泄物。

沧浪一苇

 ID:5618|2021/09/07 04:2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07

《结构人类学》笔记一

第二章里,我读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议题,说到亲属关系,从一个家庭里儿子的视角出发,父子关系往往与舅甥关系相反,我感到确实如此,我经历的就是父亲对儿子严厉,舅舅外甥关系轻松融洽,相互没有隔阂,不过我没有体会过父子关系融洽、舅甥关系严厉的情景,我们的社会大多也不是这样的。而据说这背后还有隐藏了很多道理。

我在姚大志《现代西方哲学》这本书里找到了一些解读,结合原书,可以得知,列维-斯特劳斯对两个人进行了反对,基于他的舅甥关系研究,列维-斯特劳斯对摩尔根的理论进行了批判,摩尔根的社会进化观点被形容是玄学、同语重复,对于另一位,布朗,列维-斯特劳斯对他的指责是说他把舅甥关系从一个整体性的体系里剥离出来,其实不应该剥离出来,而是应当把四对关系当作一个整体结构。

总之,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就是构成结构的要素或原子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单一的一对关系,而是包含夫妻、父子、舅甥和兄弟姐妹这四对关系的四角结构。他总结出来,夫/妻关系同兄弟/姐妹关系相对立;父/子关系同舅/甥关系对立。

《结构人类学》里列举了很多例子,大量的人类学观察总结发现,原始部族有这样的规律,部族中,父子关系融洽则舅甥关系紧张,父子关系紧张则舅甥关系融洽;夫妻关系融洽则兄弟姐妹关系紧张,夫妻关系紧张则兄弟姐妹关系融洽。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出现相反的情况,父子、兄妹或弟姐是血亲关系,舅甥、夫妻是姻亲关系。

由于人类普遍的乱伦禁忌,导致不可直系血亲通婚,故此一个家族要繁衍必须与一个其他家族形成姻亲。而姻亲与血亲的这四对关系规律我感觉是这样的,一个人在血亲那里得到的亲密多则定然从姻亲那里得到的亲密少,反之亦然,这里面也许有互斥的道理,也合直觉。列维-斯特劳斯分析的应该是结构,是一个原始部族宏观的情况,但我看后实际上联想到了当代女性存在扶弟魔情况的话就会对婚姻造成严重伤害,相反的情况类似,男性和亲姐妹关系紧密也会严重伤害婚姻。

沧浪一苇

 ID:5613|2021/09/05 08:1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05

《什么是哲学?》笔记七

本书关于艺术的核心观点简而言之就是德勒兹认为艺术存在界碑似的三个大类,即振动,扭打,解开,我觉得如果不代入实际情况就难以理解,在《导读德勒兹、加塔利〈什么是哲学?〉》里,同时分析了德勒兹解读电影的内容,于是这部分内容基本上也等同于德勒兹两本电影书籍的导读。

我首先对德勒兹电影理论留下的印象是,非常巨大的阅片量是研究出这个理论的先决条件,德勒兹两本电影的书籍都涉及到了浩如烟海的电影,我感觉这简直不像是一个哲学家的工作。因此读者想要深入,就也需要有对电影史的深入了解,其实我感觉电影史还算个很年轻的历史,相比于绘画史、音乐史来说。

根据导读,德勒兹处理的不只是艺术史,而是所谓“知觉的连续阶段”,他所分析的都是关于振动、扭打、解开这三类的寓言。导读认为,《持摄影机的人》这样一类早期电影,不包含统一的叙事,是一串图像的串联,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德勒兹的振动。而好莱坞电影、格里菲斯的电影到1950年代西部片、黑色电影都是关注社会关注叙事连续性的电影,卓别林《大独裁者》是一个典型案例,德勒兹认为这一类电影往往是将最接近的事物分割开、将差别最大的事物结合起来。按我理解,这可能就是扭打一词的意义。

据说二战大大改变了欧洲电影,引发了欧洲电影危机,使得电影进入下一个阶段,其先声是希区柯克对经典惊悚片的反思,后来又有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在希区柯克那里,逐渐开始凸显复杂的人际联合与心理关系,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那里,一个事件到下一个事件之间的线索或者说事件间的纤维都断裂了,叙事的勾连性减弱了,欧洲电影危机带来的结果仿佛是电影对其讲故事的能力失去了信心。这里可以让人联想到解开。

