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3182|2020/08/31 10:3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31

卡夫卡的维基页面上看到几个信息,这个人是用工作剩下的业余写作的,而且生前籍籍无名;卡夫卡的爹是苛刻严厉的严父,他自己则是腼腆内敛的人;卡夫卡作品非常奇异,涉及家庭、官僚、人的异化等等,另外我还了解到,他本人不认为作品有价值,想死后烧掉。

文豪其实还是有可能一辈子隐埋在保险公司里的,只有拿业余时间写作。要不是这个被压榨、被排挤、被苛责的经历,可能这个写作就没有原材料或养分。

我以前曾经听说过工人诗人,还有社会底层的文学家,某种程度上可能近似了卡夫卡的生成条件吧。

我想过这个问题,我觉得高强度的工作就没有时间阅读写作了呗,就没有文学发芽的空间。其实卡夫卡也不是闲人一个,他也是每天高强度工作,经常会抱怨没有充裕的业余时间从事写作,文学照样在那里发出一个诡异又瑰丽的芽。

沧浪一苇

 ID:3180|2020/08/30 09:4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30

以后我大半夜里要是经常想到意义与无意义、过程和结果、虚无与荒谬等等东西,适宜把思路往加缪那里转。

我看到《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加缪部分说到《西西弗的神话》一言以蔽之,就是尼采“积极的虚无主义”形象描绘。其中还谈到西西弗似的英雄们的人生态度,就是“目的是没有的,过程就是一切”。

我看这本书在谈到加缪《局外人》后,说到人面对荒谬感后的三种状态,①自杀②去生活以外寻求意义③在生活之中创造意义。这看起来很眼熟,因为把书翻到克尔凯郭尔部分发现有一个三领域理论①审美领域②伦理领域③宗教领域。

之所以他们都是三领域三状态,是因为他们都想用这样一种思路形容人心理的发展过程,这可能是借鉴了黑格尔。加缪是无神论者,所以我想克尔凯郭尔的体系放在他的体系里,不过是第二阶段吧,而且加缪体系的第三阶段才是他觉得可以通向幸福的。

沧浪一苇

 ID:3178|2020/08/28 06:5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28

载于《老舍文集》第16卷的“论悲剧”我感觉看了很有共鸣。

看这文章和写成日期判断这文写在百花齐放时期,老舍说,二、三年来国内讽刺剧的运气比悲剧的好一些,悲剧的命运就比较悲剧了。二千多年来一向是文学重要形式的悲剧,有那么强大又惊心动魄的力量,人们开始对它冷淡至极,老舍说,因看不见它而有些不安。

我开始觉得悲剧是恒久的了,因为人们、环境和时代,总得有错位吧?总不可能对的整整齐齐吧?

一个人应该因为发现悲剧不见了而不安。

沧浪一苇

 ID:3173|2020/08/27 07:1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27

从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结论一章,我感到为什么她常用的称呼是分析师,而不是治疗师、医生、大夫等等叫法。一个原因很好想,既然是心理分析一派的当然用这个称谓。另外,我想到两个词,分析与治疗,分析对比治疗,治疗一词好像允诺了许多东西,分析就没有。

患者与分析师,本质上是两个人,两个活生生的人。患者愚弄分析师是很常见的,书里这一章经常说到,患者对分析师的心态,比如排斥分析师、欲挫败分析师、奉承畏惧分析师、对分析师压抑内心。也看到人与人细看之下罕有雷同,总有差异。

分析师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分析师也不一定能完全识别去除蒙蔽。由此也可以说,其实某种程度上,自己最了解自己。

心理分析和心理分析疗法这两者对于霍妮来说,疗法远远没有分析重要。甚至她说最好的分析师乃是生活。在霍妮的语言里,完全就会看她思考的本质,她觉得分析这个事就应该“民主”。

沧浪一苇

 ID:3170|2020/08/26 04:1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26

福柯在《疯癫与文明》里探讨的是疯癫这个概念是如何发展的,翻开目录就看到,他是从愚人船写到精神病院的诞生,也就是疯癫者逐渐有罪化的历程,可惜我跟福柯还是有很大的经历差异,因此他分析的西方例子都让我感觉我可能只是理解了浅表。

