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5589|2021/08/30 10:2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30

《什么是哲学?》笔记四

再读导论部分,首先,说到哲学被其他学科超越,这不是一件新鲜事,是非常明显的情况,其次,其中提到所谓形而上学的终结/死亡,总结出这个结论的应该是海德格尔,这两者加起来似乎足以让任何感兴趣哲学的人失落,感到局势的衰落。而书中表达的观点就是对此类意见的相当不以为意,甚至直言并未对哲学被超越和形而上学的死亡感到任何不妙,大谈哲学体系的破产只是一堆毫无用处和令人讨厌的废话。

找到一篇文章叙述了哲学终结,名为『从“终结”到“复兴”』,先说到了哲学终结的根基:『本体论一直是西方哲学的核心,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西方传统哲学无不是以本体论为主干,尽管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一直拥有崇高的位置,然而20世纪西方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反本体论逆流,其中以意志主义、实证主义、分析哲学、语言学、存在论、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为代表,它们从不同角度对本体论来了个釜底抽薪,致使几千年所垒筑起来的本体论大厦坍塌。既然作为西方哲学支柱的本体论已不复存在了,那么“哲学的终结”当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所以只要是摧毁了本体论所苦苦寻求的一般性、共性、永恒性,就是摧毁了传统哲学,我感觉,维特根斯坦是个传统哲学的摧毁者,用的是分析语言的方法砸断一根柱子;利奥塔强调现代性用元叙事为自己合法化,而怀疑元叙事就又砸断一根柱子;福柯以谱系学考察证明人们只是活在其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段里,传统哲学追求的永恒性根本不存在,又砸断一根柱子。就这样,柱子一根根被摧毁,而存在主义也属于砸断柱子的势力,但是存在主义还做了另一件事,一方面,存在主义宣布传统哲学形而上学是一种对存在的遗忘,另一方面,为了拯救存在,海德格尔将哲学与诗缝合。我还感到,尼采与马克思生活的时期、实证主义兴起时期便有些许摧毁传统哲学的苗头。

总之,这篇文章提到的巴迪欧也有类似本书对于哲学处境的论述,类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根本无视哲学被称为已经终结了的局面,怀着对哲学非常充分的自信,对哲学的处境和下一步发展进行了指导。

沧浪一苇

 ID:5583|2021/08/29 08:25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29

《什么是哲学?》笔记三

我认为书中所说的“概念性人物”是从事哲学这件事里最具创意的部分,具体我这样理解,因为从事哲学就是创造概念,而概念很有必要载于一个人,哲学家必然要通过一个概念的载体展现概念。

尼采极好的把酒神塑造成一个概念载体,因为尼采运用这个技巧炉火纯青,所以被作者认为是非常充分的利用概念性人物。除了尼采的酒神,还有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等等。这样假托历史人物之嘴说话的做法有一定的误导性,哲学家不是传记作者、史学家,只是借历史人物的嘴从事哲学,始作俑者柏拉图想必也知道这样会产生误导吧。

哲学家写出这样的概念性人物,必然有其艺术性,也是一个美学形象,但毕竟哲学家不是从事艺术的艺术家,我觉得诞生的艺术性只是一个副产品。我还记得作者认为哲学、科学、艺术三者互通却又分属三个不同的层次,相互交织却又非常的不同,而本书的任务就是找到哲学异于其他学科的地方。

美学形象塑造出来,主要是让角色去环境里感知情态,至于这个角色需不需要一套哲学思想,这不是艺术家的主要任务,但是哲学家塑造概念性人物就已经给了这个人物一套哲学概念,让他做这个概念的代言人,这便是哲学家的主要任务。这样就可以看到两者的不同,却也非常相通。

结合了文章“什么是哲学——德勒兹对哲学的另一种读法”,我大致理解了概念性人物对于艺术与哲学关系。里面还提到海德格尔也有概念性人物,海德格尔笔下的荷尔德林既可以作为概念性的角色存在于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体系当中,也可以作为艺术形象的荷尔德林而存在于文学史领域,二者互有渗透交流,又不能彼此同视。

沧浪一苇

 ID:5579|2021/08/27 08:1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27

《什么是哲学?》笔记二

关于哲学进入暮年,《导读德勒兹、加塔利〈什么是哲学?〉》这本书对此进行了解释与剖析,据说两作者合著的上一次尝试还是《千高原》,之间历经十一年,十一年后,1992年此书出版,却充满了告别的气息,一年后,伽塔利去世,三年后,德勒兹放弃了写一本关于马克思之伟大的书,去世,这本书预示了哲学/哲学家的暮年,在总结与纵览的同时拒斥只进行总结,反而强调匆匆前行与概念创造,写《什么是哲学?》是真的在做哲学。

与《千高原》对比,《什么是哲学?》远远不够百科全书、无所不包,而百科全书的写成意味着一种终结,意味着哲学家已然竭尽了心力。整个1970年代是西方哲学很活跃的年代,自由和反主流是一种对哲学非常重要的风气,这种情况可以支撑《千高原》这本巨著。

时间推到1980年代,这个年代也预示了哲学的暮年,对此的解释是说,如果说1970年代是一股充满自由、反主流与政治可能性的时期,那么1980年代则是后撤,衰退,回返的年代。英国的撒切尔的保守派政府于1979年开始执政,美国的里根主义耀武扬威的时期开端于1980年,法国自1986年,社会党政府失去了议会多数地位,从而被迫与右翼“同居”,这就是在法国被称为“大洗涤”的十年,1968年“五月风暴”的解放性效果似乎被遗忘了,甚至被有意击退了,法国左翼对古巴和中国的迷恋日渐消散,作为一股政治力量的欧洲共产主义虽然苟活,但其实是走向了终结,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1年苏联解体了。这便是哲学处境变化的外部政治因素。

巴黎第八大学作为一个吸收了法国革命风暴危险能量的地方,慢慢的变的主流化,纳入了法国学院系统,德勒兹以及很多从前干政治事业的知识分子在其中授课,也声名远播,他们慢慢过上了平稳的日子,回归了教学与写作的生活,于是,哲学好像不再年轻,血气方刚,陷入了整理与反思的阶段。

沧浪一苇

 ID:5573|2021/08/26 05:1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26

《什么是哲学?》笔记一

这本书出自德勒兹、加塔利,我看到导论部分便有非常明了的结论与剖析,我认为作者想说的可能是这样几点。首先,从事哲学就是创造概念,如果只是把玩与重复前人的概念,那就太低层次了。其次,哲学老态龙钟,早已处于一种四面皆是竞争者的处境,大量的其他学科已经接手哲学曾经的任务,哲学不可能再做统辖所有其他学科的梦,其他学科没有哲学也完全可以运作,故此,哲学能做到的事情就是从根本上大大的异于其他学科。

