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3579|2020/11/30 03:1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黑屏的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和显示器是可以反映一点点人影的,我看这个人影很有意思,这个人影不比普通镜面上的人像,它根本就不清楚,所以人们根本没有看的必要。而且黑乎乎的,要是遐想它的内涵,可能得到一些词,比如神秘、深邃、阴暗、空虚、无意义。人都极少注意它,有时候人意外的注意到这个自己的黑影还会不太舒适。

黑屏意味着节目、影像、界面等等东西不显示,而它们显示时,就是黑色人影去除的时刻。根据我对拉康与镜像的一点粗浅理解,我是否能把这个黑色人影比作一种接近本真的东西呢?因为正常镜子上的人像清晰又具体,而这个黑色人影模糊,模糊靠近本真。正常镜子上的人像给人的印象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影响,很易变,黑色人影则不易变,这种稳定靠近本真。黑色人影很无意义,无意义比较靠近本真。黑色人影看上去很空洞,像是没有冗杂的东西填充,去掉了很多很多,这种空洞靠近本真。

《大众传播学方法导论》第十一章第四节拉康部分讲到,拉康的理论与分析影像是关系很紧密的,因为我们可以把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境都称为镜像体验,书中说:

『1970年,让路易·博德里首次将电影银幕比喻成一面“镜子”,观众通过这面镜子(即通过观看电影的情节和人物活动)而获得自我意识……其实,拉康的镜像阶段从婴儿照镜子出发,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境都称为镜像体验。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观众既看到了电影里的人物和情节(影像),又要调动和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现实)来理解这些内容,影像与现实、在场与缺席交织,观众从中获得对于自我的认识。』

文章提醒了我,我们很容易就会混淆了现实与想象,不用说婴儿,就说成年人,清醒的看穿美颜工具的内涵就很不容易。根据文中描述,婴儿将镜子里的影像混淆为真实自己,又不断的通过别人的话语和期待去确立自我。再加上我们接触的无数影像不断撩拨思想的世界,从此整个人生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不断误解的过程。

这样分析一番感到很荒谬,于是我看那个黑屏里的黑色人影才是一种接近本真的东西。现代人的一辈子是啥,我看不过是屏幕亮了……屏幕暗了……屏幕亮了……屏幕暗了……屏幕亮了……屏幕暗了……

沧浪一苇

 ID:3573|2020/11/30 01:00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30

得到了一本海报女郎的画册,于是就想起二战时期美国海报女郎为什么成为一种现象。严明纪律的军队的诞生在一个总是与自己国民相处的环境下。而帝国主义的军队远征在敌人的土地,军队实际的性质便凸现出来,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精壮又富裕的小伙子出征在外会有大量性需求得不到满足,美国当时经济和相关的文化也很发达,于是可以看到,海报、招贴画、飞机机鼻上都有色情和软色情的女郎,而且他们可能在盟国和敌国对下半身的管束也不怎么严。就这样,安全套的多用途性让它成为一种战略物资,色情杂志、海报、性病预防药物也是需要物流配备给大多数士兵。

沧浪一苇

 ID:3569|2020/11/29 04:08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29

电视剧《纸牌屋》的片头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是很深的,我记得这个片头是华盛顿周边风景,从白天到黑夜,由于是快放,人群车流云彩快速的流过,我看这个片头选景比较讲究,里面对云彩密度是有要求的,是一个晴朗与多云之间的程度,云彩遍布天空并流动,不是万里无云也不是一整块乌云盖顶,我估计就是为了体现华盛顿表面之下的波谲云诡。

每天我都得从别人那里得到一大堆新闻,说实话往往我都是非常不带脑子的去看去评价。其实事实真相在信息流动中、讨论之中很容易变了模样,现实生活里的权力、金钱、娱乐的游戏可能比电视剧精彩多了。我看,最为波谲云诡的就是传播这件事。面对当代的传播我可能还是太幼稚了,应该使用理性或某些分析技术去武装自己,没有火眼金睛也许也可以看清真相。

事情发展到产生新闻被我看到,信息在中间不知道被多少人加了多少佐料。得到传播的真相是一件需要费尽心机的事情。我看到一本书叫《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看了一部分之后感觉我暂时没有去进行定量研究的可能,不过定性研究的理论我有很多是熟悉的。

另外这本书经常提到一个叫做吉特林的人,他对1965年美国学生反对越战的运动中传播与媒介的变化状况进行研究,我感觉这个研究被反复提及一定是因为揭示了很多传播学的东西。

这本书第十一章第五节,我看到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描述究竟会对新闻有什么影响。宏观就是给事情定性,中观就是事情发生过程与影响,微观就是新闻的语言修辞与字眼。人们大多不愿意记忆过多新闻细节与事件,往往人们看新闻喜欢特别直接的定性、判决,久而久之,刻板印象也会形成,而新闻所给予的,就是从这三个层次上帮助人们直接下判断。书里我看到一个很棒的例子,吉特林研究美国越战与学生反对运动中,媒体从一开始同情,到态度180度转弯,开始宏观定性成极端分子的社会运动,选择性的描述中观事件,微观层面措辞上大多采取贬义,这就是媒体常用的框架搭建法。

