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2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十八
经济和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增长到环境承载量的极限时,应当怎么办,这是一个大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人们的财富不平等、自我实现机会不平等、幸福程度不同,这种现象应当如何改善,是否是一股脑地冲击生产量的极限就可以了。
我认为应该可以说,目前的经济和人口的发展达到了地球的极限,环境也许在人类技术进步之后有办法容纳下更大的生产规模,更多的人口,但是这种不断增加量的举措是否有益呢。我需要问,量的增长,或者说数量级的增长是否是一种必然的历史使命,在生态社会主义中,应该是需要否定掉它的,而在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之中,量的增长、数量级的增长是很必要的。
威廉·莱斯引用了穆勒的观点,人口与经济增长到环境承载量的极限时,再不假思索的思考增长是不合适的,人们的不平等需要更加合理的社会架构组织去调整,而不是直接寄希望于量的增长会解决一切问题,量的增长不能直接改善人类的命运,但质的增长却可以改善人类的命运。
我们面临的情况是,能源的需求愈加高涨,各种生产规模愈加庞大、集中,人口愈加集中,消费的规模比从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如果生产再持续的堆量,人口再上涨,化石能源的储量是不足以支撑的,环境是受不了的,在这样下去现代工业社会是不能延续下去的,再不由量增加转换到质增加,势必会完蛋。供需两方面,已经谈论了生产也就是供应,需求也同样重要,生态社会主义既然力图克服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就必须主张对当前状态的否定,也就是必须否定当前的需求结构,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需求、生活方式、消费主张,并且可以说,这种否定性是根植于生态社会主义的基因之中。
探讨已经进入人的需求领域,生态社会主义的主张一定是彻底的否定消费社会,否定了人们用消费手段进行满足的境况,那么人们应该是用什么进行满足的呢,傅立叶、马克思、马尔库塞这一理论路径坚定的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劳动与生产活动才是使得人类满足的活动,而且此劳动并非如今这样的异化劳动,那是一种自主性与创新性很强的劳动。
在现代工业社会,存在能源的集中使用、人群向城市集中、资本和高新技术向少数地域集中等等的集中现象,在具有否定性的生态社会主义里,我们需要的是分散,尤其是能源的分散使用、人群的分散、资本和高新技术的分散,如果要使农村改善贫乏,我们是否应该任由城市倾吞掉农村,任由人口迁居,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何不给农村带去资本和高新技术,使得那里成为一方具有自我特色的小天地,由此还可以想到,想要实现它,依靠市场是不行的,其实现必然需要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