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6524|2024/03/31 03:2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取悦的规范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我认为它和某些戏剧家指定的戏剧艺术规律有点像。

我又去读了《观众心理学》,带着这个问题,我读到了这样一段内容

『19世纪70年代中期,小仲马的《私生子》重新在法兰西喜剧院上演,一位评论家细致地分析了剧中每一个关节,认为这个戏的编剧技巧已达到玲珑剔透、精巧绝伦的地步;这些经他总结的法则,放到任何一出戏中都能见效。左拉也去看了这出戏,他在著名的《自然主义与戏剧舞台》一文中引述了那位评论家的见解,自己没有作什么理论上的反驳,只是简单地指出:“观感相当冷淡。”如果我们比较相信左拉的观感,那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脱离审美感受的技巧理论之可悲处,在于它们对一出很不好看的戏也可能完全适合。

左拉相信自己在剧场里的审美感受,而那位评论家则只相信某些技巧法则,并让法则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力堵塞得既麻木又单一。幽默大师萧伯纳嘲弄这样的人说:“他们就像那些闻惯了大蒜味的农民,一旦你给他吃不带大蒜味的食品,他们硬说没味道,说那根本不是食品。”』

『神学家手捧先验法则宣道,化学家埋首作细致分析。在艺术领域,“神学家”以几条通则来框范各种艺术现象,“化学家”则具体解析着具体的审美心理活动。』

真正的艺术家不是神学家,而是化学家。艺术创作规范,取悦的规范等于一种艺术的神学框架,尽管它的目标是艺术的原理,真正的原理则需要一种化学的分析方式,艺术的原理基本等于观众心理学。

正如书中所说,戏剧可以没有舞台没有道具的去思考如何创作它,但不能没有观众的思考如何创作它,观众是核心。即便是顺应时代激进的抵抗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剧作家雨果,也会招致具有心理定势的观众反对,他也需要先改变观众才行。书中提到一个趣事,英国的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到莫斯科演出,尽管他们不懂英语,也会被感染,因为观众渴望欣赏异域风情,也能很大程度的理解剧情,同样的戏剧到美国表演,观众反响却很差,因为他们看戏剧目的多是和妻子一起或者是社交来的,严肃的戏剧和他们的目的不相称。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很受欢迎反应了英国人对曲折、探索的迷恋,在绝望描写中感受审美快感,法国人喜欢情节平直,偏爱关注情感,喜欢在爱情描写里获得审美快感。

中国戏剧值得分析的是乐天精神,悲喜熔于一炉,即便是巨大的悲剧也会硬拗回来一个喜剧结局,这是一种爱恨分明的民族性,也是一种不愿直视黑暗的怯懦。我虽然不了解中国戏剧史,但是我直觉上认为中国戏剧史可能也是向固定的取悦规则方向演变的。

我还认为中国爽文有自己的特色,它明确的、赤裸裸的追求地位和名利,还是非常细分人群的,它是相当重视服务观众心理的一种文学,它的细分是一种完全基于取悦观众心理的创作。

取悦并非一件绝对的错事,事情要全面的看,形成神学框架的取悦规律也非绝对的错误,只是限于艺术的理解和对观众片面理解,还未到达一位艺术化学家的程度。

沧浪一苇

 ID:6522|2024/03/31 01:44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3/31

不以讨好任何人为目标的艺术诸如绘画、书法,很可能是一个内心已经有了充实感的人所做的。放肆的表达自己想法,却不重视任何的评价坚持己见,需要内心强大到一定程度才行,或者说更有可能是自己已经得到了许多赞赏,更多的赞赏对自己来说没有太大意义。

所以我认为存在两种艺术创作、内容创作、直播等等行为的目的,即讨好别人和讨好自己,这与需求层次关系跟大,因为我认为穆夏的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就是从讨好别人转向讨好自己,许多中国文人画就是这样,还有一些西方绘画史上的大师晚年摆脱了贫困、窘迫之后作品都是偏向了一个新的方向,这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满足了一层需求层次之后自然要进入下一层的追求。

