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5372|2021/06/30 10:24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30

由于没能看到伊格尔顿《文化与上帝之死》里的内容,只好看了一篇叙述的文章名为“伊格尔顿谈文化与上帝之死”,其中我注意到一个注释,说到一个论点很有意思,伊格尔顿不认为是法国知识分子阐释了“日常生活”概念,我记得确实有一批法国人专注研究日常生活哲学的,而是基督教先阐释了日常生活概念,神学资源里有很多日常生活与律法的融合,他认为属于很好的融合。

我看后就想,中国哲学、中国宗教里面难道就不同吗?既然可以说基督教属于日常生活哲学,中国哲学里面宗教资源也不少,指导日常生活已经几千年了,说它是日常生活哲学也没问题吧。

我还记得,类似列斐伏尔这样的法国人会认为,以往的哲学史就是一部蔑视与遗忘日常生活的历史,因此他们希望让哲学去关照日常生活,我接着想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哲学需要去关照日常生活?也许是因为宗教信仰退场了,上帝或许没死透,半死不活的,但也是在棺材里躺下了,人们的内心急需有东西补位。

我印象里伊格尔顿是一个左翼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者,他想要从神学这口旧锅里再捞点有营养的,终究还是感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彻底世俗化、资本主义化是有问题的,自由主义民主政治大有成为唯一合理的政治之势,这也是很有问题的,原教旨主义者在全世界范围内纷纷跳出来疯狂搞事,就是一种压制之后的强力回弹,后现代貌似提倡多元化、去中心、颠覆权威,实际上却是铁板一块,这些内容在资本主义对外扩张中一点也没体现。宗教固然在历史里长期都是可憎的,那是因为它与政治挂钩了,如果把政治撇去,这口锅里还是存在一些有营养的东西,同理,我认为中国哲学这锅汤里也一样。

我看出来了,简而言之,伊格尔顿的意见就是认为宗教信仰退位之后补位的东西并不是很合格,甚至有些连宗教都不如,就比如疯狂的工具理性常常占据人的思想,我在文章里看到,伊格尔顿认为上帝的本性肯定不是一个工于算计的人,也不可能做一个管理现代企业的高管,因此信仰常常是纠正工具理性、纠正资本运作思维的一种力量,宗教里面常常存在尊重生命的伦理资源,我觉得这才是这口锅里有营养的东西。

沧浪一苇

 ID:5369|2021/06/29 11:1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29

现在互联网目力可及之处几乎都有粉丝,我想着思考粉丝现象就必须掌握一些理论资源,看了《粉丝文化读本》后,发现基本上理论资源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二种,霍尔所代表的伯明翰学派,第三种,以美化消费者能动性为特点的文化民粹主义,著名的两人是德赛都、费斯克。尤其第一种与第三种相互冲突最严重,一个是白痴观众论,一个是极尽美化之能事。

以我的看法,我不愿意抛弃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因此我比较支持法兰克福学派,但我感觉,不能否认粉丝/消费者存在一定的能动性,白痴观众论是片面的,不能否认法兰克福学派分析生产远多于消费,因为现如今已经进入到消费社会,所以分析消费是不能少的。

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如果简单的说世界上只有被动的读者和只有创造性读者都是不可能的,书里可以看到,社会学也有理论范式的存在,还有范式取代的过程,尤其是抛弃简单迈向复杂的过程最明显。

沧浪一苇

 ID:5365|2021/06/27 11:24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27

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人没有用勺子吃西瓜?历史里肯定是勺子先出现,西瓜后来传入中国,在勺子与西瓜同时存在的时代里,我没有听说过如此吃瓜。这似乎是个西瓜产量够不够大众大量消费的问题,又想到,一人用勺子食用半个西瓜,这有点个人主义的意思,古时一般是不会这么个人主义的,就是与刀切分食这种公有与共享的概念不同,一般来说一个西瓜很大,首先它不能保存,必须要鲜食,分食也很有必要,尤其是集体主义的氛围里,非独居的情况里。可以认为用勺子食用的消费者就是不太需要共享的消费者。一人份的小型西瓜品种上市的越来越多,可能也说明这个消费西瓜的习惯发生了改变。至于单人份商品的销售和单身经济,必然是趋向于兴盛的。

查一些资料看到五代之前中国是没有西瓜的,也有说两宋的,尤其是两宋之前没有明确歌咏西瓜的诗,这也说明《西游记》里涉及西瓜的都是有问题的剧情,都是没有得到好好考虑的。我对电视剧的记忆比较深,记得有八戒偷瓜,还有弥勒用西瓜设下一陷阱,如果考虑到这是他们师徒出国之后的遭遇,这问题又不好说了,但是我又看到西游记文本里十代阎王与唐太宗的对话里确实有西瓜。

沧浪一苇

 ID:5360|2021/06/26 11:2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26

最近俄罗斯海军的新闻搞的很大,一方面在黑海驱离了英国驱逐舰,一方面去夏威夷演习打航母,按照CCTV7军事制高点20210626的说法,这是说明俄罗斯海军改变了主要是近海防御的战略,反守为攻,按我的理解就类似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另外节目还说到英媒竟表明此次侵犯俄罗斯领海的事件是以后到中国海域的预演行动,这一次俄罗斯是炮击了,外加扔了航空炸弹,但没把炮弹怼到对方舰上。而且看一些网上新闻标题说这是俄罗斯冷战后第一次实弹驱离北约舰艇。

一搜索就可以看到一般侵犯中国领海的是美舰穿航台湾海峡侵犯西沙领海,间隔半年甚至更少时间就要搞一次,甚至有过在长江口领海基线外面试探的,而且基本都是熟悉的名字熟悉的舰,双方有来有回的常年打交道。这种情况我看基本不会发展到实弹,除非国家国防策略类似俄罗斯这样有变。也许未来几年内能看到一次实弹驱离?

