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2771|2020/06/11 02:2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斯宾诺莎说身心平行,就是身、心是一个东西的两面,所以把“器质性病变引发心理问题”这种说法给斯宾诺莎看,斯宾诺莎会不满意,他可能要问,怎么说是一个引发另一个呢?他们是平行的啊,平行的!

我相信,“正常人”这个概念是可疑的,这个世界上很可能没有正常人。但矛盾的是,我又必须承认世界上看起来正常的家伙们大都有一种叫做正常的共性。病患们也有自己的疾病归类。

有关身心平行论,斯宾诺莎在《伦理学》里说到:『只要这一个个体的本质与那一个个体的本质不同,那么这一个个体的情感与那一个个体的情感便不相同。』我相信,每一个人与每一个人本质上都不同,还有,心理问题与器质性病变是平行的发生。

在最严格的意义上看,人与人都不相同,或者病患不容易配合,因此心理学实验缺乏可信度非常高的实验、对照研究,所以还搞不明白究竟是生理原因还是心理原因引发人的问题。我在钱铭怡《变态心理学》里看到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医学模型,里面说到研究神经解剖、生物化学的生物学派:

『但对于生物学派理论是不能不加批评地接受的。如果一种心理障碍与生化异常有关,我们不能因此假设这些异常是心理障碍的原因,因为它们有可能是心理障碍的结果,也可能心理障碍与生化的异常是由于第三个未知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段话不就是对因果的反思吗?这段话确实非常缜密,不就是点出来矛盾所在。

沧浪一苇

 ID:2767|2020/06/11 01:20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6/11

精神分析看上去有两种,有文学式、艺术式的精神分析和医学式的精神分析,可以说一种业余,一种专业。正儿八经的科学研究和科幻小说、民间业余科学家相比,很明显一方专业一方业余。

当这种一波人专业一波人业余的局面出现时,很明显,昂着高贵头颅的总是专业的,从来如此。好像一只谁也瞧不起,把谁也不放在眼里的雄鸡。

业余的要从专业的那里吸收精华,要看他们的书,但是业余的哪有专业人士那样的严格,所以他们手里的理论比较野,如果基本功不扎实,那些理论还会虚。“野”应该不是一个坏事,野性的背后是强力意志,我可以说,野性很棒。

既野,又专业,那是相当的难得,似乎拉康、福柯两人就是那个野与专业之间的点。毕竟都是研究精神病的医生嘛,曾经干医生的家伙里面出了不少奇人。

沧浪一苇

 ID:2762|2020/06/10 01:12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6/10

看拉康的学说介绍,以前总是一知半解,看不大明白。后来发现,许多电影批评理论里用到了拉康,瞬间打开了思路。正着理解拉康好像先理解足球规则,我似乎应该反着理解拉康,我可以直接去看看电影理论怎么运用拉康,这样好像直接看球赛一样,慢慢梳理就懂了。

人幼年时期,刚生下来的时候十分的浑浑噩噩,啥也不知道,这一点我可以理解,就是只会自动的呼吸排泄饮食呗,连思考都只是很动物性的。甚至我看到有种说法,孩子还只是认为手是单独的手,脚是单独的脚,它们支离破碎并不关联。

事情发生了变化是在这之后,孩童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拉康的维基里写到:

『小孩子由一岁半开始,会对一个来自外在世界的自身反映产生一种原始的认同,并产生一种幻想性认知,对自己能作为一个整体,感到异常的快乐』

之后的事情就几乎都与这个幻想相关联了,我看拉康的理论都是在讨论这个镜像理论,镜中的自我。我理解,那个时候的幼儿,非常具有想象力,当然这种想象力、幻想和幻觉有区别,但也不是丝毫无关,我相信我一岁多的时候出现过幻觉,但是我实在是记不清具体是什么了……

孩童的想象力一般都很丰富,这个说法我是经常听到的,但是这究竟为什么啊?这和生理结构有关吗?我也知道某些精神疾病患者经常出现幻觉,这个幻觉产生的机制难道和儿童的幻想产生的机制类似?

