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5879|2021/12/30 08:39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2/30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十

萨特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但这不是他的一个最鲜明符号,甚至他是忽然发现自己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我知道他主要是一个存在主义者,但是我想,或许存在主义者会自然的倒向无政府主义,原因在书中有所描述。

现代的官僚化社会具有的普遍特征就是每个人深深陷入严重的异化泥沼之中,而萨特式辩证法认为现代官僚化社会必然瓦解,这种异化的分析来自他的匮乏理论、惰性理论。历史里的各种革命初期十分具有活力的实践集团属于融合集团,萨特认为这种集团的个人实践因素非常大,因此在各种集团里此集团惰性最低,而斗争取得了胜利后,为了维持集团的存在,就要逐渐过渡向有组织集团,最终发展成为官僚社会,个人实践的因素降低,个人的服从性增强,实践变成了惰性实践,萨特式辩证法认为此后又会产生融合集团,又会掀起积极实践。书中解释,如果说惰性实践不好理解的话,可以用自为来代替。萨特从匮乏来入手分析惰性实践,并提出了他人即地狱,正是匮乏促使人与人联合,也是匮乏扭曲了人与人的关系,匮乏促使人为了摆脱匮乏而实践,而匮乏也是萨特语境下惰性产生的原因,匮乏也是社会阶级、异化的产生原因。

沧浪一苇

 ID:5877|2021/12/27 09:2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2/27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九

按照萨特的观点:

『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只讲普遍性,抹杀个别性,用普遍代替个别。当他把个别消融于普遍的时候,就踌躇满志地认为他已经把假象还原为真理了。萨特强调人的性质除了阶级性以外还有许多具体的属性,人与人的关系除了生产关系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关系,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偷懒地指出某人属于什么阶级就万事大吉了,于是,在历史的总汇中,除了抽象的普遍性的骸骨之外,再也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实在的人就这样地变成了抽象的符号,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只讲社会环境、特别是经济制度决定人的本性,抹杀历史正是人所创造的,陷入了“经济主义”。萨特表示承认经济条件对人的决定作用,但又强调种种环境条件都是人创造的,而人又在这些条件中创造着新的历史,所以人既是他自己产物的产物,又是一个决不能作为一个产物来看待的历史的动力。而在现代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由于完全被已存在的种种环境条件所决定,这就是说,归根到底,被经济条件所决定,所以人是一个被动的产物,是一堆条件反射的总和,于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就等于洗一次硫酸澡而消融掉了』

书中还可以得知,萨特不喜欢自然辩证法,《辩证理性批判》就是确证辩证法的有限性和限度,限制辩证法作用于社会与历史领域,具体的理由是:『他认为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对待辩证法的根本错误,就在于他们不是从个人内部的实践,而从个人以外的自然界去发现辩证法,这样,他们就使辩证法变成了脱离人的、从而也失去了一切丰富内容的抽象的教条,变成了形而上学的公式,变成了不可理解的神秘的宿命论。』

沧浪一苇

 ID:5873|2021/12/24 10:29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2/24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八

马克思主义拒绝宗教信仰,但是根据梅洛-庞蒂的想法,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拒绝理解宗教,并非否认宗教现象学,如果把历史缩成枯瘦的经济骨架,那就是干瘪的马克思主义,具体他认为:共产主义思想应该比宗教有更多的想象,而不是更少,因为宗教归根到底无非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具体关系。问题不是要用科学实验室去代替教会的教堂,不是要把圣心堂推倒,然后去建立一个观测坛,重要的是应该懂得,宗教是人们幻想到另一个世界里去同他人会合;因此,我们应该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交往去代替这种虚妄的交往。

梅洛-庞蒂认为马克思主要的批判行动运作在两条战线,一条是批判机械论,一条是批判唯心主义。对唯心主义,例如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可以从实证主义、唯科学主义入手,但马克思没有,马克思用的是辩证哲学、理性主义对抗黑格尔的辩证哲学、理性主义。在马克思与实证主义两者的分析中,他认为马克思甚至没有涂尔干那样视个人为集体的工具。总之,对抗宗教,可以以科学、实证主义为手段,但是马克思主义并非以实证主义为手段,虽然马克思的作品带有实证主义的味道,但本质上两者是独立的。