沧浪一苇

 ID:5354|2021/06/26 12:0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25

在看一个有关中国外汇储备的文章时发现作者用到一个理论,名为三元悖论,即资本自由进出、汇率稳定、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三者只能取两者,当考虑中国情况时,就会注意到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是一定要坚持的,剩下的问题就是考虑政府如何取舍管控资本和汇率稳定这两个方面,管控的紧点松点,汇率方面就会有稳定和不稳定的变化。我觉得要是能看着人民币汇率的图表,再分析一下当时的管控政策就能更清楚了。

还有人戏说这种三元悖论也可以用在设计方面,质量高、时间短、价格低,三者只能取两者,或者是加密货币的方面,安全性好、耗能低、去中心化,三者只能取两者。或者是智能手机方面,重量低、续航长、性能高,三者只能取两者。

我感到拘泥于三这个数字有些问题,比如多快好省这就是四要素。也有很多情况是两要素,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我觉得,两要素的取舍有可能是因为三要素我确定了一定要选其中一个,造成了剩下的两要素取舍。不知道是不是在理论模型里思考问题,有可能就会忽略实际情况的复杂。

沧浪一苇

 ID:5350|2021/06/24 09:0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24

听到何勇专辑《垃圾场/麒麟日记》时就会明白,不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先起的头去拥抱怀疑主义、虚无主义的,比我们大一轮、大两轮的人都是一个熊样。

神圣的、高尚的、有价值的东西什么时候被年轻人大肆怀疑?虚无是什么时间侵袭年轻人的心头?我的感觉是1980年代是这种思想的孕育期,1990年代是极盛期,以至于在1994年形成这样一种显著的音乐现象,这样很朋克的专辑也能流行,流行到甚至咱们内地都能向外界输出音乐了。另外,按中国早期那群玩摇滚青年人的年龄掐算,似乎能印证确实是这样的。

根据《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这本书所描述,改革开放的国策使得境外录音机销往内地,并且还有港台音乐盒带的销售,改革开放国门大开之际,流行的音乐还是港台十分商业的曲子,我觉得当时稍带一些思想性、批判性的也只不过是罗大佑之辈。

据说1980-1985这段时间,内地音乐界的主要的变迁是从抒情为主转向流行音乐,1985之后便迎来了国内流行音乐大兴盛期,就是这个时期萌发了摇滚。书中提到与摇滚乐同时期兴盛的本土音乐是“西北风”,其内容为西北风格音乐加上DISCO。因此当时的流行音乐的格局就是摇滚、西北风、港台三足鼎立。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北风这种流行音乐之外的亚文化音乐是劳改犯演唱的民间俚俗囚歌,兴盛时间点在1988年,我觉得这种囚歌的引发社会极大反响的现象是值得分析的,但是我还没有很透彻的想法,只是觉得这会不会是一种大众情绪的抒发口,社会上的人们与囚犯产生了共情,那关键是囚犯做了什么呢,或许是经济改制了,产生了许多忍不住金钱的诱惑、放开自己道德底线的人。

沧浪一苇

 ID:5343|2021/06/23 01:3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23

我看到《走向共和》的一些剧集里,有很精妙的餐桌上表演,还有很多与食物相搭配的表演,让我感觉中国的食物丰富,故此食物所代表的符号又丰富,给影视表达增加层次再好不过了,比如剧中让人留有印象的食物有很多,鱼、水饺、皇家宴席、普通餐饭、日本饭团、水果、鸡、火锅、早餐,剧中经常存在边吃边对话,还经常以吃表达艰苦,表达豪奢。

听说这部电视剧在当年争议还是很大的,尤其争议在于是不是对史实、人物经历存在偏离,有人辩护,有人批判,而且现在看来,这部剧和《雍正王朝》都是有些颠覆了我们大众的历史记忆。我最近才了解到,其实这两部电视剧的背后还是我知道的一个团体,就是中国第五代导演,所以两部剧所引发的事件终究还是可以归入中国电影导演的思想变迁历程之中。

《新中国电影史》里对第五代导演的群像描绘的关键几点在于,他们成长于思想彻底变迁的时代,故此他们是不会劝服观众顺从主流价值的,可以看到他们骨子里就是一群追求价值多样性的人,常以以反思、否定作为主要基调,挖掘人性为根本,而且各自的个性都很强。在第五代导演之前的第四代导演,也有摆脱“政治性第一艺术性第二”的冲动。第五代导演受到外国电影理论的充分训练,艺术实践有很多创新,实践出的东西前卫、震撼、具有文化价值。结合我看过电影,我觉得这样一群人给我的印象就是激进而且才华横溢。书中又说到,他们又因为市场经济转轨的原因,要经常思考怎么把艺术与娱乐相调和,要把主旋律与娱乐相调和,如果将逐渐失去往日光辉的中国电影业振兴起来,就需要向大众文化努力靠拢。