沧浪一苇

 ID:3564|2020/11/27 12:3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27

我对加速主义的理解是它也属于反对保守的变革一派。加速主义的维基看到德勒兹与伽塔利两人是一个理论源,而德勒兹我知道他从事的哲学工作很大一部分是反资本主义。

我看到《当代政治哲学》这本书的编排结构表达了现代政治哲学的结构,是罗列了自由主义与五个批判自由主义的主义,我觉得可以把加速主义列入一个特殊的中间位置。

加速主义面临的处境是什么?是国际层面上左翼长期以来愈加失势,人们心中的激进火焰愈加暗淡失去能量,社会的治理术非常强大,世界物质丰盛人们大肆消费,信息技术的革命使得生产力空前发达,极度丰富的娱乐使得人们思维麻痹……

这种情况下,政治哲学思考层面上,如果踩一脚油门,这一脚油门下去,事情会不会变得更糟。这一脚油门下去,不得不让人思考辩证法问题。辩证法的扬弃究竟能不能做到,否定能不能出现?未来是乐观的呢?还是悲观的呢?

沧浪一苇

 ID:3562|2020/11/26 05:1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26

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的结构被这本书的第二版序言所描述,其中说到二三四章为对自由主义的拥护立论部分,第五六七八九章是五个不同角度的批判理论。由此结构理解当代政治,我感觉还是挺合理的,而且视角之杂多能激发大量思辨。

我从社群主义一章第七节看到一个论点很有意思,自由主义宽容观念源自于什么?答案是:

『我们需要考查宽容的观念。无论从历史上讲还是从概念上讲,自由主义与宽容的确是紧密相关的。宗教宽容的发展是自由主义赖以产生的历史根源。西方世界的宗教宽容起源于无休止的宗教战争,以及天主教和新教的一个共识:不存在共享的宗教信仰可以支撑稳定的宪政秩序。按照罗尔斯的观点,自由主义者只是把宽容原则扩展到了其他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如“意义、价值和人类生活的目的”。

但如果自由主义的确可被视为对宗教宽容原则的扩展,就有必要认识到西方世界只是采取了一种特殊形式的宗教宽容,即采取了个人良心自由的观念。』

这意味着秉持着自由主义干涉社群主义,强调人的自主,便是将自己至于一个不宽容的境地,背离了宽容观念,自主与宽容成为矛盾。不禁想到这个矛盾和矛盾的发展规律。

沧浪一苇

 ID:3558|2020/11/25 08:5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25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导言部分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小说伪学者,伪学者喜欢并且擅长分门别类,有的按时代分门别类,XXXX年前的,YYYY年后的,AA女王时代的小说,或者分成前小说、原始小说、未来小说、流浪汉小说、公路小说等等等等,甚至有人按照小说的写作日期、长度、地区、性别、观点等分门别类。

我突然就明白过来,本子的tag就这样啊。于是就在反思,分类、命名、标注之类事情的真实内涵是什么?是不是就是给予事物以名字?事物有了名字就进入人群的讨论视域里,事物没有名字,就完全没法进行讨论。也许有时一件事物的内涵丰富且层次多样,一个名字、一堆tag并不能完全概括。

伪学者对小说进行伪学术研究的行径被福斯特批判,读者必须要直接跟小说进行较劲才算是真正的研究,而伪学者并没有这样做。我的想法就是,一本小说被一个名词被分类是个存在的事实,但是作者与小说完全可能可以跳脱此词,小说/本子不就是有意思在个人特色上,某种程度上说,个人没有特色是可悲的。

沧浪一苇

 ID:3556|2020/11/24 10:3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24

有人说现在人普遍政治冷感,我认为如果一个政治议题有关自己的命运,或是很有意思,那一般人还是会很积极讨论的,冷感存在于一些与己无关的地方,或是没意思的地方。

读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第七章第二节公民共和主义,这里思考了现代公民为什么认为政治是一个很贫乏的事情。我看到了一个观点想要吸收古希腊政治的精髓,对这种观点我感到赞同,书里提到:

『共和主义者经常论证说,今天的政治生活相比古希腊那样的积极公民资格,已经变得贫乏了。政治生活在规模上太大了,或者太被金钱所操纵了,或者太受媒体的阶段性影响了,或者太受“专家”的控制了,以至于绝大多数公民认为政治生活意义不大。按照这种观点,如果我们能够按更吻合人性的规模为政治活动创造场所(如古代雅典人的面对面的政治),并保护这些场所不受到金钱势力、媒体娱乐或官僚技能的渗透,那么,人们就会发现政治实际上要比他们现在从事的政治要有意义得多。』

如果人们普遍感到政治很有意思,是个值得参与的“游戏”,那就还好,虽然这么说是很轻浮的说法。但是如果出现人人对政治无比冷漠的境况,所谓的共和二字岂不就就完蛋了,可以试想反乌托邦的结构里很有可能就是这样。