另外,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特点是突出主体的能动性,梅洛-庞蒂找到的根据在于马克思常常把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沧浪一苇

 ID:5870|2021/12/21 06:1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2/21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决定论,之间的关联性我认为是很强的,不过看到梅洛-庞蒂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历史决定论,这个观点很有意思,不过我认为他说的话是基于对苏联式历史决定论的批判为目的,他的理论特别显现了马克思主义注重人的主观意识的一面。

书中,梅洛-庞蒂评论苏联式的历史决定论是这样的,他认为斯大林主义者只看到外部的、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把社会历史的进步当做是由一个物化的引擎所推动,把革命事件看做是可以预先注定的,这样就陷入了宿命论,按照这种宿命论,人无非是朝着共产主义的最高阶段不可逆转的开动着的巨大的时间机器的一个齿轮,并且,梅洛-庞蒂认为苏联的革命已是太看重领袖的英明、计划的有效和劳动者的纪律,而不是国际和国内无产阶级力量的增长,苏联已不再去发掘世界的和无产阶级革命潜力。顺着此逻辑,斯大林并不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而是危及了马克思主义

梅洛-庞蒂甚至寻到了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的三条相似之处:

『第一,它像存在主义一样不把人的意识(例如革命阶级的意识)看做客观条件的产物,而看做主体本身自有选择的产物。
第二,它像存在主义一样认为历史活动的要素的标志是偶然性和危机,个人在现实的历史情境中所遇到的,并不是命运和决定论,而是向他开放着的一种可能性、不确定性。
第三,它像存在主义一样强调历史的意义,来源于个人通过活动而注入其中的意义。历史活动充满着焦虑的性质,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确定的,历史活动具有自由的性质,它是由人来驾驶的。』

所以他可以导出一个结论,尽管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多疑和批判,但是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群众的感情是永远是真实的,革命的本源其实就是群众,他们对革命具备着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总能给予群众以正确判断。马克思主义好像有两条腿,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础,应当从对经济作用所作的归纳分析中去寻找,同时也应当从个人和人类关系的某种知觉中去寻找。

沧浪一苇

 ID:5866|2021/12/18 03:5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2/18

崔健专辑《无能的力量》里的《缓冲》听起来十分特别,我理解这首歌是说了一种摇滚乐手对于当时流行音乐的一种很复杂的感觉,可以看到专辑文字介绍里有这样的说法:

『倒是A面最末一首《缓冲》,透出一种被压抑的愤怒,同时让人感到现实的无耐与冰冷。“无耐,伤感,亲切,腻味”是歌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在与八十年代截然不同的九十年代,崔健是在与金钱,美女,和舒适的生活相对抗。而对于大多数人,这是迷失而不能自拔的年代,为了物质享受而出卖灵魂,随波逐流。想起BEATLES有首歌叫“HAPPINESS IS A WARM GUN"。』

关于The Beatles的歌《Happiness Is A Warm Gun》,据genius.com上面有人的解释,温暖的枪不是我想到的指刚开过的枪,而是指刚注射完的针头。这可以衬出,好像90年代正是一个无法自拔的年代,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是以物质享受为主旋律的年代。

对于什么是缓冲,我感觉这些歌词可以解释:

我的生活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就是我想跟所有的人保持距离
我不想看见朋友
我不想再说废话
我不想让人知道我有如此坏的脾气
我坚持了一个晚上沉默什么都没干
才发现了我挺喜欢
这种有脾气的伤感
是因为我还能看见我的生活的态度
还能感到我的灵魂似乎还活着

