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6544|2024/05/13 12:19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5/13

在我看来自媒体和直播是一件工作,而它又要掺杂兴趣,不掺杂兴趣的情况虽存在,但我坚持认为自媒体和直播需要兴趣的必要性大于其他工作需要兴趣的必要性,所谓的兴趣,指的是人旨在享受其过程而定期参与的某种活动,那么有人纯粹视其为兴趣吗?我从一般推理的角度思考,是不能说没有的。

自媒体创业的魅力在于其既可低成本起步又有很多的自主性,而且上限和天花板也高,获得财富的路径也多,同时我又认为这也是一种必须充分自律的境况,所以兴趣是维持这个过程的必须动力,兴趣的维持又与获得财富的结果相互促进,正确的情况一定是能形成一种正向循环。

财富的取得我认为是这样一个逻辑,人付费给服务业(或者其他行业),是因为人存在一些问题,服务业人士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付钱给工农业产品也是,付钱给精神慰藉他人的劳动也是,按照张雪峰的粗鄙之语,其实服务业就是舔的发薪者舒适,有很多人的尊严使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当然,一个人可以同时是服务业的从业者也是消费者,同时是舔的主体和被舔的对象。社会上有很多职业,每个职业对应着一个大问题(需求)和一些组成大问题的小问题,我认为满足需求是一个职业存在的理由,而需求消失或被替代就意味着职业岗位消失,由此可见,AI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是危也是机,因为人有千奇百怪无穷无尽的需求,或者说因为没有满足需求造成的问题。

人作为购物的主体和被服务对象,他只会围绕着自身问题的解决来付费,宣传和营销的手法让他期待着问题会随着付费而解决,营销就成功了,老板出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的期待招聘员工,人怀着解决问题的心态打开购物软件,或者闲逛一下发现某物好像很有用。我相信除了慈善一类付费,并没有其他的付费动机了。慈善主要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但它可能也会掺杂一些交易的目的,可能这样的付费也会解决付费者的问题。

对打赏心理学进行搜索,可以看到有一些人总结了理论,对打赏分类,有以下几种。

情感类:自我满足型和满足对方型;共鸣类
事件类:平台策划事件和主播事件
功能与目的类

我觉得可以对应这三种举如下例子
打赏可以满足空虚和情感需求,照顾人或者被照顾,得到娱乐、好心情,或者解决现实问题。(娱乐、价值)
打赏因为PK之类游戏促使,为了得到面子,或打赏为了帮助主播。
打赏为了得到主播的联系方式,进而发展亲密关系的现实目的。

我认识到自媒体实际上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去服务大众,产品是一些活生生的东西,是一些有很多差别的产品,世界上所有的产品瞄准的方向如同漫反射光线,到处都是,各不相同,但有些瞄准了解决用户真正需求的往往会成功,包括有必须很快解决的需求,和被好奇、兴趣和期待勾起来的不迫切需求。需求和兴趣有点像是一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要素,虽说往往产品会其中一个突出。我理解的搜索行为,就有点强调需求这个层面,而被算法调动了兴趣多是短视频这类产品。

这想法有点和搜索电商和兴趣电商两种模式之争产生了联系,一个是顺应、满足需求一个是制造需求,我想当然地认为显然制造需求更加高级。

沧浪一苇

 ID:6540|2024/05/06 08:06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4/05/06

最近思考的问题包括自媒体、观众、事物与人的发展、艺术的变迁,AI,得到了一些阶段性的经验。

为什么曾经很伟大的艺术会衰落,我认为这是因为一茬又一茬的观众是变化的,像河流一样,一门艺术可能刚诞生很朝气蓬勃,后来走向了条条框框束缚,逐渐老气,但看受众又怎样呢?受众又何尝不在变化,每隔五到十年,受众的心理说不定会天差地别,就算同一时间,受众因为各自经历的原因心理在相同之中也会出现不同。

我在看过《观众心理学》之后,发觉到基于观众心理出发从事创作有多么重要。对此我又有一问,是不是在中国基于取悦观众这个路标走到的路终点一定会是短视频爽剧一类内容?我认为并不是,爽剧模式它是一个集取悦技术为大成的一套细致方法,我认为从观众心理出发的艺术并不会收束到一种方法,而是会完全的发散,发散实际就是创新。我欣赏纯粹的自下而上的创作方式,但不欣赏将总结的经验收束为一套规矩的做法。

应该从观众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制作内容,而不是从内容制作者自己觉得好的角度出发,这是很值得思考。

内容制作者自身必然存在一些内容制作上的喜好,还有他自身对观众的认识或错误认识,内容制作者可以摒弃又不可能完全摒弃自己的好恶,我觉得这是一种由每个制作者自己把控的度的问题。做自己喜欢做的和做自己应该做的东西之间存在差距是一种正常现象。

我说的发散是指一个问题有许多种解法,尽管存在一个标准答案,但所有人全部都按标准答案来解太无趣了,各种解法都应该存在,考卷上每个人用自己的思路解答,个人解法与标准答案在框架上不偏离,在细节上偏离,在解答时留下鲜明的个人痕迹才是我认为最合适的。

规矩/标准答案只是对观众在特定一段时间内的喜恶总结,真正的铁的标准就是当下观众的心理,一套死板的规矩不能适应流动的观众心理。我脑子里马上想到的是一个套路展示n次导致观众疲劳的《我爱发明》节目。

我认为最近比较明显的观众心理变化就是对于AI的反应,AI由一个新鲜且大部分人感兴趣的技术变成了一种具有投机取巧感受的技术且有很多人感觉乏味的东西。

AI只有落到工业农业生产上才能真正实现普惠大众,美国很多高科技公司发展AI非常强,但作为一个去工业化很彻底的国家,他们无法(或者是不愿)先将技术投资到AI赋能工业上,因为这样不能惠及本国(还有可能惠及竞争对手),所以才导致了AI的现状,AI的工作的多数是办公室白领的工作和文科生(服务业)的工作。

我对于AI与自媒体的关系是这样理解的,AI生成的内容不能占主体,目前最好让它只起到辅助作用,观众所见的大部分必须是制作者自身努力完成的,我是以这样的方式去理解自媒体。我可以详细解释,因为AI生成内容还不能欺骗得了大众(此处的欺骗是指让观众误以为这种东西需要很努力的完成,它或许会有欺骗成功的一天),由此观众的厌恶感很可能来自制作的廉价、易得。大多数观众比较认可的东西是努力,在没有努力的情况下,无法谈自媒体的娱乐、价值、思想等等东西。对照着AI作品,我认为人做的东西最迷人的地方是一些人所犯的小错误小瑕疵,以及一些微不足道的人的痕迹,比如呼吸声、语速语气变化、口音口误、小动作等等人类痕迹。我只有看过冷冰冰干巴巴的AI作品,才能知道人的痕迹有多么亲切,才会想起为什么我需要人的作品而不是AI的作品。

即便一定要使用AI辅助生产内容,我认为应该扬长避短,一定不能让AI内容易得、廉价的感觉充斥着作品,务必充分的彰显人自身的努力,以及人的创意,内容上考虑如何实现娱乐、价值、思想这三个方面的其中一两个。这便是我的视角总结的方法论。

2024年5月
« 4月   6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