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4221|2021/04/15 11:4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15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九

我读这本书已经时间不短了,今天就在想,为什么我还没厌倦,还一直想看,原因可能是因为这本书很有条理的教给了我怎么鉴赏电影故事。如何鉴赏故事和电影这个问题我早已简单的想过了,并且有一点点不成体系的心得体会,但是开卷一看此书,发现我完全可以更系统的分析问题。

我想,我们平常人在日常生活接触故事的次数要比接触哲学思想要多得多,故事的地位既然可以比肩哲学,就很有必要拿一种钻研的劲头去钻研故事。

我以前就在想怎么鉴赏电影,其中有两个主题我一直都思索,一个是故事发展的悲与喜,一个是有关于“多”与“少”。详细来说,第一个问题是有关于电影剧情走向哪个更棒的问题,一个大团圆确实让人非常欣喜,但是又得考虑到悲剧能在几千年里都一直那么有力量,它才是真正的艺术,我在孩童时期看得大部分儿童内容都是大团圆结局的,然后越长大越觉得悲剧的真实都太震撼了。第二个是有关电影的解说与解释程度问题,我看的电影越多,越觉得值得我仔细回味的那些电影往往都是遵循了“少即是多”原则,就是不多做解释,注重表现,其结果必定能回味悠长。

我看到这本书谈主控思想时的阐述了理想主义、悲观主义与反讽三种结构,书里画了张图显示出它们一般都得是经历一波三折,好似画W型,最后形成一个结局一锤定音,理想主义一般就是大团圆,即一根上扬的线,失落和目标未达成便是悲剧,即一根下降的线,而反讽的好在于,它要表现生活的复杂与两面性,确实比前两者贴近真实。据说好莱坞已经形成一套有关反讽、救赎的故事模式,而且这种电影总是吸引着奥斯卡。另外,有关“少即是多”,在书中的有关画外音解说的一节提到,给观众解释太多,就容易造成影片的变质,也是不尊重电影的表现方式,应该积极使用那些非常高明又有强烈效果的电影技巧,以达成少即是多,才是电影的真理。

我听说新现实主义就是非常讲究“少”,注重现实,而且我觉得这个流派普遍是悲观的,从方法论上来讲,他们处处与好莱坞相反,在《世界电影史》里,我看到意大利的部分里比较详细的描绘了这个新现实主义流派是采取怎么样的原则。比如说,彻底放弃好莱坞式的影棚拍摄方式,采取户外取景,纪录片手法,走上那曾被战火蹂躏的大地;放弃专业演员,采用现实生活经验丰富的非专业演员;拒绝构思好的影像,提倡即兴表演;放弃复杂叙事,采取松松散散的叙事方式;往往把主题定的非常接地气,比如人的吃喝、赚钱、生存。今天特地的看了一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感到这个悲剧确实让人唏嘘,而且果然具有代表性,其所具有的新现实主义的特质是显而易见的。

沧浪一苇

 ID:4217|2021/04/14 10:0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14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八

好莱坞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产业,一想起这个词,我一般就会从政治等角度考虑,觉得它是美国文化霸权的象征,是一个外表鲜美的毒苹果,或者说是中国本土电影、本土思想的强大竞争对手,是美国思想、价值观的输出窗口,也是当代人娱乐至死的一个典型。我觉得日本动画产业虽不能做到好莱坞的程度,却也有些类似。

据书中介绍,好莱坞一个大制片厂每年所看到的剧本其实成千上万,投拍的占比很少,但好莱坞也可以做到一年四五百部,其中大部分质量低劣,也有少数品质属于优良,可以看出,好莱坞已经把成千上万的本子过滤过了,留下的再不济也已经是矮子里面拔出来的将军,肯定是手头最好的了。好莱坞已经历经了一世纪多的实践活到现在,满世界找不到对手,也出来过很多举世闻名的大艺术家,世界各地都有好莱坞的国际业务,各个国家只要在电影文化方面有些许弱势,就会形成一个真空,像是气体一样,接着好莱坞就上去填满了。

书中对好莱坞竞争对手的描述我记得就是一个新现实主义,一个新浪潮,新现实主义应该是意大利的,新浪潮是来自法国的新浪潮。据说意大利在战后兴起了新现实主义,电影成本不高,基本都是反应战后的社会情况,新现实主义在电影史里属于很重要一节,书中也描述为好莱坞的强劲对手,由此可见在那个时代里,有天才一样的人在持续工作就不惧好莱坞,哪怕没有很多钱,但有先锋的理论与思想,就可以出好电影。

作者痛斥到,好莱坞愈加挥金如土,只为制造噱头,欧洲电影愈加暴力、淫猥、做作、怪诞,这种情形着实是一种堕落,电影业在这种情况下也必定会将社会引向堕落。我认为事情可能是这样的,社会的堕落和电影行业的变化是齐头并进、交织着发生的,而且这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不能让电影这一个媒介来背锅,我寻思,电影整体还算是一个真理浓度比较高的地方,说到让人们耳濡目染于浮华、空洞和虚假的这个锅,短视频一定要背上。我想,让媒介里充斥着浮华、空洞与虚假,也许是因为某种恶性循环,追求真善美一直都是遏止这种恶性循环的唯一一剂良药,可是我们的时代好像逐渐放弃了治疗。

沧浪一苇

 ID:4211|2021/04/13 11:5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13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七

可能是由于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文化上有了大规模改变,比如民权运动、反战文化、性解放、嬉皮士等等,故此,一大批旧的电影、故事的模式会成为老旧陈腐的化石,如果再依照旧的观点写作,写出的东西就会成为古董。我看到书中为作家必须跟上时代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西部片,西部片在七十年代之前都是具有法西斯主义精神与心态的,因此在民权运动时期西部片经历了长期的沉默,后来才被调制成抵制种族歧视与暴力的社会剧。

还有爱情片,作者分析了爱情观念在二十世纪的变化,说到二十世纪初,便是对浪漫的狂热追求,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感情蜕变萎靡,并为爱情带来了一种阴暗的怀疑主义态度,并且作品好像都在回应这一现实,我认为这种趋势至今没有变化。书中提到,在整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婚外情一直都被视为一种痛苦的背叛,然而到了八十年代,社会态度发生了变化,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浪漫的爱情宝贵而人生短暂,如果两个已婚的人想要婚外情,就去爱好了,这就是社会的普遍心态。