哈贝马斯有一套政治公共领域的理论,但我很难想象它会成真。因为很多人觉得政治乏味,书里提到,和古希腊相比,希腊人把私人领域视为贫乏,private一词的希腊词根就是privation即贫乏,不认为其中有什么价值。但现代人却能够在私下里得到很大的欢乐。总之,现在政治与希腊政治呈现倒置。

现代很多人之所以远离政治,是因为他们发现乏味的政治远不如私人生活能满足人的愿望、趣味。我也宁愿沉迷私人生活,因为这个世界的政治生活很贫乏,还很可恶、很局限、很不正义、很脏,而私人生活又那么丰富。

沧浪一苇

 ID:3550|2020/11/23 03:3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23

想象应用人造子宫的社会时,我获得了一个科幻小说点子,因为了解过一点拉康,所以我希望将拉康的理论活用起来。

读《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第七章第四节时,发现其中解说到,人刚刚出生时的心理创伤与人的一生都密切相关,婴儿出生时的啼哭预示着母子合二为一的舒适状态被打破,于是我就在想,应用人造子宫的社会里,人有没有可能使在人造子宫里多呆一年、两年、十年,甚至一生处于其中。

想到了《黑客帝国》里那样的情况,人一生都在一颗卵形器具里并且浑身插满管子。不过我设想人可能在人造子宫里有着一定的自由,因为毕竟是人造子宫,不会再有人类女性身体的那种体积限制,已经出生的人或许可以选择安装新脐带再回到子宫。

如今的受孕、妊娠、养育/教育三个任务是传统父母三位一体,由于我设想受孕、妊娠、养育/教育在未来是三位一体的分解,那么人应该就可以尽情的进行乱伦活动。设想,精细胞卵细胞的供应者仅仅是陌生的捐献者,妊娠任务是人造子宫完成,那么一个人与养父母、兄弟姐妹、族人乱伦有什么不可呢?这种行为是否能被称为乱伦?

人造子宫里有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或许可以假设一个科幻场景,人们全体都选择永远连一条脐带,在子宫里,在液体里,进行生活生产。

我又接着看详解拉康的这本书。我理解,在一般情况下,婴儿会对母亲进行激动又强烈的要求,不断的索取,不断要求母亲满足自己的欲望,因为婴儿不懂人类语言,而母亲懂人类语言并且经常与婴儿说话,这种结构与境况下,婴儿的欲望常常被母亲误解,婴儿由此会产生更加变本加厉的索取,然后情况会到达甚至不能忍受母亲哪怕片刻缺席的状态,因为事情已经发展到婴儿需要母亲无条件的、无时不刻的爱。

我设想处在人造子宫的液体里,还有脐带连接的婴儿是怎么逐渐掌握语言的呢?又或许不必掌握语言,就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读取婴儿欲望并满足之,就这样,人类婴儿连获得语言的必要性也不存在,究竟他会怎样发展呢?究竟这个科幻小说中的社会会怎样呢?

沧浪一苇

 ID:3544|2020/11/22 08:0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22

一个新的人类立于世间,需要受孕、妊娠、养育/教育几个过程,读了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看到里面有人类的人工育种技术,还有诸多古今对比描写。让我联想到试管婴儿等等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妊娠、养育/教育这几个过程的会在将来会产生变化。

受孕、妊娠、养育/教育在传统模式里都是同一对父母,属于三位一体,我看这些任务愈加的分离,在未来新世界里,受孕、妊娠、养育/教育三个任务或许都是普遍的由不同的人担任的,是三位一体的不断崩解。

精子卵子可能来自捐献者,妊娠可能由任何一个人类的子宫或是人造子宫完成,养育教育任务也许并非生父母完成。

我对于未来是什么样没有一个圆满、完善的想法,但我感兴趣的是人们走向未来会经历什么心态变化。我想,人造子宫进行妊娠或许是这些变化里最没有阻力的一种变化,毕竟因为分娩痛苦的存在。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一定会对法律、人伦等等产生一些大的震荡,这里面也许是人类社会变化的温床。而我当然最关心变化会怎么走向邪恶的极端。

《美丽新世界》里,人们使用人造子宫培育等级制度的婴儿,这算是最为邪恶的行径吗?是否能有更邪恶的行径呢?我在想。

赫胥黎的思路很清楚,就是高等级的人更接近文明,低等级的人更接近的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而人类成为一种资源最为彻底的境况,那便是成为牲畜了吧。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

沧浪一苇

 ID:3541|2020/11/21 08:3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读《社会学主要思潮》的马克斯·韦伯部分,看到宗教社会学一节,不由的联想到了本地商人和中国各地的商人。

书中说到,韦伯认为资本主义不只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这许多种的类型间存在理念上的差距,差距的来源很有可能是宗教或是类似事物。儒家思想或佛教思想发达地区的商人自然带有不同于标准资本主义的一些理念差异。韦伯既然分析过天主教与新教的差异,那我也许可以类比一下。

