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6
最近思考的问题包括自媒体、观众、事物与人的发展、艺术的变迁,AI,得到了一些阶段性的经验。
为什么曾经很伟大的艺术会衰落,我认为这是因为一茬又一茬的观众是变化的,像河流一样,一门艺术可能刚诞生很朝气蓬勃,后来走向了条条框框束缚,逐渐老气,但看受众又怎样呢?受众又何尝不在变化,每隔五到十年,受众的心理说不定会天差地别,就算同一时间,受众因为各自经历的原因心理在相同之中也会出现不同。
我在看过《观众心理学》之后,发觉到基于观众心理出发从事创作有多么重要。对此我又有一问,是不是在中国基于取悦观众这个路标走到的路终点一定会是短视频爽剧一类内容?我认为并不是,爽剧模式它是一个集取悦技术为大成的一套细致方法,我认为从观众心理出发的艺术并不会收束到一种方法,而是会完全的发散,发散实际就是创新。我欣赏纯粹的自下而上的创作方式,但不欣赏将总结的经验收束为一套规矩的做法。
应该从观众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制作内容,而不是从内容制作者自己觉得好的角度出发,这是很值得思考。
内容制作者自身必然存在一些内容制作上的喜好,还有他自身对观众的认识或错误认识,内容制作者可以摒弃又不可能完全摒弃自己的好恶,我觉得这是一种由每个制作者自己把控的度的问题。做自己喜欢做的和做自己应该做的东西之间存在差距是一种正常现象。
我说的发散是指一个问题有许多种解法,尽管存在一个标准答案,但所有人全部都按标准答案来解太无趣了,各种解法都应该存在,考卷上每个人用自己的思路解答,个人解法与标准答案在框架上不偏离,在细节上偏离,在解答时留下鲜明的个人痕迹才是我认为最合适的。
规矩/标准答案只是对观众在特定一段时间内的喜恶总结,真正的铁的标准就是当下观众的心理,一套死板的规矩不能适应流动的观众心理。我脑子里马上想到的是一个套路展示n次导致观众疲劳的《我爱发明》节目。
我认为最近比较明显的观众心理变化就是对于AI的反应,AI由一个新鲜且大部分人感兴趣的技术变成了一种具有投机取巧感受的技术且有很多人感觉乏味的东西。
AI只有落到工业农业生产上才能真正实现普惠大众,美国很多高科技公司发展AI非常强,但作为一个去工业化很彻底的国家,他们无法(或者是不愿)先将技术投资到AI赋能工业上,因为这样不能惠及本国(还有可能惠及竞争对手),所以才导致了AI的现状,AI的工作的多数是办公室白领的工作和文科生(服务业)的工作。
我对于AI与自媒体的关系是这样理解的,AI生成的内容不能占主体,目前最好让它只起到辅助作用,观众所见的大部分必须是制作者自身努力完成的,我是以这样的方式去理解自媒体。我可以详细解释,因为AI生成内容还不能欺骗得了大众(此处的欺骗是指让观众误以为这种东西需要很努力的完成,它或许会有欺骗成功的一天),由此观众的厌恶感很可能来自制作的廉价、易得。大多数观众比较认可的东西是努力,在没有努力的情况下,无法谈自媒体的娱乐、价值、思想等等东西。对照着AI作品,我认为人做的东西最迷人的地方是一些人所犯的小错误小瑕疵,以及一些微不足道的人的痕迹,比如呼吸声、语速语气变化、口音口误、小动作等等人类痕迹。我只有看过冷冰冰干巴巴的AI作品,才能知道人的痕迹有多么亲切,才会想起为什么我需要人的作品而不是AI的作品。
即便一定要使用AI辅助生产内容,我认为应该扬长避短,一定不能让AI内容易得、廉价的感觉充斥着作品,务必充分的彰显人自身的努力,以及人的创意,内容上考虑如何实现娱乐、价值、思想这三个方面的其中一两个。这便是我的视角总结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