更有意思的是精神分析片,此类剧的第一个阶段是,精神科医生扮演侦探,他的病人过去遭受了一种被深深压抑的伤痛,在解开后皆大欢喜。第二个阶段,是连环杀手震惊社会的时候,此时警察扮演业余精神医生,追寻精神变态的犯罪者。第三个阶段,则是侦探本人成为一个精神病人。第四个阶段,便是身边亲密的人是精神病人,往往越亲密的,越是恐惧。可以看出,这种演变明确显示了人们对精神疾病概念的变化,我想这个演变过程或许可以形容为从精神病院蔓延发展到我们自己身上,又发展到了众人身上。

虽然每一变都是对人性更深层次的领悟,但是也可以看到,这个任务是很难的,我时常误以为我看透了某种人性规律,但将对人的认识拓展到下一个层次之后,又会感到这种探索也许是长久的,不会到头的。过去我们往往过于天真和偏颇。

由这几个例子可以产生一些联想,比如可以想到故事的变迁过程与哲学史的变迁过程,虽然两者属于两种维度,但故事可能就是离日常生活很近的哲学,因为故事往往融入一个时代的标志性思想,而哲学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思想。历史上诸多先锋的哲学观点要依靠故事进入人们日常生活,并且近代现代的哲学与文学离的越来越近,我都感觉它们并不是两个维度了。

有人很多人毕生写一个主题,书中提到的例子有,海明威与面对死亡这个主题,狄更斯与寻找父亲,莫里哀与人性之恶,故事模式确实是有变化的,但看这些毕生写一个主题的人可知,故事、人性的某些东西也是不变的。

沧浪一苇

 ID:4208|2021/04/12 10:0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12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六

有很多人不喜欢好莱坞的故事模式、商业模式,我就是一个,并且我不喜欢传统,我还觉得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创新是很让人振奋的,艺术电影才是真正的艺术实践。但是在看到书中的看法时,我觉得应该审视一下这种逢好莱坞必反对的观点,审视一下这种自视为艺术家的虚假意识坏处是什么,书中解释到:

『如果你的雄心是反经典主义,那你是否已经确信生活的无序和豪无意义?如果你的回答是一个激情洋溢的“是”,那么你就去写你的小情节或反情节吧,并想方设法把它搬上银幕。

可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一个“不”字。但难以避免的是,反结构,尤其是最小主义,仍然像“花衣魔笛手”一样,吸引着年轻作家。为什么?我怀疑,对许多人来说,并不是因为这种形式的内在意义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而是因为这种形式所代表的外在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政治。不是因为反情节和小情节是什么,而是因为它们不是什么:它们不是好莱坞。

年轻人被教诲说,好莱坞和艺术是相对的。因此,那些初出茅庐者为了被人视为艺术家,便落进了这个圈套,他们写作剧本的目的并不是因为它是什么,而是因为它不是什么。他们为了避免商业主义的污染,便回避了闭合结局、主动人物、时空顺序以及因果关系。结果,其作品便被矫揉造作所荼毒。』

因此可知一个良好的心态就在于,写所谓的反情节、最小主义/极简主义都是为了实现一个好故事,并非以纯粹反叛好莱坞为目的,对此,书中写到:『如果你在写作时一只眼睛盯着稿子,另一只眼睛盯着好莱坞,为了避免商业主义的污染而做出一些违心的选择,那么你便是在拿文学撒气。就像一个生活在强大父亲阴影中的孩子,你打破好莱坞的“规则”,是因为这样能给你一种自由感。但是,对父权的愤怒反抗并不是创造力,而是为了博取关注的忤逆行为。为不同而不同就像对商业法则的盲从一样空洞。你只能写自己相信的东西。』

另一个角度去看,书中说到很多著名电影编剧都是历经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经典创作才累计出来了反情节、反结构的经验,诸多天才都是能在极度纯熟的发挥经典情节之后,才驰心旁骛,才去反情节。有些年轻人血气方刚,上来就想反情节,殊不知写作经验的积累开不得玩笑,磨砺技巧的过程不能有省略。

沧浪一苇

 ID:4201|2021/04/11 06:0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11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五

昨天一口气看完了全部的《芬妮与亚历山大》,感觉这部电影会让挑剔无比的现代观众不满意,首先因为实在是太长了,竟然有五个多小时,尽管细节上情节上非常考究,但是终究属于艺术电影,并无吸引点吸引那些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现代观众。

在书中我看到了这样一种对好莱坞电影/艺术电影之间相互对立冲突的分析,作者说到:『多年来,电影的首要政治问题便是“好莱坞电影”对“艺术电影”。这些术语看似过时,但它们所表现出来的门户之见却依旧是那样的现实和明确。从传统上而言,他们的争论一直停留在以下框架之中:大预算对低成本、特效技术对美术构图、明星体制对集体表演、私人融资对政府支持、作者导演对雇佣枪手。然而,在这些论战的背后却隐藏着两种针锋相对的人生观……一个对作家来说具有深刻含义的哲学矛盾。』

很明显,好莱坞的特征就是大成本、特效拉满、明星体制、私企融资、花钱造舆论,而艺术电影的特征似乎在每一个方面都与好莱坞的特征站在对立面。欧洲艺术电影发达,美国好莱坞全世界闻名,这其中的原因被这样解释:『美国人是从死水一潭的文化藩篱和一成不变的等级制度中逃脱出来的,对变化具有一种天然渴求。我们不断求变,试图找到救世之方,如果有的话。在编织好一张投入亿万美元的“大社会”安全网之后,我们现在又要将它撕得粉碎。相反,旧世界已经从数百年的惨痛经验中学会了畏惧这种变化,认为社会转型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战争、饥荒和混乱。』

我看到,其中的大社会、伟大社会概念指的是时任美国总统的林登·约翰逊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起的一系列改革行动,其历史深度与广度堪比罗斯福新政,旨在消除歧视与贫困,并且我看到维基里说到,自新政后,民主党一直以弱势群体的保护者自居,伟大社会计划通过杜鲁门和肯尼迪的承上启下后,约翰逊总统任期达到极致,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1965年的十五年间,在美国发生了一次次唤起美国民众对自由、平等、权利的新理解和新要求的民权运动,这让全国逐渐产生了一种道德升华的心态,最后,在里根时期,伟大社会计划已经导致了严重通胀和福利负担过重,因此被新自由主义的观念取代。

