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3830|2021/01/30 11:0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30

《城堡》笔记五

如果我要问卡夫卡与现代人有什么地方是相似的,或者说他与我和我周遭的人究竟有什么地方是相像的?我会想到卡夫卡的家庭与中国某些普通家庭是类似的,孩子疏离父母,父母常因为工作放弃亲自照料孩子,并且常对孩子实施并不合理的管教。最近的社会变化也太快,通常情况下长幼两代人的思维方式不会一致,因此我觉得年轻一代总逃不出孤独的手掌心,并且他们人生所做的事情大部分就是派遣、忘却、消灭掉这些孤独。

《欧美现代派文学三十讲》里看到卡夫卡有几个并非,足以体现他究竟有多孤独,他并非资产者却是资产者的儿子,并非劳动者却做一个职员,并非纯粹的奥地利人却说德语,并非独身主义者却终生未婚,并非一个作家却写作,并非被同族的犹太人认同……

至于卡夫卡的犹太民族属性和当时奥匈帝国国情,现代中国人并没有这些。不过,他对工作、职场与官僚的讽刺入木三分,还是挺符合我的切身感受。他拥有对性爱的欲求,但他又是一个很恐婚的人,我感到一定是性格方面的障碍,如今我这种年青人还是对此有共鸣的。

我另外还想到,现代社会是消费社会,物质攀比盛行,冲动消费、超前消费司空见惯,这不就是系统性的在制造自卑与物质匮乏吗?即便自动化、信息化的生产多么好的提高了生产力,大多数人依旧不断陷入自卑和相对物质匮乏的泥淖里。社会因为消费产生了快速的面貌变化,我觉得就业的代谢和流动也就会快速起来,这样也会产生大量的不安定感。

总之,我就在想一个中国的卡夫卡模仿者会涉及到什么话题?如《城堡》这样涉及工作、职场与官僚的话题很有意义,自不必说,其他作品所涉及的个人被社会障碍所绊倒带来的彷徨、孤独、愤怒、陌生都相当必要以现代视角加以重新诠释。需要加入的,我觉得可能就是荒谬的消费社会现状。

沧浪一苇

 ID:3827|2021/01/29 11:0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29

《城堡》笔记四

读到了第十二章,我可以断定这本书是我看过的最烦的书。烦人的地方不仅在于这书的主人公没有尊严,而且还在于他事事不顺,跟一个没头苍蝇一样,想干嘛就都干不成,还得撞到晕。并且这本书的矛盾之处非常多,同时又是荒诞、混乱、离奇的,让人烦躁于这本书怎么越理越理不清。

在《欧美现代派文学三十讲》里找到一篇分析《城堡》的文章,我看到了对第五章的解析,说到卡夫卡往往进行小块的漫画式讽刺,几乎完成了对官僚政治各个方面的讽刺,比如文件管理的混乱,办事方式的荒谬,非常扯淡的电话,文件档案乱堆成山,面对如此荒谬的官僚体系,村长对此的辩护词还是一套一套,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因此可以分析,卡夫卡受到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熏陶,作品里可以看到果戈理、狄更斯式漫画的影子。

文章分析到,《城堡》让我烦的地方在于,主人公『来到城堡辖地,好象踩在海绵上,落在无形的蛛网上,根本无从展施自己的手足。因为,在这里一切都是滑腻腻和模糊不清的。城堡象是镜中之物,似乎很近,却又很遥远;官员们的态度好象雾中之花,含含糊糊,仿仿佛佛;公文函件象是水中之月,似是而非,难以捉摸。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迈出一步都是困难的,达到一个简单的目的都是不可能的,人们被解除了武装,陷入了一筹莫展的悲剧局面。』这段话形容的相当合适。

因此,卡夫卡常常把场景选择为雾天、雪天、夜间,人物的精神也常常是不正常的状态,或是朦胧的状态。另外这本书里的人尤其是女性,很多都带有非常强烈的奴性,因此足以折射出奥匈帝国当时到底有多封建。家长对家庭处于严格把控的状态,官僚场里也如迷宫,可以设想,卡夫卡写作时的精神状态也许不会非常清醒。

