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0
婚恋和宏观经济遐想1
在中国亲密关系和婚恋领域里,我认为存在着这样一个理念就是儒家新自由主义,具体来说,在中国是儒家的部分归男性,新自由主义的部分归女性,儒家新自由主义两者的是呈现一种极致融合和一种泾渭分明的分离状态,这是中国我所见到最富有张力的诡异现象。我说的融合就是这套价值观,男女都有大把的人认同,泾渭分明就是指这里男人与女人的严格双重标准。
在儒家新自由主义(儒家位置的词汇也可以被换为东亚父权)里,儒家/东亚父权的部分是偏右翼的思想,新自由主义这部分是偏左翼的思想,而在中国就是左的思想到了女性身上,右的思想到了男性身上,左的观念绝不能为男性服务,右的观念绝不能对女性施加,或者说不能施加在30岁之前未婚女性身上。
具体形容持有儒家新自由主义思想的男女。女性方面,新自由主义给与的是自由是好的、个人主义是好的、经济独立是好的、女性版本的成功学路径,女性的母职消解。男性方面要求的是,在婚恋上提供物质,覆盖约会支出,必须有彩礼房车提供,具有男人气质,还有很多儒家的保守要求,生育后代,孝顺父母,具有大男子气概,包揽家庭一切开销,但绝不能有爹味和油腻。
为什么明明都叫父权了,中国的广泛政治正确的婚姻里财权却往往是归于女性的,我也在我所看到的婚礼里注意到司仪总是会使用许多言语来反复确定女性在婚姻里的财权,比如要求新郎承诺婚后上交工资,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我需要好好看这一点。
为了说明这件事,我还是要强调,必须粗略的假设,如今儒家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里的左翼部分(新自由主义)不太影响男性,影响的也就是给他们灌输成功学之类的,右翼部分(儒家/东亚父权)不太影响女性。这是一个理论的基础。
资本方面,银行和地产商可太需要大众持有这一套意识形态了,即儒家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这一链路让婚恋的男性为女性提供所谓的安全感,掏空家底买房,买房加名,和补偿生育损失。以至于这种意识形态直接拉动了中国经济许多年。
注意,儒家新自由主义的左翼方面不影响男性,因此他们不太能享受性别平等和个人自由的风气,要求两种性别绝对平等、处处平等是当前版本政治不正确的,政治正确的版本是女性是高级性别和高待遇。
同时,美业等服务女性的行业也太需要女性有消费主义了,假如她手握婚姻里男性的钱,却没有男性当时挣钱的辛苦感,就很容易比男性更容易花钱。我以生活经验可知诱惑两种性别的买家付款的难易程度不是一个量级的,没有步入婚姻的女性,也容易因消费主义轻易地超出自己的消费能力,选择以婚姻化解经济问题。这一链路保证了婚姻里有财权的人手容易漏出/消费。这样一来就好理解了,女性消费品制造商背靠消费主义大潮,银行地产商背靠的是东亚男性意识形态。
注意,儒家新自由主义的右翼方面不影响女性,因此不能口无遮拦的和她们讨论什么勤俭持家或传统家庭角色,或者用大部分收入供养家庭,放弃美美的生活,更不可能讲贤妻良母规范,甚至性别平等观都不够用,需要性别特权观。
因此,这种儒家新自由主义和消费主义两者保证了守在男女两方面的做特定生意的生意人财源滚滚。这种意识形态注定要让家庭里财权给一个喜欢花钱的人。由此可知,掏空男性的方式是找到办法一下子挖空他,找极有必要买的东西让他买,几下甚至是一下子挖空他的未来,掏空女性的方式是用丰富的物质,来浸泡和慢慢溶解她。想到这里,同时我又感觉中国的右翼女权主义貌似与它们有很深的亲缘关系。
我似乎可以这样总结,东亚父权制的孩子,叫做儒家,商品拜物教的孩子,叫做消费主义,资本主义最小的最受宠的孩子,叫做新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一个孩子,叫做右翼女权主义,这四个大人四个小孩/四个历史悠久的意识形态和四个衍生出来的意识形态联手,使得中国出现我所观察到的现状
上面只是分析了儒家和新自由主义联手作用在中国婚恋和亲密关系领域的结果,下面试着想一下,消费主义和儒家联手的效果体现在亲密关系和婚恋里,是怎么改变了中国。
我的想法是,这些话题似乎都可以围绕着相亲这样一件事情展开,我感觉男性在这个促成人们结婚的市场里自认为是来购买东西的,即便对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没有丝毫觉得不合理的。并且各种人称呼这个地方为市场一点也不违和,男性带着嫖的思维来进行延续自己血脉的行动,嫖思维,即花钱可以解决一切女性的不乐意,男性认为,我花钱就可以得到相对应的回馈,我花了钱,钱这么万能的东西怎么可能不起作用呢?不是说好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吗?嫖思维即东亚父权-商品拜物教的合体结果。
