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5833|2021/11/30 10:4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1/30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二

可以看出,阿多诺分析音乐之类的文化分析的很深,听音乐的时候我感觉也是思考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时刻。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是不会把资本主义视为一个过渡阶段的,而是将其视为社会生产最后的形式。反观古典的艺术乌托邦总是疏离开现实生活,存在一种独立性,艺术乌托邦总表达出一种对于现实的抗议,现代艺术并非完全是这样的境地,现代艺术未产业化的时候,还可能存在独立性,一旦产业化了,就没有独立性和批判性了,通常不会表达对于资本主义的抗议、批判、否定,那这样基本就是变相的对资本主义进行强化。

对于艺术家、乌托邦信仰者而言,不要忘记,在社会上的矛盾被根除、被消灭之前,一定要表现出批判。严肃的艺术形式是充满了批判的艺术,且一定不被市场广泛接受,但这不代表它是反动的,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会把资本主义视为社会生产的最后形式一样,不追求进步的音乐里,不会有否定现实的成分,因为这样才有机会被所有人欣赏,才有机会被消费。突然又想到,也许即便一些艺术体现了批判,也有可能成为商品,成为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这是批判被消解,是另一个问题。

艺术有两种性质,面向过去和面向未来。现代艺术失去了艺术乌托邦的批判性,便失去了面向未来的性质,但却获得了拜物化,却可以成为大众规模消费的对象,带来利润。面向过去这四个字怎么理解,我认为就是说,消费者往往不喜欢新东西,在这里我感觉阿多诺预言了现代的算法分发内容,提供内容的服务商知道过去的时间里用户喜欢什么,之后便总是提供类似内容,包括音乐,这样喜好被圈住是一种退化,其逻辑是永远的面向过去,其目的永远是让消费者黏着其上并且深度迷醉,带来利润。阿多诺通过对广播的分析看出了欣赏作品一个原子化的过程,标准化大规模分发和假个性是流行音乐的显著特点,只认准自己喜欢的是大众听觉的本质。总之音乐的拜物化和面向过去特征是资本主义下艺术的典型特征。行使批判,不要把资本主义当作社会生产的最后形式。

沧浪一苇

 ID:5830|2021/11/28 08:4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1/28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一

书中霍克海默部分,说到了为什么他要搞批判理论,我感觉梳理的很不错。首先,对于政治理念,自恩格斯去世后,马克思主义大致分支为1.第二国际路径、2.第三国际路径、3.罗莎·卢森堡的路径,不管是第二国际显现出实证主义,还是列宁显现出的辩证唯物主义,霍克海默都不认同,一方面,他倾向于认同罗莎·卢森堡,一方面,他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就是批判,与其说批判理论是一种理论,毋宁说批判理论是一种实践。

实证主义为什么用在人文社科里不好,因为实证主义太以自然科学为榜样了,这样会导致一种非批判性,实证主义以一种所谓的客观态度观察社会,把现存社会当作一些事实的堆积,这样直接就导致了对现存社会状态的认可倾向。

由此我可以看出一个要点,那就是说,失去对社会现存状态批判是很危险的,这样的不批判是最需要批判的,就连讲科学的实证主义生成了这种倾向也不例外的需要批判。霍克海默、阿多诺更以文化工业为批判对象,因为文化工业里不会有深刻的否定,深刻的否定不会取悦任何人,大众文化还是一道道工业流水线,以资本控制,是资本主义逐渐使得社会失去任何否定性、消解任何否定性的手段,现代工业标准化的原则深度渗透大众文化,特征就是以十分庞大的规模批量分发,人们千人一面,大众文化沦为肯定性文化而非否定性文化。

最近听到二手玫瑰同名专辑的《允许部分艺术家先富起来》里唱到:“我被活活的逼成了个工人,我被活活的逼成了个商人”恐怕唱的正是文化工业批判。

沧浪一苇

 ID:5828|2021/11/26 09:08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1/26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笔记十三