关于电影业的大趋势,我看《新中国电影史》第四章第五节提到,1979年的年观影人次达到了293亿人次,但是到了1989年却只到168.5亿人次。听说中国电视史里,1983年在四级办电视的口号下各地电视台如雨后春笋一般诞生,之后全国的电视覆盖率就越来越高了,越来越多的电视剧也出来了,我看随着电视成为娱乐的主要渠道,电影衰落是一种命运的必然,但是电影无疑也具有异于电视、互联网娱乐的性质。

沧浪一苇

 ID:5334|2021/06/21 05:0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21

外国小政党里面我曾经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绿党,然后网络发达了居然还出现了海盗党,从海盗党的思想原则来看,就对政治冷感的年轻人有很强吸引力,一个绿色政治一个海盗政治,这两种政治主张大体看上去不关乎左右翼,不过可能其中细节上也存在对资本主义的不满。

我觉得,海盗党其实很难被称为政党,它有点像是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里所详细分析的那些革命历史中的委员会,但是是一种全新的形式。而且海盗湾被打击在瑞典引发的效应不就像是瑞典民众反抗美国施压的一场革命。从一篇对比德国选择党和德国海盗党的文章里可以看到,海盗党这类团伙里面架构与政党政治里的一般政党架构很不相同,文章名叫“民粹主义政党兴衰探因———以德国选择党和海盗党为例”,说到海盗党的党内决策基本上都是公开化,以民主、电子民主为非常根本的原则,领导层控制力弱,不稳定,以至于竞选纲领长期不吸引人,无法形成稳定的对外公关形象,也无法形成稳定的组织。看后我觉得这和扁平化组织结构有点像。相比之下德国选择党就是一个传统政党、职业选举型政党该有的样子,所以不至于昙花一现。

听说绿党已经进入很多国家的政府,我觉得这就意味着绿党不得不进行蜕变。搜到的一篇关于绿党的文章,名为“近十年来西方绿党政治研究述评”,其中说到,绿党的组织在转型,现在跟半人马一样,身体是业余活动家,头是职业政党,还说到大部分进入体制的绿党都逐渐远离了业余活动家的结构。这可能说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想要变成那种选举型政党,免不了先上一堂马基雅维利老师的现实主义课。

沧浪一苇

 ID:5328|2021/06/19 08:3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19

看了韦伯《经济与社会》中文译者写的一篇文章名为“《经济与社会》中的多元因果论”,其中提到城市,说到中国历史之中,理性化的进程是行政与军事的理性化,城市担任的角色乃是统治机关的纵向代理,并非西方历史那样,城市更多担任横向的市场功能,这可能就是东西方文明走向两个方向的原因。

这让我想到城市二字,拆开就是城与市,城字代表了行政方面,市字代表了市场,东西方历史里对这两个功能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并且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一个长期被我熟视无睹的汉语词汇结构。

据vividict.com查到的文字历史与来源,城即土+成,土在金文原是郭,郭是环村邑的护墙,成是用武力实现霸业,故此我觉得城有些军事意味;都这个字,即者+邑,者在金文里原为煮,即焚烧,都的意思为国王焚天祭祖所在的大城市,这样看来,国都的都字里甚至包含了统治者的一项仪式。

古希腊的那种殖民性质的城市中文为城邦,邦字即为丰+邑,丰即为封,是种上了草木以示边界的诸侯封地,这个邦字的引申意思应该是要说明这个城市有自己的主权。但是一般来说,我印象里的古希腊城邦是都有很大的贸易场所,或许应该强调它的贸易,应该称为城市,但这样叫又显得这个城市没有自己的主权。

沧浪一苇

 ID:5318|2021/06/18 04:4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18

平常在各种书里都看见“上帝已死”,以至于我真的深信不疑上帝已经死了。听说伊格尔顿在《文化与上帝之死》里认为上帝总是死不了,虽然我没能看到书的原文,但是在“伊格尔顿谈文化与上帝之死”这篇文章里我看到是这样说理的,现代资本主义皆是世俗的,市场是以一种无神论的方式运作,文化上也是进入了后神学、后意识形态、后形而上学的时代,上帝虽然躺在棺材里,但西方政治精英屡屡会在危机到来时将它请出来,在远离西方的地方,还正在上演原教旨主义的回潮,也就是说,西方资本主义同时催生了宗教怀疑主义和原教旨主义,这真是辩证法的一次绝佳演示。

听说这本书出于2014年,我想这也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极为猖獗的年份,这群人我一直认为肯定不能成大事,实际上也没怎么重视,我也没想过他们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关系,现在看来,确实可以把原教旨主义和复活上帝的愿望关联起来。

