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8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笔记一
夜里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我从里面看到对中国中产阶级的两个说法,一个是中产阶级一个是中间阶层,我想,阶级一词因为历史原因可能会遭到避讳,这时中间阶层就是一个好的称谓。我认为阶级一词意味着其中暗示了他们可能是团结的,而中产阶级之间十分碎,十分割裂,不统一意见,故此我也觉得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合适的词。
根据这本书第七章,作者分析出两种利益群体类型,叫做整体性利益聚合体和碎片化利益群体,他说改革开放之前是整体性的,之后是碎片化的,我看后感觉很妙,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我们言语总是论及巨型的利益群体,论及的总是身份,用词皆是阶级,后来我们就少这样说了,故此人们的思想一定出现了转换。作者分析利益破碎这件事时联系到了现代化,认为现代化与利益分化是一个相伴相生的关系,我看了这个观点后想到一个比喻,阶级矛盾就像巨型板块碰撞,引发大地震,而利益破碎之后的碎片是不易形成大地震的,顶多是小地震,这便是现代化与中国社会的特点。
这本书提到中国中产阶级/中间阶层的统计数据很不一样,我理解这就是因为中产阶级不像无产阶级那样好统计,因为中产的类型实在是太复杂太多样。统计数据可以分好几种,我看到书里说到几个数据,就业人口的13%-15%、总人口的20%-25%、2013后的10年内将达到4亿。
中产阶级/中间阶层基本都是教育水平不低的,而且应该多数在中国东部,基本都集中在城市,而且一定上网,是网民,故此似乎可以说网民9亿有3、4亿是中间阶层,中国城镇人口据说也是9亿,我粗略估计这个比例也应该差不多。所以说这群人在城市里、网络之上的存在感会十分强,是把持话语权的一个很厉害的发声体。
这本书结尾提到一个中产阶级研究,说到医生类中产、IT类中产、投资银行类中产三者分别是体制内、体制外、体制边缘,体制身份与利益获取形态决定了这三种中产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让我感觉以此分析方法套用到复杂的社会实际情况里会分析出大量的碎片式的中产阶级,十分能体现破碎化利益在中国的情况。
至于中产阶级为什么总要把自己误认为下层中下层、无产阶级,有一个研究提到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以及中产阶级的不安感将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导致低估。我认为这是因为自诩为无产阶级会产生安全感与荣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