因此我感觉,美/欧、好莱坞/艺术电影观念的分歧背后实际上是在文化发展、历史经验上的分歧。欧洲经历的纷乱、战争,还有对上帝的怀疑与抛弃等等新思想观念不止从电影方面可以看到,也可以直接从哲学领域看到,甚至它们两者也是有联系的,比如说欧洲常常诞生以某种思想为根基的电影实践,据我所知,情境主义电影就是一例。而美国的电影业往往是以商业为根基。

作者还具体的总结这一对矛盾,说到:『我们对故事的两极化态度:好莱坞质朴天真的乐观主义(不是天真地相信变化,而是天真地坚信正面变化)和艺术电影同样质朴天真的悲观主义(不是天真地不相信人类环境,而是天真地坚信人类环境除了负面或静止便别无可能)。好莱坞电影常常出于商业的考虑而并非对真理的召唤的回应,而强加上一条光明的尾巴;非好莱坞电影则常常为了时髦的缘故而并非对真理召唤的回应,一味沉湎于生活的阴暗面。而真理,却总是停留在中间的某个地方。』

我找到的一本写电影史的书《欧洲电影类型:历史、经典与叙事》,我查了其中的内容,了解到了诸如英格玛·伯格曼之类的导演是怎么的活下去的,书里说到,这种自编自导的导演好莱坞不会用,因为好莱坞总是追求利益的,他们的电影厂/制片人决定电影内容。并且欧洲艺术电影的导演预算很少,观众非常的固定,往往常年用一个忠心耿耿的小团队拍摄,并且创作的耐力、毅力非常的大,总之处处于好莱坞大相径庭。我还看到有一部电影很能说明欧洲艺术电影导演的境况,那就是费里尼《八部半》,这部电影里,团队成员的养家糊口问题正是电影导演的大问题。

沧浪一苇

 ID:4194|2021/04/09 10:0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9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四

由于本书提到英格玛·伯格曼的次数实在很多,我感觉到我如果想要接着看下去书,先要看一看这位著名导演的电影才好。我选择了5小时多的《芬妮与亚历山大》,因为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所以只看了第一幕,但足以看出,这部电影的质感非常独特。我发现,我都在很费劲的在理解这部电影,这种电影采用不带脑子的放松观看是不行的。

书中也提到年轻人很难看懂伯格曼的影片,原因是因为伯格曼从不解释,他只用微妙的方式戏剧性地表达他的思想,往往只有知书达理、社会经验丰富、心理成熟的观众才能明白他所设置的伏笔,从《芬妮与亚历山大》里,我确实感觉到了电影有些时候仅仅用了一个镜头便传达了许多许多信息。

说到这里我的心里会产生对比,因为有许多反例,比如很多影片的受众是年轻人,那些针对年轻人的剧集、电影适合采用年轻人的思维的方式铺陈剧情,年轻人社会经验相对偏少,电影展开时,遇到些细节便需要细细解释给他们,又可能本身编剧的就是年轻人导致电影简单化。如果是高度压缩且内涵非常丰富的信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可能琢磨一下子就弄懂了,年轻人也许会一直一头雾水。

总之,书中对于伯格曼的评述角度往往就是说他的“极端简约”,我认为这可以说是伯格曼电影DNA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名家都有自己的电影风格DNA,我想,也许是地域/国家可以影响这种电影风格,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教育、见闻会影响到它。一些著名歌手的嗓音往往都很独特,让人一听就忘不了,而诸如伯格曼的电影,或者其他个人风格很厉害的电影,播放一点点,就好像歌手嗓音一样,可以让人回忆到独特的质感来自谁。

沧浪一苇

 ID:4192|2021/04/08 01:4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8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三

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几次对编剧辩证法思维的讲解,引起了我的注意,作者说到,作家都是本能的辩证法思想家,善于剥开生活的表皮,找出隐藏的、出人意料的真理,优秀的作家几乎都有一副辩证的灵活头脑,可以反复的切换观点与视角,切换立场,从正面审视再从反面审视,从某种程度上说此刻的作家同时是一个哲学家。

有许多剧作都是这样一种构造,按照书中原话就是说:『同一思想的正反两面在整个影片中循环往复地较量,紧张度不断加强,直到危机转折点处,它们在最后的绝境中迎头相撞。这一碰撞便产生了故事高潮。』这种思想和反思想相互对抗的节奏,便是这门艺术最根本的东西,这种对抗的勃动其实就是故事的心脏在跳动。

这些话我看后便想起前些日子我看过的《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里,在对于卓别林分析里,有一段的内容便是说到卓别林是一个非常有洞察力的辩证法思想家,往往在电影剧情采取极为鲜活的辩证形式,比如说《摩登时代》的工厂、科技、资本就会自然而然的从中产生它们的否定、对立面,既主人公流浪汉,一个无产阶级,又比如说,在工厂,里欢乐的喜剧的背后就是一种令人回味悠长的悲剧,在悲剧中的主人公又是一个喜剧制造者,列斐伏尔在书中说到卓别林在努力糅合喜剧与悲剧,在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诸多轮回之中,作品达到了艺术的高度。这种类似的观点,在《故事》这本书里形容为故事的心脏在跳动。我或许可以说,两本书的思路写到了一块儿去。

沧浪一苇

 ID:4188|2021/04/06 11:5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6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二

在结构与意义这一章,我看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第一个是说,故事传达主控思想时用力过猛,就是一种说教,许多电影就是这样,好人是极好的人,坏人是极坏的人,电影的每一个情节都填入对于正向发展的大声疾呼,这样做如果脱离了日常生活,是不会有人信服的。作者提到,随着故事向前发展,你必须心甘情愿地去关照相反的甚至是对抗的思想。最优秀的作家都有一副辩证的灵活头脑,可以轻易转换观点。这有点像是自己和自己辩论。

第二个地方,我看到作者提出了柏拉图对于故事的意见,这是哲学与故事产生的一场早期交锋:『公元前388年,柏拉图敦促雅典城的长老们放逐所有诗人和讲故事的人。他们是对社会的一种威胁,他争辩道。作家摆弄的是思想,但并不是以哲学家那种公开而理性的方式,而是将思想掩藏在艺术那诱惑人心的情感之内。』

这说明柏拉图觉得故事与感情之间联系紧密,故事无疑会挑拨人的感情,而不是理性的摆弄思想,因此将会大大影响人的判断力。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论点,这虽是一个两千年多年前的观点,但当下的社会的电影电视动画等等内容确实挑起了值得审视的非理性。

沧浪一苇

 ID:4181|2021/04/05 10:2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5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笔记一