说到西方政治界对宗教的态度,自马基雅维利以来就是一贯的,宗教可以起到好作用的话就善加利用,孔德、列奥·施特劳斯等等人一点也不信神,但是他们依旧要主张利用宗教稳定政治。说到科学里的理性主义,它缘起于宗教教义研究,还有许多许多学科的缘起都与宗教有关,但是现代各学科不仅瓜分了宗教的遗产,还要执意撇清与宗教的关系,这好像是俄狄浦斯弑父一样。

文章提到,西方意识形态上点缀着享乐主义、相对主义、实用主义,它在世界上持续的蔓延,却遭到一种地缘宗教强烈的、有血有肉的反抗,武装的原教旨主义者大声抗议上帝被过早的张贴了讣告,原本一个文化差异问题就直接上升为全球政治问题,这就是因为资本扩张需要持续将地方性的各种差异给格式化掉,代之以工具理性、世俗化,逐出原有的信仰与道德。我觉得这似乎说明全球的资本扩张与全球化进程里,对地方信仰与习俗的不尊重是一定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工具理性蔓延全球,人人都工于理性算计,直接薅夺掉任何其他的价值与伦理,何谈后现代的多元性、多样性。

沧浪一苇

 ID:5313|2021/06/17 06:2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17

看了两篇关于社会分层的文章“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社会分层理论比较”,“试析当前社会分层领域中的几种主要理论流派”,都说到社会学三大奠基人引领了三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分析方法,马克思无疑是批判主义、韦伯是人文主义,涂尔干是实证主义,而且他们都有思想继承人发展了他们的学说,形成新马克思主义、新韦伯主义、新涂尔干主义。

依我看来,这三类思想可以这样简单的形容,马克思是批判的,因此一切理论围绕着斗争,矛盾分析也是不复杂的。而韦伯的特点是强调多元标准,区别于马克思是复杂的,比如他主张以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要素考虑社会的不平等。最后我认为涂尔干的理论总离不开社会团结这个主要的重心。

新马克思主义里,马尔库塞的分析我认为非常切合当今社会实际,那就是由于工人阶级的工作环境逐渐优良,并且社会矛盾较以前大大缓和、阶级冲突在化解,工人批判的理由被大大削弱,无产阶级革命早已丧失了基础,并且由于社会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蓝领工人将逐渐减少,白领工人会成为主要组成部分,因为这种劳动特点和生产工具的改变将大大削弱工人的否定动机,使得他们不再是否定的主体。

而新韦伯主义者注意到所谓的社会屏蔽、社会排他,他们分析社会阶层的重点就在于分析社会阶层里的合法的利己行为,合法的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行为,尤其注意到准入门槛这个东西,诸如职业证书制度、学历制度、专业资格制度、职业门槛都是新韦伯主义喜欢分析的。所谓的社会屏蔽,就是通过制度的设计,把其他群体屏蔽在利益之外,以形成对价值的合法占有。这些分析总之就是分析一个利益团体是怎么合法的牺牲了另一个团体的利益。我觉得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那里,这无疑是一种剥削,无疑是批判的对象,但韦伯的社会学是属于“理解社会学”,做的是解释的工作,与之相比,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主旨是批判。我觉得从这个角度看马克思主义者很需要借鉴韦伯。

沧浪一苇

 ID:5309|2021/06/16 08:2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16

马克思主义传播现状里最让人感到难过的是娱乐化、丧失严肃性、低俗化庸俗化,但马克思主义应该还不是最严重的,恐怕历史这个方面是比较严重的。我感觉,马克思主义还具备着内生的抵制文化工业、消费主义侵袭的动力,还算让人比较放心,我想最不能让人放心,最不能忍受的是教育方面的娱乐化、去严肃性,另外还有金钱至上原则和去严肃性侵袭科学界、新闻界,这些或许真的能让情况变的危在旦夕。

虚无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思潮有多严重,我觉得我看到的许多抵制的有识之士只不过是蚍蜉撼树,抱负是巨大的但提出的解决方案羸弱无力,没有哲学上的新意。自网络在中国发达的这些年,泛娱乐化就持续塑造社会,刺激人们的感官、凋零人们的精神、虚无掉人们内心的理想,这大潮里独善其身都倍加困难,更何况发动抵制。也许,网络技术可以在善恶两方面都有巨大能力,只不过我们完全没能找到它在善方面的潜力怎么释放。

旧式的、传统的意识形态宣教逃不了被解构、被扰乱、被冲淡、被变化的命运,而且社会已经是泡在消费主义和拜物教里,娱乐已经成为一种主旋律,浸在其中的人们会逐渐失去价值判断的能力。我想任谁认识到了这些都会心里感到不平,但要说逆转它,不跟堂吉诃德战风车差不多吗。

沧浪一苇

 ID:5307|2021/06/14 11:4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14

突然发现皮革既代表了男子气概,又用在BDSM里,也是摩托车亚文化里一个元素,重金属,朋克,哥特亚文化里面找到皮革也是不难,不管是同性恋异性恋都穿。皮革代表了什么?我觉得是力量、支配或者暴力,但是又想到刀斧、棍棒、枪炮也代表暴力,可两种暴力完全不一样,不是一个层面的。

皮革是束缚用具的材料,也是鞭子的材料,但锁链和绳子也有束缚的功用,为什么没发展成皮革这样一种代表。皮革是动物制品,是牲畜的皮,或许这是一个联系,但皮毛、皮草也是动物制品,为什么没有形成皮革这种代表。实际上皮毛和动物特征已经是另一种亚文化了。

