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5932|2022/01/28 03:00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2/01/28

《现代性的神学起源》笔记一

试想手持武器的宗教极端分子或者是撞击双子塔的飞机,他们的目标意味着什么。书中认为,他们是对“现代方案”整体产生了不满。一个人有可能因为现代的不公平分配制度而产生不满,有可能因为工业污染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不满,还有可能因为自己坚持的传统文化被消灭而不满,但是为什么会有人对促进平等、自由、繁荣的现代产生不满。我们可以拿这些借口搪塞自己,比如宗教分子过于狂热、他们未受过教育,但是这依然掩盖了很多困惑,我们其实对现代性的反对者也就是狂热分子很无知,甚至对现代性也知之甚少,于是我们很有必要捋清现代性的根源。

17世纪末,笛卡尔主义者引发了一场争端,那就是古今优劣之争,古人究竟是一群幼稚的孩子还是成熟又有智慧的先人,现代人究竟具不具有优越性,古今之争像拉锯一样的进行,但牛顿却为现代一方打开了局面。现代性的特点就是原创性和自认为的优越性,一种不断进步的感觉,尽管存在法国大革命的凶残,存在浪漫主义者和后康德唯心论者对人自由的强调,对科学机械式的解释自然予以拒绝,但是科学依旧诱惑了我们,仿佛为我们许下了极大的好处,19世纪下半叶,这种进步信念达到了巅峰。

20世纪初,战争爆发,战争揭示了人类的进步不只是具有建设性,而是建设性和破坏性兼具,技术的进步不等于道德的进步和幸福感的增加,两次大战的结果就是当时的哲学书籍通篇都是对于现代性的悲观情绪,尤其是大屠杀十分强力的证明了这种担忧,随后,更有冷战与核威胁陆续出现。17世纪所构建的“现代方案”,已经逐步实施,按照培根、霍布斯、笛卡尔的设想的方式,大大增加了人类的力量,但并没有产生预言里的和平、繁荣、自由,反而已经勾引出了人性里最坏的东西。

二次大战之后,哲学界陆续对“现代方案”展开批评,有人喜欢回味雅典民主,有人期望突破现代,发展至后现代,有人还认为,纳粹只不过是返祖现象,只是条顿人精神的残余,我们可以再沿着现代性的路发展,不断净化返祖与宗教即可。

这本书直接回到唯名论革命去探讨基督教里现代性的起源,后来,现代性走在了彼特拉克、奥卡姆、路德、笛卡尔、霍布斯等人铺设的这条路径。这本书又在结尾剖析了伊斯兰教的内部,认为伊斯兰教历史里并不是没有类似基督教唯名论的派别,甚至可以说唯名论思想得益于伊斯兰教艾什尔里派,基督教的经院实在论也受伊斯兰教穆尔太齐赖派影响,只不过历史的发展不同,两种宗教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在现代,伊斯兰教四面邻敌,霸权主义、帝国主义、现代性从它周边汹涌而来,充满敌意,而且我认为感觉,伊斯兰教面对现代性问题其实就是几世纪以来的与基督教宗教发展路径不同的问题,其实伊斯兰教并非完全排斥所有现代主义,起码它对科学很友好,它只是认识到现代性的基督教起源,并感到抵触。

我注意到,书中导论部分提到,唯名论世界观的可信性实际上曾受到了世界动荡的影响得到增益,包括天主教会大分裂、黑死病、百年战争、火药发明、小冰期、十字军东征等等,相比阿奎那与但丁的神,唯名论的神失去了荣耀和确定无疑的善,反而增加了令人恐惧的无所不能,这是一种在动荡世界里很大可能所得的结果,即强调神的不可预知性,而不是神的爱与理性。

2022年1月
« 12月   2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