沧浪一苇

 ID:3823|2021/01/28 11:0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28

《城堡》笔记三

读了第三章和第四章,我注意到一个特别的动作,就是窥视,这个动作很有意思,一般的人都是下等人,是不能随便见官员的,但是贵宾饭店的一位侍女弗丽达是官员克拉姆的一个无足轻重的情妇,她有一个特权,就是在门上钻一个小孔去窥视官员,想看多久就可以看多久。土地测量员K有两位助手,我看这两位助手所做的事情大多数也是窥视。比如主人公K与弗丽达想要做爱,他们会把形影不离的助手支开,做了然后睡觉,睡醒之后就看到两位助手又猫在角落里窥视。

由此可以看到,越是权位高的人越是有人想去了解、窥视。这种权位高的人,一般人就连和他说话都不行,K想要与克拉姆说话,就会被老板娘训斥为无知透顶、狂妄透顶。老板娘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也是一个被克拉姆抛弃的失落的情妇,即便如此,她也不能和高贵的克拉姆谈话,克拉姆不会和任何村里人谈话,因为他就是官老爷,我还感觉到,村里人甚至都不能有胆直视克拉姆,所以他们会斥责K想要和官员谈话的想法非常无知。

这其实就是日常生活的写照,甚至并无夸张和改编,平民看官员、地位低的人看地位高的人就是这样的一副模样。有经验的人肯定会懂,这本小说会勾起人真实的回忆,比如自己有求于某位公务人员时,或者是窥视、揣测自己的上司时。

沧浪一苇

 ID:3820|2021/01/27 08:1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27

《城堡》笔记二

卡夫卡《城堡》是一个看上去很难懂的书,就以我读的前两章来说,很不好推测具体在讲什么,但因为我选择了一条阐释路径,既此书是描写官僚与异化的,所以我还是有一些头绪。

总之,这本书的前两章,是可以对接到一个新人入职的场面,我花了一段时间重读了这两章,只能把我新入职某个单位、公司的经验带入进去。这种经验便是说,一入职,个人就会与这个公司的老员工接触,老员工对新人的态度就如同城堡村民对新来土地测量员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章里,土地测量员确定得到了这份工作,并与众人接触之后,他的内心是这样想的:

『他觉得那些要把他弄走或者怕他的村里人反倒没有什么危险,因为他们倒是提醒他要靠自己,还有助于他集中自己的全部力量。可是那些表面上要帮助他的人,玩的却是骗人的把戏,他们不是领他到城堡里去,而是带他到家里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他们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在摧毁他的精力。』

就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新入职的员工遇到某些恶意非常常见,这确实意味着,他要靠自己了。公司、官僚体系里还往往存在一种老油条,他会熏染这种新入职的员工,等到时间一久,可能会摧毁新人的精力、抱负,使得新人也成为老油条。这可能正是卡夫卡思索的。

王蒙在《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提到过苏联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这两个小说的情节均是主人公与暮气沉沉的官僚体系相较量。而对于卡夫卡,我相信他早已在这种类似的官僚体系里感受到巨大的迷惘和彷徨,再加上他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不愿掩盖自己的迷惘,所以,这本《城堡》的质感才会如此不一样,或许可以形容为非常细腻。

沧浪一苇

 ID:3813|2021/01/26 05:1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26

《城堡》笔记一

卡夫卡《城堡》我读了前两章,另外对故事梗概大体也了解了,我明白这部书和卡夫卡其人的解读角度都非常的多,毕竟我在译者序言部分看到了很多解读,但其中我比较赞同卡夫卡确实是在以文学手法探讨异化,特别是官僚领域的异化。

从书里第二章摘了一段话『他怕的是那种令人沮丧的周围环境的力量、令人心灰意懒的习惯势力,那种每时每刻潜移默化的力量,他必须同这种力量进行斗争。』由此引发了联想,因为我知道王蒙有一本非常类似主题的小说名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这本小说的主题可以说就是此段话,因此它就与卡夫卡《城堡》呈现一种惊人的共通性。于是我看很有必要进行对照阅读。

我认为王蒙对于组织部内部的人物形象细节、工作气氛描写已经到了非常绝妙且现实的程度,我知道卡夫卡也是一位公务人员,他无疑是每天都目睹这种类似的官僚场。仔细思考《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与《城堡》的核心情节甚至都有些相似,都是人物多次碰壁,屡次三番的被挫败,似乎永远实现不了那个最初的目标,也像是被类似锉刀一样的东西给永久性的锉磨掉了边角。