翻看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这本书时发现这确实是一本很犀利的书。看了看开头,可以说句句是刀,扎向庸碌的编剧和故事。同时也在表述这个时代是一个很严峻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了问题的时代。

开始就看到编剧的各种弊病被一一列举。比如说,编剧不追求精通这门艺术,反而去揣摩市场行情;编剧还以为有公式可套,实际上编剧的原理并非公式;编剧不能把观众当傻子,尊重观众是最基本的道德;长期的的写作经验积累才是编剧从新手成为大师的路径,而非瞎猫碰死耗子,也非依靠直觉乱搞、拼凑……

作者很重视故事之于人类的重要性,写了很多内容,我看后是这样理解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与哲学同等重要的东西,但哲学并不贴近群众,也可以说哲学在象牙塔里太久了,实在带有一种令人不适的气息。科学也是很重要的学问,给我们的启迪意义重大,但我们社会的许多重大弊病也来自科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常常被人们带着讥诮的议论,宗教信仰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但故事并不会如它们,故事可以说永远是人精神层面极度渴求的东西,它的作用不逊色于任何道德教化、哲学教育。

书中又阐述到故事艺术变的枯竭了:『故事衰竭的最终原因是深层的。价值观、人生的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作家总要围绕着一种对人生根本价值的认识来构建自己的故事——什么东西值得人们去为它而生、为它而死?什么样的追求是愚蠢的?正义和真理的意义是什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作家和社会已经或多或少地就这些问题达成了共识,可是我们的时代却变成了一个在道德和伦理上越来越玩世不恭、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时代—— 一个价值观混乱的时代。例如,随着家庭的解体和两性对抗的加剧,谁还会认为他能真正明白爱情的本质?即使你相信爱情,那么你又如何才能向一群越来越怀疑的观众去表达?』

这一席话确实简短的指出了时代的大部分特征,是编剧、电影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又岂止是电影业,这是一系列的关乎所有人的问题。这个家庭逐渐解体的观点我昨天还从罗素的书里看到,诸如两性的对抗、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不相信爱情等等观点绝对是充斥网络,真的是无处不在。

沧浪一苇

 ID:4179|2021/04/04 10:4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4

看《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时看到书中引言提到一个背景,是说巴黎公社失败之后,各国资产阶级开始加紧压制工人,另一方面开始编造理论,鼓吹资本主义并无矛盾、弊端,将永远存在,鼓吹资产阶级代表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从而蛊惑了大批的人。使得恩格斯注意到了原始社会的家庭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问题,其干系到对于当时人们混乱思想的澄清。尤其是在家庭一章里,我看到有人不遗余力的要为人类免去耻辱,甚至对人类曾经群婚制度的存在都开始反对。

总之,我觉得这本书宝贵的地方就在于它说明了家庭的情况与经济、生产力、社会意识是有关系的,经济情况一变化,同时也可以看到家庭的模样在变化。比如书中举例地理大发现时代,世界贸易逐步成型的时期,面对墨西哥贵金属矿产、印度的财富,面对豁然开朗的地球的陆地结构,一切旧有的婚姻习俗便很快松弛了,资产阶级尤其是新教地区的那些人便竭力宣扬破除旧传统,推行自由婚姻,推行婚恋自由。

我还记起来罗素《婚姻与道德》里阐述了许多非常先锋的婚姻观念,由于太先锋,从现在看,实现那些也是很遥远的。从书的内容里一些只言片语看,罗素虽明说自己不偏向马克思的理论,但罗素在设想未来婚姻情况时设想的社会背景有些就是社会主义的。

罗素在他的书里讲了一些有关于儿童照顾时间的问题,他说父亲往往因为过于繁忙,导致了照顾时间的缺失,从而导致了亲情减淡,是母亲、亲属、保姆和教育机构分担了他的担子。我看后就觉得现在女性也工作,所以男女情况是一样的,或许未来生产力足够发达,教育机构全权接过教育的担子,我相信那时婚姻与家庭便会产生极大变样。另外,罗素认为现代家庭因此产生了衰弱,我从个人经验上感到同意。按理说,儿童永远期盼着尽可能多的得到照料,需求尽可能多的得到满足,但是现在家庭又面临衰弱,这确实是一个大矛盾。

沧浪一苇

 ID:4175|2021/04/02 10:0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2

我发现了一个自己很久都熟视无睹的事情,就是中文独有顿号这个标点符号,所以就在想这个情况到底是怎么造成的。英文书写场景里,并列用逗号就行了,中文却总是要顿号并列,比如列举八大行星,中文都要用顿号隔开。我发现已经有人考证了,从“我国新式标点符号诞生的几个问题”这篇文章里说,顿号只在胡适创制的标点符号列表里出现,他也是参考了古代句读的符号,但我看这个时期的顿号基本混同于逗号,现在的顿号可是严格区别于逗号,所以我想这八成是后来的汉语实践改变了这件事,分离了顿号与逗号的使用。

我也在想,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英语世界恐怕早已普及了硬笔铅笔,所以形成了他们的一套标点。新文化运动时,我猜中国应该是硬笔毛笔混用,并且硬笔要逐渐占上风了。我所知的古籍句读里使用的符号好像就是顿号句号,想必顿号和句号是用毛笔长期实践造成的现象。

沧浪一苇

 ID:4169|2021/04/01 07:0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4/01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十三

根据“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逻辑转变”这篇文章的解释,所谓的契机概念的来源与尼采是具有相关性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查拉图斯特拉究竟说了什么?可以翻到第一部的最后看到,他说到在伟大的正午站在超人之路上:

『所谓伟大的正午,就是人类正站在野兽与超人之间的路中央的时刻,也是人类把他通向傍晚的道路当作他最高的希望来庆祝的时刻:因为这也是通往一个崭新早晨的道路。

这时候,没落者将祝福自己成为一个过渡者;而他的认识之太阳也将处于正午时分。

“所有诸神都死了:现在我们要使超人活起来。”——在这伟大的正午,就让这一点成为我们最后的意志吧!——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结合列斐伏尔对契机的诠释,什么是所谓的伟大的正午也就很清晰了,如果使用一个情境来形容的话,我总是喜欢选择《少林足球》里酱爆和猪肉佬的时刻,我觉得那就是伟大的正午,之所以感到这个情境十分契合,是因为这里面具有一种狂欢的特征。重新去看书中谈到的契机的性质,正是可以找到一种说法,说契机是一个真正的节日,区别于人生的百无聊赖、虚无缥缈和凄凉,契机是人极不平凡的时刻。我也感到契机可能是一种狂欢。