对于当时的流行音乐,歌词里可以看到崔健对它们是使用了这几个词概括,软绵绵、酸溜溜、亲切、无奈、实实在在、腻味,自身的感受则是伤感、疯狂、恐惧三者。

从这里我又看到了崔健语境的词汇,即实实在在,我找到的其他的实实在在分别出现在《不是我不明白》《从头再来》,这里用到它的时候依旧是对其进行了否定。或许对实实在在进行否定是崔健音乐实践的其中一个核心,关于别的核心,我认为有非常直接的情绪释放、有批判的思想观念、有自我批判、有性等等。

沧浪一苇

 ID:5861|2021/12/15 08:3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2/15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六

工人阶级究竟还是不是一个革命的阶级?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而且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种蓄意的挑衅。

工人阶级在历史里有过成绩,而且有点像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主角角色,但是我感到长期以来工人阶级的状态都没有那么好,让人怀疑工人阶级究竟还是不是革命的阶级。书中可以看到,列斐伏尔对此认为,把工人阶级当作必须坚持革命的阶级是不公平的,让工人阶级必须承担当下的革命任务是一种极端的想法,要注意的是,工人阶级具有否定性,确实具有摧毁的能力,但是他的另一重身份是建设者,具有建设世界的能力,工人阶级是这两重身份的结合,这两重身份是同等重要的,并且工人阶级也不是天生就有摧毁和建设的知识,他们需要接受恰当的教育。重要的是,工人阶级并不能离开其他阶级的帮助来完成历史使命。

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是略有不同的,书中可看到这样的观点,无产阶级是一个充满了否定性的阶级,但工人阶级并非是一个十分充满否定性的阶级,但也不至于中产阶级化,不至于因消费而资产阶级化,工人阶级还是在抵制资本主义,具体地说,工人阶级现在只是有可能赞成低烈度的革命,但拒绝高烈度的革命,我感觉,如果说工人阶级呈现任何保守倾向都是不对的,这是不公平的,如书中认为的那样,工人阶级的革命确实具有自发性,但是存在高潮和低潮,我想这是因为事物的盛衰变化其实是规律。

工人阶级的立场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就要追溯,使用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分析,追溯到企业,追溯到现代企业意识形态,剖析现代企业影响的工作时间、生活时间、闲暇时间。

沧浪一苇

 ID:5858|2021/12/12 03:4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2/12

对于崔健《解决》《红旗下的蛋》《无能的力量》专辑,我感觉听起来很有新鲜感,比如说,有意思的之一的就是其中有关于性的暗示,成为早期带有此题材的中国音乐,在《崔健——在一无所有中呐喊》中对此认为摇滚乐的一贯存在丰富的性,西方摇滚乐从一开始就与性有关,无论是普雷斯利还是约翰·列侬,在他们的摇滚作品中均表现出过性渴望,普雷斯利在五十年代就是用扭屁股来反抗性压抑。另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几乎所有崔健歌曲都能显露他的个人感受,而且这些感受都十分有个人特征,他的绝大多数专辑、歌曲可能就属于个人感受的释放,而且是一种重视力度的释放。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里我看到这样一种说法:后现代主义抹煞界限,颠覆有序原则,它以解放、色情、冲动自由以及诸如此类的名义,猛烈攻击正常行为的价值观和动机模式。理念型文化(包括哲学、科学、宗教、法律、伦理和艺术)必然把感觉主义文化看作假的、错的、不正当的、邪恶的、凄神的;反之,感觉型文化势必把理念型文化视为迷信、偏见、无知、暴力。理念型社会与感觉型社会的对立,实际是前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从尼采到福柯的文化制度批判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解放论,都在感觉至上论立场攻击理念的方向中运动,感觉至上论拆除了理念型的文化和生活的正当性,提出审美人义论。在审美人义论的立场上,文化和生命诉求走向色情、感性、自由,就是必然的。而且,整个社会文化的情欲化并不是六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发展成的一股潮流,而是一百多年来现代文代基本嬗变的面相之一。