谁能对此没有体会呢?甚至我看现代人几乎每天都会思索这事情。

沧浪一苇

 ID:3808|2021/01/25 10:19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25

昨天打通了《冰汽时代》的新家部分,我发现,这个游戏每个NPC都是有名字的,甚至游戏主界面上也有NPC的形象、名字、身份,我看游戏开发者这样设置是想让他们不是一个个棋子。假设被调遣进行工作的人是玩家的朋友、邻居、熟人、老同学等等,恐怕那样才算是真正达到了开发者的目的,只给NPC冠一个名字不足以让我建立与他的联系。为了生存下去还是不能把他们当人看,而是当作一个可支配可调遣的数字。想象某个战场的指挥者可能也认识一线的几位兵卒,可是一旦开战,事情就变化了,指挥者要坚决执行策略,牺牲成为在所难免的事。突然联想到,互联网的设计,最初不就是为了军事吗?

一场究极的道德拷问、一种极致的道德拷问游戏应该如何设计?我想如果冰汽时代是基础,改进起来,至少应该塑造几个典型的工人角色是首领的熟人,首领也不应该是上帝视角,应该非常靠近工人才好。

沧浪一苇

 ID:3804|2021/01/24 12:2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24

读《牛津通识读本:罗兰·巴特》享乐主义者一节,感觉文本对于罗兰·巴特,就像葡萄酒对于品酒师,我认为他可能理解身体与精神就是一体的,而非笛卡尔式的,因此他就经常思考阅读给人身体上的愉悦。书中描述:

『结构主义花了很大力气来证明,具有意识的主体不应该被当作给定物,并被视为意义的来源,而是要把它看作是通过主体发挥作用的文化力量和社会代码的产物。比如,具有意识的主体并不是它所说的语言的主人。我的身体能说、能写、能理解英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懂”英语,但是我不可能意识到构成我的语言理解的庞大且复杂的规范体系。诺姆·乔姆斯基认为,我们不应该说儿童“学习一种语言”,就好像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应该说语言在儿童内部“不断发展”。他把语言称为一种“精神器官”,把它和身体联系起来,从而强调其中涉及的不只是意识。其他的文化技能所包含的内容同样不只限于有意识的理解:葡萄酒的鉴赏家并不能解释如何区分不同年份的葡萄酒,但他的身体知道该如何区分。巴特对于“身体”一词的用法体现了这方面的思考。』

通过此段描述也可知,结构主义的看法便是说,不是人去有意识的学习语言,而是人在语言的池中被逐渐浸染,才“懂”得了语言。所以才有这个结论:具有意识的主体不是它所说语言的主人,也等于说,具有意识的主体所说语言的主人另有其“人”,可以说这个主人就是文化力量和社会。

我知道,身体与精神在斯宾诺莎看来,是一体的两面,根本上是一元的,这就是他所坚持的身心平行论,以此思路思考,文字对精神的影响,就是对于身体的影响,就像是情色的文章让人起性冲动,其他的文字虽不能让人同样的充血,但是依然会对身体起作用。故此,阅读者就与品酒师别无二致。

沧浪一苇

 ID:3802|2021/01/22 09:1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22

今天从罗兰·巴特《S/Z》里读完了他分析的巴尔扎克《萨拉辛》,感觉这是一篇非常巧妙的小说。读完之后,就想起系列Galgame美少女万华镜,和《一千零一夜》之类的作品,它们所写的小说内容都是男女性爱之余讲述的一个或几个故事……

罗兰·巴特写的这本书非常碎,有些时候感觉和我写的日记随笔差不多碎。这可能就是解构、后现代的特色吧,这个特色在罗兰·巴特那里叫做絮语。絮语是一种写起来很快乐的东西,它并非长篇大论,那种东西读起来累,写起来也累。我认为絮语正是一种反应作者思想的好东西。罗兰·巴特既用絮语阐述自己的理论,絮语也是他的理论结晶。

沧浪一苇

 ID:3796|2021/01/21 07:14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21

得到一个豆知识,我听说有些默片可能会存在两个版本,据“还原默片本来面目”这篇文章说,因为默片时代摄影术不完善,美国默片拍摄存在使用双机的情况,两个摄影师拍摄两份原底,一份发往海外或东欧,一份本国发行,还说到美国制作的默片发往东欧的版本一般会制作俄式结局,另一份是美式结局。两种结局里,俄式结局是悲剧式结局,美式结局是喜剧结局。