书中为契机的具体定义是说,契机正是一个人为了实现全面可能性而作出的努力。设想,一个人想要成为某种人,野兽要成为超人,他是一路平顺的攀升过去,像奔驰在公路上那样吗?并非如此,他需要经历契机,或者说是所谓伟大的正午。

沧浪一苇

 ID:4164|2021/03/31 10:5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十二

关于书中第二卷提到的一个叫做“契机”的概念,有些文章翻译为“瞬间”,都是形容一个概念,至于这两个谁好,我还没有头绪。我想我需要先看一下具体的内容。

读一下第二卷第六章开头,就知道什么是契机。首先,列斐伏尔驳斥了柏拉图,他举例了“爱”,他认为爱不是一个纯粹的、高悬精神世界的一个理念,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东西,必须要有一组情境、一组状态才能较好的谈爱的概念。列斐伏尔的语言研究还涉及到了运动的观念、辩证法观念,他认为,语言、词语的意义是运动的,但也有其稳定性,词语的意义不是一块水晶石,绝对的玲珑剔透,词语的意义也不是一阵雾气,一下子就飘动开。爱是什么?我认为爱或许就是人在一种情境之下内心激荡起许多涟漪,这样的一番语言形容或许是无力解释爱的。真正的要理解爱,需要一个时刻,一个契机。

如何理解契机?书中表述到,语言不是万能的,但语言也不是一种废物、无用之物,语言有不能形容到的地方,那就是契机这个概念所在之处,可以想象,一个不知道爱的人产生了爱意,他会在这个短暂的时刻领悟了语言都不能表达出的爱的感觉。由此我也觉得契机或许就是类似于顿悟。

列斐伏尔表示,契机理论源自一种需要,需要日常生活中的人思考他的可能性,或是需要一种解放人的力量。看到这样一个说法,让我想到了《少林足球》的桥段,更巧的是,里面确实用到了moment这个词:

『我叫酱爆,我从来没有放弃成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的理想,刚才听到这位先生唱的歌,热情奔放,创意无限,燃点起我酱爆心中的一团火,我酱爆感觉到,在这个moment,要爆了……我猪肉佬何尝不想成为伟大的舞蹈家?』

所以我想,让酱爆爆了的那个moment,与本书之中的“契机”有非常多的相似性。书中叙述到,契机这种语言难以形容的东西使得人的往昔、过去被领悟,也使得人将往昔、过去丢掉,我理解这是进入一种新的状态。列斐伏尔说到,契机这个概念是来源于黑格尔,是黑格尔用于形容自我意识辩证上升的环节,列斐伏尔说这是一种否定,会导致了去异化,在此之后,也将导致了新异化的诞生,通过否定之否定、通过扬弃,将产生新意识。

为什么契机、瞬间都很短暂呢?我想,我们往往看到一个人长期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在一个契机之后,他改变为另一种稳定的状态,契机一般时间不长,但契机浓缩了一个人对于过去的反思,在一个短暂的时间爆发出来。书中反复讲到,契机注定要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内停止,契机是一种绝对的事物,它在平稳的日常生活里以胚胎形式存在,它决心清除异化,决心清除日常生活中的平凡性,等到契机爆发,清除了异化后,它自己便成为了一种新异化,它将被扬弃。我认为这样看来,契机也可以说是日常生活里的一场小革命。

看完这个概念就觉得,契机、时刻、即刻、瞬间这几个词里,契机用来形容还是比较合理的。

沧浪一苇

 ID:4157|2021/03/31 06:45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31

看《西游记续集》看到米山面山与金锁的时候,就想到一个相似的事情,我记得希腊神话诸多刑罚都有一种无限时间无限折磨的感觉,更不用说许多关于惩罚与地狱的宗教信仰内容也如此。

比如,在普罗米修斯受刑的故事里,宙斯给绑着的普罗米修斯派去一只鹰,鹰每天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伤口不断地痊愈,又被鹰不断地啄开,直到有人心甘情愿地准备为普罗米修斯而献身,才能结束折磨。后来果然有一个渴求死亡的神站出来,解放了普罗米修斯。我觉得类似这种永恒的惩罚在诸多文化里都存在,它分两种,一种能在最后和解,苦难解除,一种我看应该就是真的永久折磨了。

我翻到米山面山金锁惩罚凤仙郡郡侯的原文,是《西游记》第八十七回,剧情分明是说,悟空劝善之后,凤仙郡郡侯心里念善,米山面山顷刻既倒,金锁立马就断,并没有电视剧里那样,在天庭一阵胡闹之后进行戏剧性的挑衅、辩论、和解,说明了这个《西游记续集》的编剧思路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思路,是一种偏向营造戏剧性、感官刺激的编法,这与1986《西游记》不甚相同,说明了时间变化,对电视剧的理念也在发生变化。

沧浪一苇

 ID:4146|2021/03/30 02:30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30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十一

列斐伏尔在此书第二卷第三章第十节说到了法国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即冷冰冰的理性和热力四射的生机,他说:『永恒的理论和实践理性、笛卡尔和古典主义、三一律、音乐里的音调制、米制,都出自法国,法国的道路信号制度体现和具体化了现代人意义上的理性,提供了一种技术模式。法国是以米为单位的土地。

但是,如果我们的法国人是笛卡尔的信徒,他也喜欢他的生活是生机勃勃的和变化多端的。古怪的念头令他痴迷。时装、昙花一现的事物、愚不可及的行为、香料和装饰,也出自法国法国是女性主义的祖国。』

由此,列斐伏尔开始对类似永恒真理、理性/日常生活、活力生机这几个对立的词汇做出阐述,阐述他对于辩证法与哲学的看法,看了一大部分后,我可以这样总结,书中就是在说,辩证法常常被认为是高深莫测的,远离生活实际的,又常常有人利用辩证法说出一些类似希腊诡辩家一样的话,又有人将辩证法教条化,这些做法都是将哲学置于一种不好的境地,我觉得这是一种反思,认为哲学当然可以深入生活、涉及日常,而不是高悬于天上。

这一节还大量的谈到了黑格尔、科学、科学范式、数学、理性、逻辑等等话题,我要自己总结这一节肯定是不能把握好精要的,不过我看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访谈文章,名为“日常生活批判:一种真正植根于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衣俊卿教授访谈”,这篇文章的一段内容我看后发现,就是书里这一节的精要。