右翼女权主义加自由主义,会获得什么样的场面呢,我认为,右翼女权思想的核心机制,就是让女性怎么样在现存的游戏规则里得利更大,对现存的游戏规则不会怎么质疑,不对阶级矛盾改善和结构性社会变革有什么意见。如果能将现存的游戏规则里对女性好的地方利用到极致,对女性不好的地方忽略到极致,那就达到了目的。我知道,上述的想法似乎都会归于一个东西,那就是彩礼。
右翼女权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合谋,即把女性抛入一个自由竞争场,让个人奋斗、自由选择和努力提升自己价值变成十分重要的事情,努力让美貌、智慧包裹女性最后成为一个高端独立女性,右翼-新自由主义女权的核心就是许诺如何如何做才能提升女性价值,明天才能更好,嫁的才能能更高,精明婚恋观一定要学会,各种协议都要找律师问好,精明且周到的为女性的利益考虑才是对的。
而右翼女权主义和东亚父权制合谋,即让女性以商品化的方式将她在婚恋市场上待价而沽,同时,这种意识形态还会想出几个非常名正言顺的理由,向男方收取更多钱,比如生育补偿、职业中断补偿、家庭主妇的劳动价值等等(这与男性端的思想完美合拍,男性就是想要用钱解决问题,女性方面就给你一个用钱解决问题的途径好了)。最开始想的时候我确实很惊讶,貌似两个绝对不搭界的东西竟然可以很和谐的融在一体,所谓的右翼,其实也就是说,老观念可以不变,老传统需要尊重,但老传统不是正好有对女性的补偿吗,女性需要给补偿的力度更大给的更多。
我在上述的思考里只粗略的探讨了男性拥有东亚父权/儒家的意识形态,简单粗暴的假设了男性的意识型态,没有探讨浸淫商海多年的那些有点像中产的男性,他们持有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成分一定是比较多的,他们的婚恋观念一定与开公司有点像,其实他们思考问题总涉及契约、资本、回报,这种理念非常明显。新自由主义以这样的方式改变男性。
结合上述观点,我的想法里的目前宏观经济情况是下面这样的。
一个适婚年龄的人,很容易就得到高负债和高消费的其中一个,甚至两个也普遍了。一个男性,在东亚父权-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包围下,很容易掏空自己家人的家底,再顺便掏空自己。这是很普遍的。
有没有感觉到,家庭和钱很像心脏和血液,左心房、右心房是得到血液的部门,我认为心房,好像是流进来男性的原生家庭钱的地方,我用生物学隐喻,贫氧血给与心房(贫氧意味着这原来是家庭原始积累的静置的资产、存量的),心房的血都会单向的流到心室,而花钱的部门是心室,是泵血的。一方面是男性掏空家底和大量贷款制造了债务,然后他用这些贷到的钱进行一次性大消费,也相当于泵血,一方面是家庭也会因为需求会不断进行消费,消费就是不断泵血,把钱输送出去。
腔静脉是输送贫氧血进入心脏,相当于沉淀下来的家庭原始积累从这个口子汇聚过来。原生家庭的钱花出去,相当于贫氧血泵出去,这是右心室泵血至肺动脉。也就是说,男性接收全家资产的钱包是右心房。然后血进入右心室,右心室泵往肺动脉,而肺动脉是去往肺部的,这隐喻了整个过程钱去往的经济部门,是少数的经济部门,比如银行的贷款部门或者搞信贷的、房地产商之类的。我认为这隐喻的很丰富,这种少数部门是得利最快速最大的。
肺部的隐喻很丰富,肺部是用来气体交换使血液里氧气充足。肺部比喻我认为自然的分为上半部分部门和下半部分部门。肺部比喻了得到男人大量钱的房地产部门,卖地的部门,收男人贷的部门,算肺部上半部分,还有给男人薪资的部门,给男人借出贷款的部门,即下半部分。氧气相当于什么呢,或许相当于这是一个热乎乎的金钱,刚刚流通的金钱,而不是被储存着许多年的金钱。富氧血或许等于M1。
男性获得收入的管道相当于肺静脉。男性把收入花出去,相当于富氧血泵出去,也就是说,这是左心室泵血至主动脉。也就是说,家庭花钱消费钱包是左心房。主动脉血去往全身,这隐喻着这种消费是去往经济体整体的,毕竟消费是各种消费都有,社会上多数的经济部门指望着家庭不断有旺盛的消费欲,指望着有效需求。而我想,或许应该再加入储血的脾脏作为储蓄的隐喻。
真实的身体里,泵出去的血总会收集起来汇到一起回到心脏,而我这个隐喻里,花出去的钱则其实是泵给了全身,不回心脏。而这个隐喻里,泵去到脾脏的才是能回来的血,回来的血流经心脏后又进入肺部,隐喻了挣的钱用来还贷款。
我确定整个社会依靠这种心脏,一旦这种心脏工作不对劲,宏观经济就会出现问题,比如现在肉眼可见的家庭资产负债表衰退,通缩,家庭风险偏好变化为厌恶风险,消费降级,家庭去杠杆的意愿,家庭担忧未来的不确定性。
现在房子这种资产卖不动,很有可能就是右心部分出现严重的问题,消费降级,代表了左心部分也出现了严重问题。我这样认为,宏观经济想要好起来,家庭部门的高负债和高消费至少要搞起来一个,当然,搞起来两个就能重回从前的巅峰。而家庭部门怎么才能搞起来高负债和高消费?为什么东亚父权-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看起来在年轻人身上不好使了?是真的不好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