说佛教与资本主义结合或许有些很矛盾的感觉,但是商人信佛并不是不可思议的,这两者发生化学反应必定会造就一种独特的观念,同理涉及到诸如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等也是一样。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一节里面分析了资本个体与群体的发展规律,也就是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规律。垄断的反面是充分竞争,充分竞争会发展,逐步走向垄断,那么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种吗?又或许可以说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归宿。

另外,《社会学主要思潮》的这一节又提到,资本主义中的技术进步创新是为了利润,而纯粹的进步创新并不是资本主义追求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书中指出西方科学的起源并非是追求利润,我也可以想到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并非利益驱动的例子。这个规律可以解释很多社会现象,我以前看过一个文章,说到药厂并非研发与创新的主体。

沧浪一苇

 ID:3534|2020/11/21 05:1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21

重读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引发了一些思考。比如“糟得很和好得很”一节说到:

『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据我所见左翼们每天梦想着财富平等、社会进步、理念变化,想要达成这一点,需要一个巨大、团结、清醒的“庞然大物”,这种庞然大物可以轻易完成孙中山四十年间的事业,在文中,无疑是农民,而在如今,谁能成为这个庞然大物呢?

想要促成社会的进步,需要让这个庞然大物变得清醒,也就是文中说的,大的农村变动乃是重要因素,如果没有这种变动就是无根的革命。而如今的庞然大物大概不是农民,他究竟是谁呢?又怎样使他清醒呢?

“糟得很和好得很”这一节不断的让读者去注意辛亥革命,不如就去看看辛亥革命。现在能找到比较典型的,具有超级概括性的文字也就数鲁迅的《阿Q正传》了。《阿Q正传》就正巧体现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描述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特征,以及普罗大众缺乏清醒时的那种的盲目性、麻木性。

《阿Q正传》所描绘的革命,确实是相当真实的革命,散发的浓烈现实主义气味,小说对人在革命里的心态挖掘太深了,我认为甚至能用来分析任何的革命或现实生活。由于小说改编电影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我就总能回忆着电影画面体会到整部电影是充满了混乱、荒谬、自大、吹嘘、投机、愚鲁、木然、算计、不道德、饥饿、性冲动、贪婪、怀疑、焦虑的一出剧,这种整体气质想必也正是辛亥革命的气质。未来的人们是否能脱离这种气质还未可知。

鲁迅在仙台医科学校经历了一次幻灯片事件,使他反思,并认为改变人们的精神是一件最为要紧的事情。想到这里我认为,似乎现在重要又根本的问题是,怎样让今天的庞然大物认清与反思今天的幻灯片?

沧浪一苇

 ID:3532|2020/11/19 09:44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19

对于共产主义或者未来乌托邦社会的设想,我曾看过有人写过类似科幻小说一样的东西描绘过,其中描绘的重点在于那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欲望状态,物的需求和代价,性与家庭的状态,法律与国家的状态、能源供应等等等等。

我看完之后油然而生了一些疑问,第一个在于乌托邦的静止性,乌托邦幻想中的社会仿佛不存在缺陷,因此完全没有对社会革新的描述,这让人感觉如同天堂一样静止。而天堂的宗教意义点醒了我,乌托邦幻想又何尝不是一种变形的天堂幻想呢。

第二个就在于欲望的有穷性上,乌托邦幻想的理论根基建立在于欲望有穷尽,人类欲望可以被尽可能全部的满足。这一点让我感到荒谬,与之相反,我同意叔本华对于欲望的解说。

第三点在于这种乌托邦幻想里,大自然缺席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缺席了,在没有议论环境的话语里,这种幻想悬浮于天上,丝毫无根。未来,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否还是如今这种奴役者与被奴役者的状态,未来我们将如何彻底革新对自然的理解?如何弥补人类疯狂行径挫伤自然的伤痕?

第四点在于各取所需的供应系统,关于这种乌托邦设想,都要议论到可控核反应,认为可控的核反应使得能源廉价,仅仅以此技术,人类即可踏上共产主义的坦途。总体上我认为这个论述的逻辑是脆弱的,我尤其注意到廉价一词,让我的思考点移动到了廉价之上。而且我认为思考廉价的重要性高过前几个点。

为了理解廉价我特地去读了一本有关的书名为《廉价的代价》,这本书告诉我,资本主义工业史,就是一部有关廉价的历史,廉价是资本主义整体的一种运行思想、一种战略和手法。

廉价正维系着当前资本主义,书里具体说到:『我们就来谈我们所说的廉价问题:这是通过暂时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式,管理资本主义与生命网络之间关系的一套战略……廉价是一种战略,一种实践,一种动员各种劳动(人类的和动物的劳动,植物的和地质的劳动)的暴力,而且补偿越少越好。我们利用“廉价”来谈论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资本主义将这些不属于任何宗派的生命构建关系,转变成生产和消费的循环,在这些循环中,这些关系的价格被尽可能压低了。廉价的过程,标志着无数的生命构建关系过渡到了最低的美元价值。廉价的过程从来都是短期的战略。廉价本身从来都是一个战场。看着这些廉价的事物,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可能前景的地平线。』