访谈的被采访者重点描述了他上学读书时经历了一种思想教化,说到:『这种教化使我一直拒斥传统哲学的体系化、抽象化、独断化和远离生活世界的特征,从根本上反感于传统哲学所建构的抽象的和思辨的理性王国,反感于传统哲学的体系和理性教条,以及一切诸如绝对物质、绝对精神、绝对理性、绝对神性等远离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实体形而上学”。

具体说来,在哲学研究中,哲学范式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换言之,在哲学研究中,如何研究的问题与研究什么的问题同等重要。也就是说研究范式与研究对象同等重要,而且密不可分。在我看来,从古希腊开始在西方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哲学范式,一种是追求普遍性知识的、思辨的理论哲学或意识哲学范式;一种是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范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理论哲学或意识哲学范式在哲学研究中处于支配地位。特别是它后来同自然科学合流,开始被自然科学的思想方式所支配,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因果现象、必然性、线性决定特征、还原性、可计算性、普遍性等放大为统一的、一元的、无限的世界的普遍规律,由此建立起以理性逻辑、绝对真理、普遍规律为核心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体系;同时又通过以抽象化去除生活世界、伦理道德世界、人的历史领域的特殊性和个别性使之成为数学化和理念化的无限自然世界图景中的一个案例,结果导致了生活世界和人的存在之被遗忘,形成了以黑格尔绝对理念为标志的泛逻辑化的理性主义对于人类思想的专制。』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感觉这段描述很好,尤其我对日常生活批判是真正植根于生活的哲学这个论点感到很有意思,我一直以来想找到一个这样的哲学。

沧浪一苇

 ID:4141|2021/03/28 10:1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8

玩《XCOM 2》时发现游戏里的被称为灰人的外星人看起来是典型的人类对外星人的想象,主要的要素就头大,皮肤光滑裸露,身体纤细,眼睛大。我一想这个形象的范式源头还真的没有头绪,也许早期科幻小说是这样写的?或者说是曾经的人们弄出来的UFO目击故事、外星人故事里积累出来这些形象细节?又或许是电影电视剧造出来的?

我知道的早一些的外星人电影是《异形》、《第三类接触》、《E.T.外星人》之类的,再早的据说有《地球停转之日》,但是这个电影我看了剧照,并不是裸露、头大的那种外星人。今天我特别看了一下《第三类接触》,形象设计是灰人,再加上它出的比较早,我就更怀疑这个电影是不是人们心中的外星人形象原型。

之后看到名为小灰人的维基,上面说到威尔斯《月球上最早的人类》这个科幻小说是最早的比较详细的刻画了外星人形象,我正好在很多年前看过,还留有很诡异的印象。

总之,我感觉很多外星人电影离不开时局的隐喻,或者是人类本身善恶的揭露、对照。外星人要么是恶的要命,要么是善良一点的,这些是强的外星人,还有弱的,遭到人类保护的,比如《黑衣人》里的外星人。我想也许与多种宇宙生命形成政治关系也是很有理的想法,我们的科幻可能早到这一步了,但电影没到这一步。

不过我总是不满意有四肢的外星人,或者说是人类结构的外星人,地球上明明那么多奇奇怪怪的物种,都可以参考嘛,把外星人的形象原型固定住就不应该也不好。另外一个想法是,人类探索外太空时,必然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但外星人着陆地球时,就以灰人为例它就光秃秃的,这一看就有些不合理。我还有一个问题是,外星人以追求艺术为它们自己的行事目的究竟合理吗?就比如《第三类接触》是以音乐为故事核心。我想这事情不好说,但外星人不打战争的话,他们的行事目的就与抢夺资源大大无关了,追求艺术也许就合理了。

我想,原型不从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找,也不用人类行为举止为蓝本,这种情况才是一种挑战,《2001太空漫游》里就用一个黑石作为象征,这是一个很妙的做法,但人的想象力到此就到边界了。

沧浪一苇

 ID:4136|2021/03/27 04:1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7

据我看《防务新观察》20210322里的表述,中美高层在安克雷奇的战略对话在第一场也就是表面上的一场中剑拔弩张,只不过是一种表面文章,如果真的是谈不拢,为何不拂袖而去?实际上中美之间闭门谈话三场中透露的信息、底线、意见一定非常充分。我认为此话有理。

在谈话的同时,美国新防长去了印度,我看最近的军事节目总要提到美国与印度的军事产生了新关系,在《防务新观察》20210326里听到一个有意思的说法,美国的战区司令被他们国内报纸形容为罗马帝国行省省长,有钱、有权、还有非正式的外交影响力,还说到美国印太战区司令要2022财年军费时要了46亿,我查到了,2021财年是22亿,由此可见,情势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在《军情时间到》20210327里我听到印度是一个什么样性质国家的剖析,说印度骨子里渴望多极化,渴望美国霸权陨落,决心做一个多极化里的极,使用纵横术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才是印度的思路,因此印度在军事上并非类似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之辈,所以给我一个感觉美印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的。

沧浪一苇

 ID:4130|2021/03/26 10:54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6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十

公历是公元纪年,一年年的数字加一,然后就又想到,农历是怎么纪年的来着?我记得好像是干支纪年法,天干地支60年轮过一圈,因此,它内部有一个核心思想,即循环思想。

在第二卷第一章还说到了时间观念与循环这个问题,列斐伏尔分时间观念为两种,一种是强调线性时间,一种是强调循环时间,我认为公历就是体现了一种线性,而农历则对循环颇为重视。

我们由生活经验可知,越年长的人越重视作息时间规律,这可以说是一种对循环时间观念的重视;年轻人喜欢熬夜,这说明他们在挑战循环,要冲破循环时间观念,对于健康的年轻人,发展是最重要的,线性的时间观是最重要的,养生与作息规律是不重要的。

我看到,列斐伏尔对线性时间观的列出的关键词是后天的、理性的、抽象的、反自然的,对循环时间观,列出的关键词是先天的、非理性的、具体的、自然的。由此处的几重对立、矛盾可知,这里还是滋生辩证法的地方。

看到这里,我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理解,为什么一代一代之间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不同呢?我想,技术、理性、人类控制自然的手段均有大发展,才使得上一代与下一代的时间观念变得不同,在农村与城市方面,有着显著的差距。农村是循环时间观的大本营,城市是线性时间观的大本营,年轻人是线性时间观的主力军,老年人是循环时间观的主力军。