在CCTV10人物节目著名画家篇达芬奇之中我看到了这个理论的影子,还有穆夏、塞尚、高更、莫奈、毕加索等等人一生的绘画史,节目里我听到达芬奇的遗言就是我没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画画,不知道这个遗言是真是假,一些西方历史里著名画家的经历则往往是年轻时追随一个流派一种风格之后逐渐失望,第二个阶段往往是进入一个探索阶段,最后是大成的晚期,晚期可能因为太过先锋或者不合时宜不合群,会导致巨大的争议。第二个阶段往往也是很痛苦的,有钱的幸运的画家还可能坚持的下去,而因为没钱还有与世俗主流的好绘画的理念产生差异往往会导致画家很难过,如果实在是不能活下去,则只好妥协于主流,并暗暗的在自己的作品里留下一些星星点点的自己的洞见,达芬奇步入晚年的过程也是十分的痛苦的,他一辈子不能将自己的设计假想付诸实践,直到晚年还在妥协,而我看到他在妥协之中又带有一些反抗,幸运的是他也为自己进行了一些作画。

我想做一个讨好自己的内容创作者,因为我看来历史上的大画家无疑都是在自己为自己的探索过程中找到艺术的新领地,在讨好别人的过程中而探索出了新艺术的人真的是属于凤毛麟角,我又明确的知道即便是现在这样的世界纯粹为了讨好自己而不顾生计这可能是一个很幼稚的想法,所以我又认为这是一个十分辩证的东西,人总是会陷在这种局面里,讨好别人和讨好别人之外的东西存在一种平衡,把握不好这种平衡的人很有可能被这种失衡所侵害,比如郁郁不得志或者是完全丢失了自己。如果更加衍生观点,讨好别人和讨好别人之外的东西就是获取利益和利益以外的东西,我感觉这样就衍生到个人和世界所有组织形式之上都存在的一种辩证关系。

我思考许久,应该去了解一种哲学分析方法可以分析包括文学、绘画、电影在内的许多艺术,整体的通盘分析。特里·伊格尔顿是我印象里有这种倾向的理论家。

我认为视觉艺术内部、表演艺术内部、文学的内部、音乐内部存在相似之处又有不同,它们形式上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一个古典→浪漫→现代→后现代的发展过程。我还发现有一个规律,许多艺术都在某个阶段上追求真实,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文学里是现实主义画派、现实主义电影派别、现实主义文学派别,都是比较重要的历史阶段,音乐里我则没有关于真实的印象,但也有着明显的古典→浪漫→现代→后现代过程,越向前看越清晰、分明,越向后看越纷繁复杂。这勾起了我对于艺术史的兴趣,因为我感觉这不是巧合,艺术在一段时期内呈现相似,这可能是因为特定的历史条件、物质条件造就了艺术流派。

在伊格尔顿《文学阅读指南》里面,我看到这样一种说法,现代主义抵制的是一切都被标准化、程式化的世界,我理解就是在浪漫派的创新基础上更加激进,到了后现代时期,创新也不是一种值得被称道的事情,后现代的人认为,一切都被做过一遍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再做一遍,这样仍然有意义,因为这种重复行为是有新意的。我认为,到了现代主义时期创新已经登峰造极,后现代时期,早已没有空闲的创新领地可以占领了,人们又不能不做艺术,所以迫切地想要在这样一种窘境下找到自己做艺术意义。

价值/真实,娱乐/取悦,自我表达/哲学思想,我个人认为视频内容创作有这样一个三角形代表了三种追求,它们很难兼得,我这个构思还没能完善,目前只是一个草草构思的阶段,我认为这样三个点构成的一个三角形,上面的顶点都是纯粹的,纯粹的取悦很好想到,是短视频、短剧,纯粹的价值就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它和纯粹的自我表达都很难欣赏。

取悦/娱乐,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具备特定历史条件时,某种特定的创作行为就是取悦,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取悦,而作者本人一定是具有某种发展的、扬弃的眼光才能做出抛弃取悦,投身自我表达或其他方向的行为,至于方向,越古典时期越明确,越现代越不明确,越现代越发散,而且越现代越转变的迅速。