旧形式的危机等于新形式的诞生,这种电影被德勒兹认为是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产生了很多现代电影,现代电影的标志性人物是戈达尔、雷乃、塔可夫斯基等导演,在现代电影里,往往不能分辨现在到底是现实、梦境、幻境或是闪回,因为那根本就不是线性时间了,电影很明显的在哲学方面拓展了思路,电影也在理解时间这方面取得了进展。

关于德勒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电影的认识,我在传记《吉尔·德勒兹》里找到两条线索。据说德勒兹常常参与电影杂志《电影手册》所组织的电影节与活动,还与杂志编辑让·纳波利有深厚的友谊,纳波利与德勒兹同时在巴黎第八大学执教。二,巴黎第八大学1980年搬迁圣但尼之后,哲学系和电影系就是毗邻着,这让哲学与电影有机会进行深度交流,书中表明,德勒兹在此后数年都是通过电影思考问题。

沧浪一苇

 ID:5605|2021/09/03 07:58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03

《什么是哲学?》笔记六

本书关于艺术的部分我只看懂了一小部分,只好借助《导读德勒兹、加塔利〈什么是哲学?〉》理解。我看到,首先还是要明确哲学对于艺术的地位问题,按照以往的想法,哲学凌驾于艺术,但是实际上德勒兹的体系里,哲学、艺术、科学是一幅三联画,艺术是哲学的他者,哲学不必凌驾于艺术,传统哲学才会陷入替艺术思考真理的想法。艺术只是平行于哲学。

据解读说,作者对艺术的旨趣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关艺术流派,无关技法,只是对艺术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艺术实际上是在不断的储存更多“变体”和“可能性”,艺术可以让一个转瞬即逝的场景、感觉留存千年。

根据解读,本书反对诸如康德等人的艺术观念,实际上是反对将艺术视为我们与自然割裂的标志,动物的艺术与人类的艺术具有相当大的相似,甚至是一脉相承的。据说,著作《千高原》里分析过音乐,论述弗朗西斯·培根时分析过绘画,论述普鲁斯特时分析过文学,电影也是被德勒兹详细剖析过的艺术形式,如果纵观这些理论,可以发现里面全都有一个关于艺术史的寓言,艺术史被认作三个环节,分别是振动、扭打、解开,如果是在音乐史当中的话,古典主义音乐就是振动,或者说重复,像“两只老虎”一样;发展到巴洛克时期,有了声部,在贝多芬、莫扎特等人的创作里,振动有了互动,这就是扭打;到了瓦格纳、马勒等人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获得了非常大的流变特性;到了肖邦、李斯特等人所处的浪漫主义末期,作曲产生了新的突破,作曲越来越不受任何规则限制,这被德勒兹认为是现代音乐的起源,即解开。我觉得如此来看,很多艺术形式都存在振动、扭打、解开三个环节,这个理论套用到绘画、文学上,套用到电影史上都是具有解释力的。这个理论可能与德勒兹资本主义解体化、界域化理论是契合的,它们属于一个理论体系。

沧浪一苇

 ID:5595|2021/09/01 07:05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9/01

《什么是哲学?》笔记五

本书的“地理哲学”部分究竟在探讨什么,地理为何在德勒兹哲学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地理与哲学究竟有什么联系,我感觉这几个问题是很深很复杂的,按我理解,本书论及的地理主要是联系上了差异、资本主义、哲学的偶然性。

德勒兹与福柯、德里达等人的思想皆是非常合拍的,都助推着反对一致性与精确性的后结构主义思潮,具有尊重差异的特质,他们的学说都洋溢着对差异的颂扬。我觉得地理正是西方东方几千年来差异的本源,希腊文明正是因为其地理上的因素而诞生了哲学,《导读德勒兹、加塔利〈什么是哲学?〉》这本书里总结到,一,希腊民主破除了阶级的继承,二,友谊突破了当时的哲学派系,三,自由贸易突破了希腊城邦的地理边界与政治边界,上述三个都是哲学诞生的前提,这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和哲学的诞生关系十分密切,十分相似。我觉得,如此说来,哲学简直可以说与资本主义是双生子关系。

于是本书批评了黑格尔和海德格尔之辈,称他们为历史主义者,他们会认为希腊诞生哲学是一种必然,他们努力的把哲学与希腊结合,甚至书中认为,海德格尔不是要比希腊人走得更远,而是要将希腊人的运动创造性的从头来过,总之,黑格尔、海德格尔之辈让哲学变得跟哲学史密不可分。