按我对一些电影分析和拉康学说介绍的理解,儿童会把这种有关于镜中自我的幻想带入下一个阶段,就是识字念书、接触文化的阶段。我想这样就会让大量的东西、语言、文化就涌入了儿童的脑子,甚至影响无意识、还有那个镜中自我的幻想。我看这个理论就是在说,此幻想还会发展到之后的人生,影响人的大多数决策、行动。

这个话题一旦牵扯到这种地步,就大了,怪不得电影批评里可以用这个理论。拉康这样根本性的讨论人头脑中想法的育成很有意思,借助这个理论,我甚至可以将青少年的所有话题都可以按照拉康来做出分析,比如我可以粗浅的分析,如今的广泛被欣赏的游戏、动画、漫画、电影里的角色情节设计,甚至色情动画漫画游戏里的角色情节设计,都会影响青少年内心的镜像自我。抚养者,父母二人,当仁不让,肯定是影响儿童无意识与幻想的最重要人物。

人与镜像自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觉得越看越像是角色扮演RPG的关系……镜像自我就是我想出来的角色,我作为一个人扮演这个角色。

这是对弗洛伊德体系的一种魔改,确实称得上后弗洛伊德主义,又发扬了结构主义,可称得上后结构主义。看得出来,这个拉康,他综合多种学说的能力是真的强。

沧浪一苇

 ID:2756|2020/06/09 04:3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6/09

看到扫码俩字,拖着下巴就在想,总觉得有问题,扫字是可以理解的,提手旁,古人是用手扫,现在可以理解是扫过所有二维码的像素。码这个字的石字旁就好像有点问题,码几乎都是在电子化的地方,亦或是印刷在织物、纤维、平面之上,为啥不是丝字旁或是别的偏旁,非是石头。

后来查一查才明白,古人是用石头码东西,玛瑙的玛和码有亲缘关系。这有点像英语的calc以及含有calc的词,和石头、数学也是有亲缘关系。

码瑙,造字时应该是这样的,抽象一层之后,码放,再抽象一层是堆放的用词,码垛,再抽象就是计算数字的用词了,数码。可以想象石头对于古人来说是唾手可得的,而且可以寻到大量的一致大小的石头,适合数学运算时拿来做抽象替代品,或者是尖锐的可以刻画图形的东西。

沧浪一苇

 ID:2754|2020/06/07 08:5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亚里士多德、康德,两个人都中庸。我如果描述他们,我想我一定会先说到摆在哲学家面前有两个势力,这个哲学家是如何调和、发展,最后合流两者。反正听起来一定像是辩证法正反合。比如说康德就一定要提出康德早先是独断论(正),然后休谟跳进康德视野里打烂他的独断论(反),最后发展出独有的批判哲学(合)。

我就看到有一些哲学家,描述起他们的人生经历一定要分段、前后期,比如康德就需要分段,分一个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早期维特根斯坦和后期维特根斯坦。这说明什么?我觉得这说明了这些哲学家在转折期里寻求批判自己,寻求辩证法里的反,发展正反合和的合。

需要分前后期的哲学家属于哲学家里的奇人,我就觉得这种情况是最值得关注的。

因为这个矛盾中的状态是最迷人的状态,或者说悖论中的状态最吸引人,哲学上是这个样子,数学里的悖论就更有的说了。悖论、矛盾、二律背反,相互交织的两种观点搏斗是永恒的话题。

想起以前数学的无穷小量既是零又不是零,牛顿和莱布尼茨极不严格的使用它,被贝克莱点出并嘲笑。还有,物理领域的光既是波又是粒子,这样的“既怎样,又怎样”的句式才能指出未来。多用这个句式,我想这就意味着两个意见在脑子里先激烈了竞争一番。

沧浪一苇

 ID:2749|2020/06/07 11:0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6/07

从《天使爱美丽》里学到的最迅速的人物立体化的方法,直接叙述这个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就好像明星偶像的介绍页面一样,往往都有罗列爱好与厌恶。但是电影里的手法巧妙的多,说某人喜欢吃什么没意思,这里面也不能体现性格,说一个人不喜欢在公共厕所和任何人邻近便池小便就太丰富了。