如果从事哲学的人不创造概念那会怎么样,我觉得,沃尔夫可能就是从事哲学工作且不自创概念的人,他对德国哲学贡献极大,足以名留青史,各哲学史书籍必须写一下这位人物,但是他所说的话只是前人的重复,故此大大削弱了他的地位。

书中提到尼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据说《1884-1885年遗稿》中有说过这样的内容,『尼采这样规定哲学的任务:“哲学家不应该仍然满足于别人交到自己手里的概念,进而揩拭一番,使其重放光芒。哲学家应当着手制造、创新和提出概念,并且说服人们去运用。”』

哲学的沉思并非是从事其他学科的先决条件,数学家根本不用等哲学家先研究一番后再进行数学研究,艺术家也不必等哲学家做点什么后在从事艺术,如果说数学家、艺术家的沉思就使他们成为哲学家,那就是开了个大玩笑,或许可以说,沉思并不是哲学专属,沉思的东西也不是一定是哲学。另外,书中明确的认为,哲学也绝对不是“沟通”,沟通的本质,就是大家一起找到共识,而哲学其实是哲学家创造自己的概念,并非是去求得什么共识。

朋友之间的沟通,西方民主式的意见交流,势必是对意见的加工,得到某个糅合的共识,我认为意见这样进行了加工,可能就让意见失去了署名,而书中提到,哲学概念的一大特征,就是说概念一定带有署名,比如说到单子论,就是莱布尼茨的单子论,说到权力意志,就是尼采的,说到“我思”就是笛卡尔的我思。

哲学为什么衰落了,作者认为哲学偏安一隅的同时,大量其他学科接手了哲学的工作,尤其是社会学,尤其是科学,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都不断的打着哲学的算盘,哲学似乎一度忘记了自己创造概念的使命。而概念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概念就是太空的陨石,哲学的工作就像这样自由的、具有创新性的创造概念。概念根本不是给定的,它绝对是创造的,并且概念自创性越高,越是自我设定,人们识别概念就是靠这些自创性。这可能也是哲学异于科学的一个特点。

沧浪一苇

 ID:5569|2021/08/24 08:3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24

《启蒙辩证法》笔记九

我在书里看到了比如人与动物以及男女性等等话题,从当代社会的角度看,这些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所谓的哲学断片,从笔记与札记部分来看,话题确实松散,松散话题之间还有一种藕断丝连的意思。

这本书常论及的是法西斯主义,这一定是因为当时那个时代非常接近法西斯从猖獗到陨灭的历史过程,反思它就是一件最重要的哲学任务。我理解此书的脉络就是从远古、古代一直梳理到近代启蒙,总结理性的生发过程,而法西斯主义则是一种理性畸形的产物,故此与启蒙脱不开干系。

人类肯定从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停的观察动物,而且越是近代越强调人与动物的不同,人与动物的对立,大概只有人类学对这种对立持一种谨慎态度予以否定,书中认为,行为主义者看似是将人与动物的对立忘掉,实则是很坚定的贯彻了这种对立。

人类变成动物,据说这是一个最古老和最常见的神话、童话话题。我觉得距今越远,变成动物越是一件坏事。说到这里不得不让我想到格林童话里的青蛙、西游记的猪以及当今的furry亚文化。变成动物就是丧失大部分理性,丧失语言能力,可以想到这是古人恐惧的原因,或许那时变成动物也就是有罪的表现。

作者认为,启蒙以来的理性的世界观下,对非理性生物向来是不看重的,必然视其为一种可以被利用,可以被攫取的资源,而对非理性生物的关怀任务,往往交给女性,男性在东西方文明里向来都是闯荡进充满敌意社会的主体,不断进取与斗争,但女性不是,女性被男性施加的任务与分工往往是照看、看护,女性也成为一种生理机能和自然的象征,男性的占有欲使他们把宇宙视为一个大猎场,男性要征服自然,甚至女性、非理性的野人、非理性的动物都是自然。看历史可以看出,女性需要将自己代表成一种可以被利用的自然,我认为此处尤其指的是美,才可以在男权世界获得一席之地。

在逐渐尊重女性的过程里,必然会见到一种情况,那就是女性将自己化身复仇女神,尽可能向男性发起诋毁,这是因为这就是女性的一种政治需求,表现往往就是她们会在无法遏制的愤怒中希望彻底击败男性以及男性的组织。与此对比,过去的几百年间一直是主流的女性形象是少女顺从的形象和少女忧郁的形象,这是一种异化,是一种审美文化的产物。这个观察对于理解现如今的互联网女权活动很有帮助。

有意思的是,书中说到了那时的文化工业,作者说到,明星变成了专家,表演出当时社会的得体礼节与打扮,导演和编剧规划人的行为模式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悲剧喜剧失去了其生存的条件,法西斯统治者渲染还有许多敌人要打败,在这样的文化工业下,男人也屈服于冷酷阴森的法西斯,如果法西斯需要养宠物,也一定是狼狗或大型犬,动物其实就是权力的佐料。

法西斯也抚摸小朋友的头、抚摸动物的毛发,法西斯也亲吻人的脸颊,作者认为,这恰恰体现了权力之下,什么都是同等的低贱,在随意拘捕杀戮的法西斯看来,人乃是工业社会的机器,人乃是自然资源,法西斯对动物、自然、小朋友皆有浓厚且十分类似的兴趣,实际上是蕴含着占有、榨取、迫害的欲望。

沧浪一苇

 ID:5565|2021/08/22 10:0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22

《启蒙辩证法》笔记八

笔记与札记的第十三部分写的内容是关于监狱与启蒙的关系,这一部分感觉与福柯的学说很类似,据我查到的出版时间,《规训与惩罚》1975年出版,《启蒙辩证法》1947年出版,很有可能是福柯年轻时阅读了此部分得到了启发,也有可能是两方的独立思索。

书中特别提到了莱布尼茨单子论,单子是监狱单人监牢的隐喻,我认为此部分的内容也大致上涉及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什么越来越个体化、自我封闭化,孤独为什么成为常态。

犯罪者曾经动辄被处以极刑,但是后来不能这样做了,改造犯人成为合格劳动者继续贡献生产的力量就是监狱制度的目的,但书中剖析说,只看到这一点就太浅显了,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核心便是说,资本主义劳动世界发展到终极形式,其实就是变成监狱,我理解就是,贯彻理性化的原则,会使社会变成这样,社会为了达到更加高效的生产有必要规训任何一个人,便使得监狱大大的扩展了。书中引用托克维尔的话说,『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猛烈打击着人的灵魂,而专制政体的打击对象不过是人的身体』,对此还有一个补充,那就是说法西斯政体是上述两者的综合。

