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
由于没能看到伊格尔顿《文化与上帝之死》里的内容,只好看了一篇叙述的文章名为“伊格尔顿谈文化与上帝之死”,其中我注意到一个注释,说到一个论点很有意思,伊格尔顿不认为是法国知识分子阐释了“日常生活”概念,我记得确实有一批法国人专注研究日常生活哲学的,而是基督教先阐释了日常生活概念,神学资源里有很多日常生活与律法的融合,他认为属于很好的融合。
我看后就想,中国哲学、中国宗教里面难道就不同吗?既然可以说基督教属于日常生活哲学,中国哲学里面宗教资源也不少,指导日常生活已经几千年了,说它是日常生活哲学也没问题吧。
我还记得,类似列斐伏尔这样的法国人会认为,以往的哲学史就是一部蔑视与遗忘日常生活的历史,因此他们希望让哲学去关照日常生活,我接着想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哲学需要去关照日常生活?也许是因为宗教信仰退场了,上帝或许没死透,半死不活的,但也是在棺材里躺下了,人们的内心急需有东西补位。
我印象里伊格尔顿是一个左翼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者,他想要从神学这口旧锅里再捞点有营养的,终究还是感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彻底世俗化、资本主义化是有问题的,自由主义民主政治大有成为唯一合理的政治之势,这也是很有问题的,原教旨主义者在全世界范围内纷纷跳出来疯狂搞事,就是一种压制之后的强力回弹,后现代貌似提倡多元化、去中心、颠覆权威,实际上却是铁板一块,这些内容在资本主义对外扩张中一点也没体现。宗教固然在历史里长期都是可憎的,那是因为它与政治挂钩了,如果把政治撇去,这口锅里还是存在一些有营养的东西,同理,我认为中国哲学这锅汤里也一样。
我看出来了,简而言之,伊格尔顿的意见就是认为宗教信仰退位之后补位的东西并不是很合格,甚至有些连宗教都不如,就比如疯狂的工具理性常常占据人的思想,我在文章里看到,伊格尔顿认为上帝的本性肯定不是一个工于算计的人,也不可能做一个管理现代企业的高管,因此信仰常常是纠正工具理性、纠正资本运作思维的一种力量,宗教里面常常存在尊重生命的伦理资源,我觉得这才是这口锅里有营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