但本书强烈反对哲学就是哲学史这种说法,哲学产生于希腊,是偶然性使然,而非必然性使然。哲学为什么产生于斯时斯地,资本主义为什么产生于斯时斯地,这是因为地理因素,是环境的力量,地理可以使历史从必然性的迷信里醒悟。作者强调的哲学是创造概念为主的哲学,这种创造概念又被认为是无法预料的,故此,坚决不能把哲学简化为哲学史,因为哲学正不断的试图从哲学史中抽身,新概念固然会不断的老去,成为历史,但是新概念不是从历史里走来的,非历史因素是哲学里孕育新东西的因素。

文章“从创造概念到地理哲学”里说到了一个很妙的例子解释“内在性平面”概念,动画《汤姆和杰瑞》中汤姆经常跑到悬崖边上,过了悬崖还在不断的跑,然而汤姆并没有马上掉下去,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脚下没有路了,才自由落体。旧的哲学概念仍然不停地指导我们前进,直到某一天,我们才会醒悟这个概念之下的大地完全消失了。那些按图索骥的哲学家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们总是拿着中世纪的概念地图来指导今天的世界,其行径与跑过悬崖的汤姆没有分别。所以,哲学家要发明概念适应时代,适应“内在性平面”。

而哲学与地理的关系是什么,据文章说到,内在性平面这个词是德勒兹从斯宾诺莎那里沿袭下来的概念,内在性平面有着自己的运动,是自行绵延和变化流动着的,我认为这可能也是指变化迅速的当代社会,这就好似大地充满了褶皱,地表从来没有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平滑整齐的世界,过去的哲学都是在一个平滑的面上,且特别执着的追求唯一真理,新哲学不追求唯一真理,而是适应褶皱大地,即内在性平面。新发明的概念面对崎岖褶皱的内在性平面,就很有可能从无道路的地方开辟出道路来,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在崎岖的面上进行地理勘探任务。

沧浪一苇

 ID:5589|2021/08/30 10:2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30

《什么是哲学?》笔记四

再读导论部分,首先,说到哲学被其他学科超越,这不是一件新鲜事,是非常明显的情况,其次,其中提到所谓形而上学的终结/死亡,总结出这个结论的应该是海德格尔,这两者加起来似乎足以让任何感兴趣哲学的人失落,感到局势的衰落。而书中表达的观点就是对此类意见的相当不以为意,甚至直言并未对哲学被超越和形而上学的死亡感到任何不妙,大谈哲学体系的破产只是一堆毫无用处和令人讨厌的废话。

找到一篇文章叙述了哲学终结,名为『从“终结”到“复兴”』,先说到了哲学终结的根基:『本体论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核心,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西方传统哲学无不是以本体论为主干,尽管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一直拥有崇高的位置,然而20世纪西方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反本体论逆流,其中以意志主义、实证主义、分析哲学、语言学、存在论、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为代表,它们从不同角度对本体论来了个釜底抽薪,致使几千年所垒筑起来的本体论大厦坍塌。既然作为西方哲学支柱的本体论已不复存在了,那么“哲学的终结”当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所以只要是摧毁了本体论所苦苦寻求的一般性、共性、永恒性,就是摧毁了传统哲学,我感觉,维特根斯坦是个传统哲学的摧毁者,用的是分析语言的方法砸断一根柱子;利奥塔强调现代性用元叙事为自己合法化,而怀疑元叙事就又砸断一根柱子;福柯以谱系学考察证明人们只是活在其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段里,传统哲学追求的永恒性根本不存在,又砸断一根柱子。就这样,柱子一根根被摧毁,而存在主义也属于砸断柱子的势力,但是存在主义还做了另一件事,一方面,存在主义宣布传统哲学形而上学是一种对存在的遗忘,另一方面,为了拯救存在,海德格尔将哲学与诗缝合。我还感到,尼采与马克思生活的时期、实证主义兴起时期便有些许摧毁传统哲学的苗头。

总之,这篇文章提到的巴迪欧也有类似本书对于哲学处境的论述,类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根本无视哲学被称为已经终结了的局面,怀着对哲学非常充分的自信,对哲学的处境和下一步发展进行了指导。

沧浪一苇

 ID:5583|2021/08/29 08:25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29

《什么是哲学?》笔记三

我认为书中所说的“概念性人物”是从事哲学这件事里最具创意的部分,具体我这样理解,因为从事哲学就是创造概念,而概念很有必要载于一个人,哲学家必然要通过一个概念的载体展现概念。