这就让我突然联想到,都是后启示录游戏,辐射系列和地铁系列差别可太大了,或许这两个文明的审美就有着根本上的差异。辐射系列的印象基本上是黑色幽默、荒诞,是主动的角色,也是一种旁观者;地铁系列的印象就是忧伤、悲惨,并非旁观者,总是被动。中国假如有后启示录游戏,它必然得散发中国特别的风味,这类游戏有什么别的细节我猜不到,但我想种菜和做饭不能缺了吧。

沧浪一苇

 ID:3788|2021/01/20 06:09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Steam上买过一些独立游戏,当时可能是附赠了一个独立游戏的电影,叫做《Indie Game:The Movie》,我看了,看完之后感觉这些独立游戏开发者理解的独立游戏虽说都是一种带有互动性的艺术作品,但是他们之间对独立游戏理解的细节存在不同。

在这个电影里,我注意到一些情节。《FEZ》的开发者理解的独立游戏可能是一种他童年经历的延伸,我看到他童年做过游戏。我还关注了一下《Braid》开发者开发完成游戏后对于广泛好评产生失落的原因,之所以他会失落是因为他感觉许多人对他开发的这个游戏理解太浅薄了,对于他的精心设计产生了误解和无视。在《Braid》的wiki页面上我还看到,他还十分注意提醒玩家不要查询攻略,综上所述,这个人理解的独立游戏最重要的地方不完全是游戏这两个字,而是独立两个字,可以说独立的重要性在他心里是60%以上的程度,游戏性的重要性在他心里是40%的程度。

《Braid》这个作品由他一位开发者独立开发,本身里面也就只看到独立的一个游戏角色,并且开发者希望玩家独立游玩、独立理解,开发者在游戏开售之后看到不合自己心意的浅薄好评又感到十分寂寞、非常遗世独立……因此,可以看到这游戏竟然叠加了这好几重的独立。

对于这样的独立游戏理解方式,我的得到的一个启发在于,独立游戏的独立二字竟然还能关乎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我知道一些比较相似的东西,西方马克思主义不追求暴力革命,不追求新的制度、重新分配、新的经济结构,而把思考重点放在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致力于使一种“新人”出现,这种新人可以意识到自身的异化,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能动性非常重要。因此,我可以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以文化批判为主,旨在唤醒自我意识,恢复人的主体性,设想如果有一代持有新文化、没有异化的新人,则足以废除异化的社会结构,换言之,就是异化的个体根本无法改变异化的社会结构。另外,存在主义、人本主义更是专门进行人主体性探究。

独立游戏往往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倾尽心血、特立独行的表达,因此非常彰显开发者的能动性。而且任何的游戏,本身就需要玩家自己去操作,就算是看了攻略,也必须自己实践,因此,这就也有一种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保障,更不用说那些独立的体验者。我还想到,如果一个人看了某部电影的精简版解说,但并不去完整的欣赏原电影,并不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那岂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因此,我感到独立游戏在未来可能会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具有的“独立”特质与人的主体性彰显。这和我理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些联系。

沧浪一苇

 ID:3781|2021/01/20 12:30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20

由于对自然主义文学的源头产生了兴趣,所以就想了解一下左拉。听说文学家左拉笃信科学,致力于在文学领域进行一场科学实验,这个计划我觉得很有野心,从指导方针上看还是有些正确的。我读了一篇文章“从法国学界对左拉的阅读与阐释看左拉的经典化”后发现其实左拉并非直接就得到经典地位,而是随着法国哲学界思潮的变化而变化。

我看到文中说,传统文学批评分为形式主义和历史主义,形式主义评技巧与文体,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为代表,对现实主义有好感,而对从现实主义中脱离的自然主义有偏见,所以左拉头上就有一个粗俗的通俗作家的帽子。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之后,左拉得到了重读,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又颠覆了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到现在左拉被反复从各个角度解读,已经成为经典。解读角度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那里就不少,据文章说到已经有社会学、主题学、叙事学三个路径。以去中心、非模式化、无定形理论为特色的后现代理论话语则有更多的解读角度。

