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4107|2021/03/23 02:5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3/23

《日常生活批判》笔记七

这本书共三卷,出版年代我特别的查了一下,是1947、1961、1981这三个,在看了第二卷开头之后,我就想到了一个问题,1947到1961之间,列斐伏尔身上发生了什么?使得第二卷与第一卷之间具有了不同的主旨,或者说我看出作者有了对日常生活批判有了新的理解,这到底是因为他经历了什么?

我记得在1945年德国投降,二战结束,可能他的第一卷诞生在战后不久的法国。据“亨利·列斐伏尔研究”这篇文章说到,列斐伏尔是最早把马克思引入法国的哲学家,他自1928年起创办刊物,长期研究青年马克思,并且与1929年入党,但二战之后法国思想界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大量的论战以及人身攻击,偏离主导路线的列斐伏尔长期被抨击,迫使他放弃哲学转而进入社会学领域,在法国社会学界进行了大量奠基工作之后,1956年列斐伏尔重返哲学界与刊物,与一帮人一起批判斯大林主义,1958年他终因这种批判而被开除出党,这段时间他非常窘迫,曾在巴黎街头开出租车,但这个经历丰富了他的观察经验。

所以说,这本第二卷的写作和第一卷的写作之间发生了这样的一些复杂的事情,我就理解了此书第二卷里某些思想的来源。

我认为《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第一章说了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第一个话题是我们的生活逐渐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科技,这些科技貌似是好的,但是其实在这种表面的好之下潜藏着很严重的问题,科技并没有使得人们的生命变得更高级,没有使人们变得像马克思设想的那样具有高级的创造性,可是科技明明产生了大量的自由时间,但是这些时间大都不是人类创造性的发挥时间。还有,这些科技看样子并不致力于消除人们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不均衡依旧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并不因为科技的大发展而有些许减弱。

第二个话题是这样的,列宁和其他领袖都有过相似的表述,类似于一年等于二十年、只争朝夕等等的话,这说明了革命的特质,那就是时间短,任务大,轰轰烈烈,往往是一场巨变,这场巨变相当于把旧的日常生活推到历史里,人们在此刻纷纷改变日常生活,此后便是一种新日常生活,按列斐伏尔的理解,日常生活在这种巨变的时刻就走进了历史王国,过了一段时间平息了,日常生活就与历史王国分离。

我总结的就是,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轨道,历史王国有自己的轨道,直到下一次巨变,日常生活与历史又一次合一,合一之后,又是在各自的轨道上,又到下一次巨变。因为我们观察到,每一次巨变之后,往往会越来越偏离设定的目标、构想的目的。

根据“为日常生活批判再辩护——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基本意义”这篇文章分析,列斐伏尔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有些人,比如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人,往往天真的认为,一场革命的洪流卷过,人们就会放弃异化,解决异化问题,日常生活就会摒弃一切私心杂念,人也能成为一种总体人,但其实,日常生活只会因为这样的席卷而变得丰富,而不是更加单一,这种思考误以为日常生活会融入到滚滚洪流里,但日常生活不但没有被滚滚洪流同化,反而愈加私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