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5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十九
对于阿兰·巴迪欧的理论关键词,书中总结为主体一词,我看后感觉也许关键在于主体的行动。从事哲学,哲学的本身并非目的,从事哲学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这也许是法国五月风暴一代所坚持的一种思想,只有在行动中才能找到通向未来世界的方法,而非从书斋里得到,所有的理论都应该从实践之中获得,具体来说,就是只有革命才能获得通向未来的路径。
巴迪欧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所固守的常识进行了颠倒。回顾从前,无产阶级曾被马克思定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革命的光荣使命被赋予了工人阶级,不过,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标准的革命形象已经光辉不再,法兰克福学派曾质疑在工具理性和文化工业双重控制下的工人阶级能否在担起革命的重任,马尔库塞更是在书中表达了对无产阶级的失望,革命主体是谁的问题成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沉重的问题。巴迪欧进行了一个关键的颠倒,并非是革命主体去领导革命,而是革命的出现之后,涌现出了革命主体,在此之前,谁也不知道革命主体是谁,唯有革命之中,主体才会出现。
比如说,法国大革命之中,第三等级的群众攻打巴士底狱,一下子把自己推到了历史的前台,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都是类似,实际上在巴黎公社之前,工人阶级就是一个非存在,他们只是资本家的一个个零件,政治上也是被利用的棋子,没有什么政治能力,直到巴黎公社之时,工人这个主体积极的行动,创造新生的社会秩序,才轰轰烈烈的使自己成为一个主体。
总之,直接行动者的价值要远高于夸夸其谈的思想家。
巴黎公社中的工人阶级面对一个毫无先例可循的情况,第一次主持人民的一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并没有照搬资产阶级议会政治,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正是这个缔造使工人阶级第一次获得了存在,他们将自己定义为主体。
不过,巴迪欧政治学对于经济因素是抛弃的,他的革命理论可以说是一种革命信念,由于他抛弃了经济因素,故而他通常将革命事件的发生认定为偶然性,正常秩序以外的突发事件才能使主体显现,而非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平衡导致的生产关系桎梏了生产力引发革命。正因为巴迪欧政治学维系在信念上,故此齐泽克准确的指出其存在宗教内核,并将其认定为一个给在资本主义泥淖中挣扎的人驱散迷茫的布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