看完之后我甚至觉得文学批评可能就是变着花样的挖隐藏的东西。

沧浪一苇

 ID:3778|2021/01/18 06:1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18

《愤怒的葡萄》笔记八

我对于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解不多,wiki上的表述是说,两支大文学流派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十九世纪发展到需要顺应时代进行改进的地步,其中还谈到,现实主义文学吸收实证主义+生物学+决定论,就是自然主义文学。我想,并不是说一谈到了大自然就可以归进自然主义,而是说倾向于进行照相式描摹,非常讲究人的气质、精神变态描绘,有生活实录之感,且不去评价评判。对于景物描写,我觉得这个可能就接触到了现实主义审美了。

自然主义反对浪漫主义,并且它脱胎于现实主义,所以是继承批判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要去寻求那种纯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我看这就来自现实主义却比现实主义更甚。实证主义的源头,孔德就是法国的,可能那时的法国文学、医学、生物学也发达,因此,它们结合并且发扬,后来传播出了法国。

《愤怒的葡萄》是自然主义的,但我查到其实约翰·斯坦贝克之前的美国自然主义者也是有不少的,其中看到有杰克·伦敦,西奥多·德莱赛等等的人,《愤怒的葡萄》是书写流民的故事,而相比其他自然主义作家,听说杰克·伦敦这个人还真是做过流民,不是那种一般家境的作家,而是从小就吃了许多的苦。

杰克·伦敦生活的那时候估计美国排华挺严重的,他也曾有过附和排华,但是后期杰克·伦敦对华人的观察却改变了,足以证明自然主义观念确实可以抑制成见的发生。

想到排华这件事,就想到文明对彼此的看法,可能文明对于其他文明都有一些深深扎根成见,例如中国的人口长期被视为一种庞大的摧毁性力量,成为西方心头的忧虑,故此威胁论便发酵,尽管中国人多么强调爱好和平也无济于事。

沧浪一苇

 ID:3776|2021/01/17 06:10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17

《愤怒的葡萄》笔记七

据“路上的美国史——美国的母亲之路:66号公路”这文章梳理,美国因为福特的汽车工业创新而兴盛了公路系统,66号公路又因为是美国对角线之路,所以和横平竖直的常规公路产生许多交叉,故此被很多人选择,尤其是向西部迁徙的各种人。

《愤怒的葡萄》里迁徙流民建立的营地被普遍称为胡佛村,其中原因我没有想过,不过看这篇文章是说是因为胡佛对经济采取放任态度导致经济危机,所以他的许多承诺都放了空,流民营地被普遍称为胡佛村是对此的一种讽刺。

据文章说66号公路上的工人去参与建立了胡佛水坝和拉斯维加斯,这是因为罗斯福新政往往采取以工代赈的法子,拉斯维加斯最初是水坝工人们娱乐、打牌之处,后来水坝的水和发的电又改善了拉斯维加斯,所以便成为一座著名赌城。对此,我也只是因为玩过《辐射:新维加斯》而有些有印象。又谈到,凯鲁亚克《在路上》里他说他最喜欢66号公路,由此66号公路又与西方第一个亚文化垮掉的一代沾了边。所以现在这条路被撤销后又有一批人主动护路,是因为这条路其实见证了美国史。

沧浪一苇

 ID:3774|2021/01/15 10:0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15

看了一本数学普及读物,张景中《数学与哲学》,之后感到启发非常大。

我理解的数学危机就是说,某一段时间的数学家集体遇到一个大问题,他们所有人都没法回避这个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我听说罗素是指出了朴素集合论里的悖论,并且当时朴素集合论已成为数学的基础,这样就导致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我还听说对此有三种解悖方案,罗素想出了类型论去解决,又有一种称为公理化集合论ZFC的方案,成为最常用的,还有所谓的直觉主义解决方案。

希尔伯特的名字会让我联想到他的想法很宏大,他希望利用严谨的数学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因此他是想推动数学都公理化。与之对立的布劳威尔则根本就认为集合论有瑕疵,主张数学直觉主义,因此我看到希尔伯特的维基上说到他们为此结下了很深的梁子,这正是数学形式主义和数学直觉主义的一次碰撞与对抗。

数学经历了第三次危机之后,我感觉是分叉了,各路人分别以各自信奉的数学哲学进行发展。最起码这三种解悖方案就是信奉三种数学哲学吧,我是这样想的。罗素是个逻辑学家,推测数学是逻辑的延伸,可知他奉行逻辑主义,再加上数学形式主义和数学直觉主义。

