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5711|2021/10/04 10:07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0/04

如果说一个人六十年拍了五十部电影,我觉得这样的情况就会让电影变成一种类似导演的人生轨迹,就像日记似的,在艺术实验上的就很有可能出现连续几部电影前后的相似性,不过有可能也会在导演整体风格固定的情况下有变化有创新。我最近连续看完希区柯克《夺魂索》《火车怪客》《忏情记》三部电影,在《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这本书中看到一些解说,认为实际上这三部作品是连续的,可以被看作罪恶感转移的三部曲,里面都有一个重要角色,他会承受真凶杀人的罪恶感,因为他影响过真凶,但本质上无辜,这也非常符合希区柯克常用的主题,就是无辜者的故事,三部电影当中有承受罪恶转移的,有拒斥罪恶转移的。

书中也列举了同为导演的卓别林的三个电影,《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春秋》,涉及到同样样貌的人、或是同一个人展现出完全两种性格,行为有云泥之别,形成强烈对比,卓别林对此结构十分熟悉,也深谙这种辩证关系。人人都是戴着面具的人,表面上遵循社会规则,这些电影例子都揭示了人突然间的变化,我觉得爱心与邪恶之心是共存的,转换也可能是非常迅速的。

这两个导演的作品涉及到了人类性格、心理的变化的种种情况,希区柯克这几部电影就凸显了罪恶感转移引发的心理,书中说,《忏情记》这部电影十分显著的与耶稣基督受难相似,耶稣基督实际上也产生了罪恶感的转移,于是代世人受死,这是一种基督教臆症,也就是说,耶稣基督就是一个臆症患者,这种臆症患者欲望着别人的欲望,别人就是罪人,臆症的现象就是承受下别人的罪过。

我看到《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里评点《火车怪客》时揭示了好莱坞与希区柯克重要的一个不同点,好莱坞制片人塞尔兹尼克认为希区柯克的导演是一个谜,就像填字游戏一样难以捉摸,这是因为往往希区柯克脑子里已经产生了剪辑,所以拍电影只会拍一小段一小段,很容易让外人弄不明白,而且这样的话一旦没有导演,就无法串联所有片段,好莱坞的人则是喜欢积累大量素材之后在剪辑室里鼓捣剪辑,这就是一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