导论部分对法国哲学的特色进行归纳的我认为非常不错,彻底的梳理了法国哲学鲜明的异于其他国家哲学的要点。

我比较认同的是书中说,20世纪法国哲学家在阐述政治思想时,大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源头、哲学资源,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似乎是因此,法国出现一种特殊的性格,与英美分析哲学大相径庭,凡对政治的态度都非常积极,我感到几乎所有的法国哲学都希望深深的落地到实践,书中提到,很多哲学家都依据自己的意见积极的评价时事,而且还相互之间切磋政治意见,并因此失去友谊。

法国哲学与文学联系十分紧密,这是最大的特征,并且不光如此,还有一些从实证科学汲取哲学资源,但是实证性不等同于实证主义,因为哲学肯定不是追求绝对的实证性,实证性的存在只是为了抵制悬思和形而上学。法国哲学的另一大特征就是十分重视创造新概念,这一点我已经从《什么是哲学?》里见识过了,里面有一套关于非常系统的关于什么是哲学的思想,并且核心观点就认为哲学是创造概念。

沧浪一苇

 ID:5826|2021/11/24 12:4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1/24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笔记十二

在读导论部分时,有几个地方很有启发,书中说到福柯对康德的反对实际上是反对哲学变成人类学的危险:『福柯对康德的批判就是针对其人类学主体主义了。福柯所说的“人类学”,并非通常意义上的一门学科,而是指把全部哲学问题都归结为人的问题的哲学尝试:“如果人们只能对作为一个自然人作为一个有限存在的人进行哲学思考,那么,整个哲学从根本上讲难道都不将是人类学吗?”福柯的矛头直指康德因为康德认为“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希望什么?”这三大问题都可归结为一个问题“人是什么?”康德把人的知识的可能性与人的有限性联系在一起了,而这正是福柯所要批判的人类学主体主义的典型特征。“自康德开始,情况逆转了,即人们不是从无限或真理出发来把人的问题当作一种影子问题提出来;自康德以来,不再有无限,只有有限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的批判本身才具有人类学的可能性或危险。”』

什么样的主体观确定什么样的历史观,任何历史观背后都有哲学基础,中世纪经院哲学确定了上帝超验预订的历史观,笛卡尔的近代主体哲学确定了主体运用理性与科学征服自然的乐观主义历史观,黑格尔确定了总体性的历史观,孔德的实证哲学确定了历史如同儿童、青年、成年的连续性进步历史观,而法国哲学里诸如福柯、列维-斯特劳斯则积极批判这类的人类学主体主义哲学和其附赠的历史观,就是连续性的历史观。

沧浪一苇

 ID:5819|2021/11/22 06:2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1/22

起因是看了11月20日的CCTV13新闻周刊,我想到了一个关于教育的问题,节目提到有一个同济大学物理教授吴於人坚持在短视频平台科普物理知识,她认为物理不应该是刷题,而最好是一种兴趣,很多人填报大学志愿仅仅是因为擅长物理题,多年的刷题与运算已经让物理等同于晦涩,眼里失去了光。

对于这个意见我感到很有意思,我赞同对知识兴趣的培养,也不喜欢刷题,但是我感觉高中生刷题的行为里面自然的带有一套社会学的道理,目前这个时代,刷题这个行为还是很合乎理性,合乎利益。

同时我看了一篇文章,名叫『为什么农民工“有技术无地位” ——技术工人转向中间阶层社会结构的战略探索』里面提到了新韦伯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两个理论对教育的意见,也说到了新韦伯主义对证书的观点:『关于技能、技术怎样影响人的社会地位,比较成熟的理论有两种,一种是新马克思主义者赖特提出的技术资产理论,另一种是新韦伯主义者帕金提出的专业资格、技术证书制度理论。赖特认为,技术和技术资格证书也是社会中一种不平等分配的财产形式,技术资产的基础是技术证书,而技术证书是由权威部和各种法规所决定的。帕金认为,专业资格、技术证书制度与财产制度同样重要,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分层的两大基本制度,技术证书决定着什么人可以进人什么样的职位,因此,在决定社会分层、阶级结构方面,技术证书的功能丝毫不亚于财产制度的功能。总之,两位学者虽然代表不同的理论流派,但是,在确认技术证书决定社会分层方面,两者的观点是近似的。』