我今天看的一本杂志《当代电视》2024第二期里有一篇文章名叫“取悦、程式与审美异化:小程序短剧作为剧作危机的征象”,其中提到悲剧的演化过程,也是有取悦的一个过程,比如偏向了悲剧的快感方向,比如偏向了悲喜剧方向。好莱坞影视业也总结出来一个十分系统的体系的精确到页码的编剧系统,但是这个编剧体系还是太多空白,虽然很多人基于创作的自由对这种限制予以反对,但总体上还是有一些自由,不过到了短视频短剧里,体系的限制强度远远超出上述好莱坞编剧体系,而且编剧薪酬占剧集营收的比例已经非常小了。我认为这种基于取悦目的的规范绝对是一种文化工业流水线生产规范,我又不知怎么系统的批判,幸好我看过一本书叫做《启蒙辩证法》,详细的论述过文化工业,给过我一些启发。

我认为基于取悦目的的规范并不是当代才出现的,我看《世界戏剧史》里就有很多线索,书中说到旧喜剧一开始是写在雅典与斯巴达战争时期,新喜剧写于希腊化时期,旧喜剧更多的话题是对战争的评价,对哲学话题的辩论,新喜剧的话题是关于爱情、金钱、家庭、社会,而且新喜剧在使用题材上开始大量讲究套路,人物性格也逐渐开始定型,我认为这确实非常有既视感。

在《世界戏剧史》里继续寻找线索,就能发现自莎士比亚到新古典主义,又是一条逐渐规范化的历史路径,新古典主义崇尚规范的戏剧,不规范的戏剧会惹起争议,许多批评家、剧作家都认为这是合理的,极少人去挑战它。向后再看,又有佳构剧这种戏剧体裁,由法国剧作家斯克利布所开创,他严格的限制了情节,严格规定了情节,在现代看来,这样有失偏颇,但是在十九世纪观众看来就是充实而有分量的。我认为好莱坞剧作法、短视频短剧爽文剧作法其实就是一个固定时代的产物,是由群众们的意识决定的,是剧作与制作、商业和艺术进行斡旋之后的结果。有可能这种范式在一开始会足够抽象,导致剧作者还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自由盘旋,范式在之后会因为某些现实原因进一步细化,导致剧作者越来越缺乏盘旋空间最后直接失去任何空间,之后呢?我认为辩证法会自己找到位置产生作用,事情一定会发生变化,反噬会到来,接下来反噬的反噬又会到来,由此又产生一波扬弃。

沧浪一苇

 ID:6515|2024/03/13 08:2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3/13

我对AI的阶段性思考如下。

首先我感到很多人认为的AI干活实际上意味着是自动化干活,我们不应该把AI和自动化混为一谈,因为自动化是一个比较基本的工业领域,还是上上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AI对自动化的关系充其量是对于自动化的控制。

其次,我认为类比摄影和绘画和AI与工作很有意思,从直觉上来说,摄影貌似让写实绘画变得没有意义,类似于古典油画的绘画大师也是对摄影术装看不见,不过实际上摄影术之后依旧有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大师诞生,而且还促进了整个欧洲绘画大方向的转变,转向大家都越来越看不懂的状态。摄像机让写实绘画的庸人存在没有了意义,就像AI让可替代性高的庸人的工作存在没有了意义。而绘画大师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绘画界大师的存在的意义是占据了绘画艺术意义三角形的一个小区域,并且此区域的任何后来者都不能成为大师了,直到后来绘画艺术意义三角形被占满,任何人都不能成为大师了,因为每个区域都已经有一个先行者了,不过不能成为大师就让绘画没有意义了吗,AI把庸人轻易替代就让某工作没有意义了吗,这确实值得思考。

我认为不能成为绘画大师其实没什么,本来就是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绘画大师,他们占满了绘画界的地图,我们就去别的空白地图或者说处女地,当大师。

摄影让写实绘画的庸人没有了存在意义,这也没什么。我认为AI替代庸人的工作与上述情况类似,AI占据了工作地图上的大部分简单的地域,我们警觉了之后就应该直接逃走,生计被严重影响的人确实有理由大声呐喊不公平,不过这也是历史的车轮,丝毫不讲情面,就算喊破喉咙也要碾过去。

不过AI占据了90%、99%的工作地图后,所有人不能充分就业,那时应该怎么办,我认为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AI问题了,这是一个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的问题,假如说存在一个生产力极度发达的AI工作的世界,同时大量待业人口成为无用阶级,社会上岗位更替越来越快,一个岗位、工种本来会存在30年,直到只能存在15年、10年,然后未来可能会出现很夸张的5年,不断有人需要在很大年龄进行重新学习重新进入新的岗位,这个过程可能会淘汰相当多不能接受新事物的人成为无用阶级,那么问题就是生产力这么高的情况下生产关系是否会转换以及如何转换?人民是否能相对平均的享受生产力高的福利?AI技术是否广泛有利于人民群众(而非一小撮富翁)?人民群众是否能利用AI将资本主义跃向下一个阶段?