所以我敢打包票,可控核反应所促成的廉价必定会被资本主义开发到极致。资本关注点向来重点在利润上,关注于让生产过程廉价、让自然供应出更多廉价原材料,回想资本主义搞的现代奴隶制,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对人力沾满血污的运用,还可以发现,认为人类生命很廉价从来就是资本主义的根性。

故此,我们决不能以资本主义的廉价观念去思考未来,这种成体系的探求廉价其实就是资本主义,是对人类本身和大自然最极端的践踏。

沧浪一苇

 ID:3526|2020/11/18 06:3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18

还记得十来岁的我看过一本科幻小说集,挺厚一本,都是一些很诡异,幻想非常丰富的故事,后来遗失了。最近回忆起来了,买到手之后发现那些故事的原作者居然是科幻史那些名作家,威尔斯、阿西莫夫、克拉克、玛丽·雪莱等等。书名是《世界科幻故事大观》。

我在根本不知道作者究竟是何许人也不知道科幻究竟具体是什么的前提下读了著名科幻小说,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非常诡异的写作思路,还有书封面那个金属女郎。现在才知道那个金属女郎的作者是空山基,也是一位知名艺术家。

这书把十来岁的我惊到了,对于里面的东西很好奇,但也只是浅层次的,可能是后来因为学业和思维水平不够,所以放弃了追寻更多科幻小说。

我初看《三体》时并没有感到诡异,可能是当时我的心智已经成熟了。但我小小年纪看诸如威尔斯《隐身人》、《最早登上月球的人》一类的文字却感到很诡异。我现在才知道,是因为早期的一些科幻作者倾向于写恐怖与诡异的成分。这一点也让我联想到洛夫克拉夫特。

为什么他们想要表达诡异呢?我看了维基,感到科幻小说与哥特小说的交汇点玛丽·雪莱可能是关键吧,我猜科幻早期的气质可能是恐怖小说、哥特小说气质的一种延续。要想再去寻求哥特小说的背景知识,这可能就得看看文学史之类的东西了。

沧浪一苇

 ID:3520|2020/11/17 09:3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17

有关现今影视剧以及动画为什么愈加常见腐成分这一问题,我的思路是这样的。首先这是在迎合女性观众市场,说明了女性观众的社会地位在提高,还有消费能力非常高,使得市场意识到这一块非常值得迎合。

另外,我有点联想到弗洛伊德的思路。家庭内部有诸多大家心照不宣的律令、法律,家之法最为重大的法条便是不准乱伦,另外也会有诸如不准裸露生殖器、不准手淫等等。弗洛伊德不是正认为,压抑的东西并不会蒸发于世间,而是会进入潜意识,在日常生活里会以另一种隐喻、转移的方式回来。家庭之法无疑是压抑的一大源头。

我认为一旦开始上学,儿童生活就会有变,比如在家庭之法以外又添加了学校之法,比如有:学习不准怠惰、不准男女恋爱、不准奇装异服等等。这便是又一个压抑源。有关这个压抑源,我想它会因为人与人境况不同而有不一样的施加时间长度、力度,但我想,一般这个压抑源可能持续到男女结束受教育时。

欲望如果被压制在潜意识,就会伺机回归,而且回归时会有弗洛伊德所说的演变、移置,我觉得意思就是人在认可家之法、校之法压抑的同时又找到一种路径合法的进行欲望的满足。

这样就可以推测,是女性欲望着与男性的亲昵、性爱被移置到了观看男性与男性的亲昵、性爱,因为这合乎家之法校之法,还是满足了欲望的一种选择。而男性欲望着一窥女性生殖器的渴望也可能被移置到迷恋女性贴身衣物之上。了解了弗洛伊德、拉康之后我才知道这种移动与演变背后的门道还很丰富,同性恋、精神疾病、性别认知异常的背后都有心理动力的解释路径。

沧浪一苇

 ID:3512|2020/11/16 11:4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16

研读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第二章的“物品的变化——需求的变化”一节时,发现个极为精妙的比喻,日常里人们探讨经济、探讨消费,全离不开需求供给等等词汇,殊不知需求这个词就像是燃素说里的燃素一样。

我知道化学里燃料+助燃物+一定温度=燃烧,其中燃料里并无燃素这种东西。几百年前,人们将烧之前的燃料与烧之后的灰渣进行称重,发现总是轻了,于是想当然的认为燃料具有燃素,燃素于燃烧时逸出导致了这种现象。而经济的讨论当中,需求这个东西就是一种燃素,须知需求的背后可能还有没摸清楚的规律。

这个精妙的比喻可以一把把人推进鲍德里亚的系统里,不禁让人发问,消费社会里,大量消费、过量消费着的人们,他们的需求本质上究竟是什么?