转念一想,要是有这么一部书按照福柯的思路,举例全用中国历史多好。

我在莫言《聆听宇宙的歌唱》这本散文的“读鲁迅杂感”部分里看到一个疯癫例子就很不错的反映了一个疯癫史片断。书里的说到,在那个万民噤口、众人谨行的日子里,疯癫者还是可以口无遮拦、行无拘束的。

『人们见面打招呼时不是像过去那样问答,“吃了吗?——吃了”,而是将一些口号断成两截,问者喊上半截,答者喊下半截。譬如问者喊:“毛主席”,答者就要喊:“万岁!”一个革命的女红卫兵遇到我们村的傻子,大声喊叫:“毛主席——”,傻子恼怒地回答:“操你妈!”女红卫兵揪住傻子不放,村子里的革委会主任说:“他是个傻子!”于是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沧浪一苇

 ID:3167|2020/08/25 02:5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25

书架上拿了一本《三体Ⅲ》,翻了一下突然想到,这里面正好有一个充满了隐喻的童话故事,开头,云天明的大脑被以准相对论速度送向了三体舰队,之后在舰上他一定被恢复。后来的故事巧妙在于,三体母星位置被人类暴露给黑暗森林,三体母星被宣判死刑立即执行,地球被宣判死刑缓期执行,云天明需要为无知的人类们做出指示,又不能明示,于是,就有足够的动机向程心讲了一个充满人类特色隐喻的故事。隐喻的用处在这里被发掘到极致,极致在于,这一堆隐喻里一定是有人类躲避黑暗森林打击的线索。

书里说到,三个世纪前,也就是当下,云天明被发射向三体舰队,三世纪后,上过大学的他甚至没有当时人类一般初中生的水平。

我觉得这种设定有点意思,因为三世纪前,大约是在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时期,我或许可以把那时最厉害的学究和当下初中生相比,另外也感觉这种比较似乎有些不对劲。可能那时最厉害的学究是百科全书派的那些人吧。感觉三世纪前教育得当的知识分子可以很快适应现代生活,障碍不大。要是把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放到现在,还可能是一位非常博学理性、无神论、反迷信的有魅力人士。

我想狄德罗要是性格合适,也可以去做云天明的这个任务,我不会担心他没有能力。

沧浪一苇

 ID:3165|2020/08/24 09:0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24

昨天和今天,我翻遍了《海子诗全编》,感到我能读懂的诗不多,我发现隐喻、暗喻在诗里用的非常多,导致一个问题,我如果不明白海子的常用隐喻,读起来就跟读天书一样。

让我比较容易理解的是,海子的常用隐喻麦子、麦粒,这绝对是填饱肚子的东西,因此是隐喻了食物、粮食、大地里的物产、大自然的馈赠,可以在一些诗里,看出海子有深刻的农村、农业情结。

海子有一些诗名,往往是致给某人的,人往往是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或者致给某地。我看到了一个“给伦敦”,他致给居住伦敦的两位哲学家马克思、维特根斯坦,其中海子说到,这两人:

『一前一后,来到这个大雾弥漫的岛国之城
一个宏伟的人,一个简洁的人
同样的革命和激进
同样的一生清贫
却带有同样一种摧毁性的笑容
内心虚无
内心贫困
在货币和语言中出卖一生
这还不是人类的一切啊!
石头,石头,卖了石头买石头
卖了石头换来石头
卖了石头还有石头
石头还是石头,人类还是人类』

据我所知,两人大约可以算是清贫吧,因为那都是自找的。而维特根斯坦的激进和马克思的激进,被诗人认为是同样的。马克思掀起的摧毁性浪潮固然强大,但是可能维特根斯坦和马克思的摧毁性不分伯仲。

而且将石头作为我这种平常人类努力的一切,这意味着石头无疑是一种隐喻。海子是不是加给了石头一些意义,我可以理解,货币是石头,因为货币的早期形态不就是石头嘛。我为财而奔波一生,就是我为石头奔波一生。而语言和货币在这里被并列使用了,这我就得想想是怎么回事。

