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3410|2020/10/25 08:12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10/25

我对于19世纪最后几年的印象主要是甲午战争、变法等等中国的巨变,对于世界上别的地方还真是没有什么印象,因此在最近看到了关于美国平民经历的19世纪最后几年的描述,感到非常的新鲜。

我回想,既然这段历史是伴随着甲午战争失败、被列强蚕食,那么当时中国民众们一定是经历了一个逐渐进入不安、忐忑,再到惶恐的过程。帝国主义列强活动越频繁的地方,人们越有意去反抗基督教,所以山东和直隶就不是惶恐,而是发展到了愤怒。

从《观念史研究》第十三章我看到中日两国政府在甲午战争前后的观念,这本书决定采用文本数据库进行词频分析确定当时政府的观念,这让我感觉非常有意思。这本书总结,甲午战争前,中国清政府早已做了理念上的改变,改变了传统天下观,决心武装捍卫朝贡、宗藩秩序。而日本历史里这场战争远远没有分水岭性质,从观念中,日本政府的外交观念上会认为这是一场新文明小国对旧文明大国的义战,日本在要求一个同质化的东亚。

我觉得书里的分析如果都有数据库的数据作为佐证的话,这样的分析也很具有一个理念上的进步,这就是实证主义吧。

我一直在思考电影、动画、游戏评论,还有文学批评,假如这些东西不“科学”,是否能够有说服力?我也不得不感慨,科学与艺术的距离很远啊。虽然历史与科学的离的也很远,但是从《观念史研究》这本书要坚持的实证立场看,科学也不是不能加入历史研究。

由此看,科学和实证为什么不能加入我看到的电影、动画、游戏批评呢?我还记得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结构主义与符号学一章有说到:

『批评处于可悲的非科学的混乱之中,因而必须严加整饬。它是主观的价值判断和无稽之谈,非常需要受到客观系统的约束。』我感到这话说到我的心里了。

2025年1月
« 10月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