到现代,城市化进程是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摒弃了循环时间观念,使循环时间观念越来越处于从属地位,使线性时间观念越来越属于主导地位,这样会造成什么?居住于城市的年轻人会感到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未来是难以预测的。只有循环时间观里,对未来的想象才有非常大的确定性。

但我感觉现代的人不可能彻底的藐视循环时间,人必须睡觉,人的身体毋庸置疑的需要休息时间,而且是循环的进行休息,人的身体天生就存在着许多节律,只要不遵守,就会被疾病、自然规律所教育。人如何才能在循环时间观念的面前站直了腰板说不呢,可能就是医学、科学技术足够强悍,甚至可以免除睡眠的需要之时吧。

还有我看到书中提到了一个要点在于,地球上的时间循环并不是说每一圈都回到原点,我知道,是因为地球在逐渐变慢的旋转,恒星日是越来越长,有很多循环也都是这样的,包括音律的循环也是,这有可能是说明了变化、运动是绝对的,不变、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绝对稳定又不变化的循环,很可能是不存在的。

沧浪一苇

 ID:4121|2021/03/25 10:3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5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九

继续读第二卷第一章,我发现列斐伏尔常常关注两种人,经常举例两种人,第一种是在日常生活“里”的人,第二种是在日常生活“外”的人,诸如整日进行家务的家庭主妇,还有整日操劳研究的数学教授,列斐伏尔所想的点在于,家庭主妇的问题,就是她是否可以浮出日常生活;学者的问题,就是他是否可以兼顾平常人身份和学者身份,或者说回到日常生活。

假设有一个劳动者,在一家公司工作,做一个工种,往往此人身上像是存在一个烙印,即他做什么工作的。列斐伏尔对此说到,从事何种劳动是不能彻底描述这个人的,休闲以及其他的活动的存在就说明了生活本身的层次是多样的,即便是工作+休闲+家庭生活这样的简单加法,都不足以描绘此人。

一个对辩证法敏锐的人应该可以察觉到生活里许多事情的内涵。书中说到,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层次上就可以观察到辩证运动,无论是日常生活里创造性活动/机械性活动,还是满足/不满足、高雅/低俗、工作/非工作、愉悦/不愉悦,都是可辩证看待的,均是在一个纠缠在一起的,或者说,也像尼采所分析的那样循环。

我对此的理解是,日常生活不能没有创造性活动,但同时日常生活的机械也必然存在;日常生活不能缺少高雅、高级,不能缺少创造与实践性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日常生活构成的大部分正是世俗、低级、无创造性等等。

这让我想起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学兴起之时的文学领域里,正是与鸳鸯蝴蝶派、旧文学相互交锋激烈的时候。找到一本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里面有两章名为通俗小说,记录了新文学与旧文学是如何互动的,这个主题让我感到类似于《日常生活批判》的这部分,这不正是高雅/世俗、革命/日常生活的对立与矛盾。

我看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里对通俗小说、旧小说的实质讲的很好,说到这是一个清末民初工商业繁荣的条件下发展的文化,是以中国传统小说模式为基础,经过文人加工再创作的作品,往往具有通俗性、易读性,被百姓视为精神消费品,是商品性文学,情调偏向于世俗、媚俗,虽是旧派文学,但已经有了非常多的过渡性质,比如吸收了《茶花女》这种外来文学,比如加入了婚姻恋爱自由等民主观念。

据说,在五四新文学强烈的攻势之下,旧文学意识到了自己的定位,最终沉淀为言情、武侠、侦探、历史四大类,专注服务底层。旧文学、鸳鸯蝴蝶派后来在竞争中偃旗息鼓,让五四新文化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在新文学丝毫不把旧的通俗文学视为竞争对手时,却出现了武侠小说盛极一时的现象,同时也让新文学意识到,自己没能掌握下层、底层读者是一件重大的缺失。这一下,居然使得新文学内部开始出现了通俗小说的实践。我仿佛看到,在辩证运动之中,两种小说都在产生不断的扬弃、变化。比如此时的武侠小说的内涵就趋于厚重,也能奇迹般的综合中国庞杂的传统文化,在观念和技术上一直影响到了港台新武侠。

沧浪一苇

 ID:4113|2021/03/24 09:2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4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八

我还是延续着看第二卷第一章的过程,因为这一章的内容确实多,我发觉这一章尽是列斐伏尔大量而庞杂的思考。

在庞杂的思考里,有一个重要主题,我想可能是对苏联的反思,换成书里他自己的话,是对官方的马克思主义进行反思,对官方的马克思主义不重视早期马克思计划、观点这一现象所进行的批评,他还批评了自马克思、列宁之后的人对于国家消亡概念的淡化。另外,他有很多的话提到,早期马克思的一些计划、观点可以联系到了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里。

我可以认为早期马克思的思想是一个根系,是一种初心,而且,在列斐伏尔看来,都是根植在日常生活之上的。接着,我又看到第一章第七节,这是一节是他从诸多角度进行日常生活批判的必要性进行辩护的一节,他说到,世界的革命与历史并没确切的按照马克思的想法进行,没有完全按照马克思的预设而展开,我们需要端正心态,需要大方的承认这一点存在,这样是有益的,并且我想,社会里当然存在马克思没有通晓的事情。但列斐伏尔知道,这不是否认马克思有效性与意义的理由,马克思的计划是一种致力于日常生活完全转变的计划,马克思的计划仍然是一种真正设想到了人类可能性的计划。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才能大规模转变日常生活?

在“为日常生活批判再辩护——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基本意义”这篇文章可以看到总结的列斐伏尔观点,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理解过于简单,原来的那种对于日常生活的历史性解决方案过于幼稚,日常生活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的理解范围,必须发明一种新的日常生活批判方案。

所以我看到,列斐伏尔阐述到,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中,目标不过是把日常生活与历史联系起来,与政治生活联系起来。现在则必须建立一个长期的策略,这一策略与如何回答大规模改造日常生活的需要有关。

沧浪一苇

 ID:4107|2021/03/23 02:5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3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七

这本书共三卷,出版年代我特别的查了一下,是1947、1961、1981这三个,在看了第二卷开头之后,我就想到了一个问题,1947到1961之间,列斐伏尔身上发生了什么?使得第二卷与第一卷之间具有了不同的主旨,或者说我看出作者有了对日常生活批判有了新的理解,这到底是因为他经历了什么?