人买一件东西就是需要这件东西,鲍德里亚认为这是一个理性神话来解释需求,人需要一件东西的逻辑是很复杂的,而这样一种理性神话被鲍德里亚比喻为以治疗器质性疾病的方式治疗精神疾病。

人们的精神疾病里,症状各异、原因各异、所处环境各异,而且目前人们对精神疾病的理解太有限,乃至于不能做到直接对器质性病变病灶进行治疗,我有时在想,器质性病变是否存在呢?我看这第二个比喻里,是需求的复杂性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做了类比。

沧浪一苇

 ID:3507|2020/11/15 09:2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15

发现一部神奇的书《西方哲学史学术版》,这部书一共八卷,所以均摊到每一个哲学家上就都有很详细的理论讲解。前些天一直在想拉康,我发现这部书帮助还是很大的。

从第七卷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上册里面找到了拉康一章,细读第二节,和我以前理解的相似,拉康在重读弗洛伊德,却不强调弗洛伊德曾强调的生物性,而强调语言。因为人一生下来这段时间,才是一个纯粹的小动物,人由小动物变成一个幼儿,中间经历了语言学习。依我看,之后的人一般就再不会回到动物了,因为人们总是浸泡在语言里,人们被语言捕获了,即便走出这片语言的海,还是会一身湿漉,我估计也可能确实有人曾因为长期不说话而失去语言能力。

索绪尔发现,词语发声的形象和词语的概念是一种任意的关系,这便是能指与所指的任意性。拉康对此加以采纳并发展出自己的理论。

列维纳斯论述到,婚姻、人类社会规则等等的东西都是用语言论述的,因此它们全都在语言里。拉康对此加以采纳。

弗洛伊德认为,梦有可能被压缩和位移,压缩是指梦浓缩了要表达的东西,位移指梦里要表达的东西错位了。而雅各布森表述了隐喻和转喻概念与弗洛伊德十分相似。拉康则对此联系加以完善。

海德格尔表达到,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以外人类并无栖身之所,拉康对此表示完全赞同。

可以由这一节看出,拉康的语言理论根基深而且复杂,他的兼收并蓄到了一种很强的程度。

沧浪一苇

 ID:3503|2020/11/14 10:1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14

电视剧《三国演义》我又翻了一些集看,发现一个规律,动态地方面,比如打斗、攻城等等方面已经不如现在强大影视剧工业中的动作打斗,但是这个电视剧存在许多比较有意义的相对静态画面,诸如一地荒冢的画面、流浪狗啃食尸骨、黄巾军一地死尸的战场,我以前看到了黄巾军一地死尸的战场搭配个血红血红的滤镜,就感到这里非常有艺术追求。今天又看到二出祁山攻打陈仓城,陈仓下一地死尸的镜头。一地死尸加一个布景,立刻就可以取巧的拔高艺术高度。但是体现一大堆活人变成一大堆死尸的过程却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过程,而且我发现自己对这个过程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越来越不能容忍简陋和不注重细节。

沧浪一苇

 ID:3497|2020/11/13 08:0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我对于抑郁症形成的社会现象本来就有些疑问,结果看了几个文章之后,我感觉有一些关于制药业和抑郁症精神药物的事实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

总体上,我感觉这个社会变化确实很快,而且我感到越快变化的时代越有人精神上变得异常,所以抑郁症作为一个被集中议论的新社会话题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根的。

我对于精神疾病药物的一些疑问就是,我听说这类药物人们还没有弄太明白,在搜到的一篇名为“精神病药物的历史命运”里,我注意到几个论点,比如文章在说,精神疾病药物是作为与精神分析学派对抗的重要武器,另外,早期的一些精神疾病药物来源于一些并不关心精神疾病的人们,一些精神疾病药物只是从其他领域借鉴来的药物。某些药应用后才发现了大量的副作用与害处,甚至造成一种情况,就是医疗与医药越发达的地区患者处境越糟糕的境况。

精神病学迈向正经科学、正经医学的重要一步就是诞生了精神疾病药物,此前的精神病学是一门医学与科学边缘上的尴尬学科。而转向之后,精神病学成为了一项与药物密切相关的学科,也致使医生与病人的互动模式大大改变,尤其是医患相互接触的时间大大减少,医生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药物分发者,尤其是这一点让我非常失望。

搜到一篇名为“贪得无厌的制药业”的文章里,我看到美国医疗背后的一些门道,制药业和卫生保健系统是如何互动的?制药业与卫生保健系统谁离开了谁也不能生存,他们必定是是高度的共谋关系。

贪得无厌这个词这正是我印象里的美国制药业,我看的这文章里说制药业的牟利其实相当惊人,却把研发经费高当作幌子,借口这样才能维持,其实制药业富的流油并且也不把大量利润拿去研发。据文章表明实际的研发的活大多数是一些学术机构和政府背景实验室在做,而制药业将大量经费用于营销,将大量精力用于游说要人和专利斗争。

想到制药业和纯粹担任药物分发者角色的精神卫生系统,我觉得他们是存在共谋的。为了药物的营销,再加上医学确实对抑郁症了解匮乏,我认为抑郁症患者的增加和一些有关的社会现象与此不无关系。

其实我的这些怀疑起始于一本书的介绍,豆瓣上看到一本抑郁症史书《从犯愁到解愁》,但我还没仔细看内容,里面的介绍说到『对于抑郁症的定义和对社会的影响,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药物究竟能起到效果,还是只是安慰剂?我们今天的抑郁症是不是只是制药业的一部分?抑郁症是诊断不足还是过度诊断?我们应该像精神分析学或认知行为疗法一样,为昂贵的谈话疗法付费吗?』

对这些问题,我倾向于认为抑郁症确实是被制药业利用了,但对于药物的作用我只知道,药物既有用也有害,并且害处不应该被忽视。谈话治疗如果真的很昂贵,那确实很成问题,但我不能接受医疗保健系统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只是一个药物分发者,这样还称得上治疗二字吗?