尼采极好的把酒神塑造成一个概念载体,因为尼采运用这个技巧炉火纯青,所以被作者认为是非常充分的利用概念性人物。除了尼采的酒神,还有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等等。这样假托历史人物之嘴说话的做法有一定的误导性,哲学家不是传记作者、史学家,只是借历史人物的嘴从事哲学,始作俑者柏拉图想必也知道这样会产生误导吧。

哲学家写出这样的概念性人物,必然有其艺术性,也是一个美学形象,但毕竟哲学家不是从事艺术的艺术家,我觉得诞生的艺术性只是一个副产品。我还记得作者认为哲学、科学、艺术三者互通却又分属三个不同的层次,相互交织却又非常的不同,而本书的任务就是找到哲学异于其他学科的地方。

美学形象塑造出来,主要是让角色去环境里感知情态,至于这个角色需不需要一套哲学思想,这不是艺术家的主要任务,但是哲学家塑造概念性人物就已经给了这个人物一套哲学概念,让他做这个概念的代言人,这便是哲学家的主要任务。这样就可以看到两者的不同,却也非常相通。

结合了文章“什么是哲学——德勒兹对哲学的另一种读法”,我大致理解了概念性人物对于艺术与哲学关系。里面还提到海德格尔也有概念性人物,海德格尔笔下的荷尔德林既可以作为概念性的角色存在于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体系当中,也可以作为艺术形象的荷尔德林而存在于文学史领域,二者互有渗透交流,又不能彼此同视。

沧浪一苇

 ID:5579|2021/08/27 08:1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27

《什么是哲学?》笔记二

关于哲学进入暮年,《导读德勒兹、加塔利〈什么是哲学?〉》这本书对此进行了解释与剖析,据说两作者合著的上一次尝试还是《千高原》,之间历经十一年,十一年后,1992年此书出版,却充满了告别的气息,一年后,伽塔利去世,三年后,德勒兹放弃了写一本关于马克思之伟大的书,去世,这本书预示了哲学/哲学家的暮年,在总结与纵览的同时拒斥只进行总结,反而强调匆匆前行与概念创造,写《什么是哲学?》是真的在做哲学。

与《千高原》对比,《什么是哲学?》远远不够百科全书、无所不包,而百科全书的写成意味着一种终结,意味着哲学家已然竭尽了心力。整个1970年代是西方哲学很活跃的年代,自由和反主流是一种对哲学非常重要的风气,这种情况可以支撑《千高原》这本巨著。

时间推到1980年代,这个年代也预示了哲学的暮年,对此的解释是说,如果说1970年代是一股充满自由、反主流与政治可能性的时期,那么1980年代则是后撤,衰退,回返的年代。英国的撒切尔的保守派政府于1979年开始执政,美国的里根主义耀武扬威的时期开端于1980年,法国自1986年,社会党政府失去了议会多数地位,从而被迫与右翼“同居”,这就是在法国被称为“大洗涤”的十年,1968年“五月风暴”的解放性效果似乎被遗忘了,甚至被有意击退了,法国左翼对古巴和中国的迷恋日渐消散,作为一股政治力量的欧洲共产主义虽然苟活,但其实是走向了终结,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1年苏联解体了。这便是哲学处境变化的外部政治因素。

巴黎第八大学作为一个吸收了法国革命风暴危险能量的地方,慢慢的变的主流化,纳入了法国学院系统,德勒兹以及很多从前干政治事业的知识分子在其中授课,也声名远播,他们慢慢过上了平稳的日子,回归了教学与写作的生活,于是,哲学好像不再年轻,血气方刚,陷入了整理与反思的阶段。

沧浪一苇

 ID:5573|2021/08/26 05:1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26

《什么是哲学?》笔记一

这本书出自德勒兹、加塔利,我看到导论部分便有非常明了的结论与剖析,我认为作者想说的可能是这样几点。首先,从事哲学就是创造概念,如果只是把玩与重复前人的概念,那就太低层次了。其次,哲学老态龙钟,早已处于一种四面皆是竞争者的处境,大量的其他学科已经接手哲学曾经的任务,哲学不可能再做统辖所有其他学科的梦,其他学科没有哲学也完全可以运作,故此,哲学能做到的事情就是从根本上大大的异于其他学科。

如果从事哲学的人不创造概念那会怎么样,我觉得,沃尔夫可能就是从事哲学工作且不自创概念的人,他对德国哲学贡献极大,足以名留青史,各哲学史书籍必须写一下这位人物,但是他所说的话只是前人的重复,故此大大削弱了他的地位。