作者认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非常的像是监狱单人牢房,另外,单子论里还表明,单子间不能相互直接影响,它们的生活是靠“上帝”规定好、协调好的。这确实是现代一般人生活的隐喻,一方面是个体愈加独立,一方面是人被规训、被安排与被协调。但我觉得牢舍可能尚有一个小窗子可以透光,莱布尼茨的单子无窗,每一个单子是绝对封闭的。而且每一个单子与其他单子一定不同,这一点是不是也与现代个人主义有一种隐喻的关系呢。

我觉得有必要再顺着莱布尼茨往下观察,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里论述了莱布尼茨之后的沃尔夫,说到:『他把莱布尼茨的唯理论哲学进一步系统化和刻板化,最终发展为一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这种独断论试图遵循严格的几何学形式,通过定义、公理、定理、绎理等推理环节,从先验的抽象范畴中直接演绎出整个知识论体系。沃尔夫至把灵魂不朽和上帝的本质也当作了理性认识的对象,认为人类的理性能力可以把握宇宙、灵魂和上帝的全部知识。沃尔夫这种强调理性能力的观点在德国知识界曾经风靡一时,并且对德国的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当时粗俗德国资产阶级掌握理性思维形式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书中还叙述到,黑格尔对沃尔夫的评价是很辩证的,一方面,沃尔夫对德国人民的理智教育是贡献极大的,使得德国成为一个哲学的民族,以严谨的思想代替了表浅的言论,另一方面,沃尔夫使哲学陷入了呆板空洞,经常使用几何学的论证方法,把原本灵活的哲学抽绎成为一些规定,还严重肤浅化了原本的哲学。莱布尼茨-沃尔夫的这个独断论体系统治德国半世纪,直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才得以清算。

文章“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与德国启蒙运动”里说到,沃尔夫哲学以理性主义独断论击败了虔信主义、信仰主义独断论,为18世纪中叶以后德国思想界中的哲学对神学、理性对信仰的一般性批判开启了先河,这正是启蒙运动的底色、基本特征,沃尔夫本人却在哲学上无什么建树,但是却能成功的将莱布尼茨理性主义哲学以一种僵化呆板的方式树立成绝对权威。或许我可以说,正是沃尔夫哲学给予人一个念头,人可以用理性解决世间一切问题。这样看来人类目前对于理性的态度、目前的处境,莱布尼茨、沃尔夫两人的影响甚大。

沧浪一苇

 ID:5558|2021/08/21 12:04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21

《忧郁的热带》笔记五

书中最后一章说到,人类为了免受死者和巫术带来的焦虑,依次创发了三大宗教,作者在这一章对这三教进行了一些剖析。作者认为他一来到伊斯兰教的世界就深感不安,因为伊斯兰教即东方的西方,这意味着伊斯兰教与法国以及西方具有了太深的渊源,『伊斯兰教徒与法国人都具有同样的书卷气,同样的乌托邦理想主义精神,也都同样固执地相信,只要能在纸上把问题解决,即等于已经消除问题了。』

作者因此不能轻易原谅伊斯兰教,因为伊斯兰教带去的习性就是在一层法律的与拘泥形式的理性主义之掩护下,便认为可以把世界与社会描绘成其中所有问题都可经由逻辑诡辩加以解决。

伊斯兰教把女人罩起来,男人把女人世界转变成一个个封闭的个体,伊斯兰教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宁静,这是一种对隔离原则的强烈依赖,一边把女人隔离出社会生活之外,一边把不信者隔离出精神共同体之外。佛教则是完全相反,佛教把宁静看做是一种融合,是男性与女性融合,与全人类的融合,这是一种接纳与融合的心态,与隔离恰恰相反,他们同时把神性表现成一种无性、阴性的面貌。

作者认为,伊斯兰教已经是宗教领域的最高发展,这种最高深深让信徒引以为傲,但是这也使它成为三大宗教里最为令人不安的。基督教圣人与伊斯兰教先知同样都不是神,都是人,但他们一个节欲,一个强欲,前者不强调男性化,后者极端强调男性化,这已经从某种程度上看出,基督教处于伊斯兰教阳性与佛教阴性的中间点。我认为,作者在文中还想表达的观点就是,基督教文明因为地理与历史的因素,命定这要朝伊斯兰教的这种方向发展,他表达到,由于伊斯兰教出现在基督教与佛教中间,这使得基督教文明与佛教文明都染上了伊斯兰化,我认为,尤其是与伊斯兰文明互动频繁的基督教文明,他们深深的感染了圣战这种习性。西方世界由于积极参与圣战,因此变的伊斯兰化。

书中对此进行了假设,基督教文明在历史里如果与佛教文明直接接壤,双方应该会进行一种深深的相互渗透,而非圣战,从而使得西方世界保留下一种阴性气质、女性气质,进而世界历史将大大改观。但事实上,伊斯兰教文明使得基督教文明失去阴性气质。

沧浪一苇

 ID:5554|2021/08/19 11:5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9

《忧郁的热带》笔记四

一个人类学家的成长一章可以看出作者列维-斯特劳斯从其他领域得到的几个启发,首先是弗洛伊德与地质学的相似性,他认为,地质学是将物质空间的东西分析研判出它诞生的时间,但面对的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表面现象,必须心灵很细腻才能有所发现,找到的秩序,既不能是权宜的,也不能总说是偶然的,与弗洛伊德理论类似,弗洛伊德是分析心理这个空间上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分析出复杂的成因。两者一个是排序物质空间的事情,一个是排序心理空间的事情,且这个探究过程犹如解谜。

而马克思与地质学、弗洛伊德的联系被作者认为是很大的,尤其是他提到《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给他很大启发,作者意识到,三者都是将事实化约成理论的过程,面对复杂又不好捉摸的表面现象、感觉材料,我们需要建造模型,依据模型分析事实,往往没有模型的情况就是按直觉分析,按经验判断,但有模型后得到的分析研判往往会异于直觉与经验,可能也就是说它们常常反直觉。不管是马克思、弗洛伊德、地质学都有这个特点,即在复杂表象中抽丝剥茧建立理论模型,排序事情的时间理顺事情的规律。

作者认为,马克思与心理分析研究了社会及个人,地质学研究了物质世界,人类学正是处于社会学与物质世界之间的东西,涉及的是地质历史与人类历史,人类的存在以及变化,正是由于地质、环境上的转变。漫长的时间里,人类几乎有着无穷无尽的习俗、礼仪、制度,还不断变迁着,大多数化为了乌有,而且很多是正在化为乌有。