沧浪一苇

 ID:3493|2020/11/13 03:39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13

重新看中国人口的结构图,看到一个叫中位年龄的值,就在想,中位年龄就是一半人大于这个年龄,一半人小于这个年龄,是人口老龄化的指示。看完之后我就想到一个奇怪的点,假如拍电影拍电视剧是历史题材的,如果街上有大量路人作为背景,这个路人的年龄比例是有讲究的。

因为我觉得人口中位数预示了我能看到的街景,比如现在人口中位年龄估计可能快到40岁了,我还记得刚建国之后,人口中位年龄是20多岁,这样一想,大街上的人口比例就很明显不一样。我可以想象,中位年龄20岁是个什么场景,就好像……总是漫步在大学或高中附近。

一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大,就好像有很大的话语力量,由此形成政治现象、社会现象,我又想到了这一层,于是感觉人口结构这里面可以挖掘到很深。

人从生到死,从幼年到老年,是逐步获得人生经验,好像是逐步取得对小辈的训斥话语权,形成对小辈的压制。小辈处于这种压制、否定之中,自然的会有种反叛冲动。我觉得,由此就可以分析出很多社会现象、政治现象的心理动力。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街景里的人,我假设街景中人是按人口结构安排的,所有年龄的人按比例的出现在大街上,比如几岁的人占国民总数的百分之多少,就按这个比例安排。当年轻人广泛占据街道时,给人的面貌与印象想必是是精力充沛、激情、健康,并且年轻人具有相当大的性活力。

而老龄化之后的街道,必然是不那么精力充沛、激情、健康的,甚至可能会有老气横秋的印象,性活力大大下降。如果中位年龄数作为一个国家拟人形象的年龄,就可能很容易理解这个想法。

年轻与创新、革新、改进的关系简直太密切了,而一想到老年就理所当然的缺少了创新革新的精神,可以称得上保守。由此也可以联想,这会不会使得人口整体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发生转变。是不是可能也引发经济成分的改变,比如老龄化的社会理应兴起一堆和老龄化有关的行业,一些行业也可能会像是渐渐枯竭的水源一样。

沧浪一苇

 ID:3489|2020/11/11 08:1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我看了莎士比亚《麦克白》之后没多久脑子里立马就联想到了斯大林,就觉得麦克白与之有联系和相似性。后来才搜到一个轶闻,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因为一部有麦克白夫人之名的歌剧而遭到斯大林的谴责。至于其中是不是真的存在我想的这一层关系、隐喻,就不清楚了。

斯大林的人生里有没有出现幻觉我不知道,但是肖斯塔科维奇确实是被梦魇缠上了,从“萧斯塔科维奇生前身后”这篇文章我看到哲学家以赛亚·伯林1958年在牛津大学见到过肖斯塔科维奇,他评价这个人像是被长期流放一样,精神不正常,还有面部的抽搐。

麦克白里有那么多幻觉描写,可见莎士比亚是个有一定精神和精神疾病研究的人,另外剧中还有一位心理异常和极度复杂的女性可以证明此点,我在想,就搁到现在这个时代,能有多少作家可以做到这种程度的?设置一个心理极度复杂多变的女性这一点也很不一般。

据说莎士比亚的创作是有阶段性的,看维基里说,是从喜剧/历史剧到悲剧,再到悲喜剧传奇剧。不禁在想,由此是否可以看出一种人生阶段变化,这可能是一种从乐观精神占上风到悲观精神占上风,再到充分混合的阶段。

沧浪一苇

 ID:3485|2020/11/11 11:3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11

《耳朵大有福》是个神奇的电影,我看完之后感觉这种电影是对我味口的,就是这种小成本又非常诚实、现实的文艺片。故事和表演简直绝了。

这部片总体上散着烟火熏人的底层市井气息,其实根本就像是中低收入的没落工业城市居民在世纪初零几年的生存境况纪录片。值得注意的是片里音乐还有背景里电视声音的安排都达到了很巧妙的地步,单从听觉上就可以实现思绪的回归。又可以从城市的灰土色面貌、火车、脏乱差的城市垃圾堆、砖墙、老建筑等等东西里直接勾起旧时记忆。

沧浪一苇

 ID:3481|2020/11/10 01:1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10

如果以关键词商务部或工商总局+企业寿命放到搜索引擎搜索,基本就是一类消息,说中国的企业寿命统计里,3到7年间有一个死亡率很高的阶段。这种死亡率可能每个国家、每个行业不一样,但是活的长久的企业在每个国家都很少。