书中提到尼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据说《1884-1885年遗稿》中有说过这样的内容,『尼采这样规定哲学的任务:“哲学家不应该仍然满足于别人交到自己手里的概念,进而揩拭一番,使其重放光芒。哲学家应当着手制造、创新和提出概念,并且说服人们去运用。”』

哲学的沉思并非是从事其他学科的先决条件,数学家根本不用等哲学家先研究一番后再进行数学研究,艺术家也不必等哲学家做点什么后在从事艺术,如果说数学家、艺术家的沉思就使他们成为哲学家,那就是开了个大玩笑,或许可以说,沉思并不是哲学专属,沉思的东西也不是一定是哲学。另外,书中明确的认为,哲学也绝对不是“沟通”,沟通的本质,就是大家一起找到共识,而哲学其实是哲学家创造自己的概念,并非是去求得什么共识。

朋友之间的沟通,西方民主式的意见交流,势必是对意见的加工,得到某个糅合的共识,我认为意见这样进行了加工,可能就让意见失去了署名,而书中提到,哲学概念的一大特征,就是说概念一定带有署名,比如说到单子论,就是莱布尼茨的单子论,说到权力意志,就是尼采的,说到“我思”就是笛卡尔的我思。

哲学为什么衰落了,作者认为哲学偏安一隅的同时,大量其他学科接手了哲学的工作,尤其是社会学,尤其是科学,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都不断的打着哲学的算盘,哲学似乎一度忘记了自己创造概念的使命。而概念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概念就是太空的陨石,哲学的工作就像这样自由的、具有创新性的创造概念。概念根本不是给定的,它绝对是创造的,并且概念自创性越高,越是自我设定,人们识别概念就是靠这些自创性。这可能也是哲学异于科学的一个特点。

沧浪一苇

 ID:5569|2021/08/24 08:3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24

《启蒙辩证法》笔记九

我在书里看到了比如人与动物以及男女性等等话题,从当代社会的角度看,这些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所谓的哲学断片,从笔记与札记部分来看,话题确实松散,松散话题之间还有一种藕断丝连的意思。

这本书常论及的是法西斯主义,这一定是因为当时那个时代非常接近法西斯从猖獗到陨灭的历史过程,反思它就是一件最重要的哲学任务。我理解此书的脉络就是从远古、古代一直梳理到近代启蒙,总结理性的生发过程,而法西斯主义则是一种理性畸形的产物,故此与启蒙脱不开干系。

人类肯定从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停的观察动物,而且越是近代越强调人与动物的不同,人与动物的对立,大概只有人类学对这种对立持一种谨慎态度予以否定,书中认为,行为主义者看似是将人与动物的对立忘掉,实则是很坚定的贯彻了这种对立。

人类变成动物,据说这是一个最古老和最常见的神话、童话话题。我觉得距今越远,变成动物越是一件坏事。说到这里不得不让我想到格林童话里的青蛙、西游记的猪以及当今的furry亚文化。变成动物就是丧失大部分理性,丧失语言能力,可以想到这是古人恐惧的原因,或许那时变成动物也就是有罪的表现。

作者认为,启蒙以来的理性的世界观下,对非理性生物向来是不看重的,必然视其为一种可以被利用,可以被攫取的资源,而对非理性生物的关怀任务,往往交给女性,男性在东西方文明里向来都是闯荡进充满敌意社会的主体,不断进取与斗争,但女性不是,女性被男性施加的任务与分工往往是照看、看护,女性也成为一种生理机能和自然的象征,男性的占有欲使他们把宇宙视为一个大猎场,男性要征服自然,甚至女性、非理性的野人、非理性的动物都是自然。看历史可以看出,女性需要将自己代表成一种可以被利用的自然,我认为此处尤其指的是美,才可以在男权世界获得一席之地。

在逐渐尊重女性的过程里,必然会见到一种情况,那就是女性将自己化身复仇女神,尽可能向男性发起诋毁,这是因为这就是女性的一种政治需求,表现往往就是她们会在无法遏制的愤怒中希望彻底击败男性以及男性的组织。与此对比,过去的几百年间一直是主流的女性形象是少女顺从的形象和少女忧郁的形象,这是一种异化,是一种审美文化的产物。这个观察对于理解现如今的互联网女权活动很有帮助。