目前的AI绘图、视频作品在我看来尚有一种自己独特的质感,算是一种劣势,这种新生事物和新生质感刚刚出现一两年,很多人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先是感觉十分好奇又发觉不过如此,并往往认为它会让人感觉精致之中有劣质的感觉。虽然很有可能几个版本更新之后会克服掉许许多多的毛病,不过这些质感的印象可不是能轻易改变的。最近我才意识到质感的重要性,因为我关注到了潜意识,质感多数东西都是语言不好表达的,或者说知识储备不够的观者想说也说不出来的。总之,正确的质感在我看来就像是乐队的贝斯或者说西红柿里的沙沙口感,我乐观的相信经过人的努力AI也可以创造出正确的质感。

大师走出一条艺术之路,后人再重走他的路,实际上依然是有意义的一件事,虽然意义少了,并非无意义的,通过借鉴大师风格再加入自身思考,这样有助于确立自己的风格,而AI占据了一片领域,人们再去做AI轻易能做的事也是有一定意义的,不过它们并不能作为工作了,意义不大,我感觉这和重走大师路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大师和AI都封闭了一小块领域,让后人踏足之后意义不再大,不同的可能是剩余意义的大小。人们会对大师不胜感激,却会对AI惊讶却充满敌意,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大师是极少的,而普通人是很多的。大师是首次踏足一块领域,就像是先驱者踩了一条小径出来,而后人就可以走在小径之上,AI是在许多人踏足的领域里驱逐掉了许多人,就像是一条宽阔的马路上都是行人,而AI是一个公共汽车可以载满许多原本无缘踏足这块领域的人,使得原本辛苦过来的行人的辛苦缺少了意义。

沧浪一苇

 ID:6510|2024/03/10 02:17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3/10

我这样理解潜意识在人欣赏视频时的运作方式,潜意识会接受海量的信息,但大部分却没有反应到意识层面,诸如画面中人物在主要动作之外还有其他小动作和微表情,这些小动作和微表情被接收之后实际上就像流水汇聚为湖泊一样,有的形成一个感受供给意识,有的直接被存入脑海却没有任何反馈给意识,有的直接就被彻底遗忘了,不过我认为这些注定被遗忘的东西并不是原本就不应该存在的,只有影响观众注意力维系的东西才不必要存在,让观草草结束观影的那些东西才是真正应该被删减的,而我说的潜意识层面的这些海量信息大部分应该是不会影响观众注意力维系,因为人接受信息的上限是很高的,人在看视频时就像是一个贪婪的食客渴望食物或者是一个十分干渴的人渴望水一样希望接收信息。

这些注定被遗忘的东西也肯定不是刻意被搞出来的,因为它们太细微了太难设计了,仅仅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比如挠一挠痒、一个微表情比如一次眉毛的挑动,或者只是一个背景里模模糊糊的窗帘晃动的光影,在电影里它有时是演员的演技导致的,又是也是人下意识导致的,有时也是无心之举。仔细研究观众的注意力机制就会感到,被存入脑海的东西也是分为浅记忆和深记忆的,比如一个简单潦草的伏笔,观众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遗忘了,到伏笔被运用时就会不起效,一个被镜头或者语言强调的伏笔或许会被记忆很久,直到伏笔被运用时会有效果。

艺术家在呈现一个作品,或者内容创作者呈现一个视频,一定会精心设计它,这实际上是对观众注意力的一种设计,而我认为设计只是对于观众注意力表层而言,观众注意力还有一层里层,即创作者潜意识制造了一个里层视频对观众潜意识进行里层的传输。