据说日本一些财阀、康采恩型企业在战后被GHQ以经济民主化为由解散,但是它们很多在后来又恢复了名字,尽管实际架构又有不同了。一方面,可以推断说GHQ的举措不彻底或是战后政策有变,但是就这种恢复力来说,企业的生命、寿命、恢复力确实是一个神奇的东西。

按我粗浅理解的马克斯·韦伯和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精神不是纯粹的追逐利益,而是有东西在牵制逐利,但是牵制的又不能太过分太窒息利益,太窒息就发展不出资本主义精神,太追逐利益也发展不出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分析世界各个宗教,不就是在分析那种窒息性和发展出资本主义精神的恰当合理的度量。

如果套用这个道理进入现代中国企业寿命观察,就发现,一个合理的度似乎正是寿命的关键,合理的逐利,并合理的牵制逐利心理。疯狂的逐利很可能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留下隐患、种下恶果,过度窒息逐利性也不是一件好事,这同样会将生存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不过,这样分析也许还是太单纯了,并没有通盘考虑诸如企业财务等等纯粹经济的情况、政治情况和世界局势、社会学与心理学、哲学思潮等等。

沧浪一苇

 ID:3475|2020/11/08 08:5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08

我记得我见过大多数的苹果都是经过标准程序选出的,于是售出时它便有分级。我见过低级的果子是过大的果、过小的果、有瑕疵的果,人们因为它们看上去不好而不愿付正常价买。

如果我没估计错,有些植物果子就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大小之别,要他们一模一样反而不正常,这其实也说明城市居民对于土地与植物没有感情,只有要求,没有宽容,只有严格。

去年我看了一个译制过来的法国纪录片《梦想创未来》,里面有些剧集提到农业和食物。我感觉纪录片整体的大意就是说到人们的餐盘和大地之间,隔了太多的东西。人们还忽视了科技给人与自然带来的种种可能性。

为什么城市居民不去用自己的房顶以及空闲空间去进行广泛种植呢?未来的机器人可以扫描每一颗植物、每一颗果实,未来超级精细的工业化农业可能就在每家庭、每个社区。那样可以比如今的农业模式更佳,总感到如今的食物呈现一种“身份不明”的状态。

看完这个纪录片的食物与农业部分,我感到赞成,我认为由于太不注重碳排放,太不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某些产业狂飙突进的过程里绝对忽视了重要的东西,人们还必须明白目前的工业和农业是一种十分畸形的状态。现代农业供养众人之时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也许阻止未来社会恶化到反乌托邦的重要一环就是一般大众对于农业和大地的意识发生变化。

沧浪一苇

 ID:3470|2020/11/07 12:5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07

我似乎明白了拉康逻辑的起点。试想一个婴儿刚刚从母体分娩,他会哭泣,根据常识来想,这种哭泣是婴儿进入人世的首次呼吸。由于脐带上并没有神经,所以并非是切断脐带太过刺激引起哭泣。而哭泣正好是人类表达痛苦的一个象征,婴儿并非是一块不会思想的肉,他娩出时确实有痛苦,这种痛苦正是与母亲合一的状态被破坏,婴儿究竟是为了这种事情哭泣?还是说婴儿为了大口呼吸?还是说两者都可能?

读《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第七章第四节,我看了之后就想到,婴儿的早期第一声啼哭,和学语言之前的所有啼哭,可能都是在表明自己的需求不被满足。第一声啼哭,意味着婴儿的痛苦,他想回到胎盘里的那种舒适的状态,而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于是婴儿的欲望被压抑。总体上,刚出生的婴儿可能总是感到莫大的心理缺失,于是便要求母亲给予无条件的爱。

母亲是一个讲语言的人,婴儿是不讲语言的,故此他们之间难以交流,婴儿要什么,母亲有可能完全领会不到意思,比如感觉热得难受时啼哭,母亲却错误的给了奶喝。由此可以想到,婴儿要求母亲给予无条件的爱这一点也总是缺失的。

婴儿这个主体在经历挫折、压抑后,就有可能变本加厉地索取,而母亲就算尽心尽力,也不见得总呆在婴儿身边,于是母亲短暂的离开就也是一种巨大痛苦,婴儿或是啼哭,或是象征化的吸吮某物代替母亲的乳头。

我理解的婴儿思想链条是这样的,婴儿想回到母体里那种舒适的状态,这被压抑,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婴儿又不断的表达要求,而母亲并非完全理解能婴儿,常常出现错乱;故婴儿总是渴求无条件的爱,这也是不可能的。在无条件爱这件事情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乱伦禁忌,所以又被压抑。故此可以想到,一个人幼年时期的经历无非就是一件又一件事情被压抑,一件又一件事情被替代。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被压抑的东西不会消失,而是潜藏起来。由分析婴儿可以给出人类欲望的本质,欲望就是人被压抑后作为替代的那个东西,欲望就是什么东西被压抑后的那个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