对于人类学家的忧郁,作者是这样分析的:『人类学家自己是人类的一分子,可是他想从一个非常高远的观点去研究和评断人类,那个观点必须高远到使他可以忽视一个个别社会、个别文明的特殊情境的程度。他生活与工作的情境,使他不得不远离自己的社群一段又一段长久的时间;由于曾经经历过如此全面性、如此突然的环境改变,使他染上一种长久不愈的无根性;最后,他没有办法在任何地方觉得适得其所;置身家乡,他在心理上已成为残废。』同时我认为,人类学面对的往往是极度的惨淡,从文明社会出发,再从原始部落回到文明社会进行报告,两个方向的过程都是被作者形容为惨淡,但他还是认为,人类学如同数学一样,是对少数人进行的真正召唤。

沧浪一苇

 ID:5549|2021/08/18 10:1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8

《忧郁的热带》笔记三

在书的第四部,我读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思考。看地图和坐飞机鸟瞰的时候,总会发现两种类型的线,一种是直线,一种是曲线,以此构成两种结构,一种是大面积的几何结构,一种是依附自然地势的曲折结构。世界地图也是有这种现象,美洲之类新世界的边界构成往往存在直线,而旧世界的边界往往是曲折的。城市道路和农村道路也有这种对比,新世界城市与旧世界城市也有这种对比。

我觉得直线和几何结构意味着对自然的态度,越是几何越是表明人对自然的支配地位,越是几何越表明对自然地势的否定和对人脑规划的肯定。

第二个思考,自由是什么?作者对比观察了亚洲美洲后认为,自由乃是根据每平方米人口密度这种客观数值决定的一种思维,自由并非完全一个哲学思辨成果,自由是一个个体与他能够享用多少空间资源的客观关系带来的思维产物。由此可以发散的思考,为什么东西方存在许多误解,存在许多对词汇的错位理解,皆有其现实的理由。在一些能够轻松生存的地方,人均掌握资源多,他们往往会对其他地区产生许多误解、蔑视、轻视,被掩盖的事情往往是人均资源的丰富度。

沧浪一苇

 ID:5547|2021/08/17 10:4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7

《忧郁的热带》笔记二

如果看美洲在世界历史里的遭遇,我觉得基本上可以说是先被攫取一波黄的、白的,再被攫取一波黄的、白的、黑的,先被攫取的是黄金、白银,后来就是香蕉、白糖、咖啡豆。后面的生产比前面的生产的残忍程度有增无减,资本主义与殖民主义的扩张就是这样的。

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列维-斯特劳斯对原始森林的感性认知就在于树木树叶形状的怪异与颜色的怪异,穿越回归线一章里说,树叶颜色的绿色调像是矿物质的绿色,叶子像是金属切割的,它们对时间的考验充满了自信。旧世界对森林与自然的关系往往是小心翼翼、予取予求的,新世界对自然的关系通常都是暴虐的,就算农业也是一种巧取豪夺。比如新世界的蔗糖生产,奴隶就像是一种薪柴,那种蔗糖生产都好像带着血。与此相比,我觉得中国农业向来是有服侍土地的习惯。19世纪中叶,美洲的矿区枯竭了,矿工们便转变身份,开始纵火,从事农业,由此,农业的生产就也延续了矿业的这种特性,把一块地攫取殆尽,就奔向下一块地。

与此类似的就是美洲的城市,可以看出作者看透了美洲城市的一种普遍规律,圣保罗市一章里说到,欧洲城市一般都是越老越好,我觉得这就像是酒,越陈越香。美洲由于独特的建城方式导致了美洲城市看着很有可能都是崭新的,作者认为这就像是俗丽的游乐场,一旦游乐场没人来了,上面锈迹斑斑,新的身体与苍老的外表一旦诡异的叠加,就有一股非常不健康的感觉。因此美洲的城市被总结的结论是,时间只能给它带来衰败,就像一瓶饮料过了保质期,只有一个腐败的结局。

沧浪一苇

 ID:5542|2021/08/15 09:4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5

《忧郁的热带》笔记一

乍一看这本书和游记差不多,不过据我看的第一部的内容来说,作者列维-斯特劳斯十分强烈的反感探险活动与游记,这不是一种个人好恶,而是站在人类学和反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上。

人类学完全是探险活动的反面,对于人类学来说无足轻重的事情,就是克服重重困难与风险,拍吸引人的照片,记录怪异事件、异域情调以娱乐文明世界的猎奇观众,这些对于探险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探险后出书必不可少的。对于探险来说,认认真真花几天、几月来探求一个部落的婚姻制度完全没有必要,但对于人类学家来说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像是任何一本原始森林、青藏高原、非洲等等地区的旅游书籍、影集,全都必须要吸引人的眼球才行,对于其中的风土人情一般情况下都是草草略写,写的东西在人类学家眼里看来丝毫没有价值,基本上很多都是未经严格考据的胡言乱语,很多看这类书籍读者的评断能力也很差,丝毫意识不到其错误,并且还会煞有其事的认为自己从中领悟了什么。无疑,探险已成为一种生意。而人类学家只会认为探险是人类学工作过程中的一项障碍。

对于冒险、探险行为,列维-斯特劳斯的分析是这样的,我感觉他认为不同文明里青春期的少年都具有相似的激情,往往青春期的年轻人会对身处的社会感到乏味,乏味于社会的规范、道德,渴望进入平常这种秩序的边缘以及外界,他们会希望去旅游、去别的地方感受新鲜,比如异国情调。

这一类冒险行动既不是在追求有什么科学上的新发现,也不是特别具有美学意义,人类学家以相同的眼光看待这两种人进行的冒险,一种是文明世界的人进行的冒险,他们最后还拍照、出书,一种是美洲原始部落的青少年进行的冒险,他们不会拍照、出书。我认为这一观点确实犀利,把文明的欧洲人与原始的美洲土著相提并论,强调他们习性类似,这就已经十分与欧洲中心论、西方中心论针锋相对了,毕竟自地理大发现以来,资本主义的开拓史就是“文明”的人类践踏“低贱”人类生命的历史。

在第一部里,我看到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我们伟大的西方文明创造这么多我们现在正享受的神奇事物,但在创造出这些神奇事物的同时,也免不了制造出相应的病象出来。西方世界最有名的成就是它所显现出来的秩序与协调,在其中孕育着一些前所未见的复杂结构,但为了这个秩序与和谐,却不得不排泄出一大堆有毒的副产品,目前正在污染毒害整个地球。我们在世界各地旅行,最先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的垃圾,丢掷在人类的颜面上。』

关于为了维持西方资本主义内部的秩序与和谐不得不排泄出一大堆有毒的副产品这个观点,我认为这个副产品指的不只是指垃圾这么简单,多半指的是对非西方人、非文明人进行的肆意压榨、践踏,发展总是要有原始积累,总是要有转嫁代价的过程,而非西方人、非文明人就在世界历史充当了被利用、被转嫁代价的一方。