这些完全不能被设计的东西其实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我想说的是某些视频创作没有人出现,只有一个冷冰冰的PPT,或者是一个细节很少的软件生成人出现,或者是软件配音与自动配视频的组合节目,这将导致里层传输的信息匮乏,信息的传递和观众注意力的维系将全靠一个表层进行维持,当一个真人出现时或者是真人的一个部分出现时,里层传输的信息量就足够多了,这时维系观众注意力的将是表里两层,个人认为这样观众注意力的维持将会十分稳健,而里层究竟对于视频观众起到的是留存作用还是一个坏的作用?我认为这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里层的作用在我眼里多数是起到留存作用和吸引观众注意作用。

最近我想要去理解绘画,我特地了解了一些美术史,最近在《理解漫画》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个十分精辟的图片,即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总结了全部视觉艺术,左下角代表了极致的真,右下角代表了纯粹的符号,正上方代表了极致的抽象,书中说到▲的左下角是伦勃朗,正上方是蒙德里安的线条和色块,而符号比如说数学符号、字母文字占据右下角,而每个艺术运动都代表了人类进入了这个▲的一个位置,首次插上旗帜的那个人就是艺术史上名留青史的人。

我这样理解绘画、平面艺术里给潜意识输送内容,越写实的作品越向潜意识里输送海量内容,抽象的东西也有潜意识的内容输送出去,符号里也存在潜意识的内容输送给观者。后两者不多,但依然有。

颜色就是一例子,不同的颜色给人的感觉不同,而且观者没有美术知识的话就完全说不出为什么就有了某种感觉。潜意识广告行之有效就是一个潜意识会影响人的例证,比如用几秒钟的时间以及简单的图画让观者感觉渴于是消费附近的饮料。线条是另一个例子,线条的组合能使得人说不出为什么就感觉这堆线条像是某物。

摄影与平面艺术有很大的不同,摄影天然的就占有写实的便利,想让摄影不写实反而需要仔细思考,我认为摄影艺术也有一个与平面艺术雷同的三角形,类似写实、抽象、沟通符号三个维度,摄影可能也存在n个维度。总结摄影史可能才能知道摄影家们究竟追求什么,追求之后又扬弃了什么转而追求一个新的什么,这一个扬弃的过程就有了两点,成一线,再出现一个扬弃的过程之后,三点就构成了平面上的三角形。

总之这个三角形是一个很让人感觉神奇的东西,首先总结出平面艺术的三个思考方向和努力方向,再将不同的艺术家在三角形上占据的空间位置排布出来。假如是四个思考方向,那可就是四棱锥体上找到艺术家的坐标了。

与摄影不同的是视频,绘画、摄影本来就是包罗万象了,我认为视频更加包罗万象,而且这种包罗万象的维度还异于绘画、摄影,它能传递信息量的大小与前两者不是一个数量级。视频的风格更加多样,视频制作的形式与绘画、摄影一样也存在大不相同的形式,追求的是不同目的,形式很多东西都传达给了人的潜意识,同样的内容以两种方式、两个导演制作,就算传达了同样的内容也有很大差别,从而造成了观众喜好程度的不同,如果观者有制作的知识,它可能能说出差异在哪,如果观者是一普通观者,那这评判的一多半都是在潜意识下运作的,他的潜意识也是一个伟大的批评家,在不断的评判眼前的作品。

沧浪一苇

 ID:6508|2024/03/07 01:22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3/07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比喻,像是用阶级比喻社会层次一样恰当,用来形容内容生产领域里观众喜欢的东西和创作者想做的东西。

有很多人不喜欢短视频,这可能就意味着这个内容生产者它讨厌缺乏深度,从而偏好生产拥有深度的东西,还有有创作者尝试主动理解观众的态度,主动生产浅显易懂的内容,或者短小的内容,以供他们娱乐。

一个内容平台像是一个巨大自动化食堂,创作者是一个个后厨厨师,厨师有各种擅长领域,食堂的目的是为食客寻找适合他们口味的饮食,而绝非为厨师寻找一批食客,我认为逻辑上这是相似的,内容平台无疑是以观众为本位的,就像是食堂以食客为本位。