维特根斯坦早期用语十分晦涩,而且常常不使用词语原本的意义。同样,海子的诗也是常常使用隐喻,某些诗里说出的话让人相当难懂。

维特根斯坦的激进性、摧毁性,在于他想彻底的终结哲学、形而上学。《现代哲学教程新编》中我看到后现代主义部分的一段反认识论描述说到:

『近代以来的传统形而上学重视认识论,后现代主义则否弃认识论,认为传统的认识论是一种在场形而上学。传统形而上学把人类的心灵比喻为一面能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自然之镜”。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是毫无根据的,应予抛弃。后现代主义认为取代传统认识论的应是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或一种语言游戏论与解释学相结合的语言哲学理论。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并不表述实在,而只是一种其意义随语言规则的变化而变化的游戏。』

是不是海子当时是在这个层次上进行思索,所以才得出了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具有同样的激进性、同样的摧毁性这种结论。

海子紧接着还有一首诗名叫“盲目”副标题是“给维特根斯坦”,并且这首诗更加晦涩。其中我注意到两个地方,“那个人躲在山谷里研究刑法”和“多欲的父亲”。

据我所知维特根斯坦并没有躲进山谷研究法律,但是他确实遁世过一段时间,他进入了维也纳以南偏僻的一个乡村的小学教书。至于多欲的父亲,传记《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里提到,维特根斯坦父亲是从轧钢厂制图员白手起家,做到了钢铁大亨的巨富程度,生了许多孩子,还对孩子有很强的掌控欲,这几点看去,无疑可以称得上是多欲的父亲。至于海子这诗里还隐喻了什么别的我是没搞明白。

沧浪一苇

 ID:3163|2020/08/22 11:4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22

《现代西方哲学》里提到早期维特根斯坦的著作《逻辑哲学论》,其中说到维特根斯坦自己在序中表达了:“这本书的整个意义可以概括如下: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作者由此推导出,维特根斯坦在做和康德类似的事。

书里给出他们间相似点的推理:

『从这里不难看出他与康德颇为相似,只是康德划定的是纯粹理性的界限,而维特根斯坦划定的则是语言(思想的表述)的界限;

康德断言“自在之物”是超验的不可认识之物,而维特根斯坦则要求对不能(用语言)谈的事情保持沉默(但是断定该“事情”存在);

康德进行的是对理性的批判性考察,而维特根斯坦则是对语言的批判性考察;

康德对于可经验者(现象)和不可经验者(物自体)作了区分,而维特根斯坦则对有意义(可说的)和无意义(不可说的)的句子作了区分。』

也就是说,可以认为早期维特根斯坦在做和康德类似的事,由此我感觉,是不是也可以说《纯粹理性批判》、《逻辑哲学论》两本书的进行工作相当类似。

沧浪一苇

 ID:3159|2020/08/21 10:2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21

没想到神正论是马克斯·韦伯曾系统思考过的问题,因为我在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第二部分第五章里看到了非常详细的分析。

整体看了一下,韦伯分析宗教我感觉非常深刻。凡是宗教之中有道德高尚的神,面对充斥着邪恶的世界,人们心里都会产生冲突或问题,而各种宗教都有很强的动机去解决这个问题,以自己的方式构建自己宗教的神正论,构建出正义何以可能。

神的性质是什么,神正论就是什么样的,我感觉这样好像是两者相伴相生一样。

其中神正论里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对死亡的思考。因为我看韦伯先分析这个,这似乎就说明死亡这种事比较基本、历史比较悠久,人类部落时期信仰巫术时就在想这种事。宗教教义通常来说最重要就是对死人的安排,对死人的灵魂安排就有几种可能性:①死人去某个偏僻的地上区域②死人去地下or别的空间③给死人安排转世再回到世间④给死人安排彻底消失的方法

越关切死后的时代,这个时代中有钱的贵族越折腾,越不惜铺张。

另外,某些宗教处理死人时还要设置一个中间的空间,来做裁判用。可以叫做中间法庭或是中间国。中间法庭类的东西在历史里不少见。

相对于中间法庭这种解决神正论问题的方法,基督教面对神正论问题,越来越抽象的思考,干脆就把上帝设定成一种谁也琢磨不透的性质,谁也不能妄图揣测、与常人伦理完全无关的性质,他们想到这样搞,神正论问题从根本上就会消失。