说一个人喜欢挤泡泡纸没意思,说一个人喜欢边监视前女友边在桌子下面挤泡泡纸有意思。

『艾米丽的父亲是退伍军医
在昂吉安莱班的一家温泉疗养所工作
拉斐尔·普兰不喜欢
在别人旁边小便
他不喜欢
别人嘲笑他凉鞋的目光
出水时泳裤贴在身上的感觉
拉斐尔·普兰喜欢
大片大片的剥墙纸
把所有的皮鞋摆成一排仔细上蜡
清空他的工具箱
好好擦干净
然后再把工具摆好
艾米丽的母亲阿曼蒂娜·福尔
是出身于格尼翁的小学教师
她一直是个情绪不稳定又神经质的人
阿曼蒂娜·普兰不喜欢
手指被热水澡泡皱
被她不喜欢的人
碰到手
早上醒来发现脸上有枕头印
阿曼蒂娜·普兰喜欢
法国电视1台上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赛服
用踩脚垫给地板抛光
清空自己的手提包
好好擦干净
然后再把东西放回去

她是苏珊娜 咖啡馆的老板
她有些跛脚 但从未碰翻过一个杯子
她年轻时是在马戏团表演马术的舞女
她喜欢
看运动员失望地哭泣
她不喜欢
在自己的咖啡馆里目睹
一个男人在自己孩子面前被人羞辱
卖香烟的女人叫乔吉特
总幻想自己有病
不是偏头痛
就是坐骨神经痛
这位女士不喜欢听见
“祝福您腹中的果实”(基督教徒献给圣母的祷告词)
这是吉娜 艾米丽的同事
她外婆生前是民间大夫
她喜欢的是 把手指关节弄得咔咔响
我们看见她正为怀才不遇的作家
伊波利托上覆盆子基尔酒
他最喜欢干的事
就是在电视上看到斗牛士被牛角戳中
这个一脸痞相 盯着他们看的家伙
叫约瑟夫
被吉娜拒绝后嫉妒成狂的前男友
他整天监视着吉娜
看她是不是已经找了新人
他唯一喜欢干的事
就是挤塑料包装袋上的泡泡
最后这位是空姐 菲洛奈特
她飞来飞去的时候
都是艾米丽帮她照看她的猫”罗德里格”
菲洛奈特喜欢 碗碰到瓷砖的声音
而罗德里格呢 它喜欢旁观
大人给孩子们讲故事』

可以说与叙事无关的冗余信息在电影里非常非常多,我在说它们冗余之时是犹豫的,因为它们从另一个角度看绝对不冗余,完全是这些棉花一样的东西填满了枕头,要不然干巴巴的电影好像睡觉枕着砖头。

沧浪一苇

 ID:2747|2020/06/06 11:4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6/06

《地狱之刃:塞娜的献祭》这个游戏完全超越了狭义的游戏概念了,玩了之后感觉太震撼。我觉得完全可以按着这个游戏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我不是精神疾病的病患,我完全没有幻听,我也没有幻觉,因此按照常理,我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只能是在浅表。我没有发生过幻觉就无法明白,为什么他要在小说里安排一些幻觉。

我又不能真把自己逼疯,逼出幻觉,还有我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梦,所以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那些的诡异至极的梦、幻觉我就没有体会过,我顶多脑补一下,我又没有啥精神异常,这种基于我自己脑补的东西根本不够劲,地狱之刃:塞娜的献祭这个游戏就完全不一样,太TM强了,一瞬间我就明白,幻听是怎么个诡异情况了,戴上耳机的一瞬间我就完全成为一个120%的精神病人。

我有过耳鸣,但是我完全没有幻听过什么话语,要是突然大白天我耳朵里冒出来男男女女或者我自己的声音,我都无法想象这个情境下我会怎样惶恐不安,亦或是自己慢慢熟悉这些幻听,开始与幻听对话。噩梦我做过,我的幻觉顶多是有某个黑影闪过,真实的幻觉我从来没见过,我只能用噩梦类比,但是游戏完全就不一样,游戏来体现的幻觉,有很棒的拟真度、互动性,用电影拟真出幻觉就显得差点劲。

沧浪一苇

 ID:2742|2020/06/05 03:3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在卢梭《爱弥儿》里,他认为孩子记住的是单纯词语句子,记不住大的概念,更不用说复杂的观念联系了,卢梭认为孩子们缺少判断的能力,因此也就说儿童不是真正的在记忆东西。我可以想到,这就是他倡导自然主义的一些论据,主张让大自然亲自去教育孩子,绝对不要接触肮脏人类的阴险狡诈。

