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
看了一本音乐史《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说到1991到1995年属于内地乐坛全盛时期,1996到1999属于疲软期,韩流趁机袭来。新世纪音乐界的变化因素主要在于IT业勃兴、中国加入WTO变的国际化、同一首歌栏目的设立,值得注意的是,超级女声使得音乐平民化、手机铃声创造了新的盈利点、港台巨星掀起偶像崇拜狂潮、网络爆红歌曲流传似病毒等等,诸多的因素塑造了音乐界。
至于为什么90年代要分两半,一半是踏入全盛,一半是进入疲软期,我还得仔细想想。我知道全盛时的摇滚乐里思想性很深,思想触角深入社会生活,全盛时的中国流行乐的原创力量何其强大,但1995年之后的各音乐流派均有颓势,为什么大唱片公司的人才产生流失,我估计因为当时的下海潮正在兴起,引发人才创业。当时中国还有很强的国际化趋势,故此我想中国音乐界也必有来自外国的强力竞争对手。这两点是不是疲软的原因,我还不能下结论。
这本书我没看到关于广播电视传播90年代流行音乐的详细历史,但里面提及了青歌赛加入通俗唱法、同一首歌节目设立,可以说明一个大趋势,我还挺想知道广播对于音乐的传播是怎样的。至于同一首歌和青歌赛的逐渐衰颓是不是等于说电视对于音乐界影响力的衰颓,我倾向于是肯定的,电视不行了,各种方面它都开始失语了。
如果以汪峰、许巍、周杰伦为新世纪头十年的音乐偶像典型例子,以崔健、黑豹、毛宁为90年代内地音乐全盛时期的音乐偶像典型例子,就可以看出来世代的差别,商业包装的思想、方法论早已先进了许多倍,但音乐的文化思想性开始不够了,现如今个人情感题材占据绝对的主力,流行乐的今日基本可以与娱乐、消费挂钩,而曾经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