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3165|2020/08/24 09:0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8/24

昨天和今天,我翻遍了《海子诗全编》,感到我能读懂的诗不多,我发现隐喻、暗喻在诗里用的非常多,导致一个问题,我如果不明白海子的常用隐喻,读起来就跟读天书一样。

让我比较容易理解的是,海子的常用隐喻麦子、麦粒,这绝对是填饱肚子的东西,因此是隐喻了食物、粮食、大地里的物产、大自然的馈赠,可以在一些诗里,看出海子有深刻的农村、农业情结。

海子有一些诗名,往往是致给某人的,人往往是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或者致给某地。我看到了一个“给伦敦”,他致给居住伦敦的两位哲学家马克思、维特根斯坦,其中海子说到,这两人:

『一前一后,来到这个大雾弥漫的岛国之城
一个宏伟的人,一个简洁的人
同样的革命和激进
同样的一生清贫
却带有同样一种摧毁性的笑容
内心虚无
内心贫困
在货币和语言中出卖一生
这还不是人类的一切啊!
石头,石头,卖了石头买石头
卖了石头换来石头
卖了石头还有石头
石头还是石头,人类还是人类』

据我所知,两人大约可以算是清贫吧,因为那都是自找的。而维特根斯坦的激进和马克思的激进,被诗人认为是同样的。马克思掀起的摧毁性浪潮固然强大,但是可能维特根斯坦和马克思的摧毁性不分伯仲。

而且将石头作为我这种平常人类努力的一切,这意味着石头无疑是一种隐喻。海子是不是加给了石头一些意义,我可以理解,货币是石头,因为货币的早期形态不就是石头嘛。我为财而奔波一生,就是我为石头奔波一生。而语言和货币在这里被并列使用了,这我就得想想是怎么回事。

维特根斯坦早期用语十分晦涩,而且常常不使用词语原本的意义。同样,海子的诗也是常常使用隐喻,某些诗里说出的话让人相当难懂。

维特根斯坦的激进性、摧毁性,在于他想彻底的终结哲学、形而上学。《现代哲学教程新编》中我看到后现代主义部分的一段反认识论描述说到:

『近代以来的传统形而上学重视认识论,后现代主义则否弃认识论,认为传统的认识论是一种在场形而上学。传统形而上学把人类的心灵比喻为一面能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自然之镜”。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是毫无根据的,应予抛弃。后现代主义认为取代传统认识论的应是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或一种语言游戏论与解释学相结合的语言哲学理论。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并不表述实在,而只是一种其意义随语言规则的变化而变化的游戏。』

是不是海子当时是在这个层次上进行思索,所以才得出了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具有同样的激进性、同样的摧毁性这种结论。

海子紧接着还有一首诗名叫“盲目”副标题是“给维特根斯坦”,并且这首诗更加晦涩。其中我注意到两个地方,“那个人躲在山谷里研究刑法”和“多欲的父亲”。

据我所知维特根斯坦并没有躲进山谷研究法律,但是他确实遁世过一段时间,他进入了维也纳以南偏僻的一个乡村的小学教书。至于多欲的父亲,传记《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里提到,维特根斯坦父亲是从轧钢厂制图员白手起家,做到了钢铁大亨的巨富程度,生了许多孩子,还对孩子有很强的掌控欲,这几点看去,无疑可以称得上是多欲的父亲。至于海子这诗里还隐喻了什么别的我是没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