所以对巴黎的学院,他说『它只能训练出一些阴险的人来,这些人成天装着事事为别人,却处处为的是他们自己。』看上去卢梭对于学院、社会的尔虞我诈早就恶心了,在教育领域竭力避免这些庸俗不堪之物影响儿童。

但是在卢梭《论波兰的治国之道及波兰政府的改革方略》教育一章那里,波兰正在危急存亡之秋,有识之士力邀卢梭救救波兰,此时卢梭对于波兰教育的意见就与《爱弥儿》略不同:

『我希望他当初从发蒙识字之时起,他在书中读到的都是有关他的国家的事情,在十岁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国家有哪些物产,十二岁时便知道波兰有哪些省份、哪些通衢要道和城市,十五岁时便熟知波兰的历史,到十六岁的时候,凡是发生在波兰的大事和出现的著名人物,没有一个他不了然于心,马上能讲得一清二楚。从我所讲的这些情况就可看出我希望对孩子们进行的教育。』

波兰孩子需要识字启蒙,把山川大地、历史烂熟于心,去一个平等的学院里受教育。爱弥儿则需要尽可能的接触自然、不接触学院、不接触人。我看卢梭是想把爬墙、爬树、赤脚、嬉戏、泥巴、跳高、平衡、上坡下坎、与山羊争斗等等的事情灌满爱弥儿的童年。

这让我想起童年时的自由玩耍和被填鸭。把一些东西灌给儿童,这种事情我的意见和卢梭差不多,灌一遍之后,儿童长大了还需要再来第二遍,何苦呢。但是出于对波兰人民的好心,他只让波兰孩子多锻炼身体,没有把爱弥儿的教育理念给予波兰,他应该是看到爱弥儿教育方式出不来波兰需要的人才,所以指出一条中庸之道。这可以说是卢梭内心深处的一个矛盾。

城市居民365天里可能只有踏青时才是深度接触自然之时,我必须说,我离大自然太远了!乃至于卢梭说到要给爱弥儿一个充满野趣童年时,我感到了荒诞。

但是再看看卢梭育人的远景,我可以说这不就是企图用教育再造一个苏格拉底:

『至于我的学生,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自然的学生,他从小就锻炼自己尽可能地依靠自己,所以沒有经常去求助他人的习惯,更不善于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学问。不仅如此,他对所有一切同他有直接关系的事物都要进行判断,若虑其后果和分析它的道理。他不夸夸其谈,他要实际行动;他对世上的事情是一无所知,但是他非常懂得他应该做的是哪些事情。由于他经常不断地在活动,所以他不能不对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好好地考虑其影响;他从小就获得了许多的经验,他的经验是取之于自然而不是取之人;正因他不知道教育的意图,他所受的教育愈能发挥良好的效果。这样,他的身体和头脑同时都得到了锻炼。他始终是按照他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思想进行活动的,所以他能不断地把身体和头脑的作用结合起来;他的身体愈健壮,他就变得愈加聪明和愈有见识。这个方法可以使他将来获得一般人认为不能同时具有的东西,获得大多数伟大的人物都具有的智力和体力,获得哲人的理解力和力士的精力。』

可以说波兰人民需要苏格拉底,但是波兰未来更需要的是大量的人才,所以卢梭才这样的妥协吧。

沧浪一苇

 ID:2737|2020/06/05 01:07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6/05

要是我先看一本公认的好书,接受它,把里面的理论学习,然后把读后感写下来,净是谈到自己被这个学说所说服。然后,等到一个月后,我读到第二本书,与第一本书意见完全相反,是怼对方的,而且怼的有理有据,我会怎样?

第一个想到的是,我可能会感到羞愧,羞于自己不加怀疑立马就接受了第一本书的观点。

第二个想到的是,我不接受两者中的一个,在两者中选择一个站队,就好像意识形态站队一样,选一个理论家支持他,怼另一个人。

第三个想到的是,我完全蒙圈了,感觉两者我都不相信了。

在这几个情境之下,真理究竟在哪里?