越想越能觉得数学是一个很神奇的学科,枝繁叶茂的,又一块一块的分裂,据我看的这本书说,莱布尼茨、弗雷格、罗素都将一统数学的希望寄托在逻辑学上,结果就会导出那种不讨喜的很复杂的理论。数学直觉主义和数学形式主义都将一统数学的希望寄托在算术上,结果哥德尔定理说算术也不是统一的。各路数学家一统数学的努力都不成功,反而凸显出数学的困难、深邃,还有迷人。

说到数学直觉主义,我看书中说到这个数学直觉主义属于一种数学构造主义,数学构造主义认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只有用有限的步骤构造出来的才能予以考虑,这样的话,构造不出来的对象就不予考虑,于是此种思维逻辑与计算机非常有缘分,因为计算机正是需要有限的、可构造的数学。我感到很有趣的是书里还讲到,这种数学构造主义完全的反柏拉图主义,并且还很有可能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发达而成为数学界的主流,这就让人浮想联翩。我还联想到现代哲学里那些反柏拉图的理论,是不是与此有亲缘关系。

沧浪一苇

 ID:3769|2021/01/14 11:0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14

《愤怒的葡萄》笔记六

我还以为卓别林《摩登时代》很多地方是夸张的手法,比如待业工人的数量与就业工人的数量比,当流浪汉从报纸上得知工厂重新开始招工,他兴奋的窜到工厂门口,发现人山人海,往里冲刺才能有一个工作位置。实际上根本没夸张的。

《愤怒的葡萄》对类似用工情况描述的严峻性更厉害,但主动与被动是颠倒了一下。我看到书中为主角一行人对加利福尼亚工作的美好幻想早已被泼过两次冷水,均是两个逃出加利福尼亚围城的可怜人,在旅行的半道上,一家人就早可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窘境,饥民人头攒动,数不胜数,哪有什么美好和温饱,工作也轮不到工人主动的去投,而是被人家拣选,当作牲口役使。

《摩登时代》标志性的一个地方就是工厂流水线被老板命令下不断加速,使主角开始精神失常,我觉得,其实《愤怒的葡萄》也整个是一个被老板下令加速,人们精神逐渐失常的结构。

如果《摩登时代》把失业与饥饿展现的太真实,那可就不是喜剧电影了。我看就连电影《愤怒的葡萄》也收敛和美化了,我寻思应该真实的展现饥民与饿殍,虽然会很残酷。

沧浪一苇

 ID:3766|2021/01/13 03:5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13

《愤怒的葡萄》笔记五

如果能把写进残疾人进小说里,那这样的作者才能真正的称作一位社会观察者。我越来越感到如此。描绘人类形体和神态是一个小说的重要环节,但是残疾人往往是缺乏关注的,或许因为他们本就深陷阴暗里,也不愿见光,因为一见光,患处就成为众人视线的焦点,成为评点的对象。

外表不太正常不足以被称为残疾人,比如长期负重导致的轻微佝偻,还有其他的脊椎变形,肌肉、骨骼、五官以及表皮的异样,轻微的精神失常也不足以被认为是残疾人,但是这两者都足以产生许多许多可描写的神态举止。时代肯定得在大众的身心上刻画出一些不可磨灭的痕迹,一个现实主义者的眼睛肯定不想忽视也不能忽视它们。

国内残疾人的数量我看的数字大多是8000万上下,国内LGBT的人数我不太清楚,但我感觉大概率没有残疾人总数多,或者差距数量不大,他们其实都是少数,残疾人的舆论探讨规模理应不逊于LGBT,但我感到事实并非如此。我考虑是因为这个群体的就业程度不乐观,经济能力太弱了。

沧浪一苇

 ID:3756|2021/01/12 02:19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12

《愤怒的葡萄》笔记四

因为书中吸引农民迁徙的动机是加利福尼亚摘果工宣传广告,而且由此引发出好日子的幻想都有关水果,所以我就联想到《摩登时代》里的一幕正是幻想家里开窗就可以吃到果子,开门就有葡萄串在眼前,吆喝一声就有奶牛过来献上鲜奶,餐桌上有刚煎的肉排。

