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3375|2020/10/17 11:11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0/17

简单读了一点《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青年的亚文化》这本书,其实我就是想知道怎么才能以一种系统的方法了解和分析亚文化和青年。以我看来亚文化是叛逆主流文化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叛逆和怎么叛逆?青年是如何选择叛逆方式和如何被影响的?

我曾经以为自己就是青年,而且就在亚文化里面,怎么可能不了解青年亚文化。后来我发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我只是肤浅的查看到表象,而没有用理论分析,乃至于什么都理不清道不明。

这本书里有大量民族志,民族志我知道是人类学的一种工作内容,民族志是一种写作,通过考察一群人给出研究文本。我似乎明白了,如果对现代青年的思考没有这类民族志作为基础,就算不上一种像样的思考。

书里的译者写了序言,名叫“民间恶魔、身份认同还是仪式抵抗?——西方青年文化研究的历史和多重视野”,这个序言提到,青年这个概念是卢梭、歌德时期才显现出来的,书中说:

『年轻人能够成长为真正有影响力的社会群体,能被当作“青年”来看待,一般被认为是现代西方社会才出现的新事情。美国学者约翰·吉利斯等人的研究表明,作为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的现代“青年”概念,大约是在18世纪7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换句话说,现代意义上的“青年”概念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它本身就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产物……

18世纪晚期的两位伟大的欧洲作家———卢梭和歌德,则在他们的文学著作中生动描绘了青春期特有的情感骚动,表达了他们对于青春风暴的浪漫想象。这些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成人对于青春烦恼和青春易逝的敏锐感受,以丰沛的情感表达方式体现着那个时代对于青春的理解。』

由于这本书里说到青年概念诞生的时间点是18世纪末,我翻开《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福柯部分发现,福柯认为现代知识型也是18世纪末诞生的,人、现代人这个概念从此时期诞生,从现代性里诞生。所以“人”和“青年”,乃至更多的现代性里的概念都脱不开干系。

《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青年的亚文化》译者序言里介绍到一个芝加哥学派研究青年亚文化,里面说到1950年代,物质享受、个人成就等等的中产阶级价值观遍布美国各个角落时,低收入的下层青年便被排斥到了主流社会的边缘。此时越轨亚文化将为他们给出解决方案,帮派可以成为青年取得地位、认同的方式。而主流价值体系将动用自己的舆论工具来审判越轨亚文化。

这听起来已经是很有意思了,但是接着芝加哥学派下面说到伯明翰学派,伯明翰学派将采取阶级分析的方式,也就是马克思理论体系里的东西分析事情,还有个仪式抵抗理论。

往下看文章,发现有人认为某些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青年去试图解决当下社会问题,从而带有战斗性,而青年亚文化必将被市场、时尚工业所收编,原本带有锋芒的思想也会失去锋芒变成中性的、消费的东西。我感觉这是个很神的预言。

文章后半部分是人们对伯明翰学派的扬弃,感觉掺入了更多经济、后现代哲学方面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