这时候就知道费耶阿本德的好了,我打开《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费耶阿本德部分,里面说到:

『从波普尔开始的证伪主义被费耶阿本德推到极端,他完全否定科学理论的客观性,否认科学界有公正的价值标准。他认为,科学理论虽然被看作具体观点、方法和行为的世界观,但却是并不能、也不需要正确地描述外部世界的“世界观”;它们只是一些由某些社会因素偶然造成的“范式”,在历史中不断变动,其是非真假都是相对的,优劣高下是不可衡量的;范式的功用在于成功地解决问题,但科学问题并不完全来自实在,而与社会环境、个人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费耶阿本德彻底排除了库恩思想中的理性主义。他否认任何科学方法,把范式“无公约性”推向极端。他认为,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被称为真理,因为任何理论都不可能与它所研究的全部事实完全符合。』

今天我淘到一本叫《米德与萨摩亚人的青春期》的书,通读了大部分之后我明白了,这本书是人类学领域里的一场理论碰撞的一侧,另一侧是一本人类学著作,米德所作的《萨摩亚人的成年》。这两本书的碰撞太启发人了。我看到,米德此人在一场人类学调查研究里,专门带着预设的立场奔去找萨摩亚人,丝毫不在意事实,只找寻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写出书来,销量上百万,误导了大批人,这不就是完全为了一个理论范式吗?

这书我看之前我还对费耶阿本德嗤之以鼻,现在我明白了,费耶阿本德这是见多识广啊,明白科学研究圈子里各种各样的事情,我认识了,不要把科学、科学家想的多么崇高、多么客观求真,他们也是人,绝对都会犯错误。不要轻易相信什么别人说的真理。

读经济学书是为了啥?为了不被经济学家骗。读对立观点的科学读物为了啥,为了不被科学家骗。也不是他们刻意骗,他们是某种范式的代言人。这道理似乎也可以到处适用。

沧浪一苇

 ID:2729|2020/06/04 09:4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下载了一本张斌贤《外国教育史》PDF,从最末尾的年表和内容里,我看到了大量的哲学家,我粗略估计就这样哲学家身份与教育学家身份重叠的,占了书里70%到80%。这不是一个稀奇的事,因为我可以想象,哲学家们都是对人类与人类未来有强烈使命感的人。

这些哲学家论述世界、论述人类、论述真理,最终还是要落到教育上,我可以肯定,教育领域是人类怀揣美好理想的地方,绝对是人类比较积极产生实践的地方,

哲学家思考怎么教育孩子,他第一个会想到什么?我认为铁定是他自己的童年经历!肯定没有一个哲学家会忽视自己的童年经历写这些论教育的东西。

所以这样我就可以看出一个道理,哲学家套用自己的理论体系+他对自己童年生活的总结=一个教育理论。

比如卢梭就是这样的,我可以看到这本教育史说到,卢梭的教育重心在于自然: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归于自然”。他认为,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是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三者的统一。只有这三种教育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但由于自然的教育无法向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靠拢,因此,只能是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向自然的教育靠拢,才能实现三种教育的完美结合。这就要求教育要遵循儿童自然的天性,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中取得主动
地位,无须成人的灌输和压迫,教师只需要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这里,教师的作用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因此也被称为“消极教育”』

为什么卢梭会这样想?因为他就是一个野孩子出身的平民!过习惯了淳朴的农村生活,在接触大自然中长大,这在卢梭《忏悔录》里面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忏悔录里卢梭说自己生下来就几乎是个死孩子,因此他必定希望未来教育能够让孩子强健,让孩子在野地里打滚,增加免疫力与肌肉。卢梭没有经历过成年人硬灌知识,都是自己去看书,所以他一定是不接受填鸭教育的。

卢梭认为人性善,社会恶,所以尽可能的让孩子远离社会,我理解这道理的诞生和我这种普通人一样,是被社会伤了,也是卢梭喜欢隐居大自然的一个折射。

至于这种消极教育,我看是不能在如今这种功利盛行的环境下有什么发展,卢梭也对自己的孩子做出了很不负责任、消极的事情。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这个理论。考虑到卢梭从小没了娘,也不是爸爸拉扯大的,所以从这种角度看到他对自己孩子处置方式的根源,还哲学家?哲学家是卢梭多个面相之一,他也是一普通的混蛋嘛!