不过现在已经是鲍德里亚所言的丰盛社会了,人们再去疯狂的期待一般果子就不太合理了,因为果子就那么一堆堆的堆在超市。如今确实是因为生产力发达而产生了庞大的商品堆积,但人却有着高的多的消费欲望,并且还在不断被驯化着消费观念,因此这样还是一种相对匮乏,还是有大量的人存在痛苦。书中农民因一张有关水果的传单产生了迁徙动机,这也有点像《圣经》创世纪里的水果引诱。现代恐怕也少不了因为高涨的消费欲望而产生的迁徙动机。

沧浪一苇

 ID:3750|2021/01/11 12:10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11

《愤怒的葡萄》笔记三

看到书中特别设置了一个人物,在全部农民被赶走时他决定在本地露营,吃野生动物求生。这部小说很大的篇幅也是在说一帮被文明不容的人进行不断的移动,去往一个传闻中的好地方,去往一个能容自己之处。由此又想到《荒野大镖客:救赎2》。

我看露营和露营旅游其实本质上是一个对居无定所、随时迁移状态的体验,或许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复归大自然并且依赖大自然的体验。露营旅游文化的形成和欧美民族的迁徙、殖民历史是分不开的,这种旅游的动机似乎正是离开文明中心,去刻意疏远文明,达成一种现代意义的朝圣。

对于这种露营旅游文化,我觉得我自己和周围人的内心可能少有这种概念。因为我们的文化本就总是认同人与土地共生共长,我们历史上并不游牧、迁徙,也没有去探索、征服。书中的这个依恋土地的人说他自己像是孤魂野鬼,照看着自己和邻居们空空荡荡的房子,并且说到人居住的土地就是人的一部分,把人赶走其实就是把人割裂成两半,这一点我感到赞同。

沧浪一苇

 ID:3746|2021/01/09 10:27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09

《愤怒的葡萄》笔记二

看完了这本书的景物描写,给我的一个启发就是,一个有良心的、诚实的写景者,需要在景物进行描写时掺一些自己对于生态破坏的态度。城市光污染、雾霾、沙尘、看不见星空、黑臭的水域、水域边的垃圾、气候异常、物种灭绝……这些早都有了,最近几年我印象比较深的城市景观变化就是共享单车浩浩荡荡,混乱而且不可胜数的样子。

就算没有目力可及的生态破坏,空气质量那个红色或黄色的数字总能时不时跳到眼前。最近还听说连人类胎盘内部都可以检测到那种几微米的塑料颗粒。

这本书写动物植物让人想到童趣这篇散文,还有《昆虫记》。我不知道如今的城市绿地面积是不是少了,因为我感觉去年夏天的蝉鸣不如往年,往年都聒噪的很。捉虫子这种事情我早不干许多年了,但实际上那时的我反而最清楚我们与谁生活在一起。现在却轻而易举的就忘记了生态有循环,生物有个圈、有个链。

沧浪一苇

 ID:3740|2021/01/08 01:0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08

《愤怒的葡萄》笔记一

在粗浅的了解了这书的梗概和读了开头几章后,我觉得这本书的故事是一个对当下生活现状很有启发的故事。书中那时的集约化农业、机械化农业趋势根现在普遍的自动化趋势差不多。资本归根结底还是冷冰冰,穷人、无产者内心总有温暖,过了多久这件事也没变化。另外想到,那时的愤怒和今时今日的愤怒又有何差别。

书名里葡萄的含义我猜可能是一串穷人形成的命运共同体吧。又有说法说是《圣经》启示录14章里,葡萄和榨葡萄汁代表了神的愤怒,因为榨葡萄汁像流血。说到圣经,这本书的结构也有人说像出埃及记,我一想,确实是受苦、出走、到迦南这个流程。我感觉更讽刺的是书里的农民们居然真的到了一个流奶流蜜之地,因为资本家为了利益确实倾倒牛奶。

沧浪一苇

 ID:3734|2021/01/06 09:5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06

了解了一下《第二十二条军规》和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突然想到这是一种很美国的东西。以前想现代性与大屠杀时觉得那很有德国味,而黑色幽默文学流派具有的阴暗、残忍、荒诞、恐惧搅拌起来不正是一道美国菜。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七卷》的“战争与小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越南战争”这一章分析到,首先,战时严格的部队等级制度与美国精神严重不符。其次,因为残忍的使用核武器屠杀,战后,对美国一切残酷行径的回味和道德反思渗入每个国民的内心,从而激发出疑问、恐惧,对霸权行径产生质疑。

