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沧浪一苇

 ID:2781|2020/06/13 07:43 下午|沧浪一苇|
  tag:随笔

2020/06/13

以前玩游戏学了个英语单词divines,因为玩了N遍《上古卷轴5》开头,坐在装了四人的囚车上,一个风暴斗篷、我自己、毛贼、捂住嘴的风暴斗篷头目,毛贼一直念叨自己不能死,呼喊了众神的名字后,跟着的词就是这个divine的复数。突然很想知道在基督教环境下公开说有复数个神会咋样。

divines形容的是众神,基督教是一神,两者在时间上呈现一前一后。众神一定是性格各异的,要不然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有什么意思,性格各异就特别像人。一神不像众神那样性格丰富。如果众神性格丰富,和人类社会一样,那就有很多神冲突、对立、做恶。对比一神,一神一定是是全善全知全能。

看过一点点《金枝》,所以我设想,原始社会是信仰、崇拜、恐惧某些特定东西,然后随着生产力、权力关系的变化,变迁成原始宗教,再发展变迁到宗教,最后变迁到我们这个反宗教的时代。

《金枝》里面提到,半人半神的传说在原始宗教里经常有,全世界都曾有,这种人以让别人相信自己有超自然能力而掌握大权,比如祭祀王。我觉得是生产力与教育的发展,使得这种谎言慢慢出现破产,进而演化成基督教等诸成熟宗教。《金枝》可贵就可贵在,他能联系起原始崇拜与宗教的变迁关系,实在是插进宗教心脏的一把利刃。

原始社会里有实际存在的祭祀王,这样的半人半神。后来,王身上的神性慢慢剥下来了,神性呈现在虚的众神身上,统治者纵使一定要维持自己的神性,也不容易做到了,想来一定是要产生大量花费。终究,神性一再抽象,抽象成了个一神,再抽象是自然神、无神。想来,这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使得文化发生变化。

巫术是原始人类探求世界运行规律的一场实践,本质上它虽与科学大相径庭,内在还是有一致性,一致性可能就在这个探求上。我看巫术是一场黑暗的探求,一方面它确实是在探求,一方面它也很黑暗。

2025年1月
« 10月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我的书籍目录

我的Wiki

哲学史时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