教育史的书里我看到,卢梭的教育理论是有专门论著的,成体系的,这工作比前人做的棒,自然主义也影响深远,几乎后世教育家无不受卢梭启发。卢梭是启蒙时代的,所以把启蒙的东西揉进教育理论里不奇怪。等到国家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斯宾塞要求的科学化、人文关怀纷纷加入教育理论,教育就慢慢像现在的样子了。我粗略的翻了一遍书,简直觉得这教育学就是哲学的一个侧面,像是侧视图之类的东西。

沧浪一苇

 ID:2720|2020/06/04 09:45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6/04

为了能看懂《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我找了一些解读视频看,看完之后我感觉陷入了一个奇妙的感觉,既然数学、绘画艺术、音乐三者在书里是贯通的,这让我想起我看过的一些文章,许多文章里面对比某两个哲学家的相似之处,我发现有些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词句讨论同一个问题,而且讨论的内涵特别像,

前几天我就觉得维特根斯坦和托尔金这两个人的有关于语言的方面理论特别像。这就隐含了一个可能性,未来各个学科都是联通的,如果一个学科讨论的问题如何另一个学科也给予阐释,并且两者的阐释关联很大,这不就打通了,或者这就是交叉学科。这样好像更接近真理,就好像我懂得数学题多种解法一样。

我看了这种交叉东西感觉很有启发,但是我也明白这只是一个自以为自己变聪明的假象。巨人的肩膀哪有那么容易就跳上去,更何况这种交叉的东西需要条跳上多个巨人的肩膀。

我肯定希望这个社会里有更多人跳上巨人的肩膀,想要人们多增加学识,但这背后是一个普通公民的教育、研究、闲暇、注意力精力的投入问题!想到如今的世界,人们的闲暇、注意力是一种如同金矿般待抢夺的珍稀资源。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似乎也体现了世界是由简洁东西构成了复杂性,是优美、整洁的东西驱动了各种事物运行。凡是迷一般的共性、巧合都是最值得玩味的东西,正是我觉得注意力应该集中的地方。我只是光嘴上华山论剑,倒没有练武功,我充其量最厉害达到金庸的程度,不练武功只论武功还是太次了点……

沧浪一苇

 ID:2716|2020/06/03 10:57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6/03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第七章说,『从平民崛起成为君主的人们,在发迹时并不很辛苦劳瘁,但是保持其地位时就很辛苦劳瘁了。』第四章说到『一个人如果考察这两个国家,就会认识到要占领土耳其皇帝的国家是困难的,但是如果一旦予以征服,保有这个国家却是很容易的。反之,事实证明:从某些方面来说,占领法兰西这个国家是比较容易的,而要保有它却是困难的。』

从这两处可以看到,马基雅维利的论述核心可以分为占领与维持,他总是比较来看,要么占领容易、维持困难,要么占领困难、维持容易。从这个逻辑看,统治总得有一个费劲的地方,依我看,这个维持的容易也是相对容易。

维持统治,或者说实现宏图大略:『他们必须恳求人们,抑或是使用强迫的方法;在第一种场合,结果总是恶劣的,并且永远不会取得什么成就。但是如果他们依靠自己并且能够采取强迫的方法,他们就罕有危险。所以,所有武装的先知都获得胜利,而非武装的先知都失败了。』

看这两种方式,恳求与武力,从目前时代的角度看,恳求可以被替换成迷惑。这样这两只手就拥有了几乎同样的威力。武力等于残酷,在残酷与仁慈这两者的比较上看,马基雅维利说『最好是两者兼备;但是,两者合在一起是难乎其难的。如果一个人对两者必须有所取舍,那么,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

马基雅维利的纲领不复杂,但时势不断变迁,我就想问为什么这个东西还是如此坚挺,我想出的回答是这个纲领似乎是基于什么人性中不变不移的东西。只要人还是这个结构的人,这些都变化不大。

沧浪一苇

 ID:2712|2020/06/02 04:2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玩沙盒游戏的时候我喜欢看NPC,以前的沙盒游戏里闲而且没什么用NPC、大街路人是没意思的,固定刷出,走固定路线,说固定的话。现在不太一样,《看门狗2》玩的时候我看到NPC的设定丰富极了,尤其是我看到贫民区流浪汉在背街小巷扎针管子,街上还有快要呕吐的醉鬼踉踉跄跄,我就惊了。