黑色幽默流派里梅勒的小说以军队比喻整个美国社会,形成一种寓言的格局,由此,社会的上到下全能反映一遍。其中我感觉有个体对于资本主义理性里数据痴迷的体现,比如军官迷恋任务执行次数。还有个体对官僚层级晋升的迷恋,对军官的描写就重点在于他们趋炎附势性格和自我推销行为。而兵卒的个体只关心自己的生存,对于霸权主义/官方所言的战争目标、英雄行径很不屑,只有保存自己的生命最为重要。

从这样一个文学流派和越南战争时美国国内的反战思潮就可以看出另一个美国的特性,就是说美国内部的反思是一种对霸权行为/非理性行为的制约,这样一种批评力量是非常庞大的,这样一种制约可以让越南战争在舆论上大败。但是我想,思考根源其实才重要,美国文化里那种宗教式的非理性与偏见、轻蔑其实才是祸根。

沧浪一苇

 ID:3729|2021/01/05 09:1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05

读汉娜·阿伦特《论革命》,她在导言里分析了一下战争和革命。以前的世界总打有限战争,后来越来越多的打总体战,以前的战争与平民关系不大,越到现代,战争越与平民相关。甚至我觉得现代战争里主要就是死平民,可能未来的总体战目标就是去直接毁灭敌国所有平民。阿伦特分析,这是一种武装性质的改变,在有限战争里国家的武装是一种捍卫者,在总体战里,国家的武装是一种报复者。

革命与战争是一对具有亲缘关系的词,也都和暴力是亲戚,它们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革命往往紧跟着一个国家武装的失利事件。而革命本身也是可以催生战争的,所以它们相伴相生,相互作用。世界战争的表面之下,可能其实就是世界革命的一个开端。

我想,未来的时代如果是战争的时代,那就是全世界一片焦土。如果不是战争的时代,那就正如阿伦特所言,是革命的时代。

革命、战争、暴力,确实是三个相互纠缠,相伴相生的概念。

沧浪一苇

 ID:3725|2021/01/04 09:4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04

如果文明消失了,只留下物,那么硬盘在无人的环境里可能不如纸张。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少的硬盘能被读取。假如有一种维持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碟片,那么我想,需要往里放的数据可能就关乎恢复历史这个任务,或许也有必要保存科学技术和各种学术研究。

我记得《三体Ⅲ》末尾部分应该探讨过这个问题,罗辑说冥王星上的博物馆只是人类文明的墓碑,石头上刻下的东西属于文明,类似诗经或者古希腊哲学著作片段,并且根本不指望未来的参观者去恢复。

沧浪一苇

 ID:3722|2021/01/03 10:36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03

从电视剧《黑镜》第二季第三集里看到,有一个卡通虚拟形象,本身是儿童教育用的,中之人是一个事业失败的喜剧演员,后来这个虚拟形象参政成为国会议员。也就是说,虚拟角色的通过一层技术的包装、处理,可以使得人们认为其相当真诚、有趣,打动人的可能性就比真人要高。

由此可以得到一个科幻小说点子。比如虚拟偶像可以涉足政治,国家立法依靠虚拟偶像,或者是虚拟偶像当选总统,参与国策的指定,或者是发动战争,发动核战争等等,总之就是人们的命运掌握于一个虚拟的角色之上。也许它被包装出来的性格会被全社会接受无人质疑,诸如真诚、博学、亲和等等。它具有庞大的粉丝数量,社会影响力巨大,一呼百应。

看了黑镜后遐想得到的另外一个科幻点子就是,美颜优化了容貌、身材,但是美颜后的美丽面庞、身体只有通过电子媒介查看才行,这不是很可惜,如果美颜后的人物能实时的、线下的查看,这样的社会会有很多人满意,同时又相当的诡异、疯狂。但这样的需求不是很正常吗?我觉得我通过电视剧黑镜得到了很多关于鲍德里亚所言的“超真实”的启发,这正是我感觉这部剧震撼的地方。

至于这个具体怎么实现,我觉得可以说未来世界每个人每天都一定会佩戴有轻量化的VR、AR设备,这样的话,所有视线内的人物、景象都会被加以处理,也许每个人有权向云端传输自己的外显形象。现实就如游戏,被处理过的真实就成为超真实,它看着比真实还要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