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3470|2020/11/07 12:5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1/07

我似乎明白了拉康逻辑的起点。试想一个婴儿刚刚从母体分娩,他会哭泣,根据常识来想,这种哭泣是婴儿进入人世的首次呼吸。由于脐带上并没有神经,所以并非是切断脐带太过刺激引起哭泣。而哭泣正好是人类表达痛苦的一个象征,婴儿并非是一块不会思想的肉,他娩出时确实有痛苦,这种痛苦正是与母亲合一的状态被破坏,婴儿究竟是为了这种事情哭泣?还是说婴儿为了大口呼吸?还是说两者都可能?

读《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第七章第四节,我看了之后就想到,婴儿的早期第一声啼哭,和学语言之前的所有啼哭,可能都是在表明自己的需求不被满足。第一声啼哭,意味着婴儿的痛苦,他想回到胎盘里的那种舒适的状态,而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于是婴儿的欲望被压抑。总体上,刚出生的婴儿可能总是感到莫大的心理缺失,于是便要求母亲给予无条件的爱。

母亲是一个讲语言的人,婴儿是不讲语言的,故此他们之间难以交流,婴儿要什么,母亲有可能完全领会不到意思,比如感觉热得难受时啼哭,母亲却错误的给了奶喝。由此可以想到,婴儿要求母亲给予无条件的爱这一点也总是缺失的。

婴儿这个主体在经历挫折、压抑后,就有可能变本加厉地索取,而母亲就算尽心尽力,也不见得总呆在婴儿身边,于是母亲短暂的离开就也是一种巨大痛苦,婴儿或是啼哭,或是象征化的吸吮某物代替母亲的乳头。

我理解的婴儿思想链条是这样的,婴儿想回到母体里那种舒适的状态,这被压抑,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婴儿又不断的表达要求,而母亲并非完全理解能婴儿,常常出现错乱;故婴儿总是渴求无条件的爱,这也是不可能的。在无条件爱这件事情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乱伦禁忌,所以又被压抑。故此可以想到,一个人幼年时期的经历无非就是一件又一件事情被压抑,一件又一件事情被替代。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被压抑的东西不会消失,而是潜藏起来。由分析婴儿可以给出人类欲望的本质,欲望就是人被压抑后作为替代的那个东西,欲望就是什么东西被压抑后的那个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