据说飞行员主要穿皮衣,后来1953年电影《飞车党》里退役空军跨上了摩托车,也穿的是一身皮衣行头,结果电影引发了社会模仿成为流行时尚,是后来皮革亚文化的伏笔。至于空军为什么穿皮衣,可能是因为实用的需要,毕竟风大又冷的地方,想要穿的不臃肿还暖和就是皮衣了。

沧浪一苇

 ID:5298|2021/06/13 07:0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13

我注意到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名叫《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我只看了译序部分,觉得挺有启发。

说到美国自19世纪以来到如今的变化,最大的就是产业上的变化,19世纪那种单打独斗的小企业完全拼不过超大企业、垄断企业,现如今的企业是科层官僚制的,而非19世纪那种小商人、小业主、小农场主模式。小农场主之类的老中产阶级,多少还乐意去做一做体力劳动,但是白领以及类似的新中产阶级少有体力劳动。

我记得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里还说美国人都爱从事实业,不喜欢务农,因为依靠土地致富是个逐渐积累的缓慢过程,并且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但是现在看做实业也不如玩金融来钱快,如今美国的实业完全没有华尔街那样的影响力。

我同意社会上体力劳动在缩减,还有公司科层官僚体系普及这两个情况,就此文中导出了一个论点,即老中产阶级、美国小企业主的那些打拼的品德在新中产阶级头脑里完全不推崇,由于新中产阶级位于科层体系里,处于上司下属同事关系网络里,所以新中产阶级最强调关系,强调爬升的窍门,而对道德的完善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并且由于他们如公司的螺丝钉一样服务别人,还经常需要异化自己的人格。

接着论证的是美国新中产阶级的政治性格,书的作者认为美国新中产阶级对政治持有一种普遍冷漠的态度,新中产阶级认为一切具有政治热忱的人都是不成熟的人,一个人不拥有政治倾向、信仰一样可以正常生活。故此,他们经常不关心自己阶级的利益,不思考社会与国家的前途,但对自身财富和利益无比关心,他们是独善其身者,是保守的人,是资本主义社会应对变革的马奇诺防线。

对于新中产阶级只关心自己这个说法我感觉没问题,但是据我所知的美国舆论对于几乎任何话题都会引向政治,我就在想,美国新中产阶级真的会对政治如此的冷感吗?

按照作者的逻辑,当国家大部分人都是中产阶级(我认为也许未来的中国是这样的),应当注意的就是中产阶级这样的不关心自己阶级利益,不关心国家与社会的前途,只关心自打小算盘,很有可能就轻而易举的被富有者、社会精英所算计所操弄,流失掉本属于自己的权力。

沧浪一苇

 ID:5295|2021/06/12 09:1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12

看了一个中国摇滚乐简史,文章名叫“腐化与重生:中国摇滚乐20年”,正好提到中国在1980年代出现的社会思潮,因为外国社科图书像潮水一样涌来,三个哲学家得到明显的推崇,尼采、弗洛伊德、萨特,美术界则是毕加索和达利,文章作者认为,1980年代中国摇滚乐诞生不是单纯为了丰富艺术的形式,其诞生就是卷在了一股类似启蒙运动潮流里面,摇滚就是启蒙的一个先锋。

1988年电影《顽主》谈及了尼采、弗洛伊德,又有摇滚乐,里面的一场走秀不仅隐喻了中国历史进程,而且还反映了政治与文化的变迁,可以说这部电影有点像映照1980年代的镜子。

文章说到崔健时代后的两支乐队,一个是唐朝,一个是黑豹;一个偏向于金属,一个偏向于流行,他们是中国摇滚走向群雄逐鹿状态的催化剂,是介于星星之火和燎原之火中间的状态。到了1989年这个时间点,中国摇滚彻底成为燎原之火。

1993-1994中国摇滚到达最鼎盛期,正是此时,中国摇滚第一代乐队在北京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权力体系,一个摇滚产业体系,文章分析到,中国摇滚的诞生特点就预示了他们会陷入封闭僵化的怪圈,外地乐手与远离体系的乐手本意是要表达反叛,但他们必须得成为此体系的羔羊才行,因此北京这个曾经的桃花源不再是桃花源。于是自1995年起,中国各地摇滚乐队标新立异蔚然成风,强调DIY、反主流,各地乐队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摇滚乐组织、受众,还有媒体的关注,极力想要突破北京风格,主旨思想也是回归摇滚本心。对1996年商业化摇滚的失望可以说为朋克兴起埋下伏笔。

1998年中国朋克大军涌现,而中国朋克自一开始就是三足鼎立,分为北京、南方、武汉。地下朋克会怒斥主流朋克虚伪做作,是中产阶级伪朋克。文章提到,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朋克由中产阶级构成,而武汉朋克则是社会底层人员构成,可以说是无产阶级。看到此处我想确实如此,北京属于中国摇滚浪潮的策源地的原因多半是经济发达、国际化程度高,同时这样一个富庶的城市也就预示了北京摇滚乐多为中产阶级思想意识表达。

