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6515|2024/03/13 08:21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3/13

我对AI的阶段性思考如下。

首先我感到很多人认为的AI干活实际上意味着是自动化干活,我们不应该把AI和自动化混为一谈,因为自动化是一个比较基本的工业领域,还是上上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AI对自动化的关系充其量是对于自动化的控制。

其次,我认为类比摄影和绘画和AI与工作很有意思,从直觉上来说,摄影貌似让写实绘画变得没有意义,类似于古典油画的绘画大师也是对摄影术装看不见,不过实际上摄影术之后依旧有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大师诞生,而且还促进了整个欧洲绘画大方向的转变,转向大家都越来越看不懂的状态。摄像机让写实绘画的庸人存在没有了意义,就像AI让可替代性高的庸人的工作存在没有了意义。而绘画大师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绘画界大师的存在的意义是占据了绘画艺术意义三角形的一个小区域,并且此区域的任何后来者都不能成为大师了,直到后来绘画艺术意义三角形被占满,任何人都不能成为大师了,因为每个区域都已经有一个先行者了,不过不能成为大师就让绘画没有意义了吗,AI把庸人轻易替代就让某工作没有意义了吗,这确实值得思考。

我认为不能成为绘画大师其实没什么,本来就是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绘画大师,他们占满了绘画界的地图,我们就去别的空白地图或者说处女地,当大师。

摄影让写实绘画的庸人没有了存在意义,这也没什么。我认为AI替代庸人的工作与上述情况类似,AI占据了工作地图上的大部分简单的地域,我们警觉了之后就应该直接逃走,生计被严重影响的人确实有理由大声呐喊不公平,不过这也是历史的车轮,丝毫不讲情面,就算喊破喉咙也要碾过去。

不过AI占据了90%、99%的工作地图后,所有人不能充分就业,那时应该怎么办,我认为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AI问题了,这是一个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的问题,假如说存在一个生产力极度发达的AI工作的世界,同时大量待业人口成为无用阶级,社会上岗位更替越来越快,一个岗位、工种本来会存在30年,直到只能存在15年、10年,然后未来可能会出现很夸张的5年,不断有人需要在很大年龄进行重新学习重新进入新的岗位,这个过程可能会淘汰相当多不能接受新事物的人成为无用阶级,那么问题就是生产力这么高的情况下生产关系是否会转换以及如何转换?人民是否能相对平均的享受生产力高的福利?AI技术是否广泛有利于人民群众(而非一小撮富翁)?人民群众是否能利用AI将资本主义跃向下一个阶段?

目前的AI绘图、视频作品在我看来尚有一种自己独特的质感,算是一种劣势,这种新生事物和新生质感刚刚出现一两年,很多人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先是感觉十分好奇又发觉不过如此,并往往认为它会让人感觉精致之中有劣质的感觉。虽然很有可能几个版本更新之后会克服掉许许多多的毛病,不过这些质感的印象可不是能轻易改变的。最近我才意识到质感的重要性,因为我关注到了潜意识,质感多数东西都是语言不好表达的,或者说知识储备不够的观者想说也说不出来的。总之,正确的质感在我看来就像是乐队的贝斯或者说西红柿里的沙沙口感,我乐观的相信经过人的努力AI也可以创造出正确的质感。

大师走出一条艺术之路,后人再重走他的路,实际上依然是有意义的一件事,虽然意义少了,并非无意义的,通过借鉴大师风格再加入自身思考,这样有助于确立自己的风格,而AI占据了一片领域,人们再去做AI轻易能做的事也是有一定意义的,不过它们并不能作为工作了,意义不大,我感觉这和重走大师路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大师和AI都封闭了一小块领域,让后人踏足之后意义不再大,不同的可能是剩余意义的大小。人们会对大师不胜感激,却会对AI惊讶却充满敌意,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大师是极少的,而普通人是很多的。大师是首次踏足一块领域,就像是先驱者踩了一条小径出来,而后人就可以走在小径之上,AI是在许多人踏足的领域里驱逐掉了许多人,就像是一条宽阔的马路上都是行人,而AI是一个公共汽车可以载满许多原本无缘踏足这块领域的人,使得原本辛苦过来的行人的辛苦缺少了意义。

2024年3月
« 2月   4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