韦伯认为,业报系统是另一个对神正论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本取消掉世界最高神,反而是世界运行着一种自动化的世界进程。由于神正论是什么样的,神的性质就是对应的样子,所以用了业报系统的宗教神祇呈现与基督教上帝迥异的模样。这种解决方案被韦伯以完善来形容,可以说是非常高的评价吧。

神正论塑造了神的样子,神的性质也决定了神正论,基督教发展的这叫天命论。还有种二元论,诸如琐罗亚斯德教之类的理论都是以光明黑暗二元为理论轴心,与基督教的抽象方式显然不同。

我假想的是这样,死亡与来世的设定是各个宗教早期的重心,各地的人们思考死亡尚有相似点,后来更大的区别发生了,他们迥异的宗教观念里最核心的就是关神正论的思考方式。

沧浪一苇

 ID:3151|2020/08/19 11:3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19

看了一本书叫《维特根斯坦论事实与价值》,在其中看到,这书其实是跟着作者一起读维特根斯坦文本,有一段分析维特根斯坦究竟是不是信上帝,我看维特根斯坦总是非常抽象的使用上帝,很难讲他信传统意义的上帝,我也不会认为他认同宗教话术里庸俗、无根据的话。

书里说现代性的一大部分内涵就是排斥形而上学、搁置上帝这种事。在谈二战时奥斯威辛发生的事与上帝信仰时,我觉得这就好比人前往基督教之路上面的一个巨大路障。书里一说到奥斯威辛,让我好奇,一个基督教信徒怎么去解释这种世间极致丑恶的事。

后来搜索一下发现基督徒为了解释世间一切恶存在,是有一套称为神正论的理论可以圆过去。这套理论既要保证上帝全知全能全善,也要保证世界上数不清恶行的存在合理。看到这一点,就明白基督徒语境里,肯定是不在乎逻辑这种东西的。既然不讲逻辑,当然就有一百种方法把话题圆回来啊。

正巧我看到书里有维特根斯坦有关于上帝遵守不遵守逻辑这种思考,早期的他当然倾向于认为上帝不能违背逻辑。

我想后期维特根斯坦会这样考虑,基督教徒与基督教徒有彼此相近的生活方式,他们之间有关宗教的话语极度相通。而基督徒与无神论者生活方式大相径庭,所以很话语相通度很差。信仰这种东西,它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辩护。基督徒罗织的一套辩护词,是不能向无神论者彻底传达的。比如各种宗教概念与基督徒生活是相连的,而对无神论者生活来说就没有相连。

后期维特根斯坦应该是反本质的,他反对统一、本质、共相,在基督徒和无神论者争执的话语里,想必没有一方会使维特根斯坦满意,他可能会申说,这样追问本质是没意义的。

沧浪一苇

 ID:3147|2020/08/18 10:0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18

据我所知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是比较早出版的,后来第二卷是十余年之后的事情,而福柯《性经验史》也类似,第一卷比较早,剩下的几卷是晚出版的。我在李银河《福柯与性》第三章开头部分看到福柯对于别人问起此时是怎么回答的:

「福柯回答说:“我改变了主意。如果一件作品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想法、甚至自己这人本身的话,那也没太大意思。”这是一个典型的福柯式答案: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自己。连人的自我都会改变,更何况一个研究和写作的计划?」

以前我就总想,一个人写长篇的东西,写完总要过很久,很久的时间总会把人改变,所以长篇的东西,前后的写作心境是不太一样。

我看到《卡尔·马克思传》里资本论一节和最后十年一章写出了《资本论》的写作故事,第一卷时发生的故事应该是是经济困难,另外马克思生了非常疼痛的疖子,如果一本书诞生在痛苦的火焰里,那么可以作者心里一定更加痛恨了他批评的东西。

可以从传记里看到后来的故事,马克思暮年,愈加倾向于实证主义,还有迷上了达尔文、数学、自然科学、《古代社会》。书里明显表达出,马克思的忍耐程度提高了,或者通俗的说是不去骂人了。