『在柏拉图的思想中,感觉的本质被视为“非逻各斯”,即感觉不具有可理知对象的结构,由此判定感觉不触及真实之物,感觉域的事物不能成为一个正当的哲学论题。亚里士多德没有参与对感觉的讨伐,并反柏拉图之道,把感觉定义为“逻各斯”,肯定感觉之真实相关性。然而,由于柏拉图主义对欧洲思想的长期统辖,对感觉的正名到近代才发生。传统的真实理论只要在思想域还有治权,感觉的诉求就不可能获得彻底的自主权。因此,感觉(审美)主义的攻击必须一再指向传统的真理论。』

沧浪一苇

 ID:5851|2021/12/10 08:52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2/10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五

如何最简单、最通俗的理解哈贝马斯。我看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就是要批判和否定到极致,而哈贝马斯则是重建者,这是他的一个定位。哈贝马斯为什么要把舆论放到自己理论最重要的位置,因为在他看来,人们最终相互理解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终极目标,最重要的是消除一切妨碍相互理解的障碍,确保一个富有生命的公众社会存在,就必须让舆论的环境比现在大改观,让人们的合理对话、合理交往,甚至呈现一种制度化。另外,关于这个目标,我好像在《新世纪福音战士》看过另一种解决方案。

而至于这个目标为什么重要,问题在于理性,哈贝马斯认为交往理性是一种很基本的理性,这种很基本的理性是其他理性的前提条件,因为毕竟我们社会中交往是其他行为的前提条件。据书中描述,这种理性不是实质性的,而是一种程序性的过程,交往理性是一个纯程序性的操作原则。

几个很明显的现状就是,如今社会物质丰盛,绝对贫困离我们远去,我们国土不再受列强瓜分,长久的维持和平,大篇幅占据了网络的是一些别的问题,比如权利、生活质量、隐私、环境污染,如今政治运动的主要力量还是无产阶级吗,并非无产阶级,而根本就是一个个人群共同体。哈贝马斯构想的交往社会若能实现,或许可以解决人群声张权利、提高生活质量、完成自我实现、反对不平等之类的问题。哈贝马斯的理论以语言、生活世界、交往行为、交往行为作为基础,但马克思的理论以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劳动作为基础,它们显然从根上是不同的。关于这一点,我认为说阶级矛盾不重要还为时尚早,哈贝马斯的理论只是一些社会疾病的药方。我的问题是,阶级矛盾与人群共同体声张的其他矛盾相比谁更根本、更基础?不同意识形态对于这两种矛盾孰轻孰重的态度显然是不一样的,而是否实际上错综复杂的程度远超想象。

沧浪一苇

 ID:5848|2021/12/08 08:2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2/08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四

我想思考一下复兴二字,按照词典,复兴的意思是衰落后再兴盛起来,用在文艺复兴、民族复兴上,但是如果用在马克思主义复兴上来说,就完全不对味,书中哈贝马斯章节里,哈贝马斯在复兴、复辟、重建之中选择了重建,因为复兴具有太浓厚的回到旧形式的意味,复辟甚至意味着旧形式是腐朽的,马克思主义不需要回到旧形式,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腐朽,书中说,回到马克思在客观上是不可能的,因为马克思自身所处的社会状况已经不复存在,而且资本主义的存活寿命比预期的要长,社会主义的建设比预想的要艰难曲折,马克思也不可能预料到20世纪的诡谲,资本主义甚至将部分社会主义的因素纳入到了它自身。所以哈贝马斯认为需要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的意思是,把理论拆开重新组合,以便更好的达到原来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背景是英国的经济学、法国的政治学、德国的哲学,而我们面对的理论背景完全不同,是后现代的,可能我们的后代面对的理论背景更加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往往会将马克思主义与某一西方思想流派进行综合,我感觉这便是一种重建,以新的理论背景,应对新的社会形势,达到原先马克思所确立的目标。

当法兰克福学派发展批判理论发展到了极端与顶峰之时,哈贝马斯出现,所做的就是开始建设,就是他所言的重建,我认为这可能就是一种批判与建设的辩证法。

沧浪一苇

 ID:5846|2021/12/06 09:1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2/06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三