由此可知,我们自觉的、紧迫的争取学历证书和专业证书,是因为这是现代资本主义影响社会分层的基本制度,证书很大程度的决定了人的社会阶层。我还感到这篇文章很有道理的几点是这样说的,1.任何一个阶层地位的跃升都不能指望其他阶层给予什么,都需要自身的努力,就比如农民工;2.历史证明,假如是一场运动式的行动,用来改变某阶层社会地位,则不能起到长久作用,社会地位的变化如果是守法律的,则一定是渐进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反复博弈、反复拉锯的过程。

3.农民工为什么有能力、有技术而无地位。这就涉及到社会学的最基本问题之一:社会地位是怎样获得的?究竟什么因素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地位?参考新马克思主义者赖特的理论,作者分析中国的社会地位来源有六个,第一,权力地位;第二,经济地位;第三,教育地位;第四,技术职称;第五,户籍身份地位;第六,家庭出身。对于教育地位,在中国,高考是能否进入相应社会地位的一道重要门槛,能够获得正式的教育证书,仍然是中国社会“地位准入”的最核心的机制,从古时候科举以来就是对一般人来说的重要机会。对于职业证书,文章认为这一种渠道对于农民工的发展余地最大,因为他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从事着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工作,这一点是他们上升社会地位、阶层为数不多的重要渠道。我感觉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我想农民工是一个占尽了竞争劣势的阶层,恐怕这样还不够。

后工业社会以知识为核心,知识的暴涨使得地位高的不再是血统好的人、掌握暴力的人、钱多的人,而是向知识多的人转移,反而前者们逐渐要依赖后者,知识最多的机构肯定是未来社会最重要的机构,由此可以发现,教育资源成了一个比什么都重要的资源,教育资源一旦不平衡,就成了影响最深远的不平衡。

沧浪一苇

 ID:5815|2021/11/20 09:12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1/20

关于崔健《一无所有》,我看到《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里是这样解析的,书中认为,歌词的核心在于否定一无所有的境地,表达一种艰难和痛苦的文化反抗处境,在自我与外部世界构筑对立,唯余下袒露的自我、无助、唯我主义心灵。

具体的歌词解析里,表面上是感情关系的矛盾,其实也可说是曲折地隐喻了文化反抗者内心的迷惘,但这并未导引他走向对个性立场的放弃,或媾和于环境的不可捉摸的压力,反倒由这种焦灼和迷惘更显出自由及个体追求的意义,并转化成一种愤怒情绪和更坚决的自我坚守。崔健的整体风格就是力度的表现占比最大,所有情绪都是直接喷涌。

文章“告别一九八六”里认为,1986年后,在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人们发现理想坍塌,自己除了被刺激和唤醒了渴望、焦灼、喷怒、无奈等等情绪后,却原来一无所有,这种物质与精神上的赤贫感与彷徨、苦闷、失落的时代情绪弥漫在一代人之中。正是十年一梦觉醒后遭遇的却是前路的迷茫,集体主义的理想破灭之后带来的是集体的精神失落,《一无所有》给中国听众带来了视听感官上的冲击和震撼,词作更是恰合时代情绪。

我考虑了之后还发现,《一无所有》里的“一无所有”正是与《国际歌》中文版里的“一无所有”形成了对应关系,但具体与《国际歌》对一无所有的否认不相同。

沧浪一苇

 ID:5810|2021/11/18 01:0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1/18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笔记十一

书中提到,物正在被一种人们难以掌握的难以捉摸的力量所塑形、扭曲,物越来越脱离主体客体的二元关系,而且物体系不再是一个可以被总体性掌握的体系,因为物正在不断的逃逸出体系,这就是物的策略,这种策略揭示出我们对于物的把握、掌握其实都是一些幻觉,物变的越来越陌生、奇异,总是能给我们以冲击。