我看到一条证据说明暮年马克思痴迷于实证统计,就是在传记的最后十年部分里写到,恩格斯在马克思死后发现了超过两立方米的稿纸是俄国的统计数据。就以资本论的写作历史来看,马克思不再去创新、整合,但是阅读、学习能力尚没落后。我似乎可以做出一些推论,比如说,资本论的写作让马克思改变了,又或者可以猜测到另一个因素,是第一国际失败、衰亡,让马克思改变。

沧浪一苇

 ID:3142|2020/08/17 07:18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17

“上帝死了”是尼采的话,我在海德格尔《林中路》看到第四部分专门分析这句话,就感觉很有意思。因为尼采非常喜欢暗喻、文学化表达,所以有很多概念值得去解释,海德格尔偏偏要解释这一句话,就显得这一句话分量不轻。

文章里总结这句话的历史:

1.尼采是在1882年出版的著作《快乐的科学》第3卷中首次表达出“上帝死了”

2.起草《悲剧的诞生》时,尼采就在一个笔记中写道(1870年):“我相信原始日耳曼人的话:一切神都必然要走向死亡。”

3.青年黑格尔在《信仰与知识》(1802年)一文的结尾处指出:“新时代的宗教赖以建基的那种情感就是:上帝本身死了”

4.帕斯卡尔从普鲁塔克那里引来的话“伟大的潘是死去了”(《思想录》,第695节)

文中海德格尔也说出了一些常见的关于“上帝死了”的误解,比如:这句话只是尼采无神论的表达,比如:这句话是尼采乖张、疯狂的表现。都不是。海德格尔说这句话和一般无神论言语大不一样,这句话里浓缩了尼采对虚无主义的深刻理解。

如果我就是一单纯无神论者,喊一喊这句口号,文章里这样形容:“无信仰的人们根本还没有理解作为他们本己的命运的虚无主义。”这样完全放弃了尼采所关心的东西。

虚无主义,必须把它理解成是一场大规模的历史过程,这种历史过程不亚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规模。其实我觉得海德格尔是在说,我们看虚无主义角度太错误,常常表浅的理解虚无主义,沉迷于对虚无主义肤浅的批评。

我理解的是,肤浅在于,把虚无主义造成的结果、展现的现象当成一件大事批评,反而不去理解什么是尼采言语里真正的虚无主义历史过程。文中原话是:“只消我们一味地把虚无主义的现象当作虚无主义本身,则我们对于虚无主义所发表的看法就还是表面的”。另一句是:“尼采是把虚无主义理解为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总之,《林中路》里这个写上帝死了的这篇文章我理解它是海德格尔写出来用以陈述他反形而上学的观点,他认为也尼采是一个反形而上学的人,但尼采也被缚在形而上学里;虚无主义是形而上学发展过程里一个很必然的事情。

其实海德格尔也在文中点出来他老说的东西:存在的真理长期以来都被遗忘了。由此我看,是不是说,反对形而上学约等于反对、抵抗存在的真理被遗忘。

还从这个文章里看出,海德格尔对尼采文本太熟悉了。

沧浪一苇

 ID:3135|2020/08/16 08:1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16

看到别人刷短视频,突然想到一些关于垂直与水平的事情。

据我所知,早期的影视业长期用4:3,也用了很长时间,可以说4:3历史很悠久,但是后来16:9、2.35:1都来了,宽成为一种趋势,4:3成为老古董。为啥?为啥人要往宽、水平扩展?

人眼球是球形吧,从这里看并没有偏爱水平。但是水平方向上有两个眼球,眼皮是上下两张眼皮。人的视野好像是一个类似椭圆的视野。

人是一个长条的形状,并且人大多是时间是醒的,然后是头顶冲着天空,进行活动,和垂直关系很大。人睡觉是躺着,整个人是水平的。人水平移动是不太累的,人用肌肉垂直移动是累的。

由此看,屏幕向宽、水平扩展很有道理。人类的宽屏的内容池肯定是巨多的,艺术成就也是多的很,人类的竖屏视频的内容池不太丰富,但是未来可以预期,可能会有非常厉害的艺术作品诞生在里面。

我觉得竖屏视频太适合拍人了。或许我可以武断的想一下,水平代表着自然、景致,代表了人在环境中活动。竖直代表着人的凸显,竖直方向上东西的凸显。

或许活在无重力的宇宙里,就使用圆形、方形、球形?