沧浪一苇

 ID:5534|2021/08/14 01:29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4

《启蒙辩证法》笔记七

我从文章“启蒙与神话纠缠的内在逻辑——从福柯的视角再看《启蒙辩证法》”里发现了一些观点补充了很多与启蒙有关的微观视角,据说福柯的理论,就是揭示不同历史阶段里话语、权力、知识三者的关系,福柯对疯癫、疾病、犯罪、性几条线进行了谱系学的考察,相比于《启蒙辩证法》的考察属于微观的考察。

福柯分析在古希腊时期,话语代表着权威行驶着向大众宣告真理的权力。但在公元6世纪后,伴随着真理话语不再由外在的权威给出,即真理开始不再受限于被谁所说,而是开始遵从于逻辑正确性与内容科学性。而话语与权力间的直接关系也发生了改变,转而使得权力同知识联系在一起。

福柯《疯癫与文明》就是揭示权力通过话语实现,权力与知识在历史里是怎么不断联系起来的。福柯《规训与惩罚》揭示权力生产知识,知识为权力辩护。总之,权力、话语、知识三者在历史发展的过程里不断的开辟新场域,不断变化的交织成严密的网络,以至于形成现在正在这样的隐秘又无处不在的控制网络,现代科学权威如同法典一样让人们敬畏,人对社会规矩、制度、知识浑然接受并习以为常的遵守。我认为这与《启蒙辩证法》达到了殊途同归,只不过福柯使用了更微观细致的视角,还理解了权力、话语、知识三者的变迁史,这是《启蒙辩证法》宏观视角里缺失的。

权力与知识,我记得在《启蒙辩证法》里也得到了一些揭示,因为书中注意到分析培根,培根说权力与知识是同义词。知识与权力很早就开始共谋了,所谋的就是对自然进行把握。神话本身也是一种知识,我觉得神话比较类似于权力与知识交织的一种原始形态,尽管现如今权力、知识、话语已经交织成新的网络,但《启蒙辩证法》启发人的主要内容就是,神话的思维到现在阴魂不散。我记得人类学里面列维-斯特劳斯也研究神话,也许他们之间又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沧浪一苇

 ID:5528|2021/08/12 10:14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2

《启蒙辩证法》笔记六

读“附论2:朱莉埃特或启蒙与道德”这一部分时我参考了文章『神话的启蒙与启蒙的神话——关于一部“哲学断片”的若干断想』,感觉大致理解了其思路。至于涉及到的萨德作品《朱莉埃特》我没找到中文翻译的出版物,但其实还是读到了它的姐妹篇《朱斯蒂娜》,在一本名叫《情之罪:萨德文集》的书里,从这书里我看到,萨德作品就是对照着写了两个姐妹的故事,朱莉埃特是作恶多端的女子,道德相当败坏,朱斯蒂娜则是命运坎坷的贞洁女子。

文章说到,在康德的实践哲学中,道德决断讲究意志自律,在《启蒙辩证法》作者霍克海默、阿多诺眼中,它被视为一种工具理性对自我的全面操控,在康德式德性要求中,自我控制完全战胜了人的情感与偏好,纯粹的善良意志本身已经不存在任何热情、冲动、憎恶、迟疑、兴奋或懊悔等非理性的东西;冷漠成为德性的必要前提。人们只有无动于衷、心平气和、无私无欲、残酷冷静,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因此,霍克海默、阿多诺将这种冷漠主义的道德决断、意志自律与朱莉埃特所竭力鼓吹的罪犯的自我律令相关联,朱莉埃特认为,老道的罪犯同样需要一种麻木不仁的感觉,需要一种尽可能排除内心干扰的状态作恶,它们实际上是一样的,也就是康德等于萨德。

康德式道德实践的这种意志自律类似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这是尼采所揭示的,这种实践中排除了冲动与热情,必然带有巨大的强制、严重的屈从、挫抑,甚至包含着痛苦,对于这一切,康德一贯把这些因素看作是道德提高和人性升华的必要代价,而且这一代价是我们自己理性的立法所加之于自身的。我认为,启蒙因此与基督教以及古老的禁欲主义存在这样一层血缘关系。

众所周知,萨德是一个喜欢性虐待的人,他即SM里的S的词源,据文章揭示,萨德对于性倒错的筹划等同于康德对道德的筹划,因为拷打、折磨、羞辱这一切皆是对性行为的一种理性设计、理性构想,齐泽克认为这种性行为的体制化、知性化让它可以与计划完备的体育竞赛相媲美,康德对道德的自律要求以及对道德的理性构想与之确实是非常类似,性虐待是一种病态的满足,道德自律未必不是一种病态的满足。

书中还提到萨德《索多玛120天》建立的放荡的组织架构与早期资产阶级组织,即神秘的共济会组织架构也是十分类似,组织架构这种东西体现了启蒙为人们注入了一种系统筹划的观念,实际上就是强调按照理性筹划的架构来活动比活动还要重要。

书中的这一些涉及萨德的内容还是在揭示启蒙召唤的理性是工具理性,以及启蒙的本质。

沧浪一苇

 ID:5522|2021/08/10 10:0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0

《启蒙辩证法》笔记五

对于《奥德赛》一书的很多细节,我从“附论1:奥德修斯或神话与启蒙”里看到了很有意思的解释。我认为,整体上看,奥德修斯代表了一种高贵,这种自认为的高贵是和启蒙有关的,这种高贵是针对野蛮时代而言的,《奥德赛》第九卷是集中反映这种思路的地方。

原始部族的习惯是吃花,这不是荷马信口雌黄,因为食用花朵正是人类在系统的狩猎、农耕、畜牧之前做的事情,其实就是采集,人们现在依然偶尔食用花朵,将花朵作为食材,比如吃玫瑰以及玫瑰的加工产品,谁曾想到,这就是以味觉的方式回归最古老的幸福。而奥德修斯将沉迷这种幸福的水手同伴全都拖回了船,其实就是站在高傲的角度否定了这种生活方式。此后的下一站,就是独眼巨人的地盘,在此地,奥德修斯被困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的洞穴后以诡计逃生,总体上,独眼巨人们处于一种狩猎与畜牧的野蛮部落时代,奥德修斯对这种状态仍旧是高傲的态度,荷马不仅对采集部族进行了贬低,也对粗放的畜牧、农耕且没有法律的野蛮部族进行了贬低。

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的父亲是波塞冬,而波塞冬是宙斯的哥哥,相比万能天神宙斯,波塞冬要老一些,奥德修斯信仰的是宙斯,总是与奥德修斯敌对的是波塞冬,总之波塞冬代表了旧信仰旧时代。这可能也是一种自认高贵的体现。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这种类型的角色经常在启蒙时期的给儿童听的传奇故事里出现,充当邪恶角色与妖魔,这就是文明将野蛮原始描绘为邪恶。

