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3589|2020/12/03 04:33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2/03

在我的理解里,拉康精妙的分析了镜子与人关系,而诸如德波、鲍德里亚之辈则看破了镜中东西的真相。假如能把两方面的理论联系起来岂不是珠联璧合。在我看来,拉康与鲍德里亚的论述有相关联的地方,鲍德里亚所分析的拟像与仿真、真实之死与拉康理论很有联系。

我读过《消费社会》后发现有必要用通俗的方式概括一下鲍德里亚。首先,我觉得鲍德里亚在表达,消费社会中存在着一种意义链条。诸如高档女士皮包和高档汽车的背后存在一整套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的暗示,高档汽车→豪华别墅→奢侈装潢→游艇→私人飞机→等等等等。假如一个人呆在人烟稀少的荒野上,拥有高档汽车高档皮包是没有意义的。但人们聚在城市,这样一种社会地位的层次区别就极为重要。

消费社会里,人们普遍进行一种缺乏实际意义的消费,表现为消费品的实际用途、使用价值往往不被消费者重视,反而符号消费被不断强调。这种社会地位与消费品、生活方式的联系关系相当结实,谁违背了就如同触犯了社会禁忌一样。总之人们被这一套符号秩序统治着,人们在这种统治面前毫无尊严,没有平等与自由。

消费社会里,最可怕的就是大家都不消费人人好似佛教徒。最让人担忧的就是消费不足,因此商家要促销,国家要用一些手段激发消费,消费总体上是一种对人的规训,为了用消费品满足欲望,人们去劳动和创造,整个社会才会发动运转起来。

在劳动时间内人们工作,在下班之后人们休闲,好像生活裂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献给工作一部分是自由支配。但是,这种自认为自由支配的感觉是一个错觉。其实这种休闲是国民的集体使命。

这种集体使命的意义在于,人们去休闲,其实就是去消费,去消费就意味着服务业的存在有了意义,国家促使人们去休闲,其实就是促进服务业,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就是规定人休闲的时间。

在市场经济体系里,我们常常听到“时间就是金钱”,人的时间就是一种价值,好像一部分时间出售给公司,一部分不出售自己留着自由支配,自由的休闲用。且不论连休闲时间一并都出售的996工作者,就说正常进行休闲的工作者,他的休闲时间就是自由的吗?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里不存在自由的休闲,我理解这里面的意思就是,休闲时间里有人打游戏、看电视、看视频,有人钓鱼、有人去景点购买纪念品、有人逛街买买买,有人打高尔夫球、骑马,休闲就是消费社会大体系的一部分,休闲时间就等于我拥有的高档皮包高档轿车,正如高档皮包高档轿车不能放到荒野里一样,休闲被用来显露社会等级,也是一种国民集体使命。不得不问,这种好似自由的休闲里面有什么自由?

看完鲍德里亚有关休闲的理论后,我就想到马克思所说的那种自由的劳动与休闲。我如果还有当代消费社会的思维定势,在这个前提下思考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休闲那肯定不行。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当代人,其休闲观念还被困在消费社会里,在想象马克思笔下的自由时,容易囿于消费社会、拜物教的体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