有意思的是,书中说到了那时的文化工业,作者说到,明星变成了专家,表演出当时社会的得体礼节与打扮,导演和编剧规划人的行为模式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悲剧喜剧失去了其生存的条件,法西斯统治者渲染还有许多敌人要打败,在这样的文化工业下,男人也屈服于冷酷阴森的法西斯,如果法西斯需要养宠物,也一定是狼狗或大型犬,动物其实就是权力的佐料。

法西斯也抚摸小朋友的头、抚摸动物的毛发,法西斯也亲吻人的脸颊,作者认为,这恰恰体现了权力之下,什么都是同等的低贱,在随意拘捕杀戮的法西斯看来,人乃是工业社会的机器,人乃是自然资源,法西斯对动物、自然、小朋友皆有浓厚且十分类似的兴趣,实际上是蕴含着占有、榨取、迫害的欲望。

沧浪一苇

 ID:5565|2021/08/22 10:0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22

《启蒙辩证法》笔记八

笔记与札记的第十三部分写的内容是关于监狱与启蒙的关系,这一部分感觉与福柯的学说很类似,据我查到的出版时间,《规训与惩罚》1975年出版,《启蒙辩证法》1947年出版,很有可能是福柯年轻时阅读了此部分得到了启发,也有可能是两方的独立思索。

书中特别提到了莱布尼茨单子论,单子是监狱单人监牢的隐喻,我认为此部分的内容也大致上涉及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什么越来越个体化、自我封闭化,孤独为什么成为常态。

犯罪者曾经动辄被处以极刑,但是后来不能这样做了,改造犯人成为合格劳动者继续贡献生产的力量就是监狱制度的目的,但书中剖析说,只看到这一点就太浅显了,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核心便是说,资本主义劳动世界发展到终极形式,其实就是变成监狱,我理解就是,贯彻理性化的原则,会使社会变成这样,社会为了达到更加高效的生产有必要规训任何一个人,便使得监狱大大的扩展了。书中引用托克维尔的话说,『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猛烈打击着人的灵魂,而专制政体的打击对象不过是人的身体』,对此还有一个补充,那就是说法西斯政体是上述两者的综合。

作者认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非常的像是监狱单人牢房,另外,单子论里还表明,单子间不能相互直接影响,它们的生活是靠“上帝”规定好、协调好的。这确实是现代一般人生活的隐喻,一方面是个体愈加独立,一方面是人被规训、被安排与被协调。但我觉得牢舍可能尚有一个小窗子可以透光,莱布尼茨的单子无窗,每一个单子是绝对封闭的。而且每一个单子与其他单子一定不同,这一点是不是也与现代个人主义有一种隐喻的关系呢。

我觉得有必要再顺着莱布尼茨往下观察,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里论述了莱布尼茨之后的沃尔夫,说到:『他把莱布尼茨的唯理论哲学进一步系统化和刻板化,最终发展为一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这种独断论试图遵循严格的几何学形式,通过定义、公理、定理、绎理等推理环节,从先验的抽象范畴中直接演绎出整个知识论体系。沃尔夫至把灵魂不朽和上帝的本质也当作了理性认识的对象,认为人类的理性能力可以把握宇宙、灵魂和上帝的全部知识。沃尔夫这种强调理性能力的观点在德国知识界曾经风靡一时,并且对德国的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当时粗俗德国资产阶级掌握理性思维形式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书中还叙述到,黑格尔对沃尔夫的评价是很辩证的,一方面,沃尔夫对德国人民的理智教育是贡献极大的,使得德国成为一个哲学的民族,以严谨的思想代替了表浅的言论,另一方面,沃尔夫使哲学陷入了呆板空洞,经常使用几何学的论证方法,把原本灵活的哲学抽绎成为一些规定,还严重肤浅化了原本的哲学。莱布尼茨-沃尔夫的这个独断论体系统治德国半世纪,直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才得以清算。

文章“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与德国启蒙运动”里说到,沃尔夫哲学以理性主义独断论击败了虔信主义、信仰主义独断论,为18世纪中叶以后德国思想界中的哲学对神学、理性对信仰的一般性批判开启了先河,这正是启蒙运动的底色、基本特征,沃尔夫本人却在哲学上无什么建树,但是却能成功的将莱布尼茨理性主义哲学以一种僵化呆板的方式树立成绝对权威。或许我可以说,正是沃尔夫哲学给予人一个念头,人可以用理性解决世间一切问题。这样看来人类目前对于理性的态度、目前的处境,莱布尼茨、沃尔夫两人的影响甚大。

2025年1月
« 10月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