沧浪一苇

 ID:3131|2020/08/15 06:0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15

马克思《资本论》有四卷,前三卷已出版,第四卷是《剩余价值理论》,福柯《性经验史》也是有出版了的前三卷,第四卷是福柯未出版的。两书都是其作者生前最后的力作。就以这个角度看,两书冥冥之中有一些相似。即便完全不去思考这种巧合,两书也是存在一些共鸣,可以说《性经验史》是《资本论》方法上的续作,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我在李银河《福柯与性》第四章性压抑问题的复杂性一节看到,书里这样说明了马克思与福柯写书的联系:

『福柯并不否认“性苦难”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不能简单地从压迫角度来解释这种苦难。他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马克思否定了那种把工人的苦难归因于“资本家集体盗窃”的观点,进而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资本主义并不是以饿死工人为目的,但是资本主义由于其运作的基本规律必然会造成工人的苦难。《性史》对性的分析逻辑与马克思对资本的分析逻辑相似。权力对于性并不仅仅是一种压抑性和否定性的机制,“全部问题在于,要把握住制造出这种或那种性态从而导致苦难的肯定性机制。”』

这样也就是在说,福柯在写书的策略方法上是使用了类似马克思写书的方法。

沧浪一苇

 ID:3126|2020/08/14 09:2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14

发现《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两本书对于福柯著作《性经验史》都有详细叙述,对于理解很有用,算是两个很棒的导读。

《性经验史》这本书要理解成是肉体被规训的历史,先说到古时候,是要确保劳动力供应的时期,性一点也不能被浪费,那时还没有生育率、发病率、出生率、人均寿命等等概念,所以权力就是单纯的粗暴的控制肉体,就是要人繁殖。等到出现生育率、发病率、出生率、人均寿命等等概念,权力就对大局有了把控和观察,权力自己也有一套大计划。

由此可以感觉到,这种大计划、大战略,是很好把握思路的,一言以蔽之,它的考虑核心就是在于,夫妻性爱、个人自慰等等性行为怎么样才能贡献出经济动力、政治动力。

沧浪一苇

 ID:3120|2020/08/13 08:5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13

哲学是只属于学校、学究的吗?我想这不应该吧。于是就在想:

哲学混合在商机、身份象征、个人特色、生活意见里,成为一种生活里的标志、成分,这样究竟好不好?

某些哲学不再锋利了,成为维护现状的力量,反而教导我们如何在现在生活里游刃有余,获得好处,这样究竟对不对?

哲学成为一张看上去好看的皮,声称从事哲学变得时髦。哲学书还被混同在自我治愈、灵性、灵感之类的书里,这样究竟行不行?

归根结底,还是要问一个问题,究竟啥是哲学?

如果我就是一心想求个答案,在得到一些和答案类似的东西之后,我便不再折腾了,这种追求答案的行动恐怕不是真正意义的思考哲学。

哲学不就是搞一些几千年、多少亿人也答不上来、答不好的问题吗?就如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所说:哲学不是一门学说,而是一项活动。

看了一本书“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就觉得里面背景这一章非常发人深省。《什么是哲学》这书德勒兹、加塔利两人活着时的最后一作,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两人死亡之前在思考这种看起来很基本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说这部书不仅仅主题是回顾,而是匆匆前行?

我理解,做哲学这个称呼是对的,哲学是要做的,要活动,要匆匆前行,而且活动对象就是那种几千年、多少亿人也答不好的问题。

沧浪一苇

 ID:3118|2020/08/12 12:4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12

活了这些年,我很少看到有人高估睡眠的重要性,大多是低估睡眠的重要性,连我自己也是一样。有大把人以睡眠时间数少为荣,这也算是作死的一种了,我开始感觉这样害处很大。

睡眠往往处于一个人决策优先级的低层。资本想要拓展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就要向空闲时间伸手,同时这不就是也向睡眠时间伸手。睡眠不足又和精神疾病关联很大,是不是现代人广泛存在精神问题就和睡觉有一些相关?