总而言之,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中国摇滚还是逃不出这样一种规律,那就是逐渐发展到变质,这篇文章作者的用词是腐化,然后有人受不了这种情况,决心重回摇滚的本质,重回歌曲思想性,排斥商业性,如此循环往复不停息。

沧浪一苇

 ID:5290|2021/06/10 06:1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10

公共知识分子缩写为公知,本是中性意味或褒义的,但是在现在成为一个贬义词。

这种产生变化的词真不少,感觉最近几年网络里的人们在语言运用上的创造创新、改变都惊人的多。

一想到公知我的印象就是他们总觉得外国的月亮圆,鼓吹很多东西,但说公知是一类绝对怀有恶意的恶人我不同意,当代传媒的特性就是这种绝对化,经常会发生仇恨宣泄、娱乐化,充满了断章取义,充满了曲解,另外,一个本需仔细论述的道理变成简短几句话,说服力必然是大大削弱,漏洞必定百出,必定很难讲辩证。最后我觉得情绪的力量也很大,互联网事件的走向基本都是由情绪决定的。

人与人的生活大不相同,从经济、地域、教育、年龄等等方面上都不同,怎么会不争辩不吵架,按理说,应该心平气和的说理,再不济也可以和而不同,实际上这是一种奢望,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当代互联网可以轻易挑动起人最强烈的情绪,一个自诩性情温和的人也可以轻易的愤怒。

我想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现代青年人,都没有经历过历史里的贫困、饥饿、荒谬,对于那些事情只有书籍和纸面文字的记忆。不过我想,一些公共知识分子很有可能就是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学生,他们是真实经历过纸面上的事件的人,也许有另一些公共知识分子是他们的后代、学生。据我所知,那个时期思潮涌动是很厉害,各路年轻人为了政治经济、为了国家、为了自己,想破了头,翻遍了书。只不过时过境迁,时代发生了变化,再让他们改变自己以往的看法绝不容易,因为一个人不太可能背叛自己多年的选择。

我看到一篇文章很棒的分析了1978-1989这十来年间的外国思潮,名为“西方思潮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规律探析”,具体说到思潮,尤其是哲学思潮最盛,有1978年后的存在主义思潮、萨特热,1983-1985弗洛伊德主义思潮,1985-1987尼采权力意志思潮,1987-1989实用主义思潮。它们的表现形式大概就是积极的书籍翻译与印刷,群众争相购买阅读,报纸杂志会提及哲学家思想等等。

说到经济思潮,有1983年之后的凯恩斯主义热,1985年后热点逐渐向弗里德曼主义转移。说到政治思潮,1985年后经常会有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话题,诸如人权、民主、三权分立等等,不同于前期的经济话题热度高,1987年后政治话题热度最高。文章说到这些思潮传播的模式,大抵都是像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也像振动一样,最后在1989形成了如同共振一样的效应。我感觉从思潮变化的特征看,这些思潮并不是随便转变,而是紧密的结合了当时青年的现实生活、时事新闻。

沧浪一苇

 ID:5283|2021/06/09 06:45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09

看这本《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能解决我听摇滚乐时的一些迷惑,比如我以前就从没搞明白各种摇滚乐与当时的历史时事是怎样的关系,还有相互之间的传承关系,在书里的第四章就梳理的很顺。

早期摇滚其实是一个美国玩意,具有鲜明的美国性格,而其命运也是有很强的美国特色。我认为摇滚乐几经兴衰,可能规律就是一种风格越来越商业化,越来越变味、腻,最终一种风格走向末路,但下一种风格已经因为比较契合政治经济的情况和社会意识而开始萌芽,获得群众基础,故此也走向商业化,形成一种循环。

书里说到摇滚乐的第一个衰落期就很详细,唱片公司经常对广播公司进行了贿赂,最终此事越做越大,1959年引发了政府的注意、调查与制裁,人们对摇滚乐开始质疑,于是美国摇滚乐显得萧条了,英伦开始入侵。

1960年代美国应该是民权运动大潮时期,而1970年代则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低潮,并且越南战争结束,经济稳定,社会转移了注意力,故此1960年代与1970年代音乐的区别是很大的,据书中描述,嬉皮士与雅皮士就是一大区别,我觉得1960年代以思想锋芒的闪耀为主,1970年代为艺术的丰富性增加,商业成功为主,并且1970年代萌芽的音乐种类、音乐理念好像多极了。

1973英国爆发经济危机,社会衰落并且人员大量失业,故此摇滚乐中产生了朋克,朋克是年轻人反政府和社会批判的武器,而朋克的过于锋利引发社会质疑,于是朋克的下一方向便是精致化、专业化的音乐即新浪潮,新浪潮衰退后,后朋克时代的代表是另类摇滚。

另类摇滚的根本思想就是反商业包装,强调音乐的思想性,但还是要感叹它们必然的命运就是从地下转为主流。

根据我听到的英国另类摇滚,我觉得就以歌词的话题来说,便与别的摇滚产生了很大差异,具有很浓的英国人思想意识。我知道的英伦入侵有两次,一次是披头士的那次,一次是1970年代末朋克进入美国,表面上看,英美音乐文化相互通行无阻,但据说英国另类摇滚是不能融入美国的,书中说到1985-1995年间,英国另类摇滚很难于美国流行,因为歌词都是英国人自己关心的事情,美国人不太容易理解,自1995年后两国的另类摇滚才相互消除了界限。