我认为读《鲁滨逊漂流记》将得到同样的感觉,因为鲁滨逊也没少接触原始部落。书中对鲁滨逊的解读也是很有意思的,鲁滨逊,奥德修斯,都是西方资产阶级主体,他们的经历都有驾船海上冒险的情节,他们都冒着风险寻求财富,他们都惶恐于孤身一人,也非常想要自立自足,自我持存,尤其是鲁滨逊,他的行为无时不刻不体现着资产阶级行为原则,鲁滨逊将沉船上的物资打捞,其实这就是资产阶级积累原始资本非常好的体现,原始资本如果是这样打捞来的,将比自己拼搏出原始资本要快的多。奥德修斯活了下来,这是因为奥德修斯贯彻了资产阶级市民的本性,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是要么欺诈要么失败,奥德修斯选择欺诈就是选择了理性。我认为,鲁滨逊和奥德修斯都体现出总是伴随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发展的就是“孤独”,那些曾经火爆的荒野求生节目,它们的诞生与广泛传播并不是偶然,这是一种根植于现代人、资产阶级本性的一种性格,其内容就是在孤独中渴望自立自足,时常假设自己游离于文明以外仍旧能生存。

我觉得这个思路也可以很好的回答一些问题,明明工人农民劳动生产的产品使社会上的所有人生存,但是为什么他们的存在感在资本主义环境下相对的低,为什么现代主体常常有极度的孤独空虚感。

沧浪一苇

 ID:5515|2021/08/09 08:4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09

《启蒙辩证法》笔记四

参考文章『《启蒙辩证法》的主题:“自我”还是“和解”』,我基本理解了《启蒙辩证法》“附论1:奥德修斯或神话与启蒙”里的论点。我可以认为奥德修斯这个主体和现代主体、现代资产阶级主体之间具有一种“血缘关系”。

相比于尼采判定苏格拉底为理性主义起始点,《启蒙辩证法》又将这个起始点向前推到了好长一段时间,从这一点上看,尼采一定是重要的灵感源泉,而书中也确实称尼采为少数认识到启蒙辩证法的思想家。

书中将奥德修斯和鲁滨逊相提并论的原因,就是因为现代主体的原型就是这俩,越现代越是强调自我持存,现代主体的普遍品质便是倾向于自立自足,希望能少考虑、不考虑任何他者,也不依赖神或自然,这就是启蒙的影响。我认为这可能也是个人主义的来源。鲁滨逊是一个特别典型的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主体原型,而奥德修斯则是一个很古典的西方资产阶级主体。在《奥德赛》这样一个人神共存的世界里,奥德修斯聪明、智慧、狡诈、有谋略等品质被放大,神的因素被缩小,文章说到,《奥德赛》处于一个转换期,是由人依赖神转换到人依赖自己的过渡阶段,而现代资产阶级主体是纯粹依赖内在的理性谋划,依赖自己,这是古今之别。

其实面对海妖塞壬的歌声,奥德修斯如果选择驾船绕过去便是真正完全的理性,但是奥德修斯选择的是绑住自己,尽情的欣赏歌声,而把水手的耳朵全拿蜡塞住,这也说明,奥德修斯与自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一半顺应一半超脱,这是一种带有一定量理性的狡诈。

我感觉奥德修斯式主体与现代主体虽有相似和继承关系,但是实际差别也存在,文章提到,奥德修斯是一个狂放的人,肆意宣泄情绪,肆意抒发内心感受,而现代资产阶级主体相对来说情绪宣泄并不猛烈。我认为现代人进入社会就很有可能会向“喜怒不形于色”这种程度去靠拢。

另外,奥德修斯是一个与他人毫无平等可能性的主体,反观启蒙运动带来的思想就是平等,而且称“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奥德修斯是一个相当无法无天的人,对待他人皆是利用的态度,丝毫没有“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这种思想。西方资产阶级主体虽受到启蒙,却常常在近代历史里看到西方总是暴力欺压、压榨落后国家的人,还有非西方人,还总会认为他们不是主体,常常歧视他们没有主体的权利。

文章认为,《启蒙辩证法》的一个主题便是借着奥德修斯这样一种孤傲的主体,去解说这种现代这种独立自存式主体的问题,这种主体倾轧他者、十分冷酷、内心非常虚无。尼采认为人越弱小,才越是想象存在一种无所不能者,其实只有上帝才能不依赖于其他存在而独立存在。现代主体希望不依赖他者,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实践起来也会出现一些极端之人,如杀人如麻之辈,像希特勒。人类经历了几千年发展,虽说能力有所提升,但是人们尚无可能独立自存,因此,人必须与他人和解,与自然和解,平等主体之间必须相互尊重。我感到,尼采会认为人应该实现骆驼-狮子-婴儿的逐步转变,马克思则会认为人在社会之中应该相互成全。

沧浪一苇

 ID:5509|2021/08/08 02:2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08

《启蒙辩证法》笔记三

关于启蒙就是倒退回野蛮,看过书和文章后我认为可以说是两个方面趋向了野蛮,一个是外在一个是内在。随着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加深,自牛顿、伽利略起,人实现了对自然的祛魅、去神秘化,于是开始肆意的从自然攫取,攫取过程用野蛮形容最为恰当,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的野蛮支配,我认为我们如今所得到的也是自然对人类的野蛮报复。这是启蒙倒退回野蛮的第一个方面。

另外,启蒙还背弃了关于人的解放与幸福的承诺,反而加深了主体的异化,自从人们进入工业社会,从工作上来说,人们被强迫着适应资本主义分工,被迫按照适应技术装置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灵魂与肉体,从事异化劳动;从商品社会、消费社会的角度看,商品拜物教已然借助着资本主义扩散至社会的方方面面。这里的野蛮是指,相比于君主专制与封建时期的野蛮,此时的野蛮是精巧+野蛮,人的内在世界被彻底征服、控制、算计了,这种野蛮更加恐怖。这是启蒙倒退回野蛮的第二个方面。于是从生产与生活两个角度,启蒙回到了野蛮。

《启蒙辩证法》“启蒙的概念”一章和“附论1:奥德修斯或神话与启蒙”都用大量的篇幅阐释《奥德赛》第十二卷的一个情节,因为这个情节特别能隐喻现在我们的社会,具体这个情节就是奥德修斯在遭遇海妖塞壬之前听说她们会迷惑所有行人,要是有人冒昧地靠近她们,聆听塞壬们的优美歌声,他便永远不可能返回家园,因为塞壬们会用嘹亮的歌声把人迷惑,如果要从那里航过,需把蜂蜡揉软,塞住同伴水手们的耳朵,不让他们任何人听见歌声,自己如果想听歌唱,可叫同伴们让你站立,把手脚绑在桅杆上,这样便可聆听欣赏塞壬们的歌声,如果你恳求同伴将你松绑,同伴要更牢固地用绳索把你绑紧。