沧浪一苇

 ID:3110|2020/08/11 03:08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11

闲的没事了解宇宙大爆炸,这维基条目里面有一个宇宙形成年表,我看到爆炸的37万年后光子才能自由飞行,发现一个问题,我似乎又被科普视频之类的给坑了,一想到爆炸或者宇宙大爆炸、暴涨,我都直接想的是,惊天动地一声嘣,满屏光芒闪瞎人眼,结果其实宇宙大爆炸是一场黑暗的爆炸,黑得要命,而且一黑要黑好几十万年。

宇宙大爆炸示意图的开始点一定是一个光点,而且我看过的所有有关暴胀、大爆炸的科普视频里都是个光点嘣一声炸开,这个光点恐怕就是一个概念,一个比喻。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谁也不可能看见宇宙诞生的几秒,想象力最丰富的人恐怕也对此无力,不过大量的视频都这样进行比喻我怀疑容易坑人。还有些科普视频就看到宇宙爆炸一开始几秒钟是空荡荡的,这不应该吧,起码要浓稠吧。我感觉有责任心的科普视频制作者有必要把黑暗的爆炸展现一下,就是那种各自物质包括光子搅成一锅黑暗的汤,或者就是光子并不自由飞行的那种感觉。

沧浪一苇

 ID:3108|2020/08/10 08:5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10

昨天看了一个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视频,我突然发现我对于一束无线电波或者其他什么电磁波的想象不太对劲,我都是以为就是和一正弦图像一样,电磁波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振荡的波,恐怕以后脑子里得想想出电场磁场同相位振荡才行。

我被不专业的科普片坑了,它们要是不涉及光的性质讲述,是不会讲电与磁的,所以把光就简化了。感觉麦克斯韦的成就是真的很重要。也让我想起来现代人对一些物理定律的掌握,刘慈欣有一个小说好像是叫《乡村教师》。

又打开看了一下,说的是一个叫碳基联邦星际舰队要为战争建立隔离带,手法就是摧毁星球,但有文明的不摧毁,判定文明靠测试题,3C文明测试试题13、14、15都是有关力学的,幸好乡村教师死前将牛顿三定律传授孩子,孩子们这样就靠通过试题无意的拯救了地球。

要是测试再提升就到了电磁领域了吧。

沧浪一苇

 ID:3105|2020/08/08 08:3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08

看了一个神奇的电视剧,据说是国家地理频道拍的第一个电视剧《天才》,第一季内容是比较详细爱因斯坦人生经历。

看到了这个片的第一季第八集,爱因斯坦与玻尔一起逛街,还和玻尔畅想如果世界是玻尔所述的量子世界的图景,我看电视剧里爱因斯坦经常这样做思想实验,也就是打量这个世界。我觉得每次思考世界、物理学都是进入一种异于日常生活的状态。

翻开《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我看到狄尔泰部分知识论与描述心理学一节,里面说到科学思考时,常常进入一种我不在世界之中的状态,而日常时,我们是浸泡在生活里,内外不分: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始终与世界处于复杂的生活关系中,这些关系是一个关系整体,它们先于理论反思。我们一开始只是体验世界,体验生命,知情意不分,内外不分。只是到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出了问题时,我们才会“客观地”打量这个世界,把它当做我们之外的对象,同时也把我们当成“我们”。我们和世界种种复杂的原始的生命关系隐退了,只剩下单一的打量关系。尽可能把事物看得简单、普遍、一律,这样,我们就能最有把握确定它。对于传统知识论来说,这就是它所要研究的知识方式。

但是,在狄尔泰看来,传统认识论过于狭隘,知识不只是理论知识,我们对世界有多少种关系,就对它有多少种观。』

这一段和海德格尔是太像了。

沧浪一苇

 ID:3103|2020/08/06 08:2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06

找了个书看叫《美丽之问:宇宙万物的大设计》,据说作者是2004年物理学诺奖获得者,致中国读者部分,我看到他说费曼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玩的游戏非常有趣。它就是想象,一种穿着紧身衣的想象。”我又看费曼的wiki词条里,风格与评价部分开头说,费曼以惊人的物理直觉而闻名,常能避免复杂的计算而洞察问题本质。这让我回忆起来昨天看的书里,柏格森不就总是说这个直觉。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里柏格森部分,直觉的意义一节我看了一下,大致上可以说柏格森直觉、本能与叔本华尼采理解的相似,直觉、本能就是我们的某种生命意志体现,我们可以叩问直觉,而且相比理智的“机械”,直觉非常的“有机”。这样一看,费曼其实就是经常使用这种有机的直觉吧。书里我看到,说绵延概念是直觉的前提,后面说到这个直觉并非字面意义的直觉,而是柏格森语境下的一种方法,既不是灵性灵感,也不是情感,而是一种哲学上最常用的方法。怎么只说是哲学上最常用的方法呢?明明别的领域也是狂用直觉。