如何理解物的这种特性,或许我可以从生活实际情况去理解物的善变,比如设计理念就是十分流动的东西,从我的观察经历来看,设计理念的变化是越来越迅速的,比如从操作系统UI的迭代就可以十分直观的展现出来。关于物的设计,我也看到鲍德里亚确实分析过包豪斯。

据《世界现代设计史》,包豪斯是在德国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在工业产品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和版面设计、室内设计、摄影、艺术等方面都为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并将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一个高峰。包豪斯探索现代主义和批量化工业生产、简明而无装饰的风格怎样结合起来,包豪斯的伟大突破就是把现代主义突出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工业化、标准化结合起来。书中也说包豪斯是欧洲现代主义的一部分,特征就是充满了学究气,而之后章节的美国工业设计则是市场机制下的一场没有理想主义没有学究气的设计运动。这或许能揭示出物的善变性的一角。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里,鲍德里亚在分析包豪斯时提到:『包豪斯既不是革命的,也不是乌托邦的。正如工业革命标志着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诞生,标志着物质生产的体系化以及合理化理论的诞生,同样,包豪斯标志着政治经济学领域在理论上,以及交换价值体系在实践中拓展到了整个符号的、形式的以及物的领域之中。在意指关系模式的层面上和符号设计的层面所发生的转变类似于发生在16世纪以来的物质生产方式以及在政治经济学控制下所发生的转变。包豪斯标志着真正的符号政治经济学的分界点。』

沧浪一苇

 ID:5806|2021/11/16 12:2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1/16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笔记十

书中强调,我们现在不需要探究物究竟如何呈现,因为这是传统哲学的领域,我们需要探究究竟为什么物诱惑了我们,使我们陷入了种种圈套,这是一个传统哲学认识手段都失效的领域,我们不应该退回到前现代哲学和形而上学那里去界定物的特性与特质。物,在传统哲学里就是一个认识对象,我觉得鲍德里亚所说的物可能直接超出了认识对象的意思,可能他的物就是商品的意思,书中我看到,鲍德里亚的理论还存在升级,因为他逐渐看出来物有了变化,一是物变的越来越狡黠,二是物/商品的秩序变的越来越难以把握。

在文章『消费社会的“奢侈”辩证法』里,我看到,实际上自休谟起就对奢侈进行了正名,休谟所言的奢侈,看起来还只是涉及到技术革新及其解放人类自我的一种手段,休谟对奢侈的看法还是一分为二的,梳理其正面与负面的双重价值,休谟也谈论了社会信用体系,适当运用信用和过度透支信用的正负两种价值。

文中说到,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信用社会,奢侈或消费正是在信用的承诺之下得以扩张,现代的奢侈或消费的内涵在经济学意义上悄悄地改变了,比如说我曾经听说过的轻奢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奢侈,比如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信贷,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是一种关于基本的广泛的需求、物品和满足的理论,鲍德里亚认为传统的理论需要被符号政治经济学替换,因为物品和需求都从根上改变了。需求的客观特点变得更加难以确定,它特别地贪得无厌、永远无法满足,因为这是消费社会的一大特征,商品就是标识使用者经济能力的符号的东西,它是什么功能不重要,它的意义在于它在它类似商品中的地位,比如高档物品、低档物品的对比,符号的等级体系里,差异是最重要的,这便是为什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开始弱化,鲍德里亚要开创新领域、开创符号政治经济学的原因。

沧浪一苇

 ID:5801|2021/11/14 12:2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1/13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笔记九

看过此书对鲍德里亚的理解,我可以大致的梳理清楚现代社会里很多关于审美、女性、表皮、美容、美颜、异装等等看似分散的话题,我想也许实际上身体这个东西在历史上的地位前所未有的高,鲍德里亚的那个年代,时尚杂志可能占据了很多关于身体的话语权,而现在也许是互联网上的编辑和应用程序分发的内容占据了关于身体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所表达的正是彻底颠倒身体与心灵的关系,彻底让心灵支配身体的局面扭转,成为身体支配心灵的局面,如果心灵对身体关照不周,使身体的状态尤其是表皮的状态不佳,心灵或许将会遭到一场报复。这便是消费社会的一种特点,身体是一种诱惑之物、诱惑根源,是消费社会的符码体系的一员,瘦瘦的身体、光滑美观的皮肤,在消费社会符码体系中价值当然高。