奥德修斯被分析为一个有产者、资产阶级、统治者,同行的水手被分析为劳动者、无产者、被统治者。

书中明确的说到,社会的这一整套生产系统的机构越是复杂和精致,身体的感受便愈加贫乏,劳动者越是一个不起眼的螺丝钉,现代劳动者感受到的贫乏,就相当于奥德修斯的同行水手被堵住的耳朵。

按黑格尔主奴辩证法来看,主人是奥德修斯,奴是同行水手,主不事生产,奴负责生产,奥德修斯不去划桨而是水手去划桨,不仅如此,奥德修斯还享受着歌声,水手与劳动对象靠得很近,却耳不能闻,感官收到了蜡的阻塞。如同主奴关系,奴/水手收到了肉体与感官的双重奴役,而主/奥德修斯却截然相反。

这整体便是一个隐喻,隐喻了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安逸,而统治则以更加沉稳的压榨手段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无产者们/被统治者/水手们从来就不比沉稳老成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奥德修斯拥有更多的优越条件,他们往往是逆来顺受,眼花耳聋,社会的过度成熟,恰恰靠的就是被统治者的不成熟。水手们被蜡塞住耳朵,努力划桨,恰似现代工厂的工人,是现实社会的诸多因素迫使他们墨守成规、麻木不仁,劳动者、无产者的软弱不只是统治的需求,也是工业社会的一种合乎逻辑的结果。我想,这些做法何以被认为是倒退回野蛮呢,原因也许就是这种做法异化了人并把人变成单纯的功能,我认为这应该是康德不想见到的结果,也是工业为人们创造福祉这一初衷的背离。

沧浪一苇

 ID:5504|2021/08/07 12:1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07

《启蒙辩证法》笔记二

启蒙的概念一章陈述数学与数字时,表明数字是启蒙精神的准则,这种精神从柏拉图、毕达哥拉斯时代即已出现,柏拉图曾在后期著作将理念等同于数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培根坚持认为有一种基础科学统摄所有研究的领域;启蒙运动时期,一切不能还原为数字的东西或者不能还原为“太一”的东西仿佛都成了幻象;到了近代实证主义兴起之时,一切不能还原为数字的东西都将被划归虚构的领域。书中总结,那些宣扬同一性的,从巴门尼德到罗素,皆是一路人。这进一步证明了启蒙的缘起。

启蒙为人们祛除蒙昧,数字的功劳是相当巨大的,同样,书中表明,数字为资本主义也祛除蒙昧,数字是启蒙精神准则的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正义、资产阶级正义的准则。我认为,尤其是一个数字最为耀眼,那就是GDP。

曾在一本叫做《增长的错觉》的书中看过GDP的起源历史,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美国大萧条之后进行了GDP调研,以数字的形式证明了大萧条使美国经济缩水一半。但是库兹涅茨认为统计结果仅仅是一些估值,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几乎不可能仅靠这些估值来体现,库兹涅茨毕生追寻的是一种能够改善国家福利的措施,而非对一个国家所有人类活动所产生价值的简单求和,他看不惯一切非法活动、对社会有害的活动,在统计上,他意欲禁止这些东西出现在GDP里,但是后来人们对他的方法论做了几次重大改进,而这些改进最终违背了库兹涅茨的初衷。时至今日,GDP对于烟草、盗窃销赃、军火、娼妓、贩毒等等经济活动的态度与其他经济活动的态度别无二致。这就是数字与资本主义正义之间的关系。

当经济统计数字绑定了官员的仕途,当经济统计数字绑定了政党的命运,整个社会都会围绕着数字运转,例如GDP。家务活动不能为GDP做贡献,照顾家人也是完全没有收入支出的;母乳喂养不能为GDP做贡献,而奶粉喂养则可以增加GDP;药物滥用比药物合理使用更能增加GDP;烟草销售和吸烟致肺癌的治疗所贡献的GDP对我们的经济十分重要,以至于我们不能抛弃它;战争与售卖军火、贩毒、娼妓对于GDP都是有益的,浪费各种东西对于贡献GDP更是十分有益。至于志愿活动、义务劳动,做这些事情并不对经济数据是好事。于是精美商品包围了人们,人们也被勾引出大肆消费的欲望,这才是彻底贯彻了资本主义的正义。。

《增长的错觉》提到,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增长震撼了全世界,但是现在已经破灭,由日本GDP的视角看日本,似乎会感觉这个国家正在逐渐的衰败,但日本相比英美法等国来说,失业率低,物价稳定,社区里犯罪率不高,人们几乎不吸毒,预期寿命位居世界前列,另外人们还不成批上街抗议,总体上来说还算幸福,由此可见,经济学数据这个棱镜呈现的世界可能是扭曲的。数字理性、数据理性可能是偏颇的,越上此道的越容易被迷惑。其实,除非人们衡量经济的思维方式被改变,否则人们不能做出自身行为、方法论上的改变。

沧浪一苇

 ID:5495|2021/08/05 06:3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05

《启蒙辩证法》笔记一

结合文章“现代性:在神话与启蒙之间——论《启蒙辩证法》对现代性的规范与批判”,我大概理解了《启蒙辩证法》里“启蒙的概念”一章。

启蒙与神话的关系,我觉得大致上可以理解为人在成年时期的思想与童年的思想,现代资本主义、现代理性与中世纪资本主义相比,一个是中年,一个是青年,它们可以一路追溯到童年。启蒙发源于神话,但启蒙摒弃神话,就像成年人摒弃自己幼稚的过去一样,偏偏成年人又绝对逃不出童年时期性格的影响,由此,人类历史就是一个辩证运动,启蒙就是一个辩证运动。

人类曾顺从自然,就像幼年人类顺从监护人,而巫术则是一个大大的反转,是从幼年向成熟发展一个标志,巫术意味着摒弃顺从,改为人类对自己头脑的依赖,改为支配自然,就像叛逆期的孩子一样,对监护人实施着执拗的反叛。后来的人类的启蒙、科学、理性,不过就是延续着这种逆反,其根本就是执拗的想要支配自然。

另外,启蒙给人类灌输了一个进步史观,我认为人类对于经济发展也有一个进步史观,对于科学也有一个进步史观。其特点就是信仰着人类将不断的走向进步,不断的走向更加高级的层面。但是斯大林、希特勒、原子弹、大屠杀等事情不断的提醒我们并非如此,人类或许愈加走向堕落。社会控制术愈加发达,极度的工具理性崇拜,深刻的反映着启蒙就是神话的延续,人类只是一个外貌长大了的孩子,内心依旧幼稚。