从另类摇滚的例子就可见,摇滚乐总是在反复要求重回摇滚乐本心,反商业,重新强调思想性,1990年代垃圾摇滚的出现依旧是具有这种特性。我觉得摇滚乐历史还有两个乐观的特征,早期摇滚乐的反叛还很浅薄,越往后发展越有人强调思想锋芒;早期摇滚乐只能包含一小部分社会话题,但到后来可以到无所不包的程度。

沧浪一苇

 ID:5281|2021/06/07 08:0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07

丹麦与美国合作监听欧洲以及欧洲各政府的事情暴露出来了,根据我看的两个军事节目,《军事制高点》20210606《防务新观察》20210603,说到这次事件并非斯诺登之辈捅出来的,也不是丹麦政府的决策,是欧洲诸多大国联合起来决定的,而且这件事虽然揭露的是多年前的监听,但是那个时间点正是棱镜门之后的时间点,所以可以证明棱镜门之后美国正备受谴责之时,它仍决定不收手。因此可见美国绝对不会放弃监听,尤其是它必须要知道欧洲领导人的政治意见它才能放心。

我以前觉得霸权只是依靠军事实力、综合国力什么的去维持,现在看来实际上军事的成分只占小头,最重要的东西是监听情报的能力、外加舆论鼓动的能力,这是两个大头。相比舆论鼓动、军事部署这样的阳谋,监听必然属于阴谋,但美国的监听已经也是阳谋了。我听说自二战时期就有情报暗战,各方势力都有关于军事外交无线电的破译,还直接影响了很多军事行动和大人物死亡,似乎可以说这场情报战争从二战起还没有停火过。

沧浪一苇

 ID:5277|2021/06/06 11:0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06

发现两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第十九章说到一个论点,为什么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喜欢从事实业,这句话从现在来看并不正确了,实业反而在美国需要振兴了。

托克维尔认为,农业是一切实用技术中进步最慢的一项,农业甚至好像停滞不前,其他行业似乎都在跑步前进,因为美国人总是不断思考致富捷径,所以在当时他们总选择工商业、制造业、铁路建设。从现在来看,规律似乎是,美国会青睐任何行业里像是跑步前进,看起来繁荣昌盛、致富速度快的那个行业,比如说美国现在选择玩金融以及金融衍生品。我觉得并不是说别的国家没有这种倾向,只是美国的这种倾向非常严重。

第二个论点在于,美国大多数人的精神一辈子都集中在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上,但是在某些人的心中会产生强烈的反动,因此美国教派林立,经常会有独立教派产生,而欧洲并没有这样。托克维尔在第十二章里认为,美国人的精神似乎被限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无法逃脱出去。一旦有机会跨越界限,他们却不知道何从立足,往往急着往外冲,做出违背常理的事来。这一点我感觉似乎有点道理,但是也没说的很清楚。

沧浪一苇

 ID:5269|2021/06/05 03:1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05

读汉娜·阿伦特《论革命》带给我的体会就是醍醐灌顶,能引人进入深思熟虑的境地,也可以完全颠覆我以前对于历史与革命的偏颇幼稚观点。

我总结了一些她很有启发的核心观点,第一个是对贫困的观点,第二个是对委员会的观点,第三个是大西洋两岸即欧洲与美国的差别。

第二章社会问题第六节认为,没有哪一场革命一劳永逸的解决贫困。胃里空荡是如此危险,所以贫困的力量气吞山河,因此革命怎可能不受这种力量的诱惑,我觉得这就好比说贫困所致的愤怒是红了眼且横冲直撞的牛。尽管如此,我认为解决贫困这一任务终究还是需要生产力的发展,按文中说,贫困终究是要通过中性的技术力量解决。

第六章里可以看到,阿伦特认为二十世纪的革命之中,都存在委员会与革命党派的分歧,它们虽看起来志向相同,但是实际上阿伦特分析政党与委员会之间的差距其实是非常大的。我感到阿伦特对于委员会是很喜欢的,恐怕第六章标题里的珍宝这个词形容的也包括委员会。书中提到,马克思作为一个巴黎公社的目击者,其实看出了公社委员会是临时性的,不过我觉得阿伦特对于委员会的喜爱就是因为她看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革命里都自发涌现委员会,她一定对此感到神奇,可以说是欣赏乌托邦在现实世界的短暂闪耀。文中原话说,是不谙世事的人民心中绝望的罗曼蒂克。

我还注意到,阿伦特论及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有两种态度。她认为,美国有一种轻视哲学的典型特征,因此美国革命不是“书生气”的“启蒙”所致,而是殖民地的实践所致,美国国父们不信任哲学归纳,这与他们的英国血统真是十分契合,并不能说美利坚共和框架的树立者们知识不渊博,只是说他们在使命达成之后哲学兴趣就干涸了,我觉得这就是实用主义吧。而欧洲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兴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分析与思考,各路思想家不吝笔墨的反复关注它,至今不见停歇,相比之下,美国像是失忆了,像是枯竭了。