像宗教方面关心的生殖力、神力,生产方面关心的生产力、劳动力皆是一种内在的力,是非表皮的性质,在宗教盛行、劳动生产盛行的时代各自有自己的审美体系,而消费社会对这种内在之力的压制、排斥、忽视是极强的,对外在美,对表皮优质的强调是绝对的,这便是身体、表皮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个有关于异装的剖析,名叫“从鲍德里亚“诱惑”的视角探析中国当代婚纱摄影现象”『鲍德里亚在《论诱惑》的第一部分“性的消失”就提出性只是载体,它并不构成诱惑,诱惑人的是一种女性气质。 女性气质并不等同于解剖学意义上的女人。女人是一种确定性的性别,女性气质是漂浮的能指,是不确定原则。例如异装癖者,他们既不是同性恋,也不是变性者,他们并不否认自身解剖学意义上的性别,他们喜欢的是一种性别戏仿。』

结婚照、婚纱摄影这个东西确实十分有意思,我感觉可以直接折射出鲍德里亚所分析的很多要点,例如婚纱摄影正是一场关于符号的消费,所包装的影像正是一种超真实,婚纱为什么占据结婚照的绝对中心,甚至在此时男方的着装一定是配角,因为女性气质正是一种消费社会的重要符码,在性的诱惑加持、美丽与华丽着装的修饰下,女性气质凸显,在消费社会符码体系中就有了可观的地位。而精心的布景、造型、化妆下消费者也可以尽情的穿越,包括时空的穿越,财富地位的穿越,这样的精心营造,只为出一些长久收藏的影像图像。婚纱摄影正是希腊神话里纳西索斯看的水面,上面的图像美丽或英俊,这图像比本人完美多了,但实际上只是虚像。

沧浪一苇

 ID:5797|2021/11/11 08:5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1/11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笔记八

如何理解鲍德里亚《致命的策略》,书中解说先要弄清楚“虚拟”一词,虚拟、现实、想象这三个词需要详细辨析一下,现实与想象是二元关系,是二元对立的方式理解的,而虚拟与现实不能以此种方式理解,二元对立的标准就是两者存在明确的界限,而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是越来越模糊的,鲍德里亚还认为,两者谁也没有支配性地位或者是中心地位。因此,虚拟和想象是十分不同的。

关于虚拟与现实谁更主导,谁更是真理的源泉和基础,这个地位问题我感觉还是十分模糊的。

以前了解海德格尔的时候书中经常说到德语与汉语不同的地方,比如中文的“存在”与西文to be、sein并不能好好对应的情况,今天我看到另一个法语的例子,鲍德里亚的文字里,使用“抹去”时,直译就是变得模糊,这个词正是说明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虚拟与现实正在不断失去二元对立的性质,增加了不确定性和不可分辨性。

借助理解鲍德里亚,我想或许我可以以一个更深刻的角度理解那些技术,例如VR、AR、游戏,甚至还有元宇宙概念。

沧浪一苇

 ID:5792|2021/11/10 07:5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1/10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笔记七

书中说到,从戏剧的角度说,通常我们总是认为“道具”或“物”在舞台之上仅仅构成“僵死”的“背景”,是为“活生生”的演员的行动和意志支配并为其服务的,但经过鲍德里亚式的反转后,“物”成为戏剧的“主角”,是它们在操纵、摆布演员的行动。物的古怪性情、阴谋诡计还不止于此,书中解释,被“超级商品”所包围的消费社会其实更像是一个以“物”为“主角”的舞台,它展示的是“物”的种种“狡黠”,需强调的是,“物”的狡黠不是“主体性”的,不是说体现出某种类似“主体”的能动意志和精神特征,相反,它是奇异的怠惰的“水晶”,它的作用只是让所有与“主体性”相关的特征瓦解、碎裂、多元化。