我觉得GDP一类的数值崇拜和经济一定会不断增长的执念是深深根植于现代人内心的。说到数值与数学,我前些日子看过的《反收割》一书批判到新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时,说到他们也大量的使用金融数学,其实,恰恰是金融数学大力支撑了这些有问题的“主义”,复杂的金融数学让一种安慰因素扎下根来,因为现代金融数学令人生畏,从业者花了多年时间来学习数学,数学维护了从业者的切身利益,数学支撑着他们的信誉,并把那些不会做积分的人排除在外,从业人员会坚信金融数学十分优雅,甚至没人停下来质疑范式。

按照《启蒙辩证法》的意见,数学成为了理性的直接代言人,世界上的事情能否数学化成为了人们思考问题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启蒙事先就把数学与真理等同起来,启蒙以为这样做就能够避免返回到神话中去,但是却不曾想到这种数学绝对化的趋势已经让数学成为了理性苍穹中最具影响力的神。

沧浪一苇

 ID:5486|2021/08/04 11:3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04

《反收割》笔记四

《反收割》作者反对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学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声称对方的经济模型有根本问题,并且对对方的结论即实施无限制赤字刺激需求非常反感,并明言,对比凯恩斯的开明务实和实用主义,新凯恩斯主义都丢掉了。但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确实是占据了一些统治地位。尤其是本书作者点名批评了一位保罗·克鲁格曼,我以前看过他的一本书《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这本书里可以管窥美国的经济学研究状况与舆论。

保罗·克鲁格曼是有些左倾立场的经济学家,由此可以想象,他在美国这样一个右翼保守主义盛行之地过的怎么样,这本讲义实际上是他对美国政治的批判文集。我注意到,这本书引言里,他的批判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21世纪美国是一个什么东西都会涉及政治的地方,只要你提了一个经济学意见,就会被视为有党派倾向,只要对收入不平等的现状提出疑问,就会有相当多保守派谴责你,只要提及收入分配的话题,就有人跳出来指责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论调。第二,现代美国政治高度一维化、极端化,而现实却是多维度的,一维化里,不是左就是右,完全无视了现实政治的复杂。第三,相比正经严肃的经济学研究,美国右翼有大批的富人扶持一种“僵尸学说”,他们就是看不惯凯恩斯主义的大政府观点,并且名目张胆的说谎,制造荒谬论据,选择性的无视真论据。

相比韦伯《学术与政治》里提到的那种严格分割学术与政治的局面,21世纪美国的局面似乎完全相反,《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提到,像正经经济学对抗僵尸学说这种情况,并不是孤例,气候学家会因为得出了强势利益集团不愿意让其他人知晓的结论而遭到迫害,同样情况的还有研究枪支暴力问题的社会科学家。此时有志于学者生涯的人该何去何从?一种办法是忽略政治,继续专注于自己的研究,这是让人尊敬的选择,对大多数学者而言也是正确的选择,但我们还需要公共知识分子,就是了解学术研究,同时又决心参加政治斗争的人。从这个角度可知,由于美国政治的影响,正经进行客观研究的学者越来越不好过了,很容易逼的他们参加政治斗争。由此也可推断,政治斗争与学术研究不可兼得,顾此失彼是一定的,这对研究是深深的伤害。

对比《反收割》与《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我还发现了一个差异,那就是复杂与简单的差异。克鲁格曼在书中说到对自己的研究定下了几条规则,分别是1.倾听外来者的意见;2.对问题提出质疑;3.敢于做傻子;4.简化,再简化。我觉得需要特别注重他对于简化的理解,读了许多章节后,可以非常强烈的感觉到克鲁格曼对于简化事物的偏执已经是达到了人生信条的程度。对比《反收割》作者提出的指导意见,即更加多的采用复杂性理论,我更加感到一个经济学理论具有复杂性才更好,才更像是一个合格的理论。

由于《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大量分析了小布什政府,这让我联想到了《反收割》对于危机的理解和对于精英行动的分析。小布什政府希望美国的社保私有化,但是偏偏这个社保系统运转良好,于是僵尸理论便出动,鼓吹它将要发生危机。另外,小布什政府不正是利用了911造成的危机,将长期以来的心愿即监视世界落地成了法案。

由这些内容可知,这个世界的精英越来越善于驾驭危机,并且一次危机就好像转动一个棘轮,棘轮是可以锁定不反转的,而应对危机的举措也是不可逆转的。假如危机来了,精英们趁着危机立马实施预定计划,危机结束,立即收手,普罗大众对此不会有什么怀疑。我想将来也许有更加频繁的危机,而二十国集团和金融大亨们也许会越来越把控世界秩序。

沧浪一苇

 ID:5479|2021/08/02 02:5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02

《反收割》笔记三

回忆那些称得上世界货币的东西,黄金白银、美元,如今又加上一个加密货币,看了此书,书里说到还有一样世界货币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实质也就是一篮子货币,这本书写时人民币刚刚加入一篮子货币。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之后货币主义盛行之时,美国等经济大国选择在宣传上公开贬低黄金,然而,这些大国却囤积黄金,据此书解释,就是因为它们很有可能是在为对纸币信心崩溃的那一天做好准备。

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增加了中国的投票权,这完全说明了中国成为操纵世界货币体系的专属俱乐部成员,据说中国的这些胜利与大量囤积黄金的进程密不可分。

说到操纵世界货币体系,这听着就像阴谋论,但是它整个就是完全是公开的,从没有被隐藏,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阳谋,只不过这类信息是用晦涩的行话写出来,完全理解这种术语需要学习,但平常人一般不是特别有兴趣理解一个对自身没用处的概念。

中国近些年来在国际上的所作所为,无非就是越来越掌控世界经济,并且,未见中国有任何摧毁西方俱乐部的意图,反而是要积极加入之中,越来越满足俱乐部的准入条件,在未来,越来越多的金融恐慌发生后,美国无力再捍卫美元的特权地位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很有可能会得到改革,越来越让中国有更多的发言权。这就是未来的世界秩序的趋势。

2008年经济危机时,G20将召开紧急会议,指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特别提款权让系统恢复流动性,在这项措施成功的背后,意味着世界变的完全不同,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将可能成为一个取代美元地位的世界货币,也许未来世界经济的指挥将由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和几个国家集体做出。现在,特别提款权主要目的还是应对流动性危机,凭空变出流动性,我理解这就是说特别提款权的实质就是凭空制造、发放的,发放就是主要为了解决一个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以此帮助它度过困难时期,特别提款权现在还是用来充当世界金融救火队的作用,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目前只有国家能花,但是将来的情况说不好,也许不知不觉中,美元将沦为另一种本地货币,各式的交易将会以特别提款权计算,那就是世界货币到来的日子。

事实不断的证明,危机永远都是危中有机,危机以及崩溃、骚乱从来都是精英可以利用的东西,精英往往会认为好的危机绝不应被白白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