沧浪一苇

 ID:3099|2020/08/05 09:04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05

网络生活无疑是我生活里后现代味最浓的地方,偶尔就发现,网上许多人的观点切和了后现代精神。我感觉主要一个特点就是人们普遍思索现代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对人的影响,还有几条就是怀疑工具理性、不信宗教认为上帝已死等等的内容也有些体现。

但是,后现代别的部分也很重要,书里一提后现代,就是主要说德里达,一提德里达,就是解构阅读、反体系、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形而上学。在看《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德里达部分结尾发现,德里达的写作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杂叙杂议,是所谓的撒播写作。而前一章德勒兹部分,说到的很重要的东西是游牧思想,德勒兹《千高原》的写作是一章一章很松散的游牧写作方式,这样应该也算是杂叙杂议吧。

杂叙杂议,我觉得非常像是碎片化写作、阅读,既然是“杂”叙,就不是体系化的,就是反体系的。那么我说网络生活是非常后现代,又可以拿网络写作、阅读非常碎片化作为佐证。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德勒兹部分说到,柏格森等人是他的理论营养来源,翻到柏格森部分结尾,也说到他对德勒兹启发很大。由此可以看到,哲学上,德勒兹和柏格森关系很近。

但是德里达是一个比较反对形而上学的人,反对二元的对比。而柏格森哲学里尽是二元的对比,尽是形而上学,所以德里达与柏格森无疑是理论敌人关系。

柏格森是一个绝对的奇人,不甚出名但是重要程度不次于尼采,从柏格森启发了一大批哲学家就可以佐证。相对于尼采的一腔子火药味,我感到柏格森是一腔的爱,还有总是不断赞颂生命的劲头。

《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柏格森部分我看到,柏格森可以说呈现出一种桃李满天下的状态。柏格森影响了德勒兹我已经看过,他还深刻影响了人本主义,波普尔、库恩,以及存在主义。尤其是人本主义,我觉得是将柏格森精神贯彻的最忠实粉丝。

沧浪一苇

 ID:3095|2020/08/04 03:0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04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所谓的心理学第三势力,《心理学史》上说这是相对于两大势力而言的,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说缘起在于,当时行为主义让人普遍感到不满,有人说认为行为主义丢了主体:人,所以有人攻击行为主义。又有人攻击第二势力精神分析,认为他们太过于分析异常心理、过分强调无意识,人们在这个情境下好似无力又无助。所以人本主义联手存在主义,要进行一场基于乐观的革命。

第三势力我觉得有点奇怪,这个名字非常重视第三这个称呼,这样就有了排序,确实是时间上有先有后,但是排序也可以容易误解成资历辈份等等别的东西。干嘛要排序呢?还要排出第四第五势力?

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距离非常远,可以感觉到。但人本主义与精神分析离的不远,因为书里也说,很多心理学家是从精神分析分离出来的,自称第二代精神分析师,总之这人本主义有点像是从精神分析发展、延伸出来的,所以又想到称第三势力有道理,但又不尽然合理。

沧浪一苇

 ID:3090|2020/08/03 04:5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03

看了一个伊本·白图泰的旅行故事,后来一想觉得很神奇,几百年前是有所谓的旅行家的,旅行是可以称为“家”的,譬如玄奘都说他是佛学家、翻译家,但是他是旅行家的成分不逊于翻译家。

现在一个人就算是一心一意翻山越岭非常强悍,都不好说他是旅行家。旅行家就应该是全程艰难困苦,耗费财力也不少,最重要的是他带来的信息很好很丰富,这样应该就可以称家了。可能现在压根没有旅行家诞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