有的厨师的食物是健康和口味平衡的,有的厨师则是多油多盐多糖充分考虑口味而轻视健康的,有的厨师做出的东西则是太过于健康而口味相当糟糕从而导致很少有人愿意尝试,有的厨师则是没有烹饪到位导致饭菜夹生或者是没赶上食客的口味变化的潮流固守着以前流行的菜式,又或者是因为最初的一两道手法不娴熟的菜没有得到好的反馈就放弃做厨师。另外,我认为短视频拿快餐类比很恰当,长视频是正餐,还有视频类似于小吃。

我认为的生产内容的规律就像是寻找一个最佳的饭菜口味和在口味尽可能好的情况下以更加健康为目标增加成分,这需要厨师十分精湛烹饪的能力和知识储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这种厨师手里不一定成立,他可以想方设法做到部分兼得。不过,人类有过敏体质和不耐受体质,食物就算再好也会有人不接受。人还存在饮食偏好,再好吃的食物也会因为饮食偏好与某些人无缘。

内容生产实际上是一个服务业,我认为这和食堂菜品先讲色香味一样,很多东西的重要性上要弱于色香味,比如健康,营养,它们属于锦上添花。

内容生产者想要传播非娱乐化的知识就好像厨师并非研究口味而是研究营养,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值得尊重的,不过内容平台毕竟是一个面向观众和观众本位的地方,它的目标一定是为观众找到合适他欣赏的内容,必须接受的现实就是追求营养的观众一定是远少于追求口味的观众。

一个好的内容究竟有什么特点,我认为存在这样的一些规律,1.从审美角度上非常好,或者说让观众感官上得到非常极致的体验,比如极致的可爱、恐怖、搞笑等等,2.有好的故事或者比较深刻洞察、议论、段子,以让人感兴趣为目标,能较好的完成吸引人的目的,3.以非常有实际用途和参考价值取胜。我感觉这三个点就是内容创作的主心骨,剩余的好,比如清晰度、帧率、摄像技术水平、调色、好的分镜头等等都是添头,好则属于锦上添花。

这有点像烹饪里的色香味三种主要成分,或者说是真善美的次序颠倒过来,美善真。

内容平台是一个有些奇怪的食堂,食客是一个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他们是一群十分饥饿不会吃饱的家伙,永远不用担心他们不来食堂和不进食,他们有一部分甚至会同时担任厨师和食客。厨师们生产任何想象力所能及的菜品,但是只有色香味三者得其一的能达到良好线,三者得其二达到优秀线。

就像是一个个美食家一样,食客对于食物有着惊人的鉴赏能力和品味能力,并且绝非少数人是美食家,而是说绝大多数食客都是美食家。食客品尝食物获得的信息是相当复杂的过程,我认为这就像是食物芳香的来源是极其复杂的一件事,比如植物汁液味道、肉类细胞的味道、油脂芳香、焦化反应的香气等等,人看视频会被视频之中的主要的活动部分吸引大量注意力,但是,我现在认识到一个视频的其他细节仍然被人的潜意识注意到,并且用欣赏视频主要部分同样的强度品味着,这就好比一个美食家用嘴品鉴食物,又在潜意识里用鼻子、皮肤上的感觉器官直接感受这道菜。

这种比喻有什么用呢?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观众心理的分析,同时这是一种对观众鉴赏能力的尊重。一个视频绝对分为表里两部分,表面部分是视频主要部分、传达出的主旨的部分,而“里”则是又诸多细节组成的,供给观众潜意识欣赏的东西,“里”同样也决定了一个视频的风格,“里”有可能是一个小小的口误、一个手势、一个口型、一个细微的小动作,刨除“里”,只剩下“表”,视频主旨仍旧能传达出来,但是视频会大大的减损观感。这就好比食客有两杯佐餐的酒,一杯是分析纯的酒精,一杯是高粱白酒。

我认可娱乐化内容更容易大众接受,但是我又不认为过度娱乐化是有益的,就好像部分快餐速食并非正确的营养配比一样,我甚至认为做极致营养丰富的东西但口味很差的东西是很有意义的,比如我认为最有意义的是人存在等等哲学命题或者是对本民族的深深的关切,对本文明各个部分的尊重,对间接供养了自己和供养了社会的劳动者的尊敬,对资本主义的反思等等。

沧浪一苇

 ID:6504|2024/03/03 11:4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3/03

人工智能究竟会对内容平台有什么样的冲击?我认为有这样几种想法:

悲观主义者认为:迟早人类会被逐出内容创作领域,内容平台上的人类会完全溃败。
乐观主义者认为:人工智能存在诸多缺陷,永远不能替代人类制造内容。

悲观主义者弱化版本:人类被赶出的领域目前是重复度高的和容易被模仿的领域,各行业壁垒高的手艺尚可安全,不过AI是未来大势所趋就如同上涨的洪水,壁垒早晚可以攻克。
乐观主义者弱化版本: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存在一种奇怪的感觉,生成的东西往往带有一种外表精美但充斥着不和谐的感觉,有很多人已经看惯了ai生产的垃圾,他们起初还有一些兴趣,见识到了其本质之后便有了厌恶感,因为ai作品往往会招致审美疲劳和厌恶,因此在长远前景上看,人类自身充满灵魂和创意的内容创作是安全的,是永远不能被代替的和很难模仿的,人是不完美的,AI则是有一种假完美,人的不完美才是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大视野的人认为:只从内容平台角度考量AI对于人类的影响是过于狭窄和不恰当的,应该从AI对人类的整体影响上考虑,应该研究AI与人类整体的命运是什么关系。这种思考带有一种哲学底色。

我行我素的人认为:人可以不用AI也可以不了解AI,不会对他生产内容有什么影响,某些宣传AI的人只是企图站在风口上,他们夸张了AI,这种夸张是只为了自己获益而散布的焦虑感,人们焦虑后就需要买课补充自己,其实应该杜绝这种焦虑,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世界很复杂,世界很大,远超一般人的想象,容得下任何人,食肉动物会吃掉食草动物,人类有核弹可以灭世,人也会汽车撞死、心脏病发作而死,但是食草动物和人类都没有灭绝。

AI冲击下首当其冲的人认为:比如现在艺术家、棋类选手将会感到十分紧迫的压力,从而本能的对AI产生敌意、抗拒,不能接受自己几年十几年努力的成果会被AI一秒钟不到的时间就学走,内心产生一种巨大悲愤感,进而发出感慨,原以为未来世界里AI进行辛苦劳动,而人类专心诗词歌赋,没想到却是完全相反。

客观看待AI,视AI为有益工具的人这样认为:如果可以融合人类的手艺加AI的效率,岂不是极好的,比如说人类让AI生成内容,又按自己的想法一遍遍修改内容,以至于完善,这岂不是非常好的一种内容生产方式,如果莎士比亚、曹雪芹、海明威有AI,他们可能也会这样生产以增进效率。从现在的角度看,打败人类的永远不是AI,而是使用AI的人,只视AI为对手,实际上是对使用AI人的忽视。

我认为上述观点里中肯的是最后一种观点,这可能是真正使用了AI的创作者的一个观点。

毛泽东《实践论》在这些年间是我在没把握和踯躅不前时的一个精神指南:『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

即便我们设法复活了毛泽东对当今社会进行革命,他面对如今的中国依旧需要重新做足调查研究,调查什么是平台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人民的阶级构成、人民的意见:『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

毛泽东认为,判断和推理的前提是要在感觉材料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判断和推理的准则是合乎实际:『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它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归根结底还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关于写文字,创作内容,我认为目前不能完全倚赖AI自身创作,这是我对我见过的许多AI作品的认识,即便是多么先进的AI创造的东西依旧带有机械的怪味或者说讲话一点也不口语,就像是手工制品和工业制品对比的感觉,手工制品比如手绘、手工皮具、手工皂、手工针织毛衣、手写情书上有很多微小的错误,比如偶尔几针的错误、配比的微小错误、错误的线条、错别字,但人的思维方式不会把手的特征、衣服的结构理解错,而AI则会理解错很多重要的东西,并且生成的内容态度上被严格限制,让它离人还差得远。我不排斥人加机器增加效率,因为我认为目前AI起到的角色还是辅助人工增加效率,人的参与是重中之重,不可能有人借助AI并很少付出获得很多收益的可能,尽管未来AI的角色可能会变化,但是我认为人的智力深度参与内容生产领域并且它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条意见是长久有效的。

最近我十分认同一个很重要的想法,完成比完善、完美要重要的多的多。

2024年3月
« 2月   4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