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3830|2021/01/30 11:05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1/30

《城堡》笔记五

如果我要问卡夫卡与现代人有什么地方是相似的,或者说他与我和我周遭的人究竟有什么地方是相像的?我会想到卡夫卡的家庭与中国某些普通家庭是类似的,孩子疏离父母,父母常因为工作放弃亲自照料孩子,并且常对孩子实施并不合理的管教。最近的社会变化也太快,通常情况下长幼两代人的思维方式不会一致,因此我觉得年轻一代总逃不出孤独的手掌心,并且他们人生所做的事情大部分就是派遣、忘却、消灭掉这些孤独。

《欧美现代派文学三十讲》里看到卡夫卡有几个并非,足以体现他究竟有多孤独,他并非资产者却是资产者的儿子,并非劳动者却做一个职员,并非纯粹的奥地利人却说德语,并非独身主义者却终生未婚,并非一个作家却写作,并非被同族的犹太人认同……

至于卡夫卡的犹太民族属性和当时奥匈帝国国情,现代中国人并没有这些。不过,他对工作、职场与官僚的讽刺入木三分,还是挺符合我的切身感受。他拥有对性爱的欲求,但他又是一个很恐婚的人,我感到一定是性格方面的障碍,如今我这种年青人还是对此有共鸣的。

我另外还想到,现代社会是消费社会,物质攀比盛行,冲动消费、超前消费司空见惯,这不就是系统性的在制造自卑与物质匮乏吗?即便自动化、信息化的生产多么好的提高了生产力,大多数人依旧不断陷入自卑和相对物质匮乏的泥淖里。社会因为消费产生了快速的面貌变化,我觉得就业的代谢和流动也就会快速起来,这样也会产生大量的不安定感。

总之,我就在想一个中国的卡夫卡模仿者会涉及到什么话题?如《城堡》这样涉及工作、职场与官僚的话题很有意义,自不必说,其他作品所涉及的个人被社会障碍所绊倒带来的彷徨、孤独、愤怒、陌生都相当必要以现代视角加以重新诠释。需要加入的,我觉得可能就是荒谬的消费社会现状。

2025年1月
« 10月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