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在我看的一些书籍里被分成了两路思潮,或是几路流派,一个流派编一个部分,比如“科学主义或实证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思潮”,从感觉讲是这样的,毕竟传统哲学都是一个时代两股思潮这样总结梳理的,但这在张祥龙的《当代西方哲学笔记》第一章里说到这样分思潮是不合适的,他觉得这样的说法是对于现代哲学整体特征的无视。
现代哲学的整体特征、共同特色就在于没有共同点,多元化。就以书中的举例来看,实用主义、结构主义、日常语言学派绝不只是科学主义,更不是实证主义。甚至科学哲学与分析哲学都在不断反省究竟何为科学,我们也能观察到思潮间的融合。所以这样看来,将哲学分两股思潮这样的分类方式已经陈旧了。
书中说到,传统哲学家认定哲学是一门关于终极原因和原理的知识,他们内心笃定了他们寻求的东西有确定性,而现如今的情况里,『由于对于现象世界的惟一性(自身的丰富性和结构性)和直接可理解性的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哲学家、思想家们逐渐放弃了各种形式的还原论(实在论、观念论……),就现象本身来追究其可领会的方式和条件。』
书中这个论述表明的是现代哲学为什么不能乱分思潮,但是其实这个论述也解说了现象学,解说了现象学的诞生原因。
打开梯利《西方哲学史》,我找到胡塞尔,其中文章就明确表示,现象学受到康德影响,具有一种崭新的面貌:
『现象是与主体照面的任何事物,没有丝毫暗示,比如像康德所认为的那样,视现象纯粹是基本实在的表象。
……
心理学试图用因果性和发生性的术语来描述现象,而现象学仅仅依照其被呈现的模样来描述和分析现象。现象学作为对主体现象的描述性分析,独立于所有的哲学或认识论的前提或信念,被胡塞尔所推崇,并被他看作是其他所有科学的不可或缺的序曲。胡塞尔把纯粹现象学当作是必要的准备性科学,颇似亚里士多德将逻辑学视为基础性科学。』
这里也就是说胡塞尔想到,现象学是一种基础,我觉得它被思想家广泛性的应用是一种对其的肯定和接纳。