感觉鲍德里亚对于古物的分析十分能暴露物的性质,在文章“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转变:符号拜物教的现实根基”里我看到这样一个视角,那就是对比一下两种人,刨出文物并把文物当作普通物使用的农民,和现代收藏群体,收藏家目的绝不是物品的实用性,而在于它的象征意义,古物消费其实都是消费的象征意义、意象,古物就是人们达到意象的桥梁,现代消费社会的特点就是人们越来越不把消费的东西视为物来消费,而是大肆消费物的意义,染上符号拜物教。而书中对于古物的解读就是说,古物是人从商品世界里挑选出来的,特别的把它不当成物,不当成消费品,帮助它脱离任何普通商品、普通物的性质,我认为,这有点像是人把一个物当成类似主体一样伺候的感觉,但是实际上物的性质还要从鲍德里亚所说的水晶里理解。

沧浪一苇

 ID:5789|2021/11/07 11:24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1/07

在中国大学MOOC上看了一个课程叫《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我学习时发现每一个流行音乐历史时期似乎都有几股对立,可以说有中与外,现代与传统,雅与俗,主流与亚文化,市场化与反市场化等等,对立之间不断的交错、纠缠,历史事件之间还好像有一种复杂的网络。

比如说,曾经的西北风歌潮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让民族元素加入外国音乐形式,融合两者,等到21世纪,这个精神又复兴了,2005年前后以周杰伦、王力宏等人为中心开启了一股流行音乐中国风,自《叶惠美》专辑之后周杰伦在每一张专辑里都要加入至少一首中国风歌曲,然后我感觉本民族的潮流一退,外国的境外的文化就扑了上来成为潮流,不过我还觉得当前的流行音乐大趋势就是突出一个多元化。

还值得思考的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大众文化、多元文化的对立,以及市场化在中国盛行,其例证就是中央台青歌赛与地方电视台的歌唱选秀节目之间的比较,中央台青歌赛的地位逐渐在现代中国流行音乐里式微,反而是地方电视台选秀节目培养出了人们认可的人才,这种人才十分贴近市场,以演唱技术化、演唱富有戏剧张力、国际化、个性化为鲜明的标准。娱乐圈不理睬学院派,学院派不理睬娱乐圈,各自发展出两条路线,这是极富中国特色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主流文化还曾与摇滚乐以及崔健有过一种十分复杂感情,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之交,崔健在主流舞台上沉浮不定,将他大力推广的是主流的部门,不认可他,禁止他的也是主流的部门。这代表着主流与亚文化之间不仅仅是压制反抗的二元关系,而早已经添加进入一种微妙的默契关系。据说,在1988年在政府部门大精简的趋势下,文化部文化产业司逆着这股趋势成立了,代表了以城市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已得到国家的正式认可。

另一个对立是我在《中国流行音乐简史》里看到的,2000年以来,R&B以及欧美日韩风格的流行,打造了现代都市青少年的音乐审美,而以刀郎、凤凰传奇为代表的民族风中国本土化音乐打造了中老年以及社会中低收入人群音乐审美,这样的两群人是割裂的,形成了区别鲜明的两个市场。书中说,如果风格单纯的拷贝欧美日韩,其结果只能是昙花一现,实践中,势必要在乐曲里加入中国文化,这样进行本土化才算是真正的做音乐。相比于重视节奏,中低收入人群,农村人群,城市务工人员听的歌基本上都是重视旋律,重视通俗,这样一种通俗文化直接与城市精英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的音乐满足的是广大百姓的需求,俗歌可以给予相应人群以强烈的精神感应,不过,网络俗歌更是大浪淘沙,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沙,也导致了2005年之后内地音乐难出经典的局面。

沧浪一苇

 ID:5786|2021/11/04 09:3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1/04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笔记六

