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5554|2021/08/19 11:5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8/19

《忧郁的热带》笔记四

一个人类学家的成长一章可以看出作者列维-斯特劳斯从其他领域得到的几个启发,首先是弗洛伊德与地质学的相似性,他认为,地质学是将物质空间的东西分析研判出它诞生的时间,但面对的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表面现象,必须心灵很细腻才能有所发现,找到的秩序,既不能是权宜的,也不能总说是偶然的,与弗洛伊德理论类似,弗洛伊德是分析心理这个空间上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分析出复杂的成因。两者一个是排序物质空间的事情,一个是排序心理空间的事情,且这个探究过程犹如解谜。

而马克思与地质学、弗洛伊德的联系被作者认为是很大的,尤其是他提到《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给他很大启发,作者意识到,三者都是将事实化约成理论的过程,面对复杂又不好捉摸的表面现象、感觉材料,我们需要建造模型,依据模型分析事实,往往没有模型的情况就是按直觉分析,按经验判断,但有模型后得到的分析研判往往会异于直觉与经验,可能也就是说它们常常反直觉。不管是马克思、弗洛伊德、地质学都有这个特点,即在复杂表象中抽丝剥茧建立理论模型,排序事情的时间理顺事情的规律。

作者认为,马克思与心理分析研究了社会及个人,地质学研究了物质世界,人类学正是处于社会学与物质世界之间的东西,涉及的是地质历史与人类历史,人类的存在以及变化,正是由于地质、环境上的转变。漫长的时间里,人类几乎有着无穷无尽的习俗、礼仪、制度,还不断变迁着,大多数化为了乌有,而且很多是正在化为乌有。

对于人类学家的忧郁,作者是这样分析的:『人类学家自己是人类的一分子,可是他想从一个非常高远的观点去研究和评断人类,那个观点必须高远到使他可以忽视一个个别社会、个别文明的特殊情境的程度。他生活与工作的情境,使他不得不远离自己的社群一段又一段长久的时间;由于曾经经历过如此全面性、如此突然的环境改变,使他染上一种长久不愈的无根性;最后,他没有办法在任何地方觉得适得其所;置身家乡,他在心理上已成为残废。』同时我认为,人类学面对的往往是极度的惨淡,从文明社会出发,再从原始部落回到文明社会进行报告,两个方向的过程都是被作者形容为惨淡,但他还是认为,人类学如同数学一样,是对少数人进行的真正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