我记得在1945年德国投降,二战结束,可能他的第一卷诞生在战后不久的法国。据“亨利·列斐伏尔研究”这篇文章说到,列斐伏尔是最早把马克思引入法国的哲学家,他自1928年起创办刊物,长期研究青年马克思,并且与1929年入党,但二战之后法国思想界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大量的论战以及人身攻击,偏离主导路线的列斐伏尔长期被抨击,迫使他放弃哲学转而进入社会学领域,在法国社会学界进行了大量奠基工作之后,1956年列斐伏尔重返哲学界与刊物,与一帮人一起批判斯大林主义,1958年他终因这种批判而被开除出党,这段时间他非常窘迫,曾在巴黎街头开出租车,但这个经历丰富了他的观察经验。

所以说,这本第二卷的写作和第一卷的写作之间发生了这样的一些复杂的事情,我就理解了此书第二卷里某些思想的来源。

我认为《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第一章说了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第一个话题是我们的生活逐渐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科技,这些科技貌似是好的,但是其实在这种表面的好之下潜藏着很严重的问题,科技并没有使得人们的生命变得更高级,没有使人们变得像马克思设想的那样具有高级的创造性,可是科技明明产生了大量的自由时间,但是这些时间大都不是人类创造性的发挥时间。还有,这些科技看样子并不致力于消除人们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不均衡依旧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并不因为科技的大发展而有些许减弱。

第二个话题是这样的,列宁和其他领袖都有过相似的表述,类似于一年等于二十年、只争朝夕等等的话,这说明了革命的特质,那就是时间短,任务大,轰轰烈烈,往往是一场巨变,这场巨变相当于把旧的日常生活推到历史里,人们在此刻纷纷改变日常生活,此后便是一种新日常生活,按列斐伏尔的理解,日常生活在这种巨变的时刻就走进了历史王国,过了一段时间平息了,日常生活就与历史王国分离。

我总结的就是,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轨道,历史王国有自己的轨道,直到下一次巨变,日常生活与历史又一次合一,合一之后,又是在各自的轨道上,又到下一次巨变。因为我们观察到,每一次巨变之后,往往会越来越偏离设定的目标、构想的目的。

根据“为日常生活批判再辩护——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基本意义”这篇文章分析,列斐伏尔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有些人,比如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人,往往天真的认为,一场革命的洪流卷过,人们就会放弃异化,解决异化问题,日常生活就会摒弃一切私心杂念,人也能成为一种总体人,但其实,日常生活只会因为这样的席卷而变得丰富,而不是更加单一,这种思考误以为日常生活会融入到滚滚洪流里,但日常生活不但没有被滚滚洪流同化,反而愈加私人化。

沧浪一苇

 ID:4103|2021/03/22 10:1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2

玩《刺客信条:兄弟会》时看到,有一关的任务是与马基雅维利一起骑马在罗马的街上闲聊,马基雅维利听到刺客们需要求助于人民这个观点之时,说到了一句话,说筑基与人民之上犹如筑基于泥沙之上,而我听完之后感觉马基雅维利不会有这样的意见,在《君主论》的电子版里搜“沙”字,正好可以搜到这句格言,在第九章,可以看到他究竟是怎么使用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态度。

他说到:『斯巴达人的君主纳比斯,抵御了全希腊人和一支罗马常胜军的围攻,保卫了他的祖国和他的国家不受他们的入侵;当危难降临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他只需要对付少数人就可以了;但假如他是与人民为敌的话,这就不够了。请不要拿这句老套的格言“以人民为基础,犹如筑室于泥沙”来反驳我的看法。』

《刺客信条:兄弟会》使用此句格言必定不是巧合,所以可以看出游戏编剧他的目的,可能就是要用刺客组织建立兄弟会的过程,把游戏里马基雅维利的观点翻转过来,用刺客建立组织的过程证明以人民为基础的观点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沧浪一苇

 ID:4096|2021/03/22 02:44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2

在听王菲《唱游》专辑里的两首歌时,我产生了很多疑惑,第一首是“半途而废”,这首歌的歌词我不明白,我就只是在想这首歌是对于半途而废一事的评价,歌里有两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我,似乎歌曲是我来指责你的半途而废,但再让我深入解释我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因为我本身就没有几次恋爱经历。

搜了一下此歌的歌词释义,在知乎看到一个解释,说到歌曲里的我是一个处在恋爱危机上的女人,男人既是一个半途而废者,这是一首伤感情歌,但这首歌里的女性是在理智之下表达伤痛。对这些解释我感觉有些许道理,与其他伤感失恋的情歌相比,此歌着重于思想与说理,而并不是单纯的情绪表达。

第二首歌是“脸”,我注意到,王菲的大部分歌曲的命名都往往是一种极度简化、短小的风格,这首也是的。同样,我还是不明白歌词是什么意思。在歌的评论里看到,有一小撮人认为,这首歌是隐喻了性行为,也是歌词为什么要提到“最好没有人明白我说什么”、“汗水”、“曲线”的原因。后来我一想,这样解释应该是对的,初听时就没有细想到这一层上去。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男人唱的、写的情歌和女人唱的、写的情歌肯定不一样吧,不一样究竟在哪些细节?是不是可以说,不同的人生经历、年龄年代、地域、性别的人所唱的情歌均不一样,侧重点在不同的地方。

沧浪一苇

 ID:4094|2021/03/21 01:1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1

《食草家族》笔记六

读完“二姑随后就到”部分之后,隐约感觉这部分内容是与《檀香刑》接近的。后来果然查到了一篇文章,主要论点在于《食草家族》实际上是作者后来创作的母题,文章名为“文明断裂的挽歌与焦虑——论《食草家族》及其含混性意义”,文章说到,此书涉及到家族繁衍、计划生育的,都在《蛙》里重现,涉及到红树林的,都在《红树林》里重现,杀戮、刑罚、洋人修建铁路对应着《檀香刑》,吃肉、大养其猪对应着《四十一炮》、《生死疲劳》。由此确实可以证实,莫言在构架食草家族时可能挥洒了他的大部分思想养分,写作的时刻他必定是灵感集中爆发,以至于后来的很多书,只不过是对食草家族的粗糙文字进行细化,重构、创新。

我只是感到,一个人会在一小段时间里集中爆发写作灵感这件事很神奇。此时人可能回将全部的人生经历、记忆、思想观念组织起来,或者说串通起来,形成一个大致的体系,又因为匆匆进行,浑然像是一场细节十分充足、跨度十分巨大的奇梦,我或许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为什么《食草家族》的章节名称是第一梦第二梦这样的写法。

2025年1月
« 10月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