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5725|2021/10/10 03:05 上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1/10/10

如果一个人饰演另一个人久了,就可能出现入戏的现象,这是我看电影《迷魂记》时候感觉到的。据我所了解的拉康核心观点,就是说一个独立存在的心理主体或者称为自我的东西,其实是一个骗局,“我”其实就是我在童年时期被周围众人、同伴、长辈、大人的影响下,给自己画的自画像,人一出生就踏上一条做演员的不归路。

对于电影,我感觉仅凭自己还是没有理解的很深,不过参考了《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里对《迷魂记》的意见,感觉很好。如果看海洋里的章鱼,游来游去的状态很有意思,很迷人,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但是一旦捞上岸,就是一滩黏糊糊的东西,可能让人不适,片中玛德琳-朱蒂就是这样的一种关系。书中说,影片可分为差别明显的上下阙,玛德琳坠楼之时,即可作为分界线,前半段故事可以独立成一个好故事,后半段使得片子风格大变,变的神奇多了。我看到豆瓣有人认为,实际上后半段电影也可以理解为男主人公在医院里进行的臆想、做梦,我认为是可以这样解读的。

书中的观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朱蒂是一个岸上的章鱼,而玛德琳死后成为一个崇高客体,健美的章鱼,男主人公在电影后半段努力的重塑朱蒂这样一个庸常女性,使之成为他心中优雅的玛德琳,即崇高客体,塑来塑去,发现了整个事件的阴谋后,心中玛德琳的形象黯然失色,土崩瓦解。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往往死亡并不能让一个人丧失魅力,薄命的红颜有魅力是有理由的,我还发现那些死去的有名人物比活着时崇高的多。

《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里提到,实际上选择有绿色霓虹灯的帝国饭店作为拍摄地是有原因的,因为绿色映照在脸上正好像是尸体,这从灯光的角度体现了一种恋尸癖。

关于一个人饰演另一个人导致入戏这件事,让我想到主播以及虚拟偶像这些行业的饰演,并且演员如果长期饰演一个角色,恐怕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也许是角色的性格对于演员的性格产生了塑造。我的想法是,演员、角色之间既存在同化有可能有排斥。

2025年1月
« 10月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