我还能看到NPC的手机,显示他们曾经的经历,发的短信打的电话,这样就使得这个世界里对貌似无用NPC的设置达到一种复杂的高峰。未来可以期待,那时的城市背景的沙盒游戏NPC会有极度丰富的内涵,比如家庭关系网,朋友关系网,人生经历史等等的可能性。

我估计没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乐意去观察流浪汉,看门狗2的背街小巷流浪汉启发了我,使我去看了一个拍中国流浪汉的纪录片《铁路沿线》,这个纪录片观察了几个铁路旁流浪汉的人生经历,仅仅拍了几个人一段时间,就展现出让人震撼的深度和力度。拍到这些流浪汉的饮食,衣服污迹斑斑,手部乌黑的样子。我看到每个人经历的坎坷,让人唏嘘,这些人的未来道路都不乐观,偷盗、进监狱是大多数人的未来,未成年人被人收养是最好的结果,癫狂又赤裸的在大街上跳霹雳舞也是另一种悲剧性结局。

《铁路沿线》给我的印象就是,崔健和零点乐队的海报吸引着城市里的人们观看,大街上衣衫整齐的人们熙熙攘攘,铁道线上隆隆的火车规律的一班班驶过,大多是未成年的流浪汉在这种城市边缘的荒诞角落里玩着玩具枪,谈着废品收购、谈着女人、谈着父母、谈着监狱、打打闹闹……

沧浪一苇

 ID:2709|2020/06/02 10:15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6/02

互联网上人们相互攻击,这应该不是微博时代的事,假设往前推到博客论坛时代,就是一个净土吗?并不是,那时的争议、辱骂与今天无异,那时就看到人们采用大字报式词语,人们也扣帽子。这本质上应该是一个人类根性的问题,人类习惯运用直觉思维,不在休闲时使用过多脑力,这似乎是问题的根本。

我就觉得有时看到一些人的言论会有一股骂娘的冲动,这种冲动需要大脑及时调控才能抑制。这可以说是一种时刻保持警觉的生活方式,这样看起来很不错,但这并不见得非常好,有时我们需要承认自己是人,一种动物。

时刻保持警觉,并把怀疑作为最重要的事情去做,甚至不断的怀疑自己已经坚持的东西,这样能确保自己的行为都经过深思熟虑。但是,其实,那个喜欢骂娘的、冲动的、直觉性的软件,或者说《思考,快与慢》里说的系统1,才是整个控制系统主角,并且它当之无愧。古人类茹毛饮血穿梭森林草地时,这个系统就在运作,它的存在意义非凡。系统2的启动频率远远低于系统1,这是因为节省能量、懒惰是人类的根性。

有人说人类这一套动物性的身体不适合当代世界的运作,我看有些道理,这一套直觉性的东西在当今社会犯下了许多错误。不过世事无常,要是等到文明覆灭,一切重回从前,不就又适合了。

沧浪一苇

 ID:2700|2020/06/01 10:44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6/01

如果一个小说家有强大的心理判断力、心理分析能力,并且他也不是科班出身,那我可以认为是丰富的生活经验塑造了这种能力。往往年纪大的经历多的人会自行总结一些东西,可以说生活经验抵得上专业书籍。

但是生活经验养成思维定势也不见得完全好,把思维定式设定进因果关系就遭了,不重视统计数据分析。这也不怪,我没见过有几个人把什么贝叶斯挂在嘴边的。不过见多识广了是不是就会破除思维定势、固定话术了呢?

看待世界与看待人这方面,跟行为经济学、心理学取经多好啊,我感觉看了《思考,快与慢》之后就好按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人们思维中的系统1,是无意识且快速的,完全处于自主的状态,这个系统就是不喜欢贝叶斯,不喜欢统计数字,就喜欢瞎JB设定因果关系,非常不喜欢损失……

我觉得就连当前的网络环境变差都可以套用这个理论,为什么我感觉网络讨论天天骂声阵阵环境极差,是因为我拿系统1思考问题,这个系统喜欢瞎JB设定因果关系,还不喜欢损失。还有,如果被人骂,就如同被人拿刀子扎心一样难受。这就是喜欢用思维定势,喜欢独断的设定因果惹得祸。

用力思考总是要产生大量消耗的,所以进化之路上,我们的大脑早就给我们配备了节能的软件,系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