就说20世纪这个概念,实际上也很有内涵,20世纪变化的太厉害,马克思主义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思想,关注的东西都是实际的,它变化起来的时代特色就会十分鲜明,总是要想到自己不能脱离开历史,关于20世纪的历史,书里推荐了一个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这本书我看后感觉也有点意思。

在鸟瞰本世纪这一章我看到有三个主角出场,自由派资本主义、法西斯、社会主义,配角是被不断被摧毁、被改造的旧时代、旧日价值观。在法西斯强势,自由派资本主义深受经济危机摧残之际,自由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不得不联手,这是历史上最为诡谲的一段,只有反法西斯之际,双方才放下成见,致使法西斯覆灭。接下来是两极格局,实际上社会主义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源来自资本主义自身的弱点,资本主义若无弱点,社会主义也不至于成为具有全球可行性的方案,不过,资本主义在二战后虎虎生风,一鼓作气跃进了黄金时代也是历史罕见的,随后,苏联解体,资本主义也旧病复发,20世纪在阴郁的气氛中终止。如果这是一出戏,确实是一出一波三折的大戏。

沧浪一苇

 ID:5840|2021/12/04 06:29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2/03

崔健语境下的“实实在在”究竟是什么意思,实在的意思是诚实不虚假,但也许实实在在这样一叠字就不一样了。《不是我不明白》里有一句“难怪姑娘们总是说我不实实在在”,《从头再来》里有“我不愿活得过分实实在在”、“我难以活得过分实实在在”,可知使用实实在在之前崔健皆否定了它,却又被一股难以抵抗的力量拽着。

《从头再来》的部分歌词是这样的:
我不愿离开,我不愿存在
我不愿活得过分实实在在
我想要离开,我想要存在
我想要死去之后从头再来

据文章『“我要说的话都在歌里”———试论崔健歌词创作』里的解读,这首歌承接了崔健其他歌曲的情绪,比如《一无所有》,其实它是一篇下文,具体对这首歌文章说到:

『经过了疯狂、迷茫与困惑,并发现自己一无所有的人们不久便已明白:一味地后悔与埋怨终究于事无补,还是踏踏实实开始新的生活最为可靠。于是,他们收拾行装开始另一次征程……这短短的几句看似矛盾的歌词所表现得更是一种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矛盾心态,面对以往的生活与理想道德以及价值观念,“我”当然“不愿离开”,甚至为了坚守以往的东西“我”宁愿不存在,所以接下来才说“我不愿活得过分实实在在”,这是从一个侧面对当下生活的否定。然而生活还在继续,以往的东西在现实的逼迫下不得不发生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发生了变化的当下现实,“我想要离开”,这里的要离开的是那些阻碍走向新生活的事与物,同时,崔健还认识到,仅仅有主观的离开尚不足以面对新鲜而陌生的新世界,除此之外,被承认也不可或缺,因而歌词紧接着写道“我想要存在”,此处的存在可以从一般意义上理解为在社会的立足、被社会的承认,从旧到新的蜕变过程是艰难而痛苦的,有时甚至不能实现,可现实却逼迫着人们不得不如此,饱受精神折磨的人们高呼着“死去之后从头再来”,表现出无奈又决绝的态度。』

感觉《混子》这首歌则是《从头再来》的承接,这首歌里的形象是不想被当成混子的混子一代,可能是我这一代的上一代,《从头再来》还是挣扎的一面,《混子》则是间歇性放弃挣扎的一面:

吃不着铁饭碗像咱家老头子
也不想处处受人照顾像现在的孩子
我们没吃过什么苦也没享过什么福
所以有人说我们是没有教养的一代混子
真要是吃点苦我准会哭鼻子
下海挣点钱儿又他妈不会装孙子
说起严肃的话来总是结巴兜圈子
可干起正经的事来却总要先考虑面子
除了眼前的事我还能干点什么
除了吃喝拉撒睡我还能想点什么
嘿,若要问我下一代会是什么个样子
那我就不客气的跟你说:我管得了那么多吗

看样子,上一代还是没吃过什么苦也没享过什么福的混子,而我们这一代则是总享福的一代混子。

2021年12月
« 11月   1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