沧浪一苇

 ID:5266|2021/06/04 12:5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03

突然很想问,那一首有名的歌《Knockin’ On Heaven’s Door》究竟是什么意思?徽章和枪指的是什么?后来查到这首歌来自于1973年电影《比利小子》,是西部片,说到原本属于老朋友的两个枪手,一方被投资西部投资新墨西哥州的人收买,成为警长,追杀另一方比利小子的故事。说到美国历史里最有名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西部从无政府状态逐渐建立秩序的过程。好多电影游戏都少不了西部。电影放到一半我就看到了,这歌是枪战之后中弹的人快死时响起的,徽章说明这个濒死的人是一个警长,他是追杀比利小子势力的执法者,歌词里的妈妈并非妈妈,可能是妻子,根据我看到的剧情梗概,他应该是称呼妻子为妈妈。

沧浪一苇

 ID:5261|2021/06/02 11:1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02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听到的一个观点是说历史里某个王朝盛期基本上温度都偏高,粮食产量一般都大,故此气候变暖是一个有利的事情。我看这个观点基本上站得住脚,但我觉得气候变暖只是我们周边环境变化的一个方面,如今比较严峻的事还有物种大规模快速灭绝这件事,气候变化对于一些国家会有好处,可以以此为借口忽视它,物种灭绝是对人们有纯粹坏处的事情,那拿什么为借口忽视它呢?或许有观点会认为地球经历的灭绝多了去了因此没什么关系。

在读《廉价的代价》时看到此书的一个观点,就是说资本主义一方面努力驱使自然、制造收益、促成廉价,一方面产生代价,此种规律自资本主义早期即存在到现在依然颠扑不破。说到早期资本主义,就得论及当时的奴隶,这种奴隶与历史里其他时期的奴隶并不太相同,这种奴隶很大程度上不被视为人而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想到驱使奴隶就是驱使自然。

我理解这本书的很精辟的观点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里,收益理所当然的被精心算计,而代价总是被无视,当代价积攒为危机集中爆发时,资本主义不得不改变原本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太可能主动去检视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可持续的,是不是永续的和是不是对子孙有利的。

面对积重难返的种种情况,我看人常常寄希望于科学或者巨大工程,心里总想毕其功于一役,就比如把梦想寄于可控核聚变、行星际移民、生态改造。我觉得问题在于,人往往等代价变为危机才去重视它,而不是直接从根本上直视代价,这有点像资本主义的本质。比如煤炭/蒸汽机、汽油/内燃机、塑料、重金属化工的研发时根本没想到有光化学烟雾、细颗粒污染物、酸雨、铅汞铬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加速灭绝,直到它们成为危机,才想起有这种代价。甚至也有可能在危机到来很长时间后依然被既得利益者掩盖着。

另一问题就是,人们构想资本主义以外的生产方式时,往往延续了资本主义的这种忽视代价的本性,因此那样也逃不出一波波危机,除非从根上就是可持续的。

沧浪一苇

 ID:5256|2021/06/01 08:2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6/01

看《当代西方文学理论》时关注到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提到后结构主义时,特别的提到了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说到学生与工人的组织基本不是成型的,由于思潮非常分散,所以并不能统一为一个联合体。据我所知,他们基本分布在这些旗帜之下,比如社会主义/共产党,无政府主义,情景主义国际,学生组成联盟,工人在工会,并且由于纷争状态和混乱导致了失败。我似乎可以认为分散是失败的根源,但是究竟为什么是分散的。据说战后法国也存在婴儿潮,因为教育普及,激增学额与教席,使得他们产生了超多的大学生,扩充的大学生与教师也多无产阶级化,但我看他们终究没能免除分散和幼稚,我想这似乎是一种规律、特征。

书中除了说到资本主义政府和当时的教育系统是他们的敌人,还提到一点是说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斯大林式的,也背叛了他们的。故此,1968年五月风暴收场后,后结构主义从欢欣与幻灭、解放与溃败、狂喜和灾难的混合物之中孕育出来。罗兰·巴特在五月风暴后几年写出《文之悦》,他说到,一切理论、思想意识、确切的东西、社会责任都变成了可怕的东西,但知识分子依然可以尽情的在“写作”这块仅剩的飞地上驰骋,结构的专制可以暂时的被自由的语言运用打破,以获得一种喜悦。

美国1960到1970年代孕育出嬉皮和反文化,法国在1968年后思想上结晶出一个后结构主义,不得不说这真的很有这两国的鲜明特色。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分析到:『后结构主义的发展之一,是它变成了回避所有这种政治问题的一种便利的方式。德里达和其他一些人的作品严厉怀疑关于真理、现实、意思和知识的传统概念,认为所有这些都可以被揭示为依赖于种天真的语言表现理论。如果被表现的意思是词或表现符号的一种暂时产物,总是变化不定,半隐半现,那么怎么可能有任何确定的真理或意思呢?』因此我可以认为,知识分子笔锋指向了所谓的真理,比如,谁要是使用“真理”、“肯定”和“真正”这类词,后结构主义立即就会给其盖上一个“形而上学”的戳记,这便是知识分子进行抵抗的大战略,现在看来,不得不说这种战略别具一格的强力。可以看到,这种思想也许来自1968年之后的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