在以往的主体客体辩证关系之中,主体占据绝对霸权,客体的地位很低。不过海德格尔语境里的“物”是具有着神圣光芒的,书中说到,鲍德里亚的“物”是根本退却了神圣光芒的物,就是围绕我们生活的平常之物,在两人对物功能理解里,前者主要是谈论“聚集”,后者是“诱惑”。书中认为,认为主体占据绝对霸权,这个观点的顶点是黑格尔,甚至认为客体就是主体的外化,而海德格尔是首先为物进行正名的哲学家。

鲍德里亚颠覆性的看到,物具有了霸权,我们时常认为的主体真实的体验,往往实际上是物的操纵结果,从此,主体客体的性质、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过程,物僭越了主体统治性的位置,比如说,人被某物玩弄已经绝不鲜见。

文章“完美何以有罪——鲍德里亚对现代技术与形而上学问题的研究”里,我看到了一条鲍德里亚思想源流的解说,文章说明,鲍德里亚思想实际上秉承了法国思想界特别是自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以来惯有的抨击现实、回归“原始自然”的一种精神向往和追求,他的理论十分关心现代技术哲学中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技术实在与自然实在的关系问题,理论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将技术实在与自然实在对立起来。我感觉人从内心深处可能都会对自然抱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对于塑料颗粒布满全球任意一个角落感到不悦,但也只能是无能为力。

沧浪一苇

 ID:5783|2021/11/02 10:1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1/02

《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笔记六

书中解说鲍德里亚晚期著作《完美的罪行》时说到一个趋势,无论视频还是音频,频率越来越高,比如说采样的频率,我感觉就是技术在赫兹数上的不断进步,比如摄像设备的采样频率,录音设备的采样频率,甚至播放设备的频率、CPU的频率都是可以纳入这个道理。很多技术的实现无非就是暴力的做到极度细分,在每个极短的时间粒内都拥有超高质量的采样块,但是,其所提供的“意义”也大幅度缩减了。试想,当播放的是不那么清晰的东西时,当播放采样率不高的东西时,人需要动用想象力的潜能,人需要人为的补充它。我想,理解意义这个概念需要进入鲍德里亚理论的语境理解。

当采样率走到极致,就极度压缩了意义诞生的氛围,虚拟的东西不是导致现实的增殖和意义的膨胀,而是让现实和意义双双萎缩,这便是一桩“完美的罪行”。试想在现代数码技术下诞生的电视、网络、广告,它们都是具有让意义衰颓的典型特征。

鲍德里亚的理论提醒我们,幻觉的存在是绝对的,因为宇宙万物都存在距离,光线不是瞬时到达我,这就是幻觉存在的条件,除了宇宙还在奇点的那一刻,万物都在一点,那时才不存在幻觉。这个幻觉也必须代入鲍德里亚理论语境去理解。

万物之间距离的存在导致了我们的所见所感,即幻觉,如果没有距离,任何东西都是实时的会怎样,鲍德里亚也许做过物理学的思想实验,我们会看到所有的星星发出的星光,我们会听到所有地方的所有事情,我们会看到所有的事情,无数的东西混成一团塞入我的所有感官,鲍德里亚认为这是一种极度的痛苦,而且我们似乎正在朝向这个痛苦前进,我们正在越来越享受到实时。

这便是鲍德里亚独特的技术悲观主义,我在“完美何以有罪——鲍德里亚对现代技术与形而上学问题的研究”里看到这样一个观点,鲍德里亚是对辩证法有意见的,他认为技术发展方面辩证法不适用,文中举例到,如同癌细胞的扩散,扩散到极致并不会导致病体痊愈,而是直到全身,人们对于对现实的采样也是这样一种极致,现在看来,这种采样的细颗粒只会越来越细,在技术方面,世界不是平衡的、调和的,而是极端的,钻到极致,并且永无止境。

我们十分希望机器拥有智能,在什么方面都可以比人强,但是唯独不希望它能做恶,可是人类造物反过来奴役人类的事情还少吗,这种异化难道不常见吗,实际上,追求极致的过程往往就是导致发生意想不到灾祸的过程,追求完美的过程往往是暗中生出异化的过程。

2021年11月
« 10月   12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