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5455|2021/07/26 05:50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07/26

《学术与政治》笔记九

政治上,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存在,“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第九部分可以看到韦伯认为,善的目的,往往必须借助于在道德上成问题的或至少是有道德上可虞之险的手段,冒着产生罪恶的副作用的可能性,才能达成。至于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程度上,在道德角度言之为善的目的,能够抵消手段的副作用,就不是世界上任何伦理所能断定的了。我认为他这段话尤其是针对主张武力革命的思想所说。

韦伯有一个同事,坚持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伦理和人格上韦伯尊重他,但是他确实是一个政治上的幼童。

武力是政治的决定性手段,韦伯认为,一旦领袖要使用武力,那他就得听任武力产生特定后果,不管是宗教革命或别的一种革命,只要他们想要武力建设正义,就得有一个机构/团体,领袖要有追随者,还必须为追随者进行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许诺。领袖的行动或许曾经依赖他的美好动机,领袖或许是一个为了政治而活的人,但是一旦团体出现,他依赖的就是他们动机。领袖要达成某种结果,事实上依赖着团体的动机,不得不看到,从道德的角度讲,这种动机往往很庸俗,信仰往往会成为物欲、权力欲、报复欲的借口。因此,领袖不得不面对武力产生的后果。其次,在情绪激攘的革命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习常守成的日常现实生活,从轰轰烈烈转入平淡之后,往往到来的是信仰的消失,往往面对的是琐碎庸俗的政治,信仰斗士成为俸禄阶层。

说到轰轰烈烈,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的政治家往往会觉得自己摆脱了日常庸碌刻板的生活,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但是有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个人的素质,才能不负这种权力,韦伯认为,需要热情、判断力、责任感三者兼有才有资格把手放在历史的舵轮上。政治要不沦为轻浮的理知游戏,而是一种真实的人性活动,对政治就必须培养出热情,但在热情之中还需要冷静,因为没有智力与判断力就是无能的。如果政治家背离了责任感,就是虚荣作祟,亵渎了这个职业。可以看到,这里面并没有强调道德,有人认为道德与政治相容,有人认为道德与政治互斥,我认为书中的表达倾向于说道德以及那些绝对伦理观念与政治是不相容的,问题在于,道德与绝对伦理不过问结果,只过问动机,政治则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